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简述电子商务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电子商务助力供需两端发力推进结构性改革
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经济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提质增效的突破口,可以推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吸引和创造更多的国内外需求,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均衡。
2、电子商务助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电子商务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平台,可以把发展电子商务和“双创”结合起来,为创新创业提供广阔空间。以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为抓手,不断优化“双创”环境,着力构建创新创业平台,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机制,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3、电子商务助力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4、电子商务助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在国际互联网领域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努力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作出中国贡献。
5、电子商务助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区域一体,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辐射带动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发展。
(1)电子商务商务技术社会扩展阅读
优点:
1、电子商务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一方面以电子流代替了实物流,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
2、电子商务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全球性的特点,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贸易机会。
3、电子商务使企业可以以相近的成本进入全球电子化市场,使得中小企业有可能拥有和大企业一样的信息资源,提高了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
4、电子商务重新定义了传统的流通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交易成为可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方式。
5、电子商务一方面破除了时空的壁垒,另一方面又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各种社会经济要素的重新组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这将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布局和结构。
B. 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技术有区别吗
1、电子商务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各国政府、学者、企业界人士根据自己所处的地位和对电子商务参与的角度和程度的不同,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电子商务分为:ABC、B2B、B2C、C2C、B2M、M2C、B2A(即B2G)、C2A(即C2G)、O2O等。
电子商务即使在各国或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定义,但其关键依然是依靠着电子设备和网络技术进行的商业模式,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它已不仅仅包括其购物的主要内涵,还应包括了物流配送等附带服务。
电子商务包括电子货币交换、供应链管理、电子交易市场、网络营销、在线事务处理、电子数据交换(EDI)、存货管理和自动数据收集系统。在此过程中,利用到的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外联网、电子邮件、数据库、电子目录和移动电话。
电子商务首先将电子商务划分为广义和狭义的电子商务。
广义的电子商务定义为,使用各种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活动;狭义电子商务定义为,主要利用Internet从事商务或活动。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都涵盖了两个方面:一是离不开互联网这个平台,没有了网络,就称不上为电子商务;二是通过互联网完成的是一种商务活动。
狭义上讲,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是指:通过使用互联网等电子工具(这些工具包括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传真、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商务贸易活动。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所进行的各种商务活动,包括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广告商、消费者、中介商等有关各方行为的总和。人们一般理解的电子商务是指狭义上的电子商务。
2、电子商务技术是指通过降低社会经营成本、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从而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利用的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电子商务技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C. 电子商务是运用什么技术进行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
电子商务是运用现代通信技术 进行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
D. 有哪些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
社会因素:
1、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人们习惯了面对面的直接消费,而版对网络购物不适应。
2、社会信誉度权不高。这主要是由于社会价值体系的不完善,不法商家容易钻空子,从而影响了人们的消费心理。
3、网络的虚拟性。网络产品不能让顾客直接看到、触促摸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4、消费者偏好。
5、传统渠道不适应。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但传统渠道还没有完全适应。
6、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技术因素:
1、网站建设的专门性人才缺乏。
2、网络营销人才的缺乏。
3、网站管理不到位。
4、网购知识普及不到位,消费者不了解。
5、企业缺乏对电子商务正确的认识。
6、物流设施不够完善。
7、网站建设风险,如黑客攻击等。
E. 为什么说电子商务系统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
一、电子商务只是一个销售手段
二、离开了现实的物品,电子商务无法存在
三、电子商务需要人来操作,运转
四、电子商务是社会性的系统,脱离了社会本身,电子商务没有任何意义
五、物流、IT民工、金融、厂商、商家、消费者都是这个主体的组成部分
F. 求电子商务:商务、技术、社会(第7版) 肯尼思 中文版PDF的,谢谢^ω^
电子商务管理与社交网络视角(原书第7版).pdf
http://vdisk.weibo.com/s/cLASpI8abTRfd
TxT电子书免费专下载的方法属
http://jingyan..com/article/9f7e7ec08312b26f29155463.html
G. 电子商务对社会有哪些作用
电子商务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也可理解为在互联网回(Internet)、企答业内部网(Intranet)和增值网(VAN,Value Added Network)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各国政府、学者、企业界人士根据自己所处的地位和对电子商务参与的角度和程度的不同,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电子商务分为:ABC、B2B、B2C、C2C、B2M、M2C、B2A(即B2G)、C2A(即C2G)、O2O 等。
同时网络营销也是电子商务的一种产物,而且对于网络营销来说,在做之前要先做好网络营销方案,那样才有便于计划的实施。
H. 电子商务的技术特征包括哪些方面
(1)电子商务必须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作为支撑。
(2)电子商务打破了传统商务活动的时空专观念。
(3)电子商属务以全国或全球市场为其经营市场,过去由于国界、运输、劳务、财力、技术等条件的限制,许多企业的经营市场局限在较小的地域范围,很难将市场拓展至全国或国外。
(4)电子商务具有极大的便捷性和更高的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