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广州快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拼买网是一家跨境B2B生鲜交易平台,致力于为国外生鲜食品供应商以及国版内的进口生权鲜食品采购商、贸易商,搭建一个覆盖全球的生鲜食品交易平台。隶属于广州快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刘国重
成立时间:2015-09-14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110000087406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广州市荔湾区多宝路7号新风港区电商楼B座二、三层(仅限办公用途)
⑵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生鲜电商
1、央企也要做电商,中粮我买网
国字头,中粮旗下,资源丰富,资金雄厚,是生鲜电商公司中的“高富帅”、“大哥大”。网站销售米面、粮油、肉类,蔬菜、水果,进口零食等。国字头,大品牌,具备上游产业链优势。配送范围:已经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多个城市跟省份。配送方式:50元及以下,5kg及以下,运费5元,北京城区次日送达。
2、快递人的电商生意经,顺丰优选
成立于2011年,顺丰速运旗下,网站销售肉类,水产,水果,酒水,进口零食等。属快递人跨行做电商,有快递行业基因,具备冷链物流及快递优势。覆盖范围:已经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多个城市跟省份。配送方式:不足59元,运费10元。顺丰创始人王卫,出生于香港,因常常往返于广东香港,起初受朋友所托带文件及一些小零件来往于两地,拥有敏感嗅觉的王卫感觉有利可图,22岁时号召几个朋友注册了“顺丰快运”,早期的顺丰人做起了靠“人肉运输”的“特快”,如今顺丰速运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民营快递,2011年王卫不甘于快递业沦为电商公司的附庸,开始布局全国冷链物流,跨行杀入生鲜电商领域。
3、传统蔬菜流通模式的革新者,鲜直达
成立于2011年,倡导建立全新的生鲜流通模式“建立一条从田间地头直达家庭厨房的生鲜管道”,目前网站主要销售蔬菜、水果类商品,走大众化线路,不卖套餐,论斤计价。产业链优势:依托北方最大蔬菜产地山东潍坊,基地直供,价格亲民。配送方式:自建配送团队,上午订单,下午送达,下午订单,次日送达。满19元免运费。配送范围:覆盖北京部分区域。创始人李廷,山东人潍坊人,曾创办过中国最早一家的蔬菜行业网站“中国蔬菜网”,另外几个团队成员有着传统商业及物流行业从业背景,公司具备互联网及物流行业基因,是一个跨越了物流、供应链和互联网的创业团队。
4、媒体人的跨行做电商,本来生活网
成立于2012年,媒体人跨行做电商,精于营销,擅长炒作。2012年靠炒作“褚橙进京”一炮打响。“>褚时健种植的橙子,褚时健是红塔集团原董事长,曾经是有名的”中国烟草大王后却因贪污罪被判无期徒刑,出狱后种橙子二次创业,84岁时成为拥有35万株冰糖橙的亿万富翁)。网站销售:禽蛋肉,婴童用品,护肤品,蔬菜水果,酒水茶等。覆盖区域北京城区,当天下单,次日送达。配送方式:不足60元收取10元运费。团队成员来自传媒、艺术、零售、农业等不同职业和背景,几乎没有人此前从事过电商相关行业。
5、农场主的电商生意经,沱沱工社
农场主转型做电商,沱沱工社是九城集团旗下网站。九城集团2006推出国际贸易(行情 专区)B2B(企业对企业)平台—— 沱沱网,跟阿里巴巴、慧聪争抢B2B业务。2009年成立九城生态农业,在北京平谷有千亩农场,初期靠线下销售模式,后来转向网络销售,主打高端有机蔬菜、水果,肉类等。配送范围:北京主要城区,当日订单,次日送达。配送方式:订单金额不足98元的,运费20元。
请采纳~
⑶ 说味库海鲜是生鲜电商背后的“黑科技”供应链公司,是真的吗
阿里巴巴旗下的生鲜,已整合了许多公司,不足为奇!电商超市一体!
⑷ 生鲜电商前置仓运营模式
方维的生鲜前置仓可以的,主要是要看你的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运营模式就好
在生鲜电商里,前置仓是一个比较另类的存在。朴朴,妙生活,天天果园,每日优鲜,U掌柜,都曾经或者当下在操作这个商业模式。微商分销系统解析前置仓模式是怎么运营的。
前置仓运营商业模式。
前置仓是在离消费者较近的地方,可能是某个办公楼,某个社区里设置一个小型的仓库,用户下单,1-2个小时就能配送上门。不管是从商品新鲜度还是从时效上来说,前置仓商业模式都能做到很好的体验。
而且在财务逻辑上,一个前置仓大部分都是固定投入,除了人力投入,配送投入,包装耗材可以计算到订单里作为变动投入,存在打平甚至挣钱的可能。理论上,随着订单量的上涨,每一单的履约投入可以控制在3-5块左右。但是也有明确的订单天花板,一个前置仓能承载的发货量是局限的。
这么多优势,前置仓商业模式难道是最终商业模式,不一定!
虽然前置仓在体验上优点很明显,但是对于网站方来说,运营难度极大。
主要是在两个方面:
1. 由于订单的不确定性,导致损耗的不确定性,同时还存在如何补货的问题。
2. 由于每个地段的消费者差异,存在品类运营差异,费用差异,一个城市多个区域尚且如此,扩展到全国,例如华北跟华东的消费者口感是不一样的,复杂度就会大大上升。
这个问题是困扰现阶段前置仓玩家的最大问题。每日优鲜主要做的是北京,U掌柜做的是上海。双方前后宣布区域盈亏平衡。在对外公关稿里,基本都提到了对于销售的预测。
销售预测的准,备货准,卖不完造成的损耗就低。销售预测的准,备货也到位,不会存在经常的缺货,造成消费者买不到想要买的东西,微商分销系统解析前置仓模式是怎么运营的。
因为数据模型牵扯到太多的变量。比如说天气情况,费用情况,周末的影响,同行是否有促销,是否有出现负面的口碑,是否有节日,网站是否有投放广告等等。而且每一个前置仓,目前估计也就个几百单,人工智能的前提我认为是大数据,要不然这个结果偏差太大。
一个仓盈亏平衡,不典型所有仓,同理城市。
第二个缺点,前置仓是强运营的活,每一个前置仓辐射的3公里的情况都不大一样,而且你在北京证明商业模式成功,换到上海或者广州是否一定能够成功,这里是一个问号。
最后咱们再讨论下两种业态。一个是连锁水果店,一个是前置仓商业模式。
前置仓可以理解为暗藏,而水果店是明仓,他有经营的功能。连锁水果店开发一个线上网站,用户网上下单,水果店线下配送,本质上跟每日优鲜的前置仓商业模式没有任何区别。而且水果店能够根据销售情况控制好损耗。
那么连锁水果店的今日是不是就是前置仓商业模式的明天?两种商业模式扩展速度本质上差不多,也是一个个区域,一个个城市拓展,选址,铺货,销售,优化。每日优鲜是不是努力几年,到最后也顶多是一个鲜丰,或者一个百果园。
决定他们最终走向的还是团队基因问题。互联网团队更加偏向用户,偏向技术。而传统团队会更接地气,偏商品,偏商业。 百果园把一米鲜收了,也是看中了一米鲜的互联网基因,来弥补自己缺失的那块DNA。
最后说下我觉得前置仓可能的未来。未来纯互联网团队跟传统团队多多少少会融合。谁也不敢打包票说每日优鲜永远是暗仓,没准个别区域个别城市,能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会切成前店后仓的水果店经营。微商分销系统解析前置仓模式是怎么运营的。
水果必须快速流通起来,一个网点仅靠线上订单或仅靠线下订单,都是不够的,应该是尽可能的拿下所有渠道的订单,例如学校,餐馆等,每天都能有稳定的出货量,保持水果充分的流通。
另外还有一些点是可以考虑的,既然是线下开店的方式,能否在批发档口开店,能否在农贸市场开店,这些地方的流量相对稳定,而且用互联网精神,用户第一的理念去经营,是否也是一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