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推动党建工作信息化
(一)设立党建网站、设置党建专栏
党建网站建设是党建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基础性的工作,建立党在互联网上意识形态领域的网络阵地,是我党开展党建工作的主旋律和重要信息资源。现在,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网站,作为党建工作要利用好这一块舆论阵地,在各单位网站设立党建专页或专栏,根据实际情况细化栏目,实行专人管理,及时更新内容,主动宣传、大力宣传、深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推广理论创新成果,传递党建工作要求,构建体现党的形象的门户网站。把宣传工作网络化,利用图片、声像、文字等全方位地展示基层党建工作的主旋律;及时广泛地发布党建工作信息,及时发布组织工作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工作动态,宣传基层经验和先进典型,公布有关情况,公示有关事宜,广泛征集党员、群众意见,开辟了组织工作宣传的有效阵地,让党员和群众能直接从网站获取所需的党建知识和信息,梳理正确的舆论导向,起到喉舌作用。通过覆盖面广、传播时效性快捷的网络,奏响党建工作的强音,提升党组织在职工群众的形象和地位。
(二)大力推行网络办公,扎实开展“网上学习”
利用教育网络优势,推行电子化办公,以网站通知、电子邮件等形式做好上下贯通,从而起到快捷、优化、方便、节约的作用。
1、利用党建电子信息系统,按相关党组织要求进行了规划和建设,涵盖基层组织结构、党员(预备党员、入党己分子)信息建立、规范组织生活(三会一课)及记录、民主评议党员、支部考评等项目内容,建立电子信息档案,节约纸张,方便存储,便于检索。同时可以利用电子日历,提醒相关的工作计划安排,使党务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2、利用信息库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及时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方便快捷的数据信息服务,如党组织关系接转、党组织和党员信息查询、党员发展等,提高日常工作效率。
3、及时将每月学习材料上传到网页,组织引导全体党员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网上学习”,并在学习材料后面以跟帖发表个人学习心得体会的形式,节约资源,提高效率。
(三)构建网络交流平台,方便党务公开
综合运用现代网络通信优势,采用设置博客、开设论坛、专用邮箱、网络短信等形式加强交流互动,切实拉近党组织与全体干部职工的距离,方便群众监督。
1、利用网络论坛和电子邮箱的形式,就组织工作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开展征求意见,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求、所盼,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维护群众的权益。
2、以QQ群为沟通桥梁,搭建党务工作者沟通平台。建立党务工作者群,将相关党员同志全部纳入群中,利用网络空间、飞信、共享等技术手段,及时向党务干部发布工作信息,组织党务干部开展工作交流,快捷方便地完成即时答疑、政策咨询、谈心交心等工作,提高了党建工作效率。
3、以党建博客为宣传载体,定时更新和丰富党建博客内容,以专题文章的形式,及时发布基层组织工作的典型做法、亮点工作、党员干部先进事迹以及其他的国内外时事热点讨论等信息,构建理论宣传的草根基地,根据博客留言了解基层的声音,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对群众的困惑疑问及时反馈,答疑解困,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种形式既可以实现舆情监督又可以实现群众监督,更大限度的实现了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促使党建工作沿着群众路线持续健康的发展。
综上所述,将信息化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党建信息化新举措、新途径,建立了融教育、管理、交流、宣传、监督于一体的党建信息网站,通过进入专栏专区交流互动,广大党员相互学习借鉴党建工作先进经验做法,充分行使监督权、知情权,不断提升理论素质和党性修养,增强民主团结意识,有效实现了党建工作静态管理和动态组织的统一。
2. 党校信息化建设,有什么好的方案
1 信息化网络应用于教学
要把科研管理中的课题管理、申报立项、科研成果,教学管理中的远程教学网络资源选择、教学方案、教学专题、教学反馈、教学交流等都纳入信息化网络系统当中去。在主体班教学上,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在课堂中大胆引进视频、在线对话、讲座录像等,尝试在主体班的讨论交流课中开展网络视频会议、网络在线学习等方式,在结业考试中采用远程监考、电子阅卷等手段,在课后反馈中运用网络交流平台、网络教学视频回看等方法。
2 高度融合信息资源
党校信息资源的整合是指通过建立教研、管理等主题不同的模块,在统一的信息服务综合处理平台上,实现共享型数据和多载体资源的统一管理。要对党校的信息化建设进行重新布局和设计,使党校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网络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能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数据库和应用系统,提供便捷的网络资源服务。分层设计好通信网络、系统服务、网络管理等方面的配置,使网络结构科学、合理,便于使用、管理和维护。信息内容满足用户对主体班学习内容、成绩查询、相关视频文本资料、学术前沿动态等各方面信息的需求。
3 着力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
着力提高信息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操作水平对于信息化建设来说至关重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或技术服务的外包。也可以加强对现有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实践,使他们掌握网络实际问题的常用办法,提高他们网络信息技术的管理、应用能力,提高党校公技人员的信息素养,着力点是在信息化基础理论和一般应用能力培训的基础上。
党校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有全局性的战略思维,从推动党校教育事业的全局角度去构建,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形势,制定行之有效的信息化发展目标,不断优化校园网系统结构,丰富网络信息平台功能,充分发挥好信息化促进党校教学与研究的巨大潜能。
3. 如何推进基层党组织信息化教育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基础,每位党员都要自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积极投身“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中,但是基层党员的工作性质、知识水平、思想信念、年龄都存在很大差异,在开展党课教育活动时,遇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要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和载体,利用网络信息开展基层党组织工作,是科技创新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的新体现。推进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建设,把党章党规、系列讲话和现代信息教育载体融为一体,潜移默化地教育着每位党员。
第一,加快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步伐。这是实现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的基本手段。依托远程教育资源丰富、传播快捷的优势,为农村党员干部搭建起视频学习平台。农村基层有一些文化水平偏低、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党员群体,并且这个群体人数较多,所占比重较大。这样还可以对部分理解能力有限、文化水平低的党员群众进行现场指导,引领此类党员群体自觉地加入“两学一做”中来,加强党的方针政策和政治理论教育,增强党员的党员意识。
第二,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和通信工具为基层党建教育宣传工具。农村基层党员队伍老化现象严重,很多党员行动不便或文化程度不高。现在电视台专门开办了党建电视频道,无线广播也开通了党建栏目,实现了党员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对农村党员、老年党员是一个很好的学习途径。
第三,通过党建微信公众号、QQ公众号、党建网站等现代化信息手段。一些有能力、有文化的优秀党员大多外出经商务工,也使基层党组织后备力量的培养变得困难。我们利用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和手机三者联动,在第一时间更新党建信息,发送最新的党建动态,有利于将党的路线方针直接迅速的下达到基层。不受区域、时间限制的参与学习教育平台,真正为党员干部群众敞开了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了解和掌握我县基层党建工作动态的互联网之窗。这样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党章党规,掌握最新的系列讲话,发表自己的感想体会。例如去年我们注册的“三秦先锋”就是一个很好的党建信息系统。
推进基层党组织信息化教育,可以使党建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党员交流更加方便快捷,信息传达、意见征求、建言献策等明显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