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华市唯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金华市唯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2016-10-31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鞋塘镇金家村金家喜大楼506号。
金华市唯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30703MA28EFU65F,企业法人肖霖,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金华市唯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玩具、文具、日用杂品销售及网上销售。(凡涉及后置审批项目的,凭相关许可证经营,浙江省后置审批目录详见浙江省人民政府官网)。
通过爱企查查看金华市唯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Ⅱ 金华市稳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金华市稳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2018-05-29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后街宾虹广场DY幢221号。
金华市稳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30702MA2DCRGF6L,企业法人曹慧,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金华市稳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服装、鞋帽、箱包、日用品百货、家居用品、针纺织品、工艺品(除文物)、汽车配件、皮革制品、日用塑料制品、珠宝首饰、化妆品、饰品、钟表、眼镜及配件(除隐形眼镜)、宠物用品(除兽药)、玩具、五金产品、办公用品、体育用品(除弩、民用枪支)、灯具、电子产品(除电子出版物)、计算机软硬件及配件、电器、通讯设备(除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机械设备、金属制品的销售及网上销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允许的无需审批的货物与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金华市稳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Ⅲ 金华市华旭电商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
金华市华旭电商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2018-01-02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注册成立回的有限责任公司答(台港澳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金义都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307-8办公室。
金华市华旭电商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30700MA29R68C1Q,企业法人张利杰,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金华市华旭电商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金华市华旭电商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Ⅳ 金华市李子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金华市李子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2016-08-26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李渔东路1111号办公楼6楼613-620。
金华市李子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30703MA28E88N5H,企业法人方建华,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金华市李子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食品经营,日用杂品网上销售,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除证券期货等金融业务咨询,未经金融等行业监管部门批准不得从事吸收存款、融资担保、代客理财、向社会公众集(融)资等金融业务)。 (凡涉及后置审批项目的,凭相关许可证经营,浙江省后置审批目录详见浙江省人民政府官网。)(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金华市李子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Ⅳ 求您所知道的台州经济和金华经济的异同点。
州是中国股份合作经济的发祥地,是浙江制造业的重要基地。1978年台州工业总产值仅为6.5亿元,到2004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2943亿元。台州工业经济通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拥有8万多家工业企业,涌现了钱江、吉利、飞跃、星星、海正、苏泊尔、东港、伟星等一批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其中有206家企业销售产值超过亿元,更有9家企业销售产值超过10亿元,有48个工业制成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外第一,形成了汽摩及配件、医药化工、模具塑料等九大制造业行业。
一、汽摩及配件。现有汽车、摩托车及配件生产企业2775家,2004年产值为310.89亿元,占全部工业的10.56%,出口额超3亿多美元。台州是全国摩托车生产四大板块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摩托车及配件生产出口基地,其中19家整车企业列入国家公告管理,年产量160万台,占全国的10%以上。台州是国内踏板式摩托车的发源地,产量占国内市场的50%以上,全国各大摩托车生产企业的配件50%来自台州。“钱江”品牌先后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吉利集团是全国第一家生产轿车的民营企业,2004年销量达到10万辆,出口4583辆。我市生产的轿车变速器、橡胶密封件、减震器、电动刮水器、机油冷却器等在国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
二、医药化工。台州是中国最大的医药化学原料药生产出口基地,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现有3030家企业,2004年产值217.04亿元,占全部工业的7.37%;其中近一半出口,有8大类40多个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占有率,已形成抗生素抗肿瘤药物、激素类和计生药物、头孢类药物等一批全国性生产基地和海正、东港、华海、九洲、仙药、永宁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医药企业。
三、模具塑料。台州素有“模具之乡”、“塑料制品王国”的美誉,有塑料及模具生产企业8748家,注塑设备3万多台,2004年产值308.56亿元,占全部工业的10.48%,消耗塑料树脂原料200多万吨,占全国总消耗量的1/8。全国各种家电、汽车塑料配件90%以上在台州加工完成;模具行业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拥有200多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加工中心设备,产品95%为塑料模具,仅电视机外壳塑料模具就覆盖了全国50%的电视机生产家。
四、家用电器。台州是中国重要的家电及制冷配件生产基地,2004年完成工业产值335.92亿元,占全部工业的11.41%,冷柜、压力锅、空调器、卫生洁具等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居领先地位,其中压力锅、不粘锅国内市场占有率约70%和50%,制冷配件在10%以上,冷柜年销量连续五年居全国同行前列,市场占有率达25%左右。“星星”、“苏泊尔”和“爱仕达”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星星”冷柜、“苏泊尔”压力锅和不粘锅、“爱仕达”不粘锅系中国名牌产品,“星星”牌冷藏冷冻箱、“双鹿”牌空调、“苏泊尔”不粘锅、“爱仕达”不粘锅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
五、服装机械。台州是我国重要的服装机械生产出口基地,有生产企业2094多家,各类工业缝纫机、家用多功能缝纫机、电动裁剪机等,品种多达200多种,年产量300多万台套,2004年产值103亿元,出口3亿美元,占全国的40%,产量和出口量都居全国第一,其中,曲折缝工业缝纫机和电动裁剪机在国际上占有70%的市场份额。飞跃集团成为国内缝纫机行业的“龙头老大”,“飞跃”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飞跃、中捷、宝石被评为中国名牌。
六、阀门水泵。台州是中国最大的阀门和水泵生产基地,拥有企业1.2万多家,2004年产值371.92亿元,占全部工业的12.64%,潜水泵、螺杆泵、家用泵等国内市场占四分之三,并大量出口东南亚。台州还是全国最大的低压铜球阀门生产出口基地,近30个品种600多个规格,国内市场占有率50%以上,出口占全国的60%以上。
七、工艺礼品。台州是中国最大的圣诞礼品和节日灯生产出口基地,有各类企业1.1万多家,2004年产值357.84亿元,占全部工业的12.%。已形成节日用品、旅游用品、装饰用品、玩具产品、美术雕刻等五大类,品种上万个,产品遍布六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水晶产量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木制工艺品、节日灯、太阳伞、车内装饰件等产量和出口量都居国内第一。同时,“中国工艺品之都”、“中国工艺礼品之都”、“中国休闲用品礼品生产基地”等称号均落在台州。
八、食品饮料。台州的食品饮料行业主要是罐头食品、啤酒饮料、水产品等,企业3465家,2004年产值117.17亿元,占全部工业的3.98%,黄罐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罐头食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桔罐产量占世界的1/3,出口占全国的近一半。台州的水产品年产量140万吨左右,居全省第一,其中的冻虾仁产品主要出口日本,出口量居全国第一。
九、鞋帽服装。台州鞋帽服装行业是企业家数最多、分布最广、最具有块状集群优势的行业,企业近1.8万家,2004年产值超374.24亿元,占全部工业的12.72%。年产仿真皮鞋约6亿双,产品基本上出口为主,远销欧美、中东、非洲等地区,产量和出口量居全国第一。
目前,我市正在实施“工业服务年”活动和“513”工程战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的工业经济将保持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势头。
金华:
一、近年来,在工业投资、招商引资、外贸出口等多方拉动下,金华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4年,金华区域的国内生产总值逼近千亿大关,达到978.38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1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20美元,与2000年相比翻了近一番;财政总收入跨上百亿大关,达到106.35亿元,是2000年的近三倍;进出口总额增幅连年在全省名列前茅……。透过这些不断跳跃的数字,是金华所处的浙中地区形成了以民营经济、集聚市场和集聚产业为特色的内在的经济增长机制和投资增长模式,造就了名扬海内外的全国性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和永康五金市场,涌现出小商品产业、小五金产业等的县域经济、块状经济为特色的八大产业集群,凭借低成本优势的“小商品”、“小五金”等开始在国内外市场上所向披靡。金华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鼎盛的历史时期。
但伴随着这种经济高速增长的喜悦,也带来了成长的烦恼。金华经济也受到了来自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恶化和地方经济国际化带来的双重冲击,各种危机也悄然而至。一方面是经济高速增长、高投入带来了高消耗、高排放,资源要素、能源供给、生态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开始难以支撑,到处出现电荒、地荒、水荒、民工荒以及环保、原材料、政府服务等成本的骤增;另一方面是经济不断国际化所带来的欧美国家强硬的反倾销措施、特保措施以及不断森严的技术、绿色、安全等强制认证手段,使我市主打的出口产品如纺织品、电动车、玩具等开始难以招架。在国内经济环境恶化和地方经济不断国际化的背景下,金华的民营企业开始面对需要消化不断上升的成本和越来越多的国际化麻烦。金华以民营经济的机制优势和以块状经济、专业市场低成本取胜的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受到全面挑战。
二、金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受到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恶化和地方经济国际化的挑战,本质上是民营经济的制度优势VS国际惯例,集聚市场和产业的低成本优势VS品牌、科研、质量、知识产权、国际竞争等已经存在问题。这说明在不断国际化,不断走向成熟、复杂的完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推动形成这种内在增长机制的经济增长方式到了该变革的时候了。这些年来,金华经济快速增长的内在动因得益于粗放的投资增长模式:一方面是政府控制要素价格,制造土地、资金等的低成本鼓动投资,大规模招商引资;另一方面是企业不太注重知识产权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不断被仿冒、拷贝。由此产生的巨大投资冲动使一个保温杯、一个拖把、一辆滑板车,一只产品能迅速膨胀出几千家生产企业。一阵阵的保温杯热、拖把热、滑板车热等创造了一阵一阵的浙中经济奇迹,但面对着不断国际化,不断走向成熟、复杂的完全市场经济,需要金华造就的是经久不衰的产品和产业。
金华经济需要转型成一种高效又可持续的现代化经济增长模型,这就需要对固有的经济增长内在机制和增长方式进行转变。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要从单纯追求集聚产业的低成本优势观念向创造独到性优势转变,要转向到制造出市场欢迎,但竞争对手制造不出来的产品;经济增长方式要从原来投资增长,单纯依靠提高投资率的增长方式转变到依靠知识增长,价值增长和效率增长方式上来。对政府来讲,就是要从仅依靠控制要素价格的低成本粗放式吸引投资转变到挖掘地方的知识价值、树立地方的个性和品牌,创造地方不断升值的潜力进行专业化招商引资;而对企业来讲,要创建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的环境,鼓励企业进行管理和技术不断升级来构筑竞争优势。在不断国际化、不断走向成熟、复杂的完全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下,金华只有挖掘最具知识价值的产业优势点,迅速从一个廉价的地区转变成一个依靠知识不断升值的品牌地区,才能不断吸引优秀的企业来金华扎堆。
三、金华目前已形成“五大”最具知识价值的产业基础,并在国内外的新兴产业中已取得一定的地位。一是由“小五金”成长出来的汽车产业,目前已有青年集团、正宇集团、铁牛集团、康迪集团等整车企业和一批知名的汽车零配件企业,其中青年集团的“尼奥普兰”豪华大巴和曼卡等在国内外领先。二是由影视拍摄基地提升而来的影视产业。目前横店已建立亚洲最大的高科技摄影棚和中国第一个影视产业实验区。三是由“小商品”派生出来的网络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博览业。中国服装网、中国包装网、今*五金网、中国食品网、5173网等大多已成国内知名网络电子商务平台,义博会已成为中国著名的国际性展会。四是从传统建材实现到新材料产业的转变。横店的电子基础材料,特别是磁性材料已在国内外占据绝对优势。五是由传统中药演变而来的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和现代植物药产业。兰溪已成为中国50强的现代植物药产业基地,有康恩贝集团等3家中国中药50强企业,横店康裕集团也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麻黄素生产基地。
金华经济工作的重心不应见招拆招纠缠于解决宏观经济环境恶化和地方经济不断国际化带来的各种纷繁复杂的具体问题,更不能等待和寄希望于宏观调控结束和国际环境变好再进行一轮大规模的粗放式增长,而是要迅速集中优势力量,紧紧扣住金华这些最具知识价值的产业优势点,快速“做大”汽车、影视、电子商务、新材料和现代植物药等新兴产业的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使金华迅速成为这些新兴产业在国内外的领先地区和强势地区,由此通过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快速“跨跃”来实现金华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突围,创造金华能直面不断国际化,不断成熟和复杂的完全市场经济新环境下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内在机制和增长方式。在此,一是要迅速集中要素资源,大力扶持汽车、影视、电子商务、新材料、现代植物药等新兴产业,力争使这些产业的企业不外迁,并使金华继续保持这种优势;二是要创造国内竞争优势的专业化新环境,吸引周边乃至全国性的这些新兴产业的要素资源和企业快速来金华集聚,形成全国性的领先地区;三是创造全球竞争优势的新环境,吸引全球性的这些产业的要素资源和企业快速来金华集聚,形成国际领先地区。
四、金华需要突破现有县域经济的割据,集“大金华”的要素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建设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专业化园区,构筑能承接全国性、世界性的汽车、影视、电子商务、新材料和现代植物药等新兴产业快速转移和集聚的专业化招商平台。在此,需要在原来市区“一中心两翼两三角”拉开框架和全市十二个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基础上,建设浙中五大全国性或国际性的新兴产业园区。一是汽车产业园区。建设浙中汽车工业城,吸引国内外汽车整车、零部件及相关企业集聚,建设中国重要的商用车基地。二是影视产业园区。建设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为亚洲的影视产业基地。三是新材料产业园区。在横店电子工业园基础上,吸引各门各类的新材料企业,建设国际性的新材料基地。四是现代植物药产业园区。在金华、兰溪开发区基础上,建设国际性的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和现代植物药产业基地。五是中科院金华科技园。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服务业、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电子出版物等虚拟经济,建成真正高科技产业的IT“楼宇”开发区。
金华要摒弃“小商品”、“小五金”的区域形象,营销金华汽车制造、影视、网络电子商务、新材料、现代植物药以及现代物流业、博览业等新兴产业在国内外领先的形象,树立金华依靠知识不断升值的声誉。“小商品”、“小五金”等低端廉价的产业形象所吸引的多是诸如二三流世界的一些采购商等低端客商,而西方的先进制造业投资反而会望而却步。事实上在金华也是一些新兴产业吸引了国际巨头的关注,如美国时代华纳、国际数据集团、华登国际基金、德国曼和尼奥普兰等等。同时,营销金华在上海南翼新兴产业带中的地位。通过加快浙中地区汽车、影视、网络电子商务、新材料和现代植物药等新兴产业在长三角南翼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把这些新兴产业纳入上海南翼新兴产业发展格局之中,通过差异化发展,形成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到杭州高新园区,再到浙中地区以汽车、信息通讯、软件、集成电路、数字电视、动漫、网络游戏、新型医药和环保、新材料为重点的亚洲的国际性新兴产业带的延伸,使金华的新兴产业成为上海至杭州新兴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形成金华上海南翼的新兴产业基地和重要的新兴产业明星城市的形象。
五、传统经济增长依靠的是民营经济的兴起和周边民营企业的快速集聚,形成低成本扩张的优势,而又一轮以知识型新经济为内涵的金华经济的增长关键是成功吸引全国性、全球性的汽车、影视、网络电子商务、新材料和现代植物药等新兴产业的快速集聚,完成金华从民营经济区向全球经济区的转型,形成金华全球性的唯我独有的知识价值优势,构筑金华新经济发展的内在经济增长机制和增长方式。要实现这种转型,关键是要创建金华形成一种国际化的机制与环境:一是建立在全球化和完全市场经济环境下服务企业的新方式。通过重视对外关系,建立全球资源配置的平台,帮助企业形成迅速获得全球任何一个地方资源和要素的能力;二是形成适应全球化和完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生存发展的新环境,转让投资者满意的服务为按国际惯例和制度办事。三是创建在全球化和完全市场经济环境下营销地方的新模式。通过推动从推销地方向营销地方的转变,尽快使金华在全球工商业中形成新兴产业的定位和吸引力。
金华通过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跨越,并通过加快国际化进程来实现这种跨越,以此转变金华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成功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转变,推动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设,建立金华面向国际、面向未来、面向完全市场经济的新经济增长的制度环境。一是从行政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金华产业的竞争地域将越来越广,而领域会越来越专,竞争对手的层次会越来越高。金华只有进行战略目标管理,长期集中专注于最具知识价值的产业优势点,才能在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中确立优势地位。二是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金华经济将不断国际化,政府部门应改变原来“救世主”式的服务民企方式,改过份依赖于具体的“扶持”政策为创建更多的宏观服务环境,能让企业专注于市场与技术,而不是花费许多成本和精力与政府处理公共关系。三是从传统管理向更多地应用IT技术转变。传统经济发展依靠的是大规模“硬件”基础设施投资,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基于现代IT网络技术制定金华经济增长更高效的“软件”解决方案,比如建立全球性的gotojinhua网上平台和全球性的“投资金华”网上平台等系统,使整个金华经济结构而不是局部的产品快速融入全球化、国际化、网络化之中。
Ⅵ 金华如何聚人引智发展哪些特色产业
“新区成立近一年来,不仅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而且在招商引资上取得可喜成果。据介绍,目前已引进先进制造业项目13个,总投资142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11个,总投资177亿元,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将在新区打造电子商务新城,总投资150亿元,招商势头强劲。”陈佳芳委员说,“金义都市新区以欣欣向荣的景象创造了金华的‘新区速度’。” 如何聚人 如何确保人口发展规模与新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适应,人口素质结构与智慧型城市相协调?陈佳芳委员表示,除了良好的产业与就业支撑,还要在体制、机制上加以突破。比如,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带来的农民进城难、进城后无法享受市民待遇的障碍。逐步建立以实际居住地为户口登记的原则,全面取消投靠条件限制,放宽城镇户口准入条件;在子女就学、就医、就业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惠及外来人口,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陈佳芳建议,合理控制安居成本,通过金融手段、土地政策和税收杠杆,合理调控房价,抑制投机购房,保障刚性购房,构建高端有约束、中端有市场、低端有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让各类人群“居者有其屋”。 如何引智 “新区建设发展首在引资,重在扶持,关键在人才,而育才、聚贤唯筑校而取。”民建的委员们建议,要重视高等院校的带动作用,同时重视高规格职教中心建设。 “高在何处?”民建委员建议,以金义都市新区建成新经济中心、新科技中心、新物流中心、新制造业中心、新兴旅游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的目标为参照,在职教中心开设物流、制造、旅游服务、电子商贸等专业。同时,在全省甚至全国范围内公开选拔校长和各专业学科带头人,大力引进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的、能引领专业发展的拔尖人才。 委员们认为,可以通过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形式,资产可以实施“物业式”管理,开放式、非学历性教学;师源可以为雇佣式、自备式、短聘式、常驻式、公派式等,以需设求;生源可以为高端培训、专业短训、职业基础教育、进修、自修式教育、为入区企业代培、针对性交流、前沿讲座等对象。 产业特色 何淑芳代表认为,金义都市新区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可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 根据新区的地理位置、文化旅游资源及新区整体功能定位,确定以传统和现代文化为主体,以文化创新为主线,以提升新区的旅游文化创意能力为核心,以文化旅游景区和创意园区为依托,以塑造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品牌为导向,采取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产品创意与商品创意相结合的原则,整合资源,整合营销,重点发展都市文化旅游、现代文化娱乐旅游、民俗旅游、乡村旅游、文化休闲旅游、修学度假旅游、访祖认宗旅游等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园区,大力开发具有浙中特点的文化旅游商品。 吴彩霞委员建议,在目前新区规划的三大主题功能区之一“中部综合服务功能区”中,培育养生保健特色街,以满足特定目标消费群体的保健、康体、养生、休闲需求。首先要在符合新区总体规划要求下,结合新区商业文化特点,充分研究与旅游等产业发展相结合,做好养生保健特色街的规划工作,有序推进养生保健市场划行归市,避免重复建设和强推硬拉。 结构布局上,除了本地投资者,可引进外地的老字号和知名国药店、国药养生馆,吸引社会投资建设,鼓励国内外有实力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和商业企业积极参与特色街建设,把特色街打造成为展示新区形象和内涵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