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问,前提方案、操作性前提方案、HACCP计划三者的区别
作为质量经理人,我也摸索了很久,查了很多资料,根据我查到的资料和理解,以下是比较通俗易懂的正解了。希望帮到你和一样困惑的战友。
根据书面的定义来看:前提方案(prerequisite program,PRP)即是食品生产的前提条件;而操作性前提方案(operational prerequisite program;operationalPRP)则是为减少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或加工环境中引入和(或)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通过危害分析确定基本的前提方案,那么“操作性前提方案”是否包含于“前提方案”?并且感觉从上述两个术语本身就存在矛盾。其实不然,认为主要原因是将英文的含义硬性放到中文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以及惯性思维造成的。
前提方案是基础要求,是实行haccp和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基础条件,也可以说属于前提方案的点。
操作性的前提方案的前提条件 是前提方案,也就是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实施要一前提方案为基础。
来源不同:操作性前提条件是在前提条件的基础上建立的,标准的7.4.3、7.4.4条款说明了“操作性”前提条件来源于危害的识别、控制措施组合的选择、评估和分类,其产生有严格的逻辑关系:
两者控制的对象不同:前提条件控制危害的对象是一个全面、广泛的控制范围,不是针对特定危害,它在进行危害分析前已经存在的,所以相同行业的企业编制或选择PRP的要求是基本相同的,行业的相似性决定了PRP要求的通用性,同时标准没有对其形成文件进行要求。
操作性前提方案用于控制经过危害分析和评估确定下来的危害即特定的危害,是进行危害分析得到结果,其独立于原有的PRP,因而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因为使用不同的设备、工艺、原料,OPRP会有所不同。同时标准有形成文件的要求。
可见操作性前提条件策划时要求得更具体、详尽,频次更高,控制程度更高。
组织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利。不同的组织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行业地位,供应链的位置,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和自己对风险控制的程度(或者说基于自己对风险的认识,自己选择自身认为自己需要控制的风险水平)自主选择分类适合自己的控制措施即组织自己可以选择 OPRP 还是 HACCP方案来控制识别的危害。
换句话说,识别处危害后,重要的是有适当的控制措施,或控制措施的组合,将危害控制在可接受水平。其实叫OPRP或 HACCP方案并不重要,关键是措施有效。
至于haccp就简单了,以上你要是理解了,区别就清楚了。
② 一个活动策划书的基本流程
首先
要明确你活动策划的原则:
策划前要明确的问题:
1 前提条件——
切实保障会员利益
这是作为学生社团所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
2 目的性——
明确活动举办的最重要和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3 周密性——
保证活动计划书的周密性(这个周密性考察的原则是:随便一个对这个活动不了解的人拿着你的计划书都能把活动完完整整顺顺利利地照你的想法办下来;考虑到了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4 差异性
——明确地知道你这个活动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样的方式表现出它独特的魅力
它与其它活动相比它的亮点在什么地方
5 后备方案——
周密考虑活动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并拿出后备方案
虽然突发事件的发生是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的
但是要事先对所有能够考虑到的突发事件有所准备
6 有效分工——相关部门良好协作,共同策划
要保证你活动所涉及部门对于该活动计划的参与性
全都要参与协作完善活动计划
7 后继性——系列活动的思维
你要有这样的一个思维
就是活动并不一定只办单独的一个
也可以是一系列连续性的活动
然后
写策划书的前期准备:
1根据会员意向确定活动种类、活动方向
(可以通过小规模的调查等方式来开展)
2确定活动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3确定大体活动流程
把活动分成几个大块来做
4细化分工,确定详细预案
活动以及活动的前期准备
后期宣传当中应该怎么样去详细的分工
对于每个细化的任务都要分工到负责人
而且要明确任务的要求
要点
并确定活动中每一个细化的板块应该怎么样去作
另外
要明确的就是一个原则
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
5确定时间推进表
安排整体活动工作的进程
拿出详细的时间推进表
对于每一个细化的
分工任务都要明确的确定完成时间
6确定活动预算
开始写活动策划书
一般来说可以以这样的步骤来进行:
标题
ê
框架目标(活动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最终结果)
ê
框架元素(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面向对象、活动主题、活动总体预案、活动总体流程图后两项是在作系列化活动的时候必须要书写的)
ê
工作分解预案(包括下面四个部分内容)
1 流程图
也就是用直观的图标来解释活动的总体方案和流程
2 分工
列出详细的分工表
各项细化任务的要求以及负责人都要定下来
有条件的话
可以在这里就写出各项任务需要完成的时间
而且一定要分出一个应急小组
由专人负责
专门负责组织协调处理各种紧急突发事件
3 详细预案
要非常非常非常详细的预案
每一个小的细节都要考虑在内
最后还要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构想出后备方案
4 时间推进表
详细的直观的表格形式的时间推进方案
明确什么时间之内由什么人作什么工作
ê
活动预算
周密调查市场价格
确定每一项开支的数目以及方式等
补充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考虑书写会员权益保障以及活动差异性等相关内容
,另外,这个整体的专门针对活动的计划拿出来之后,还需要和外联部以及宣传部等部门一起拿出外联的方案和宣传的方案)参考自:172校园活动网-策划书下载栏目 http://www.172xiaoyuan.com/cehuashu/。
③ 策划一个活动的流程是怎样的
活动的流程:
主题:(大标题)
前言:(概述)
开展活动意义:(为什么开展活动)
活动内容:(详情讲述该项活动的步骤及活动项目)
活动执行时间:(包括时间段)
活动范围:(活动所针对的对象、区域)
人员配置:(按职就分,所有的工作任务细分至每位工作人员身上)
前期准备:(做好对活动前期的调查、宣传推广、活动设备的安排等)
工作内容:(提出工作要求,细分工作任务以及提出所完成要求)
活动目的:(做出所想达到的效果)
效果评估(效益分析):(预想活动后所得到的反应及达到的效果)
物料清单:(对所有用到的宣传材料、物品等做好登记)
④ 什么是游戏策划的系统流程图
楼主做游戏主策划的?策划基本分三个阶段。
首先做市场策划案,分析市场现状,投入产出预计以及游戏制作周期等。
然后就是游戏背景的敲定以及系统策划案。系统策划就是列出游戏中要包括的所有会涉及到的模块:角色,任务,场景等,做一个简要叙述并做逻辑分析等。
最后就是系统流程图的产生了,就是楼主提出的系统流程图了。就是要把各个游戏包括的模块以及模块内的决定性要素通过VISIO等流程图软件列出规律性强,接受性强的图示文本了。随便举个简单的例子,组队系统流程要包括的组队开始到结束所有相关的流程图示做出来就是个组队系统流程图了
⑤ ISO22000里面 操作性前提方案和关键控制点的方法是什么
简单的说前提条件就是简化版的 GMP,而操作性前提条件是依据危害分析得出的 SSOP 删减版以及其他应对危害的作业指导书,不再是统一的 8 大块了。 IRCA 对此的解释:"ISO 22000 明确将前提方案(PRP’s) 作为一系列防止食品污染的 措施之一。它将基本条件、卫生环境的必要措施和操作性前提方案区别开来。操作性提前方 案是通过危害分析确定的,并要求专门的控制措施。许多 PRP’s 将源自与食品链相关的良 好操作规范指南(GMP 等) 。审核员尽管不是卫生条件的监察员,但需通过了解相关行业信 息确保 PRP 策划和制定过程全面覆盖所有潜在的食品安全威胁,并了解如何预防和控制它 们。“ 按我的理解,在危害分析时,判定为食食品安全危害(即显著危害)的点,而又不是 CCP 点时,应用操作性前提方案来防范风险。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通用评价准则 (HACCP-CE-01) 理解和实施中有如下说明: 本准则进一步阐明了前提方案的概念前提方案(PRP(s) )分为两种类型:基础设施和 维护方案操及作性前提方案。这种划分考虑了拟采用控制措施的性质差异,及其监视、验证 或确认的可行性。 安全产品的有效生产要求有机地整合两种前提方案和详细的 HACCP 计划。 基础设施与 维护方案用于阐述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要可接受的、更具永久性特性的良好(操作农业、卫 生等) 规范; 而操作性前提方案则用于控制或降低产品或加工环境中确定的食品安全危害的 影响。HACCP 计划用于管理确定的关键控制点(CCP(s),以消除、防止或降低源于产 ) 品且通过危害分析确定的具体食品安全危害。在危害分析中,组织通过组合前提方案和 HACCP 计划,确定采用的策略,以确保危害控制。本准则要求组织识别、监视、控制和定 期更新前提方案和 HACCP 计划。 本条款是前提方案的总要求。 前提方案是针对运行的性质和规模, 而规定的程序或指导 书;用以改善利保持运行条件,从而更有效地控制食品安全危害(3.10),和(或)为控制 食品安全危害(3.10)引入产品和产品加工环境、及控制危害在产品和产品加工环境中污染 或扩散的可能性。因此,组织首先确定设计其前提方案的适用法规、指南、相关准则和相关 方要求等, 根据这些要求结合组织的产品性质制定相应的前提方案; 按照前提方案的要求执 行,可能是按方案要求改造厂房,也可能是按照书面方案或程序执行;同时,组织还需识别 前提方案需求的变化,包括相关方需求变化,如内销产品,输出美国;或厂房改造,或组织 提供资源能力发生变化,都可能使前提方案发生变化;组织应识别这些变化,并保持其持续 有效性和适宜性。 前提方案包括或构成了控制措施, 因此建立前提方案旨在确保预防、 消除食品安全危害 或将其降低到适宜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1.控制食品安全危害通过工作环境进入产品的可能性; 本条款是控制措施的预防手段; 由于食品安全危害的引入途径可能是外源的, 也可能是来自 产品本身的,同此,应控制食品安全危害的传播途径,防止其通过工作环境污染产品,以降 低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如屠宰企业在加工厂入口处,为牲畜运输车辆设置消毒池,防止病原 菌通过运输车辆的传播;以及,在农作物种植地周围,设置防护林带,防止公路交通灰尘、 汽车尾气中的铅等物理和化学性的污染。 2.控制产品的生物、化学和物理污染,包括产品之间的交叉污染; 本条款是控制措施的消除手段; 污染是指由于接触或混合过程中而导致的不纯或或不洁, 系对食品生产过程中非预期产品的控制, 如不卫生环境, 源于被加工食品之外且不构成食品成分 的物质,以及控制其他预期产品和(或)成分对被生产产品的污染;除控制传播途径而防止 的食品安全危害外, 还需对产品实现过程进行控制, 以消除食品安全危害产生的条件和 (或)
引入或增加的食品安全危害;如, 通过在生产环境中,包括种植区域、 运输环节、加工厂区、 加工车间、流通环节和销售等环节,采取建造厂房、设置硬件布局、种消防护林带和控制环 境温湿度等,以及标识和作业指导书等手段,控制产品生产环境对产品的污染,产品之间的 交叉污染。如,将加工车间内分区,分为清洁区,一般清洁区和污区,并通过标识限制不同 区域人员的流动和物流,以避免交叉污染;对不同产品的加工采取在不同生产车间,不同生 产线和同一生产线不同生产时间,并实施卫生管理等手段,防止产品间的交叉污染。 3.控制产品和产品加工环境的食品安全危害水平。 本条款是控制措施的降低食品安全危害水平手段。 除了以上控制方式外, 还可以通过降低产 品和产品生产环境中的食品安全危害水平来控制危害。如,土豆加工过程中,切除土豆的烂 点或青皮处,消除龙葵素的危害;通过对水产品加工车间地面适宜的设计,确保排水通畅降 低水活度,以及对空气采用臭氧消毒来降低水活度,以及对空气采用臭氧消毒来降低空气中的微生物水平。 组织的前提方案应考虑组织食品安全方面的需求, 前提方案的内容应得到食品安全小组的批 准;在危害分析中,应包括前提方案对食品安全危害控制的相关性和适宜性。如,针对在采 用本准则要求前没有基于 HACCP 体系的组织, 在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策划之初, 需承诺在 危害分析前设计和实施前提方案;针对已建立 HACCP 的组织,以及已采用本准则的组织, 可设计操作性前提方案,并将之作为条款 7.4.4 控制措施的识别和评价中所确定过程整体的 一个部分。由于前提方案仅为一个代用词,它表明了组织在食品涟中应符合的行为规此,组织可以根据其在食品链的位置和作用,以及组织所生产产品的性质,来确定其应符合 的规范行为。另外,组织在制定规范时,还应考虑相关方的要求。如,组织处于食品链的初 级阶段,为蔬菜种植农场,就应按照良好农业规范(GAP)的要求制定其前提方案,并按 照前提方案要求实施, 同时, 根据前提方案变化的要求而对其持续有效性和适宜性进行保持; 而当组织为分割牛肉加工企业时,其应按照国家制定的有关“肉类企业加工规范”(该行业的 良好操作规范(GMP)的要求制定其自己的程序或指导书;如该组织的产品输出欧洲,则 还需参考欧盟相关法规的要求制定行为规范; 诸如, 加工厂内不能存在木制或竹制的设备或 器具等。前提方案需经过食品安全小组批准方可生效。 由于前捉方案中存在对食品安全危害 进行控制的部分,因此,在危害分析中应对其进行选择;同时,还要考虑前提方案管理的控 制措施在食品链或生产过程的位置, 其对危害控制的效果和依存关系, 以及对危害控制的严 格程度和失效后的后果等。前提方案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另一类是操作性前提方案。 组织可以自由选择前提方案分为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及操作性前提 方案是在危害分析的基础上获得的,用于对识别的危害进行控制,需要确认;而基础设施和 维护方案则无需确认,也不基于危害分析;进一步讲,操作性前提方案占总前提方案的比例 将影响 HACCP 计划要求的绩效(严格程度) 。例如,如某操作性前提方案被证明和确认可 以有效地把一种危害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则该危害就不要求关键控制点, 反之如操作性前提 方案不能进行足够的控制,就要求必须引入关键控制点。同样的道理,对于一种未确定关键 控制点的危害, 其操作性前提方案必须能足够地把该项危害控制在可接受水平内。 有关前提方案中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