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excel如何利用一年的月销量预测下一年的每月销量
1、要预估下一年每月的销售值,得先准备1-3年的销售数据,以作线性回归的基础数据。一般使用数据透视来快捷地处理数据。
❷ 促销活动效果分析怎么做
不能忽视自然增长率 一般商场做分析时,往往只做同期比,而忽视了自然增长率这个重要的比率因素。 比如,在七月份搞一次“幸运大转盘,购物就旅游”活动,活动档期为13天,各项数据分析如表1。其中: 表1:“幸运大转盘,购物就旅游”营销效果反馈报告——重点数据(略) 前期销售额,即活动开始头一天向前推一个同 样长度的档期(13天),但要考虑双休日的天数相当。 前期比同期增长率(即自然增长率),就是本期活动的前期相对于本期去年同期的增长率。表中数据为-10.24%。单看自然增长率这个数字,是负增长的。也就是说,搞活动之前笔者商场相对于去年同期销售一直是负增长的,才积累出-10.24%这个比例。 用同比增长减去自然增长率,得出的11.34%,才是实际增长的数字,这要远比1.1%的同比数字要高。如果只看销售额比前期增长率,数据也不反映实际情况,有些过高了。 这次活动虽然采取了转盘摇奖的促销方式,表面看似热闹,人流要经常排到堵塞卖场通道,比前期要热闹多了,但是较去年同期的增长还是少得可怜。如果单从这两个层面分析,你很难判断成功与否。 但考虑到前期的销售一直处于下降态势,最终的实际增长还是比较可人的。 这种分析方法是从前辈那里学到的。其中关键在于那个自然增长率——它包含了商场在一整年中的各种销售影响因素,既包括商场内部品牌、结构调整、引进的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的影响,天气、非常事件、国家政策出台等等。所以,在考虑营销活动实际效果的同时,也要考虑自然增长率,用同期增长率减去自然增长率得出的才是实际增长率。 销售增长是比较复杂的,在数据比较分析时,还要考虑到前期和同期档期的双休日天数对比情况,以及有无大型促销活动同期举办。如果条件大致对等,对比分析才是可信的。 不断反思营销费用 现在有些零售商老总只愿看到活动轰轰烈烈,人流熙熙攘攘,而忽视了活动的
❸ 如何利用Excel进行销售量预测
假如我们知道了1季度的每天的销售额,我们要推算出后半年的销售额,以便制定原材料采购计划。当然销售量受很多因素影响,季节,营销,地区等,我们先不考虑这些情况,单纯利用线性公式来做预测,如果要把多种属性进行考虑和建模的话,得用sqlserver的BI功能了。
日期 销售额
2008-1-1 451
2008-1-2 477
2008-1-3 460
2008-1-4 432
2008-1-5 469
2008-1-6 456
2008-1-7 468
2008-1-8 495
2008-1-9 478
2008-1-10 492
2008-1-11 488
2008-1-12 476
2008-1-13 522
2008-1-14 492
2008-1-15 499
2008-1-16 488
2008-1-17 474
2008-1-18 529
2008-1-19 498
2008-1-20 499
2008-1-21 529
2008-1-22 545
2008-1-23 565
2008-1-24 583
2008-1-25 585
2008-1-26 557
2008-1-27 562
2008-1-28 606
2008-1-29 591
2008-1-30 570
2008-1-31 528
2008-2-1 628
2008-2-2 648
2008-2-3 661
2008-2-4 669
2008-2-5 700
2008-2-6 705
2008-2-7 692
2008-2-8 684
2008-2-9 682
2008-2-10 670
2008-2-11 703
2008-2-12 752
2008-2-13 751
2008-2-14 735
2008-2-15 741
2008-2-16 751
2008-2-17 768
2008-2-18 756
2008-2-19 719
2008-2-20 721
2008-2-21 742
2008-2-22 729
2008-2-23 729
2008-2-24 737
2008-2-25 734
2008-2-26 733
2008-2-27 698
2008-2-28 650
2008-2-29 628
2008-3-1 710
2008-3-2 779
2008-3-3 797
2008-3-4 802
2008-3-5 804
2008-3-6 796
2008-3-7 767
2008-3-8 778
2008-3-9 866
2008-3-10 890
2008-3-11 866
以上是已有的数据,把上面的数据复制到excel里面,连标题共72行,范围是a1,b1:a72,b72,先选中现有数据点击插入图标,生成一个曲线图,如下,表示第一季度的销售量曲线
然后拖动日期列最下面的一个单元格的右下角往下拉,一直往下填充,直到填充到2008-12-31,再在B73单元格输入以下“=TREND(B2:B72,A2:A72,A73)”公式,关于这个公式可以查看excel的帮助。
====================
TREND
返回一条线性回归拟合线的值。即找到适合已知数组 known_y's 和 known_x's 的直线(用最小二乘法),并返回指定数组 new_x's 在直线上对应的 y 值。
==语法
TREND(known_y's,known_x's,new_x's,const)
Known_y's 是关系表达式 y = mx + b 中已知的 y 值集合。
如果数组 known_y's 在单独一列中,则 known_x's 的每一列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变量。
如果数组 known-y's 在单独一行中,则 known-x's 的每一行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变量。
Known_x's 是关系表达式 y = mx + b 中已知的可选 x 值集合。
数组 known_x's 可以包含一组或多组变量。如果只用到一个变量,只要 known_y's 和 known_x's 维数相同,它们可以是任何形状的区域。如果用到多个变量,known_y's 必须为向量(即必须为一行或一列)。
如果省略 known_x's,则假设该数组为 {1,2,3,...},其大小与 known_y's 相同。
New_x's 为需要函数 TREND 返回对应 y 值的新 x 值。
New_x's 与 known_x's 一样,每个独立变量必须为单独的一行(或一列)。因此,如果 known_y's 是单列的,known_x's 和 new_x's 应该有同样的列数。如果 known_y's 是单行的,known_x's 和 new_x's 应该有同样的行数。
如果省略 new_x's,将假设它和 known_x's 一样。
如果 known_x's 和 new_x's 都省略,将假设它们为数组 {1,2,3,...},大小与 known_y's 相同。
Const 为一逻辑值,用于指定是否将常量 b 强制设为 0。
如果 const 为 TRUE 或省略,b 将按正常计算。
如果 const 为 FALSE,b 将被设为 0(零),m 将被调整以使 y = mx。
==说明
有关 Microsoft Excel 对数据进行直线拟合的详细信息,请参阅 LINEST 函数。
可以使用 TREND 函数计算同一变量的不同乘方的回归值来拟合多项式曲线。例如,假设 A 列包含 y 值,B 列含有 x 值。可以在 C 列中输入 x^2,在 D 列中输入 x^3,等等,然后根据 A 列,对 B 列到 D 列进行回归计算。
对于返回结果为数组的公式,必须以数组公式的形式输入。
当为参数(如 known_x's)输入数组常量时,应当使用逗号分隔同一行中的数据,用分号分隔不同行中的数据。
===========================
然后拉住b73单元格的右下角拉到最后,填充销售额列的单元格,最后再生成一条曲线图就行了。
❹ 促销时,如何计算打几折会增加多少销售量
这个涉及到一个经济量的计算 过程很是复杂
还要有个市场调查过程
你其实可以根据小幅度的范围内调整价钱 看销售情况来决定 毕竟公式是死的 人是活的
再说一般不是很大型的公司考虑到长远效应 一般无需确定的折数 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
❺ 如何预测销售量
一、定性预测
一般来说,在销售预测中常用的定性预测方法有四种:高级经理意见法、销售人员意见法、购买者期望法和德尔菲法。
1、高级经理意见法
高级经理意见法是依据销售经理(经营者与销售管理者为中心)或其他高级经理的经验与直觉,通过一个人或所有参与者的平均意见求出销售预测值的方法。
2、销售人员意见法
销售人员意见法是利用销售人员对未来销售进行预测。有时是由每个销售人员单独作出这些预测,有时则与销售经理共同讨论而作出这些预测。预测结果以地区或行政区划汇总,一级一级汇总,最后得出企业的销售预测结果。
3、购买者期望法
许多企业经常关注新顾客、老顾客和潜在顾客未来的购买意向情况,如果存在少数重要的顾客占据企业大部分销售量这种情况,那么购买者期望法是很实用的。
这种预测方法是通过征询顾客或客户的潜在需求或未来购买商品计划的情况,了解顾客购买商品的活动、变化及特征等.然后在收集消费者意见的基础上分析市场变化,预测未来市场需求。
4、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又称专家意见法,是指以不记名方式根据专家意见作出销售预测的方法。至于谁是专家,则由企业来确定,如果对专家有一致的认同则是最好不过的。
德尔菲法通常包括召开一组专家参加的会议。第一阶段得到的结果总结出来可作为第二阶段预测的基础。通过组中所有专家的判断、观察和期望来进行评价,最后得到共享具有更少偏差的预测结果。
德尔菲法的最大优点是充分民主地收集专家意见,把握市场的特征。但是,德尔菲法一般只能得到企业或行业的预测结果,用此方法所求得的地区、顾客、产品分类等预测结果就没有那么精确了。
二、定量预测
用来进行销售预测的定量预测方法可以按照不同类型分成两大类;时间序列分析法、回归和相关分析法。
1、时间序列分析法
时间序列分析法是利用变量与时间存在的相关关系,通过对以前数据的分析来预测将来的数据。在分析销售收入时,大家都懂得将销售收入按照年或月的次序排列下来,以观察其变化趋势。时间序列分析法现已成为销售预测中具有代表性的方法。
2、回归分析法
各种事物彼此之间都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同样的,销售量亦会随着某种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当销售与时间之外的其他事物存在相关性时,就可运用回归和相关分析法进行销售预测。
影响销量的内部因素
1、营销策略
市场定位、产品政策、价格政策、渠道政策、广告及促销政策等变更对销售额所产生的影响。
2、销售政策
考虑变更管理内容、交易条件或付款条件,销售方法等对销售额所产生的影响。
3、销售人员
销售活动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活动,所以人为因素对于销售额的实现具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力,这是我们不能忽略的。
4、生产状况
货源是否充足,能否保证销售需要等。
❻ 销售预测的基本方法
售收入预测的方法主要有时间序列法、因果分析法和本量利分析法等。
时间序列法,是按照时间的顺序,通过对过去几期实际数据的计算分析,确定预测期产品销售收入的预测值。由于计算程序的不同,这种方法又可分为历史同期(季)平均法、滚动(或加权)平均法、基数加平均变动趋势法。
因果(相关)分析法,是利用事物内部发展因果关系,并着重研究影响事物发展变化外因的作用,来预测计划期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销售量直线上升的企业。
本量利分析法,是在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基础上,根据销售成本、销售量与利润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假定已知其中两个因素,来推测另一个因素,以寻求最佳方案。运用这种方法,既可以预测保本点销售量和销售收入,也可以预测为实现目标利润需要达到的销售量和销售收入。
(6)如何预估促销活动销量扩展阅读:
在预测目标确定以后,为满足预测工作的要求,必须收集与预测目标有关的资料,所收集到的资料的充足与可靠程度对预测结果的准确度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对收集的资料必须进行分析,并满足这些条件:
1、资料的针对性:即所收集的资料必须与预期目标的要求相一致。
2、资料的真实性:即所收集的资料必须是从实际中得来的,并加以核实的资料。
3、资料的完整性:资料的完整性直接影响到销售预测工作的进行.所以,必须采取各种方法,以保证得到完整的资料。
4、资料的可比性:对于同一种资料,来源不同,统计口径不同,也可能差别很大。所以在收集资料时,对所得到的资料必须进行分析,如剔除一些随机事件造成的资料不真实性,对不具备可比性的资料通过分析进行调整等,以避免资料本身原因对预测结果带来误差。
❼ 如何做销量预测
把自己做参考的Listing添加到购物车,然后,把订购数量设置为最大数量999,如果对方的库存数量少于999, 就会提示你只有多少可售(如下图),这样你就知道该Listing当前的库存数量是多少。第二天再重复上述动作,连续一周或两周,把记录下来的数据做平均,大概就可以知道该Listing的日平均销量了。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运营目标,思考这样的销量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如果符合,那就可以初定定为选品对象。《免费销量预估计算器》
当然,这个方法毕竟有弊端,一旦你所关注的对象设置了最大订单数量(Max Order Quantity),此测试方法就时效了。那样的话,我们就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来解决。
❽ 如何评估促销的价值
一、促销评估是超级市场促销活动的重要工作
超级市场促销的目的,除了希望在特定期间内提高来店顾客数、客单价以增加营业额之外,更重要的是促使顾客日后继续光临。因此,需要通过检查来确保促销活动实施的品质,以便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达成促销效果。此外,促销活动作为提升经营业绩的工作要长期不断地进行下去,就必须有促销活动的总结。通过评估每次促销活动的效果、成功、经验、教训,总结促销活动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积累促销经验,对于做好促销工作、促进超市公司日后的发展、不断取得更好的业绩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促销活动结束后的评估活动,不仅不可或缺,而且事关重大。
二、促销评估的内容与方法
促销评估的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业绩评估,促销效果评估,供应商配合状况评估,连锁超市公司自身运行状况评估。
1.业绩评估
这一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业绩评估的标准与方法,查找和分析促销业绩好或不好的原因。
(1)业绩评估的标准与方法。
①促销活动检查表,即对促销前、促销中和促销后的各项工作进行检查。
促销前:
1.促销宣传单、海报、POP是否发放和准备妥当
2.卖场所有人员是否均知道促销活动即将实施
3.促销商品是否已经订货或进货
4.促销商品是否已经通知电脑部门变价
促销中:
1.促销商品是否齐全、效量是否足够
2.促销商品是否变价
3.促销商品陈列表现是否具有吸引力
4.促销商品是否张贴PoP广告
5,促销商品品质是否良好
6.卖场所有人员是否均了解促销期限和做法
7.卖场气氛是否具有活性化
8.服务台人员是否定时广播促销做法
促销后
1.过期海报、PoP、宣传单是否均已拆下
2.商品是否恢复原价
3.商品陈列是否调整恢复原状
②前后比较法,即选取开展促销活动之前、中间与进行促销时的销售量进行比较。一般会出现十分成功、得不偿失、适得其反等几种情况。一是十分成功:在采用促销活动后,消费者被吸引前来购买,增长了销售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该次促销活动不仅在促销期中,而且对公司今后的业绩和发展均有积极影响。这是超级市场经营者、营销人员及所有员工都希望的情景。二是得不偿失:促销活动的开展,对超级市场的经营、营业额的提升没有任何帮助,而且浪费了促销费用,显然是得不偿失的。三是适得其反:这是促销活动引起不良后果的一种表现,是超级市场经营者最不愿意看到的一种情形。这次促销活动虽然在进行过程中提升了一定的销售量,但是促销活动结束后,超级市场的销售额不升反降。
③消费者调查法。超级市场可以组织有关人员抽取合适的消费者样本进行调查,向其了解促销活动的效果。例如,调查有多少消费者记得超级市场的促销活动,他们对该活动有何评价,是否从中得到了利益,对他们今后的购物场所选择是否会有影响等,从而评估超级市场促销活动的效果。
④观察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而且十分直观。主要是通过观察消费者对超级市场促销活动的反应,例如,消费者在限时折价活动中的踊跃程度,优惠券的回报度,参加抽奖竞赛的人数以及赠品的偿付情况等,对超级市场所进行的促销活动的效果做相应的了解。
(2)查找和分析原因。运用一种或几种评估方法对超级市场的促销业绩进行评估之后,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查找和分析促销业绩好或不好的原因。只有找出根源,才能对症下药、吸取教训,进一步发挥本超市公司的特长。
此处,我们对前后比较法的三种情况做一个介绍性的分析:
①十分成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促销期间的活动,使消费者对超级市场形成了良好的印象,对超级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均有所提高,故在促销活动结束后,仍会使该超市的销售量有所增长。
②得不偿失。促销活动的开展,对超级市场的经营、营业额的提升没有任何帮助,而且浪费了促销费用,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③适得其反。促销活动结束后,超级市场的销售额不升反降可能是由于促销活动过程中管理混乱、设计不当、某些事情处理不当,或是出现了一些意外情况等原因,损伤了超级市场自身的美誉度,结果导致促销活动结束后,超级市场的销售额不升反降。
2.促销效果评估
这一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促销主题配合度,创意与目标销售额之间的差距,以及促销商品选择的正确与否。
(1)促销主题配合度。促销主题是否针对整个促销活动的内容;促销内容、方式?口号是否富有新意、吸引人,是否简单明确;促销主题是否抓住了顾客的需求和市场的卖点。
(2)创意与目标销售额之间的差距。促销创意是否偏离预期目标销售额;创意虽然很好,然而是否符合促销活动的主题和整个内容;创意是否过于沉闷、正统、陈旧,缺乏创造力、想象力和吸引力。
(3)促销商品选择的正确与否。促销商品能否反映超级市场的经营特色;是否选择了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商品;能否给消费者增添实际利益;能否帮助超级市场或供应商处理积压商品;促销商品的销售额与毛利额是否与预期目标相一致。
3.供应商的配合状况评估
这一项主要评估:供应商对超级市场促销活动的配合是否恰当、及时;能否主动参与,积极支持,并为超级市场分担部分促销费用和降价损失;在促销期间,当超市公司(一般是大卖场)请供应商直接将促销商品送到门店时,供应商能否及时供货,数量是否充足;在商品采购合同中,供应商,尤其是大供应商、大品牌商、主力商品供应商,是否作出促销承诺,而且切实落实促销期间供应商的义务及配合等相关事宜。
4.连锁超市公司自身运行状况评估
(1)从总部到门店,各个环节的配合状况。
①总部运行状况评估:超级市场自身系统中,总部促销计划的准确性和差异性;促销活动进行期间总部对各门店促销活动的协调、控制及配合程度;是否正确确定促销活动的次数,安排促销时间,选择促销活动的主题内容,选定、维护与落实促销活动的供应商和商品,组织与落实促销活动的进场时间。
②配送中心运行状况评估:配送中心是否有问题,送货是否及时;在由超市公司配送中心实行配送的过程中,是否注意预留库位,合理组织运力、分配各门店促销商品的数量等几项工作的正确实施情况如何。
③门店运行状况评估:门店对总部促销计划的执行程度,是否按照总部促销计划操作;促销商品在各门店中的陈列方式及数量是否符合各门店的实际情况;图表8—7的检查内容。
(2)促销人员评估。评估可以帮助促销员全面并迅速地提高自己的促销水平,督促其在日常工作流程中严格遵守规范,保持工作的高度热情,并在促销员之间起到相互带动促销的作用。
促销人员的具体评估项目如下:促销活动是否连续;是否达到公司目标;是否有销售的闻劲;是否在时间上具有弹性;能否与其他人一起良好地工作;是否愿意接受被安排的工作;文书工作是否干净、整齐;他们的准备和结束的时间是否符合规定;促销桌面是否整齐、干净;是否与顾客保持密切关系;是否让顾客感到受欢迎。
❾ 简述销售预测的五种方法
销售预测的五种方法:
1)高级经理意见法
高级经理意见法是依据销售经理(经营者与销售管理者为中心)或其他高级经理的经验与直觉,通过一个人或所有参与者的平均意见求出销售预测值的方法。
2)销售人员意见法
销售人员意见法是利用销售人员对未来销售进行预测。有时是由每个销售人员单独作出这些预测,有时则与销售经理共同讨论而作出这些预测。预测结果以地区或行政区划汇总,一级一级汇总,最后得出企业的销售预测结果。
3)购买者期望法
许多企业经常关注新顾客、老顾客和潜在顾客未来的购买意向情况,如果存在少数重要的顾客占据企业大部分销售量这种情况,那么购买者期望法是很实用的。
这种预测方法是通过征询顾客或客户的潜在需求或未来购买商品计划的情况,了解顾客购买商品的活动、变化及特征等.然后在收集消费者意见的基础上分析市场变化,预测未来市场需求。
4)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又称专家意见法,是指以不记名方式根据专家意见作出销售预测的方法。至于谁是专家,则由企业来确定,如果对专家有一致的认同则是最好不过的。德尔菲法通常包括召开一组专家参加的会议。第一阶段得到的结果总结出来可作为第二阶段预测的基础.通过组中所有专家的判断、观察和期望来进行评价,最后得到共享具有更少偏差的预测结果。
德尔菲法的最大优点是充分民主地收集专家意见,把握市场的特征。但是,德尔菲法一般只能得到企业或行业的预测结果,用此方法所求得的地区、顾客、产品分类等预测结果就没有那么精确了。
5)时间序列分析法
时间序列分析法是利用变量与时间存在的相关关系,通过对以前数据的分析来预测将来的数据。在分析销售收入时,大家都懂得将销售收入按照年或月的次序排列下来,以观察其变化趋势。时间序列分析法现已成为销售预测中具有代表性的方法。
销售预测是指根据以往的销售情况以及使用系统内部内置或用户自定义的销售预测模型获得的对未来销售情况的预测。销售预测可以直接生成同类型的销售计划。
销售计划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销售预测,无论企业的规模大小、销售人员的多少,销售预测影响到包括计划、预算和销售额确定在内的销售管理的各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