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旅遊活動中,針對旅遊者記憶提供的服務策略有哪些
當遊客在選擇到哪個旅遊目的地旅遊時,這個選擇就是決策。而所謂「消費者決策」(consumer decision making),即是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或服務時,如何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評估方案中,做選擇的過程。在選擇評估階段,消費者通常會根據搜集到的信息,對每一項可行方案加以比較和評估,以便做出最後的購買抉擇。消費者評估的標準是以消費及購買觀點為指導,依所希望得到的結果,進而表現在所偏好的產品屬性上。遊客在選擇旅遊目的地時,在選擇評估階段,其旅遊決策主要取決於他對旅遊目的地的選擇偏好。旅遊目的地選擇被視為個體評估備選方案所涵括的社會實質環境屬性的結果,個體從不同方向去整合他對於每個屬性的主觀印象,即為評估,因此他對於不同的備選地點方案會有不同的偏好。一般而言,遊客會依照自己的偏好,找出各項旅遊目的地屬性的重要性,再從中選擇幾項重要的屬性,作為選擇旅遊目的地時的評估准則,這就是所謂的旅遊目的地選擇偏好。
一、旅遊者對旅遊目的地認知的特點
旅遊者對旅遊目的地的認知或印象好壞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對目的地的期望值;二是實際的感受。旅遊目的地是一個涉及景觀、人、環境等因素在內的復雜系統, 受主體認知水平、認知客體復雜性及相關因素的影響, 旅遊者對旅遊目的地的認知具有區別於其他認知活動的特點:(1)認知水平的差異性。受生活習慣、文化程度、興趣愛好、民族、宗教信仰、職業、年齡等因素的影響, 旅遊者在認知水平上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同時由於旅遊者的認知過程涉及較多的主觀因素, 導致認知結果帶有濃厚的主觀性、模糊性、差異性。(2)認知內容的情節性。旅遊者只是個人在人生大舞台中所扮演的眾多角色中的一個,是一個簡短的片段, 通過與旅遊目的地居民及旅遊景觀的短暫接觸, 他們無法對旅遊目的地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而只能對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景觀或情境有一定的記憶, 這些記憶大多屬於情節記憶。記憶是認知的結果,是旅遊者對旅遊目的地信息進行綜合評價之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印象。(3)認知結果具有較強的片面性。旅遊者的旅遊活動時間較短, 同時受主體認知水平、認知客體和環境因素的影響, 因此往往會使認知結果發生這樣或那樣的偏差。由於旅遊者在旅遊目的地的認知時間很短, 無法深入徹底地了解旅遊目的地的文化特徵與個性, 因此旅遊者往往以第一印象來評價旅遊目的地, 也即人們所說的首因效應, 旅遊目的地給旅遊者的第一印象, 即首次或最先的印象,對於旅遊者對旅遊目的地的認知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在旅遊活動過程中,當認知者對旅遊目的地形成好的或壞的印象之後, 人們還傾向於據此推論該地其他方面的特徵, 也即人們所說的「暈輪效應」。
二、影響旅遊目的地選擇偏好的因素
影響旅遊者之消費決策過程及消費行為形成的因素,可謂錯綜復雜,主要包括:(1)旅遊目的。旅遊者的旅遊目的是影響旅遊者目的地選擇偏好的最基本因素。2007年我國國內旅遊者達16.1億人次,其旅遊目的主要是觀光休閑。觀光休閑旅遊者對我國文化內涵豐厚的文物古跡、壯美迤邐的山水風光和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興趣最濃。(2)個體因素。指旅遊者的性別、年齡、教育水平、職業等因素。個體因素是影響旅遊者旅遊目的地選擇偏好的最直接因素。2006年我國入境旅遊者主要年齡段為25~44歲(46%)、45~64歲(36%)和15~24歲(8%)。來華美國旅遊者調查結果表明,除了65 歲以上的老年遊客選擇團體旅遊的比重(50% )較大之外,其他年齡段的遊客選擇與家人、朋友或者個人出遊的居多。(3)地理因素,指旅遊目的地的區位、客源地與旅遊目的地之間的距離等因素。2006年我國入境旅遊的外國旅遊者,其客源地主要分布在韓國(21%)、日本(20%)、俄羅斯(13%)、美國(9%)、馬來西亞(5%)等地。(4)社會因素,包括參考群體、家庭、角色與地位因素。旅遊者的目的地選擇偏好會因旅遊者類型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在旅遊行為中,旅遊目的、個體因素等個人因素是影響旅遊者旅遊目的地選擇偏好的最直接因素,而地理、社會因素等外在環境對旅遊者旅遊目的地選擇偏好的影響是間接性的。 轉貼
三、基於旅遊者目的地選擇偏好的營銷策略
1.旅遊族群劃分與旅遊目的地營銷策略
旅遊族群分為高端旅遊族群、中端旅遊族群、家庭旅遊族群三大類。高端旅遊族群在旅遊時喜愛享受高級的飯店設施與服務,願意支付高價選擇住宿於高級飯店。在信息來源方面,主要是通過報紙、雜志與網路方面獲得旅遊資訊。因此一個旅遊目的地要吸引這類遊客,則需設有高級觀光飯店,並通過報紙、雜志與互聯網等接觸這類遊客。中端旅遊族群一般選擇在周末從事旅遊活動,旅遊對他們來說是為了逃離日常生活或工作壓力。其最常選擇的住宿場所為一般旅館或汽車旅館,其次為平價住宿場所。在信息來源方面,該族群主要是通過報紙雜志、親友同事與網路獲得旅遊資訊。因此一個旅遊目的地要吸引這類遊客,則需設有一般旅館或停車旅館或平價住宿場所,並從報紙雜志、親友同事與網路等接觸這類遊客。家庭旅遊族群經常是家庭一起旅遊,其最常選擇的住宿場所類型並沒有特定。在信息來源方面,家庭旅遊族群主要是通過報紙雜志、親友同事與網際網路,因此一個目的地要吸引這類遊客,則需設有一般旅館或停車旅館,並從報紙雜志、親友同事與網路等接觸這類遊客。
2.旅遊者特徵與旅遊目的地營銷策略
在研究影響旅遊者選擇旅遊目的地的因素與旅遊者特徵因素關系的分析中發現,女性在追求身心鬆弛、精神愉悅及求知學習方面的動機要勝過男性,而年齡較輕的學生遊客較為重視人際關系的培養、與他人的互動及擴展知識求知學習的機會,且也較重視該旅遊目的地有多樣的旅遊設施及可親自參與活動表演的機會。而平均月收入較低者較為重視求知學習及提升自我能力,也較重視人際互動關系的旅遊動機,對於旅遊目的地特性上較重視有多樣的旅遊設施。調查表明,年齡越低者越重視名氣,由此顯示青少年較易受名氣與廣告所吸引,進而產生旅遊行為。所以旅遊經營者可針對旅遊者不同特徵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如針對青少年較易受名氣與廣告所吸引的特點,可加強對青少年的廣告營銷,吸引青少年旅遊者,這不但可滿足青少年進行人際交往的動機及與他人互動的機會,更可激發其求知慾和創造力。
3.旅遊動機和旅遊目的地知覺與目的地營銷策略
遊客對旅遊目的地的遠近、旅遊區信息的提供及住宿交通的便利性等因素,如能認同,則能促使遊客達到享受完備旅遊設施和服務、擺脫日常繁忙生活及達到放鬆心情、挑戰自我、擴展知識及與他人互動的旅遊動機。如果門票價格降低,則會使得遊客更加願意去培養自我能力、擴展知識、肯定自我及增加和他人互動的機會;如果旅遊目的地無法提供便利的住宿情況,遊客可能會改用露營、野炊的方式,則可提升遊客挑戰自我的能力、增加更豐富的創造力及自己的旅遊經驗,更可由露營、野炊中和朋友培養感情增加互動的機會。如果旅遊目的地無法提供遊客多樣的旅遊設施及參與活動的機會,則無法滿足遊客挑戰自我能力、擴展知識及豐富自己的旅遊經驗,也無法幫助遊客擺脫日常生活的繁忙達到心理上的放鬆。而旅遊目的地如果無法提供遊客親身參與活動表演及多樣的旅遊設施,就無法滿足遊客挑戰自我、鍛煉體能及豐富自己的旅遊經驗,也使得遊客無法享受到完備的設施和服務,因此減少了遊客到此旅遊的動機。
4.實施聯盟策略,建立套餐行程
旅遊目的地的遊客所停留時間主要以一天為主,一般遊客無法得知附近提供住宿的信息,如有機會也有近大半的遊客願意留宿於風景區。由此可知,旅遊資源的整合,提供遊客住宿服務,可增加遊客停留時間。風景區提供多元化之觀光活動可以吸引消費者增加旅遊需求。在目前的旅遊市場中,任何旅遊企業滿足不了顧客的需求都會慢慢地被淘汰。同一地區的旅遊產業,經常會出現相似產業聚集及支持性服務行業聚集的情況,對於遊客而言,產業的聚集使得旅遊選擇性增加,從而加強遊客前往該地點的動力。
5.加強旅遊目的地與相關產業聯合營銷
如果遊客對旅遊目的地認知不夠完整,則會降低遊客前往該旅遊區的旅遊動機。此時旅遊景點可與旅行社、交通運輸服務業及相關業者進行合作。對於一些較無旅遊經驗的遊客來說,參加團體旅遊可以減少旅程規劃及執行旅程的壓力,遊客可通過旅行社的介紹及安排,得以了解旅遊區的特色而前來旅遊。與當地各旅遊景點聯合營銷,如在各旅遊景點與市內設立交通接駁專車,便利遊客前往附近觀光景點。亦即旅遊景點可與旅行社及交通運輸服務業合作以同步營銷方式,結合相關業者共同刊登廣告,擴大廣告宣傳效益,則可增加團體旅遊的遊客量。聯合營銷不但可發揮產業鏈的多元效用,同時還具有營銷乘數效應。
6.發揮舉辦活動的營銷效果
舉辦活動可以帶動瞬間的旅遊人潮。定期或不定期的活動舉辦,使得遊客有期待的心,期待活動日期的到來以及早日安排活動的行程。而活動內容所衍生的相關產品,若能成為當地產業的基礎,就可創造出地方的旅遊相關產業,為當地居民增加更多的就業機會。
Ⅱ 旅遊目的地的營銷策略
景區營銷運用最多的是4P營銷組合策略,即產品(Prodnet)、價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銷(Promotion)。這一策略選擇的思維基點,主要是從企業和產品出發的。雖然我們一直強調重視客戶需求,但滿足客戶需求的目的還是為企業獲取利潤。而旅遊目的地營銷在這個基本出發點上有一個變化,就是要融合4P和4C,並且我們應更多的運用4C營銷組合策略以及整合營銷4i原則。 4C營銷組合策略,簡單講就是以消費者為導向的營銷策略,其基本要素是:顧客(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溝通(Communication)。4C營銷組合策略如果成為旅遊目的地營銷的策略選擇,意味著我們思考問題的出發點要從以景區為中心,轉向以遊客為中心,把遊客滿意度放在第一位。
整合營銷4i原則,由清華大學總裁班特聘網路營銷專家在《網路整合營銷兵器譜》中提出,是指:Interesting 趣味原則、Interests利益原則、Interaction互動原則、Indiviality 個性原則。 新營銷時代,消費者們君臨天下,媒體是傳統傳播時代的帝王,而YOU才是網路傳播時代的新君!在傳統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是「教堂式」,信息自上而下,單向線性流動,消費者們只能被動接受。而在網路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是「集市式」,信息多向、互動式流動。聲音多元、嘈雜、互不相同。網路媒體帶來了多種「自媒體」的爆炸性增長,博客、論壇、IM、SNS……藉助此,每個草根消費者都有了自己「嘴巴」和「耳朵」。面對這些「起義的長尾」,傳統營銷方式像「狩獵」要變成「垂釣」:營銷人需要學會運用「創意真火」煨燉出誘人「香餌」,而品牌信息作為「魚鉤」巧妙包裹在其中。
旅遊的目的是營銷的促銷策略,應從單向的促銷宣傳,轉為雙向的溝通交流。利用電視、雜志、報紙、網路等多渠道整合營銷傳播,通過互動把遊客的消費心理牢牢地把握住,然後對旅遊目的地的產品持續改良。
Ⅲ 旅遊體驗營銷的旅遊體驗營銷的實施策略
旅遊企業應在深抄刻把握旅遊者襲需求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體驗營銷策略,並通過多種途徑向旅遊者提供體驗。
(1)設計一個鮮明而獨特的主題
體驗營銷是從一個主題出發並且所有服務都圍繞這個主題,所以體驗要先設定一個明確而獨特的主題,如果缺乏明確而獨特的主題,遊客就抓不到主軸,就不能整合所有感覺到的體驗,也就無法留下長久的記憶。
(2)通過體驗廣告傳播旅遊體驗
體驗廣告可以把體驗符號化,利用符號並通過大眾媒介的放大而傳播開來,從而實現體驗營銷效應最大化。在廣告設計方面要根據旅遊目的地的自然景觀、風土人情等設計廣告主題,提煉形象生動的廣告語,廣告畫面突出旅遊主題並配以旅遊目的地的景觀,使受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產生旅遊的慾望。
(3)營銷手段應當突出遊客參與,加強與旅遊者的互動
通過互動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增強了雙方的感情聯系,使旅遊者對旅遊企業的產品保持了很高的忠誠度。互動不僅是企業和客戶的互動,更是客戶與客戶的互動。要讓事實說話,讓「美好的感覺」口碑相傳。
總之,旅遊體驗營銷是體驗經濟時代旅遊企業在營銷方式上的一次重大變革,將體驗營銷引入旅遊業經營中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將促進旅遊業又一次的蓬勃發展。
Ⅳ 旅遊市場營銷策劃的策略
1、確定目標市場抄並劃分主要的區域,根據不同的時期、不同的人群對旅遊景點產生吸引的不同角度,採用平面宣傳、文化挖掘、巡迴展示等方式,進行市場營銷。
2、藉助旅遊景點對市場的特殊吸引,選擇一至兩家旅行社,通過合適的合作方式(讓對方進行宣傳和推廣)打開市場。或採用合適的宣傳方式(和媒體合作)打開市場。
3、細分市場,根據每塊市場的特點和不同節令特點,區分營銷、宣傳受眾的不同需求,採用不同的方法、相應的宣傳策略,進行宣傳和營銷。
4、在價格方面,提高價格雖然能提高利潤,但也可能因此減少客流,我們可以在穩定原價格的基礎上,採用提高入園人數來提高收入,同時可通過讓利等方式藉助中間商的宣傳拉動,達到市場覆蓋最大化。
Ⅳ 景區該如何進行有效的營銷呢
隨著大眾化旅遊和國民休閑時代的到來,在肯定旅遊景區仍然是觀光旅遊基本需求的同時,景區也面臨著廣大散客在目的地消費多元化和體驗生活化等方面的新需求。與之相應,景區景點規模日益擴大(截至2016年,我國的景區數量已經達到了26000多家,其中A級景區達到了7000多家,其中高星景區達到了1500多家,其中包括5A級景區213家。)。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旅遊營銷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那麼,景區該如何進行有效的營銷呢?
擅用「事件營銷」
景區事件營銷是指有計劃地策劃、組織、舉辦和利用具有新聞價值的景區外部發生和景區內部策劃型事件進行營銷組合,運用新聞、公關等手段正面宣傳,吸引現實和潛在的旅遊消費者的注意和興趣,以達到豐富景區現有旅遊產品、擴大產品銷售、增加景區收入和提升景區知名度與美譽度的一種現代營銷手段。
旅遊景區營銷的目的是為了向現實的或潛在的旅遊消費者提供景區產品信息,引導消費行為,滿足旅遊者的需求,反饋顧客的意見。事件營銷的效果正在於塑造旅遊目的地的整體形象,提高目的地知名度以及增強旅遊綜合能力等方面,它已經成為實現旅遊景區營銷的有效途徑之一。旅遊景區可以藉助社會生活中的良性事件作為載體進行營銷,策劃相關旅遊項目和活動吸引旅遊者的眼球。例如湖南張家界「飛越天門山」的一系列營銷活動,讓張家界景區成為全國甚至是全世界的焦點。由此可見,互聯網時代,景區若擅用事件營銷,「一夜爆紅」的奇跡隨時可以發生。
緊跟「泛娛樂」營銷
景區跨界綜藝節目營銷成趨勢。近年來,電視真人秀節目的熱播讓不少旅遊景區從默默無聞到遠近聞名。僅在2015年,就有超過200檔綜藝節目在全國的衛視頻道中播出,《爸爸去哪兒》讓地處大西北的沙坡頭紅透半邊天,《奇妙的朋友》讓觀眾記住了長隆??品牌營銷紛紛鎖定綜藝節目。
不過,這種合作大部分是淺層次的,合作形式單一,比如簡單的節目取景拍攝、場景和品牌植入等。如何在後期傳播中將節目IP資產放大,藉助節目之勢,長品牌「威風」,才是最考驗功夫的環節。長隆景區跨界營銷方式可算作成功的泛娛樂營銷範本,對各大景區的娛樂營銷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2012年至2015年,長隆景區深入參與過《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奇妙的朋友》和《奔跑吧,兄弟》等5檔國內火爆的綜藝節目的拍攝。
值得注意的是,長隆不僅在前期拍攝上積極配合,在後期節目的營銷上也充分調動積極性,將節目中的眾多明星、節目打包成為一個整體,向外界傳遞出國內眾多明星和綜藝節目都來玩的信息,將營銷過程進一步演唱,從而強化品牌形象。如長隆利用新奇好玩的H5,以虛擬的明星朋友圈作場景,利用明星發微信記錄個人在長隆錄綜藝節目時的所見所感,讓長隆的遊玩體驗在一個虛擬的明星朋友圈擴散傳播,短短一周時間,該H5的分享轉載量便高達15萬次,效果非常明顯。
借「直播」的網紅之風:據統計,2016年直播市場規模達到150億元,2020年將達到600億元,有機構甚至認為到2020年,直播將成為價值千億的行業。
在網紅直播經濟的熱潮之下,「旅遊+直播」成為旅遊行業的熱議話題,旅遊遇上了直播,遇上了網紅經濟,引領了旅遊行業營銷創新玩法。
早在今年5月份,去哪兒網已經聯合「斗魚直播」對外宣布推出一系列「旅遊直播」節目。當時,10餘名網紅主播趕赴廣州長隆、四川九寨溝、雲南大理、香港迪士尼及泰國普吉島、韓國濟州島等八大熱門景區景點直播。
截至目前,已有很多傳統景區試水了網紅直播營銷活動。如位於西安的華清宮景區在七夕節時召集77對情侶體驗傳統的大唐婚典儀式,儀式全程被擁有超高人氣的美女主播在兩大直播平台同時直播,又通過新浪微博話題討論等功能引發線上數百萬人的關注和討論;再比如,梅州客天下景區在十一舉辦了為期兩天的「直播客天下,聲動梅州城」活動,邀請明星通過一直播、火星、美拍、唱吧、全聚星五大平台同步直播景區,並以小型音樂會形式為景區吸引了大批音樂粉絲,活動期間,直播累計曝光量突破千萬。
影視IP植入更容易被接受。據了解,近年來,旅遊產業的植入式廣告異軍突起,特別是在影視作品中,越來越多的景區和旅遊產品隨之深入人心。從《非誠勿擾》中的北海道、長城、三亞,到《阿凡達》中的張家界景區,景區通過冠名電視劇場、精彩劇情、設置電影場景等特殊形式,通過電影快速提升了當地的影響力。由此可以看出,植入式廣告對於旅遊業來說具有很明顯的推動作用。
據攜程旅行網的調查顯示,83%的遊客會因為一部喜歡的影視作品而去其拍攝地旅遊;91%的遊客認為,相比一些商品在影視劇種的植入廣告以及單純的旅遊宣傳片,旅遊目的地通過作為拍攝外景地在影視作品中做宣傳更能讓人接受。
整合「一體化」營銷
大眾旅遊時代,營銷早已不是一個景點,一個景區單獨的事情,更多的是全村、全鎮、全縣,乃至全省的統一旅遊營銷。一體化營銷的核心思想應該是對旅遊者的客戶關系管理,強調以「旅遊者想要什麼」為中心,要求旅遊目的地不同部門、不同人員從各自不同角度與顧客溝通時有統一口徑、統一的品牌個性、統一的顧客利益點和統一的銷售創意,形成集中的品牌沖擊力,及時通過不同的渠道進行系統的旅遊者信息反饋,進而動態性調整促銷策略。未來景區的營銷單靠自身的力量發力應該受限很大,除非資源本身具有獨一無二性和不可復制性的特點,從目前OTA的「酒店+」、「景區+」產品整合後帶來的銷售業績的提升就可以得出結論,景區整合周邊相關資源、跨界營銷是非常有必要的營銷模式。
總結:移動互聯網背景下,景區營銷的重點是突破傳統,創新營銷模式,構建廣播、電視、報紙、多媒體等傳統渠道和互聯網、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渠道相結合的全媒體旅遊目的地營銷體系;注重以體驗為核心的營銷設計以及有效利用好新媒體資源。
Ⅵ 如何針對不同飲食禁忌的遊客制定適當的營銷策略 民俗文化
可以用回收營銷後的產品廢物,或者兌換方式等等。
Ⅶ 旅遊景區營銷策略
目前全國范圍內的景區已有2萬余家,各種新的景區又層出不窮,不斷涌現,導致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如何在眾多的景區中脫穎而出,吸引遊客?在諸多成功因素中,科學的景區營銷是關鍵。一、 樹立科學的營銷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營銷觀念。景區營銷發展到今天,觀念、認識、方法都有了很大提升,但是提的最多的「以人為本」的思想仍沒有在景區的營銷過程中得到貫徹,並且這一口號的無處不在已經沖淡了它的基本含義和有效性。事實上,「以人為本」不僅體現為尊重人(包括員工、遊客、銷售商),更體現為為遊客提供增值的服務。景區的產品可以帶給遊客超出他(她)期望的體驗,他(她)就很滿意,然後對他(她)的親人、朋友或周圍的人講整個遊玩的美妙感受,促使他們也來景區消費。這是一種最有效,也最經濟的營銷方法。景區營銷一定要樹立這種廣義上的「以人為本」認識,以遊客為導向設計產品、設計營銷策略。二、 做一個科學的營銷規劃「規劃就是財富」已成為業界共識,很多景區在開發前都做了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包括修規和控規)。但是,這還遠遠不夠。總體規劃可以在景區的總體定位、發展戰略及景區發展各要素安排上進行總體的部署和安排,營銷規劃在總規中雖有專門章節,但是畢竟還是粗線條的勾勒,並且滿足不了景區營銷的動態性特點及要求;修規或控規對景區景觀和各項工程建設提出要求,但多是「硬體」的,對於營銷、管理等「軟體」方面的內容卻沒有涉及。因此,景區還應該有營銷的專項規劃。一個科學的營銷規劃是保證景區營銷工作得以有效開展、達到預定目標的必要內容,而且從長遠來看,景區做專門的營銷規劃是一個趨勢。這樣可以根據景區實際的建設情況適時的進行營銷工作,從而避免盲目的、沖動的、無序的開發市場,科學的營銷規劃可以事半功倍,目標准確,更有效的使用資金,從而帶來豐厚的收益。三、 景區產品科學定位景區要想在紛爭的旅遊市場中取得優勢,就得在信息傳遞中把自己的突出特色宣揚給廣大消費者,並能牢牢抓住消費者,讓自己的產品占據一定的市場地位。景區可以採用以下定位的方法:1、攀附定位攀附定位是一種「借光」定位方法。它借用著名景區的市場影響來突出、抬高自己,比如把三亞譽為「東方夏威夷」,把雲台山譽為「北方九寨溝」。採用這種定位方法的景區並不去占據攀附對象的市場地位,與其發生正面沖突,而是以近、廉、新的比較優勢去爭取攀附對象潛在顧客群。採用這種定位方法不可與攀附對象空間距離太近,因為這種定位是吸引攀附對象景區的遠途的潛在顧客。另外,對於已出名的景區和具有獨特風格的景區不能隨便採用此種定位方法,這是景區經營之大忌。2、心理逆向定位心理逆向定位是打破消費者一般思維模式,以相反的內容和形式標新立異地塑造市場形象。比如,寧夏的沙坡頭,內蒙古的響沙灣本是沙漠,一般遊客不會把次作為旅遊的目的地,而景區也利用此逆向的定位,把此打造成以沙漠文化為表現形式的旅遊勝地。遊客也正是逆向思考「沙漠怎麼還能旅遊」,從而產生興趣前來遊玩。3、狹縫市場定位狹縫市場定位是景區不具有明顯的特色優勢,而利用被其他景區遺忘的旅遊市場角落來塑造自己旅遊產品的市場形象。比如山西省的大寨本來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山村,由於歷史上「學大寨」的事情,山村開始走旅遊發展道路。他們以潔凈的山泉水、清新的空氣、知名的旅遊產品(大寨核桃露)、特定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干凈衛生的住房條件,用比市場低得多的價格去佔領附近城市的休閑旅遊市場和美術院校校外寫生市場。4.變換市場定位 變換市場定位是一種不確定定位方法。它主要針對那些已經變化的旅遊市場或者根本就是一個易變的市場而言的。市場發生變化,景區的特色定位就要隨之改變。四、景區產品組合首先要對自己的旅遊產品有所認識,根據景區所提供旅遊產品的主要內容和特徵,組成完備的營銷組合,然後再來考慮其營銷策略的制定。1、景區要正確認識自己的產品景區的產品不能僅僅理解為旅遊地的風景名勝、人文景觀、歷史文化等,還應該包括必要的旅遊設施、旅遊環境、遊客觀賞和參與的活動項目、景區的管理和各類服務等。景區產品的實質是服務,而不是風景名勝本身。風景名勝不能通過購買發生所有權的轉移。2、景區產品營銷組合因素:(1)景區吸引物。景區吸引物就是景區內標志性的觀賞物。它是景區旅遊產品中最突出、最具有特色的景觀部分。旅遊從某種角度講也可稱作「眼球經濟」,遊客正是觀賞景區某一特定物才不遠千里、不怕車馬勞頓趕來旅遊的。這是景區賴於生存的依附對象,是景區經營招徠遊客的招牌和幡簾,是景區旅遊產品的主要特色顯示。沒有這個吸引物,遊客就不可能來景區旅遊消費,尤其在今天旅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吸引物不僅靠自身獨有的特質來吸引遊客,還要有一個良好的形象塑造和宣傳才能起到應有的引力效果。(2)景區活動項目。景區活動項目是指結合景區特色舉辦的常規性或應時性供遊客或欣賞,或參與的大、中、小型群眾性盛事和游樂項目。景區活動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如文藝、體育表演、比賽,民間習俗再現,各種絕活演藝,遊客參與節目,尋寶抽獎等等。這些活動不僅是景區旅遊產品的一部分,而且還可作為促銷活動的內容。(3)景區管理與服務。景區產品表達形式盡管呈多樣化,但其核心內容仍是服務。服務的特點就是它的提供與消費常常處於同一時間,每一次服務失誤就是一個不可「回爐」修復的遺憾的廢品產出。在服務過程中的管理尤顯重要。實際上管理就是最核心的服務。景區管理包含兩個層面,一是對員工的管理,二是對景區的管理。不管是哪種服務,都要以最大限度滿足遊客需要為宗旨,為遊客服務。(4)景區可進入性可進入性指的是景區交通的通達性。由於很多景區處在交通不方便的偏僻地區,使得遊客進出景區大受限制,甚至交通成為營銷瓶頸。景區的產品銷售過程與有形商品銷售不同,是景定人動,遊客必須來到景區享受服務,經營要靠大量的客流。目前,在國家交通條件改善的情況下,影響景區可進入性的不是主幹交通,往往是景區門前的最後「十公里」,必須引起重視。五、景區如何選擇市場1、景區要先以地域為界去選擇市場 景區對旅遊市場的選擇是分層次的。首先要以地域為界去選擇市場,然後再考慮其他影響旅遊的因素。在以地域為界選擇市場時,應該遵循由近到遠、逐步擴大的原則展開市場營銷。2、景區營銷要瞄準中心城市以景區所在地為中心,以距離遠近為半徑,按地域把旅遊市場劃分為近、中、遠三個梯次,分別對應於景區企業市場發展的近期、中期和長期規劃。無論哪個梯次都要以該區域范圍內的中心城市為主攻目標市場。因為消費也有梯次傳遞的規律,一般是從大城市到中等城市,再到小城市,最後到農村。時尚消費更是如此。旅遊是一種時尚消費,所以重點要抓中心城市旅遊市場。3、特殊群體的市場這類市場大多數以宗教、登山、戶外運動為主,多數遊客是出於自身的興趣前來旅遊。六、同區域的聯合營銷1、注重文化的同源性同一區域內的旅遊景區,無論其旅遊資源是以自然風光為主,還是以人文景觀為特色,都會被打上深刻的區域歷史文化的烙印,只是各自景區旅遊資源載體所呈現的區域歷史文化內涵的側重方面有所不同。正是這種不同的特色組合在一起,才鑄就了一個區域深厚而獨到的旅遊魅力。旅遊者在選擇出遊目的地時,往往不會只根據對一兩個景區的好壞做出自己出遊線路的判斷,而會篩選幾個具有豐富旅遊資源的地區作為候選目標,選擇其中對自己最有吸引力的一個地區來作為自己的旅遊目的地。由於財力、時間、交通和旅行社的線路安排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中長線遊客在到一地游覽時,也都不止參觀當地的一兩個景點,而是會盡可能地多游覽幾個景點,全面了解體驗當地的自然風光和民俗風情。因此,各個景區在市場推廣活動中,將景區景點的宣傳推廣與所在地域旅遊業發展的大環境割裂開來是極不明智的,進行聯合營銷十分必要。在旅遊產品的廣告宣傳推廣上,既強調區域旅遊整體品牌的打造,又突出各自景區獨到的旅遊資源魅力。參與聯合營銷的會員景區在涉及旅遊地資源開發、產品和線路設計、產品組合包裝、定價、客源市場分析、營銷戰略的制訂實施、旅遊相關信息資源共享、知名度和整體形象的塑造上,要堅持目標一致性、利益共享性,強調行動協調性、投入多元性,共同出謀劃策,發揮各自所擁有的資金、技術、區位、人才、信息、知名度、營銷等方面的獨特優勢,以 「合力效應」來達到憑個體力量不能達到的營銷效果。2、締造區域旅遊統一品牌在宣傳中突出各自特色的同時,力求找到優勢景區之間進行聯合營銷的經濟合作點和文化結合點,變互相拆台為共同搭台。優勢景區應當結合各自的品牌效應和優勢項目,搭建項目更加齊備、價格更加優惠、市場更加規范的區域旅遊平台,構建出統一的品牌聯合體。實現資源共享、宣傳互惠、客源互流,消除紛爭和避免資源的浪費,進而推動區域內景區的管理建設,促進交通的改善,降低旅遊成本,增加效益。3、權責明晰實現共贏目前,很多地方的旅遊景區景點不是由當地統一的政府部門管理,而是分別被眾多部門所管轄,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旅遊景區景點的獨立法人資格。體制障礙直接導致了景區經營管理的混亂與低效,造成有些景區強調部門或地區個體的經濟效益,忽視聯合協作,自我封閉、各自為政。景區之間因信息、技術溝通不暢,致使區域景點條塊分割,景點遍地開花,重復雷同建設,資源浪費嚴重。所以,要想建立旅遊景區聯合體,必須盡快建立全區協調機制,盡快理順經營機制,打破部門間的利益紛爭,明確各自職責,實現政企分開,真正把旅遊景區作為一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能夠在市場經濟中自主發展、自負盈虧的企業,以現代企業理念規范其經營,為旅遊經濟發展服務。七、景區的深度開發景區雖然受地域限制,但發展市場的空間還是無限的。景區可以採取兩種發展模式,一種是內涵型發展模式,一種是外延型發展模式。1、內涵型發展模式內涵型發展模式是指景區企業在景區內開展多種經營,全方位滿足目標顧客的需要,提升景區服務檔次和擴大服務內容。旅遊的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購、娛是遊客的基本需要,隨著旅遊消費的檔次提高,進而發展到健(健身)、教(教育)、休(休閑)、度(度假)、療(療養)等需要。這些都是主流需要,此外還有諸多個性化的需要。按照市場營銷理念的認識,需要就是市場,這么多的需要給景區服務提供了無限的空間。2、外延型發展模式外延型發展模式就是指景區企業在景區以外發展經營活動。這種發展模式是根據企業的經營戰略來實施的。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種:(1)主業延伸發展模式。這種發展模式也叫一體化發展模式,就是將景區業務向有聯系的行業發展。面對旅遊市場向前延伸到旅行社、旅遊交通行業開展業務,向後延伸到飯店業、旅遊商品生產行業開展業務,橫向則投資開辟新的景區。這種模式不管向哪個方向發展,都離不開景區原有的經營主業,都是以原先的主業為中心向外圍逐步拓展的。這種市場發展模式需要景區投入大量資金,是一種投資發展模式,需要慎重對待。(2)圍城打援模式。這是一種多角化發展模式。其意不在於主業的轉移,而是要在跨行業的兩個行業領域同時經營,利用相互的影響作用取得綜合經濟效益。(3)管理輸出模式。這是一種經營效益出色的、有名的景區企業利用專業化管理技術,向同行業擴張的發展模式。八、營銷信息的收集與管理信息的管理貫穿景區科學營銷的全過程。不僅在制訂營銷規劃之前需要收集和分析信息,更要注重在營銷實施的過程中收集和分析市場的反饋信息、競爭者的信息,以便及時調整和改善營銷計劃。綜上所述,景區的營銷工作比常規的產品營銷要復雜。景區由於產品的特性:不可移動、不可復制、即時產生、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同時進行,因此營銷工作就區別於常規產品的銷售。制定體系化的營銷策略就是重中之重,有了科學系統的營銷策略才是完成整個景區的銷售任務的保障。
Ⅷ 旅遊市場營銷的營銷對策
(一)要建立行業協會,制定價格標准。
使各個旅遊公司都能在規定的價格範圍內進行有序競爭,對違反價格規定的旅遊公司,行業協會應當給予相應的制裁。協會成員應當預先繳納價格保證金,存到行業協會,當哪個公司出現問題,協會立刻扣罰該公司,同時,開除協會,協會成員單位不許同其協作。
(二)要積極建立完備的旅遊產品售後服務體系。旅遊產品售後服務體系對於一個長期發展的旅遊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應包括:對遊客售後服務滿意程度的跟蹤調查,獲取旅遊者對旅遊產品的要求和意見,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旅遊者建立一個完備的資料庫,以便今後在進行旅遊市場營銷及開發新的旅遊產品時避免主觀性和盲目性。另外,旅遊產品售後服務體系的建立還可以幫助旅遊企業樹立良好企業形象,建立口碑效應,為今後旅遊服務產品的市場營銷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同時也是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
(三)要注意對旅遊從業人員的法律培訓。在各級導游證考試當中要加強對法律知識的考核,鞭策導遊人員自覺學習法律知識,強化法律意識。在旅遊公司經營活動中,旅遊監管部門,要加強檢查和監督,定期深入旅遊市場,常抓不懈。聘請監督員,微服探察,適時進行監管,對有問題的單位責令其限期整改,達不到要求的要停業或吊銷營業執照。
(四)要注重發展、應用科技手段,促進旅遊事業的發展。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把互聯網等引入旅遊經營當中,使各個公司網路連接,作到信息通暢、快捷、方便,促進旅遊工作效率的提高。
(五)要有長期規劃和發展眼光。注意研究旅遊市場營銷策略,切實針對市場發展變化趨勢,制定適合本公司的中、長期規劃。根據旅遊者消費心理,深入挖掘潛力,不斷推出一系列有新鮮創意、有經濟效益的營銷策略,開掘新渠道,增加旅遊公司的收益。
(六)要視形象為生命,匯游九州認為把旅遊公司的形象宣傳作為一項工作目標。要經常利用報刊雜志、電視、電台等媒體,廣泛宣傳旅遊公司和旅遊服務項目、景點、產品;多組織展覽、旅遊形象大使巡遊、旅遊知識有獎競賽、旅遊攝影比賽、模特表演等,積極攪動旅遊市場,讓更多的人更加認識旅遊公司和旅遊景點。導游和其他旅遊公司成員要在工作當中注意儀表、舉止、言談等,在實際工作中努力為顧客留下良好的印象。恪守承諾,搞好服務,讓遊客有賓至如歸的感受,使旅遊市場淡季不淡,增加旅遊收入。
Ⅸ 旅遊營銷的問題對策
(一)要建立行業協會,制定價格標准。使各個旅遊公司都能在規定的價格範圍內進行有序競爭,對違反價格規定的旅遊公司,行業協會應當給予相應的制裁。協會成員應當預先繳納價格保證金,存到行業協會,當哪個公司出現問題,協會立刻扣罰該公司,同時,開除協會,協會成員單位不許同其協作。
(二)要積極建立完備的旅遊產品售後服務體系。旅遊產品售後服務體系對於一個長期發展的旅遊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應包括:對遊客售後服務滿意程度的跟蹤調查,獲取旅遊者對旅遊產品的要求和意見,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旅遊者建立一個完備的資料庫,以便今後在進行旅遊市場營銷及開發新的旅遊產品時避免主觀性和盲目性。另外,旅遊產品售後服務體系的建立還可以幫助旅遊企業樹立良好企業形象,建立口碑效應,為今後旅遊服務產品的市場營銷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同時也是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
(三)要注意對旅遊從業人員的法律培訓。在各級導游證考試當中要加強對法律知識的考核,鞭策導遊人員自覺學習法律知識,強化法律意識。在旅遊公司經營活動中,旅遊監管部門,要加強檢查和監督,定期深入旅遊市場,常抓不懈。聘請監督員,微服探察,適時進行監管,對有問題的單位責令其限期整改,達不到要求的要停業或吊銷營業執照。
(四)要注重發展、應用科技手段,促進旅遊事業的發展。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把互聯網等引入旅遊經營當中,使各個公司網路連接,作到信息通暢、快捷、方便,促進旅遊工作效率的提高。
(五)要有長期規劃和發展眼光。注意研究旅遊市場營銷策略,切實針對市場發展變化趨勢,制定適合本公司的中、長期規劃。根據旅遊者消費心理,深入挖掘潛力,不斷推出一系列有新鮮創意、有經濟效益的營銷策略,開掘新渠道,增加旅遊公司的收益。
(六)要視形象為生命,把旅遊公司的形象宣傳作為一項工作目標。要經常利用報刊雜志、電視、電台等媒體,廣泛宣傳旅遊公司和旅遊服務項目、景點、產品;多組織展覽、旅遊形象大使巡遊、旅遊知識有獎競賽、旅遊攝影比賽、模特表演等,積極攪動旅遊市場,讓更多的人更加認識旅遊公司和旅遊景點。導游和其他旅遊公司成員要在工作當中注意儀表、舉止、言談等,在實際工作中努力為顧客留下良好的印象。恪守承諾,搞好服務,讓遊客有賓至如歸的感受,使旅遊市場淡季不淡,增加旅遊收入.
(七)旅遊營銷更多的是一門技術和職業。美國營銷協會和英國特許營銷協會都各自致力於職業營銷人員的資質認可。他們相信通過建立嚴格的測試制度可以區分合格的營銷人員和冒牌貨。然而,許多沒有經過嚴格訓練的營銷人員也有非常出色的營銷理念。英格瓦?坎普拉(Ingvar Kamprad)並不是一個職業營銷人員,但是他的IKEA(宜家)公司仍然通過為大眾提供質優價廉的傢具大獲成功。創造力是成功營銷的重要部分,當然這種需要不僅僅限於營銷人員。
(八) 21世紀的中國旅遊營銷,應該說走的是一條以模仿為主的道路。改革開放的20年來,西方企業營銷理論與方法從引進傳播到推廣應用,多數企業基基本上是「照葫蘆畫瓢」。進入21世紀後,我國企業營銷是仍然走以模仿為主的道路還是走以創新為主的道路呢?對此我國理論界和企業界都有不同的看法。筆者認為:營銷創新,應該成為21世紀我國企業營銷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