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巴黎歐萊雅是干什麼的是什麼東西
巴黎歐萊雅(L'OREAL PARIS)是歐萊雅集團里知名、歷史最悠久的大眾化妝品品牌之一,主要生產染發護發、彩妝及護膚產品。
歐萊雅在20世紀的發展史,可說是日化工業發展史的一部分代表。巴黎歐萊雅擁有一流的葯學試驗室和皮膚學中心,還有遍布全球的研究測試中心,產品研發背景使其不斷推出適應全球消費者不同需要的優質產品。
『貳』 巴黎歐萊雅天貓旗艦店營銷策略
你好,由於巴黎歐萊雅屬於高等消費品,所以它採取的奢侈品的消費策略!不在乎數量,在乎質量,在乎回頭客的! 這是中國達人444對你問題的回答,手打不易,答題不易。如果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哦!謝謝!
『叄』 1.歐萊雅和寶潔各使用的是什麼目標市場策略其優缺點有哪些
1 保潔公司採用應該是避強,並集中力量進攻某一個目標市場,這種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回進答攻力,集中精力以點蓋面。但是這樣會失去一部分市場,風險挺大的。
而歐萊雅則全面滲透市場來挑戰保潔,這樣可以是產品對每個人群都有用的,但是對市場滲透相對較慢,不能集中資金。
2 我感覺歐萊雅是打算與保潔進行全面的正面對視,但是保潔迴避了部分市場進攻,而是採取快速滲透,歐萊雅從上面的資料看就是想面向各層人的。
3 加強渠道,電視廣告,以低價格高促銷的戰略快速殺入市場。同時看其他對手怎麼做。
『肆』 歐萊雅的品牌決策。
新農村戰略的誘惑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整體號召之下,包括飛利浦、寶潔在內的跨國品牌已經把眼睛盯緊了三四級市場和廣大農村消費者的錢包!因為銷量和利潤回報的誘惑,連世界級的高端化妝品品牌——歐萊雅也耐不住寂寞,開始對中國的農村市場蠢蠢欲動,垂涎欲滴了!
3月23日,歐萊雅集團再次購入BodyShop(美體小鋪)普通股股份。至此,該集團將擁有美體小鋪53.1%的股份,從而絕對控股該公司。
美體小鋪主打環保、天然的概念,是近年來國際美容業的黑馬。自1976年在倫敦南部的濱海小城布萊頓創立以來,該公司目前已經在全球開設了多達1900家店面。美體小鋪在全球最傑出品牌的排列中居於第27位。其創始人安妮塔·羅迪克在當今英國商界已享有先鋒人物之稱。
歐萊雅在全球擁有300多個品牌。自1996年進入中國以來,歐萊雅一直堅持在化妝品中高端市場樹立自己的品牌。據歐萊雅2005年財報顯示,其大中國區的銷售額達到4.26億歐元,已經超過日本。然而,令歐萊雅感到困惑的是,盡管穩坐世界化妝品行業的頭把交椅,但在中國,它卻始終無法超越寶潔,成為理想中的第一大化妝品公司。或許,夜思日想,歐萊雅正試圖改變這種現狀。
早在2006年2月,歐萊雅就曾宣布,將發力於中國三線及三線以下城市的市場開拓。這便是所謂的「新農村戰略」。但是,歐萊雅進軍三四級市場的大片農村地區,對於一向標榜自己高端品牌的歐萊雅是否預示著明星隕落的潛在危險?
學習寶潔好榜樣——城市包圍農村
2005財年,歐萊雅集團實現銷售145.3億歐元,營運利潤達22.66億歐元,同比增長8.5%。在歐萊雅全球各個地區的業績貢獻中,西歐業績貢獻份額跌至47.4%,北美市場達到了27.2%,而在亞洲實現銷售13.75億歐元,同比增長7.4%。
今年年初,寶潔搶先一步提出,要著力拓展農村市場。這也許刺激了歐萊雅開拓農村市場的決心。據媒體當時的報道,時任歐萊雅中國區總裁的蓋保羅直言,歐萊雅將尋找合作夥伴,將產品帶到農村、三線以及三線以下的城市。
根據歐萊雅集團的全球部署,中國的現有業務將從90個城市拓展到200個城市。目前,歐萊雅的分銷渠道包括百貨商場、大賣場、超市,而化妝品商店對於「新農村戰略」將會更加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歐萊雅此番向低端市場滲透,不單純針對旗下某一品牌,而是整體滲透。對於甫一出現在中國時,便以高端形象示人的品牌,這是不是在自毀形象呢?難免有人會提出這樣的疑問。
過去,鞏俐和章子怡,這兩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代言人,讓歐萊雅的品牌地位得到很好的詮釋。旗下的蘭蔻、碧歐泉一直被認為是,只有少數人才用得起的高端化妝品。還有中國消費者知之甚少的赫蓮娜·魯賓斯坦,更是頂級的奢侈品牌。
現在為了配合品牌開拓農村和三四級市場,歐萊雅啟用了李嘉欣作為自己的形象代言人!這禁不住讓很多業內人士開始擔憂——
對於形象已經定格的歐萊雅來說,要做的或許是繼續保持自己高高在上的形象。拿這樣的牌子去開拓三線城市甚至農村市場,銷量和市場份額可以快速上升,但是品牌上的損失應該怎麼計算?
品牌就像談戀愛,你到底愛的是誰?
一位曾經在歐萊雅工作過的高管認為,如果大舉進軍三線城市以及農村,會過分透支歐萊雅的品牌。進入中國十年後,歐萊雅迅速增長的銷售額,讓其自有品牌——巴黎歐萊雅正在被極端化。
這位高管甚至警告,向低端滲透的策略在幾年內可能沒有問題,但長此以往,巴黎歐萊雅將會成為下一個美寶蓮——幾年前,美寶蓮正因為向低端滲透,很快被一個中國本土的彩妝品牌打敗。如果失去了巴黎歐萊雅這個品牌,歐萊雅公司也就成了無本之木。畢竟,歐萊雅和巴黎歐萊雅很多時候是綁在一起的。
歐萊雅會成為第二個美寶蓮嗎?
根據專業人士分析,2001年以前,歐萊雅在中國的經營狀況並不是很理想。這位高管坦言,歐萊雅當時在模仿歐泊萊—為了提升形象,歐萊雅撤掉很多賣場的專櫃,僅保留一部分高端賣場。這就是所謂的「收」策略。這種策略,必然讓歐萊雅丟掉一大部分中低端市場,只好眼睜睜地看著寶潔旗下的品牌出現在各種賣場,賺的盆滿缽溢。
提升品牌形象帶來的利潤下滑,迫使歐萊雅在2003年底到2004年初,改「收」為「放」。從高端賣場到中低端賣場,從一線城市到二線城市,歐萊雅的專櫃又重新出現在這些地方。
但在「放」的策略中,美寶蓮卻成了犧牲品。之前,美寶蓮的價格遠高於一般的彩妝品牌。因為實行「放」的策略,美寶蓮的產品進行了持續的降價,降幅達到30%。
30-40元的平均價位,讓美寶蓮贏得了不少年輕女性的歡迎。而在當時的中國市場,彩妝領域的競爭有一個巨大的空檔,就是缺少平均價位在100元左右的彩妝品牌。如此定位的美寶蓮雖然獲得廣泛的知名度,但是,很快便被中國本土的一個彩妝品牌打敗。
因此,從美寶蓮的失敗案例中可以看出,是否進入三四級市場和農村市場,歐萊雅具有很強的自主性和選擇權,但是,當歐萊雅深陷三四級市場和農村市場的亂戰之後,被迫降價而迎合當地的消費者,提升渠道中的銷量將是歐萊雅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之舉!但是,對於一個國際大牌來講,陷身自己並不熟悉的農村市場被輕車熟路的當地品牌排擠、打壓,最終的被迫撤出,失敗的宿命也許是早就註定的!正如抗戰時期,日本軍隊能夠在上海、南京等地攻城掠地,但是進入太行山區之後,就只能被動挨打一個道理了!
改縱向開拓為橫向延伸——歐萊雅明智之選!
在定價上,雖然歐萊雅旗下在中國銷售的品牌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檔次,但整體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還是較高的。赫蓮娜根本不在中國做任何廣告,蘭蔻、碧歐泉都是通過最時尚的媒體和派對等渠道進行宣傳。巴黎歐萊雅、美寶蓮、卡尼爾、羽西等,也大多通過認知度高的明星和時尚雜志,來形成強有力的品牌認知和傳播。僅有小護士還沒有提升形象的打算。
試想,蘭蔻的消費者會願意在小超市裡就能買到這個品牌的化妝品嗎?或者去一個商場買蘭蔻時,櫃台里還擺著大寶。雖然,一個品牌由高到低,要比從低到高容易得多,但是風險也將大得多。不過,好在歐萊雅各自為陣的品牌策略,或許能降低這個風險。
在歐萊雅為了實現更宏偉的目標而大張旗鼓推進「新農村戰略」的同時,在銷量增長的誘惑的背面,卻是一場品牌放棄純情和專情,而純粹、地地道道的為了市場份額的金錢游戲的濫情游戲!看似前景廣闊,「錢」景無限的品牌之旅,卻開始把一個針對時尚人群的名門閨秀變成了一個誰都可以褻玩的歌廳舞女。這或許是歐萊雅品牌惡夢的開始,也是眾多的小品牌尋找崛起機會的開始。因為,通過歐萊雅前期的市場教育,本土品牌能夠輕易的在後期切入市場,並且贏得農村消費者的青睞似乎他們更在行一些!
與其不斷把市場開向縱深,讓自己的品牌服務於從月收入200元到月收入20000元的漫長戰線,歐萊雅不如明智的收縮自己的戰線,讓自己的品牌專心為城市中特定的人群提供源源不斷的產品和增值服務,因為,這些顧客的需求對於歐萊雅來說還有很多的缺口!而伴隨跨國品牌的不斷湧入,歐萊雅在城市市場的份額也遠未達到飽和!
最後,歐萊雅能夠懂得的一個結論可能是:品牌如愛情,因為專情而無價,因為濫情而讓自己貶值!當然,如果歐萊雅認為自己是無所不能的品牌運作高手,可能會帶給我們更多的驚訝和精彩!
『伍』 巴黎歐萊雅通路管理模式是什麼有什麼優點
歐萊雅中國的市場營銷架構立足於通路,分為高檔化妝品部、大眾化妝品部、專業產品部、活性健康化妝品部等四大部門。每一個化妝品部門中都有數個品牌,每一個品牌又申請許多的名稱,將它們都突顯在產品包裝上,有其各自獨特的形象及廣告。不同品牌共享通路戰略資源,在管理、供應鏈及夥伴關系方面產生高度集約化的效應。高檔化妝品部擁有蘭蔻、碧歐泉、赫蓮娜三大高檔品牌,這些品牌的產品在經過嚴格選擇的分銷渠道如香水店、百貨商店、免稅商店等進行銷售。
大眾化妝品部是最重要的部門,通過百貨公司、超市等大眾化消費渠道,向消費者提供巴黎歐萊雅、美寶蓮、卡尼爾這三大大眾化產品。新近收購的羽西、小護士業已歸入其中,這使得這一部門在中國市場的地位尤其重要。
專業美發產品僅限於發廊專銷,特別是提供給美發師們專門使用的產品,以巴黎卡詩、歐萊雅專業系列為主。
活性保養品部是有助提高皮膚活力和對皮膚有治療作用的歐洲品牌薇姿、理膚泉,通常由葯店販售。
歐萊雅以這四大通路為經,以品牌為緯,形成一個具有強大整合能力的品牌矩陣,任何一個新購入的品牌在並入相應的通路之後,不僅將歐萊雅已有通路資源效應充分利用,同時該品牌原有的通路的加入也將擴大歐萊雅整體渠道規模。
小護士收購案很好地體現了歐萊雅渠道整合的效應。新的小護士品牌在採用卡尼爾技術的同時,被作為一個新產品和卡尼爾捆綁在一起,歐萊雅成功的零售終端管理模式引如其營銷體系;而歐萊雅也藉由小護士拓展其大眾銷售渠道。
對歐萊雅而言,市場擴張必然是原有四大渠道市場效應不斷釋放的過程。這表明,品牌擴張的過程,更應考慮的問題的是經營的集約化與邊際效應的最大化,而不是品牌延伸的專業性學理探討。在品牌擴張的過程中,企業如不能實現新舊資源之間的整合,並通過這種整合實現「1+1>2」的效應的話,首先要考慮的是單純的資本運營問題,而不是品牌延伸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