『壹』 谁有最具特色庆典活动策划方案
千万只美丽的精灵——蝴蝶翩翩起舞。放飞蝴蝶,放飞希望,象征着给人们带来更快乐的生活模式和梦想。
详情请看网络里庆典活动放飞蝴蝶经典案例详细描述:
http://hi..com/dzlzy/blog/item/178d264eeb21c8cad1c86aa2.html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放飞蝴蝶常见的几个问题:
1、 蝴蝶在酒店室内放飞是否可以?
答:通过近一年多国内多个城市放飞的经验总结,蝴蝶属于追光的昆虫,放飞后的蝴蝶多数会停留在舞台灯光比较强烈周围(但不会扑往灯光,毕竟蝴蝶也怕被烫)以及舞台上鲜艳的鲜花上面,不会满场乱飞。举行完典礼后,可将酒店窗户打开,通过蝴蝶追光的习性,蝴蝶会自行飞出窗外。
2、 放飞后的蝴蝶如何处理?
答:由于绝大部分人喜欢彩蝶,以及很多人对喧闹城市里能放飞彩蝶的这种罕见的现象非常感兴趣,所以很多人,特别是小朋友以及包括酒店内的工作人员等等都会在蝴蝶放飞后去捕捉(人工养殖的蝴蝶不怕人,很轻易的就能抓到,而且都是几乎没有粉末状的蝴蝶),因此,大可不必考虑蝴蝶放飞后的处理工作。如果是在一个封闭式的地方放飞,建议你可以采用一个很有效得办法,就是在放飞后把其它灯光关掉,唯独只亮一盏灯把蝴蝶吸引过来,然后回收。
3、 专家建议如何通过蝴蝶放飞增加婚礼喜气氛围:
蝴蝶属于追光的昆虫,可通过专业蝴蝶放飞技术,使得蝴蝶在舞台停留或者盘旋飞行。蝴蝶放飞后可提供一些透气带盖透明塑料杯给一些婚礼嘉宾,婚礼结束后可以抓一两只好看的蝴蝶回去(可养两三天)
4、 蝴蝶放飞后有不飞的现象吗?
答:因为蝴蝶不适应养殖场以外的环境(温度、湿度、环境、气候等等问题),经常发生有不飞的现象,专家建议可使用助飞器或放飞技术。
『贰』 金阊区的历史沿革
据1995年版《苏州市志》载:商末,周君古公亶父欲传位三子季历,长子泰伯、次子仲雍避位南奔,从渭水岐山下的周原来到南濒太湖的梅里(今无锡梅村),与当地土著居民结合,建立部落性质的政权,自称“勾吴”。泰伯卒,无子,由其弟仲雍继位。周武王十一年(前11世纪中叶),周灭商。周武王访得第五代吴君周章,封为吴子,始有吴国。周简王元年(前585),十九传至寿梦,称王,吴国始有确切纪年。
周灵王十一年、吴王寿梦二十五年(前561),寿梦卒,长子诸樊继位,国都南迁至今苏州地。于城西北置阊门,位于今金阊区辖地。
周元王三年、吴王夫差二十三年(前473),越灭吴,吴国地属越。周显王三十六年、楚威王七年(前333)(民国《吴县志》作六年),楚杀越王无疆,吴越之地尽属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秦国平定楚国江南地区,以旧吴越之地置会稽郡,并置吴县。郡治、县治均设于吴国故都(今苏州城)。次年,秦灭六国,分全国为36郡,会稽郡不变。
东汉永建四年(129),会稽郡一分为二,以浙江(钱塘江)为界另立吴郡,仍以吴县为首县。会稽郡治迁山阴(今绍兴)。
隋开皇九年(589),隋平定江南,废吴郡,立苏州,取城西姑苏山为名,苏州得名自此始。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割吴县地置长洲县,与吴县同城划境分治,西为吴县,东为长洲县。今金阊区范围仍属吴县。
清雍正二年(1724)析长洲县置元和县,三县同城而治,吴县辖地未变。
中华民国元年(1912)1月,依《江苏暂行地方制》将吴县、长洲县、元和县合并为吴县;同年11月,吴县依“暂行市乡制”,凡地方行政区划5万人以上设市,不足5万人设乡,分全县为7市21乡,城厢称苏州市。据民国三年《新测苏州城厢明细全图》,市内划分为东、南、西、北、阊胥盘5个巡警区。现金阊区辖跨西区、北区、阊胥盘区。
民国十七年(1928),实行县、市分治,12月,成立苏州市政府,所属城厢及附郭划分为7个区。十九年3月,苏州市仍并入吴县。
民国二十年1月,吴县将原苏州市区划分为3个城厢区。第一区在城北,第二区在城南,第三区在城外。现金阊区辖地城内属第一区,城外属第三区。
民国二十三年,城厢3个区又合并为一个区,即吴县第一区。
民国二十八年3月,汪伪吴县政府又将城厢分为3个区。
民国三十四年9月2日,吴县恢复民国二十六年前的建制,城厢为第一区,下设72个镇,现金阊区辖地涉及通和、长春、河西、同仁、泰伯、桃坞、庆云、德馨、新阊、百花、南濠、北濠、上塘、半塘、五福、永福、洞泾、渡僧、万里、湖田、虎丘等21个镇及木渎区的枫桥镇。
民国三十六年,吴县城区改划为13个镇,现金阊区地域涉及一区的金阊镇及西城镇、中和镇、虎丘镇各一部分和木渎区枫桥镇的一部分。 1949年4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吴县,划吴县城区及近郊为苏州市,4月30日苏州市人民政府,原区划未作改变。9月1日,撤销13个镇人民政府,按公安分局辖区将城区为分东、南、西、北、中5个区,建立区公所作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西区即金阊区前身。1950年5月撤销区公所,原区公所民政股迁至公安分局内办公。
1951年10月18日,苏州城区成立东、南、西、北、中五个区人民政府,11月1日,正式对外办公。1954年3月,区人民政府改称区人民委员会。1955年10月1日,西区改称金阊区。
1958年11月1日,金阊区成立人民公社,成为政社合一的体制。
1960年7月,城区3个公社调整为6个公社,金阊区公社分为金阊区、桃坞区两个公社。
1962年6月,城区撤销公社,恢复人民委员会建制。
1963年3月,桃坞区并入金阊区。
1966年8月,金阊区改称延安区。1968年4月11日,成立延安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6月1日,恢复金阊区原名,延安区革委会改称金阊区革委会。1980年11月1日,重新成立金阊区人民政府,区革委会撤销。
2012年9月1号《国务院关于同意江苏省调整苏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设立姑苏区。
『叁』 为什么苏州平江,沧浪,金阊三新城都发展得如此缓慢
资源有限,保护为主~~
『肆』 求苏州金阊区的一些资料!急用~谢谢!
人口数:2002年末,全区总户数74562户,总人口207636人,其中:男性103796人,女性103660人。
只知道这么多
『伍』 对苏州新区和金阊区了解的请进。
金阊区是古城区,靠近市中心,
新区房价平均低一点,
交通,购物什么,两个都挺方便
『陆』 苏州平江区,金阊区,沧浪区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只在苏州玩一天的话,我建议上午先从凯莱饭店对面平江路历史街头往北走,看看清晨的老苏州是个什么样。走到平江路历史街尾,左转向前走不远十字路口,有条路名叫狮林寺巷,进来一直走,到十字路口就是狮子林了,可以玩玩,狮子林出来左转向前直走就是拙政园,记着狮子林边上有一个苏州民俗博物馆,免票的,可以顺路看看,玩拙政园要先玩西面的苏州博物馆(免票的)看一下忠王府的建筑,再玩拙政园(拙政园是忠王府的后花园).中午建议去观前街,吃苏帮菜.买苏州土产.晚上到网狮园玩夜花园听昆曲.
『柒』 金阊区的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金阊区,原苏州市辖区,位于苏州市古城区西北部,东经120°37′,北纬31°39′。东起外护城河东岸和十字洋河东岸,与平江区相邻;西至枫桥西运河界,与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隔河相望;南以小日晖桥河、三香路、桐泾河东岸和里双河南岸与沧浪区为界;北至三角嘴河水面中央,与相城区接壤。全区总面积35.7平方千米(水面占20%)。
地貌
金阊区的地表自然形态,与苏州市其他城区一样,是漫长地质历史时期演化的产物,位处太湖平坦水网化平原上。其特点是:地势平坦,微向东倾,地面标高3~4米,习惯上称平原地区,河网密布,为较老的湖积平原。主要有黄泥土、小粉白土和乌山土等组成。因成陆时间早,土壤发育程度高,土壤层次明显,质地为壤质到粘壤质,中性到微酸性,地下水位在1~1.5米之间。
古城区及阊门外石路、山塘一带,呈人工堆积地貌,地面标高3~5.5米。
水文
金阊区的主要河流有:京杭大运河、山塘河等。
『捌』 苏州金阊的文化
金阊区拥有令世人瞩目的旅游资源,虎丘、寒山寺、留园、西园等历史文化古迹是苏州人的骄傲。“游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憾事也。”虎丘塔是苏州古城的象征,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这里一年一度的传统庙会和虎丘花会吸引了无数中外游人。位于古城西部的寒山寺以一首张继的“枫桥夜泊”而名扬天下,每到辞旧迎新时,人们总要到寒山寺来听一听钟声,祝福来年的幸福安康。位于枫桥边的江枫洲是新开的景点,集聚了传统的旅游特色。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留园以举世闻名的漏窗和假山石而著称,小巧别致,是古代造园艺术家的全部智慧和结晶,难怪人们要把留园称为中国园林的典范代表,古往今来的游客无不对她表示由衷的惊叹。西园是寺庙艺术和园林艺术的完美结合,多少年来,不仅香火旺盛,还引来了中外无数游人的目光,碧波荡漾的湖心亭、神态各异的五百罗汉,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七里山塘的古韵今风,让世人看到了吴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贵桥、新民桥、普济桥、玉涵堂、许宅、消防会馆、五人墓无一不承载着悠悠灿烂的辉煌。为切实保护和利用好山塘街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提供给中外游人一个新的旅游胜地,金阊区政府于2002年提出了山塘保护性修复计划,建立“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周炳中是一位苏州商人,他除了投资办厂搞实业外,有一个最大的爱好就是喜欢古老的文化,2001年他出资200万元购买了许宅,又投次1000多万元兴建了山塘雕花楼,雕花楼胜景打造了山塘旅游全新的风景线。
金阊区还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南浩街每年都要举办传统的“轨神仙”庙会,庙会聚集了苏州的传统文化特色,舞龙灯、民俗表演、夜市是每个苏州人必看的项目。繁华的石路商贸区还拥有苏州市演艺中心、人民影剧院、金阊区文化馆、梅竹书院等一批文化娱乐场所,给市民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苏州市体育中心、苏州市会展中心等大型综合展馆也位于金阊,每年都要举办大型的比赛和展出。随着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修复,玉涵堂、古戏台、汀洲会馆等一大批文化遗址又恢复了往日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