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案大全 > 小学数学口算培训指导方案

小学数学口算培训指导方案

发布时间:2021-03-17 11:46:12

A.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口算教学

口算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矗因此口算能力的培养很重要。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概念,熟练地掌握各种计算法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科学地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B. 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口算能力的策略

我觉得先要弄清楚小学生对口算的概念
2 简单的会不会,有的学生会口算比较快,有的会比较慢
不能因为慢就是有问题的,有的人反应是比正常的人慢的
3 透过简单的小计算游戏来提高兴趣
4 课后布置10道左右的题让父母和小孩一起玩口算
其实,口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懂理,就是使学生懂得口算的算理;会算,就是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口算的方法;熟练,就是经过反复练习,使学生对基本口算能够算得又对又快;灵活,就是使学生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灵活地解决问题。据此可采用如下方法对学生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
一、传授
传授,是教师根据教材的思路教给学生一般的口算方法。在学生掌握一般方法的基础上,启发学生通过横向思维、逆向思维进行思考,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比较,找出比较简便的口算方法。通过这个阶段的教学,使学生达到懂理、会算。并使学生在学习口算方法的同时,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能力都得到锻炼,促进智力的发展。例如,教学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四册第四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加法例1“64+25”。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按照教材编排的思路,把第二个加数25分解成20和5,然后,用64加20得84,再用84加5得89。使学生懂得这种方法的计算道理。然后再提问学生:“你们还有别的算法吗?”这时,学生可能说出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比如,有的会说:先用60加20得80,再用4加5得9,然后用80加9得89;还有的会说:先用64加5得69,再用69加20得89,等等。在学生说出几种不同的算法后,教师应该先充分肯定学生的计算方法,对他们积极思考的精神给予表扬。然后再启发学生进行分析、比较:这几种计算方法中哪种比较简便?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计算步骤少的比较简便。接着,教师抓住时机对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进行小结,并向学生说明,在以后计算时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但应该尽量用比较简便的方法。
二、初练
初练,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方法之后进行的初步练习。这时的练习,重点是要求计算正确,不强求计算的速度。练习时应注意:1.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安排些习题,使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逐步掌握计算方法;2.让学生适当地说一说口算的过程,以加深对口算算理的理解;3.练习中要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时,可选用下面几种练习形式。
(1).看口算卡片算。口算卡片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反复使用。
(2).用口算簿进行口算。使用时,教师翻动口算簿,先出现题目,再出现得数,最后让学生自己订正。
(3).用活动口算卡。用两块大小不同的圆形纤维板或胶合板等,中间用钉或螺丝固定,大小圆板上分别写上不同的数字。中间写上运算符号。使用时,教师可任意转动圆板,组成需要的题目。
(4)用口算板。口算板上是0~99的100个数字。教师任意指两个数,说出运算符号,让学生口算出得数。
(5)用口算表进行口算。一张口算表可以组成各种类型的口算题,便于对学生进行口算基本训练。
三、活练
活练,是在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口算之后进行的经常性练习。在每节课前,要根据新课内容的需要,有目的地安排口算练习,使学生能根据不同的习题,灵活地使用口算方法,使计算合理、灵活、迅速,进而达到教学目的。
在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中,要紧紧依靠教材,依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现有智力水平进行教学。讲清数字与数位的关系,数和形的关系,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配合教具、学具的使用,从直观教学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口算的积极性,形成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2.练习中应采用口算、笔算相结合的方法。
在计算时,让学生先说出口算方法,再让学生说一说笔算方法。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了解口算与笔算的联系与区别,对新知识加深记忆。
3.在进行口算练习时,要注意因材施教。同一个班的学生,计算能力不完全相同。如果用一个标准要求,有的学生就会精力过盛无所事事;有的学生就会完不成任务,失去练习的信心。因此,口算练习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坡度,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好,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得了,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C.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口算教学有几种方法小学生的口算有几种方法

1.
巧用运算定律,
提高口算速度 2熟练掌握运算定律

熟记常用数据,提高口算速度
坚持长期训练,提高口算速度

D. 如何培训小学生数学口算能力

要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的成功,想办法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这样对中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

E. 怎样加强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

如何提高口算能力一、基础性训练
小学生的年龄不同,口算的基础要求也不同。低中年级主要在一二位数的加法。高年级把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作为基础训练效果较好。具体口算要求是,先将一位数与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得到的三位数立即加上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迅速说出结果。这项口算训练,有数的空间概念的练习,也有数位的比较,又有记忆训练,在小学阶段可以说是一项数的抽象思维的升华训练,对于促进大家思维及智力的发展是很有益的。大家可以把这项练习安排在两段的时间进行。一是早读的时候,一是在家庭作业完成后安排一组。每组是这样划分的:一位数任选一个,对应两位数中个位或十位都含有某一个数的。每组有18道,大家先写出算式,口算几遍后再直接写出得数。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自己口算的速度、正确率都会大大提高。
如何提高口算能力二、记忆性训练
高年级的同学是不是觉得有时题目中的计算内容很广泛呢?这些运算有的无特定的口算规律,所以我必须通过记忆训练来解决。主要内容有:
1.在自然数中10~24每个数的平方结果;
2.圆周率近似值3.14与一位数的积及与12、15、16、25几个常见数的积;
3.分母是2、4、5、8、10、16、20、25的最简分数的小数值,也就是这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以上这些数的结果不管是平时作业,还是现实生活,使用的频率很高,熟练掌握、牢记后,就能转化为能力,在计算时产生高的效率。
如何提高口算能力三、针对性训练
小学高年级数的主要形式已从整数转到了分数。在数的运算中,相信大家非常不喜欢异分母分数加法吧?因为它太容易出错啦。现在请大家自己想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不是只有下面这三种情况?
1.两个分数,分母中大数是小数倍数的。
如“1/12+1/3”,这种情况,口算相对容易些,方法是:大的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公分母,只要把小的分母扩大倍数,直到与大数相同为止,分母扩大几倍,分子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即可按同分母分数相加进行口算:1/12+1/3=1/12+4/12=5/12
2.两个分数,分母是互质数的。
这种情况从形式上看较难,相信大家也是最感头痛的,但完全可以化难为易:它通分后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每个分数的分子与另一个分母的积的和(如果是减法就是这两个积的差),如2/7+3/13,口算过程是:公分母是7×13=91,分子是26(2×13)+21(7×3)=47,结果是47/91.
如果两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则口算更快。如“1/7+1/9”,公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63),分子是两个分母的和(16)。
3.两个分数,两个分母既不是互质数,大数又不是小数的倍数的情况。
这种情况通常用短除法来求得公分母,其实也可以在式子中直接口算通分,迅速得出结果。可用分母中大数扩大倍数的方法来求得公分母。具体方法是:把大的分母(大数)一倍一倍地扩大,直到是另一个分母小数的倍数为止。如1/8+3/10把大数10,2倍、3倍、4倍地扩大,每扩大一次就与小数8比较一下,看是否是8的倍数了,当扩大到4倍是40时,是8的倍数(5倍),则公分母是40,分子就分别扩大相应的倍数后再相加(5+12=17),得数为17/40.
看了上面说的,大家是不是已经发现每种情况中的口算规律了啊?那么只要多练习,掌握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如何提高口算能力四、规律性的训练
1.运算定律的熟练掌握。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五大定律”: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其中乘法分配律用途广形式多,有正用与反用两方面内容,有整数、小数、分数的形式出现。在带分数与整数相乘时,大家往往会忽略了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使计算复杂化。如2000/16×8,用了乘法分配律可以直接口算出结果是1000,用化假分数的一般方法计算则耗时多且容易错。此外还有减法运算性质和商不变性质的运用等。
2.规律性训练。主要是个位上的数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结果的口算方法。
3.掌握一些特例。如较常遇见的在分数减法中,通分后分子部分不够减,往往减数的分子比被减数的分子大1、2、3等较小的数时,不管分母有多大,均可以直接口算。如12/7-6/7它的分子只相差1,它差的分子一定比分母少1,结果不用计算是6/7.又如:194/99-97/99,分子部分相差2,它差的分子就比分母少2,结果就是97/99.减数的分子比被减数的分子大3、4、5等较小的数时,都可以迅速口算出结果。又如任意两位数与1.5积的口算,就是两位数再加上它的一半。
如何提高口算能力五、综合性训练
1.以上几种情况的综合出现;
2.整数、小数、分数的综合出现;
3.四则混合的运算顺序综合训练。
综合性训练有利于判断能力、反应速度的提高和口算方法的巩固。
当然,以上这些情况,需要大家训练时持之以恒,否则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难以收到预期效果的。
只要大家坚持做好上面五种有关口算的训练,相信大家的口算能力,做题速度都会有所提升的。最后预祝大家都有一个好的数学成绩。

F.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口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阶段一至三年级学生在数的运算方面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所以,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要从低年级抓起。结合我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低年级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着重培养:
一、培养一年级小学生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的能力。学生一入学就学习了1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分解,这是学生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对学生来说,很轻松。紧接着,教材就引导学生认识了 20以内的数,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我引导学生主要用凑十法进行口算。如:9+8=? 想:9和1凑成10,把8分成1和7,10再加7是17。 又如:7+8=? 看大数,分小数。8和2凑成10,把7分成2和5,10再加5是15。用凑十法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很容易。
一年级第二学期就要重点培养学生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能力。我引导学生用破十法进行口算,如:17-9=?从个位算起,个位上的7减9不够,就从十位退1,十位上的1,退到个位,就是1个10, 10减9等于1,1再加7等于8。用破十法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年级组的老师在一起交流、探讨,还编制了口诀:十几减9,几加1;十几减8,几加2;十几减7,几加3;十几减6,几加4;十几减5,几加5;十几减4,几加6;十几减3,几加7,十几减2,几加8。当然,口诀只适用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有一部分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进行口算,也可以。如:13-6=? 想:6加7等于13,所以,13-6=7。我们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
二、培养二年级小学生口算表内乘、除法的能力。二年级第一学期就要学习乘法和乘法口诀,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让学生知道乘法是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让学生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这样,学生就会把乘法口诀熟记于心。乘法口诀是口算表内乘、除法的依据,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熟了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除法就轻轻松松。
三、培养三年级小学生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的能力。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是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如果学生基础牢固,就可以直接进行口算;如果学生有所遗忘,就要先复习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再练习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如:28+59=? 从个位算起,个位上的8加9等于17,向十位进1,得数个位就写7,十位上的2加5等于7,7再加1等于8,得数十位就写8,28+59=87。又如:92-28=? 从个位算起,个位上2减8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的1退到个位就是10,10与个位上的2合起来是12,12减8等于4,得数个位就写4,十位上的9退1,还有8,8减2等于6,得数十位就写6,92-28=64.
四、培养三年级小学生口算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能力。口算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基础是表内乘、除法和百以内的加、减法。只要学生前面的口算基础牢固,口算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就没有问题。口算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又是后面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学习,就像是爬楼梯,爬上了第一阶,才能爬上第二阶,爬上了第二阶才能爬上第三阶,口算也是这样的,会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才能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总之,口算并非一日之功,需要经常练习,如果每一位小学数学老师在每天的数学课上都能抽出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从低年级开始,那学生的口算能力一定不错。还有,口算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比如:帮小动物找家、夺红旗、比一比:谁是口算小标兵等等。口算形式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口算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G. 如何加强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对学生的口算训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通过必要的练习逐步达到教学要求。”口算是一种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思维活动进行计算的方法,它是笔算的基础。通过口算训练,能培养学生迅速计算的能力,强化记忆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一、口算训练应成为学生每日必练的首要任务
口算俗称心算,是指不借助计算工具,直接通过思维计算出结果的一种方法,《教学大纲》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笔算的计算过程是由一系统的口算组成,可见,数学的历史是计算的历史,数学的发展和进步也离不开计算,训练数学计算基本功对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口算又是数学计算的基础,如果口算能力不强,就会直接影响笔算的速度和准确性。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口算笔算是小学数学最基本的学习任务,如果口算能力提高了,那么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都将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可见,口算应成为学生每日必练的任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为今后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口算、笔算是一种数学综合能力的训练,通过计算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二、重视口算算理教学,加强算法指导
教学一种新的口算方法,要给学生讲清算理,教给基本的算法,让学生说出计算的思维过程,若学生口算的思路带有创新性,要给予鼓励,如口算12×3,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说出正确得数,还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出来的,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数的组成上,进而说出想的过程。10×3=30,2×3=6,30+6=36,即3个12就是3个10和3个2的和。若让学生充分讨论,学生还会说出12×3是3个12连加。即12+12+12=36,或是12×3,先用2×3=6,10×3=30,然后合起来得36。虽然他们的结果都相同,但却反映了口算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特点。虽然学生的思法一定合理,但只要敢想就要鼓励。至于如果口算更合理,就需要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总结,进而明确口算特点。一句话,口算教学要重视过程,要启发学生多问“为什么”,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还有别的算法吗。
三、引发思考,发现规律
教学前,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根据教材的前后联系及学生的思维特点,适时为学生提供相关材料,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探索规律,获取知识。如口算4×2、40×2、400×2,先启发学生思考,上面三个算式哪些地方相同,哪里不相同,能否根据第一处算式找出第二、第三两个算式的算法,再引导学生总结聘用制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又可以使学生受到抽象、概括能力的训练,同时还渗透了函数思想。
四、口算训练形式要灵活多样
口算技能的形成非一日功,因此口算训练必须经常化,要针对儿童年龄特点,使训练形式多样化,那样学生就会感到新鲜,兴趣就浓,从而增强训练效果。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口算训练方法。
1、听算。教师按一定速度读题,学生口算并说出得数,集体订正。
2、口算卡片。这种方法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的敏捷性。
3、开火车。教师念题,学生揎一定的顺序对应回答,其他同学判断是否正确。这一训练形式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判断力。但力求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4、抢答。教师用口算卡片出示题目,或者念题,一名学生迅速回答,其余同学判断对错。
5、分组比赛。这种方法适合小学生活泼、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6、找朋友。教师念题,与该题得数相同的座号上和的学生立即站起来回答,或者把题目和答案分别写在不同的口算卡上,发给不同的同学,让拿到题目的同学去找到相应答案的朋友。
7、口算接力。老师先把几组准备好的口算题抄在小黑板上,并用箭头表示计算的顺序,各组学生逐一上去填写得数。这种形式类似田径场上的接力赛,中间一人出错,直接影响到后面的结果。
8、传情报。老师出示口算题目,先让同桌左边学生把答案悄悄告诉右边的学生,由右边学生判断正误,然后订正,再交换秩序反复进行。
在口算训练中,教师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使口算训练具有针对性,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做到认真、仔细、迅速。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数学口算培训指导方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菜市场策划方案模板 浏览:540
安防维保培训方案 浏览:271
感恩节的营销方案 浏览:55
街两新党组织书记培训方案 浏览:865
退休老干部春游策划方案 浏览:28
早教开业预售策划方案 浏览:656
青年骨干培训班培训方案 浏览:375
酒店厨师培训方案 浏览:99
职业培训投标方案 浏览:304
区域市场营销与促销策略答案 浏览:529
俄罗斯市场营销 浏览:74
好利来网络营销 浏览:585
酒店搞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736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培训方案 浏览:695
新疆干果网络营销策划书 浏览:761
中专市场营销专业技能 浏览:652
幼儿园青年教师学期培训方案 浏览:678
灭火器的使用培训方案 浏览:851
酒店谢师宴促销方案 浏览:324
教育培训立项报告方案 浏览: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