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村鎮銀行如何發展
村鎮銀行來發展首先肯定是要依託村鎮經自濟,現今國內內銀行收入的主要部分還是靠存貸款的利差,以及銀行服務費用,和特定業務收入,而銀行在綜合金融產品方面的投資收益具體還不甚明了,依據不同銀行所面臨的情況也不一樣。所以村鎮銀行生存的根本是立足本地市場,做到差異化的服務和個性化的產品,村鎮銀行在規模上相對於大型商業銀行規模上有著劣勢,但村鎮銀行小而靈活、對於當地的市場可能有著更深的了解和相對更好的人脈資源、公關渠道,同時村鎮銀行針對當地情況可更快的在業務層面調整工作以應對當地需求,這是當地大型商業銀行無法比擬的。所村鎮銀行滿足設立要求以後,在傳統業務層面、及當地市場要進一步深耕,固本強元。不管是什麼金融機構,營銷和風險控制是很重要的一環,只有在這兩方面做好了,才能把銀行的業務工作帶上健康發展的軌道上來。
『貳』 村鎮銀行打算走進農村搞宣傳活動,主要是給了普及認知度和我們銀行的影響力,該怎麼去做求營銷策劃。
送東西最直接~~促進開戶
突出小額無抵押貸款優勢
『叄』 新開了一家村鎮銀行,搞活動存一年利率3%,靠譜嗎
村鎮銀行一年期給3%的利率是完全有可能的,因為這個利率並不算太誇張,在特殊節日促銷時,村鎮銀行最高的利率已經給到了4.1%以上了,如下圖所示,在2019年的開門紅活動中,個別村鎮銀行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為4.1%,如果是200萬元起步的甚至給出了4.3%的利率。
村鎮銀行是我國為了扶持農村金融發展,而設立的一種社區銀行模式。到目前已經批准了幾千家,有的發展好,但是他們主要的經營范圍就是吸收存款,發放小額社區范圍內貸款。未來村鎮銀行還在繼續扶持發展,可能將來會做成存款銀行或者社區銀行,所以存入後也不用太過擔心。
『肆』 村鎮銀行可以經營哪些業務
經銀監分局或所在城市銀監局批准,村鎮銀行可經營下列業務:
①吸收公眾存款。②版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權款。③辦理國內結算。④辦理票據承兌與貼現。⑤從事同業拆借。⑥從事銀行卡業務。⑦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⑧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⑨經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的其他業務。
『伍』 銀行進村宣傳策劃方案
為深入貫徹銀監會關於做好農村金融服務工作的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強「三農」服務,充分發揮農村商業銀行支農服務主力軍作用,鎮政府決定在全鎮開展xx銀行「進村入戶」普惠金融服務活動。為確保活動扎實有序開展,特製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支農政策,牢固樹立農村商業銀行服務「三農」的理念,充分發揮「背包下鄉」的傳統作風,通過開展「進村入戶」普惠金融活動,全面走訪傳統農戶、外出務工人員、新型農村經營主體,廣泛建立經濟檔案,全面掌握客戶需求,綜合營銷金融產品,努力改進金融服務,為鎮域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為支持「五個湖北」建設貢獻應有的力量。
二、工作目標
通過持續開展「進村入戶」普惠金融活動,對轄內外出務工人員、涉農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村經營大戶、傳統農戶全面走訪,經濟檔案建立面達到100%;對涉農客戶經濟信息和金融需求進行篩選分類,積極跟進服務,符合條件的金融服務需求滿足面達到100%;全面推廣電子產品應用,改善農村金融支付環境,真正使老百姓足不出戶即可享受方便、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務。
三、活動內容
?對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外出務工戶、傳統農戶要逐戶上門走訪調查,建立檔案。走訪建檔工作要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盲區。
(一)上門走訪。要做好「三送三問三預約」,即送有農村商業銀行特色的宣傳品、送支農聯系卡、送農商行產品簡介,問涉農客戶的家庭情況、問經營項目、問金融服務需求,預約存款、預約貸款、預約電子銀行業務。
(二)建立檔案。要根據外出務工人員、傳統農戶、農村經營大戶、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七類客戶的不同特點,分類收集建立經濟檔案。內容包括:客戶基本情況、外出務工情況、經營項目、財務狀況、已在農村商業銀行辦理業務情況、在他行辦理業務情況、信貸資金需求、存儲資金和電子銀行業務服務需求、聯系方式等。
(三)客戶分類。每日調查走訪工作結束後,根據建立的客戶檔案,對了解和掌握到的客戶信息進行歸納整理,在綜合分析客戶經濟信息的基礎上,將客戶分為培植類、一般類、重點類,按客戶金融服務需求,將客戶初步劃分為存款類、貸款類、綜合類和服務類。針對不同客戶的需求,制訂不同的服務方案,並安排對接時間表,及時跟進服務。
(四)對接服務。一是對接服務外出務工人員。開展上門慰問,對於務工人員較為集中的地區,由鎮黨委政府、村組幹部和農村商業銀行人員一起,組成慰問專班,赴務工集中地開展慰問。在外出務工集中地要成立金融服務中心,安排專人負責移動開卡、業務咨詢、存款預約和貸款資料收集等工作,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同時,要研發或運用一種有針對性的信貸產品,對務工帶頭人和有實力的創業人員給予信貸支持。二是對接服務新型涉農經營主體。對符合貸款條件的新型涉農經營主體,著重做好信貸服務;對暫不符合貸款發放條件的客戶要為其提供支付結算、代收代付、電子銀行、工資代發、理財等一攬子金融服務。三是對接服務傳統農戶。要大力發展貸記卡、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簡訊銀行、電話銀行等電子銀行業務,拓展網上交易支付平台。對所有營銷的電子銀行產品,要現場演示操作,現場教會使用。對有需求、有項目、有還款來源的信用農戶,可通過「雙基雙贏」合作貸款、村級基金擔保貸款等方式給予信貸支持。
(五)持續維護。根據掌握的信息,對於有合理資金需求且符合貸款條件的,要上門調查,積極支持;對有富餘資金的客戶,要上門積極組織存款;對有結算需求的客戶,要及時開通電子銀行產品;要經常向客戶發送農村商業銀行改革發展信息、產品宣傳信息、客戶慰問信息,在節假日、客戶生日等重要日子,發送祝福簡訊,增進與客戶的感情。通過定期回訪,持續維護,形成良好的客戶維護和業務拓展機制。
(六)優惠於民。積極推進村級惠農服務點建設,一個行政村至少安裝一台卡樂付轉賬電話。同時,實行「五免一優惠」,即:免銀行卡年費、免磁條卡工本費、免費開通網上銀行(不含設備)、免費開通電話銀行、免費開通手機銀行,對異地匯劃手續費給予一定優惠,進一步擴大電子銀行產品使用范圍。
四、有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鎮政府成立以鎮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經濟發展辦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進村入戶」普惠金融服務活動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本次活動的組織領導;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農村商業銀行,徐俊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活動的組織實施。各村成立以支部書記為組長的工作專班,與農村商業銀行人員一起,全面落實各項工作。
(二)強化走訪宣傳。鎮駐村幹部、村(居委會)幹部要與農村商業銀行工作人員一起,走進每個農戶、商戶家中進行面對面地宣傳,將農村商業銀行普惠金融服務理念送入每個人心中。同時,要利用橫幅、宣傳欄、牆體廣告等方式大力宣傳,形成「進村入戶」普惠金融服務活動的濃厚氛圍。
(三)扎實穩步推進。鎮駐村幹部、村(居委會)幹部要高度重視,加強溝通協調,落實工作責任,扎實推進「進村入戶」普惠金融服務活動XX銀行要定期向鎮政府匯報活動的開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及時研究解決措施。在2014年底前完成的調查建檔、服務對接面要佔總戶數的50%以上。
(四)嚴肅工作紀律。要嚴格遵守工作紀律,嚴禁借走訪之機,大吃大喝、索要財物;嚴禁走訪建檔「蜻蜓點水」走過場,弄虛作假。凡違反以上規定的,要從嚴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陸』 村鎮銀行如何提高資金流動性
村鎮銀行對提高農村地區金融機構覆蓋率,解決金融供給不足、競爭不充分等問題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運行中也遇到了不少問題,其中流動性不足和不穩定的問題最為突出,流動性風險因此凸顯。對於村鎮銀行的流動性風險管理,筆者有以下一些思考。 流動性風險誘因之一:流動性不足。流動性不足源於村鎮銀行通過負債手段獲取現金的能力不強。作為新興的農村金融機構,村鎮銀行在發展初期社會認知度低,公眾普遍認為村鎮銀行是私人銀行,有錢也不願存。此外,目前村鎮銀行結算渠道不暢,還不能以直接參與者的身份加入人民銀行大小額支付結算系統,異地匯劃只能通過代理行進行,匯劃款項不能實時到賬,企業結算很不方便,使得縣域企業不願到村鎮銀行開戶,村鎮銀行難以獲得穩定的對公存款。推薦閱讀銀行周刊:
刷卡費率醞釀下調 支付行業或迎寒冬銀行業2011年八大星聞2012年新增信貸8萬億成業內共識 理財產品預期收益全線超5%銀行卡刷卡費率醞釀下調利率市場化或令銀行少賺一半退休阿姨托辦信用卡 被騙47萬和訊網信用卡頻道正式上線 流動性風險誘因之二:資產迅速變現能力差。村鎮銀行的資產主要是信貸資產,由於「三農」業務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大,種植、養殖業生產周期較長,決定了貸款期限多在一年以上,資產迅速變現的能力本身就差,自然災害更直接加劇了貸款風險,在現階段農業貸款補償機制基本缺位的情況下,貸款延期或不能收回都將導致資產不能及時變現。高風險借款客戶增加,客戶的流動性風險被轉移到銀行身上的概率就會相應提高。 流動性風險誘因之三:管理缺位。目前村鎮銀行在流動性管理方面既缺少理論指導,又缺少實踐經驗,沒有積極主動的壓力測試,還沒有形成村鎮銀行自己的流動性風險管理預警和危機應對體系。 在村鎮銀行現階段社會認知度較低,結算匯劃渠道不暢的雙重壓力下,作為流動性資金最重要來源的新增客戶存款普遍不足,且具有相當大程度的「不確定性」,而作為流動性資產的貸款卻具有相對的「確定性」,這就導致了村鎮銀行「三農」業務的流動性供給與流動性需求之間存在較大缺口,存款的「不確定性」與貸款的「確定性」使得村鎮銀行經營管理層需要不斷解決流動性資金不足和不穩定的問題。 基於以上分析,村鎮銀行應從以下六方面提高資金流動性。 增加穩定性存款,保持合理的負債結構。如果過度追逐利潤最大化,短期低成本存款無疑是首選。但以服務「三農」為己任的村鎮銀行,要適應農業及上下游企業經營周期性較長的特點,一年期以上的貸款需求需要有較穩定的存款作支撐,因此,村鎮銀行應大力營銷相對穩定的一年期以上的儲蓄存款。 財政存款因是預算管理,專款專用,使用時從申請到批准有個過程,一般能在賬面保留較長時間,也應是村鎮銀行的營銷重點。目前,縣域內的支農惠農補助款項,一般以縣為單位由財政部門指定不同的代理銀行發放。在縣域、鄉鎮設置網點的村鎮銀行應積極協調地方政府,爭取代理發放支農惠農補助款項,這樣在方便當地群眾的同時,也能獲得相對穩定的存款來源。 合理確定貸款結構。起步發展階段,村鎮銀行普遍難抑放貸「沖動」,在存款總量不足的情況下,貸款規模過快增長,反映在數字上就是存貸比超標。盡管銀監會要求村鎮銀行在開業後的一定期限內存貸比逐步達標,但也不能不顧存款來源盲目擴展資產業務。 提高資產變現能力。中長期存貸款比例應盡可能保持在100%以下,即一年以上中長期貸款余額與一年以上中長期存款余額的比率保持在100%以下。如果超過100%,既意味著短存長貸,結構失衡,會加大了流動性風險。 適度拆入資金。拆借資金是短期調劑資金,本是救急之需,但村鎮銀行現階段普遍存在不當利用拆入資金放貸或利用拆出資金變相放貸。央行規定,商業銀行拆入資金比例(即拆入資金余額與各項存款余額之比)不得高於4%,拆出資金比率(即拆出資金余額與各項存款余額之比)不得高於8%。過高的拆入或拆出都會使村鎮銀行經營風險增大,進而影響支付能力。相比一般存款人對銀行的擠兌,金融機構作為債權人對銀行的擠兌不僅沖擊力更大,而且速度更快,因為他們更容易獲取信息。 建立科學實用的流動性監測指標體系。定量指標應包括:存貸比、流動性覆蓋率、流動性缺口率、前十大貸款客戶比例、中長期貸款比例等;定性指標應主要考慮資金來源的構成、變化趨勢和穩定性,調配資金頭寸的能力。這些指標在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中應用較廣,村鎮銀行可結合自身的經營特點確定合理的流動性風險警戒值。一旦這些指標逼近警戒線時,管理層應及時作出決策,確保流動性安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