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EDI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
Re:EDI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 帮我找下 完全不相干的别发来
EDI 电子商务之核心,旨在解决虚拟环境下交易过程安全问题之手段
『贰』 为什么说EDI是B2B电子商务的前身而且是安全的
1、DI许可证是什么?
是指利用各种与通信网络相连的数据与交易、事务处理应用平台,通过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在线数据处理和交易、事务处理的业务。在线数据和交易处理业务包括交易处理业务、电子数据交换业务和网络/电子设备数据处理业务
2、需要办理EDI的网站类型:
交易处理业务:如天猫、淘宝、当当、美团、京东、易趣、网络外卖、滴滴出行等(存在第三方商家入驻的交易平台)。申请的比较多的就是电商了。
『叁』 电子商务真正发展是建立在什么的基础上
电子商务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和技术基础条件,离不开与之配套的商业流通、金融、政策和法律环境。电子商务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参与电子商务的不仅仅是交易双方,它必须系统地解决认证、支付、安全、物流、法律、互联网络、基础设施等环节中存在的瓶颈问题。
电子商务的需求根源于企业和政府对计算能力的利用,对电脑技术的利用,以改善与客户的互动、企业流程、企业内和企业间信息的交换。
20世纪70年代,银行之间利用自有的网络来做电子资金交换(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改变了金融市场。电子资金转换利用电子所提供的缴付信息来将电子付款作最佳的处理。如今有许多类似的电子资金转换方式,例如在商店及零售等销售点(points of sales, POS)普遍使用的赊帐卡(debit card),以及自动转帐的员工支薪的入帐方式。20世纪80年代,电子商务以电子信息技术的形式枣电子资料交换(EDI)和电子邮件(e-mail)在企业界大为流行。电子信息技术交易减少纸张及增加自动化的方式来提高公司业务程序的效率。传统的业务以交换文件为主,例如支票、订货单和出货文件,都是用纸张的形式来处理。电子资料交换使公司之间能够以标准的电子格式来和供货商传送商业文件(比如订货单)。电子资料交换和实时制造(just-in-time maunfacturing)结合起来,可以使供货商把零件直接送到工厂,这样就可以省下存货、仓储和处理的成本。电子邮件也以类似的方式在组织内和组织外传递,从而提高企业沟通的效率。
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和20世纪90年代早期,电子信息技术中最有名的就是群组软件(groupware)把可以增进商业流程效率的原有非电子方法,移植到电子平台上。虽然群组软件曾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被视为应用杀手(killer application),但是它只是在生产力和效率方面得到少许的成绩。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在线服务的形式为消费者提供新的社会互动(chat room 和 IRC)以及知识分享(如新闻群组和档案传送程序)。社会互动使网络世界的居民产生了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的想法,因而造就了地球村(global village)的观念。同时信息的提取和交换变得比较便宜,人们可以利用全球性的因特网,以便宜很多的价格来沟通。虽然这些原有的网络早已存在,重要的关键性突破是在于最近出现的应用程序和使用的便利性。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因特网中的万维网(world wide web),因为对信息出版和分解等问题提出了容易使用的解答,成为电子商务的转折点。万维网使电子商务成为便宜的做生意方式(经济规模),也造就了较多的商业机会,它让小公司能以比较接近的技术立足并和跨国企业竞争。例如万维网中的电子出版公司,像时代华纳和迪斯尼等都须夜以继日的努力工作,来和一些只要一点基本投资(购买一部个人电脑、一个调制解调器和一个Internet帐号)就可以进入市场的新竞争者试比高低。新的经济走势强迫传统的公司为了竞争,而重新进行结构的调整。
『肆』 求电子商务的发展起源,就是最初的情况,越详细越好
我补充一下楼上朋友的回答,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电子商务发展。
电子商务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互联网出现之前的电子数据交换(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指的是使用电子数据交换的方式传递订单、发票等等贸易文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核心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触网”,企业电子商务经过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黄页型。互联网提供企业或产品黄页,取代了传统的传播介质,其优势在于使用方便、内容新且多、传播范围广、获得成本低。
第二阶段,广告型。取代了传统的企业介绍画册,增加了多媒体内容,信息量更大,作用相当于一个广告,同时为企业和消费者建立了平等的沟通渠道。
第三阶段,销售型。取代传统的销售方式,一些适合在网上销售的产品开始向互联网转移,主要是出于减少流通环节和降低经营成本的考虑,同时因为互联网具有其他销售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当前国内互联网企业主要处于这个发展阶段,如B2C,B2B等。
第四阶段,整合型。前面几个阶段着重于外向型商务平台,其实内部电子商务从简单的计算机文字处理时代就已经存在了,财务管理,库存管理,人事管理,决策管理等企业应用层软件一直没有停止过网络化的步骤。随着服务器系统管理软件功能的强大,为了节约成本,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了整合型的方案,从产品销售,招聘,招商引资,企业宣传,售后服务,技术支持,合作意向等,凡是可以公开的内容都上网了。从消费者,员工,经销商,零售商,供应商,直到管理者,都可以以不同的角色和权限登录一台服务器,浏览各种相关的内容,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咨询,采购,面试,组织会议,发布消息,采访等等。这时候,电子商务才真正成为一个企业应用平台,这不再是一个现在所谓的人机交互式的平台,而是人与人沟通的平台。消费者可以上网向值班的技术支持咨询,经销商可以上网了解生产进度,供应商可以上网和采购主管洽谈业务,这些客户不需要了解他的接触对象身在何处,也许在办公室,也可能在家,甚至可能在度假,也就产生了虚拟的概念,大部分都是通过网络会议技术实现的,员工每天第一件事情就是登录网络,在家办公也就成为可能。
第五阶段,在线生产在线消费(POCO)。这是电子商务化程度的最高形式。
另外,根据电子商务大师Kalakota和Whinston的研究 ,电子商务至少应该包括后端的企业对企业电子商务(B2B)和前端的企业对消费者电子商务(B2C)。其中,B2C的内涵包括:线上广告;目录展示商品;建立虚拟商店及销售(线上购物);客户资料收集及行销规划;一对一个性化行销;客户服务。这一对电子商务内容或活动主体的分类可以借以分析上述的五个阶段。
『伍』 EDI是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技术。这句话对还是错的
EDI是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技术。这句话对还是错的,这句话没毛病,不过他只是之一而不是唯一。
『陆』 电子商务的选择题……帮忙做一下。。。高手呼叫中!!!急急急!!!!!!!!!!!
看了前几个 BACBDBACDBDDCBCA 的正确率比较高
『柒』 电子商务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电子商务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于90年代。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2、互联网络的普及和成熟
3、信用卡的普及应用
4、政府的支持与推动
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电子邮件。这个阶段可以被认为是20世纪70年代的开始,平均流量每年增加数倍。
第二阶段:信息发布阶段。自1995年以来,以Web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发布系统发展迅猛,成为互联网的主要应用。中小企业如何把电子商务从“广泛”推向“准确”的营销时代。
第三阶段:EC(电子商务),即电子商务阶段。 EC刚刚在美国开始。 EC被列为划时代的事情的原因是互联网的最终主要商业用途是电子商务。
第四阶段:整个电子商务阶段。随着SaaS(软件即服务)软件服务模式的出现,软件已登陆互联网,扩展了电子商务链,形成了“全方位电子商务”的最新概念模型。
第五阶段;智慧阶段。 2011年,互联网信息碎片化和云计算技术日趋成熟。出现了积极的互联网营销模式,并出现了i-Commerce(个体商务)。
(7)edi发展为b2b电子商务奠定了基础扩展阅读:
我国电子商务未来发展趋势
(1)行业电子商务将成为发展主流
(2)团购成为增长最快的网络形式
(3)电子商务网站将会出现兼并热潮
(4)电子商务呈现出常态化
(5)电子商务将融合物流供应链
(6)电子商务融合商业智能
(7)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将呈集团军式爆发
(8)航空、保险将成电子商务爆发行业
(9)更多第三方服务商完善电子商务产业链
(10)数据成为影响电商发展重要因素
参考资料:网络-电子商务
『捌』 电子商务中的EDI网络是由谁建设的啊
一.EDI产生背景
20世纪60年代一70年代初,世界范围爆发石油危机,西欧北美工业发达国家结束了使用廉价石油发展工业的阶段,开始从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以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在各个领域普及应用。70年代中期,微处理机微型机的出现和发展推动着计算机向社会各部门的推广应用,通信网络的发展,国际数据传输网及增值网的出现,为EDI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工业、交通与通信的发展、生产社会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调整,资本的大量转移,跨国公司的涌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全球贸易额的增长率明显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全球贸易额的上升带来了各种贸易与单证、纸面文件的激增。人工处理单证、纸面文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出错率高、速度慢、费用大、纸面文件成了阻碍贸易发展的一个突出因素。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使生产和经济活动的组织发生重大变化,生产由大规模批量生产向柔性生产转变,要求小批量多品种,缩短产品上市时间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组织形态由大型纵向集中式向横向分散式、网络化发展,制造商、供应商、用户之间、跨国公司与各分公司之间要求提高商业文件传递和处理速度、空间跨度和正确度,追求商业贸易的"无纸化"成为所有贸易伙伴的共同需求。正是这种背景下,以计算机网络通讯和数据标准化为基础的EDI应运而生。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和欧洲几乎同时出现了电子数据交换(Edl)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二.EDI的发展过程
1、国外EDI的发展过程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在航运业首先使用EDI。1968年美国运输业许多公司联合成立了一个运输业数据协调委员会(TDCC),研究开发电子通信标准的可行性。早期EDI是点对点,靠计算机与计算机直接通信完成的。
20世纪70年代,随着数字通信网的出现加快了EDI技术的成熟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出现了一些行业性数据传输标准并建立行业性EDI,例如,银行业发展的电子资金汇兑系统(SWIFT);美国运输业数据协调委员会(TDCC)发展了一整套有关数据元目录、语法规则和报文格式,这就是ANSLX.12的前身;英国简化贸易程序委员会(SIMPRO)出版了第一部用于国际贸易的数据元目录(UN/TDED)和应用语法规则(UN/EDIFACT),即EDIFACT标准体系。20世纪70年代EDI应用集中在银行业、运输业和零售业。
20世纪80年代EDI应用迅速发展,美国ANSlX.12委员会与欧洲一些国家联合研究国际标准。1986年欧洲和北美20 多个国家代表开发了用于行政管理、商业及运输业的EDI国际标准(EDIFACT)。随着增值网的出现和行业性标准逐步发展成通用标准,加快了EDI的应用和跨行业EDI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出现Internet EDI,使EDI从专用网扩大到因特网,降低了成本,满足了中小企业对EDI的需求。
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已有2.5万家大型企业采用EDI,美国100家最大企业中有97家采用EDI。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有3万多家公司采用EDI,西欧有4万家EDI企业用户,包括化工、电子、汽车、零售业和银行。
2、我国EDI的发展
我国自1990年开始,国家计委、科委将EDI列入"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例如,外经贸部国家外贸许可证EDI 系统,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中国外运海运/空运管理EDI系统,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中化财务、石油、橡胶贸易EDI系统"以及山东省抽纱进出口公司"EDI在出口贸易中的应用"等。1991年9月由国务院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牵头会同国家计委、科委、外经贸部、国内贸易部、交通部、邮电部、电子部、国家技术监督局、商检局、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中国银行、人民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税务局、贸促会等16个部委、局(行、公司)发起成立"中国促进EDI应用协调小组"。同年10月成立"中国EDIFACT委员会"并参加亚洲EDIFACT理事会,目前已有18个国家部门成员和10个地方委员会。EDI已在国内外贸易、交通、银行等部门广泛应用。
l993年起实施"金关工程"即对外贸易信息系统工程,它是EDI技术在外贸领域的应用的试点,网络和服务中心建设,已取得重要成果。
"九五"期间,海关、交通、商检及商业的EDI应用项目已被列为国家重点项目。
EDI技术现今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不过EDI的推广应用的的确确大幅度提高了商贸和相关行业(如报关、商检、税务、运输等)的运作效率。九十年代以来,美,日,西欧,澳大利亚及新加坡等许多国家已陆续宣布,对不采用EDI进行交易的商户,不于或推迟其贸易文件的处理。这就给非EDI商户造成巨大压力,甚至会给其造成巨大的贸易损失。
『玖』 EDI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EDI也属于电来子商务的形式,但其原自理和应用方式与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有很大的不同,这也造成了两者之间应用状况的差异。
EDI虽然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根本无法与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相提并论,这其中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在于EDI复杂的标准难以为众多企业和机构所掌握,另一方面,实施EDI的费用非常高昂,使得很多企业难以跨过这一门槛。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可以将EDI比喻为逐渐走向没落的贵族式的电子商务,而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则可称为现代电子商务,代表了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