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特殊教育的医教结合如何开展
我认为,特殊教育的医教结合工作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改革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目前,一些师范类学校设有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特教教师。但当前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首先,师范院校和医学院校应合作培养特殊教育专业人才,提高医学类课程的比例,包括课堂教育和见、实习。其次,通过继续教育,对在职在岗的特教教师进行相关医学课程的培训。最后,通过双学位、联合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造就一批特殊教育的高层次人才。
其次,建立医教结合的工作制度,并制定相应工作规范。这需要政府的教育、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残疾人组织的合作。工作制度和规范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些方面。首先,建立由特教教师、医生和残疾人服务社会工作者(或志愿者)组成的跨专业入学评估机制。其次,建立特教教师、医生和家长参与的特殊教育会商机制,沟通协调是否进入特殊教育学校或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教育对象的个体教学目标和生涯规划、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特殊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配合等方面的意见。最后,建立医生定期参与教学的机制和定期评估教学效果的机制,并根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
此外,还需建立若干基于学校的儿童康复治疗中心。在卫生行政管理的支持下,在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符合卫生许可要求和医疗康复机构标准,由合格的康复师主持的康复中心,以达到康复与教学结合并相互促进的目的,同时提高康复治疗的依从性和实际效果。
以上是我对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的一些思考。值得高兴的是,我的许多观点得到全国特殊教育界许多专家的积极响应。目前,医教结合已经写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推进医教结合、提高特殊教育水平”被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该项目是全国400多个教育体制改革项目中唯一的特殊教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