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想DIY一个蓄电池风扇,我该选择什么电机和蓄电池,还有扇翼吊扇
淘宝有usb风扇,12伏的,大约像碗那么大,有防护罩,基本没有什么声音,,电流0.2安培,配一个10安时内12伏的容蓄电池,这样能用50小时,但是在30小时的时候就必须充电,否则电池容易损坏. 蓄电池买电动自行车的就行,如果要求不高,就买修电动自行车替下来的,价格是3.5元一斤,每个是8斤,也就是28元,你给他35元,让他赚两块,并且和他说好,你不用了,就3块钱一斤卖给他,他会接受的.充电去找一个12伏的充电器就行,淘宝多的是,输出1安电流就行,充电需要12小时.调速使用串联电阻,或者合适的灯泡,风扇的价格大约30元,包邮.
㈡ 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上常见用于导热散热降温的材料有哪些
2018-07-03 1128 次浏览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而电池隔膜在动力电池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主要是在狭小空间内将电池正负级板分隔开来,防止两极接触造成短路,却能保证电解液中的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自由通过。因此,隔膜就成了保证锂离子电池安全稳定工作的核心材料。
电解液是为了隔绝燃烧来源,隔膜是为了提高耐热温度,而散热充分则是降低电池温度,避免积热过多引发电池热失控。如果说电池温度急剧升高到300℃,即使隔膜不融化收缩,电解液自身、电解液与正负极也会发生强烈化学反应,释放气体,形成内部高压而爆炸,所以采用适合的散热方式至关重要。
动力电池包风冷结构散热方式介绍
动力电池包风冷结构散热方式
1、在电池包一端加装散热风扇,另一端留出通风孔,使空气在电芯的缝隙间加速流动,带走电芯工作时产生的高热量。
2、在电极端顶部和底部各加上导热硅胶垫片,让顶部、底部不易散发的热量通过TIF导热硅胶片传导到金属外壳上散热,同时硅胶片的高电气绝缘和防刺穿性能对电池组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动力电池包液冷结构散热方式介绍
动力电池包液冷结构散热方式
1、电芯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胶片传递至液冷管,由冷却液热胀冷缩自由循环流动将热量带走,使整个电池包的温度统一,冷却液强大的比热容吸收电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使整个电池包在安全温度内运作。
2、导热硅胶片良好的绝缘性能和高回弹韧性,能有效避免电芯之间的震动摩擦破损问题,和电芯之间的短路隐患,是水冷方案的最佳辅助材料。
动力电池包自然对流散热方式介绍
动力电池包自然对流散热方式
1、此类电池组空间大,与空气接触良好,裸露部分能通过空气自然换热,底部不能自然换热部位通过散热器散热,导热硅胶片填充散热器与电池组中间空隙,导热、减震、绝缘。
2、加热片方案多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启动前的电池预热加热片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胶片将热量传递给电池组,预热电池、导热硅胶片有良好的导热性能、绝缘性能、耐磨性能,能有效传热和防护电池组与加热片之间摩擦产生的磨损、短路等。
㈢ 如何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散热方法在这
那我分享下GLPOLY导热硅胶片-P25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上动力电池上的成功应用。
新能源汽车这两年是有发光又发热,新闻里是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政策,朋友圈是振奋人心的新能源汽车大单。很有幸,GLPOLY的导热硅胶片XK-P25也是搭载这一波新能源的好政策,结结实实的应用在了各大品牌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里面,帮助新能源电池包更好的做热传导使者。
GLPOLY的导热硅胶片XK-P25,是一款柔软度非常好、压缩量可达到50%以上的导热硅胶片,刚好在汽车电池包里面,需要的就是压缩量大,可以最大化的实现有效接触面积的导热硅胶片,XK-P25导热硅胶片完美的匹配了这一需求,而且汽车工作时是连续抖动震动的,导热硅胶片XK-P25的柔软度,刚好可以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并且紧紧的贴合在热源与散热器之间,保证了汽车运动中的热传导有效可靠性。
GLPOLY的导热硅胶片XK-P25热阻低,比同导热系数的普通导热硅胶片,热阻更低,并且可靠性更好。分享个经典案例就是,宇通大巴的一个电池包散热,最开始选择了三款导热系数(客户实测)一样的导热硅胶片做验证,刚开始一周数据显示,三款导热硅胶片的温升相差在3度以内,这个3度也是客户正常的考查范围,皆可接受,本来客户还想着既然三款导热硅胶片热传导效果差不多,是不是可以以价格进行招标,结果在这期间,实验室数据一直照常记录,2个星期后,招标程序还没走完,实验数据却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在另外两款材料数据波动频繁的情况下,GLPOLY的导热硅胶片XK-P25表现的异常稳定,简直可以说是XK-P25导热硅胶片有点太淡定了,整个一个月的数据下来,波动浮动非常小,几乎等同一条直线(个别点微调),这个结果让客户惊讶不已,也帮助客户果断了做了一个决定,至少要保证8年以上寿命的汽车,可靠性可想而知,选择GLPOLY的XK-P25导热硅胶片似乎更能让客户安心。接下来的结果可想而知,GLPOLY的导热硅胶片XK-P25被写进了BOM表,并且是唯一的料号。距离现在,已经连续大批量出货一年有余,而且不断在新项目、其他品牌的案子中成功应用。
㈣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散热方式,了解一下吗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散热方式主要两种:风冷和水冷。其中水冷又分为冷水板方式和水箱散热器方式。
不对的地方请楼下补充。
㈤ 笔记本散热器怎么做
如果自己做的话可以找个铝板(铝板散热效果好),把四个角垫起来就成了一个简易的笔记本散热器,我寄是用四个烟盒垫着一块铝板用的,不但简易而且实用,不错,推荐给你
㈥ 广汽丰田C-HR EV电驱动技术及动力电池主动式风冷散热策略篇
2020年量产、或在2017年确定诸多技术参数的广汽丰田C-HREV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设定为131Wh/kg,明显不是为了获得财政补贴。比能量密度131Wh/kg,与主动式风冷散热技术(无冷却液)及热管理策略,以及动力电池外壳体的保护措施,构成了广汽丰田C-HREV主被动安全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使用燃油版车身焊接存在一些技术不足(动力电池下壳体裸露在车身焊接之外)。
对于广汽丰田C-HREV电动汽车实际的充放电效率和续航里程表现,将会在后续持续报道。
文/新能源情报分析网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㈦ 新能源汽车电池需要散热吗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电池的核心,电池隔膜的作用也很重要,主要是在狭小空间内将电池正负级板分隔开来,防止两极接触造成短路,却能保证电解液中的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自由通过。因此,隔膜就成了保证锂离子电池安全稳定工作的核心材料。
电解液是为了隔绝燃烧来源,隔膜是为了提高耐热温度,而散热充分则是降低电池温度,避免积热过多引发电池热失控。如果说电池温度急剧升高到300℃,即使隔膜不融化收缩,电解液自身、电解液与正负极也会发生强烈化学反应,释放气体,形成内部高压而爆炸,所以采用适合的散热方式至关重要。
动力电池包风冷结构散热方式
1、在电池包一端加装散热风扇,另一端留出通风孔,使空气在电芯的缝隙间加速流动,带走电芯工作时产生的高热量;
2、在电极端顶部和底部各加上导热硅胶垫片,让顶部、底部不易散发的热量通过TIF导热硅胶片传导到金属外壳上散热,同时硅胶片的高电气绝缘和防刺穿性能对电池组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动力电池包液冷结构散热方式
1、电芯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胶片传递至液冷管,由冷却液热胀冷缩自由循环流动将热量带走,使整个电池包的温度统一,冷却液强大的比热容吸收电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使整个电池包在安全温度内运作。
2、导热硅胶片良好的绝缘性能和高回弹韧性,能有效避免电芯之间的震动摩擦破损问题,和电芯之间的短路隐患,是水冷方案的最佳辅助材料。
动力电池包自然对流散热方式
1、此类电池组空间大,与空气接触良好,裸露部分能通过空气自然换热,底部不能自然换热部位通过散热器散热,导热硅胶片填充散热器与电池组中间空隙,导热、减震、绝缘。
2、加热片方案多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启动前的电池预热加热片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胶片将热量传递给电池组,预热电池、导热硅胶片有良好的导热性能、绝缘性能、耐磨性能,能有效传热和防护电池组与加热片之间摩擦产生的磨损、短路等。
㈧ 电池散热、预热过程中都会用到热交换器吗
如果电池散热预热过程中都会用到这种交换器的时候,我觉得是可以的,因为这个过程中是非常麻烦的。
㈨ 蓄电池电风扇电风扇法
1、排风机的原理:在排风机接通电源后,风机叶轮在电动机的驱动下,高回速旋转,带答动叶片对空气不断做功,将排风机周围的空气不断排出去,使其内部形成瞬时真空,即排风机内部与外界大气之间形成一个相当高的负压差。 在此负压差的作用下,叶片附近的气流经过排风机的管道排出。
2、排风机一般是筒形的或是象水泵形的,分混流和轴流型,外表都有一个形成负压的空间。
3、风扇周围是网孔,无法形成负压真空。就是不停地运转,周围的空气还是东沟的鱼钩到西沟里,效果可想而知了。嘿嘿
㈩ 如何用电脑的电源散热器做风力发电机
电源
散热器
做
风力发电机
,不错的创意啊!具体点,应该是拿
电脑电源
散热器的
风扇
做风力发电机。因为能做的部分就是风扇。
电脑散热器
的风扇从
某种意义
上讲就是一个
发电机
。因为我们都知道电脑散热器的风扇
线圈
部分是做
定子
的,
环形
永磁体
是作为
转子
的,而发电机就是这样的
构造
。我个人不建议用电脑散热器的风扇做风力发电机,因为即便是最大的电脑散热器的风扇也有限。我们知道线圈的
匝数
决定
电压
的大小(“转速和磁通量一定”),即
切割磁感线
导线
的数量。我们还知道,通俗的讲线圈的
粗细
决定
电流
的大小。而电脑散热器的风扇里面的线圈都比较细,这就说明我们得不到比较大的电流,至于电压,也不会太大,估计
最高转速
(在8米每秒的
风速
下)估计一般的电脑散热器的风扇发电电压在6至30伏特左右吧,而电流最大恐怕也就100至800毫安左右吧。
如果要做还是要把电脑散热器的风扇底下那块
圆形
的变频电路去掉。
1·然后可以把每匝线圈的相同绕向的线圈头并联,这样可以得到较大的电流,但电压比较小,引出来的也就是两根线,是
交流电
,如果要直流,之后可以加个整流堆(二极管组)。
2·可以把每匝线圈串联(注意连接顺序,就像几个
电池
的串联要注意正负极的链接),即一个线圈的开端链接链接前一个线圈的末端,依次连接,留出第一匝线圈的末端和最后一匝线圈的开端,作为
引出线
。这样的链接可以得到比较大的电压但是电流很小。是交流电,如果要直流,之后可以加个整流堆(二极管组)。
3·把每匝线圈都引出来,这就是
三相电
的取得,这样的接法很灵活,出来后可以在范围内调整电压和电流,即综合以上1·和2·。最大的好处就是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