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阿里巴巴天猫推出双十一“以旧换新”是另一种促销套路吗
是一种促销套路,这样能够提高销量。
据了解,自11月1日起,将有80多种类目、260多个品牌以及4万种商品参与“以旧换新”。天猫平台将与闲鱼、支付宝花呗、各大商家等多端联动,对各类回收商品进行大额补贴。即消费者在天猫或闲鱼平台出售旧商品,天猫将在市场回收估价的基础上加价10%,并随机赠送购新券。用户在双11当天购买新产品,天猫还会进行进一步返补。
顾客第一眼看到"以旧换新 ",你的第一反应就是感觉占了一点小便宜似的,你会觉得家里的旧的,拿来可以直接换新的,很开心,但是你用旧换新,谁会乐意呢 ? 所以商家就会旧抵新,但是可以低30元,这样从消费者心里感觉这就是那旧换了钱,反正都要买,在哪里也是买,在这里可以抵,多优惠吧!
❷ 今年为应对"双11"活动,各大电商平台都做有哪些应
双十一网购狂欢节是指每年11月11日(光棍节)的网络促销日。在这一天,许多网络商家会进行大规模促销活动。
“双十一”不仅让电商热衷于促销,就连运营商也开始搞促销活动了。
双十一网购狂欢节源于淘宝商城(天猫)2009年11月11日举办的促销活动,当时参与的商家数量和促销力度均是有限,但营业额远超预想的效果,于是11月11日成为天猫举办大规模促销活动的固定日期。近年来双十一已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年度盛事,并且逐渐影响到国际电子商务行业。
2014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双十一全天交易额571亿元。[2]
2015年11月11日,天猫双十一全天交易额912.17亿元。[3]
❸ 今年电商平台的“618”活动,与往年的模式有何不同
随着6月18日的逐渐临近,各大电商平台开始了618活动预热。许多主播为消费者争取到越来越多的优惠力度,并且保证消费者都可以获得最大的优惠金额。
我觉得今年各大电商平台举办的618促销活动,与以往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5月24日就开始进行商品预售,提前半个多月预售活动会消磨人们的购买欲望。曾经的618活动当天的力度特别大,现如今的618活动提前半个月,消费者始终觉得这样的流程太过复杂和长久。
总的来说,商家举办的618活动与之前的活动力度相差并不大,只不过今年的预售期特别漫长。许多人都会在第一时间选择预售商品,不仅会为消费者减轻花费金钱的数额,并且还会导致消费者提前收到商品。事实上,商家应该把全部的精力用于让利方面,而并非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除了一部分消费者整理好618活动之外,大部分消费者面对复杂的预售过程和618当天的活动很苦恼。
❹ 为什么电商们要搞这么多的促销活动
每次逛超市,总有那么几款商品在促销,如果没有促销活动,感觉整个零售行业都不会活了。电商也是一样,活动是电商重要的组成部分,没办过活动的电商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吧。尤其是刚成立的电商平台,如果有足够的银子,恨不得天天做活动。为何会这样热衷于活动。
办活动可以带来多个方面的价值,不仅仅是多卖几块肥皂的事情。
1、通过办活动可以带来新用户,活动是拉新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用户基础小的新平台新店铺,往往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吸引大量的客户。
2、通过活动来扩大品牌知名度,和第一种类似,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
3、通过活动可以清理库存,保不准哪款商品滞销了而且马上过期,在库存里每多呆一天就多浪费一天的银子。
4、通过活动来打击竞争对手,这一点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作为一个大众消费者,对这种仁义的竞争行为是喜闻乐见的)
5、通过活动来回馈社会(这条有点假),更多的是为了不掉队,综合前面第二条和第四条因素,赶上了节假日或者全民促销日总要表示表示吧。
那些常见的活动方式
最厚道的活动方式就是打折降价了,但是这种最厚道的促销方式或许不是最合适的,销售中有个理论是“人们喜欢的并不是便宜的商品,而是占便宜的感觉”。你以为越便宜的东西越好卖么,还有一种便宜没好货的思想不能忘了,此外,每个人对便宜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活动方式也是要多种多样的,降价只是众多方法之一种,而且在众多当代营销大师(例如小米、乐视)的带领下,相信会有更多的花样。
打折是最常见的活动方式。
发放抵用券,电商行业经常使用的手段。
一定金额的返现或者包邮,为此好像真的会多花好多钱。
买一送一(或者送其他的之类的)。
方式千变万化而不离其中,总结下来就是这一条,通过本身的让利来吸引更多的人来花更多的钱。
活动中需要关注的指标项,一个电商一年会办很多场活动,难说每场活动都是成功的,对活动的数据化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安能辩你是成败?进一步讲,失败也闹不清哪里出了问题,后面的活动怎么办?
分析销售活动数据,目的就是为了分析活动的业绩,辅助改善活动质量。可以从三个层面上来分析一个活动的情况。
活动的直接业绩指标:包括活动销售量/额、利润额、目标完成率、利润完成率、往期活动对比、活动期间用户参与数、新增客户数、客单价、连带率等。
活动的影响:包括对活动前和活动后的影响,分析商品价格走势、客单价走势、活动的爆发度、衰减度等。
活动的效率:主要是关注投入产出,分析各渠道的推广费用、带来的流量、销售额、费销比等。
如何分析这些指标?(下面列举某电商利用finereport搭建的数据分析平台,供参考思路用)
1.活动的业绩指标分析。
上图中主要针对活动的投入产出进行分析,目的有两个,一是要对整体活动的价值进行分析,投入产出比是否健康;二是针对各渠道的投入进行分析,合理改善活动开支。
以上只是针对活动的一些指标分析图表的示例,活动分析是相对比较灵活的,当活动的目的不同时,期需要的分析指标也会有所不同。也并不是所有的活动全部商品都参与,个别活动可能只是针对部分商品进行促销。这样针对促销商品的关联性分析也同样具有意义。
同时,活动周期可能不止一天,在活动期间可以进行A/B测试,对两个店铺执行不同的促销手段,通过对比查看最优的促销方式,而后的活动中,则以最优的手段来进行促销。
总之,分析活动数据是为了通过对本活动的分析,来发现活动的不足之处,对已经过去的活动进行评价,对未来的活动进行调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❺ 今年双十二,各大电商的活动力度到底如何
虽然双十一成为了购物狂欢,但尾货并没有缩减多少,反而进一步扩大了规模。尤其对于以降库存为核心的鞋服产业而言,双十一促销很容易形成不良好的局面,商家需要借助平台再进行一次清仓甩卖。以清仓为目的诞生的双十一,最终却造成了更多的积压,并由此产生出了双十二。
其实,很多小伙伴也发现,天猫商家每年在双十二的优惠力度上是会稍高于双十一,道理也很简单,双十一名声在外,全世界的买家都多多少少在那天会参与其中 。为了维护品牌形象,直接让利会让消费者习惯这个定价,后期一旦不放隐藏优惠券了,客户流失会很大,品牌涨价也比较难,隐藏优惠券是为了让利给顾客提高销量和排名的一种方法,如果直接发放商家很容易损失过大。让推广者通过渠道发放,就相当于一部分商品维持原价来盈利,一部分商品低价做口碑,通过隐藏优惠券带动店铺的销量的增长,从而店铺铺名上升,带了大量自然购买流量,这样商家的利润会远远大于隐藏优惠券让利产生的损失。
❻ 各大电商平台扎堆百亿补贴,决战年货节,消费者的购买力怎么样呢
如今电商五花八门的补贴,各式各样的“造节”,本质上反映了哪些问题?这个根据我自己个人的理解,基本也就是,消费水平在不断下降的本质意义吧,这几年各种问题不断,大家手里的钱都是一个掰成两半花,所以网购的欲望大幅度的开始下降,但是电商平台,可是靠大家消费生存的,没没办法,你们不买,只能想办法推出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引导你们进行消费了,什么所谓的电商节,本质就是推销而已。
针对年货消费,县域既是一个消费力正在被逐渐释放的庞大需求侧,也具有丰富供给产品构成的重要角色定位。由此,电商平台正在抓住这一市场机遇,一方面提供贴合县域消费者习惯和需求的服务和玩法,解锁县域年货消费新姿势;另一方面,电商平台也在把更多县域好产品通过新产销模式以及运用越来越娴熟的直播和社交玩法,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❼ 6.18是什么日子,为什么各大电商都在做活动
6.18是京东的周年庆,京东在大力投钱做促销广告,淘宝天猫,国美商城,苏宁易购,等多家知名网购网站也同时推出大型促销活动,这样做可以不让京东一下子就提高知名度。
❽ 2021电商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是怎么样的
2021电商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别是:
2021电商行业发展现状是:总体情况是电子商务服务业属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十年的迅猛发展,在物流快递、在线支付和电子认证等服务业发展推动下,电子商务服务业快速发展。
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达5.45万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0.98万亿元,同比增长21.9%。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线下遭遇关店潮,线上服务需求迅速增长。
直播购物、网上支付、无接触式配送、上门退货等成为疫情下消费者网购的“新常态”,商家对于IT解决方案、新型营销服务、专业运营服务、物流服务的需求直线上升。
2021电商行业发展趋势是:
1、人们对APP的依赖不断提升:2020年,全网用户对移动互联网依赖度进一步加深,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及打开APP个数均有一定程度提升。
2、移动购物APP偏好最强:从APP用户人均日使用时长来看,随着线下生活场景的线上化转移,用户的使用程度也在不断加深2020年12月,从APP月均使用时长和使用次数来看,移动购物排行前列,月均使用时长和次数分别为545.1分钟和162.3次。
3、综合电商APP用户体量庞大:移动互联网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社交、电商、视频娱乐及支付等领域TOP1 APP在行业渗透率均超五成。具体数据来看,即时通讯、综合电商分别为10.77亿人和9.92亿人排名前列;支付结算和浏览器渗透率最高,分别为94.7%和68.3%。
主要的电商模式是:
1、B2B–企业对企业:B2B ( Business to Business)是指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供需双方都是商家(或企业、公司),她(他)们使用了互联网的技术或各种商务网络平台,完成商务交易的过程。电子商务是现代 B2B marketing 的一种具体主要的表现形式。
2、B2C–企业对个人:B2C 是 Business-to-Customer 的缩写,而其中文简称为“商对客”。“商对客”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也就是通常说的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商业零售模式。
这种形式的电子商务一般以网络零售业为主,主要借助于互联网开展在线销售活动。B2C 即企业通过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新型的购物环境——网上商店,消费者通过网络在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等消费行为。
3、C2B–个人对企业:C2B(Consumer to Business,即消费者到企业),是互联网经济时代新的商业模式。
这一模式改变了原有生产者(企业和机构)和消费者的关系,是一种消费者贡献价值,企业和机构消费价值(Consume Value)。
C2B 模式和我们熟知的供需模式(DSM, Demand Supply Model)恰恰相反,真正的 C2B 应该先有消费者需求产生而后有企业生产,即先有消费者提出需求,后有生产企业按需求组织生产。
通常情况为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产品和价格,或主动参与产品设计、生产和定价,产品、价格等彰显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生产企业进行定制化生产。
❾ 为什么各大电商都要在双11搞活动
11月份比较适合做一个购物节,因为11月全国大部分地区由秋入冬,消费者需要采内购一大批生活用品,容诸如衣物、鞋子、被子等等;另外,历数全年,唯独11月没有大的节假日,购物节可以给人一个缓解放松的契机。
经过阿里的大力运营,加上国内外媒体的报道和关注,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双十一”影响力,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购物节,也成功为消费者设置了消费议程——提示消费者在每年11月11日这天,所有商家均会推出大幅度折扣,消费者应该在这个时段出手购物最划算。
(9)各电商促销活动纷纷推出扩展阅读
从近年来国内主要网购平台开展“双十一”促销活动情况来看,部分网络经营者涉嫌价格欺诈、虚假宣传、假冒伪劣、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违规行为。因此部分消费者逐渐看清个中猫腻,进而更趋向于理性购物。
一定要小心骗子冒充卖家,众多消费者在“双十一”疯狂血拼的时候,骗子们也在摩拳擦掌。警方根据此前的网购骗局,提出公众最容易上当的环节:一旦遇到网购异常需重新付款或者退款、网店异常无法付款等情况,不要轻信所谓的客服,更不能直接按照对方要求转账汇款。
❿ 2020“双11”全球狂欢节,都有哪些领域被带火了
双十一原本是一个属于单身狗的节日,近几年却演变成了购物狂欢节,在这个潮流下,每年的双十一,各大电商纷纷搞特价活动,2020年也是如此。
综上所述,2020年双11全球狂欢节带火了电商领域,包括各电商平台的打折预售活动,直播带货,抖音快手等其他电商渠道,但是打折囤货必然好,购物需谨慎。在这个过程中,也并不是所有的东西便宜了,有些商家为了盈利,会在双十一前把价格先提上去,然后再降价,最后营造出一种商品降价的效果,而事实却只是一种营销策略。当然也存在很多不错的良心商家,他们确确实实是将产品打折进行促销,或者比平常送出更多的赠品。所以双十一购物需谨慎,希望大家都可以买到既优惠又心仪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