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商促销 > 电子商务中进行身份校验的技术

电子商务中进行身份校验的技术

发布时间:2021-08-02 12:12:25

⑴ 在电子商务方面,认证技术包括哪几个方面

1、导入
2、信用问题
3、网络设施不完善

4、认证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⑵ 如何利用加密技术进行身份认证

一、电子商务安全问题 保证交易数据的安全是电子商务系统的关键。由于Internet本身的开放性,使电子商务系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威胁。目前电子商务主要存在的安全隐患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合法用户的身份冒充。攻击者通过非法手段盗用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仿冒合法用户的身份与他人进行交易,从而获得非法利益。 (2)对信息的窃取。攻击者在网络的传输信道上,通过物理或逻辑的手段,对数据进行非法的截获与监听,从而得到通信中敏感的信息。 (3)对信息的篡改。攻击者有可能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截获后篡改其内容,如修改消息次序、时间,注入伪造消息等,从而使信息失去真实性和完整性。 (4)拒绝服务。攻击者使合法接入的信息、业务或其他资源受阻,例如使一个业务口被滥用而使其他用户不能正常工作。 (5)对发出的信息予以否认。某些用户可能对自己发出的信息进行恶意的否认,以推卸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6)非法入侵和病毒攻击。计算机网络会经常遭受非法的入侵攻击以及计算机病毒的破坏。 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技术特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传输和处理商业信息。因此,电子商务安全从整体上可分为计算机网络安全和商务交易安全两大部分。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措施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安全、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等。其特征是针对计算机网络本身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实施网络安全增强方案,以保证计算机网络自身的安全性为目标。 计算机网络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保护网络安全、保护应用服务安全和保护系统安全三个方面,各个方面都要结合考虑安全防护的物理安全、防火墙、信息安全、Web安全、媒体安全等等。 (一)保护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为保护商务各方网络端系统之间通信过程的安全性。保证机密性、完整性、认证性和访问控制性是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保护网络安全的主要措施如下: (1)全面规划网络平台的安全策略。 (2)制定网络安全的管理措施。 (3)使用防火墙。 (4)尽可能记录网络上的一切活动。 (5)注意对网络设备的物理保护。 (6)检验网络平台系统的脆弱性。 (7)建立可靠的识别和鉴别机制。 (二)保护应用安全。保护应用安全,主要是针对特定应用(如Web服务器、网络支付专用软件系统)所建立的安全防护措施,它独立于网络的任何其他安全防护措施。虽然有些防护措施可能是网络安全业务的一种替代或重叠,如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在应用层上对网络支付结算信息包的加密,都通过IP层加密,但是许多应用还有自己的特定安全要求。 由于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层对安全的要求最严格、最复杂,因此更倾向于在应用层而不是在网络层采取各种安全措施。 虽然网络层上的安全仍有其特定地位,但是人们不能完全依靠它来解决电子商务应用的安全性。应用层上的安全业务可以涉及认证、访问控制、机密性、数据完整性、不可否认性、Web安全性、EDI和网络支付等应用的安全性。 (三)保护系统安全。保护系统安全,是指从整体电子商务系统或网络支付系统的角度进行安全防护,它与网络系统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各种应用软件等互相关联。涉及网络支付结算的系统安全包含下述一些措施: (1)在安装的软件中,如浏览器软件、电子钱包软件、支付网关软件等,检查和确认未知的安全漏洞。 (2)技术与管理相结合,使系统具有最小穿透风险性。如通过诸多认证才允许连通,对所有接入数据必须进行审计,对系统用户进行严格安全管理。 (3)建立详细的安全审计日志,以便检测并跟踪入侵攻击等。 三、商务交易安全措施 商务交易安全则紧紧围绕传统商务在互联网络上应用时产生的各种安全问题,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础上,如何保障电子商务过程的顺利进行。 各种商务交易安全服务都是通过安全技术来实现的,主要包括加密技术、认证技术和电子商务安全协议等。 (一)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电子商务采取的基本安全措施,交易双方可根据需要在信息交换的阶段使用。加密技术分为两类,即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1)对称加密。对称加密又称私钥加密,即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用同一个密钥去加密和解密数据。它的最大优势是加/解密速度快,适合于对大数据量进行加密,但密钥管理困难。如果进行通信的双方能够确保专用密钥在密钥交换阶段未曾泄露,那么机密性和报文完整性就可以通过这种加密方法加密机密信息、随报文一起发送报文摘要或报文散列值来实现。 (2)非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又称公钥加密,使用一对密钥来分别完成加密和解密操作,其中一个公开发布(即公钥),另一个由用户自己秘密保存(即私钥)。信息交换的过程是:甲方生成一对密钥并将其中的一把作为公钥向其他交易方公开,得到该公钥的乙方使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加密后再发送给甲方,甲方再用自己保存的私钥对加密信息进行解密。 (二)认证技术。认证技术是用电子手段证明发送者和接收者身份及其文件完整性的技术,即确认双方的身份信息在传送或存储过程中未被篡改过。 (1)数字签名。数字签名也称电子签名,如同出示手写签名一样,能起到电子文件认证、核准和生效的作用。其实现方式是把散列函数和公开密钥算法结合起来,发送方从报文文本中生成一个散列值,并用自己的私钥对这个散列值进行加密,形成发送方的数字签名;然后,将这个数字签名作为报文的附件和报文一起发送给报文的接收方;报文的接收方首先从接收到的原始报文中计算出散列值,接着再用发送方的公开密钥来对报文附加的数字签名进行解密;如果这两个散列值相同,那么接收方就能确认该数字签名是发送方的。数字签名机制提供了一种鉴别方法,以解决伪造、抵赖、冒充、篡改等问题。 (2)数字证书。数字证书是一个经证书授权中心数字签名的包含公钥拥有者信息以及公钥的文件数字证书的最主要构成包括一个用户公钥,加上密钥所有者的用户身份标识符,以及被信任的第三方签名第三方一般是用户信任的证书权威机构(CA),如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用户以安全的方式向公钥证书权威机构提交他的公钥并得到证书,然后用户就可以公开这个证书。任何需要用户公钥的人都可以得到此证书,并通过相关的信任签名来验证公钥的有效性。数字证书通过标志交易各方身份信息的一系列数据,提供了一种验证各自身份的方式,用户可以用它来识别对方的身份。 (三)电子商务的安全协议。除上文提到的各种安全技术之外,电子商务的运行还有一套完整的安全协议。目前,比较成熟的协议有SET、SSL等。 (1)安全套接层协议SSL。SSL协议位于传输层和应用层之间,由SSL记录协议、SSL握手协议和SSL警报协议组成的。SSL握手协议被用来在客户与服务器真正传输应用层数据之前建立安全机制。当客户与服务器第一次通信时,双方通过握手协议在版本号、密钥交换算法、数据加密算法和Hash算法上达成一致,然后互相验证对方身份,最后使用协商好的密钥交换算法产生一个只有双方知道的秘密信息,客户和服务器各自根据此秘密信息产生数据加密算法和Hash算法参数。SSL记录协议根据SSL握手协议协商的参数,对应用层送来的数据进行加密、压缩、计算消息鉴别码MAC,然后经网络传输层发送给对方。SSL警报协议用来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传递SSL出错信息。 (2)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ET。SET协议用于划分与界定电子商务活动中消费者、网上商家、交易双方银行、信用卡组织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给定交易信息传送流程标准。SET主要由三个文件组成,分别是SET业务描述、SET程序员指南和SET协议描述。SET协议保证了电子商务系统的机密性、数据的完整性、身份的合法性。 SET协议是专为电子商务系统设计的。它位于应用层,其认证体系十分完善,能实现多方认证。在SET的实现中,消费者帐户信息对商家来说是保密的。但是SET协议十分复杂,交易数据需进行多次验证,用到多个密钥以及多次加密解密。而且在SET协议中除消费者与商家外,还有发卡行、收单行、认证中心、支付网关等其它参与者。 四、结语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商务交易安全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计算机网络安全作为基础,商务交易安全就无从谈起。没有商务交易安全保障,即使计算机网络本身再安全,仍然无法达到电子商务所特有的安全要求。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交易手段更加多样化,安全问题会变得更加重要和突出。电子商务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商务安全的双重要求,使电子商务安全的复杂程度比大多数计算机网络更高,因此电子商务安全应作为系统工程,而不是解决方案来实施。

⑶ 目前电子商务安全中常用的身份认证方式有哪四种

电子商务安全的认证,就是对某个实体提供确保声明,表明其身份或所拥有的权限。

目前电子商务安全中常用的身份认证方式有:
a.网络系统中常用的身份认证方式:口令识别、生物特征识别。
b.认证机构——CA机构,又称为证书授证中心,作为电子商务交易中受信任的第三方,承担公钥体系中公钥的合法性检验的责任。
c.口令识别法:是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认证机制。
d.指纹识别技术。
e.人脸识别技术。

⑷ 电子商务过程中的常用安全措施和技术有哪些

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技术特征是利用IT技术来传输和处理商业信息。因此,电子商务安全从整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计算机网络安全和商务交易安全。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包括:

计算机网络设备安全、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等。其特征是针对计算机网络本身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实施网络安全增强方案,以保证计算机网络自身的安全性为目标。

商务交易安全则紧紧围绕传统商务在互联网络上应用时产生的各种安全问题,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础上,如何保障电子商务过程的顺利进行。即实现电子商务的保密性、完整性、可鉴别性、不可伪造性和不可抵赖性。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商务交易安全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计算机网络安全作为基础,商务交易安全就犹如空中楼阁,无从谈起。没有商务交易安全保障,即使计算机网络本身再安全,仍然无法达到电子商务所特有的安全要求。

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

一个全方位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包含网络的物理安全、访问控制安全、系统安全、用户安全、信息加密、安全传输和管理安全等。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主机安全技术、身份认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密码技术、防火墙技术、安全审计技术、安全管理技术、系统漏洞检测技术、黑客跟踪技术,在攻击者和受保护的资源间建立多道严密的安全防线,极大地增加了恶意攻击的难度,并增加了审核信息的数量,利用这些审核信息可以跟踪入侵者。

在实施网络安全防范措施时:

首先要加强主机本身的安全,做好安全配置,及时安装安全补丁程序,减少漏洞;

其次要用各种系统漏洞检测软件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扫描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加以修补;

从路由器到用户各级建立完善的访问控制措施,安装防火墙,加强授权管理和认证;

利用RAID5等数据存储技术加强数据备份和恢复措施;

对敏感的设备和数据要建立必要的物理或逻辑隔离措施;

对在公共网络上传输的敏感信息要进行强度的数据加密;

安装防病毒软件,加强内部网的整体防病毒措施;

建立详细的安全审计日志,以便检测并跟踪入侵攻击等。

电子商务的安全交易主要的协议标准有:

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S-HTTP):依靠密钥对的加密,保障Web站点间的交易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安全套接层协议(SSL):由Netscape公司提出的安全交易协议,提供加密、认证服务和报文的完整性。SSL被用于Netscape Communicator和Microsoft IE浏览器,以完成需要的安全交易操作。

安全交易技术协议(STT,Secure Transaction Technology):由Microsoft公司提出,STT将认证和解密在浏览器中分离开,用以提高安全控制能力。Microsoft在Internet Explorer中采用这一技术。

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

1996年6月,由IBM、MasterCard International、Visa International、Microsoft、Netscape、GTE、VeriSign、SAIC、Terisa就共同制定的标准SET发布公告,并于1997年5月底发布了SET Specification Version 1.0,它涵盖了信用卡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交易协定、信息保密、资料完整及数据认证、数据签名等。

SET 2.0预计今年发布,它增加了一些附加的交易要求。这个版本是向后兼容的,因此符合SET 1.0的软件并不必要跟着升级,除非它需要新的交易要求。SET规范明确的主要目标是保障付款安全,确定应用之互通性,并使全球市场接受。

所有这些安全交易标准中,SET标准以推广利用信用卡支付网上交易,而广受各界瞩目,它将成为网上交易安全通信协议的工业标准,有望进一步推动Internet电子商务市场。

主要的安全技术有:

虚拟专用网(VPN)

这是用于Internet交易的一种专用网络,它可以在两个系统之间建立安全的信道(或隧道),用于电子数据交换(EDI)。它与信用卡交易和客户发送订单交易不同,因为在VPN中,双方的数据通信量要大得多,而且通信的双方彼此都很熟悉。这意味着可以使用复杂的专用加密和认证技术,只要通信的双方默认即可,没有必要为所有的VPN进行统一的加密和认证。现有的或正在开发的数据隧道系统可以进一步增加VPN的安全性,因而能够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和可用性。

数字认证

数字认证可用电子方式证明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身份、文件的完整性(如一个发票未被修改过),甚至数据媒体的有效性(如录音、照片等)。随着商家在电子商务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加密技术,人们都希望有一个可信的第三方,以便对有关数据进行数字认证。

目前,数字认证一般都通过单向Hash函数来实现,它可以验证交易双方数据的完整性,Java JDK1.1也能够支持几种单向Hash算法。另外,S/MIME协议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可以被集成到产品中,以便用户能够对通过E

⑸ 计算机中使用什么方式验证用户身份合法性

1、静态密码

用户的密码是由用户自己设定的。在网络登录时输入正确的密码,计算机就认为操作者就是合法用户。实际上,由于许多用户为了防止忘记密码,经常采用诸如生日、电话号码等容易被猜测的字符串作为密码,或者把密码抄在纸上放在一个自认为安全的地方,这样很容易造成密码泄漏。

2、智能卡

内嵌有微芯片的塑料卡(通常是一张信用卡的大小)的通称。一些智能卡包含一个微电子芯片,智能卡需要通过读写器进行数据交互。智能卡配备有CPU、RAM和I/O,可自行处理数量较多的数据而不会干扰到主机CPU的工作。

3、USB KEY

基于USB Key的身份认证方式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方便、安全的身份认证技术。它采用软硬件相结合、一次一密的强双因子认证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安全性与易用性之间的矛盾。

4、短信密码

短信动态密码也称短信密码,是以手机短信形式发送的6位随机数的动态密码,也是一种手机动态口令形式,身份认证系统以短信形式发送随机的6至8位密码到客户的手机上,客户在登录或者交易认证时候输入此动态密码,从而确保系统身份认证的安全性 。

5、动态口令

动态口令牌是客户手持用来生成动态密码的终端,主流的是基于时间同步方式的,每60秒变换一次动态口令,口令一次有效,它产生6位动态数字进行一次一密的方式认证。

⑹ 身份认证技术的历史

身份认证技术是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确认操作者身份的过程所应用的技术手段。
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数字世界。在这个数字世界中,一切信息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都是用一组特定的数据来表示的,计算机只能识别用户的数字身份,所有对用户的授权也是针对用户数字身份的授权。而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是一个真实的物理世界,每个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物理身份。如何保证以数字身份进行操作的操作者就是这个数字身份合法拥有者,也就是说保证操作者的物理身份与数字身份相对应,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身份认证技术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在真实世界中,验证一个人的身份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判定,一是根据你所知道的信息来证明你的身份(what you know),假设某些信息只有某个人知道,比如暗号等,通过询问这个信息就可以确认这个人的身份;二是根据你所拥有的东西来证明你的身份(what you have) ,假设某一个东西只有某个人有,比如印章等;三是直接根据你独一无二的身体特征来证明你的身份(who you are),比如指纹、面貌等。
信息系统中,对用户的身份认证手段也大体可以分为这三种,仅通过一个条件的符合来证明一个人的身份称之为单因子认证,由于仅使用一种条件判断用户的身份容易被仿冒,可以通过组合两种不同条件来证明一个人的身份,称之为双因子认证。
身份认证技术从是否使用硬件可以分为软件认证和硬件认证,从认证需要验证的条件来看,可以分为单因子认证和双因子认证。从认证信息来看,可以分为静态认证和动态认证。身份认证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软件认证到硬件认证,从单因子认证到双因子认证,从静态认证到动态认证的过程。 常用的身份认证方式用户名/密码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身份认证方法,它是基于“what you know”的验证手段。每个用户的密码是由这个用户自己设定的,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因此只要能够正确输入密码,计算机就认为他就是这个用户。然而实际上,由于许多用户为了防止忘记密码,经常采用诸如自己或家人的生日、电话号码等容易被他人猜测到的有意义的字符串作为密码,或者把密码抄在一个自己认为安全的地方,这都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极易造成密码泄露。即使能保证用户密码不被泄漏,由于密码是静态的数据,并且在验证过程中需要在计算机内存中和网络中传输,而每次验证过程使用的验证信息都是相同的,很容易驻留在计算机内存中的木马程序或网络中的监听设备截获。因此用户名/密码方式一种是极不安全的身份认证方式。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任何安全性可言。
IC卡认证
IC卡是一种内置集成电路的卡片,卡片中存有与用户身份相关的数据, IC卡由专门的厂商通过专门的设备生产,可以认为是不可复制的硬件。IC卡由合法用户随身携带,登录时必须将IC卡插入专用的读卡器读取其中的信息,以验证用户的身份。IC卡认证是基于“what you have”的手段,通过IC卡硬件不可复制来保证用户身份不会被仿冒。然而由于每次从IC卡中读取的数据还是静态的,通过内存扫描或网络监听等技术还是很容易截取到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因此,静态验证的方式还是存在根本的安全隐患。
生物特征认证
生物特征认证是指采用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生物特征来验证用户身份的技术。常见的有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从理论上说,生物特征认证是最可靠的身份认证方式,因为它直接使用人的物理特征来表示每一个人的数字身份,不同的人具有相同生物特征的可能性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几乎不可能被仿冒。
生物特征认证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受到现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成熟度的影响,采用生物特征认证还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首先,生物特征识别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如果用户身体受到伤病或污渍的影响,往往导致无法正常识别,造成合法用户无法登录的情况。其次,由于研发投入较大和产量较小的原因,生物特征认证系统的成本非常高,目前只适合于一些安全性要求非常高的场合如银行、部队等使用,还无法做到大面积推广。
USB Key认证
基于USB Key的身份认证方式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方便、安全、经济的身份认证技术,它采用软硬件相结合一次一密的强双因子认证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安全性与易用性之间的矛盾。USB Key是一种USB接口的硬件设备,它内置单片机或智能卡芯片,可以存储用户的密钥或数字证书,利用USB Key内置的密码学算法实现对用户身份的认证。基于USB Key身份认证系统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一是基于冲击/相应的认证模式,二是基于PKI体系的认证模式。
动态口令/动态密码
动态口令技术是一种让用户的密码按照时间或使用次数不断动态变化,每个密码只使用一次的技术。它采用一种称之为动态令牌的专用硬件,内置电源、密码生成芯片和显示屏,密码生成芯片运行专门的密码算法,根据当前时间或使用次数生成当前密码并显示在显示屏上。认证服务器采用相同的算法计算当前的有效密码。用户使用时只需要将动态令牌上显示的当前密码输入客户端计算机,即可实现身份的确认。由于每次使用的密码必须由动态令牌来产生,只有合法用户才持有该硬件,所以只要密码验证通过就可以认为该用户的身份是可靠的。而用户每次使用的密码都不相同,即使黑客截获了一次密码,也无法利用这个密码来仿冒合法用户的身份。
动态口令技术采用一次一密的方法,有效地保证了用户身份的安全性。 下面以PASSPOD系统为例,说明使用动态口令进行身份认证的过程。
PASSPOD动态口令身份认证系统主要由认证服务器、管理工作站、SDK开发包和客户端组成。
认证服务器 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安装在网络服务商的机房内,与业务系统服务器通过局域网相连接,控制所有上网用户对网络的访问,提供动态口令身份认证,根据业务系统的授权,访问系统资源。认证服务器具有自身数据安全保护功能,所用户数据经加密后存储在数据库中,认证服务器与管理工作站的数据交换也是将数据变换后,以密码的方式在网上传输。认证服务器有五个功能模块组成:用户管理、实时运算、认证管理、数据库、加密算法软件。
管理工作站 提供认证服务器的管理界面,它在网络管理员与认证服务器之间提供一个友好的操作界面,便于网络管理员实现系统维护和用户管理。通过管理工作站,网络管理员可以进行网络配置、发放客户端、删除、用户信息修改、服务统计和用户查询等操作。
SDK开发包 是针对不同网络服务商的应用平台而提供的不同的系统接口,网络服务商针对自己的应用系统调用相应的开发包即可使用PASSPOD系统。
客户端 是购买的一个专用硬件或是下载并安装在用户移动通讯终端上的应用程序,用户在登录时通过这个客户端获取动态一次性口令。
用户在登录时必须输入由客户端生成的一个动态密码,在登录服务器接收到这个密码后会将密码发送至PASSPOD服务器进行验证,验证通过用户就可以正常登录,失败的话服务器将拒绝用户的登录,成功使用过的密码将不能重复使用。
一个典型的用户认证过程如下:
(1)用户接通客户服务器,等候认证提示;
(2)运行客户端,输入显示的结果作为此时的登录口令;
(3)客户服务器前端接受认证口令,调用认证代理软件包与认证服务器进行通信并等待认证结果;
(4)认证服务器根据由用户身份确定的秘密数据计算出认证口令,与用户输入口令比较,并返回认证结果。
(5)客户服务器根据由认证服务器返回的结果决定用户登录成功与否。
未来,身份认证技术将朝着更加安全、易用,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动态口令将会成为身份认证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动态口令的易用性也将不断提高。
身份认证技术主要包括数字签名、身份验证和数字证明。 数字签名数字签名又称电子加密,可以区分真实数据与伪造、被篡改过的数据。这对于网络数据传输 , 特别是电子商务是极其重要的,一般要采用一种称为摘要的技术,摘要技术主要是采用 HASH 函数( HASH( 哈希 ) 函数提供了这样一种计算过程:输入一个长度不固定的字符串,返回一串定长度的字符串,又称 HASH 值 ) 将一段长的报文通过函数变换,转换为一段定长的报文,即摘要。身份识别是指用户向系统出示自己身份证明的过程,主要使用约定口令、智能卡和用户指纹、视网膜和声音等生理特征。数字证明机制提供利用公开密钥进行验证的方法。

⑺ 电子商务的安全需求及解决技术是什么

电子商务面临的威胁的出现导致了对电子商务安全的需求,也是真正实现一个安全电子商务系统所要求做到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机密性、完整性、认证性和不可抵赖性。
1. 机密性。电子商务作为贸易的一种手段,其信息直接代表着个人、企业或国家的商业机密。传统的纸面贸易都是通过邮寄封装的信件或通过可靠的通信渠道发送商业报文来达到保守机密的目的。电子商务是建立在一个较为开放的网络环境上的(尤其Internet 是更为开放的网络),维护商业机密是电子商务全面推广应用的重要保障。因此,要预防非法的信息存取和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非法窃取。机密性一般通过密码技术来对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来实现。
2. 完整性。电子商务简化了贸易过程,减少了人为的干预,同时也带来维护贸易各方商业信息的完整、统一的问题。由于数据输入时的意外差错或欺诈行为,可能导致贸易各方信息的差异。此外,数据传输过程中信息的丢失、信息重复或信息传送的次序差异也会导致贸易各方信息的不同。贸易各方信息的完整性将影响到贸易各方的交易和经营策略,保持贸易各方信息的完整性是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因此,要预防对信息的随意生成、修改和删除,同时要防止数据传送过程中信息的丢失和重复并保证信息传送次序的统一。完整性一般可通过提取信息消息摘要的方式来获得。
3. 认证性。由于网络电子商务交易系统的特殊性,企业或个人的交易通常都是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进行,所以对个人或企业实体进行身份性确认成了电子商务中得很重要的一环。对人或实体的身份进行鉴别,为身份的真实性提供保证,即交易双方能够在相互不见面的情况下确认对方的身份。这意味着当某人或实体声称具有某个特定的身份时,鉴别服务将提供一种方法来验证其声明的正确性,一般都通过证书机构CA和证书来实现。
4. 不可抵赖性。电子商务可能直接关系到贸易双方的商业交易,如何确定要进行交易的贸易方正是进行交易所期望的贸易方这一问题则是保证电子商务顺利进行的关键。在传统的纸面贸易中,贸易双方通过在交易合同、契约或贸易单据等书面文件上手写签名或印章来鉴别贸易伙伴,确定合同、契约、单据的可靠性并预防抵赖行为的发生。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白纸黑字"。在无纸化的电子商务方式下,通过手写签名和印章进行贸易方的鉴别已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在交易信息的传输过程中为参与交易的个人、企业或国家提供可靠的标识。不可抵赖性可通过对发送的消息进行数字签名来获取。
5. 有效性。电子商务以电子形式取代了纸张,那么如何保证这种电子形式的贸易信息的有效性则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前提。电子商务作为贸易的一种形式,其信息的有效性将直接关系到个人、企业或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声誉。因此,要对网络故障、操作错误、应用程序错误、硬件故障、系统软件错误及计算机病毒所产生的潜在威胁加以控制和预防,以保证贸易数据在确定的时刻、确定的地点是有效的。

电子商务安全中的主要技术
电子商务安全是信息安全的上层应用,它包括的技术范围比较广,主要分为网络安全技术和密码技术两大类,其中密码技术可分为加密、数字签名和认证技术等。
1. 网络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是电子商务安全的基础,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系统应建立在安全的网络基础设施之上。网络安全所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如操作系统安全、防火墙技术、虚拟专用网VPN技术和各种反黑客技术和漏洞检测技术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建立在通信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之上,它用于在网络之间建立一个安全屏障,根据指定的策略对网络数据进行过滤、分析和审计,并对各种攻击提供有效的防范。主要用于Internet接入和专用网与公用网之间的安全连接。
目前国内使用的需到防火墙产品都是国外一些大厂商提供的,国内在防火墙技术方面的研究和产品开发方面相对比较簿弱,起步也晚。由于国外对加密技术的限制和保护,国内无法得到急需的安全而实用的网络安全系统和数据加密软件。因此即使国外优秀的防火墙产品也不能完全在国内市场上使用,同时由于政治、军事、经济上的原因,我国也应研制开发并采用自己的防火墙系统和数据加密软件,以满足用户和市场的巨大需要,也对我国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有巨大的作用。
VPN 也使一项保证网络安全的技术之一,它是指在公共网络中建立一个专用网络,数据通过建立好的虚拟安全通道在公共网络中传播。企业只需要租用本地的数据专线,连接上本地的公众信息网,其各地的分支机构就可以互相之间安全传递信息;同时,企业还可以利用公众信息网的拨号接入设备,让自己的用户拨号到公众信息网上,就可以连接进入企业网中。使用VPN有节省成本、提供远程访问、扩展性强、便于管理和实现全面控制等好处,是目前和今后企业网络发展的趋势。
2. 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是保证电子商务安全的重要手段,许多密码算法现已成为网络安全和商务信息安全的基础。密码算法利用密秘密钥(secret keys)来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然后把加密好的数据和密钥(要通过安全方式)发送给接收者,接收者可利用同样的算法和传递来的密钥对数据进行解密,从而获取敏感信息并保证了网络数据的机密性。利用另外一种称为数字签名(digital signature)的密码技术可同时保证网络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利用密码技术可以达到对电子商务安全的需求,保证商务交易的机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和不可否认性等。
密码技术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才开始流行,在当前才广泛应用于网络安全和电子商务安全之中,但其起源可追溯到几千年前,其思想目前还在使用,只是在处理过程中增加了数学上的复杂性。
加密技术包括私钥加密和公钥加密。私钥加密,又称对称密钥加密,即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用一个密钥去加密和解密数据,目前常用的私钥加密算法包括DES和 IDEA等。对称加密技术的最大优势是加/解密速度快,适合于对大数据量进行加密,但密钥管理困难。对称加密技术要求通信双方事先交换密钥,当系统用户多时,例如,在网上购物的环境中,商户需要与成千上万的购物者进行交易,若采用简单的对陈密钥加密技术,商户需要管理成千上万的密钥与不同的对象通信,除了存储开销以外,密钥管理是一个几乎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另外,双方如何交换密钥?通过传统手段?通过因特网?无论何者都会遇到密钥传送的安全性问题。另外,环境中,密钥通常会经常更换,更为极端的是,每次传送都使用不同的密钥,对称技术的密钥管理和发布都是远远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的。
公钥密钥加密,又称不对称密钥加密系统,它需要使用一对密钥来分别完整家密和解密操作,一个公开发布,称为公开密钥(Public-Key);另一个由用户自己秘密保存,称为私有密钥(Private-Key)。信息发送者人用公开密钥去加密,而信息接收者则用私有密钥去解密。通过数学的手段保证加密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即用公钥加密的信息只能是用与该公钥配对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常用的算法是RSA、ElGamal等。公钥机制灵活,但加密和解密速度却比对称密钥加密慢的多
为了充分利用公钥密码和对称密码算法的优点,克服其缺点,解决每次传送更换密钥的问题,提出混合密码系统,即所谓的电子信封(envelope)技术。发送者自动生成对称密钥,用对称密钥加密钥发送的信息,将生成的密文连同用接收方的公钥加密后的对称密钥一起传送出去。收信者用其秘密密钥解密被加密的密钥来得到对称密钥,并用它来解密密文。这样保证每次传送都可由发送方选定不同密钥进行,更好的保证了数据通信的安全性。
使用混合密码系统可同时提供机密性保障和存取控制。利用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大量输入数据可提供机密性保障,然后利用公钥加密对称密钥。如果想使多个接收者都能使用该信息,可以对每一个接收者利用其公钥加密一份对称密钥即可,从而提供存取控制功能。
3. 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中很常用的就是散列(HASH)函数,也称消息摘要(Message Digest)、哈希函数或杂凑函数等,其输入为一可变长输入,返回一固定长度串,该串被称为输入的散列值(消息摘要)
日常生活中,通常通过对某一文档进行签名来保证文档的真实有效性,可以对签字方进行约束,防止其抵赖行为,并把文档与签名同时发送以作为日后查证的依据。在网络环境中,可以用电子数字签名作为模拟,从而为电子商务提供不可否认服务。
把 HASH函数和公钥算法结合起来,可以在提供数据完整性的同时,也可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保证传输的数据没有被修改,而真实性则保证是由确定的合法者产生的HASH,而不是由其他人假冒。而把这两种机制结合起来就可以产生所谓的数字签名(Digital Signature)。
将报文按双方约定的HASH算法计算得到一个固定位数的报文摘要(Mes-sage Digest)值。在数学上保证:只要改动报文的任何一位,重新计算出的报文摘要就会与原先值不符。这样就保证了报文的不可更改。然后把该报文的摘要值用发送者的私人密钥加密,然后将该密文同原报文一起发送给接收者,所产生的报文即称数字签名。
接收方收到数字签名后,用同样的HASH算法对报文计算摘要值,然后与用发送者的公开密钥进行解密解开的报文摘要值相比较。如相等则说明报文确实来自发送者,因为只有用发送者的签名私钥加密的信息才能用发送者的公钥解开,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
数字签名相对于手写签名在安全性方面具有如下好处:数字签名不仅与签名者的私有密钥有关,而且与报文的内容有关,因此不能将签名者对一份报文的签名复制到另一份报文上,同时也能防止篡改报文的内容。
4. 认证机构和数字证书
对数字签名和公开密钥加密技术来说,都会面临公开密钥的分发问题,即如果把一个用户的公钥以一种安全可靠的方式发送给需要的另一方。这就要求管理这些公钥的系统必须是值得信赖的。在这样的系统中,如果Alice想要给Bob发送一些加密数据,Alice需要知道Bob的公开密钥;如果Bob想要检验 Alice发来的文档的数字签名,Bob需要知道Alice的公开密钥。

电子商务中的安全措施包括有下述几类:
(1)保证交易双方身份的真实性:常用的处理技术是身份认证,依赖某个可信赖的机构(CA认证中心)发放证书,并以此识别对方。目的是保证身份的精确性,分辨参与者身份的真伪,防止伪装攻击。
(2)保证信息的保密性:保护信息不被泄露或被披露给未经授权的人或组织,常用的处理技术是数据加密和解密,其安全性依赖于使用的算法和密钥长度。常见的加密方法有对称式密钥加密技术(如DES算法)和公开密钥加密技术(如RSA算法)。
(3)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常用数据杂凑等技术来实现。通过散列算法来保护数据不被未授权者(非法用户)建立、嵌入、删除、篡改、重放。典型的散列算法为美国国家安全局开发的单向散列算法之一。
(4)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常用的处理手段是数字签名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通信双方相互之间可能的欺诈,如发送用户对他所发送信息的否认、接收用户对他已收到信息的否认等,而不是对付未知的攻击者,其基础是公开密钥加密技术。目前,可用的数字签名算法较多,如RSA数字签名、ELGamal数字签名等。
(5)保证信息的不可否认性:通常要求引入认证中心(CA)进行管理,由CA发放密钥,传输的单证及其签名的备份发至CA保存,作为可能争议的仲裁依据。
(6)保证存储信息的安全性:规范内部管理,使用访问控制权限和日志,以及敏感信息的加密存储等。当使用WWW服务器支持电子商务活动时,应注意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并采用防火墙技术保护内部网络的安全性。

阅读全文

与电子商务中进行身份校验的技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希尔斯公司提供的培训方案 浏览:275
大型亲子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166
促销活动的营销策划方案实例 浏览:844
党员干部可以从事电子商务吗 浏览:514
网络汽车营销策划方案 浏览:518
微博宣传推广方案 浏览:14
以纯公司会展策划方案 浏览:64
学校党员培训工作方案 浏览:907
rfm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浏览:133
国培计划二级培训方案 浏览:302
新闻宣传技能主题培训方案 浏览:903
冬季小学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296
济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53
宣传推广先进事迹方案 浏览:577
医院的情人节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922
山东好买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140
3月份餐厅营销方案 浏览:338
电子商务职业培训班 浏览:272
餐厅菜品推广方案 浏览:252
康心药业电子商务 浏览: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