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白酒营销第一人都有谁
中国白酒营销源远流长,早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就有了“怒掷酒瓶振国威”的佳话,让几代中国人激奋不已。现在白酒营销走过了一个世纪,品牌、文化、终端越来越被提及,尤其是互联网的兴起,让白酒也有了触网的“冲动”。
盘点中国白酒行业营销发展,很多第一人成了推动者和弄潮儿!
王卓胜:中国白酒广告营销第一人
上世纪90年代,王卓胜和秦池带给白酒界的绝对是一场强劲的思想风暴。是他1995年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秦池酒厂带到了央视“标王”的位置,一夜成名,家喻户晓;是他让刚刚扭亏的秦池在夺标之后,年销售额飙升至10亿元,创造了企业发展的现代神话;也是他快速终结了中国白酒的广告营销史。王卓胜,这个掀起了白酒界广告狂潮的人,注定成为白酒企业发展进程中的一枚“历史标签”。
吴向东:中国白酒实战营销第一人
吴向东是中国卖酒商的一个符号,在中国白酒的队列里,他集“品牌专家”、“渠道专家”、“整合专家”等于一身,以立志做“中国第一卖酒商”的卓越智慧和战略眼光,创造了中国酒业历史的一个奇迹和神话。从一个“贴牌”到“中国驰名商标”,从不产一滴酒到年销售额超过20亿,吴向东亲自策划打造的“金六福”品牌价值超过40亿元,成为中国“新名酒”一个鲜能复制的经典案例。
王旭光:中国白酒概念营销第一人
王旭光是四川绵阳丰谷酒业集团总经理,著有《概念营销》,他是实战派营销人,带领丰谷酒业不断创造奇迹。丰谷酒业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1700)的丰谷天佑烧坊,至今己有300余年的历史。
穆峰:中国白酒网络营销第一人
穆峰之前一直被业界称为“营销少帅”,是“酷品牌”理论和“Feava IMC”整合营销传播体系(“飞舞”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的创导者,2010年初应赢道顾问总策划邓超明的邀请加盟赢道顾问,现任合伙人、快消品营销中心高级顾问、北京火云咨询中心副主任,在白酒行业拥有长期的研究、策划与品牌推广实战经验,服务过白水杜康、汾酒、老战士酒、福上福酒等,并主导完成了中国白酒行业第一份网络营销白皮书——《中国白酒行业网络整合营销传播解决方案白皮书》,被《华夏酒报》、《经理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并接受了《中国酒业》专访。据了解,赢道顾问由北京寒烟牧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创建,知名策划人邓超明担纲总策划,在家居建材、IT、家电、快速消费品等行业里服务了50多个品牌,享有盛誉。在穆峰加盟后,赢道顾问快消品项目中心正快速成长,成为赢道顾问旗下重要的项目中心,并且在中国快消品行业树立起了网络营销领军服务商的形象。
黄维菘:中国白酒终端营销第一人
当黄维菘的名字与“小糊涂仙”品牌和广州云峰酒业公司联系在一起时,酒界中人无不默认他对中国白酒营销史的贡献。1999年——2000年,小糊涂仙几乎不到一年就在全国各地站稳了脚。它在餐饮终端几乎无处不在,在商超渠道也无孔不入,以致酒界中人对小糊涂仙在终端场所的热销与疯狂除了嫉妒就是佩服,“小糊涂仙”引领白酒界一股南下风潮和愈演愈烈的终端争斗。白酒外行的黄维菘,因为开创了“终端为王”的先河,注定要被写进中国白酒史册。
赵义祥:中国白酒文化营销第一人
赵义祥是深度破局营销创始人,以前是北京精锐纵横营销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酒水事业部和上海分公司总经理,被称为“中国酒水界唯一把文化酒运做到总统手上的营销专家”,中国第一真实年份白酒——汉武御真八年的唯一策划人。他从事营销16年,职业经历丰富,服务过小糊涂仙、五粮液百年老店、安徽金种子酒、江西四特酒、杜康、威龙干红、欧亚王葡萄酒、金士百啤酒、蒙古王、甘肃巨龙集团、酒泉汉武酒业、喀塔斯仙人掌养生干白、安徽宣酒集团、贵州山人酒业、茅台镇南洋酒业等。
Ⅱ 谁能给我一份详细的白酒分析案例
企业名称 销售收入(亿元) 同比增长(%) 产品
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156.56 13.37 五粮液、金六福、尖庄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1.90 28.26 茅台、飞天茅台
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3.57 21.05 泸州老窖、国窖1573
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2.27 9.95 金剑南、银剑南
山西省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 18.90 23.30 汾酒,竹叶青
国家对白酒行业的产业总的政策是限制总量,但是白酒作为一种嗜好性饮料
还找不到替代品.今年随着白酒消费税率的整体下调以及国家加大对小酒厂的监管,一些小酒厂将更多被淘汰,大型白酒企业迎来了很好的发展契机,白酒行业将进一步向大型企业集中.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阶层的迅速分化和消费的全面升级,中国高端白酒市场迎来了难得的黄金发展期:消费高档酒的人越来越多,消费量呈几何级数增加,产品价值中心不断上移,品牌溢价空间愈来愈大,高端白酒市场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机会性产业之一。
正因为如此,高端白酒成为行内外资本的名利场。各路企业鏖战高端,白酒行业热点迅速转移到高端白酒市场。然而,高端白酒极高的市场门槛,极长的品牌成长周期,较高的资本壁垒,又将绝大多数企业的梦想化为乌有。
那么什么是高档白酒?标准是什么?通过对行业深入研究,笔者把普通终端(商超及酒店)价格在300元人民币以上的高价白酒,统称高端白酒产品;把销量在500吨、形成区域性核心市场,且企业实现盈利的高端白酒产品,叫高端白酒品牌。目前这样的企业全国有4家,其他的统称高端白酒品牌的追求者。
按照销量、品牌价值、市场基础、营销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指标,笔者将高端白酒生产企业分为九大类,他们的情况各不相同,生存状态不一,市场表现也各具特点。
第一类:高端白酒的守护者——茅台和五粮液
市场和营销现状
2005年,五粮液实现单品销售收入45亿元(品牌价值达338亿元),茅台单品销售收入36亿元(品牌价值突破200亿元),两品牌销量占整个高端白酒市场的75%左右(注: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企业公开资料和部分内部资料,销售收入为企业统计口径,非终端概念统计,下同)。由于五粮液和茅台占高端白酒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使得他们在行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白酒产业的标杆性企业,被业界人士称为两大超级品牌。这两大品牌成为划分白酒高端市场的一条红线,以上则为中国高端白酒,以下,则归为另一档次。
面临问题
虽然高端白酒的这两个大品牌在本轮经济周期中,都有较大的价格提升,并先后进入新的平台整固期。企业在行业方向探索、企业规模控制、多元化项目经营、新的消费市场开拓、抵御洋酒“入侵”等方面都面临挑战。作为特大型企业集团,估计他们平台整固期的时间将在3—5年,甚至更长,但作为高端白酒品牌,他们在消化涨价的短期影响之后,很快又会步入新的上升通道。
第二类:高端白酒的建设者——水井坊、国窖1573
市场和营销现状
2006年,水井坊、国窖1573将突破5亿元的销售业绩,占高端市场10%左右的市场份额,它们在北京、成都、上海等地均有较好表现,已成功地进入高端白酒品牌行列。
目前,水井坊、国窖1573两大品牌,品牌形象已基本建立,发展势头良好,核心市场已经形成,市场消费在多个区域已形成自然拉动,他们已成为高端白酒市场新的强势品牌和市场建设的重要力量。企业的营销工作已从以前的市场导入期顺利过渡到市场扩张期,后市仍将继续看好。估计到2010年左右,水井坊、国窖1573与五粮液和茅台的相对差距将进一步缩小,他们将与五粮液和茅台共同组成中国高端白酒的第一方阵,届时,中国高档白酒市场,将会彻底改变“两超”独霸的局面,形成一条独特的多品牌共生的高档产品消费风景线。
面临问题
如何巩固现有市场,消化前期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其它市场的普及推广以及今后出现的新问题?是这两个品牌必须面对的问题。水井坊和国窖1573在广东市场进行的调整,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类:高端白酒的改变者——洋河蓝色经典、兰花汾酒和剑南春东方红
市场和营销现状
2005年,洋河蓝色经典系列酒突破2亿元销售额,汾酒集团兰花汾酒业接近1亿左右,剑南春集团东方红高端白酒销售突破5000万,占高端市场3—5%左右的市场份额。由于他们都背靠着一个蓬勃向上的实力集团,因此最有希望成为中国高端白酒新秀品牌。他们的优势在于借老牌名酒的品质资源,借本省或区域市场的地利优势,借企业集团的重点投入,完成品牌的塑造和销量的拉动。
目前,大小兰花汾酒和洋河蓝色经典分别在晋中、晋南,苏中、苏南地区形成自己的根据地市场,高端白酒品牌形象正在形成。由于大小兰花汾酒和洋河蓝色经典的出现,改变了高端白酒产地地域集中于西南的状况,也改变了市场集中于华南和京津的现状,同时,他们还改变了中国高端白酒品牌文化诉求集中在历史、老窖的状况。由于他们的母体汾酒集团、洋河集团两企业均处于上升势态,因此兰花汾酒和洋河蓝色经典的前景应继续看好。
剑南春集团的东方红,是中国高端白酒市场的另类。在市场运作上,东方红采取集团公司一贯的低调做法,企业采用限量控价,稳步推进的策略,步步为营,通过骨干经销商群体和团购直销等特殊渠道进行销售,不急于求成,追求短期的销量,是高端白酒中最富耐性的耕耘者。虽然东方红目前主要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少量的高档酒楼和商超面市,尚未形成核心市场,但他的运作如获成功,将改变中国高端白酒靠实力堆砌和终端鏖战的速成模式,树立耐心成就品牌的典范。
应该说,剑南春东方红、大小兰花汾酒和洋河蓝色经典获取市场的成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如果不出大的意外,2—3年内,他们将有可能进入高端白酒第二军团。
面临问题
现在品牌的影响区域较小,销量还未突破生死线,核心区域市场尚未形成。目前,第三类企业的高端白酒整体运作,已进入市场攻坚期,企业将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在此阶段,不进则退。需要指出的是,红花郎酒和洋河蓝色经典一样,都是价格横跨一百多元至数百元不等的多价值区间的品牌运作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是,前期上量快,进展迅速,但中后期却面临品牌价值重心下移的问题,其结果可能是整个品牌的价值定位最终回归价格最低的那一款产品,成为一种中价位品牌。多数企业追求高端品牌而不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品牌定位的泛化。
第四类:高端白酒的探索者——舍得、红花郎酒市场和营销现状
2006年,舍得和红花郎的销售收入估计将分别在5000万至1亿左右,约占高端市场1%的市场份额。在高端白酒的队伍中,舍得和红花郎酒目前仍在寻找品牌突破的战略支撑点,品牌运作尚处于市场布局的阶段,因此说他们是高端白酒的探索者。由于舍得、红花郎酒生在四川,省内市场强手如云,他们只有远离“大本营”,在省外建立“飞地市场”。如果硬要在四川(主要是成都)打出一块市场,则不可避免地要与五粮液、茅台、水井坊、国窖1573对垒,企业的胜算极小。舍得在短短3年多的时间内在成都三次启动市场,目前尚未有实质性的进展和大的突破,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红花郎酒虽然推出的时间还不太长,但茅台近几年的突飞猛进,给酱香型白酒拓展了较大的市场空间,加之企业营销变法和实行的系列化产品路线,估计2006年,红花郎酒进步会较大。
面临问题
以上两个品牌,情况虽各有差异,基本情况却大致相同。企业集团都处于一个大的调整阶段,经过转制或调整,企业虽然也能做一定的投入,但由于企业内部的有机构成有待提高,且他们还要面临市场的变数:如何取得一个省会城市的成功?如何取得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进展?都成为他们面临的生死存亡问题。他们要么调低市场定位,避开与主流企业竞争,要么坚持既定方针,继续走下去,这或许会给企业带来新的生机。
第五类:高端白酒的眷顾者——古井贡纪年酒、双沟珍宝坊和酒鬼酒
市场和营销现状
安徽的古井集团、江苏的双沟集团和湖南的湘泉集团由于对高端白酒垂青和眷顾,成为高端白酒市场的二度进入者。
2005年下半年,老牌名酒古井贡和双沟纷纷对外宣称,开发新的高端白酒产品,于是古井贡纪年酒和双沟珍宝坊面市。相对于他们的第一轮进入,企业情况、行业状况和市场格局都发生了大的变化。重新进入高端白酒市场,业内也对古井贡和双沟寄予了不小的希望,当然也有部分怀疑的目光。目前,古井和双沟两企业均面临改制的瓶颈(古井的改制方案已再次获得职工大会的通过),这或多或少地会对他们打造高端品牌产生影响。古井贡纪年酒避开年份酒之争,又巧妙地与年份有关,实属创新之举;双沟珍宝坊一瓶两种酒,可自己勾调,精致小轩窗包装,也颇有新意。对于这两支有所创新的产品,企业如何配置资源以支持,市场运作如何展开,发展前景如何,目前还难以判断。
与此类似的还有湖南的酒鬼酒。作为中国高端白酒市场的破局者,酒鬼酒曾经一扫中国高端白酒市场五粮液和茅台独占的沉闷气氛,以边缘文化切入,一炮打响,并迅速走红,创下高端白酒的营销奇迹。可惜好景不长,酒鬼酒近几年数度重组,企业元气损失殆尽。年前,酒鬼集团聘请广东省某广告公司重新策划与定位,希望重入高端白酒行列;近期,中糖集团欲入主湘泉集团,再塑酒鬼酒的高端品牌形象,但面临企业与市场两道门槛,估计困难不少。
面临问题
品牌定位,市场切入方式,核心市场区域建设。
第六类:高端市场的务实派——二名酒企业
名酒企业开发高端白酒,或出于实力,或基于能力,或出于无奈。二名酒企业在高端白酒开发上,却体现出更多的理性,他们量力而行,区域做市,不事张扬。这类企业,全国大约有50余家,资产实力都在l亿以上至数亿。他们问鼎高端白酒也有一定物质基础,把高端酒开发作为丰富企业产品的一个品种,作为提升企业形象与品牌的一种营销手段,不做无谓的投入与牺牲,是这些企业的一个共同特点,如江苏今世缘国缘酒、青海青稞集团的天佑德和四川丰谷集团的酒皇酒等。再过数年,也不排除有一些企业,经过几年的积累,实力和能力有所增强,回过头来正式问鼎高端酒市场,或以区域市场为目标,或进军全国,也有可能给高端白酒带来新的气息。
第七类:高端白酒的流星群落——业外资本
业外资本多元化经营白酒,差不多都会为高端白酒的巨大盈利空间所诱惑,毫不犹豫地选择做高不做低,或高低产品一齐上。他们的满腔热情和种种“创新”做法,往往让业内人士大跌眼镜。但他们又多像流星一样,在一阵灿烂的烧钱之后,迅速沉寂,许多企业至死未能明白高端白酒运作的特点,枉交学费;部分企业在弄懂了市场的时候,已几乎耗尽所有资金资源,机会不再来。
第八类:高端市场的机会主义者——名酒子品牌高端白酒
名酒企业子品牌的高端白酒,分三种情况,他们多数都是高端白酒中的机会主义者。
第一种是“过江龙”做法,短炒一把,迅速离去。本来名酒厂特许经销商通过市场运作,推出自己的高端白酒,这种借主品牌的市场张力,发挥厂商各自的优势,本无可非议。
但不少这类企业经营者,他们有意无意地把此当作招商融资的工具,鲜有进行市场投入和耕耘,希望掘一桶金就走,这种做法,对市场有害,让经销商受伤。这种模式,在2002年之前,多有收获,现在则收获甚少,今后则很难奏效。
第二种是名酒子品牌系列产品中的高端产品。如金六福、浏阳河的五星级酒、金剑南系列产品中的金剑南酒等。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企业不是以高端品牌为追求目标,而是以拉升产品品牌和利用营销资源实现顺带销售为目的,这既避免了企业资源的无谓浪费,又实现了企业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名酒子品牌高端白酒的务实派。
第三种是高端白酒的拓荒者。少数名酒企业特许经销商,他们立意要做高端白酒品牌,希望创造高端白酒市场新的奇迹。如五粮液集团的五粮神、锦上添花和大展宏图酒等。他们定位于高端,不做低端开发,他们不想做机会主义者,希望成为高端白酒市场的拓荒者,但这种模式在近6—7年来的实践中,这些企业在做了较大的市场投入后,启动了一定数量的流通终端,但整体收效不大。
目前高端白酒的特许经营模式,还没有一家成功的先例,需要进行新的探索,尚待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第九类:高端白酒市场的搅局者——中小企业的高端白酒
中小企业(非规模企业)推出的高端白酒,俗称杂牌高价酒。其特征是“三高一低”和“三无一有”,具体讲就是:高价格、高促销、高价差、低质量;除了有产品外,他们无品牌运作设计、无市场推广计划、无资金投入安排,使用游击战术,靠招商制胜,在一些小区域,依靠渠道、终端促销和地缘关系,维持一点销量。
笔者曾在苏南、京津做市场调研时,发现一些中小经销商,把在四川等地3—5元钱灌装的一瓶酒,通过30—50元一瓶甚至更高的开瓶费,在一些酒店终端卖到300—400元。这一类企业,他们对市场没有建树,对行业有所破坏,是行业中的搅局者。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以塑造高端白酒品牌为目标的企业有60余家,在进行市场运作的高端白酒产品有400—500个,在市场销售的高端产品有4000余种,由于白酒行业的进入门槛低和市场空间仍在不断地向上拓展,今后还有不少的加入者。
然而,高端白酒市场毕竟有限,这一现状必将加速高端白酒企业间的分化,名酒企业继续主导高端白酒市场的状况将成为高端白酒发展下一阶段的主要特点。
Ⅲ 卖散酒的生意惨淡怎么办
散酒跟瓶/盒装酒比较,不管是出身、品质,还是安全认识,在消费者心理都处于弱势地位。散酒作为落后生产力的产物,早前在湘、赣、鄂、皖等地区也是老百姓日常的最佳选择,此后,在品牌瓶/盒装酒风靡全国的进程中优势殆尽。比如江西早十年,在县乡等地都能看到老百姓请酿酒师傅蒸酒,集市上兜售散酒的店铺也是星罗棋布。
然而2008年四特酒开始发力,一举拿下了全省市场,现在乡镇已经很难看到散酒的影子。而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文化水平较高的省市,比如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散酒依然不被看好,大众购买第一选择必然是品牌瓶/盒装酒。
综合来看,散酒销售的好与坏,跟区域经济文化水平、大众认识有直接的关联。经济文化水平越高、百姓认知越丰富,散酒的接触度越低;反之越高。这就是为什么散酒在西南、东北地区发展势头良好,且市场地位十分稳固,倘若没有特殊情况,短期内很难被品牌盒/瓶装酒所取代。
散酒能在西南、东北保持强势更本质在原因在于当地大众对散酒有先天心理好感度。而这种好的心理暗示,让大众对散酒产生了一种信任的默契,从而愿意热衷消费购买。我们都知道,相比于瓶/盒装酒,散酒都是大坛装的,要么透明玻璃瓶,要么大的陶坛,一坛坛摆在餐饮终端的收银台前,进店的人很容易看见。
而老百姓对于原始形态的散酒,更确切的说对“大的东西”有倾向选择心理偏好,认为大的东西更好、更可靠。买东西要挑大的,关于“大”的好联想更是不计其数。加之西南地区,老百姓有泡酒喝的习惯,而散酒讲的是口碑,如果卖的是假酒,生意早就做不下去。如此散酒的市场需求才赢得大众的信赖,甚至有的人认为散酒才是真正纯粮酿造,消费水平提高,散酒价格也随之升高。
Ⅳ 抖音如何做到精准营销
抖音小视频的强大带货力,相信很多电商朋友们已经体验过了,没有体验过的肯定也一定听说过。 都说“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然而,在抖音短视频风口正盛的当下,所谓的“飞猪”毕竟只是少数。换句话说:并不是所有“用抖音录制的小视频”都具备这个能力。那么,抖音短视频怎么精准营销?
在无数的失败者中,除了缺创意、内容不精彩,许多电商朋友还是没有转变“灌输”思维,往往直白的表现产品优势、卖点。但是我们要知道:抖音不是个广告平台,用玩广告的方式玩抖音,不仅难以提起广大用户的兴趣,甚至使用户对你的品牌和产品产生隔阂感。于是,很多的短视频像平庸的文案一样,沦为自嗨。
所以,在这样一个重创意、重娱乐的时代,既然选择了抖音短视频这种营销方式,那我们一定要走点心。植入产品是必须的,但是怎么植入确是很有考究的。下面我们就讲一下产品植入在抖音短视频中出现的几种主要的形式:
1、台词植入
台词植入指的是品牌或者产品的信息出现在短视频的台词中。这种植入方式通过演员的台词把产品的地位、特征等直白地告诉了观众,很容易得到观众对品牌的认同。
【举例】春晚小品《五官新说》中:“星期二喝二锅头,星期五喝五粮液,星期六喝金六福,那么,星期四呢?还可以喝四特酒嘛。”
在进行台词植入的时候要注意,台词衔接一定要恰当、自然,不要强行插入,否则很容易让观众反感。
2、道具植入
这种植入方式是指产品作为短视频中的道具出现。这种植入方式虽然是融入到了节目内容中,但有时会让观众明显感觉到是广告,尤其是当频繁出现产品的特写镜头的时候,会引起观众的反感,所以还是一定要注意植入的适度性。
3、剧情植入
剧情植入是指为品牌或者产品专门设计的剧情桥段。
【举例】《疯狂的石头》中,包头拿着谢小盟的相机镜头盖,说:“耐克?耐克也出相机?”而后,镜头迅速摇向尼康相机镜头盖。
4、场景植入
场景植入是指在视频画面中、在人物活动的场景中,布置可以展示产品或品牌信息的实物。
【举例】电视剧《楚乔传》中,唯品会的标志就经常出现,而且还有一个叫唯品阁的商店。
5、音效植入
音效植入是指通过某种旋律或者歌词等的暗示,引导受众联想到特定的品牌。例如各大品牌特有的手机铃声或者某些游戏的典型的北京音乐等等。这种形式的植入即便观众在视频中不能清除的看到品牌或者产品的信息,也可以通过音效联想到相应的品牌和产品。
6、奖品提供
短视频中经常会通过发放一些奖品来引导观众行为如关注、转发、评论等的现象出现,其中发放的一些实物奖励就可以是一种植入广告。比如发放某某店铺的优惠券,某品牌的产品等。
植入式营销是一种介于广告和非广告之间的信息传播形式,具有到达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广泛等独特优势。上面讲了植入式营销在短视频拍摄中的6种套路,希望电商朋友们能够活学活用,提高短视频制作能力,成为抖音的下一个网红!
Ⅳ “供给侧改革”,四特酒做了哪些
按照“十三五”规划“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达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力、保持低碳绿色发展、提高创新驱动能力等作用,从而将企业“供给侧改革”落到实处。
1、技术:注重并开展科研,提升创新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先进技术的运用与创新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环节。作为典型生产型企业的四特酒公司自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注重科技力量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多年来不断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的研发工作,至今收获了无数科研成果并取得了多项科技专利。
“创新”是“十三五”计划五大发展理念的第一个,也是实施“供给侧改革”的首要命题。其中科技创新是生产企业取得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尤其是传统产业,更需要结合运用先进科技与不断创新技术,才能无论行业顺逆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有关数据显示,在酒业深度调整期的2014年、2015年,四特酒突破酒业整体下滑的窘境,持续保持了10%的正向增长,这与其长期保持科技创新活力密切相关。
2、人力:吸纳与培育人才,组建人才队伍
“十三五”建议提出: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职称评定制度,推广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等。这是“十三五”规划中有关劳动力分配的建议。劳动力即人力,是“供给侧”中的又一关键要素,其在价值和财富的创造与生产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此外,公司实行张弛有度、灵活开放、公平公正的聘用与竞聘制度,对外敞开怀抱吸纳各方有志之士,对内为公司员工提供自由竞争、提升自我的晋升平台。公司每年定期举行“校园招聘”,接收大批优秀大学生就业,不断为公司补充新鲜血液、储备人才,并坚持“分层分类,因材施教”的企业育人观,为员工制定科学合理的针对性培养计划,定期开展营销集训、干部培训、商学院进修等。
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方面,四特酒分别与江西农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南昌大学等进行了长期合作,既包括科研项目的合作,也包括了食品工程硕士等人才培养合作。
3、产品:品质与服务升级,满足消费需求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供需结构均已发生改变,现有的供给水平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这就迫切要求白酒企业调整思路、转变方向,加快品质与服务升级,以顺应行业发展势态,满足消费者需求。
在未来,四特酒将竭尽所能不断履行“精酿奉献四方,价值源于特色”的企业使命,着力打造“专注专业、创新卓越、基业昶青的酒业领军者”,为行业树立模范,为中国经济增添光彩。
Ⅵ 你好!请问进口货物的报关单是谁填写的假如是进口商填写,他会不会把需要法检的货物,写成不需要法检的
都是由报关员填写的呀!货物信息是有进口商填写的!
Ⅶ 请问苏州有四特酒的专卖店吗有的话在那条路年尾了想买点送人。
似乎在白云街,就是碧波二村那附近看过,应该是叫四特酒的专卖。。
不知道是不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