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商促销 > 内蒙古电子商务调研报告

内蒙古电子商务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1-07-24 10:38:08

㈠ 关于电子商务方面的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你到这个里面看有没有内了。容 http://www.dzswu.com/fw/bgzj/g/12590_2.html

㈡ 电子商务市场调查报告怎么写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调查报告》目录:

1、中国电子商务有关法律法规和运营状况分析
1-1 中国电子商务有关法律法规的调查和分析
1-1-1 中国电子商务有关法律法规分类
1-1-2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制约性和可行性
1-1-3 按地区划分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
1-1-4 有关方面对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回应
1-2 中国电子商务实际运营状况和商业运营模式分析
1-2-1 B2B实际运营状况
1-2-2 在线交易实际运营状况
1-2-3 基于EDI的电子商务实际运营状况
1-2-4 商务运营大纲

2、市场分析
2-1 提供主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企业状况
2-1-1 B2B市场规模
2-1-2 B2C市场规模
2-1-3 SCM市场规模
2-1-4 ERP市场规模
2-1-5 主要地区EC/EDI状况

3、竞争分析
3-1 竞争现状把握(市场份额、特征及主要客户群)
3-1-1 ERP市场竞争现状
3-1-2 SCM市场现状分析

4、大型厂家的ERP、SCM和EDI引进状况
4-1 主要大型生产厂家ERP引进状况
4-2 SCM引进状况
4-3 EDI引进状况

5、 用户调查分析
5-1 ERP、SCM引进现状
5-2 EDI引进现状与需求
5-3 EDI采购与供应业务运营成本及其构成
5-4 EDI引进日程及预算考虑方式

6、调查分析总结
6-1 市场分析总结
6-2 市场竞争状况分析及业界引进状况
6-3 对用户的调查分析
6-4 对扩大市场方面的建议

㈢ 关于电子商务调查报告怎么写

建议可以去调查分析师吧看看有没有所需资料
一、报告内容最重要的是抓住重点,解决问题

通常通过对异常情况的关注、不同个体的比较、主要因素的变化来发现问题。

较多的使用一些比率,而非绝对值。如占比变化,增长比例等。

在分析的时候一定是带着问题去看的,围绕一个问题展开分析,最后解决问题。而不是事实的罗列,简单的数据汇总,图表绘制。

报告最后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建议,分析的目的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与实际操作有关的问题。

二、图表的使用(可参见:统计图表类型选择应用总结)

常用的图形有:柱形图(一般表示数量的大小变化)、折线图(一般用于表示走势、趋势)、饼图(表示占比情况等)、双轴图(数量大小及增长率综合表示)。

比较好用的图形有:散点图(可用来制作BCG矩阵图,做一些量和增长率同时比较)、气泡图(可以对不同主体的三个因素进行比较)、雷达图(可以对同一个体或不同个体的多项因素进行比较),另外还有百分比柱形图及累计柱形图。这些都是相对较为好看且好用的图,能够表现更多的内容。涵盖更加深入的信息。

表格方面一般使用百分比数据,增长率数据较多,同时,多使用交叉分析表格,能够较好地反映问题和找到问题。特别是列占比、横占比、与平均的比较等,对于分析问题很有帮助。

三、报告结构一般如下:

第一部分为分析目的,分析方法,分析概要,说明事项等。

第二部分为主体部分,宜在每段的标题下来个小结。然后再展开论述。

第三部分为总结和建议部分,可以对报告中的问题和重点回顾,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并且对尚未解决的问题提出下一步的设想。

四、其他问题:

1)要了解报告的阅读者是谁。有针对性的写作。

2)注意文字的准确性,不要出现可能、大概等词语,不确定的不要说。

3)一定要保证不要出现错别字、格式问题等低级错误。

4)任何一个概念都要解释和说明清楚,切忌模棱两可的说法。

㈣ 求一篇电子商务市场调研报告

给你份模板作参考用吧。
关于猪肉价格上涨的市场调查报告五月份以来,由于受饲料价格大幅上扬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县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市场猪肉价格(以肋条为例)由过去的15元/公斤上涨到20元/公斤,不断上涨的猪肉价格,致使消费需求转移带动了鸡蛋、牛肉、羊肉价格上涨,目前鸡蛋每公斤7.2元,牛肉每公斤22元,羊肉每公斤26元,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了50%、52%和54%,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为此,县商务局根据行业实际,会同县物价局价格成本调查队通过对大桥乡灵山村、城关镇南元村、夏馆镇夏馆村、马山口镇老庄村等部分养猪专业户、散养户及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和销售市场进行摸底调查,初步掌握了我县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
一、猪肉价格上涨原因
(一)价格规律波动影响。2006年一至二季度,我县生猪市场价格一路走低,收购价格一直处于低谷,时价最低为3.5元/斤,养猪业处于严重亏损状态。七月份以后价格开始回升,生产开始恢复,但由于受主观因素即猪的繁殖饲养周期约需一年时间,目前的生猪价格仍处于运行周期的上升期,此次价格上扬是去年以来价格规律波动的正常反映。
(二)高致病性生猪高热病病害影响。由于去年受南方高致病性生猪高热病病害影响,养殖场及散养户的仔猪和育肥猪死亡率上升,致使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地来我县争购仔猪、成品和半成品猪肉,加剧了猪源紧张和猪价上涨。
(三)饲料等价格因素上涨影响。由于受米、面、油价格上调等因素影响,导致饲料价格也同步上涨且高位运行,生猪养殖成本提高。据调查,玉米、麸皮、豆粕是生猪饲料的主要成份,由于小麦、玉米、豆粕用途增加,加工能力增强,玉米、麸皮、豆粕价格上涨较快,一些散养户和养殖场受成本提高影响,不敢及时补栏和增栏,导致目前出栏总量减少,生猪货源奇缺,也是目前我县生猪价格急剧上涨的主要原因。
(四)运输及劳动力等基础性因素价格提高影响。当前,由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致使部分行业对一些基础性的生产要素需求增大,诸如:运输成本,劳动力价格大幅提高,汽油、柴油等价格高位运行,促进了猪饲料、生猪调动、猪肉运输成本的加大。另外,过去日劳动力成本为15-20元,而现在日劳动力成本增至30-40元,月工资涨幅到900-1200元间,劳动力价格的上扬也助推了我县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
二、猪肉价格上涨带来的诸多问题
(一)抑制了消费者对猪肉的消费需求。猪肉价格的直线上涨,从某些方面来讲抑制了部分市民对猪肉的强烈需求。零售肉价一天一个价位,一次比一次涨的高,致使有些市民望肉兴叹,望而却步,现在都不敢再吃肉了。在南关菜市场一肉摊前,赵老板哭丧着脸告诉我们,肉价涨了,但我们的生意更难做了,现在一天卖出去的肉不及过去的一半。
(二)生猪定点屠宰经营户效益每况愈下。毛猪总量减少,收购价格大幅上扬,导致每天屠宰毛猪头数不抵过去的三分之一,虽然屠宰数量锐减,但由于水电煤气、工资及运输成本增大,导致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成本每头上升6-9元,屠宰经营业主苦不堪言,经济效益每况愈下。
(三)抵抗市场风险能力系数减小。一方面猪价的过快上涨,调动了未从事养殖户的计划养殖积极性,刺激了部分已从事养殖户盲目补栏,扩大规模养殖的冲动欲望。灵山村养殖户张向军目前饲养了120余头猪,打算近期补栏100多头,为出现新一轮供大于求埋下隐患。另一方面,猪肉价的过快上涨,使得部分养殖户产生了囤栏待价的不良心理,进一步加剧产销供求矛盾,致使生猪市场抗风险能力系数减小。三、平抑猪肉价格上涨的四项措施 要充分认识到生猪价格上涨带来的负面影响,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抓好管理,切实稳定生猪市场,保障居民生活稳定。具体应做到:
(一)抓住县政府5月24日新出台的《**县价格调节基金征收管理办法》有利时机,强化政府运用经济手段调控市场价格能力,商务部门要牵头完善并建立猪肉商品储备制度,制订平抑肉价紧急预案,设立猪肉价格调节基金。同时,在猪肉等商品价格再次出现波动上涨时,政府部门要把价格调节基金直接补贴给生产者、低收入家庭,以平抑市场肉价,减轻群众消费负担,稳定市场。
(二)畜禽防疫部门要做好疫情调查和畜禽的防疫、治疗工作,使养殖场、养殖散户消除顾虑,尽快进行生猪养殖的增栏、补栏,提高存栏量,确保我县今年十一、春节的市场供应能够得到满足。同时,县整规办、商务局要制订相应配套措施加强对畜牧部门日常监管工作的监督,定期不定期地对我县畜禽疫苗使用情况进行督查,确保疫苗使用无误,减少养殖户的损失,以进一步增强养殖户的养殖信心。
(三)县商务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监管职能,迅速组织牧源养殖公司等养殖大户异地购进了批量毛猪,充实市场,达到平抑生猪价格的目的。
(四)坚决打击市场垄断哄抬猪肉价格的违法行为。县商务局要会同商业、物价等部门,强化生猪市场监管,对一些猪贩子、肉贩子故意哄抬价格,囤积屠宰,虚假宣传,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要防止肉制品的经营户以及其它农副产品经营者借机搭车涨价,牟取非法利益。
这是我在开元网络与品牌研究中看到的文章,希望能帮到你!

㈤ 我急要一份关于电子商务的调查报告(2500~3000字)

关于爱尔兰信息通讯、电子商务的调查报告

爱尔兰是较早意识到互联网将给全球带来挑战的国家之一。 早在1998年就成立了信息联合委员会(以下简称信息联合委),政府于1999年出台了第一个信息联合实施计划,该计划的宗旨是使全国民从互联网的使用中得益,同时努力使爱尔兰成为国际信息产业这一激烈竞赛场上的成员之一。与此同时爱政府还致力于发展电子通讯的基础设施、加强环境建设、寻找开发电子商务的机遇、力争使公共服务领域电子化,大力倡导全社会使用互联网。政府还设立了信息产业基金以配合上述计划的落实。

为确保爱尔兰在国际信息产业取得领先地位,爱政府于2002年3月改进了第一个信息联合实施计划——“新的连接”。为进一步提高效率,重组了信息联合委。 2004年10月又进行了第二次改进,针对于电子通讯基础设施、环保法律法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研发及电子内含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系列指导性的计划。

从1999年起,爱政府就采取措施宣传与倡导电子商务理念,帮助企业通过信息联合委获取潜在的效益,出版了一系列有建设性意见的报告,致力于推广IT技术和信息通讯的使用。然而,对于在经济领域怎样更好地鼓励企业使用信息通讯技术的相关政策并没有出台。爱尔兰国家企贸、科技和创新政策咨询委员会“佛法斯”(Forfás)发表了《Forfás2003电子商务跟踪》,这一报告表明:爱本土电子商务企业在成立和吸引外资等方面做的很好,但还落后于那些在企业经营中率先使用电子商务的一些欧盟发达国家。2003年5月欧委会建议欧盟国家改善电子商务环境以帮助中小企业的发展。 因此,爱政府于2003年12月建立了信息产业及电子商务集团,组成由佛法斯(Forfás)、爱尔兰企业局(Enterprise Ireland)、香农开发区(Shannon Development)及各城市、郡的企业协会组成(City and County Enterprises Board)。 该集团的宗旨是:帮助爱中小企业及微型企业通过使用信息通讯技术最大程度地提高竞争优势。

爱尔兰电子商务集聚开创性的工作始于2003年11月,爱尔兰中央统计局颁布的了《2003年爱尔兰信息产业统计》报告。该报告详细阐述了爱尔兰信息通讯技术及信息通讯领域的发展情况,从家庭到企业的使用情况调查等。这项调查从2002年10月起至2004年共进行了3次。在2003年调查的10,000家企业(2004年的调查数据还未发布)的使用情况表明:2003年95%的爱企业使用电脑,85%的企业使用电子邮箱,86%使用互联网。据爱中央统计局 200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爱尔兰54%的制造类企业的雇员人数不足10人,这其中:24%使用电子邮箱及网站,而在服务行业上述比例仅为37%和13%。 2002年爱企业使用互联网的比例为84%,与OECD平均值相当,而低于日本、芬兰、瑞典以及丹麦等国家95%的比例。

综上所述,经过几年的发展,爱尔兰在信息技术和电子应用领域得到了较快速度的发展。然而爱企业在贸易运营中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及信息查询的只占75%,通过互联网进行金融和银行运作的企业占65%,用作市场调查和监督的仅为37%。只有近一半的爱企业通过IT系统进行管理与采购,约14%的企业将其IT系统与国内管理采购系统进行了链接,不到三分之二的企业拥有网站,只有9%的企业通过网络提供售后服务。2003年39%的企业通过网络下订单,这其中79%是大企业(大公司排名前250名),23%通过EDI采购。上述情况表明:信息通讯技术在爱企业中的普及率还没达到很高的程度。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IT管理与通讯方面的投资太高;2.爱企业的经营者缺乏信息通讯技术的信息源及相关技术知识;3.很多中小企业没有与其他企业的网络进行过链接。与此同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IT知识的匮乏,严重影响了一些欧洲企业通过信息技术在经营中获取最大利益。尽管如此,爱尔兰与其他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相比,在数据交换与信息通讯领域仍还存在着较强的优势。 虽然欧盟以法律界面的调查机制还没有形成,但上述调查为跟踪实现“欧盟电子一体化实施计划”提供了宝贵的数字依据。

发展欧盟电子一体化,使欧盟在2010年成为具有生机活力、富于竞争力的经济体是欧盟里斯本会议的首要议题。欧盟电子一体化实施计划2002和的2005目标在于广泛激励信息通讯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最大程度地从互联网中获取机遇。爱总理府负责协调爱尔兰信息产业结构有关事宜,爱于2003年1月加入了欧盟电子一体化。爱总理府还参加由内阁组织的有关信息产业的分会,负责担任信息联合委的总干事及助理两个职务,同时拥有信息联合委秘书长的任命权。爱企贸部和爱企业发展委负责国内及欧盟电子一体化计划的具体落实,如:公司注册、革新、研发及技术革新等,同时负责本部的电子政务的传输。爱企贸部还负责建立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法及知识产权法等有关的法律法规。从1999年起,爱政府共出资1600万欧元建立信息联合的一些机构组织,帮助企业最大程度地利用ICT(信息通讯技术)来获取机遇。如:与IBEC(爱雇主协会)联合举办的贸易知识活动、爱尔兰企业局的加速基金、EBIT计划、EMPOWER等,爱企贸部还通过佛法斯制定了爱尔兰电子商务的法律框架与基准,其他细则由其下属相关机构制定。

目前,阻碍爱尔兰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很多,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1.很多企业不能充分相信在网络中能得到其所需要的产品; 2.企业对付款等安全问题还存在着诸多忧虑; 3.政府相关的法律框架尚未发展成熟;4.很多消费者还不习惯利用网络进行交易并接受服务。

在操作方面,爱政府鼓励施行电子模式(eProcurement),即通过有关机构制定并规范那些用于管理、传输及交换的系统或软件,以简化程序,降低标准为目的,为中小企业节资增效、服务等方面提供便利。这对企业来说,强化了IT要求,提高了价格、服务方面的竞争力,增加了出口机会,但是这种方式尚不适宜运作较大的单子。

爱政府还就其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建议:1.提高ICT管理和应用技术水平,提供较好的ICT设施;2.针对造假、欺诈等非法行为制定好的法律措施; 3.建立各层面有效的IT安全维护系统; 4.建立有效低成本的竞争框架; 5.扩大交易人群在互联网及在线交易的数量; 6.提供技术过硬、独立的ICT技术支持;7.最大可能地提高政府、金融机构、各类组织及消费者等内外联络的电子信息使用率。

㈥ 内蒙古自治区商业性地勘工作调研报告

2005年7月11~16日,课题组一行3人对内蒙古自治区商业性地勘工作进行了调研,走访了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地勘局、煤田地质局、有色地勘局、国土资源勘查开发院和鄂尔多斯市国土资源局和伊泰集团,与政府主管部门、国有地勘单位、基层矿政管理部门和民营矿业主就商业性地勘工作进行了广泛研讨。现就相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商业性矿产勘查的基本态势

随着国家能源开发战略西移,在新一轮资源开发过程中,资源丰富的内蒙古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矿产资源开发地区之一。与以前的开发不同,新一轮开发适逢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旺盛,一方面国家、政府对资源勘查的资金有限,另一方面大量社会“热钱”急切地涌入资源勘查开采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内蒙古自治区为强化政府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探索建立一种激活勘查资金的投入机制,政府投资勘查引导社会资金加快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适应在矿产资源勘查中,寻找政府意志与社会需求的最佳结合点,以引导汹涌而至的“矿产资源热”。

(一)政府大量资金投入,社会资金积极进入

在2004年以前,内蒙古自治区的商业性矿产勘查投入基本上是靠国家划拨地勘费和资源补偿费。

全自治区在2000~2001年,商业性地勘工作中,国家划拨地勘费和资源补偿费占勘查项目资金的70%。2001~2004年社会资金投入占勘查资金总额的比例逐年上升,由20%、30%上升到60%,相应的国家划拨地勘费和地方财政投入商业性勘查的比例在逐步下降。随着社会投资规模的扩大,2005年勘查项目投资资金来源70%是社会资金来源。

2002年,内蒙古自治区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国内外地勘队伍在内蒙古开展地质勘查工作的通知》,促进了外省地勘队伍和有投资实力的投资者来内蒙古进行商业性风险勘查投资。

2004年,为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政府投资3亿元进行地质勘查。其中,从自治区财政预算内拿出1亿元作为启动资金,同时将国土资源部在自治区河套地区进行的农业化探调查项目所需匹配的400万元资金也考虑在内;盟市旗县从出让矿业权收益和地方财政共拿出1亿元;国土资源厅筹集1亿元。这3个多亿的资金主要用于已经确定的93个勘查项目。

治自区政府注入3亿元的引导资金及出资者拥有矿业权的决定,带来强烈社会反响。各盟市政府也积极想办法筹措二级引导资金,纷纷采取了本级财政挤一点、通过矿业权运作收一点等措施,力争在自己辖区内多上一些地质勘查项目,摸清资源家底,为矿业权出让奠定基础。2004年全自治区商业性勘查资金投入达到16.9亿元,其中,2004年自治区对4个成矿带,8个资源集中区投资2.3亿元进行矿产勘查工作;2004年企业及个人等社会资金申请项目达800项,投入勘查资金达到约10亿元,是上年的5倍(见表1),2005年自治区还将筹集3.3亿元用于地勘工作。

(二)2000~2002年,全自治区每年勘查登记项目约保持在350项左右,从2003年开始,勘查项目大幅度增长

2003年全自治区共批准勘查项目827项,勘查面积1.87万平方千米。从勘查的矿种来看,金矿勘查项目为186项,铜矿勘查项目为107项,煤矿勘查项目为94项,铅矿勘查项目为96项,铁矿勘查项目为76项。

2004年全自治区共批准勘查项目1700多项,勘查面积为3.8万平方千米,均为2003年的2倍多,见表1。

表1 内蒙古自治区2000~2005年地质矿产勘查资金投入

从上表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内蒙古自治区资金投入与地质矿产勘查项目增长成正比关系。

(三)勘查工作取得较好效果

2002~2005年商业性矿产勘查取得成果增多,但多数是中小型矿产资源,共圈定异常845个,共发现中小矿及矿化点246处。发现特大型矿2处:克旗拜仁大坝银多金属矿、乌中旗浩尧尔忽洞金矿,其他主要矿种为铁及有色金属,煤矿主要是提高勘查程度。

二、探矿权出让转让及管理情况

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过招标、拍卖的方式出让探矿权67个,收取探矿权出让价款2.2亿元;出让采矿权238个,实现价款1.19亿元。

2000年至2004年,探矿权转让数目较少,仅有几个中外合作形式的探矿权转让,多以作价入股的形式进行转让,金额相对较小。一般在10~13万美元,较多的探矿权转让在2004年,转让探矿权达到47个,矿种多以煤、铁为主,兼有有色金属。铁及有色金属探矿权,一次出售形式的,转让价格多数一般在100万元以下,合作勘查形式转让的,转让价格在100万元以上。煤的探矿权转让价格一般在300~500万元之间,大项目在3000万元左右。2004年全年转让价款总额8000万元。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对矿业权实施全面掌控与配置,鼓励地勘单位与企业投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政府出资委托地勘单位施工的勘查项目,探矿权属政府所有,地勘单位不能自己处置,地勘单位是“打工者”,当矿业权出让后实现的价款,地勘单位可获得一定比例经济利益一般为10%。地勘单位若有实力,可以把矿业权买下来。政府掌控资源已向下延伸,现自治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已规定,业主申请矿业权时,需项目所在地政府签署意见,否则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不予受理。

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情况

(一)队伍总体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地勘队伍主要有3支:地勘局、煤田地质局、有色地质局,现均已属地化,队伍规模约26000余人(分别为15849人、7200人、3600人)含离退人员在内,在职与离退人员比例基本为1∶1。队伍结构与商业性地质勘查格局基本上延续属地化前的状况,仅是经营、工作规模变化而已,属地化后至2003年前各单位均处于比较困难时期。从2003年起,自治区开始筹资投入基础性、公益性及商业性地质矿产勘查。在市场需求旺盛形势下,社会、企业投资激增,特别是煤矿的勘查开发,以及自治区“关于鼓励支持国内外地勘队伍在我区开展地质勘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引导下,地勘单位承揽项目(包括国家财政和市场项目)开始急速增长,工作规模扩大,以煤田地质局为例,2004年开动钻机达400余台,施工队伍来自全国各地,经济规模大,职工工作、生活条件得到很大的提高,也增强了地勘队伍实施改革发展的信心。

3个局的基本情况:

1.内蒙古地勘局

1999年属地化,共有20多个二级单位,局机关掌握矿业权32个,全局掌握300多个矿业权。2.07亿地勘费,1.6万职工,离退休人员用掉1.3亿元,遗孀用掉1000万,下岗4000人,用掉4000万元,只剩2700万元供在职人员,人均不足3000元。因此,自己掌握的矿业权没有资金进行进一步勘查工作,程度低,不足以在矿业权市场中运作。

2.内蒙古有色地勘局

全局3600人,其中,离退休人员1395人,在职人员中离岗和富余人员1233人。2000年属地化,12个下属单位,其中,有2个企业单位,两个找矿单位,直接从事找矿的人只有150人。每年5600万元地质事业费,离退安排3500万元,离岗、富余人员安排1200万元,剩下的920万元用于基地管理、社保等方面,基本上没有经费用于找矿。

掌握60多个矿业权,一些新的矿业权正在登记,包括政府在改制中给予的矿业权匹配优惠政策,估计2005年可以达到80多个矿业权。实际上是政府配置的矿业权属于政府,地勘单位有部分利益。

3.内蒙古煤田地质局

全局职工7200人,其中,在职3700人,退休3500人。14个二级单位,8个地质队,此外还设1个石油勘查处,1个基建公司,属地化时地勘费基数9000万元。2003年市场项目及政府委托项目大增,收入激增,但无自主矿业权。

(二)商业性矿产勘查

3个局商业性矿产勘查由于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自己出资投入从总体上看规模都很小,而承接政府委托项目和市场项目均为主要资金来源。

地矿局属地化后仍十分重视矿产勘查工作,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属地化起至2003年全局累计投入地质矿产勘查资金达4000万元,年均约1000万元。从2004年开始有了较大发展,2004年承接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补助地质勘查项目两个,自治区资源补偿费项目3个,国家资补项目4个,自治区本级财政地质勘查项目79个,累计资金达1.55亿元,其中,当年投入6000多万元启动了3项,2005年还将继续启动一大批项目。2005年已新承揽自治区煤矿勘查项目9个,共资金3350万元,还有社会及企业投资项目,地勘单位有“春天来临”之感。目前,地勘局共拥有矿业权300个左右。

煤田地质局,基本是全部承接自治区委托项目,没有自主矿业权在手,该局在2002年以前各类来源地质矿产勘查项目资金不超过300万元,企业及社会投资极少,同样也是2003年后开始快速好转。2003年各类勘查资金达到1亿元,2004年达到3亿元,2005年各类经费达到4亿元,开动钻机达400台左右,但预计投资高峰期将会很快过去,因为,煤炭市场需求将发生变动,同时勘查程度稍高的工作区基本被业主占完,其他工作区勘查程度低、风险大。

有色冶金地质局,自己投资勘查资金同样比较少,局的资金用来保证69个矿业权的最低投入,其他主要是中央及地方资源补偿费项目及财政补助项目。2002~2004年共累计为2301万元。

(三)地勘队伍改革

内蒙古自治区改革是在政府主导推动下,开始深入发展。根据地勘单位现状、区资源优势和市场发展趋势,区政府认为必须从加速深化地勘单位改革入手,在政策及解决实际困难上给予地勘单位有力支持,使其健康发展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其指导思想是把地勘单位视为财富而不是包袱;改革要坚持企业化方向;坚持尊重历史,重视现实的原则;坚持统筹兼顾,稳步推进的原则;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促使地勘单位在稳定中实施改革与发展。

改革要点内容:

1.将地勘单位办社会的职能移交地方

根据地勘单位企业化的改革方向,将3个局管理的中小学、技校,包括人员(含离退休)、资产、经费,下划到所在地管理。经费划转以2004年上级单位拨款为基数,现有差额部分(指地勘单位学校人员现行工资、补贴标准与所在地同类人员标准的差额)每年由自治区财政和3个局各按50%的比例拨付地方,时间为3年,以后学校所需经费由各地财政负责。

2.离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经费分开管理

将地勘单位2004年底在册的离退休人员经费,从各地勘单位财政应拨款基数中划出,单列管理。以2004年的离退休费(工资、补贴、福利应发数)和医疗保险费用(离休人员按人均8000元,退休人员按当年实际支出数计算)为基数,由原单位管理发放,以后国家政策性调资和自治区出台的相应政策性补贴等增资费用,由自治区财政全额拨款解决,确保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改革后原属事业单位在编在册的正式职工符合条件退休的,按上述办法执行,并从地勘经费中核减退休费(按地勘单位经费基数切除离退休人员费用后的在职职工人均经费数核减);原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劳动合同制人员,按自治区政府有关社保退休政策执行。

离退休人员经费单列后,各地勘局的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仍由各局承担,不再新增管理离退休人员的机构和编制。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要加强对地勘单位离退休工作的管理与指导。

3.在职人员经费包干,自负盈亏

改革财政补助方式,在职人员以2005年内蒙古地勘局、有色地勘局、煤田地质局地勘事业费预算为基数,分别扣除离退休人员经费和划转出的学校经费拨款补助后,剩余部分作为经费基数,实行定额管理、包干使用、自负盈亏,各单位创收部分,全部留归各个单位使用。新进人员所需经费,包括工资、补贴、福利、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由用人单位自行解决,财政不再增加拨款。

4.扩大用人自主权

实行财政补助方式改革后,不再核定事业编制,地勘单位的原有的事业编制以在编在册的实有人数为基数实行注册管理,建立档案。减少一人相应减少一名编制。新进人员单位自主聘用,同被聘人员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参加养老保险。3个地勘局的内设机构及所属单位领导职数、内设机构自行调整。内设机构及所属单位的现有领导实行注册管理,新聘人的领导不再确定行政级别。

5.地勘单位内部实行企业化管理

6.加强对地勘单位的经营管理

7.对改革的相应政策支持

(1)过去和现在由国家、自治区出资并由地勘单位勘查形成的矿产地,在有偿出让时,按评估价款的10%提取勘查基金,统筹用于支持地勘工作,并随着企业化改革的深入逐步提高比例。所提取的勘查基金由自治区财政列收列支,专款专用。

(2)在企业化改革的过程中,地勘单位申请出让或转让已取得的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矿产地的探矿权、采矿权,符合规定并经批准,其价款的部分或全部转增为国有地勘单位的国家资本金。

(3)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今后凡属中央财政安排的对属地化地勘单位的政策性补贴,继续用于地勘单位。

(4)自治区政府每年安排的地勘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自治区地勘单位。

(5)将从2005年地勘经费预算中切出1600万元专项资金分别归还原渠道,纳入经费基数。

(6)地勘单位改革前在编在册正式职工的养老保险、住房、改革支出,与自治区其他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对待,同步实施。

四、有关问题的探讨和建议

内蒙古自治区商业性地勘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山西省有相同性,在“山西省商业性地勘工作调研”报告中已对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议,本文不再赘述。现就以下几个问题提出认识与建议。

(一)应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矿产资源管理的权责

当前许多地方政府实施对辖区内矿产资源实施全面掌控和配置,在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文件中规定了盟(市)政府未签字的项目,厅不受理申请;矿业权出让价款地方留70%,厅收取30%;以及政府对资源的配置规定等。这就产生: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如何体现?各级政府对矿产资源管理权、责界限在哪里?国家对矿产资源如何实现统一管理?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矿产勘查开发秩序及管理会出现混乱。因此,必须尽快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矿产资源管理职能,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类、分规模、分级管理相结合。

(二)“维权式保地”和“跑马式圈地”现象应引起重视

由于历史原因及自身工作特点,中央各部门所属地勘单位属地化后,延续勘查项目仍然较多。由于勘查工作周期较长,地勘单位底子薄,实际地质勘查工作资金投入不足,仅能够按照法规要求完成规定的最低勘查投入。有的按法规严格要求还达不到,存在“维权式保地”现象,这将影响地勘工作找矿成果和市场建设。

另一方面,在矿业权投资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民营资本“跑马式圈地”现象。例如,在内蒙古就有一位民营投资者以1万元/平方公里的价格,买下了面积达1250平方公里的探矿权地,而实际上并不进行正规的地质勘查。

(三)勘查工作亟待规范管理

调研过程中,许多矿政管理者认为,在探矿权准入方面,应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门槛条件,不应该只看谁出的价高,什么人都能拿到矿权。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有着较高的科学性、专业性和技术性,同时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一旦矿业权人不按规范进行工作,将给国家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和破坏,而且这种浪费和破坏已经在很多地方发生了。例如,有的私人投资者,取得矿业权后,竟然雇佣很多羊倌,利用简单的磁力装备,漫山遍野的挖露头,寻找异常点采铁矿等现象。然而,实际上,这种现象并不是因为不同身份投资人投资矿业权引起的,主要原因还是没有规范矿业权人准入的标准、条件以及对其勘查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四)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供应的隐患

目前,被掌握的矿业权或勘查靶区,大部分都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现的矿产地异常点或矿点,而目前的绝大部分勘查资金也都是投向这些地方,而用于空白地进行风险勘查或是普查的非常少,基本上都是在吃过去留下的家底。因此,目前商业性矿产勘查“火暴”之势,不会一直持续。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看,对资源的强劲需求还将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因此,资源开发的步伐也将越来越快,仅靠过去留下的家底是难以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的。因此,如何鼓励、促进适当规模资金投向新矿产地的勘查、发现是关系到矿产资源可持续供应难以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

(五)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惟一的一家煤炭类民营上市公司——伊泰集团,是一家现在年产1560万吨,全国规划建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骨干企业之一。伊泰集团目前已被内蒙古自治区列为年产5000万吨煤炭的重点企业之一。以这个产量及企业存续100年为标准,公司至少须拥有50亿~80亿吨的煤炭资源可采储量,但现在,伊泰集团掌握的资源量仅22亿吨。

在国家的13个煤炭基地规划中,诸如神华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的后备资源已经得到保障,但作为骨干企业的民营企业,如伊泰集团,却面临着企业发展与后备资源不足的矛盾。

(六)地勘行业管理亟待加强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加强地质勘查行业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和协调监督、指导服务。这次调研中反映对行业管理意见主要是:

(1)加强地质勘查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长计议,合理规划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并做好二者之间的衔接,使前者为后者提供有效的服务。

地勘工作规划、计划应纳入省人民政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通过规划进行宏观管理,为综合规划、计划提供基础数据、为发展地勘工作提供依据,引导探矿权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2)理顺国家预算资金投资渠道,统一管理,加强监督。目前投入的渠道有国家大调查经费、中央矿产资源补偿费、国家财政补贴、危机矿山勘查经费、国务院有关部门投入经费、省矿产资源补偿费(有的市县也有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省矿业权“价款”收益,国有地勘单位事业费中的勘查经费及扶贫经费等。由于事出多门,政出多门,资金多渠道,立项管理混乱,一个项目可以重复申请多种勘查资金,产权不明晰、管理分散粗放,监督不力,成本加大,勘查质量低下,容易出现“漏洞”。建议有关部门建立协调机制,使各方面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用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好的勘查成果。

还有预算资金投资到位晚,又要当年交成果,不符合地质工作的规律,难以保证工作质量。

(3)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建议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逐步制定或明确商业性地勘工作的规范、技术标准,规范市场行为,加强监督管理。推行地质勘查项目合同管理制度。

建议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通过中介机构或直属研究机构,研究制订不同地区勘查市场价格的标准,定期发布,供各地参考。目前,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在招标过程中没有合理的市场价格参考标准,出现同类项目经费差距大,影响勘查质量。国家出资的勘查项目,按国家地调局几年前对公益性地质工作的预算标准,低于市场实际价格,施工单位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激烈的竞争中相互压价,竞得了项目也无利可图。

(4)要争取改善勘查工作的外部环境。目前勘查工作与土地管理部门、矿山企业、林业、农业及环保部门都会发生矛盾。合法探矿权范围内乱挖滥采现象比较严重。

(5)加强信息交流。为地勘单位,社会各界提供服务,包括公益性地质成果资料的发布和提供使用、矿业权市场信息、地质勘查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工艺等。

(6)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地勘工作质量。反到之处一致认为:人才缺乏,已不能适应地勘工作发展,特别是技术骨干缺乏,地勘工作质量下降。目前院校培养情况不得而知,地勘单位进不了人,进了人也难以留住。民营矿业企业的地质技术人员多是从地质队高薪挖来的,也有少部分是请的退休地质人员临时工作,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应该加以考虑。

阅读全文

与内蒙古电子商务调研报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安装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方案 浏览:22
雅诗兰黛品牌市场营销策略 浏览:267
公司生日活动方案策划 浏览:957
自行设计教师培训项目方案 浏览:982
防火演练及培训方案 浏览:848
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的主要区别 浏览:588
公益捐助策划方案 浏览:964
广告策划方案的重点 浏览:32
心光传媒品牌营销机构 浏览:568
大众点评策划方案 浏览:991
深圳市普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54
促销活动告知牌 浏览:503
广州乐伦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429
培训方案下班后 浏览:782
培训宣传展板设计方案 浏览:401
沈阳促销活动 浏览:308
网络营销的客户服务策略 浏览:891
2015年益力多网络营销事件ppt 浏览:456
警务人员培训方案 浏览:460
网络营销方案论文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