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净化网络环境和新媒体环境
净化网络环境和新媒体环境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深化对网络文化建设的认识。网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按照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要求,在建设中加强管理,以管理促进健康发展。网络文化“重在建设”,既要重视技术手段建设,更要重视内容建设,以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既要重视网站建设,更要重视舆论导向,以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既要重视网络文化产品创作和生产,更要重视产品价值和社会效益提升,以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是加强监督管理:希望有关部门加快网络立法和法律监管步伐,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对网络运营和网络产品的监管,尽快实行网络、手机实名制,确保有线、无线上网的身份认证;建立和完善网络分级管理体制与青少年网络保护法律体系,根据不同的受众对象,赋予网络经营者不同的经营权限;设立互联网安全执法部门,严厉打击并严惩重罚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互联网安全和正常秩序。同时应加强宣传和监督,对青少年不适宜进入的场所要严把“禁入”关,对于违反相关规定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经营场所要严加处罚和整治。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指导和监督,建立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对网站经营者加强业务培训,规范网络发布内容,在源头上把好关,为青少年输送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网络信息和文化精品。
三是净化网络环境,积极构筑绿色网上空间和服务平台。依法管理互联网,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网络色情等不法行为,积极倡导行业自律,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及时遏制网上有害信息传播,并且从网民结构特点和网络应用实际出发主动搭建平台,突出互联网社会服务功能,着力营造良好的网上环境。设立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绿色健康”网站,通过学习、就业、交友、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青少年感兴趣的、能切实为青少年服务的形式,吸引他们积极参与。推动网络文化向社区和农村延伸,努力在社区、乡村打造集政务、娱乐、信息、教育、服务、惠民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乡村)网络文化,建设传递文明和谐、温馨关爱的网上幸福家园。
四是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用新阵地引领社会新风尚。充分发挥手机媒体、微博、视频拍客等新兴媒体“短、平、快”的传播优势,围绕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新风、净化网络环境、营造和谐氛围。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品牌栏目是新闻网站科学定位、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因此,净化网络和新媒体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2. 作为中学生我应为净化网络空间做些什么
一是你不去那些不正当的网站
二是宣传,让自己的朋友也不去那些不好的网站。
三是自己做一个纯粹的网站,尽自己的能力为净化网络做一点实事。
四是发现不好的网站,就及时举报,让公安部门去管理。
3. 当代大学生为净化网络空间促进网络健康发展应该怎么做
1、坚决抵制不良诱惑,与网络谣言的发布作斗争
2、作为公民,要树立文明上网的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不轻信网络谣言,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
4、作为青少年的受害者,要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5、擦亮双眼少去做某些邪恶组织的走狗,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
4. 如何做公司净化环境方面的培训
老总的培训的目的有二个:
一、提升整个公司的工作氛围,让员工更有积极性、责任人和凝聚力,让整个企业富有朝气,这属于——企业文化的范畴;
二、净化内部环境,可以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软环境也就是整个公司的工作流程、工作制度的建立与执行、考核等方面的。硬环境就是我们常说的5S管理,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等五个项目。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办法。 5S对于塑造企业的形象、降低成本、准时交货、安全生产、高度的标准化、创造令人心旷神怡的工作场所、现场改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如何做好培训,我的意见如下,仅供参考!
一、宣传 你们人力资源部可以和办公室联合发文,将培训的人员、场所、时间、内容等方面通知到各个车间和部门。
二、策划 培训前先进行周密的策划,包括制定每一期的培训内容、场地布置、灯光音箱、电脑投影仪等等,有条件的话,可以请当地职业学校的老师进行讲解。
三、实施 编写教材、制作PPT,教材编写后,可以先请总经理过目,让总经理再提提要求和建议。将教材印成小册子,培训时,最好人手一册。有条件的可以使用投影仪,制作PPT。
四、巩固 每期培训后,可以让参加受训人员写一篇学习心得,可以进行开卷考试,可以进行交流讨论,让学习的效果最大化,同时也能让领导看到培训的效果。
五、总结 每期培训结束后,自己完成一个总结报告,递交总经理,将培训内容、参训人员、培训效果等内容作一个总结交给总经理。
以上是我个人的经验,供参考!
5. 如何净化网络空间构建成网络空间的“绿水青山”
网站ip及域名实名审核制
大型网关采用网闸和上网行为管理
6. 作为一名中学生能为净化网络空间做些什么
多读书,多看报,少打游戏,莫打炮。
想让AV使你笑,你的小肾会坏掉。
7. 如何净化网络语言,构建网络空间的"绿水青山 申论
6月2日,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下,由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主办的净化网络语言主题座谈会召开。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公布了《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2014年网络低俗词语排行榜中,“尼玛”“屌丝”“逗比”位列前三位。如何净化网络语言,构建网络空间的“绿水青山”,成为热议的话题。
调查:“尼玛”“逗比”成高频网络低俗词语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根据网民用到的低俗词语筛选统计,选取了25个(组)网络词语进行信息检索,发现2014年全年共有16个(组)网络低俗用词的原发微博数量达到千万次以上,其中4个(组)网络低俗用词的原发微博数量达到了亿次以上。
《报告》中列出了2014年网络低俗语言排行,“尼玛”“屌丝”“逗比”“砖家/叫兽”“你妹”“撕逼”“滚粗”等榜上有名。其中,“尼玛”在原发微博提及量统计中排在了首位。《报告》称,根据网民检索情况分析,网络低俗用词之间存在较高关联性,“尼玛”“你妹”“绿茶婊”“碧池”等词有较高的网民搜索率,网络语言低俗情况可见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语言低俗化已向部分纸质媒体转移。报告中提到,一些市场类刊物、文化类报纸甚至党报党刊管理下的都市晨报、都市晚报为吸引眼球,故意制造应用网络低俗语言标题。例如《马年将到 “草泥马”给您拜年了》等。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常务副秘书长单学刚表示,检索中文报刊媒体发现,媒体在标题中使用最多的三个用词是“屌丝”“逗比”和“叫兽”。
现象:三类网络低俗语言污染网络空间
针对网络低俗语言使用现象,单学刚认为主要可分为三类:一是以情绪发泄为目的的网络谩骂;二是以恶意中伤为手段的语言暴力;三是以粗鄙低俗为个性的网民表达。
偶尔打开贴吧、微博以及时事热点网民评论栏,随处可见低俗、暴力以及侮辱性词语,这些评论并没有提出有依据的论点,也不以逻辑为根本。“面对碎片化的网络信息,部分网民在不深入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将情绪性的谩骂向公共空间宣泄。”单学刚说。
在现实生活中,这些网络低俗语言也时常酿成悲剧。2013年,广东一名少女因被怀疑盗窃而遭遇网民围攻,因不堪承受侮辱语言带来的压力,最终选择自杀;2014年,四川一名少年因感情受挫而在微博中声称自杀,微博跟评不仅有各种辱骂,还充斥着“博主必须死”等恶意评论,最终少年因未能及时救治而身亡。
中央文明办三局督察处处长李卫强表示,人们在网络中猎奇窥隐、放纵宣泄,破坏的不只是网络秩序,还是对现实社会秩序与伦理道德的解构和颠覆。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党总支副书记田敏结合从教经历说,当下互联网正影响着青少年的思维模式和消费习惯,“尼玛”“屌丝”“逗比”等网络低俗词语在学生个人写作空间中频繁出现,明显已渗透到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
“对青少年来说,如果对不雅网络词汇习以为常,就会潜移默化地接受这种以丑为美、以粗鄙为流行的价值取向。这不仅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造成负面引导,还会对自身修养造成恶劣影响。”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副秘书长曹雅欣说。
声音:卸载低俗词语 建设网络“绿水青山”
“透过线上网络语言,我们看到的是线下的现实社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彭波认为,网络语言不仅反映着一个阶段的网民情绪、一个时期的社会心理、一个层面的民众素质,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明风貌和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近年来中国网络舆论的广度和深度显著提升。有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微博账户已达到12亿个,新浪、腾讯微博平台每日新增帖文2.3亿条;微信用户达到6亿个,微信系统日均发送信息达160亿条。
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副主任、青少年国学教育办公室主任蔺玉红向记者透露了这样一组数据:目前城市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92%,农村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80%。互联网网民职业中,学生群体占比为23.8%。显然,青少年学生已成为当下网络生力军。
如何遏制网络低俗语言?蔺玉红认为,应倡导青少年加强自律,自觉使用规范用语;建议网络社会组织制定网络语言使用规范,倡导社会各界在网上正确表达,吸收“给力”“萌萌哒”等向上向善的网络语言,卸载“屌丝”“尼玛”等低俗词汇。
“网络不是某个网民的‘自留地’,而是数亿网民的‘公地’。”单学刚指出,唯有公认的文化认知、共同的道德操守、一致的运行规则、严格的约束机制,才能让低俗淡出,让文明回归。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吕同舟认为,净化网络语言是一个社会系统过程,它涉及三个层面:首先要提高每个信息发布者的素质,提升每个人的文明程度;其次要加强管理网络平台后台,对低俗词进行屏蔽和处罚;最后要提高受众文化水平,引导他们抵制低俗语言。
8. 当代大学生如何净化网络空间
把快播封锁掉,至少净化一半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