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玉米种植技术
一、选择品种
春玉米要选择生育期在112天以上,根系发达、株型紧凑、叶片上冲、生长健壮、抗逆性强、单果穗、大粒型的玉米良种。播有要精选种子,去掉小粒、病粒、秕粒的种子,晒种2-3天,能增强种子的吸水能力,提早出苗,提高种子纯度和幼苗整齐度。提倡种子包衣,能有效防治地下害虫、提早出苗的功能。
二、播种期与播种
春玉米要求根据土壤墒情和温度来决定播期。在5月初,春白地经秋耕、冬灌后,早春应耙轧保墒,高产田在墒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晚播。一般的播种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或5-10厘米地温稳定在10℃左右时,作为春玉米播种的适宜日期,有利于玉米一播全苗。
建议有条件的地区使用机播或双耧播种,每亩播种是为2千克,种、肥分离,肥料施于种子下方3-4厘米,以防烧苗,可促进种子根下扎。无条件的可小铧子开沟,用手撒播种,一般每亩用种量在2.5-3千克。
三、施肥
增施磷、钾肥,调整氮、磷、钾比例。如亩产600千克的玉米,每亩施磷酸二铵20千克,尿素25千克,硫酸钾25千克,实现全面施肥,氮:磷:钾比例为1:0.7:0.9。播种时70%化肥加全部磷、钾肥一次性底施或侧沟深施,另外30%化肥在10片叶展开时一次性追施,施肥位置在苗侧15厘米,深15厘米。
四、种植密度
春播玉米提倡等行距平播,大穗型玉米品种,每亩播种密度每亩4000株左右,行距67厘米,株距25厘米。如因干旱或冻害等原因造成晚播或补种,可选用中熟紧凑型品种,一般每亩留苗5000株左右,行距67厘米,株距20厘米。
在春玉米出苗后2-3片展开时,即可开始间苗,去掉弱苗和自交苗。当幼苗达到3-4片展开叶时,即可定苗,保留健壮、整齐一致的壮苗。玉米壮苗的标准是:叶片宽大,根多根深,茎基扁粗,生长敦实,苗色浓绿。
五、中后期管理
1、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可以疏松土壤,有利于根系呼吸,使根向下深扎,有利于土壤生物活动,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增加速效养分;除灭各种杂草,可减少养分了水分消耗,垄面干净;可增加热量的吸收,提高地温,这些都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此外,干旱时中耕还可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起到防旱保墒的作用。降雨后,土壤湿度大,中耕可以促进水分蒸发,起到散墒作用。
中耕除草要注意质量,把玉米苗旁和垄背杂草除净,严防伤苗。要做到深中耕,多培土,这时已进入拔节期,玉米苗已长大,不怕压苗,中耕深度以15-20厘米为宜。
2、追肥浇水:要在春玉米拔节前后,加强苗期观察,出现叶色变浅的情况,及早追肥。追肥量按预计产量的多少确定,预计亩产600千克的追肥标准氮肥不应少于60千克,预计亩产800千克的应不少于80千克。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以后的一段时间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此时期玉米日耗水量每亩达5吨以上,有水浇条件的,一定要灌足一次水,无水浇条件的,要做好蓄纳雨水的工作,以提高抗旱能力,增加结实率和粒重。
3、适时收获:春玉米多数是生育期长,产量高的中、晚熟品种,收获期可适当晚些,可在早霜后收获,以利干燥。
2. 为什么农民种青贮玉米,只卖秸秆,比卖玉米挣钱
现在,许多农村地区将有秋收,玉米等作物将很快成熟。在北方,玉米是农民种植最多的最重要的秋季作物。然而,由于化肥和种子等农业投入成本上升,每亩土地种植玉米的农民净收入并不高。在作者家乡河南中部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子里的人一年可以生产1000斤玉米。玉米的价格一般在每斤1元左右,所以收入是每亩1000元。然而,除去各种成本,每亩土地净利200-300元是好的。然而,在其他一些地方,农村人也种植玉米。每亩土地的收入大约是我家乡这种玉米的两倍,这省了很多麻烦,也可以得到农业补贴。他们种植的是青贮玉米。
3、青贮玉米也可以获得补贴
国家大力鼓励农民种植青贮玉米,每亩土地可获得一定补贴。2018年,一些地方每亩土地补贴青贮玉米100元。
因此,种植青贮玉米总的来说比普通玉米更有前途。然而,必须注意的是,农民不应该随意种植,因为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发酵和生产饲料的企业,如果没有,就没有地方出售。种植前,有必要与采购企业签订合同,以避免出现无人接受的情况。
3. 玉米的种植总结怎么写
2007年我市玉米播种面积为60.5万亩,据农技部门考察平均单产达到502.6公斤,比去年亩增产19.6公斤,增产幅度4.1%,总产30.4万吨,比去年增加0.8万吨,增产幅度2.7%。产量三因素全市平均:亩穗数3606.6穗,穗粒数546.5粒,千粒重300克。同时,今年莱州市仍然是农业部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单位之一,在前两年项目实施的基础上,经过我们的努力,顺利通过了示范工程所要求的玉米各项指标,项目圆满完成。今年莱州市又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四处高产玉米不同种植密度示范竞赛活动县市之一,并于9月份在我市召开全国高产玉米栽培管理现场观摩会,农业部领导对我市的玉米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我们农技站又承担登海种业超试玉米高产新品种取的较高的产量。通过项目实施和高产竞赛活动的开展,对促进我市玉米生产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现将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认真组织。
为切实搞好农业部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和农业部玉米高产竞赛活动的落实,莱州市政府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农业的市长任组长,农业局局长和副局长任副组长,负责落实任务,做好物资、机械服务,协调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督导检查项目进展情况。技术指导小组由市农技站站长任组长,负责制订实施方案、技术培训,加强田间技术指导,建立田间技术档案,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抓好高产攻关田以及搞好玉米测产验收等工作。
4月初开始,农业局分管农业的局长带领全市40个农业技术指导员,巡回全市10个科技入户项目示范镇,举办“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技术培训班”,对每个镇的100个示范户的代表进行了玉米生产技术知识的统一培训,培训会后,我们结合着工程的实施,利用到农户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的时机,随时把一些部、省配发的宣传挂图、《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施肥技术丛书》、《农民日报专刊》等宣传材料及时分发到各个示范农户,这些宣传工作激发了农民群众对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认识程度,扩大了社会影响,提高了农民科学种植玉米的水平,增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营造了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良好社会氛围。
为迎接好全国玉米高产竞赛观摩现场会,我们在本市内从城港路至三山岛路段,组织四大种子公司,分别建立部、省、地、市(县)四级玉米高产竞赛田。通过不同种植密度的种植栽培,展示种植密度对单产提高的影响,展示我市高产玉米的栽培水平和新品种、新技术,为全国高产玉米栽培管理现场观摩会提供一流的观摩现场。我市市委、市政府对抓好这次玉米高产栽培竞赛活动非常重视,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规划,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了市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任组长,农业局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镇街分管领导为成员的玉米高产栽培竞赛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本次玉米高产栽培竞赛活动的组织领导和指挥调度。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局,办公室下设规划建设组、品种征集组、专家评审组、宣传组等4个小组,负责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协调、品种征集、技术指导、验收评审、宣传报道等。目前,该市已完成了玉米高产竞赛田的规划设计、土地租赁,筛选确定了参赛企业,征集筛选确定了参赛的玉米新品种。各参赛企业从6月份开始,进行高产玉米竞赛田的玉米播种、栽培和管理技术的示范展示。10月上旬,玉米成熟后,我市组成专门的专家验收评选组进行验收评选,并排出名次,对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奖励。
二、狠抓了玉米种植关键措施
1、确定主导品种:大穗型品种推广金海5号、登海3707、鲁单981、农大108等,耐密紧凑型品种推广郑单958。
2、提高播种质量
套种最佳时间在5月25日—6月5日;夏直播于6月20日前播种结束,大力提倡夏直播。一般可视降水情况适当将小麦的灌浆水延迟到收获前的10—15天进行,以保证适宜墒情。墒情不足时播种玉米后应及时浇水。播种量一般在2.5—3公斤/亩,根据品种特性酌情增减。
耐密紧凑型玉米品种留苗4200—4700株,大穗型品种留苗3200株—3700株/亩。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缺苗断垄处提倡四旁留双株。
3、合理施肥
夏玉米以追肥为主,施肥原则:稳施氮肥、增施钾肥、补施锌肥。根据产量指标和地力基础确定施肥量,一般高产田按每生产100公斤籽粒施用纯氮3公斤,磷(五氧化二磷)1公斤,钾(氧化钾)2公斤计算需肥量。针对当前玉米施肥现状,要特别注意稳氮、增钾、补锌。
在肥料运筹上,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追花粒肥。苗肥在玉米拔节前将氮肥总量的30%左右加全部磷、钾、锌肥;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总氮量的50%左右;花粒肥追施总氮量的20%。
4、加强田间管理
由于科技入户工程和农业部高产竞赛活动在我市的实施,今年的玉米生产重点把玉米种植的科学技术推广普及到村入户到企业,让示范户首先应用这些先进技术,进而带动周边农户学科学、用科学,用科技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合理应用化学防治,农药的使用应符合无公害要求,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4、气候条件对玉米生产的影响。今年玉米整个生育期(从6月份到10月上旬)降雨551.7mm,除玉米播种期(6月上旬仅降雨3.9毫米)比较干旱外,其他各个生育时期降雨量比较充沛,特别是7、8月份降雨量分别为143mm、234.5 mm,满足了玉米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的对水分的需求,特别是山区丘陵和一些浇不上水的旱薄地,增产的潜力很大,这是今年全市玉米增产的主要原因。但在玉米成熟后期我市遭到十多天的连续阴雨天气,光照不足对玉米的后期灌浆和正常收获非常不利,致使我市玉米千粒重比常年减少10克左右,而且一些收获比较早的玉米由于得不到及时晾晒,出现了霉烂、发芽现象。
三、玉米高产攻关情况
2007年10月15日,莱州市科技局邀请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玉米专业委员会、全国玉米栽培学组有关专家对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夏玉米高产攻关田进行测产验收。验收结果:登海超试1号新品种亩产达到1170.76公斤、超试2号亩产达到1168.85公斤。大面积种植全田8亩平均产量为1014.87公斤。莱州市金海作物研究所的郑单958玉米高产田,面积20亩,经我们初测,亩株数5448,穗粒数489.3粒,千粒重按常年340克计算,0.85折预计理论产量906.3公斤。莱州市金海作物研究所的金海5号玉米高产田,面积20亩,亩株数5788,穗粒数480.3粒,千粒重按常年350克计算,0.85折预计理论产量972.9公斤。
2007年10月16日,由莱州市科技局邀请、组织国内有关专家组成测产验收委员会,对莱州市金海种业有限公司的玉米新品种金海607夏玉米示范田进行了现场测产,结果如下:品种为金海607,实测总面积为3亩,参照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关于玉米高产、超高产田间测产验收方
法与标准》(2005年8月),采取5点取样,每点70平方米,实收全部果穗,分别测定各样点穗数、鲜穗重、出籽率,用TEKK888型谷物水分测定仪测量籽粒含水量,按标准水分14%折算产量。结果如下:处理平均亩穗数4703个,平均亩鲜穗重1652.63公斤,平均出籽率84.17%,测定籽粒含水量27.57%,折合亩产量1171.53公斤。均完成了超高产亩产900公斤的产量指标。
莱州市农技站承担了登海种业玉米高产攻关田,安排在驿道镇东赵村,面积3亩,品种为登海601,我们从种到收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抓好每一个关键环节,于10月5日登海种业有限公司组织玉米专家进行了测产验收,平均单产806.9公斤,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951株,穗粒数599.2粒,千粒重按320克计算。
前言: 玉米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既可作为山区人民的粮食,又可作为畜牧业饲料,还是酿酒的主要材料。我县常年种植面积30万亩以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提高效益,最为有效方法是引进新品种,在现有国内审定的玉米新品种中,选择适合我县的高产新品种,通过试验示范探索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筛选出适合我县种植的新品种,提高玉米的种植效益。 1.示范品种及材料 1.1品种:海禾2号、登海3329、达玉2号、汇元1号、博丰109、长城218、利农2号、郑黑糯1号、GF—4、3339 、Vn—1、三北2132、农大364、海禾13号、GK319、晋农谷丰、CK198、金海702、 GK198、金海604等20个玉米新品种。 1. 2试验地点:奉节县新民镇北庄村10—12社,海拔500米左右。 1.3示范面积:60.2亩。 1.4土壤类型:沙壤土,前茬作物主要是洋芋。 2.示范方法 2.1种植方式:采取集中连片种植,根据品种特性制定种植技术,栽培、施肥等管理不作特殊处理,与大田生产一致。 2.2栽培管理:采取营养坨地膜保温育苗和直播两种栽培方式,营养坨地膜保温育苗在4叶期移栽。 2.3观察记载:按照播种栽培及生育进程记载,收获时分品种考种记载,进行统计分析。 3.技术措施 3.1确定适宜播种时间。以气温稳定通过12℃时播种育苗。播种期集中在3月下旬。 3.2营养坨地膜保温育苗,中苗栽培。营养坨配料按“1533”比例配制,即1000公斤菜园肥土,500公斤腐熟农家肥,30公斤磷肥,3公斤锌肥。 3.3合理密植。20个新品种单株生产水平均较高,适宜稀植,一般密度在2600株/亩,实行单株栽培。 3.4配方施肥。亩施35%复合肥40kg,另再移栽时施好定植肥,移栽返青后轻施苗肥,6—7叶时亩施人粪尿水500kg加尿素10kg做拔节肥,大喇叭口期亩施人粪尿水1500kg加尿素15—20kg做穗肥。 3.5综合防治。重点抓好玉米螟和纹枯病防治。 4.管理措施 4.1专人负责。在示范村设专职管理负责人一名,主要做好土地落实、技术指导、田间记载、测产验收、组织村干部参观评价; 4.2集中连片,统一规划。按面积要求,集中成片,发挥示范效果。 4.3组织各村干部参观评价,确定是否推广; 4.4做好记载,写出总结,从播种开始做好生育进程、田间长势长相,测产验收等记载,写出有数据、有分析、有评价的综合总结报告。 5.示范结果与分析(见下表) 5.1生育进程记载:
附: 生育进程记载表
由上表可见: 农大364的生育期最长,有136天,金海702的生育期最短,只有118天(郑黑糯1号是黑色糯玉米品种这里不做比较)。 5.2考种及测产记载:
附: 考种及测产记载表 由上表可见: 引进的20个品种中登海3329的产量最高,亩产达691kg,与亩产最低的金海604相比,要高出175kg。登海3329这个品种穗粒数和千粒重都较高,其综合现状也较好,所以产量高。其它几个品种的综合性状也都明显优于金海604,而株高、穗位高对产量的影响不是很明显。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看出:生育期的长短、穗行数、穗粒数、千粒重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凡是穗长、穗行数、穗粒数、千粒重这几项综合指标较高,且生育期较长的品种,产量都较高,反之则低。从生育进程表可以看出:生育期过短则产量较低,这说明该地区不适宜种早熟品种,适宜种植中晚熟品种。 6.小结 生产示范表明,登海3329、海禾2号、达玉2号、博丰109、汇元1号等品种都是适合本地推广种植的高产品种,这些品种综合性状好,产量都高于600kg以上,建议大面积推广。长城218、三北2132、农大364、海禾13号、晋农谷丰等500kg以上的品种,可以示范推广。 仅供参考。
4. 玉米的种植方案能否提供
玉米管理
苗期是生根发叶和茎、节、叶分化形成的营养生长时期,根系的大部分在此时形成。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做到苗全、苗齐、苗壮,为穗粒期的生育打好基础。
在5—6片叶时,第一次追施苗肥,每亩施尿素7.5—10公斤,于畦中间开沟条施,然后盖土。苗期如缺水,应及时进行灌水,宜沟灌。在雨天、土壤潮湿、积水的情况下,要注意开深沟排积水,改善土壤通气条件。
在8—9片叶时,进行第二次追肥,即施攻秆肥,这次肥量占总施肥量的25%左右,每亩施复合肥10公斤加氯化钾7.5公斤,施肥方式为条施。在14—15片叶时(大喇叭口期),进行第三次施肥,即施攻穗肥,这次肥量占总施肥量的35%左右,每亩施复合肥20公斤加氯化钾10公斤,结合大培土施用。在9片叶和15片叶时分别进行一次根外追肥,亩用50克稀土或800—1000倍磷酸二氢钾喷施。玉米从拔节到抽穗植株开始进入旺盛生长,需水分多,尤其抽雄前后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这时缺水,发育不良,雌雄花期不协调,影响授粉,造成秃顶、缺粒或空秆,所以这时期应保持土壤持水量在70—80%。雨水多的地区,要注意开沟排水。喇叭口至抽穗期是玉米螟为害的危害期,都要喷施500—800倍敌百虫或杀虫双+Bt粉混合喷施,防治玉米螟。
5. 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应注意以下事项:
选择种子
优良品种是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内在因素。根据当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如果当地干旱容易,应选择抗旱性强的品种。此外,我们还应注意种子的清洁、饱满和发霉。我们应该每天检查一次。
拌种
它具有杀菌、杀虫、促进幼苗生长等多种功能。有利于整苗壮苗,增产效果明显。可选用专用包衣剂,包衣量为50 ml, 5-7 kg。
3. 肥料和水的管理
夏玉米直播可施基肥,间作玉米可施种肥,施肥可与种肥分离,避免烧种烧苗。一般每亩施用磷酸3-5公斤、氯化钾5公斤、硫酸锌1-2公斤、硫酸锰1-2公斤。同时,在生长过程中应及时追肥,以促进生长。玉米幼苗温暖、耐旱、耐涝。适当的干旱有利于促进根系和幼苗的生长。苗期可浇水1-2次。请记住,洪水灌溉是适当的60%的自然含水量。花期玉米耗水量约占总耗水量的50%。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 ~ 80%之间,特别是授粉25天后。此外,灌浆期的水管理也更为重要,对湿害反应更为敏感。当发生湿害时,产量降低10% - 15%,蓄水3 - 5天,产量降低30%以上。
6. 玉米青储如何种植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中晚熟专用型青贮玉米品种。出苗至青贮收获116天左右。幼苗茁壮呈深绿色,叶鞘浅红色,苗势较强。成株株型半平展,成株叶片数23片,叶片肥厚宽大,持绿期长,株高340-390cm,穗位高158cm,根系发达,杆硬抗倒,雄穗花粉量大。果穗长筒型,穗长30cm,穗粗5.8cm,穗行数16—20行,行粒数48,籽粒黄色,粒型半齿。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强。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3.23%,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0.11%,粗蛋白含量9.73%,粗脂肪3.91%,粗灰分4.33%,干物质33.2%,粗纤维17.18%,无氮浸出物59%。
适宜区域:
该品种适宜在东北、华北、黄淮海、宁夏、陕西、甘肃、新疆和内蒙中西部做青贮种植。产量第一
载培要点
1、 选择土壤与施肥:土壤以肥沃的壤土为宜,无其他特殊要求。该品种植株高大,喜水肥,施肥应当结合有机肥与氮、磷、钾配合施用。一般地块每公顷施复合肥350-450公斤做底肥,加施有机肥可调节土壤,增产效果明显。拔节期每公顷追施氮肥500-600公斤。
2、及时播种:根据当地实际气候条件,应在地表5cm土层温度稳定达在15℃左右时,把握适当的土壤墒情适时播种,播种方法可以塘播、条播、单粒播种或地膜覆盖、育苗移栽等栽培技术相结合。
3、 适当密度:青贮玉米应当合理的密植,具体种植密度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播种时间、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而定。一般建议每亩种植4500-5500株左右。(土壤肥沃且有水浇条件的地块应减小播种量,反之则加大播种量)
4、 其他管理:玉米三叶一心至四叶期时定苗留单株。结合不同地块情况,及时除草,防治玉米螟、二点委夜蛾等玉米田害虫。
7. 青贮玉米国家补偿政策
与玉米大豆的生产者补贴不同,称为“粮改饲”,青贮玉米的补贴将主要用于流通领域,有点像之前的玉米深加工、饲料企业的收购补贴,目的是促进市场对青贮玉米的消费需求,进而带动农民实现顺利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有三种情况不纳入补贴范围:
1、用去穗的玉米秸秆制作的青黄贮、微贮饲料;
2、往年贮存的青贮饲料;
3、购置的青贮饲料成品(含裹包青贮)。
为贯彻落实国家粮改饲试点工作精神,调整玉米种植结构,近年来大力推广“粮改饲”项目,将原先玉米收获粮食方式改变成直接收获青贮饲料方式,提高生产效益,助力脱贫攻坚,示范走出一条农牧业融合发展新路子。
青贮玉米是将秋收后尚保持青绿的玉米全株粉碎、打捆、包装,通过青贮能长期完整地保存玉米的营养物质,且质地变软、香味浓郁,能增进牛、羊等的食欲,既解决冬春季节饲草不足的问题,又减少了焚烧玉米秸秆对环境的污染,还增加了农民收入,使农户、公司、社会多方获益。
(7)全贮玉米推广种植工作方案扩展阅读:
玉米秸秆青贮技术带来经济效益:
以前,很多养殖企业经常为冬春两季饲草不足而发愁,现如今这玉米秸秆青贮技术,就可为牛羊提供大量的优质饲料。
玉米秸秆青贮实现了一举多得,变废为宝既增加了农民收入,也让农村变得更加美丽和干净;畜牧养殖户有了饲草保障,发展更有优势;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畜牧产业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农民的思想观念和发展意识随之不断革新,给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
在没有其他粗饲料补充或代替的情况下,未来我国全株青贮玉米将有1亿亩的需求潜力,重点发展全株优质青贮玉米不仅能够使单位面积的生物生产量、营养量、能量都得到了大幅提高,同时也能很好地解决秸秆处理问题,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
8. 玉米的种植过程
【合理轮作】
1、整地:豆茬地,采取秋翻、深松的方式;秸杆还田地采取浅翻深松或平翻深松(浅翻12-15cm,平翻18-20cm,深松深度25-35cm)。
2、实行玉-豆-杂或玉-豆轮作。要求地势平川、排水良好。翻后及时耙地,耙深达到15cm以上。
3、秋起垄,进行垄底深松,深施肥。深松30-35cm,施肥深度15cm以上。
【选种及种子处理】
1、精选良种种子 必须从正规部门选购,索取品种简介,以便查阅生产日期、品种质量、纯度、净度并检验发芽率。
2、种子处理 尽量使用包衣种子。如果种子未包衣,播前要对种子进行粒选,粒选后晒1-2d,以便提高种子发芽和出苗率。
【科学施肥】
基肥每亩施农家肥3-4方,无论是套种还是铁茬直播,基肥应一次性施入。
【播种】
1、适期早播:当土壤耕层内5cm地温稳定通过7-8度时,是玉米播种的始期。播种最佳时期般在5月1日-5月10日。根据土壤墒情及春季气温情况确定播深,以3-5cm为宜:墒情差,深度以5cm左右为宜;墒情好、气温低可适当浅播,以3-4cm为宜。
2、采用气吸式精播机 垄上精量点播,一般情况下,播种与施肥作业一次完成,种子和肥料间距应保持在侧5cm深3cm。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能使叶面积指数发展动态合理,减少光反射,增加光的截获和吸收量,使群体内部受光良好。棒三叶处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基部叶片周围的光照度仍在光补偿点以上,所有叶片都进行较田盛的光合作用,制造较多的干物质,就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另外,种植方式是植株在田间的配置方式,在密度或叶面积指数相同的情况下,种植方式不同,群体内的光分布也不同,应根据品种特性、密度大小、生产条件及自然条件综合平衡确定适宜的行株距。生产上般采用宽行0.7-0.8m,窄行0.4-0.5m的宽窄行种植方式,或采用0.6-0.7m等行距种植,株距0.25-0.3m,每667m2定苗密度为4000-4500株,掌握肥地宜密、瘦地宜稀的原则。
【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在放苗过程中,若发现有缺苗断垄时,可及时催芽补种或缓后移苗补栽,或在相邻处留双株。补种时必须提前3天先浸种催芽,并于补种后3-5天查看补种处的出苗情况,且出苗后偏施适量速效肥以促快长;补栽应在幼苗2-3叶期结合田间、定苗进行,选用稠苗处生长健壮的幼苗移栽,并在缓苗期过后给子适量追肥。
2、适期定苗,彻底除集。在幼苗3-4叶期根据田间苗势确定适宜的间、定苗时间,长势强壮、苗田叫适当早间、早定,苗势弱可适当晚间、晚定。定苗时必须确保每穴选留株壮苗、大苗,去掉小苗、弱苗。地膜玉米早春的温度、土壤的水肥条件较好,对幼苗生长十分有利,拔节后易从茎基部长出分蘖,影响主茎生长发育,必须随时检查,早发现早掰除。
3、合理施肥:玉米施肥般要求施足底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肥,补施粒肥。底肥每亩施水粪20-25担或优质农家肥2000公斤,追肥应采取开沟条施或暗施。
4、 化控防倒。当留苗密度大于4500株/亩时,须在可见叶6-9叶时(拔节期前)喷化控剂金得乐、玉黄金等,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增强基部节的韧性,促进根系生长,防止玉米倒伏。
【收获】
在玉米达到完熟期后,籽粒水分降至28-30%即可收获。
收获方式:
1、人工下棒,脱粒机脱粒。
2、采用机械下棒,脱粒机脱粒,秸杆粉碎还田。
3、上冻后康拜因直接收获脱粒,秸杆粉碎还田。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收获,都要考虑有利于籽粒脱水,有利于秸杆处理和秋翻地,有利于贮藏。
9. 玉米的种植过程及管理
玉米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大约有470多年。但由于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栽培面积发展很快。目前我国播种面积在3亿亩左右,仅次于稻、麦,在粮食作物中居第三位。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我国对玉米的栽培技术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播种:我国玉米产区自然条件差别很大,要根据本地的霜期长短,土壤质地,土壤地力,种植月的,选择适宜的品种,饲用玉米和马齿型杂交种产量高。还要注意良种的繁育,适当安排种子田面积。
玉米的播种期受温度,湿度的影响。春播玉米在7.6cm上层内稳定在15℃为最佳播种期。华北地区夏播玉米在小麦或豌豆收获后及时播种。播种深度,依土壤墒情为2.5--10cm,以5一6cm最适宜。每亩播种量3一4kg,每亩4000一6000株。 饲用玉米的种植方式。单播,从种植到收获便于机械操作。
和大豆、袜食豆、豌豆、毛叶苕子间作,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蛋白质产量。管理:玉米植株高大,籽粒和茎叶产量高,要求管理精细。施肥、灌水、化学锄草及防治病虫害等是玉米高产栽培管理中的关键技术措施。要获得高产优质的玉米,播前每亩施 2000—3000kg优质厩肥作为基肥。播种时施4—5kg/亩硫酸按,15—20kg/亩过磷酸钙, 2一3kg/亩氯化树作种肥在拔节、孕穗、抽雄、开花灌浆期追施氮肥。
全生育期施氮素10一20kg/亩。N:P:K为1:0.5一0.8:0.8。玉米喜半干旱气候,但对水分十分敏感。开花期一株玉米每天耗水约2kg,每亩每天耗水3—4m3 ,全生育期耗水 250—350m3 。不同生育用玉米对水分的需要不同。抽雄前10天至抽雄后10天是玉米一生中需水最多,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称为“需水临界期”。这个时期要进行灌溉。
玉米一生中一般要浇水3—4次,依不同地区,具体情况而异。灌水方法,我国目前多为沟灌、畦灌,最近发展利用喷灌、滴灌,后两种方法,既节约用水,又灌溉均匀。玉米不耐 涝,在地下水位高及南方雨量大的地区,要注意排水或采取垄作、合田的栽培方式防止涝害。
玉米经常发生叶斑病、丝黑穗病、黑粉病、黑条矮缩病、青枯病等病害及粘虫、玉米螟、蝼蛄、地老虎、蛴螬等虫害。应注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轮作及药剂防治等措施及时防治病虫害。
(9)全贮玉米推广种植工作方案扩展阅读:
主要用途
1、直接食用。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粮之一,现今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人口以玉米作为主要食粮,其中亚洲人的食物组成中玉米占50%,多者达90%以,非洲占25%,拉丁美洲占40%。玉米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大米,脂肪含量高于面粉、大米和小米,含热量高于面粉、大米及高粱,但缺点是颗粒大、食味差、粘性校在生活水平较低地区,玉米是重要的食粮。
在城市及较发达地区,玉米是调剂口味不可缺少的食品。随着玉米加工工业的发展,玉米的食用品质不断改善,新的玉米食品如玉米片、玉米面、玉米渣、特制玉米粉、速食玉米等随之产生,并可进一步制成面条、面包、饼干等。玉米还可加工成为玉米蛋白、玉米油、味精、酱油、白酒等。
2、饲料用途。玉米是饲料之王。据报道,100千克玉米的饲用价值相当于135千克燕麦,120千克高粱或150千克籼米。以玉米为主要成分的饲料,每2~3千克即可换回1千克肉食,玉米的副产品秸秆也可制成青贮饲料。世界上大约65-70%的玉米都用作饲料,发达国家高达80%,是畜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