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测试方案和测试策略的区别
测试计划定义:
”一个叙述了预定的测试活动的范围、途径、资源及进度安排的文档。它确认了测试项、被测特征、测试任务、人员安排,以及任何偶发事件的风险。”内容:
产品概述、测试方法、测试区域、测试配置、测试周期、测试资源、测试交流、风险分析等。
注意项:
1.
明确测试的目标,增强测试计划的实用性;
2.
坚持“5W”规则,明确内容与过程。利用“5W”规则创建软件测试计划,可以帮助测试团队理解测试的目的(Why),明确测试的范围和内容(What),确定测试的开始和结束日期(When),指出测试的方法和工具(How),给出测试文档和软件的存放位置(Where);
3.
采用评审和更新机制,保证测试计划满足实际需求;
4.
分别创建测试计划与测试详细规格、测试用例。
测试策略定义:
在一定的软件测试标准、测试规范的指导下,依据测试项目的特定环境约束而规定的软件测试的原则、方式、方法的集合。
内容:
实施的测试类型和测试的目标、实施测试的阶段、技术、用于评估测试结果和测试是否完成的评测和标准、对测试策略所述的测试工作存在影响的特殊事项等内容。
注意项:
a.基于测试技术的测试策略的要点:
著名测试专家给出了使用各种测试方法的综合策略:
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使用边界值测试方法;
必要时使用等价类划分方法补充一定数量的测试用例;
对照程序逻辑,检查已设计出的测试用例的逻辑覆盖程度,看是否达到了要求;
如果程序功能规格说明中含有输入条的组合情况,则已开始可以选择因果图方法。
b.基于测试方案的测试策略:
对于基于测试方法的测试策略,一般来说应该考虑如下方面:
根据程序的重要性和一旦发生故障将造成的损失来确定它的测试等级和测试重点;
认真研究,使用尽可能少的测试用例发现尽可能多的程序错误,避免测试过度和测试不足。
『贰』 土石方工程测量施测计划和方案
一般可以采用方格网法,将场地根据实际情况划分成5*5米或10*10m\20*20m(根据场地条件和要求精度)的方格,再测量各网格角点的高程,然后对比设计高程求得填挖高度,剩下的就是内业计算的问题了,找一本简单的测量学书看看就是了.
如果要求精度不高,场地又相对平整,也可以用断面法,呵呵,不多说了
『叁』 测量方案怎么写
目 录
1. 编制依据 1
1.1施工图纸 1
1.2主要规范、规程 1
1.3其他 1
2. 工程概况 1
3. 施测准备 2
3.1施工流水段的划分 2
3.2 主要测量仪器配备与检测 2
3.3测量人员配备 3
3.4 平面基准点与水准点复测 4
4. 建筑物施工测量放样 4
4.1控制点的布置与施测 4
4.2 主要测量放样方法 6
4.3 施测中的各项限差及保证措施 15
5 建筑物沉降观测 17
5.1沉降观测 17
5.2 临近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19
6. 基坑护坡变形监测 19
6.1 监测目的 19
6.2 监测原理 19
6.3 监测点的布置 19
6.4 测定方法 19
6.5 监测频率 20
6.6 监测成果资料的整理 20
7. 仪器的保养和使用 20
8. 测量管理制度 20
『肆』 工程测量 试验的策划书怎么写
工程测量,在我所接触的工程中比较标准的工程都需要前期上报工程测量方案,这里面就是主要围绕工程进度展开工作进行你所说的策划,也就是概述下工程概况,测量任务和重点,解决办法等等
『伍』 测量方案怎么编写
天准,为你提供标准和定制测量解决方案。标准型:包括VM系列影像仪,和CM系列三坐标。定制型包括几何量测量服务定制和表面瑕疵检测定制。
『陆』 测量方案编制内容包括哪些
1、测量的客体即测量对象
主要指几何量,包括长度、面积、形状、高程、角度、表面粗糙度以及形位误差等。由于几何量的特点是种类繁多,形状又各式各样,因此对于他们的特性,被测参数的定义,以及标准等都必须加以研究和熟悉,以便进行测量。
2、计量单位
1977年5月27日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试行)》第三条规定中重申:“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是米制(即公制),逐步采用国际单位制。”
1984年2月27日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确定米制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在长度计量中单位为米(m),其他常用单位有毫米(mm)和微米(μm)。在角度测量中以度、分、秒为单位。
3、测量方法
在进行测量时所用的按类叙述的一组操作逻辑次序。对几何量的测量而言,则是根据被测参数的特点,如公差值、大小、轻重、材质、数量等,并分析研究该参数与其他参数的关系,最后确定对该参数如何进行测量的操作方法。
4、测量的准确度
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由于任何测量过程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测量误差,误差大说明测量结果离真值远,准确度低。因此,准确度和误差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由于存在测量误差,任何测量结果都是以一近似值来表示。
(6)测量策划和测量方案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正确读出刻度尺的零刻度、最小刻度(最小分度值)、测量范围(量程);把刻度尺的刻度尽可能与被测物体接近,不能歪斜;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被测物体与刻度尺;读出最小刻度以上各位数字;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准确值、估计值以及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毫无意义的)。
对于精密测量,要注意:
要考虑测量温度及湿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量具和被测工件应尽可能放在同一环境温度中,1m以下不少于1.5h,1~3m的为3h,超过3m时应在4h以上。要减小视力引起的误差。一般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减小误差。测量周围环境要求:无震动、无磁场、无粉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