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案大全 > 乡镇地质灾害培训方案

乡镇地质灾害培训方案

发布时间:2021-03-08 22:42:57

1. 韶关市(乐昌)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方案

乐昌市人民政府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和广东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地环电〔2011〕197号)文件要求,为检验前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质量,查找漏洞,切实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应急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如下演练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高度,提高我市临灾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完善我市群测群防体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演练目的

(1)通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检验我市群测群防建设工作实效,检验各部门职责的分工落实、应急队伍的协调能力、技术装备的合理配置、受灾群众的防灾自救意识,发现灾害发生时应急处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

(2)培训参与演练的乡镇有关工作人员和群众,进一步熟悉应急处置程序,提高应急处置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能迅速、高效、有序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3)宣传教育群众,强化防灾意识,提高自救技能。

三、应急演练的原则

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部门配合、密切协作的原则。

四、应急演练现场地质背景

大源镇永济桥村高粱头组后山山体陡峭、土体风化强烈,极易受降水影响发生灾害,此前曾出现过小型滑坡,由于应对及时,未出现人员、财产损失。目前,因连日强降雨出现了地质灾害险情前兆,很大程度上可能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灾情预警等级达到4级,该组20户居民近10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根据有关气象和地质灾害灾情预警信息,大源镇已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五、应急演练的组织安排

(一)成立指挥部

韶关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刘杰任演练总指挥,乐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邓伟荣任指挥长、国土资源局局长谭均伯、大源镇党委书记周杏林任副指挥长,大源镇镇长连旷怡任现场指挥,国土资源局相关人员、演练所在镇、村组负责人为成员组成的乐昌市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指挥部,负责协调、指挥演练。

指挥部设综合联络组、宣传报道组、治安管理组、应急抢险组、灾险情调查监测组、医疗卫生组、后勤物资保障组7个工作组。

参与本次演练的有上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家和兄弟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负责同志、乐昌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及各镇(街道办)分管领导,组成观摩指导团。

(二)各职能组及工作职责

(1)综合协调组:由国土资源局局长牵头,全面负责各项准备工作的协调与筹划。主要是搞好演练方案的制订,参与演练人员的组织与分工,演练现场的布置、现场解说员的落实等。

(2)宣传报道组:由乐昌广播电视台分管宣传报道工作的副台长负责,现场解说1名、2组摄像记者组成。

(3)紧急抢险组:由一名大源镇副镇长牵头,大源镇应急小分队配合。任务为:及时掌握和报告现场处置和险情处理情况,尽快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

(4)监测调查组:由乐昌市国土资源局分管副局长牵头负责,由地矿股、大源国土所工作人员和当地监测员组成,请韶关市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参加。任务为:调查、核实险情,组织监测、预测灾害威胁,提出对策和措施。

(5)后勤保障组:由一名副镇长牵头负责,镇干部、村干部组成。任务为:模拟发放应急安置的撤离群众所需的基本生活保障物品等。

(6)医疗卫生组:由主管医疗卫生副镇长牵头,大源镇卫生院院长、医生等参加。任务为:提供现场医疗卫生安全保障,模拟抢救伤员。

(7)治安保卫组:由大源镇派出所所长负责。任务为:负责封闭进村道路,维护灾区秩序、治安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演练活动流程及时间安排

8月5日上午9:00开始,详见演练流程及时间安排表

七、应急撤离演练现场布置

(1)树立标示牌:包括演练指挥部1块、应急撤离路线指示牌2~3块、应急安置点1块、危险点警示牌、应急救助点1块等;

(2)演练现场横幅:内容为:韶关市(乐昌)主汛期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演练现场;

(3)临时安置简易帐篷2顶;

以上由大源镇政府负责。

(4)指挥、观摩现场:要求地面平整宽敞,视野开阔,便于参演人员集中和观摩演练习过程,为确保安全,需对乐昌峡左、右岸公路实施临时交通管制,时间约30分钟。

此项由国土资源局报市政府协调,公安交警负责。

八、应急演练的前期预备

为确保应急预案演练的成功,切实体现统一指挥、迅速、高效和部门协调的一体性,召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会议,讨论演练方案实施的有关问题,为应急演练工作做准备并落实工作任务,确保演练过程顺利、目标圆满。

大源镇认真组织高粱头组参与演练的群众,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的要安排好安全照顾事宜。

2011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选编

2. 蓝田县三官庙镇过风岭村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预案演练方案

蓝田县国土资源局、三官庙镇人民政府

(2013年10月)

为进一步提高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根据“十有县”创建的工作要求,县国土资源局和三官庙政府决定,在三官庙镇过风岭村举行一次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通过演练,使各部门在发生突发地质灾害的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危险区群众,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避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一、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

本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是三官庙镇过风岭遭受连续降雨、强降雨等因素的诱发滑坡,有可能产生速滑趋势的紧急情况下,及时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用最短的时间组织滑坡危险区内的15户50名群众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尽快采取防灾减灾有效措施。

二、应急预案演练的原则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遵照:

(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三、应急预案演练背景

过风岭滑坡因遭遇连阴雨可能发生滑坡,将造成房屋等财产毁坏,由于撤离群众及时,未发生人员伤亡。目前该滑坡坡体长度50~100米,宽0.2米,厚约5~8米,体积约1000立方米。该滑坡的危害性极大,直接威胁着在滑坡(坡脚)体前缘下居住的村民15户50人生命财产的安全。滑坡体目前处于初期蠕滑阶段,遇连续降雨(大雨、暴雨)等因素的作用,滑坡随时可能产生突然滑动,滑坡稳定性极差,有速滑的趋势。

该滑坡隐患点编制有单点“应急预案”,受威胁群众持有“防灾避险明白卡”。

四、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

1.由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2.邀请观摩的有关部门领导:

(1)市国土局的领导;

(2)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成员;

(3)各镇分管领导和国土所长。

五、演练时间

1.预演练时间:2013年10月30日10:00;

2.正式演练时间由县国土资源局和三官庙镇确定(2013年10月30日)10:00—12:00。

六、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施步骤

(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

1.召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会议

会议由镇人民政府召集,镇政府工作人员、横岭国土所、卫生院、派出所,相关部门人员、过风岭村委会干部及村民小组长等参加(会议时间暂定10月30日8:00在镇政府会议室召开)。

会议内容:

(1)镇人民政府领导讲话,通报进行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预案演练工作的目的意义、标准要求及有关部门的工作任务等情况;

(2)座谈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实施的有关问题。

2.演练工作人员分工:

(1)指挥长:张森 三官庙镇镇长

主要职责:①全面负责应急抢险救灾工作;②决定启动应急预案;③指挥应急抢险工作。

(2)副指挥长:夏建良 三官庙镇副书记

主要职责:①传达联络各部门工作;②协助总指挥做好各项后勤会务及有关演练物资准备等相关事宜;③负责新闻媒体报道工作。

(3)副指挥长:陈余浩 党委委员副镇长

主要职责:①组织应急抢险救灾工作;②协调各部门工作;③负责调查、监测及工作的策划。

(4)六个应急工作组演练职责:

综合联络组:由许恩朝任组长,成员由武装部、镇政府办公室、派出所、国土所、卫生院等组成。任务:组织制定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方案,报指挥部审定后送应急抢险小组组织实施;负责应急抢险救灾工作情况与信息的搜集、汇总形成书面材料向指挥部负责人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掌握现场抢险救灾工作进度,及时预测灾情发展变化趋势,并研究对策;负责联络应急抢险组、交通治安管理组、灾险情调查监测组、医疗卫生组、后勤物资保障组、灾后重建组工作。

交通治安管理组:由派出所所长何平利任组长,成员由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任务:迅速组建交通治安管理队伍;维护灾害现场社会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负责灾区治安和刑事案件的侦破工作;对地质灾害区现场实施戒严封锁;组织灾区现场治安巡逻保护。负责疏散受灾区内无关人员,协助应急抢险组转移灾区人员及财产。完成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应急抢险组:由夏建良任组长,成员由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任务:迅速组织抢险队和民兵预备人员赶赴灾区现场组织抢险救灾,负责组织、指导遇险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负责统一调集、指挥现场施救队伍,实施现场抢险救灾;负责实施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措施,抢救遇险人员和转移灾害现场的国家财产;完成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负责群众的有序、快速撤离,安全到达指定地点。负责协助群众撤离牲口。(3头牛、5只羊)负责协助群众搬运生活用品(2辆架子车、锅灶等)。

灾险情调查监测组:由国土所所长邵国权任组长,成员由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任务为组织专家开展现场调查,查明灾害形成的条件、引发因素、影响范围和人员财产损失情况,确定地质灾害等级;设立专业监测网点,对灾害点现状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估;对可能再次发生地质灾害提出能够阻止或延缓再次发生灾害的措施;提供灾害发生地详细准确的气象预报;提出人员财产的撤离、转移最佳路线和灾民临时安置地点的意见;完成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医疗卫生组:由卫生院院长程续涛任组长,成员由卫生院及其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任务:迅速组建、调集现场医疗救治队伍;负责联系、指定、安排救治医院,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院救治,减少人员伤亡;负责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负责向上级医疗机构求援;认真搞好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在灾情发生后不发生各种传染性疫病。(①准备医疗器械、药品等救护工具,完成简单的救治、包扎。②负责借还2个担架,并负责撤离2名伤员(用担架抬伤员到救护室)。③安排卫生院准备4名医护人员,并要求着白大褂,听诊器)

后勤物资保障组:由许恩朝任组长,成员由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任务:负责抢险救灾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负责灾民的临时安置工作;负责救灾物资的调运、储存和发放;为灾民提供维持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保障。确保抢险救灾指挥通讯联络的优先畅通。①负责借还帐篷,并搭建拆除;②向灾民发放救灾物品(矿泉水、面包等)。

会务组:由陈余浩任组长,成员有程勤、薛新峰。任务:负责横幅的悬挂和回收;救灾帐篷的编号和黏贴;会场的布置,音响、桌椅的借还摆放;会议报到、接待参会领导。

(二)演练场地分布

1.设置救灾演练观摩台一处(设桌子三个,椅子五把,扩音设备)

上悬横幅:三官庙镇过风岭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案演练观摩台

2.设救灾演练指挥部一处(设桌子一个 椅子两把 扩音设备)

上悬横幅:蓝田县三官庙镇过风岭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案演练指挥部

3.现场

上悬横幅:西安市蓝田县三官庙镇过风岭村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案演练现场会

4.四顶灾民临时安置帐篷

1顶医疗救助帐篷。(内设四条板凳、两张床),1顶放牛养牲口的场地。

5.观摩督导领导车辆停放。

沿路有序停放(掉头后停好)

6.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准备

(1)综合联络组全面负责各项准备工作的协调与筹划。

(2)交通治安管理组应熟悉过风岭村灾害危险性及危险区内的相关情况,制订交通管制及灾区安全保卫的措施,解决有关问题,准备封锁公路、道路通行的禁牌及禁止进入危险区的警示标志。

(3)灾险情调查监测组应熟悉过风岭村地理环境及滑坡情况,设立监测标志和监测记录等。

(4)应急抢险组、后勤保障组应熟悉过风岭村的地理环境及滑坡情况,悉记群众撤离避让路线、灾民临时安置地点及卫生抢救所的临时设置地点的有关情况,做好抢险救灾及物资储备调运及有关设备装备与调运工作。

(5)医疗卫生组熟悉灾民临时安置地的有关情况,准备救护车及相关救护医疗器材等,确保抢险救灾或演练应急之用。

(6)镇政府组织应急抢险小分队,小分队由镇基层民兵组成,人员30人左右,统一着装,培训演练。

(7)做好紧急撤离群众的引导工作,确定相关典型形象的演练。

7.应急预案演练预演工作。

10月30日上午召开演练预备会议,统一协调有关工作,明确有关部门、单位及有关人员的工作任务,标准及要求,制订完善公布有关演练的方案、措施、办法等,广播站等,镇政府、派出所、国土所、卫生院和过风岭村委会、村民小组召开参加演练区域内的全体群众会议,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确保各种形象人员落实及演练各种措施。10月30日10:00时进行预演。

七、演练工作程序

1.应急演练

10月30日8:00—8:30镇政府会议室召开演练工作协调预备会议,参加人员:镇政府工作人员、横岭国土所、卫生院、派出所,相关部门人员和过风岭村干部、村民小组长等。

(1)镇政府领导讲话;

(2)镇分管应急工作演练工作的安排。

2.三官庙镇过风岭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流程;

(略)

2013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选编

3. 永春县达埔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实施方案

(2010年6月)

一、应急预案演练目的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假定在全镇发生大到特大暴雨、我镇伏溪村可能发生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的紧急情况下,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对应急预案的演练,检验防汛各小组职责分工的落实、应急队伍的协调能力、技术装备的合理配置、受灾群众的防灾自救意识,以进一步熟悉应急处置程序,提高镇村两级有关部门应急处置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迅速、高效、有序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建设平安达埔,构建和谐社会。

二、应急预案演练任务

本次防汛抢险救灾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是:受连续降雨和强降雨的诱发,我镇伏溪村山体滑坡地灾点后缘裂缝突然加大,前缘局部发生小滑塌,情况十分紧急。镇防指及时启动镇村防汛抗洪抢险应急预案和《达埔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用最短的时间组织滑坡危险区内的11户36名群众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尽快采取防灾减灾有效措施。

三、应急预案演练原则

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部门配合、密切协作的原则。

四、应急预案演练背景

达埔镇伏溪村山体滑坡地质灾害隐患险情发生于2005年,几年来,变形迹象逐步明显,特别是2006年“6.6”洪灾后,变形突然加剧,滑坡后缘出现多条裂缝,且裂缝下错明显,顶排7座民房就有5座房后出现不同程度溜塌,涉及11户居民36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滑体目前处于蠕滑阶段,稳定性极差,滑坡后缘裂缝加大,前缘已发生局部小滑塌,遇连续大雨和强降雨极易引起大面积山体滑坡。

该滑坡地质灾害点编制有“防汛抢险救灾应急预案”,受威胁群众持有“地质灾害避险工作明白卡”。

五、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

(1)在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镇政府组织各部门实施。

(2)邀请观摩的有关部门及领导:县国土资源局、水利局、民政局领导及有关人员;各乡镇分管领导;镇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村主干。

六、演练时间

(1)预演练时间:2010年5月31日下午2:00

(2)正式演练时间:2010年6月5日下午3:00

七、演练地点

(1)灾害隐患点:达埔镇伏溪村。

(2)临时指挥部、撤离安置点:达埔镇伏溪村村部。

八、演练场景总体设想

第一部分:场景设达埔镇伏溪村村部。①在镇防灾办,接到上级雨水情明电,启动防汛应急预案,指挥长王文杨镇长作防汛准备部署,防灾办主任陈俊杰负责传达落实;②接到伏溪村地灾责任人黄金锻报告地灾点紧急情况,启动突发地灾应急预案,在村会议室指挥长临时召开防汛领导小组紧急会议,部署赴地灾点抢险救灾工作。③村部,镇防汛抢险救灾六个工作组及相关人员整装待命前往地灾点。

第二部分:场景设村避灾点。①临时指挥部及领导、嘉宾观摩点(摆齐桌子、椅子等道具)以及安置点(安装6个简易帐篷),设在避灾点前空地,重点是指挥部发布命令及六个工作组(用对讲机)落实指令过程互动情况;②地灾点民房至安置点,重点是抢险队员将11户36人分两条转移路线安全撤离灾区群众过程互动情况。其中包括临时出现的四种意外情况:一是出现老人不愿转移采取强制撤离工作场景;二是出现伤病员出动卫生救护组工作场景;三是出现离安置点100米处路口发现一小崩塌,中断了撤离路线,出动工程抢险组排除路障的工作场面;四是3名已转移安置点的群众保家心切跑回灾区,情况危险,治安保卫组与应急抢险队配合,再次将人员强制转移的工作场景;③清场锁门场景;④市、县领导在镇领导陪同下慰问安置点群众场景;⑤在临时指挥部召开点评会场景。

九、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施步骤

(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

1.召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会议,进行全面部署

为确保应急预案演练的成功,切实体现统一指挥、迅速、高效和各小组协调的一体性,于5月24日在镇政府四楼会议室召开各小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会议,会议由镇政府召开,镇防指成员、镇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伏溪村挂村领导、包村干部、村主干、伏溪村国土协管员、各小组参加演练人员参加。

会议内容:

(1)镇防指总指挥长讲话,介绍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预案演练方案,指出进行本次防汛抗洪抢险应急预案演练工作的目的意义、标准要求,并对有关部门、个人的工作任务、具体分工等情况进行详细部署;

(2)讨论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实施的有关问题;

(3)布置演练工作。包括时间进程安排、观摩人员现场定点定位及车辆安排、物资准备等;

(4)演练工作人员分工。

A.总指挥:王文杨

主要负责:①全面负责应急抢险救灾工作;②决定启动应急预案;③指挥应急抢险工作。

B.副指挥:陈俊杰

主要负责:①组织应急抢险救灾工作;②协调各部门工作;③负责调查、监测及工作的策划。

C.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陈俊杰

主要负责:①传达联络各部门工作;②协助总指挥长做好各项后勤会务及有关演练物资准备等相关事宜;③负责新闻媒体报道工作。

(5)各职能组及工作职责:

A.综合组

组长:郑海东

组员:尤永贤、尤汤生、黄搏林

主要职责任务:传达上级有关指示精神,通知各单位做好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事项,及时为指挥部提供有关决策依据,协调各机构的工作关系;及时掌握雨情、水情和灾情,向指挥部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及时将雨水情、灾情、救灾办法和指挥部指令等通知各村及有关单位;严密监视暴雨动态,做好抗洪抢险救灾的宣传报道。

B.工程抢险组

组长:黄晓东

组员:黄逢春、黄建福、黄金寿、林少华

主要职责任务:

分析掌握雨、水情、灾情、提出调度方案,组织实施工程抢险应急和防护;加强电力、通讯、交通设施的维护与抢修工作,尽快恢复水、电供应和通讯、道路畅通。及时组织灾后农业生产自救,做好恢复农业生产工作;指导灾区应急处理生活生产供水,帮助灾区修复水毁工程和除险加固。

C.转移安置组

组长:黄圣烧组员:林培扬、吴金丙、抢险应急队(预备役民兵)20人

主要职责任务:帮助做好受灾人员和财产的转移;组织进行受困人员的抢险转移;及时掌握灾区安置动态,确保受灾群众的抢救转移,确保受灾群众的日常生活所需,解决衣、食、住等问题;组织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组织专家提出处理意见,组织人员安全转移,加强监控,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

具体分工:

1)灾区清场和搜救:由林培扬负责组织抢险救灾一分队10人。主要负责灾区清场,将受灾区群众安全转移至指定安置点。

2)安置点组织安排:由吴金丙负责组织抢险救灾二分队10人。主要负责安置点的帐篷搭建,受灾人员安置,救灾物资发放。

D.卫生救护组

组长:李德锻

组员:卫生院医护人员3名

主要职责和任务:配备一部医护车,安排3名医护人员,配齐医护械具,到灾区抢救伤病员,组织协调医疗器械和药品的调运,指导医疗卫生防疫工作;加强灾区疫情监测,防止疫情蔓延;做好救灾防病宣传,做到灾后无大疫。

E.治安保卫组

组长:王德福

组员:派出所干警2人

主要职责和任务:做好治安保卫工作,维护防灾抢险正常秩序;在必要时,根据指挥部的指令对有关地段实行交通管制,协助抢险和强制群众撤离。

F.后勤保障组

组长:郭文读

成员:李光奋、林继晖、刘华军、林毅君

主要职责和任务:主要负责抢险救灾物资的提供和后勤保障工作。

各小组如果出现领导缺位时,实行依次递补的办法。

2.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准备

(1)综合组全面负责各项准备工作的协调与筹划,确定演练具体时间程序及地点,安排观摩人员线路及地点等。准备好演练有关软件材料和宣传材料:

①演练方案若干份(分发相关人员);

②“达埔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演练现场布局平面图”一张(挂观礼台现场入口处);

③“达埔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演练大会”横幅2条,观礼台现场挂1条,伏溪村顶排房屋墙上挂1条;

④工作牌三种:领导嘉宾牌;指挥部组长以上成员工作牌(达埔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演练大会,××角色,姓名:×××,职务:×××);工作人员牌(达埔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演练大会,工作人员);

⑤指示牌:“领导嘉宾观礼台”电脑喷字木制插牌1个;“临时指挥部”、“灾民安置点”用电脑喷字贴在帐篷上;“山体滑坡,注意安全”电脑喷字木制警示牌3个,插在实地;“前方山体滑坡,禁止人员通行”警示牌1个,“前方正在演习,车辆减速慢行”警示牌2个,做成电脑喷字木制站牌;

⑥配备对讲机10部(指挥人员联络用)、高音喇叭2个(工作人员引导用)。

(2)工程抢险组应熟悉伏溪村滑坡的地理环境及滑坡情况,熟记群众撤离避让路线、灾民临时安置地点及医护抢救所的临时设置地点等有关情况,做好电力抢修、通信抢修车辆及设备调运工作;做好水、电、路以及通信等障碍的抢险排除工作准备。负责准备:小挖机1部,铁铲、锄头各6把,土箕3个。提前做好观礼台、临时指挥部、安置点现场平整工作。

(3)转移安置组应熟悉伏溪村滑坡的地理环境及滑坡情况,设立监测标志,安排监测安置地点,做好监测记录等。负责准备:搭建6个帐篷,其中一个帐篷内必须准备床铺、被子、椅子、水桶、煤气灶、锅碗瓢盆等日常生活用具;高音喇叭2个,锣1面,手电筒、应急灯、雨衣20件,抢险队员统一着装迷彩服;负责物色挑选36名灾区群众演员,其中20名村干部16名芦洋村群众,并做好宣传和训导工作。

(4)卫生救护组应熟悉灾民临时安置地的有关情况,负责准备:120救护车1部,救护医疗器材设施和药品,医护员(着工作服)3名,确保抢险救灾或演练应急之用,工作地点设安置点旁。

(5)治安保卫组应熟悉伏溪村滑坡的灾害危险性及危险区内的相关情况,负责交通管制及灾区安全巡逻保卫,解决有关问题。负责准备:封锁道路通行隔离带以及禁止进入危险区的警示标志。

(6)后勤保障组应熟悉演练程序,做好演练物资采购准备工作。准备好临时指挥部桌2张、凳6条,观摩领导和嘉宾桌10张、凳60条,大箱矿泉水10箱、现场音响设备等。

(7)镇武装部组织应急抢险队20人,由基层民兵组成,统一着装,培训演练。

(8)镇政府准备中巴车2部,1部组织镇村干部观摩,1部用于参加演练人员及物资调运。

(9)邀请县广电局记者参加,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10)后勤组负责安排晚餐。

3.应急预案演练预演工作

为了提高演练的熟练性和成效性,于5月31日下午组织全体参演人员在镇政府四楼会议室进行角色台词及模拟场景练习。统一协调有关工作,明确有关部门、单位及有关人员的工作任务、标准和要求,制订完善并公布有关演练的方案、措施、办法等,镇政府召开参加演练区域内的全体群众会议,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和训导,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确保各种形象人员落实及演练各种措施。

(二)应急预案演练实施程序

灾情总体设想:达埔镇连续降雨、强降雨24小时,县防指下令启动应急预案,全镇进入防汛抗洪工作。伏溪村滑坡隐患点,因受连续降雨和强降雨影响,滑坡后缘裂缝于今天早晨突然加大,前缘局部发生小滑塌。据气象预报,强降雨天气还将持续,及易引起大面积山体滑坡,直接危及11户36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情况十分紧急!

十、达埔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流程示意表(略)

2011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选编

2011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选编

4. 连城县朋口镇朋口村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演练方案

连城县朋口镇人民政府 连城县国土资源局

(2013年5月日)

第一部分:预案基本内容与工作组织

一、预案演练的目的

在朋口镇朋口村留田山体滑坡即将发生的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险区群众,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避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通过这次演练,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一旦临灾能迅速有序安全撤离避让,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预案演练的任务

本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是:受连续降雨和强降雨的诱发,朋口镇朋口村留田山体滑坡后缘裂缝突然加大,情况十分紧急。按《连城县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2013地质灾害危险点防灾抢险预案》、《朋口村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镇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镇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用最短的时间组织滑坡危险区内的17户 60名群众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尽快采取防灾减灾的有效措施。

三、应急预案演练的原则

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部门配合、密切协作的原则。

四、应急预案演练背景

连城县朋口镇朋口村,该处于2003年发生滑坡,滑坡长约50米,宽4米,厚度约8米,滑坡体面积200平方米,体积 1600立方米;在滑坡后缘发现一条拉张裂缝,呈弧形展布,长约60米,宽约0.4米,可见深度0.4~9米,在滑坡中下部可见树木歪斜。该滑坡的危害性极大,直接威胁着在滑坡体前缘下居住的坡底村村民17户60人生命财产的安全。滑体目前处于初期蠕滑阶段,遇连续降雨(大雨、暴雨)等因素的作用,滑坡随时可能产生突然滑动,滑坡稳定性极差,有下滑的趋势。

五、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

(1)由朋口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2)邀请观摩的有关部门领导:①连城县政府办、国土资源局、民政局、卫生局、防汛办、广播电视局等有关部门领导。②各(乡)镇分管领导及国土资源所所长。

六、演练时间

2013年8月28日.

七、演练地点

(1)灾害隐患点:朋口镇朋口村留田。

(2)撤离安置点:朋口镇朋口村村部。

八、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施步骤

(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

为确保应急预案演练的成功,切实体现统一指挥、迅速、高效和各小组协调的一体性,演练于6月17日15:00召开各小组负责人会议。

会议内容:①介绍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预案演练方案;②讨论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实施的有关问题;③明确各小组的工作职责,细化分工,任务落实。

总指挥:黄建波 政府镇长

副总指挥:罗治君、林龙海、罗继荣

(二)各职能组及工作职责

1.避让、抢险、救灾指挥组

组长:罗治君 副书记

成员:张小雄、李昭钧、吴其春、吴春辉、项秀南、罗宏九

主要职责:批准发布境内地质灾害临灾预报信息,领导和部署地质灾害临灾应急工作;根据发现的险情及时、冷静地组织受威胁群众进行转移。当灾情发生后,及时派人掌握灾情、情况紧急时调动应急分队进行紧急性抢险救灾工作;根据灾情发展趋势指挥灾民安置和应急抢险工作,协调调集各种救灾物资供应。负责联络应急抢险组、交通治安管理组、灾险情调查监测组、医疗卫生组、后勤物资保障组、灾后重建组工作。

2.地质灾害险情调查监测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李昭钧

成员:黄征炎、傅明洪

主要职责:设立专业监测网点,对灾害点现状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估;对可能再次发生地质灾害提出能够阻止或延缓再次发生灾害的措施;地质灾害的监测和数据记录、资料整理上报,按指挥组的命令传达预警信号;完成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应急抢险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罗继荣

成员:应急分队员10人

主要职责:预警信号发布人傅明洪使用鸣锣紧急通知危险区域的人民群众按原定路线有序安全转移,应急抢险组,要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火速赶往灾区,按照原定的编制序列目标任务快速赶到灾区实施抢救,迅速组织灾区人员和物资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到指定的临时安置点。负责对受困群众的救援,实行每个镇干部包户。

4.灾区清场和搜救组、安全保卫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林龙海

成员:应急分队员5人

主要职责:对地质灾害区现场实施戒严封锁,疏散、抢险、救灾工作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疏散过程中的秩序及撤离后的安全巡逻,撤离区的清场和搜救,电力设施施救、交通管制,维护社会稳定。

5.医疗救护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吴其春

成员:卫生院医生护士4人

医疗救治小组职责:迅速组建、调集现场医疗救治队伍;负责联系、指定、安排救治医院,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院救治,减少人员伤亡;负责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负责向上级医疗机构求援;认真搞好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在灾情发生后不发生各种传染性疫病。

安置点:朋口村部

负责人:傅才杰

现场救护组:由吴其春负责

担架组:负责向安置点转移伤员

6 后勤保障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叶华辉

成员:曹兰进

负责抢险救灾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负责灾民的临时安置工作;负责救灾物资的调运、储存和发放;为灾民提供维持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保障。

朋口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检查、督促和落实,组织干部群众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监测、巡查和防范,发现险情要立即处置并上报,负责组织做好受威胁群众的转移和安置工作。超出镇人民政府处置能力的,要及时报告县人民政府。

村组织负责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避让的具体实施工作,做好日常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做到责任到人,巡查监测到位,预报、警示和自救及时,转移路线及安全避险地点明确。

防灾责任人、协管员及监测人员要做到巡查监测位置清楚,巡查监测到位;及时报告灾情险情和采取相应措施;协助村组织做好群众的转移避让工作。

各小组如果出现领导缺位时,实行依次递补的办法。

九、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准备

(1)朋口镇人民政府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各项准备和组织演练实施。

(2)安全保卫组应熟悉朋口留田山体滑坡的灾害危险性及危险区内的相关情况,制订交通管制及灾区安全保卫的措施,解决有关问题,准备封锁公路、道路通行、受灾区域的禁牌及禁止进入危险区的警示标志。

(3)地质灾害险情调查监测组应熟悉朋口山体滑坡的地理环境及滑坡情况,设立监测标志,监测地点和监测记录等。

(4)应急抢险小组、后勤保障组应熟悉朋口山体滑坡的地理环境及滑坡情况,悉记群众撤离避让路线、灾民临时安置地点及卫生抢救所的临时设置地点的有关情况,做好抢险救灾及物资储备调运及有关设备装备与调运工作。

(5)医疗救护组熟悉灾民临时安置地的有关情况,准备相关救护医疗器材等,确保抢险救灾或演练应急之用。

(6)朋口镇政府组织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队伍,人员10人左右,统一着装,培训演练。

(7)朋口镇政府做好紧急撤离群众的训导工作,确定相关典型形象的演练。

十、应急预案演练预演工作

6月17日15:00召开演练预备会议,统一协调有关工作,明确有关部门、单位及有关人员的工作任务,标准及要求,制订完善公布有关演练的方案、措施、办法等,朋口镇政府及村委会召开参加演练区域内的全体群众会议,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和训导,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确保各种形象人员落实及演练各种措施。

第二部分:应急预案演练实施程序

演练工作程序安排

8:45:接防灾责任人、协管员傅明洪报告:“因昨夜连续大雨,滑坡出现严重险情,简易监测资料表明滑坡后缘裂缝向两侧不断延伸,宽度已增大40厘米左右,滑坡有明显下滑趋势(迹象)。”

8:48:朋口镇政府领导:派国土资源所李昭钧等二人立即赶赴现场开展调查,设立监测点,进行险情评估,随时报告

8:58:朋口镇领导接应急现场监测人员报告:滑坡活动性增强,裂缝逐渐增大,滑坡处于临滑状态。建议尽快报告县政府,启动村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

9:00:经镇长同意,“启动村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通知“朋口镇地质灾害防灾应急指挥部”的各成员单位立即赶赴集中待命。”,并报告县政府。

9:02:朋口镇朋口村傅明洪鸣锣示警通知村民转移,同时村应急抢险人员进入受灾户动员、协助撤离。

9:02:朋口镇地质灾害防灾应急指挥部向县国土资源局、民政局、卫生局等有关职能部门报告地质灾害点险情,请求支援。

9:10:各组长到指挥部待命。

9:15:指挥部:下达命令。

命令:应急抢险组: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火速赶往灾区,按照原定的编制序列目标任务快速赶到灾区实施抢救,迅速组织灾区人员快速有序安全从房中跑出,沿路从滑坡体两侧进行疏散,撤离到避灾地点莒莲村村部。

安全保卫组,在村口封锁进入危险区的公路、进入滑坡危险区的村道;同时设置警戒,除抢险救灾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该危险区域,对灾区实施治安巡逻,保证灾区安全。

地质灾害险情调查监测组:继续跟踪监测灾情,有情况及时报告。

医疗救护组:组织医疗卫生紧急抢救队伍进入灾区,进行伤、病员的抢救及转移工作。

后勤保障组:负责转移到各临时安置点的灾民安置工作,认真做好各安置点灾民的宣传思想巩固工作,解决好灾民的吃、穿、住等问题,确保救灾抢险指挥的通讯与联络的畅通。

9:25:县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开展现场调查,对灾害点现状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估。莒溪卫生院医护人员赶赴现场。

9:30:撤离完毕。

9:30:应急抢险组报告:全线撤离完毕。已设好警界、切断电源水源。

安全保卫组报告:通往地质灾害危险区的公路、道路已封锁,警戒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后勤保障组报告:撤离群众基本安置妥当。

医疗救护组报告:撤离过程中有人受轻伤,已得到紧急处理,临时医疗点已建立,工作正常开展。受伤人员已随救护车辆送至卫生院。

灾情调查监测组报告:据监测组监测,滑坡变化已趋稳定,降雨也已停止,险情已排除建议召开指挥部会议,研究解除封锁警界事宜。

9:50:指挥部召开会议,下达命令:解除公路、道路封锁、警戒。由灾情调查监测组继续监测,有情况及时报告;灾后重建组负责对危房进行鉴定,提出灾民回迁和重建方案,报县政府批准实施。

10:15:各级领导及指挥部领导到各灾民转移临时安置点看望灾民撤离安置情况。

10:30:领导讲话。

11:00:宣布演练结束。

5. 红河州元阳县新街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

红河洲人民政府、元阳县人民政府、红河州国土资源局

(2011年5月)

主办单位:红河州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元阳县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红河州国土资源局

地点:元阳县新街镇下节街村委会

时间:2011年5月30日上午正式演练。

参加人员:红河州人民政府何文亮副秘书长、红河州国土资源局周强副局长、红河州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科许涛科长、元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白乐章,元阳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成员单位,县国土资源局及新街国土资源分局,新街镇政府机关各站所和下节街社区、民兵,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受威胁的群众,约计700余人。

演练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应急演练的目的

通过演练,进一步提高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能力和群众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和防灾避灾意识,在临灾时能快速有效撤离避让,努力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应急演练的地点和任务

元阳县新街镇下节街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拟设场面:遭强降雨,发生山体滑坡,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立即启动《元阳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快速组织危险区的群众撤离,全力采取防灾减灾有效措施。

三、应急演练的原则

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四、应急演练的组织领导

指挥长: 白乐章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

副指挥长: 毛雪冰 县政府办副主任

高荣奎 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白玉文 新街镇党委书记

王建福 新街镇人民政府镇长

成员: 白海荣 县民政局局长

龙正福 县交通局局长

朱树海 县卫生局局长

张红卫 县气象局局长

马正学 县水利局局长

唐 斌 县环境保护局局长

马正福 县教育局局长

刘天学 县财政局副局长

白明祥 县公安局副局长

周 柱 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杨宏敏 元阳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下设九个工作组:

(一)综合联络组

组长:毛雪冰县政府办副主任

成员:元阳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领导

职责: 负责应急成员单位之间的相关协调与联系, 新闻媒体单位的联络, 领导讲话稿撰写等工作。

(二)现场准备组

组长: 白玉文 新街镇党委书记

副组长: 周柱 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成员: 元阳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成员单位, 新街镇人民政府。

职责: 负责应急演练现场的准备等工作。

(三)交通治安组

组长: 白明祥 县公安局副局长

成员: 县公安局抽调民警和新街镇派出所民警

职责: 负责拟灾害发生区域的警戒、 治安和交通管制, 负责对有关人员的紧急疏散、撤离, 维护灾害现场社会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 参与灾害发生现场的赴救及处置工作; 确定灾害伤亡人数和伤亡人员的姓名身份; 负责相关灾害直接责任人的监护和逃逸人员的追捕; 参加灾害调查。

(四)应急抢险组

组长: 白明祥 县公安局副局长

副组长: 白玉文(新街镇党委书记), 王建福(新街镇人民政府镇长), 元阳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领导。

成员: 新街镇政府机关和各站所干部职工, 社区干部、村小组组长, 民警、 民兵等及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成员单位临时抽调工作人员。

职责: 负责组织受灾群众的撤离、 现场抢险救灾等工作; 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 《元阳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的各自职责, 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必需的救灾物资、设备、 资金等和其他保障措施, 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电力部门负责尽快抢修恢复供电设施, 保障灾区供电。

(五)医疗救治组

组长: 朱树海 县卫生局局长

成员: 从县人民医院、元阳民族医院等抽调

职责: 负责组织指挥受灾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院救治, 做好灾后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

(六)灾情调查组

组长: 高荣奎 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副组长: 周柱 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成员: 从县国土资源局抽调

职责: 负责灾害调查和统计工作。

(七)后勤保障组

组长: 王建福 新街镇人民政府镇长

副组长: 刘云 新街镇人民政府分管副镇长

成员: 从新街镇政府抽调

职责: 负责食宿安排、车辆派遣等工作。

(八)善后处置组

组长: 白海荣 县民政局局长

成员: 新街镇党委、政府, 元阳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成员单位。

职责: 新街镇牵头, 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成员单位配合, 受灾村(组)群众参加, 做好遇难、受伤人员及家属的安抚和灾后重建工作。

(九)宣传报道组

组长: 白波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成员: 宣传部、广电局等抽调

职责: 负责应急演练(应急救援)等工作的宣传报道。

五、 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施步骤

(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

1.召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会议

会议由红河州国土资源局领导召集县人民政府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成员、相关部门领导、新街镇主要领导等参加。

会议内容:

(1)县人民政府领导讲话, 通报进行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预案演练工作的目的意义、标准要求及有关部门的工作任务等情况。

(2)座谈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实施的有关问题。

2.参演单位专业队伍和人数以及演练前需准备的物品

(1)县人武部、 民兵应急分队共20人。 负责其他参演单位所需迷彩服、 十字镐、铲子、钢钎等器材的准备。

(2)县公安及交警30人。负责治安和交通管制警示标志。

(3)县卫生局8人。负责120急救车辆以及急救器材、卫生防疫消杀和演练灾民的伤病检查治疗器材的准备。

(4)县民政局2人。负责救灾、慰问物资、安置灾民相关表卡的填报准备。

(5)元阳一小3人。负责演练前组织、宣传发动。

(6)县教育局2人。负责参演学生的组织和动员。

(7)县电信公司2人。负责现场的通信保障。

(8)县气象局1人、县供电公司1人、县自来水公司1人、县水利局1人、县安监局1人、县环保局1人,按各自工作职能准备相应器材。

(9)新街镇干部15人。负责演练前演练区域村民的动员和群众会的召集。

(10)参演群众250人,元阳一小师生250人。由新街镇政府、元阳一小学、县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落实好人员。

3.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准备

(1)综合联络组全面负责各项准备工作的协调与筹划。

(2)交通治安管理组熟悉下节街社区滑坡的灾害危险性及危险区内的相关情况,制订交通管制及灾区安全保卫的措施,解决有关问题,准备封锁道路通行的禁牌及禁止进入危险区的警示标志。

(3)灾险情调查监测组熟悉下节街社区滑坡的地理环境及滑坡情况,设立监测标志,做监测记录等。

(4)应急抢险组、后勤保障组熟悉下节街社区滑坡的地理环境及滑坡情况,悉记群众撤离避让路线、灾民(师生)临时安置地点及卫生抢救所的临时设置地点的有关情况,做好抢险救灾及物资储备调运及有关设备装备与调运工作。

(5)医疗卫生组熟悉灾民临时安置地的有关情况,准备救护车及相关救护医疗器材等,确保抢险救灾或演练应急之用。

(6)新街镇政府组织应急抢险小分队,小分队由新街镇基层民兵组成,人员20人,统一着装,培训演练。

(7)县国土局、县教育局、新街镇政府及相关的新街镇派出所做好紧急撤离群众的训导工作。

(二)演练工作程序

2011年5月30日上午8:30全体演练单位在七中待命,观摩人员由工作人员安排进入观摩地点。

8:50,红河州人民政府领导宣布元阳县新街镇下节街村委会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开始。

9:00,下节街社区负责人向新街镇人民政府报告:“因昨夜连续大雨,下节街社区3、4、6组出现严重险情,简易监测表明滑坡体与后缘裂缝加宽,有出现滑坡可能。”

9:05,新街镇党政主要领导及有关人员赶到现场发现险情加剧,立即下令启动新街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在新街镇畜牧兽医站成立临时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迅速向指挥部集中,同时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王建福镇长向国土局周柱副局长报告,镇属参演职工9:10前在镇畜牧兽医站集结完毕,并设立临时指挥部。)

9:10,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接报后,立即下令新街国土分局派出应急小分队立即赶赴现场开展调查,进行险情评估及应急处理,设立简易检查点,同时,分别向县人民政府和县地质应急抢险指挥部指挥长、副指挥长报告。(国土局周柱副局长在向高荣奎局长报告的同时,带领人员进入演练现场开展调查,高荣奎局长接报后向白乐章副县长报告。)

9:15,指挥长接到县国土资源局报告“下节街社区滑坡活动性增强,宽度已增大到0.2米,滑坡体处于临滑状态,建议启动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下令启动元阳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赶赴现场。

各成员单位接到通知后,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入新街镇原粮食局仓库,并向指挥部报告(途中特种车辆拉响警报)。(白乐章副县长下达命令后带领高荣奎局长、毛雪冰副主任、徐建民进入演练临时指挥部,3分钟后,各成员单位向指挥部聚集并报告,报告顺序依次为:1.新街镇;2.公安局;3.民政局;4.卫生局;5.消防大队;6.教育局;7.气象局;8.供电局;9.自来水公司;10.安监局;11.环保局;12.电信局。)

9:25,在新街镇地质灾害应急临时指挥部,县气象局报告天气情况;新街镇政府报告前期工作情况;县国土资源局报告灾情发展趋势,建议组织群众撤离。

9:30,指挥部下达命令:

交通治安管理组封锁进入危险区的道路,设置警戒线,确保除抢险救灾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该危险区域,同时实施治安巡逻,保证灾区安全。(交通治安管理组在10:00前完成通往危险区的公路、道路封锁及警戒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后,向指挥部报告。)

应急抢险组在使用各种设备紧急通知危险区域的群众和师生按撤离路线有序安全转移的同时,组织应急抢险队伍进入隐患区协助群众和师生撤离,在协助过程中对不愿撤离的群众强制带离(1人),对受伤的群众撤离(2人)。(应急抢险组要在9:45前完成群众和师生撤离工作,并向指挥部报告。)

灾情调查监测组继续跟踪灾情,每5分钟向指挥部报告一次。

医疗卫生组在9:40前完成临时急救点,并向指挥部报告,对伤、病员进行紧急治疗、转移。

后勤保障组在9:50向指挥部报告群众和师生基本安置妥当,救援物资已陆续就位。

10:00,灾情调查监测组报告:据监测组监测,滑坡变化已趋稳定,建议召开指挥部会议,研究解除封锁警界。

10:05,指挥部召开会议,下达命令:解除道路封锁、警界。由灾情调查监测组继续监测,有情况及时报告;善后处置组负责对危房进行鉴定,提出灾民回迁和重建方案,报政府批准实施。

10:10,指挥部领导到各灾民转移临时安置点看望群众、师生撤离安置情况。

10:20,演练工作讲评会。红河州政府领导和县政府领导讲话。

10:30,红河州人民政府领导宣布演练结束。

6. 辽阳市宏伟区曙光镇前进村石洞沟崩滑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辽阳市国土资源局

辽阳市宏伟区政府

(2013年5月29日)

根据2013年最新排查成果,辽阳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89处,列入市本年度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57个,宏伟区前进村石洞沟崩滑塌地灾隐患点就是其中的一个。

为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检验《辽阳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效果,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责任部门的快速反应能力、决策应对能力及广大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防灾避灾能力,完善抢险救灾体系。决定于2013年6月26日10:00—11:00举行,本次应急演练由辽阳市国土资源局和辽阳市宏伟区政府联合主办,宏伟区曙光镇政府和辽阳市国土资源局宏伟分局共同承办,辽阳市气象局、辽阳市地质灾害应急指导中心、曙光镇前进村等单位协办。为确保该演练活动圆满成功,特制定本方案。

一、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

通过应急预案演练,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使得群众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危险区,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

由于崩滑塌易发生区域受连续降雨、强降雨等诱发因素影响,崩滑塌极易发生。在此紧急情况下,及时启动《辽阳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区人民政府和区国土资源局的统一领导下,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崩滑塌威胁区内的人民群众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并采取相应防灾减灾的有效措施。

三、应急预案演练的原则

(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四、应急预案演练地点、背景

地点:宏伟区曙光镇前进村石洞沟居民点。

环境:该地质灾害点地处低山丘陵地貌,上部残坡积砂质黏性土,下部为震旦系钓鱼台组石英岩,发育3组节理,边坡平均坡度20°~60°,坡向180°,原始坡高40米,植被不发育,可见6~10处突兀的探头石。该边坡现状稳定性一般,潜在稳定性较差,存在崩滑塌隐患主要地质灾害引发因素为降雨、风化,危及该斜坡下方5户20人生命财产安全。

该滑坡隐患点编制有《防灾抢险方案》,村民持有“防灾避险明白卡”。

五、预计参加人员及车辆

预计207人,各种车辆56台。

六、演练内容

(1)演练前先把避险明白卡发放到危险区群众手中,张贴标语、宣传画,设立警示牌、避险路线指示牌、安全地点(避险点)指示牌等。

(2)发布避险信号(用铜锣警报)。

(3)组织群众按规定路线转移到安全地带。

(4)避险安全地带必须做到“四有”,即有吃、有住、有穿、有医疗保障。

(5)把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后,对群众进行一次现场培训,发放宣传材料。

(6)结束后,进行总结、宣传。

七、演练准备

演练前一周召开由相关市、区、镇、部门领导各小组成员等参加的会议。说明进行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预案演练工作的目的意义、标准要求及有关部门的工作任务,具体实施的有关问题和分工等。

指挥长:祁龙 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马志刚 宏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副指挥长:张树生 宏伟分局局长

马东 曙光镇镇长

1.综合联络组

组长:王云祥 镇党委书记

副组长:夏辉 曙光镇国土资源所所长

成员:王威 村支部书记

高利杰 市地灾指导中心副主任

主要职责:组织制定详尽的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演练方案,联络、组织协调各演练部门之间的关系,及时处理、解决演练过程各种困难,并研究对策,搞好实际演练前的预演。

2.撤离疏散组

组长:李喜 镇武装部部长

副组长:高义飞 村民兵连长

成员:队员15人(村基干民兵)

主要职责:迅速组织撤离疏散组人员赶赴灾区现场组织抢险救灾,负责组织、指导遇险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转移灾害现场的财产。

3.交通管制组

组长:刘希昌 区交警支队副队长

成员:交警及管路协理8人(村基干民兵)

主要职责:维护交通秩序,实施交通戒严封锁。

4.治安秩序组

组长:金晓明 镇派出所所长

成员:派出所及联防人员15人(警察4人,其他11人)

主要职责:维护灾害现场社会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对地质灾害区现场巡逻。

5.应急技术组

组长:杨毅柠 勘查规划院主任

副组长:张春彬 国土所副所长

成员:市地灾应急指导中心10人

主要职责:组织开展现场调查,查明灾害形成的条件、引发因素、影响范围和人员财产损失情况,确定地质灾害等级;对灾害点现状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估;提出人员财产的撤离、转移最佳路线和灾民临时安置地点的意见。

6.后勤保障组

组长:毛文学 民政局副局长

副组长:镇民政办主任

成员:区民政部门3人,镇民办工作人员7人,共10人。

主要职责:灾民的临时安置工作;搭建帐篷,储存和发放救灾物资;为灾民提供维持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保障。

7.医疗救援组

组长:李威 区卫生局副局长

副组长:王振杰 疾控站站长

成员:镇卫生院医生、护士、司机8人

主要职责:迅速组建、调集现场医疗救治;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院救治,减少人员伤亡;认真搞好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在灾情发生后不发生各种传染病。

8.宣传报道组

组长:孙强 区外宣办分管电视主任

副组长:刘军 市信息中心主任

成员:区电视台、市国土办公室、市信息中心主任、宏伟区国土局、市地质灾害应急指导中心等8人。

主要职责:对此次演练的宣传报道;对群众进行一次现场国土局、培训,并发放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材料。

八、演练程序

具体见演练脚本(略)。

阅读全文

与乡镇地质灾害培训方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橄榄油营销方案 浏览:873
东莞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 浏览:117
供货产品培训方案 浏览:749
2018装饰公司针对小区营销方案 浏览:845
培训学校关于学生投票活动方案 浏览:281
药店促销活动流程 浏览:250
小学校本信息技术培训方案 浏览:662
信息员档案员培训方案 浏览:360
南京青橙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3
合肥市白马电子商务产业园 浏览:98
银行营销社区活动方案 浏览:249
公安培训方案 浏览:104
曼蒂广场市场营销 浏览:571
名人活动策划方案ppt 浏览:599
网络营销思想的内涵 浏览:506
营销方案装修 浏览:262
电子商务项目管理概念 浏览:590
乐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979
娃哈哈新品营销方案 浏览:922
杭州市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之研究 浏览: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