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应急消防演练方案怎么写
XXXX灭火、疏散应急预案
1.0目的:
为了确保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有领导、有组织地进行扑救、疏散工作,把火灾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根据公安消防部门的要求,结合小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发生火灾时、火灾处理应急预案。
2.0XXXX物业处火灾应急领导小组及主要职责(本预案灭火指挥部的组成)
2.1组成
2.1.1小区消防总指挥:物业管理处经理。
2.1.2指挥部成员:保卫部经理、工程部经理、物业部经理。
2.1.3非办公时间负责人:夜间值班经理\保卫部外保队长\保洁班长。
2.2职责
2.2.1小区发生火灾警报后,项目经理、保安、工程、保洁、物业负责人应立即赶往现场,组成灭火指挥部。非办公时间由项目值班经理、外保队长、保洁队长组成灭火指挥部。
2.2.2主要职责:决定向“119”消防报警;确定疏散范围;根据火情发展情况组织力量,制定火灾扑救方案,统一指挥灭火、疏散和救助工作,处理善后工作;向上级汇报事故原因;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原因;组织清理、重建工作。
3.0火险、火灾状态时各部门分工
3.1保卫部:以保卫部人员为主,组成现场灭火组和保安警戒组。
3.2工程部:以工程人员为主,组成设备保障组。
3.3保洁部:以保洁部人员为主,组成引导疏散组,对伤员进行救护和送往医院。
3.4物业部:以物业人员为主,对贵重物品进行转移,其余人员做宣传,引导疏散工作。
4.0报警程序
4.1每个员工发现火警都有责任报警,以最快速度报告保卫部中控室和主管负责人。
4.2保卫部巡视人员或其他持有对讲机者发现或接报火情后,应立即用对讲机向保卫部和中控室报警,并立即使用楼层公共区域灭火器灭火。
4.3报警时应说清四点:着火地点、火势大小、燃烧物质和报警人姓名(接报人员同时也有责任询问以上四点内容)。
4.4发现火情不要惊慌,要冷静沉着,在报警同时立即采取灭火抢救措施。
4.5在可能情况下与保卫部和中控室保持联络,及时报告火灾现场的情况,听从其指挥。
5.0保卫部接火警后的行动措施
5.1保卫部和中控室值班人员要冷静、详细了解火情发生的楼号、房号、火势大小等有关情况,做好记录。
5.2保卫部或中控室接到报警后应迅速将火情情况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和非办公时间值班经理。
5.3保卫部和中控室在接报和报告火情后迅速查清现场情况:
5.3.1现场的具体位置、燃烧物品、燃烧范围及火势大小、走向。
5.3.2火源是什么,是否有其他起火原因。
5.3.3火场的其它详细情况,危害程度、有无人员被困、有无易燃品及贵重物品。
5.3.4确认火情的同时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外保队员工程部、保洁部、物业部等)、人员集合(集合地点:XXXXXX人防出口处)随时待命,做好扑救准备。
5.3.5确认火情后,由消防总指挥或其指定负责人视火情情况组织扑救、抢险、疏散工作,或由消防总指挥拨打“119”电话,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
5.4中控室值机员接到保安部的命令后,按《消防应急预案》启动相关设备,使用消防广播通知相关区域业主疏散。
6.0各有关部门接火警的任务和具体动作
6.1保卫部接火警后的任务和动作。
6.1.1保卫部经理(非办公时间外保队长)需要带上对讲机赶赴现场。
6.1.2内勤(非办公时间中控室)要守住电话,注意与有关消防、公安部门保持联络。
6.1.3清理周围场地,为消防车辆接近火灾现场做好准备。
6.1.4保安人员要密切监视可疑人员以及其他可能出现的混乱现象,防止治安事件的发生,严防有人趁火打劫,阻止无关人员进入。
6.1.5要注意现场现金和贵重物品,应调遣专人看管、护送,将现金和贵重物品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并保护好其它贵重物品。
6.1.6对重要部位和道路,要加强巡逻和警戒。
6.1.7派专人在小区门口迎接,引导配合消防队的扑救工作。
6.1.8灭火组由队长带领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6.2物业部接警后的任务及动作。
6.2.1组织物业部员工,迅速转移物业部财务和业主档案。
6.2.2稳定业主情绪,组织引导疏散。
6.2.3寻找被火围困人员。如果有人被困火场,必须尽早通知专业消防人员。
6.2.4规劝业主离开现场前往安全地带。
6.3保洁部接警后的任务和动作
6.3.1接火警后,保洁班长迅速组织员工到达发生火灾现场。
6.3.2每个单元由一名保洁人员做疏散和宣传工作。要求该着火区域业主,走疏散楼梯,不要乘坐电梯。
6.3.3组成抢救组,对伤员进行抢救,根据受伤情况送往医院(物业部协同)。
6.4工程部接警后的任务及动作。
6.4.1根据火情大小由工程部经理下达是否关闭煤气以及其他有关电器设备的指令。
6.4.2工程部要派专人职守消防泵房保证消防用水的安全供应。
6.4.3密切注意水、电、气的运转状况,发现故障,立即组织抢修。
6.4.4工程部迅速将电梯降到首层,并到水泵房,风机房启动相关设备。
7.0人员和物品疏散要点
物业处工作人员在疏散时应按照“先人员,后物品”的原则进行。
8.0其他要求
8.1物业管理处所有员工要熟记物业报警电话(XXXX)、中控室电话和“119”报警电话。
8.2发生火警时应按照本方案行动,不要惊惶失措,避免误事。
8.3员工在接到火警后要听从指挥,按指令行动。
8.4物业员工要认真学习,掌握各种常用消防设备器材的分布位置和使用方法。
8.5消防人员灭火时难免造成渗水情况,我方员工在不妨碍消防人员工作的情况下,注意避免消防水流入电梯、机房、配电室等主要场所,应尽量减少救火造成的损失。
XXXXXXXXXXX管理有限公司
XXXXXX保安部
XXXXX年X月X日
Ⅱ 消防演练方案怎么写
消防演练方案这样写:
第一部分:写消防演练的目的。
第二部分:组织时间、组织地点、参加人员
第三部分:组织实施安排。
第四部分:疏散要求及注意事项。
范例:
消防演练方案范文(一)
为加强第四项目部办公人员的消防意识,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综合管理”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人员逃生自救及在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防患于未然。粱场计划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指导,结合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员应急逃生及消防器材使用为内容的模拟消防安全演练活动。
一、 演练时间:XX年6月23日上午08:30
二、 演练地点:xxx
1、消防疏散演习着火点:xx站库房门口场地
2、消防器材使用演练地点:xx站库房门口场地
3、人员疏散后集合地点:**楼楼下空旷场地
三、组织领导:
1、演练总指挥:xxx
2、组织策划:xxx
3、现场指挥:xxx
4、成员:xxx
四、参加对象:施工区全体人员
五、组织实施安排
(一)组织准备工作:
1、消防器械准备: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担架、消防铲、消防钩、水桶。
2、人员组织工作:由李志刚负责发出火灾警报,赵恒磊负责办公区的疏散,由王苗负责带领人员到达拌和楼楼下空旷场地,由xxx、***、***负责灭火。
3、急救措施演练:王**饰演伤者,***负责急救。
(二)人员逃生演习
1:XX年6月23日上午08:30(左右)消防总指挥(赵*)宣布消防演习开始。
2:(假设)工作人员正在拌和站办公区正常办公这时候突发性火灾,一开关突然起火。(在拌和站库房门口点燃架子车上木柴模拟)工作人员被烟雾和火势围困,李志刚立即通知拌和站站长发生火情。 3:人员在安全人员的疏散下安全到达库房外安全场地,发现一名职工(王**)晕倒,现场立即采取急救措施,由***立即将伤者送上急救车辆。
疏散通道安排:
(1) 人员照次序从通道疏散(目的地:库房外安全场地)
(2) 安全人员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及时关闭电源,并检查办公室是否有残留人员。
4:到达安全场地后由安全总监沈建滨向所有员工介绍火灾应急知识及正确的逃生方法并向大家讲解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5:具体疏散工作安排:
(1)拌和站库房内人员及办公区疏散指挥
(2)带领人员离开库房到达库房外安全场地
6:上午9点30分全体演练人员集中大库房门口,总指挥**对这次消防演练进行总结,宣布演练结束!
六、疏散要求及注意事项:
1:高度重视、严格规范、精心组织、确保万无一失。
2演练前由安全人员在场区人员中进行宣传及教育、做好人员组织工作,务必做到使每一个人员都清楚消防演练中的注意事项及面对火情时的正确做法如:
(1):逃生时尽可能用湿毛巾捂住鼻子,以防燃烧产生的浓烟及毒气,便于安全疏散
(2):疏散时要尽量降低重心,沿办公室墙体移动。
(3)各楼层疏散时间要听从指挥,绝不能把演练当成游戏。
(4)听到火警演练发出的警报后,人员立即快速、安全的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就近切断电源,关闭电灯。
(5)在使用手提式灭火器时应注意:
1、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应手提灭火器的提把,迅速赶到着火处。
2、在距离起火点5米左右处,放下灭火器。在室外使用时,应占据上风方向
3、使用前,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4、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应先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用力压下压把,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
5、用干粉灭火器扑救流散体火灾时,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并由近而远,左右扫射,快速推进,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
6、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亦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扫射。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应迅速向前,将余火全部扑灭。灭火时应注意不要把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防干粉气流的冲击力使油液飞溅,引起火势扩大,造成灭火困难。
7、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物质火灾时,应使灭火器嘴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左右扫射,并应尽量使干粉灭火剂均匀地喷洒在燃烧物的表面,直至把火全部扑灭。
8、使用干粉灭火器应注意灭火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得横卧或颠倒使用,否则不能喷粉;同时注意干粉灭火器灭火后防止复燃。
Ⅲ 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预案名称 消防应急预案 演练地点 项目部拌合站
组织部门 安全管理部 总指挥 张恒富 演练时间 2007.7.29
参加部门
和单位 施工处3人、桩基队4人、平台队2人、加工厂1人、钢筋加工厂1人
演练类别 ■实际演练 □桌面演练 □提问讨论式演练
□ 全部预案 ■部分预案 实际演练部分:
灭火器及抢险器材使用,初期火灾扑灭
物资准备和人员培训
情况 25Kg、8Kg干粉灭火器各4台,25Kg二氧化碳灭火器2台;消防桶8个,消防钩2只。警报器一只,扩音器一部。
进入现场前由安全员讲解灭火器使用要领和个人安全防护要求。
演练过程
描述 利用2只废汽油桶,中间剖开后分为4段,分别加入柴油10Kg,另外准备100Kg编织袋8只,装满泥土后放置在油桶周围。同时点燃4只油桶,拉响警报器,人员从周围200m处跑向着火点,在100m处取得灭火器和抢险器材,25Kg灭火器两人使用,其他一人使用,人员自动抢占上风口,进行灭火和抢险。
人员分工:各部门指定1人,各项目部指定4人进行灭火,其他人员抢救物资和现场警戒。
预案适宜性充分性评审 适宜性:■全部能够执行 □执行过程不够顺利 □明显不适宜
充分性:■完全满足应急要求 □基本满足需要完善 □不充分,必须修改
演练效果评审 人员到位情况 □迅速准确 ■基本按时到位 □个别人员不到位 □重点部位人员不到位
□职责明确,操作熟练 ■职责明确,操作不够熟练 □职责不明,操作不熟练
物资到位情况 现场物资:■现场物资充分,全部有效 □现场准备不充分 □现场物资严重缺乏
个人防护:□全部人员防护到位 ■个别人员防护不到位 □大部分人员防护不到位
协调组织情况 整体组织:□准确、高效 ■协调基本顺利,能满足要求 □效率低,有待改进
抢险组分工:□合理、高效 ■基本合理,能完成任务 □效率低,没有完成任务
实战效果评价 ■达到预期目标 □基本达到目的,部分环节有待改进 □没有达到目标,须重新演练
外部支援部门和协作有效性 报告上级: ■报告及时□联系不上
消防部门: □按要求协作□行动迟缓
医疗救援部门: □按要求协作□行动迟缓
周边政府撤离配合: □按要求配合□不配合
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有2人没有穿工作服,有4人灭火时没有在上风口。
改进措施:由安全员现场讲评,指出演练中的错误做法,要求责任人所在部门监督学习应急预案和消防相关知识。
编制:张振 批准:张恒富
Ⅳ 消防演习 记录怎么写
参考:某公司消防演习方案
为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检验公司消防设施的功能,增强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自我防护能力,使每个员工都懂消防知识,遇到火警、火灾时知道怎样报警,怎样扑救,怎样疏散人员,怎样抢救伤员物资,故公司安监室计划进行消防演习,实施方案如下:
一、人员安排
(1) 总指挥:
副总指挥:
(2) 组 员:
(3)参加人员:
(4) 摄 影:
二、演习项目:
(1) 应急疏散
(2) 火灾扑救
三、疏散集中地:空旷场地
四、前期准备:
(1) 消防知识及逃生小常识橱窗宣传。(办公室负责)
(2) 消防大队警官对员工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安监室负责)
(3) 消防大队警官对公司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办公室、安监室负责)
五、各部门紧急疏散具体行动安排:
1、指挥小组成员接到火警通知后,立即到达指挥中心,指挥小组由公司安监室主任负责,火警现场由安监室负责。
2、通过事故广播发出紧急疏散通知:
1) 根据演习楼层每层分为三个防火区域情况,首先进行水平疏散,把物资和人员转移到同一楼层其它安全的防火区域。广播内容:“请注意,该层发生紧急情况,请遵从公司安监室人员的指挥,疏散到安全区域”。
2) 根据火警现场情况,下达演习区域全部疏散命令,疏散次序为着火层,着火层以上各层和着火层下一层,着火层以下各层,广播内容:“请注意,该区域内发生了紧急情况,请遵从公司安监室工作人员的指挥,从最近的疏散通道立即撤出大楼
3.通过电话、对讲机随时了解火灾现场及各区域人员疏散情况、检查报警系统、消防加压水泵和送排风系统的运行情况。
4.指挥有关部门和人员采取相应的行动。
5.确认全部人员疏散完毕后发出演习结束通知。
7.指挥小组领导到疏散集合地点进行演习总结。
六、火灾扑救具体安排:
1、由单位坐车出发到达消防演习地点××××。
2、根据地形清理现场,准备好引火物。
3、发放工作服、消防器材
4、听安全员的讲解
5、开始演习
5、1灭油火
第一组:l拉燃烟雾弹,使场冒出浓烟
地面烟雾生气,紧急疏散人群。
第二组:点燃油火;使用5kg灭火器灭火
油盆起火,使用5kg干粉灭火器时,先将灭火器倒置摇晃几下,再将保险销子拨掉,将喷头对准火的根部,按下开关进行灭火。
5、2灭柴火
第三组:点燃柴火; 5kg灭火器灭火
使用5kg干粉灭火器先将灭火器倒置摇晃几下,再将保险销子拨掉,将喷头对准火的根部,按下开关进行灭火。
6、结束演习(宣布)
7、清理现场。
Ⅳ 消防演练记录
为了加强人员对消防知识的认识,增强消防意识,研究决定于XXXX年XX月XX日,开展一次消防演习。
演习方案:
1、组织专门消防队员。
2、制定演习方案:排队、领导讲话、报警、器材演练及灭火等;
3、器材准备:包括灭火器、水枪等,到时需演练器材使用;
4、场地准备;
5、资料备份。
演习内容:
1、当天上午8:00由专门消防员拉响警报。
2、8:05疏散组负责疏散秩序,使疏散人员到达指定位置集合(有相应的疏散指示标志,到指定空地上)。
3、8:10紧急疏散组负责清点人数,并上报。
4、8:15观看两~三名人员灭火器实操演练。
5、指导人员现场操作灭火器。
6、后续人员清理现场。
Ⅵ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记录表怎样填
根据企业制定的应急预案填写,这是预案演练的依据。
1、灭火现场的处置,流程如下:发现火情,某人持灭火器现场处置灭火并消除火源;
2、应急疏散演练,流程如下:根据疏散示意图疏散厂区内人员,由相应人员进行疏导,确保全员疏散逃生,核实人数,疏散演练成功;
全体参与演练人员签字,拍照存档,根据演练实际情况进行总结,下次演练持续改进,确保演练过程更加完善。
Ⅶ 消防应急演练内容
消防应急演练内容
1、按照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制定演练计划;
2、快速搜索查看应急演练信息;
3、多种方式(演练报告、图像音视频)记录演练过程信息;
4、及时反馈演练信息;
5、查询、回放演练过程,评估演练过程、效率、效果,总结经验,不断改进;
6、汇总应急演练情况与记录信息的统计数据;
7、支持数字视频监控接入,远程监控演练实况;
(7)消防应急濱练方案培训记录扩展阅读
消防应急预案——接警程序
1、报警监控中心值班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对全院的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动静态全方位24小时监控。
2、监控中心收到监控区的火警信号及火警电话后,应立即用对讲机通知保卫部值班人员、巡逻员赶赴现场,并电话通知值班领导。
3、值班人员赶赴现场后,如未发生火灾,应查明警示信号的报警原因,并做详细记录。
4、如有火灾发生,应根据火情,立即拨打“119”报告消防队,并将信息反馈监控报警中心,同时进行灭火及疏散工作。
5、监控中心根据火灾情况,调集有关人员启动灭火和应急预案。
6、.当遇到突发火灾后,应当马上报警并迅速离开火灾危险地区。
应急疏散
1、为使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顺利进行,保卫部门应加强日常性检查,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2、公共聚集场所(学生公寓、活动中心、餐厅、图书馆)应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出入口有明显标志,消防通道及安全门不能锁闭,疏散路线有明显的引导图例。
3、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人员应迅速赶赴火场,利用应急广播指挥人群有组织地疏散。
4、疏散路线尽量简捷,安全出口的利用要平均。
5、疏散引导组工作人员要分工明确,统一指挥。
Ⅷ 消防培训和演习记录
你好二、演练地点:鼎丰大厦工地三、组织单位:深圳豫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建一局深圳分公司鼎丰大厦项目部四、消防应急预案演练领导小组:组长(总指挥)尚进成员:廖危安郭修旺五、演练时间:2007年9月14日下午六、参加单位:深圳豫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建一局深圳分公司鼎丰大厦项目部七、演练类别:消防预案的实际演练八、实际演练内容:各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报警与接警,初期火灾扑灭,人员的逃生、自救、转移,火灾现场的安全保卫。九、消防演练分工:灭火组:符得林、覃恕、姚卫卫。接水组:叶文彬、杨志群。抢救组:王保利、张玉献、孙营。警戒组:黄小林、江火应。保障组:廖危安、古志东。十、人员培训和物资准备情况:一、人员培训情况:从2007年6月开始,全体保安员工每周三、五下午集中学习培训消防安全业务知识,学习期满实行闭卷考核,全体人员已通过考试。二、物资准备情况:3Kg二氧化碳灭火器2瓶;4Kg(ABC)干粉灭火器2瓶,现场设有固定消防水源、消防栓(带),消防桶6个,液化石油气一瓶及其它必备消防器材。十一、演练过程描述:一、消防应急预案演练领导小组组长(总指挥)尚进作战前动员和具体要求;二、演练前由安全总监现场示范讲解个人安全防护要求和人员的逃生、自救、转移;三、安全专职人员讲解示范各式灭火器使用要领;四、点燃液化石油气,灭火组、接水组、抢救组、警戒组人员按照预案布置和地点马上进行报警与接警及进入实战情况;五、消防人员迅速取得灭火器和抢险器材跑向着火点,人员自动抢占上风口满意请采纳
Ⅸ 消防安全培训记录范本
员工消来防安全培训包含火灾基本源知识、灭火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火警电话及报警方法、火场逃生与自救、消防设施与设备、初起火灾的特点及扑救方法和消防安全标志等方面。
需要针对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消防安全问题进行分析讲解,针对操作不当的地方,适时给予讲解、纠正。以增强参训人员处理和控制初起火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
还应对政府职能部门的消防职责进行详细说明,强调法律赋予公务人员的消防工作职责和任务,结合行业部门落实行业主管机构消防安全职责,落实各级政府领导责任,行业监管责任,社会单位主体责任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