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简述电子商务产生的背景及产生的过程。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获取生产资料的途径与产品营销的范围日趋扩大,同时,现代企业竞争的结果使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都进入了一个微利时代,产品的成本和利润变得非常透明。
而电子商务的推广,加快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在网上实现商流活动后,需要一个有效的现代物流对实物提供低成本、高效率、适时、适量的转移服务,这使现代物流在整个商务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电子商务带来对物流的巨大需求,而物流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瓶颈也日益突出。
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
1、起步期,1990-1993年,电子数据交换时代,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起步期。
2、雏形期,1993-1997年,政府领导组织开展“三金工程”阶段,为电子商务发展期打下坚实基础。1997年4月以来,中国商品订货系统(CGOS)开始运行。
3、发展期,1998年3月,中国第一笔互联网网上交易成功。1999年3月8848等B2C网站正式开通,网上购物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4、稳定期
2000-2009年,电子商务逐渐以从传统产业B2B为主体,标志着电子商务已经进入可持续性发展的稳定期。
5、成熟期
3G的蓬勃发展促使全网全程的电子商务V5时代成型,电子商务已经受到国家高层的重视,并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1)电子商务的时代背景扩展阅读:
电子商务的历史背景
(1)事实上,电子商务并非是一种刚诞生的事物。早在本世纪70年代,电子数据交换(EDI)和电子资金传送(EFT)作为企业间电子商务应用的系统雏形,已经出现。
(2)多年来,大量的银行、航空公司、连锁店及制造业单位已建立了供方和客户间的电子通信和处理关系。这种方式加快了供方处理速度,有助于实现最优化管理,使得操作更有效率,并提高了对客户服务的质量。
电子商务趋势形成的原因,趋势形成的原因之外部因素
(1)宽带通信市场发展迅速。
(2)电子政务发展迅速。
(3)游戏产业的带动。
Ⅱ 电子商务的现状和未来是什么
电子商务的现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农村地区蓬勃发展,成为半熟练工人、妇女以及其他群体实现就业的有力工具,促进发展中国家就业和包容性增长。
电子商务具有克服市场障碍和将消费者与企业对接的潜力,能够直接创造就业,也能通过物流服务以及更广泛的电商生态系统的其他环节创造就业。电子商务能使农村居民像城市居民一样享受方便快捷、物美价廉的商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并能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和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电子商务的未来是我国网络购物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超过一成,远超欧美发达国家。更有研究部门预测,到2020年,我国网购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将超过50%。
(2)电子商务的时代背景扩展阅读:
电子商务体量不断扩大,部分实体店被取代,实体零售渐成萎缩之势——两种经济形态之争有其现实背景。
专家指出,事实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呈现融合发展态势。据《规划》,“十二五”末,全国开展在线销售的企业比例增至32.6%,电子商务服务业市场规模达到1.98万亿元,传统产业与新兴业态相关从业者达2690万人。电子商务已成为各类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成为全面促进就业的有力支撑。
Ⅲ 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历史发展】[编辑本段]以欧美国家为例,可以说电子商务业务开发的如火如荼。在法、德等欧洲国家,电子商务所产生的营业额已占商务总额的1/4,在美国则已高达1/3以上,而欧美国家电子商务的开展也不过才十几年的时间。在美国,美国在线(AOL)、雅虎、电子港湾等著名的电子商务公司在1995年前后开始赚钱,到2000年创造了7.8亿美元,IBM、亚马逊书城、戴尔电脑、沃尔玛超市等电子商务公司在各自的领域更是取得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巨额利润。欧美国家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 欧美国家拥有电脑的家庭,企业众多,网民人数占总人口的2/3以上,尤其是青少年,几乎都是网民,优裕的经济条件和庞大的网民群体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2. 欧美国家普遍实行信用卡消费制度,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信用保障体系,这为电子商务的网上支付问题解决了出路。细致说来,欧美国家的信用保证业务已开展有80年的时间。在欧美国家,人们可自由流动,不用像中国一样受户口的限制,为方便生活起居,每个人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不能伪造并伴随终生的信用代码,持此信用卡进行消费,发卡银行允许持卡人大额度透支,但持卡人需在规定时间内将所借款项归还,如果某企业或个人恶意透支后不还款,那也就意识着以后他无论走到何地,他的信用记录上都会有此污点,不论他想贷款买房,购车或办公司,银行都不会贷款给他,这在贷款成风的西方世界是及其可怕的!因此,西方人普遍将信用看作自己的第二生命,谁也不愿意贪小利失大义,当在网上购物时,他们会在点击物品直接输入密码,将信用卡中的电子货币划拨到网站上,商务网站在确认款到后,立即组织送货上门。 ★3. 欧美国家的物流配送体系相当完善,正规,其是近年来大型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出现,使的不同地区的众多网民,往往能在点击购物的当天或转天就可收到自己所需的产品。这要得益于欧美国家近百年的仓储运输体系的发展史。以美国为例,第二次世界大站后,许多企业将军队后勤保障体系的运做模式有效地加以改造运用到物资流通领域中来,逐渐在全国各地设立了星罗棋布,无孔不入的物流配送网络。即使在电子商务业务还未广泛开展的十多年前,只要客户打电话通知要货,几乎都可以享受免费的送货家政服务。美国联邦快递,UPS(联邦包裹快递)等是大型物流公司的典范,专门负责为各个商家把产品送到顾客手中,有了这样庞大的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当电子商务时代到来后,美国只需将各个配送点用电脑连接起来,即顺理成章的完成了传统配送向电子商务时代配送的过度,电子商务活动中最重要最复杂的环节——物流配送问题就是这样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中国状况】[编辑本段]中国电子商务始于1997年。如果说美国电子商务是“商务推动型”,那么中国电子商务则更多的是“技术拉动型”,这是在发展模式上中国电子商务与美国电子商务的最大不同。在美国,电子商务实践早于电子商务概念,企业的商务需求“推动”了网络和电子商务技术的进步,并促成电子商务概念的形成。当Internet时代到来的时候,美国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先进和发达的电子商务基础。在中国,电子商务概念先于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启蒙者”是IBM等IT厂商,网络和电子商务技术需要不断“拉动”企业的商务需求,进而引致中国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了解这一不同点是很重要的,这是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特点,也是理解中国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的一把钥匙。 在1997年和1998年,中国电子商务的主体正是一些IT厂商和媒体,它们以各种方式进行电子商务的“启蒙教育”,激发和引导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兴趣和需求。经过这一阶段,在1999年和2000年,以网站为主要特征的电子商务服务商在风险资本的介入下成为中国电子商务最早的应用者,成为这一阶段中国电子商务的主体。随着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的深化,随着资本市场泡沫的破灭,网站电子商务开始跌入低谷,而企业特别是传统却开始大规模进入电子商务领域,中国电子商务从2001年开始进入第三个阶段,企业电子商务成为中国电子商务新的主体。 这一变化是深刻的,然而也引发了对中国电子商务形势的一些不正确看法。人们已经习惯以网站电子商务,特别是以一些“热点”网站电子商务作为了解和判断电子商务形势的重要甚至唯一的依据。因此,一些“热点”网站电子商务的衰落,导致不少媒体和专业人士作出了中国电子商务处于低谷、走向衰退或者干脆从此一蹶不振的判断,许多人因此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产生极大的怀疑,对电子商务的优越性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负面的、否定性的意见。 这是看法可以理解但并不正确。事实上,与表面情形相反,中国电子商务正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总的态势是健康的。电子商务的主体正在由IT厂商、媒体和电子商务服务商转换为企业,传统企业正在大规模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其特点是坚定、有效但不太吸引“注意力”。企业电子商务是今后观察和判断电子商务形势的主要视角。 未来电子商务展望[编辑本段]尽管近来对于互联网零售公司的风险投资基金已经明显减少,但北美互联网零售市场的总销售额在2000年仍然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9.3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了75个百分点。这是从Gartner Group Inc.公司最近关于互联网业界研究报告中所得到的消息。Gartner Group Inc.是主要从事于互联网技术研究以及业界咨询的公司。该公司的这份报告中还提到在1999年北美互联网零售市场的总收入是16.8亿美元,而较1998年则增长了157%。据Gartner的分析家介绍,随着该市场的逐渐成熟,该领域内的一些实力雄厚的零售商也开始崭露头角,他们将来有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导者。 Gartner公司电子商务服务部门的主要分析家Robert Labatt说:“一些具有知名品牌以及雄厚客源支持的在线销售公司将在以后的大合并浪潮中占得先机,而一部分小型零售商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发展能够获得收益的战略伙伴关系。” “而对于目前市场的领导者而言,现在正是猎取利润的大好时机。因为他们与那些相同弱小的商业伙伴相比,他们具有雄厚的人才团体、技术及客户基础等多个优势,只要他们与这些弱小的商业伙伴达成协议,他们将肯定获得更多的利益,至少可以减少更多的商业成本,”Robert Labatt说。“为了生存,这些互联网零售商除了在短期内向人们展示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得到所预期的利润之外别无他法。” 在1999年,北美零售市场中在线购物活动的发生额还不到用户总销售额的1%,而Gartner预计,到2004年,在线购物整个销售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将达到5%至7%左右,其中计算机软/硬件以及家庭消费电器的销售将是在线购物活动中的主要领导产品,预计这类产品的销售额将从1999年的7.5亿美元在2004年猛增到59.7亿美元。 “尽管看似这类产品拥有很好的销售背景,但事实上这类产品的销售商多是采取薄利多销的销售策略,特别是与那些从事在线银行服务的互联网公司来看,更是如此,”Labatt说。
Ⅳ 当前电子商务发展的背景是什么
中国最近十年的外贸迅猛增长,帮助了阿里巴巴等一批国际商贸网站的崛起,但接下来版几年,随着房地权产及石油行业等利润的上涨,外贸行业的利润下降,更多的行业资本将流入到国内商贸及服务行业去,这也会对本地搜索与分类广告带来一定的发展契机,无论阿里巴巴、易趣或淘宝,这些的先行者只是集中精力在商贸行业,而服务行业相对是一片空白,如果本地搜索与分类广告发展得好,也许其中会产生另一位电子商务的巨头,毕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服务行业占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越来越重要。
Ⅳ 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背景是什么
电子商务发展
经过四个阶段
1、eft时代
2、电子报文传送技术
3、联机服务
4.、www
具体的到网上查
Ⅵ 电子商务的背景及形成原因
你问这些做什么用的?
我个人认为,电子商务的背景就是互联网高速发展这个大环境。形成原因是市场需求驱动的
Ⅶ 网上购物系统出现的历史背景
.1 电子商务的背景和意义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通信和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Internet在全球爆炸性增长并迅速普及。在这一前提下,电子商务应运而生了。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以交易双方为主体、以银行电子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数据为依托的全新的商务模式,它可以使商家与供应商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更快地满足客户需求,也可以让商家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佳供应商,在全球市场上销售产品。自1998年“电子商务年”以来,电子商务在全球发展迅猛,大约每九个月其交易额就翻一番,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包括网上贸易额、销售额等)达到数千亿美元,电子商务收入剧增262%。
目前,世界各国纷纷看好电子商务这块新大陆,普遍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是未来25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对经济的促进将远远超过200年前的工业革命。著名网络经济调查评论家Robert Metcalfe声称:“互联网的价值等于(与之相联结的)网点数量的平方。”
1.2 电子商务的现状
日前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电子商务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网上商店总数已经超过10万家,网上展示的商品总数约为2000万件。
该项研究是由上海东方网诚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研究对象包括全部拥有独立域名和网上商店系统的网站,以及部分租用第三方平台、具有一定规模的网上商店,但不包括设在易趣、淘宝、易拍等拍卖网站上的店铺。
对电子商务来说,4月1日正式实施的《电子签名法》应该是一个契机。近日,由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倡导成立的“中国电子商务诚信联盟”在北京宣告成立,eBay易趣、卓越等业内40多家互联网企业老总悉数聚集,并签下了“诚信宣言”,这显示了中国电子商务企业开始从他律走向自律。
据有关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网络拍卖市场有9.4亿元的规模,2003年有19.2亿元的规模,预计2004年我国网络拍卖市场几近达到33.7亿元。但是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去年发布的第二次《中国互联网络热点调查报告》却显示:全国有60.6%的网民半年内浏览过购物网站,但掏钱买东西的只有17.9%。这说明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远未挖掘出其本身的巨大潜力。
因此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态势很好,电子商务的发展潜力很大。
Ⅷ 电子商务的背景和意义
子商务来项目背景:中国电子商源务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这个时候电子商务只是一种概念。这一阶段出现了一些比较典型的电子商务企业,如8848,易趣等。随着人们对电子商务的逐渐认识,在新世纪产生了若干电子商务企业,涉及范围从B2B以及B2C等多方面发展。随着网络产业向纵深层次的不断发展
Ⅸ 电子商务发展背景
1.起点:1995.1 中国电信开始向社会公众提供互联网(Internet)接入服务。
1995.4 马云创办“中国黄页”网站。
1995.8.15 国家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复“中国商品订货系统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建设全国 计算机网络交易体系。
2.萌芽:1996.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开通。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CIECC)成立
1997中国商品地火系统、中国商品交易市场、中国商品交易中心等相机运营。
1998 联想、海尔等企业电子商务起步
北京、上海等城市电子商务工程启动
阿里巴巴、8848等电子商务网站开通。
3.成长与发展:1999年开始,中国电子商务进入成长和发展期。
电子商务初见成效:①2006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1,,00亿元,比2005年增长48.6%
②2006年网上消费总额打2767亿元,比2005年增长47%.
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2006年19家电子认证机构(CA)进20家网络银行、物流‘信用体系飞速发展。
电子商务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快速发展,新兴业务模式和数字化产品不断涌现。
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①2004年 中国政府发布《电子签名法》
②2005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
③《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电子商务列入战略行动计划。
④ 2007年《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