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案大全 > 综合实践课程名师培训方案

综合实践课程名师培训方案

发布时间:2021-02-27 09:05:06

1. 针对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老师设计一个在职培训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广大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全面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与方法,初步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能力。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示范作用,促进我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培训对象

年龄45岁以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专、兼职骨干教师。

三、培训内容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1天)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大领域的实施与教师指导策略。(1天)

3、劳动与技术专项训练。纸艺、泥塑、编织、裁剪、科技制作等。(3天)

4、教学观摩。听评课、实地参观。(1天)

5、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方案设计与交流。(1天)

四、培训时间

培训共计150学时,其中集中培训70学时,分散实践80学时。

五、培训方式及要求

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相结合,专家讲授与一线优秀教师传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集中培训安排7天,主要以专题报告、优秀课观摩、参与式讨论、现场考察等形式进行;分散研修采取个人自修、岗位实践、反思性教学、校本培训等方式进行。学员要根据教学要求完成方案设计、手工制作等作业,自觉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并辐射带动本教研组、本校同科目教师共同提高。

2. 教师培训计划实施方案

自主学习、学会反思。在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深化成功经验,形成班主任工作个性风格。

3. 谁有综合实践活动课方案的呀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知识经济的到来,不仅使得学校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加凸显,而且也更加要求学校加强同社会、同生活的联系;不仅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而且对人才的要求也更加全面。需要掌握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更需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公民品质。这一切仅仅依靠以教师讲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急切需要一种更新的、更有活力、能给社区和学校,给自身的持续发展,能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能以学生的知识为基础,以他们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为进一步发挥实验中学的学科课程的优势,并使实中学生既有比较深厚的学科知识,又具有综合实践能力,拟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年级、科目及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已开展多年,在原开展的基础上,为体现活动的连续性和学生能力的综合性、全面性,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感,形成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拟分别安排:
初一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初二年级:信息、劳动与技术教学、研究性学习活动。
初三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初一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和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时数不仅要确保,而且要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日时间,抓住学生年龄小,喜欢动,对新事物感兴趣的特点,因势利导,尽可能多安排活动,为以后的综合实践打好基础。
初二年级,进一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初一基础上提高内在质量和层次。
初三年级,结合物理、化学课程中的有关知识,实行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课内学习和课外知识运用的整合,开设学科活动课程和开设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科目:所有学科
教师:全体教职工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
实验中学综合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活动课程中三大板块的基本目标是:
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活动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习者自身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跨学科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各种富有时代感的主题(如 本文来自文秘114 http://www.wenmi114.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环境教育、价值观教育等教育)都可以渗透于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中。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发展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理解自然、社会、自我、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各种学生感兴趣的社会体验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等活动,参与社会、服务社区、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使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完善学生人格。
3.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并形成良好技术素养。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体验性学习、操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增强动手能力,并能运用所学到的技能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认知自然,了解社会,反省自我,发展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关爱自然、尊重人格,承担社会责任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对自己同步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并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为每位学生发展提供活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与学生既是活动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课程开发角色尤需强调,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开放性的集中体现。”(钟启泉、张华《为了中华民族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要力争做好以下工作:
1.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集中体现了学校特色,因此,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可以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制订“年级、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或方案”,也可以以个体活动小组为单位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或计划。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过程取向的,因此,随着活动过程的开展和活动情境的需要不断生成新的目标、新的主题。同时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满足,学生还将产生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而这些目标与主题并不是预先设定的。所以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目标与主题产生的必然性,并肯定其存在价值,同时要在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展开探究。
2.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是实施活动的关键,首先要启发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选择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学生独立选择,也可以是同伴在互动中进行选择,还可以是教师提示大的范围,学生从中加以选择。第三,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科合作的方式。第四,在课题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教师要进行有效指导。从指导内容而言,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从指导方式而言,要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所有学科老师均要参与指导,每位老师都要参与一二个课题的指导工作。每学期末(每学年),都应上交课题研究报告及相关过程资料。学校教导处、教科室、年级组等领导要亲自参与。
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数每周为初一、初二、初三各3课时。上级已对课时安排有指导意见的,则按上级的指导意见,其余的则采用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法。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安排内容的固定课时制显然已不适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因此安排一些分散课时。例如课题研究、社区服务等可以几个课时一起进行,也可以分散课时进行,也应允许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等。
4.整合校内和校外课程。学生不仅生活于学校中,而且还生活在家庭和社区中。将学校、家庭、社区融合起来的重要途径是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束缚,把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要结合德育教育开展社区服务工作,环境保护宣传,敬老爱老,文艺宣传、科普宣传活动等。
5.信息、劳动技术教育活动要扎实有效开展。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电脑、网络,充分发挥实验中学传统项目(如天文观测、科技小发明、剪纸等)资源,开展积极有效的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解决学科学习中碰到的困难。
6.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整合。学科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和活动课程整合,才能发挥出活动课程的活力。艺术课要尝试和社区的科普宣传、文化艺术表演整合。物理课中的电学原理要和电工知识,电器安装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化学知识要和社区的保护环境相结合,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也可结合所学知识开展研究性活动,进行课题研究。(如钢铁锈蚀的调查,水污染的调查,土壤结构的调查等)。语文、政治等文字学科的学习和信息技术教学结合,通过网络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探究增大空间。(如校园内标识用语的调查,校园内安全问题的调查等)。
具体基本步骤:
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理念引领阶段,
(二)选题、筹备阶段(包括人员的产生及分工、活动的内容、商讨各小组应该完成工作任务和步骤及要求、提出活动开展的申请。)、其中:
1、选题:教师围绕“自主、合作、发展”这一课题指导学生选定一个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可以一个人选取一个项目,也可以几个人或一个备课组或一个班级选同一项目。选定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初步想法,拟出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申请:教师在第六周将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实施申请表上交给项目组,由项目管理小组对申请表中的实施时间和实施过程进行抽查,第14周后不再受理。
(三)实施阶段:
1、召开开题会;
2、、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3、做好资料的记载;
(四)、整理资料:方案或计划;相关调查、统计、记录表格;访谈记录;日记;相关音像资料;调查报告(包括课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过程、调查结果、分析与建议等)及其他相关资料。
(五)考评 本文来自文秘114 http://www.wenmi114.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由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进行评估。
(六)上报评估结果。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评价重点不在于成果的形式和水平,而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在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以
“校本评价”为主,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中重视学生的声音,应强调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体现对学生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
但考虑到调动教师指导的积极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本学年的学生和老师评价初定为:
(一)实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表
达标要求:
1.能参加活动,不无故缺勤。
2.知识有所拓展,能力有所提高。
3.活动过程中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
4.在活动中能提出有创意建议。
良好要求:
1.自觉参与活动,不无故缺勤。
2.知识面明显拓宽,能力有所提高
3.在活动中能取到一定的带头作用。
4.成果数量增加并获校级奖励。
5.在活动中敢于创新,主动关心他人。
优异要求:
1.积极主动参加活动。
2.在活动中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展示。
3.参加校、市级竞赛展示或获校、市级好评。
4.有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与老师同学关系融洽。
5.活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注重过程的活动,对教师的评价也很难有具体明确的方式方法,本学年在以前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初定为:
(二)实验中学综合活动课程老师考评
达标要求:
1.有活动课程学期计划和课时计划。
2.所辅导的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率高。
3.有一定的活动组织与辅导能力。
4.有研究精神,写有教学后记、教学反思。
5.能起到指导作用,学生反映较好。
良好要求:
1.有一定特色的活动计划与总结。
2.所辅导的学生合格率高。
3.有较强的活动组织与指导能力。
4.有论文在校、市级上交流,发表。
5.学生的评价高。
优秀要求:
1.能独立组织公开示范活动。
2.所辅导的学生各方面发展较好,有学生在校内外竞赛中获奖。
3.团队精神强,能主动同其他老师研究、设计方案,探讨有效指导。
4.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
(三)对活动课程教学过程的评价
主要评价教师指导和组织活动教学的方法是否适当,是否有利于活动课教育目标的实现。
1.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活动。
2.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广泛交往;
3.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设置活动目标。
4.活动内容能与学科课程整合。
5.活动与社会家庭有机联系。
6.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7.活动气氛活跃、愉悦。
8.学生乐于表现自己,发表见解。
9.在活动中教师起引导作用。
每学年末对综合实践活动对照评价表进行考评,对荣获优秀的指导老师给了一定的调控加分奖励;
申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以一二年级老师为主。三年级老师也可参与。本学期一二年级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在业务精良星评比中该项计为0分,三年级参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在业务精良星评比中计满分,三年级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按平均分计。
五、项目组织机构与职责
1、领导小组:
组长:赵大进
副组长:陈文东李文忠
成员:向长富武月娇
2、组织实施和考核机构:
项目负责人:陈文东
成员:向长富武月娇王运雄、王作友
3、职责
(1)项目负责人负责拟写项目方案,组织实施,督促和指导项目组成员开展工作,对项目组成员和教师进行考评。
(2)项目组成员负责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提供学习所需的理论文章,定期召开教师会议。记录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参加人,活动过程,参与对本组教师的项目考评。
(3)收集整理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资料。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或计划、调查报告必须用word文档。提供学校网站录入。

4. 如何写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师培训方案

电力系复统中各类电力负荷制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调度电力系统的电力和进行电力系统规划的依据。电力系统的负荷涉及广大地区的各类用户,每个用户的用电情况很不相同,且事先无法确知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增加哪一类负荷。因此,电力系统的负荷变化带有随机性。人们用负荷曲线记述负荷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据此研究负荷变化的规律性。

5. 如何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课程意识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角色和专业自主能力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对教师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具备课程生成能力,成为人们对新型教师的基本要求。在这种改革背景下,具有课程意识成为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课程统一管理以及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中小学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始终处于“忠实执行者”的层面,缺乏必要的课程意识和课程生成能力。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烈呼唤教师的课程意识。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及其价值更加强调教师课程意识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课程意识

(一)课程意识及其意义
课程意识是教师的一种基本专业意识,属于教师在教育领域的社会意识范畴。美国教育家麦克唐纳(Macdonald,J.)认为,教育活动系统是由教育目标系统、课程系统、教学系统和管理与评价系统构成的,教师要合理地展开教育活动,需要对四大基本系统形成完整清晰的观念和认识。[①]其中,教师对课程系统的理解与把握乃至创造的程度,反映了教师的课程意识状况和课程建设能力水平。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课程理论中出现了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教师即课程”,二是“教师作为研究者”。前者强调的是教师要有课程意识,教师进入课程,才能实施课程,才能使静态设计的课程转化成为动态的课程实施。后者强调的是教师的课程意识要建立在研究的立场上,以研究的方式展开课程实施过程,才能表现出有效的课程行为。
作为一种特定形态的社会意识,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它包括教师对课程本质、课程结构与功能、特定课程的性质与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评价,以及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基本看法、核心理念,以及在课程实施中的指导思想。课程意识作为对课程存在的反映,其基本形式是观念层面的,它在本质上就是教师教育行为中或明确或隐含的“课程哲学”。这里说说的“课程哲学”,不是指称课程理论体系中的一个研究领域甚至一门学科,而是指称一种意识形态。“课程哲学”作为课程意识的表现形态,它必然包括教师在教育行为过程中的课程观与课程方法论(相当于在课程实践中特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可以说,教师的课程意识是以课程观为核心形成的,对教育活动体系中课程系统的一种整体认识,是教师的“课程哲学”,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课程观与方法论。
教师的课程意识不是可有可无的,明确的课程意识支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教师角色乃至在教育中的存在方式与生活方式。没有明确课程意识的教师,总是把课程视为一种“法定的教育要素”或“法定的知识”,不可变更的系统,并在课程系统面前无所作为,没有课程意识的教师仅仅成为“给定的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而是以自己对课程的独特理解为基础,从目标、课程、教学、评价等维度来整体规划教育活动和行为方式,从而成为课程的动态生成者,因此可以说,课程意识意味着“教师即课程”,教师是课程的动态构建者、课程的生成者。
(二)课程观影响着课程意识
教师的课程观不同,课程意识的明确与合理的程度就不同,教师把自己放置在课程中的地位,以及教师对预先设计的“静态课程”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就不同。从课程意识的角度看,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需要明确课程观的基本问题。
与课程意识关联最紧密的课程观是生成的课程观,并首先应该拒斥的是管理主义课程观。管理主义课程观倾向于把课程视为一种“法定的教育要素”或“法定的知识”。它往往表现为三种基本观点:一是认为课程是由教育权力部门制定,并由指定或委托的专家设计的。从而,课程成为具有法定意义的教育要素,教师乃至学校在课程中的基本权力特别是教育专业自主权被无情地剥夺,或者教师不自觉地放弃,教师和学校被排斥在课程的形成过程之外。在管理主义课程观看来,课程就是静态的存在,课程实施不过是对静态课程的模板化复制的过程,教师无须过多地去追问课程本身的合理性,不必去思考这种课程对特定背景下的学校和学生是否具有适应性。二是依附和接受的观点。依附和接受的观点要求教师把课程作为“法定的知识”来接受和传递,教师依附于权力,依附于课程设计专家。从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把课程及相关法定的课程载体(如教学大纲、教科书等)奉为“圣经”,不敢也不能越雷池一步,“紧扣教材”便成为多少年来公认的教学常规。三是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强调教师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它不希望也不要求教师在课程面前有所作为。在“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观看来,教育权力部门和课程设计专家制定和设计的课程便是具有普适性的理想课程,课程是“公共的知识”、“共同的知识”或“普遍法则”,教师将这些内容原封不动地传递给学生,似乎课程目标就实现了。管理主义课程观强调了课程中的国家权力、国家意志和专家权威,但其根本缺陷在于忽略了教师和学校的课程权力。要体现“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②],必须尊重教师和学校的课程权力,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确立生成的课程观。
生成的课程观超越管理主义课程观,认为课程对教师而言,不是给定的、一成不变的教育要素。而是教师可以变更的教育要素,是与教师的人生阅历、教师的独特教育理念、师生所处的独特的社会环境、教育情景直接关联的教育要素。规定性仅仅是课程的一个方面的特性。生成的课程观强调以下三个基本命题。第一,教师是课程的创生者。生成的课程观注重教师在课程问题上的基本权利,把教师看成是课程由静态设计到动态实施并进入学生生活领域的重要要素和设计主体。这是由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决定的。第二,教师进入课程,或者“教师即课程”。教师不是教育权利部门和课程专家的附庸,教师时刻以自己的教育知识和教育理解为根据,改造预设的课程,教师就是课程本身。这也是不同的教师教同一课程导致不同效果的原因之一。教师自己的认知“前结构”往往以某种“默会”的方式进入预设的课程,把预设的课程变成“真实的课程”。没有课程意识的教师,往往缺乏对预设课程进行这一重要的再创造的过程。第三,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时刻联系着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生活领域的各种有意义的背景,并以此去改造“给定的知识”。在生成课程观指导下的课程实施,是对预设的课程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变更,或充实,或替换,或增删,或拓展,或提炼。从此意义上说,不仅“教师即课程”,而且“学生即课程”。但只有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才能使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才能进入课程,日常生活和学生的“生活世界”才能进入课程。总之,生成的课程观念尊重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师生的日常生活和学生的“生活世界”。

二、课程意识由哪些部分构成

教师的课程是以课程观为核心构成的一系列意识。一般来说,教师的课程意识包含以下基本构成。
(一)主体意识
鲜明的课程意识强调教师时刻把自己和学生看作是课程的主体,把自己和学生置于课程之中。之所以主体意识是课程意识的基本构成之一,是因为课程的本质特征决定的。从课程实施的角度来看,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反思性实践”。[③]反思性实践所一种创造意义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在特定的社会性环境和文化环境下重建意义结构的过程。离开了师生对课程意义的重建与创造,即离开了主体意识的发挥,课程对人的发展价值也便无从体现。因此,课程意识的基本构成是主体意识。它内在地包含着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第一,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一方面是指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是课程的依据,另一方面是指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学生创造着课程。课程本身具有“过程”和“发展”的涵义,学生在课程之中,意味着学生通过与被称为课程的东西进行对话,才能发生素质的变化和发展,才能引起学生反思现实的生活方式,并努力去建立一种合理的可能生活方式,从而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体。从表层看,课程是由特定的社会成员设计的,但从深层上看,课程是由学生来创造的。课程不完全是设计者预设的发展路径,学生也不是完全地通过对成人生活方式的复制来成长的。因此,不应把课程及其教材看作是学生必须毫无保留地完全接受的对象,而应发挥学生对课程的批判能力和建构能力的作用。那种视课程为“法定知识”或 “圣经”式的文本而不准越雷池一步的观念,早该摒弃了。
第二,教师是课程的主体。教师是课程的主体,一方面是指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另一方面教师就是课程的创造着和开发者,“教师即课程”。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时刻用自己独有的眼光去理解和体验课程,时刻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履历和人生体验渗透在课程实施过程之中,并创造出鲜活的经验,这些鲜活的经验是课程的一部分,从此意义上说,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而且教师本身就是课程的内在要素之一。教师作为课程的主体,意味着对教师专业权利的尊重。
主体意识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时刻把学生放在首位,一切从学生需要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发展出发。根据学生主体发展的要求,选择课程内容,处理课程内容,变革学习方式。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发挥专业自主权,将自己有益的人生体验和感悟、独特的有价值的经验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之中,并且不断地创造课程实施的新经验,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
(二)生成意识
鲜明的课程意识拒斥“接受主义”课程观,要求教师把课程视为一种动态生成的教育要素。之所以生成意识是课程意识的基本构成之一,是因为课程本身就不是一个静止的、完全预设、不能变更的教育要素。课程是可以预设的,但课程的发展价值并不就是一旦预设,就能够完全实现的。课程内在的价值需要师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在与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能动作用中才能实现。课程的生成意识,要求教师突出以下基本行为。
第一,对预设课程的批判与创造。课程首先是预设的,是教育管理部门、学科专家、课程专家、课程审议者等人员以对学生和对社会的研究为基础设计开发而成的。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首先面临的基本任务是理解和把握预设课程的基本规范和普遍要求。但由于课程设计者预设的课程是以对学生和社会普遍性研究和一般特征的把握为基础的,因而,预设的课程不可能规定具体情景下的课程实施,它的规范也只能是一般意义上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完全有空间和可能对预设的课程进行“再生产”,即对课程目标具体化,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拓展、补充、增删,对学习方式进行创造性设计,甚至对预设课程中不合理的方面进行批判,在批判的基础上重建课程。
第二,课程意义的动态生成与重建。任何完善的课程目标和课程价值,都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可以说,课程的意义和价值是动态生成的,而不是预设的。预设的课程目标只是一种蓝图或设想,预设的课程目标只有在课程展开的过程中,在师生互动、师生与环境的能动作用中才能实现,这也是同一课程在不同的课堂中产生不同的效果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把握课程的不同维度的目标,结合特定的教育情景,联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动态地生成课程价值,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课程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教师有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重建课程对学生发展的意义。“管理主义”的课程观、“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观都有悖于课程意识的基本要求。
鲜明的课程生成意识要求教师完整地把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维度课程目标,注重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对课程目标作精细分解与设计,并时刻关注课程目标的达到程度和学生发展状态。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为课程目标的实现不断地对预设课程创造性地进行处理,为学生主动发展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
(三)资源意识
鲜明的课程意识拒斥“圣经”式的教材观,要求教师确立课程资源意识,认识到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而且教材是可以超越、可以选择、可以变更的。教材仅仅是课程的一种重要载体,但不是课程的全部。任何课程实施,都需要利用和开发大量的课程资源。可以说,教师的课程意识的强弱,往往集中地表现在教师对待教材的态度与处理教材的方式上。强烈的课程的资源意识要求教师具有以下基本教育行为方式。
一是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教师如何看待教材,如何利用教材,首先取决于他的教材观。具备鲜明课程意识的教师,仅仅把教材看作是师生对话的“话题”,一个引子,或者一个案例,教材不是课程的全部。在对教材的处理方式上,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联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紧扣课程标准而不是紧扣教材。多少年来,我们那些要求教师“忠于教材”“紧扣教材”等教条,也许到了该终结的时候了。
二是利用与开发多种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重要价值在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发展机会、发展条件、发展时空和发展途径。因为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教材、通过教室或课堂来实现的,课程意义的生成离不开学生的“生活世界”,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社会背景。课程资源开发不仅仅是课程设计者的任务,也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因此,鲜明的课程意识要求教师利用与开发各种教材以外的文本性课程资源、非文本性课程资源,为课程价值的实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的可能的平台。

三、教师课程意识如何生成

从理论上说,每个教师都具有自己的课程意识,其教学行为都是或明或暗地受到一定课程意识的支配,但问题是是否每个教师都具有鲜明合理的课程意识,是否与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相一致。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有鲜明合理的课程意识,但教师的课程意识不是朝夕之间能够具备的。教师鲜明合理的课程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自觉生成的。笔者认为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鲜明而合理的课程意识的生成需要建立在以下基础之上。
1.切实转变课程观
鲜明而合理的课程意识的形成,是建立在自觉的有意识的观念转变基础之上的。合理的课程观对教师的课程意识、教育行为起着指导思想的作用,它是教师的课程哲学和课程方法论。只有课程观念发生了合理的转变,才可能生成合理的课程意识。在合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行为才有可能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教育行为。如果教师依然把课程仅仅视为“知识”“学科”“教材”,把自己视为制度化课程的“忠实执行者”,把教材视为“圣经”式的教学根本,那么,教师鲜明合理的课程意识是不可能产生的。
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转变以课程观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成为广大教师走进新课程的重要任务。广大中小学教师需要超越以往种种狭隘的课程观,确立整合的课程观、生成的课程观、实践的课程观、发展教学观,并在此基础上,完整地把握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妥善处理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与科技发展关系。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2.养成反思性实践能力
教师的反思性教育实践能力是课程意识生成的基础。反思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是自我建构教育理念的过程。只有反思才有意识的觉醒。教师反思的是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理念和行为。正在课程改革实验区兴起的“教师讲自己的教育故事”等活动,就是教师开展的一种自我反思活动。教师的反思性实践是以自我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活动,是对自我教育理念的辩证否定。通过自觉反思,课程意识逐步明确。
教师的反思性实践是一种以自我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为对象的研究,是为了解决教师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而进行的反思性研究,是对学校真实的教育事件中进行的反思性研究,是通过教师的学校生活进行的反思性研究。从此意义上说,反思性实践是教师进行校本研究,生成课程意识的重要策略。
3.重建学校课程制度。
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也需要有合理的制度作保证。制度直接影响着教师课程意识的形成,也规定并约束了教师的教育行为。因此,在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课程意识的形成,客观地要求学校进行课程教学制度的创新。对多年来习惯化的教学制度、教学常规、课程教材管理等方面的制度逐步分析,改革不符合当前基础教育发展要求的制度与常规,制定新的规范,在学校建立起一种符合时代精神的全新的课程文化。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烈呼唤教师的课程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广大中小学教师面临的新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经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具有强烈的生成性特征。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比任何一门课程都强调教师的课程意识。
首先,它要求教师切实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科本位”的课程观,形成实践的课程观,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如果教师仍然抱着“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观念,是很难落实好这门课程的。
第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切实确立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兴趣和爱好,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在活动中发展。
第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具有生成意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一种预设的课程。它比任何一门课程都强调过程,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生成活动主题,在活动中发展。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性也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具有资源意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没有现存的“教材”,它要求教师具有明确的课程资源意识,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开发和利用广泛存在的课程资源。那种寄希望于依据某一“教材”来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惯性行为,可能是与新课程有距离的。
可喜的是,从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来看,教师的课程意识正在形成。当读到一个个充满个性的活动案例,我们不仅为孩子们提出问题的新颖性、开展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激动,而且也为教师们不断清晰起来的课程观念和课程意识而兴奋。我相信,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那种偏重“圣经”式的课程观、“教书匠”式的教学行为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

6. 如何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整体实施方案

学校综合实践实施
一、指导思想
继续坚持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在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中强化“研究、指导、服务”的教研职能,形成高效的教研机制,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层次和水平。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精神,促进学校与教师进一步形成课程意识,大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以校本教研为基础,以教师成长为根本,着力研究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课程开发的多样性,综合实践活动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着眼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优化课程结构,规范课程开发,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
二、预期目标
立足课程改革,基于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领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为核心,以提升教师学科素养为重点,稳定有序的推进我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1、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督促与管理
引导学校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认真落实课程,对课程的本质和价值有正确理解,避免人为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解为4门具体课程来开设或用学科性的课程或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来分割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等现象发生,确保教学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
2、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全部条件的总和,是课程得以呈现的基石。引导学校在充分研究、开发、重组和利用地方、社区和学校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自主开发富有学校特点的校本课程,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核心人物,应成为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协调者和评价者,因而在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不同层面的交流、研讨、观摩活动,帮助一线教师逐渐形成课程规划与设计技能;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一线教师具有相当的课程科学素养。
三、实施策略
1、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努力提高教师科学素养
(1)、丰富网络资源
(2)、针对教师的实际需求开展相关培训
(3)、组建区学科骨干教师队伍,通过骨干教师的引领,使问题专题化、专题课题化、课题课程化。
(4)、不定期组织各种层次的主题沙龙研讨,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搭建平台,为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
(5)、组织优秀案例评选活动。
2、以学科基地为突破口,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1)、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基地建设,发挥基地学校的示范和辐射功能,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2)、在区域范围内举行各种研讨活动,通过交流、研讨就共性问题进行充分沟通,帮助薄弱学校获得针对性解决方案。
(3)、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以提高学校的研究水平。
3、以调研督查为契机,促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1)、关注学校对课程的落实情况,对课程的整体规划和具体方案、教师配备等情况调研。
(2)、关注学校任课教师工作情况,对年级、班级的活动计划、实施情况等方面进行调研。
(3)、关注学生在课程中的状态,就学生参与活动情况进行调研。
四、具体安排
教研室层面:
7月: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中心组
丰富网络资源
审核各校报送的综合实践活动推进方案、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情景故事讲述
专题培训
8月:审核各校报送的校本教材样稿
专题培训
组织相关人员论证各校报送的推进方案、计划和校本教材样稿
9月:常规调研: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面常规落实情况

组织各校将学期课程实施计划上网交流
组织中心组成员进行专题研讨
10月: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基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题研讨
11月:完善综合实践活动网络内容
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针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展开研讨
12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案例征集
调研:从学生层面的资料了解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
1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现场研讨活动
全面小结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为进一步工作做科学部署
学校层面:
6月:各校商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配备并确定人员安排
7月:各校将课程主要负责人和各年级牵头教师的名单上报区教研室
各校将课程开发与管理规划、年级实施方案、计划上报区教研室
安排教师参加区相关培训
8月:各校将校本教材样稿上报区教研室
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区培训
9月:组建校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组
各校将学期课程计划上网
10月:组织教师参加区专题研讨
11月:组织教师撰写学校综合是将课程典型案例
课程资源开发情况交流
12月:组织教师参加区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案例征集活动
从学生发展角度反思活动进程并进行专题研讨
1月:组织教师参加区学科基地活动
各校全面小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

阅读全文

与综合实践课程名师培训方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二战德国纳粹电影 浏览:659
美国禁忌女主演 浏览:983
电影,女孩被强奸 浏览:164
战地影院相关电影 浏览:181
铠甲勇士之雷霆亚塔雷斯大电影 浏览:80
外国僵尸电影 浏览:21
烹饪班男助教和五个女人韩国电影 浏览:709
逗鱼网站 浏览:558
男主把女人当狗一样牵在地上 浏览:380
袁立演的农村剧叫什么 浏览:613
美国片视频 浏览:43
橙人免费电影 浏览:565
苹果电影删减部分在几分几秒 浏览:573
求在线 浏览:772
好小子电影全部 浏览:602
女主叫纪向晚重生的小说 浏览:295
古龙小说txt下载 浏览:914
vlp影院 浏览:400
动画电影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电影 浏览:103
监狱电影 浏览: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