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促銷策略組合常見的方法有哪些
一提到促銷,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打折,降價!好像只有用更低的價格才能刺激銷量,但提高銷量是我們的最終目的嗎?
大多數生意最終目的要的是利潤!
你看蘋果,他的手機賣的是最貴的,在蘋果官網上基本看不到任何打折促銷的信息,有些電商平台打折都是自己在貼錢,雖然這幾年有不少人吐槽蘋果沒有創新,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他的銷量依然很好,而且依然是最賺錢的手機公司。
還有豐田汽車,有好幾款車都是要加錢才能提車,大部分汽車品牌都在降價,你豐田憑什麼要加價賣?網上也有不少人吐槽豐田加價的行為,但依然不影響豐田是世界上最賺錢的汽車公司。
我甚至看過一個段子說,一個車主5年前45萬買了輛普拉多,開了5年,然後50萬給賣了,豐田車的保值率高嘛,加上通貨膨脹,開了5年還賺了5萬。
再看海底撈,他的消費在火鍋品類裡面也不算最便宜的,但他也是國內最賺錢的餐飲公司之一。
這幾個案例有什麼共同特點呢?
他們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優勢,不管是蘋果和豐田的產品質量以及用戶體驗,還是海底撈的服務,總會有人願意為高價值買單,所以價格並不是消費者決定購買的唯一因素。
那有朋友可能說,我們不是產品的生產方,我們只是代理的一個產品,生產品質用戶體驗這些我們控制不了,我們只能通過增加銷量來增加利潤,這個怎麼辦呢?
這就跟定價策略有關,舉一個極端點的例子吧,原價200左右的產品,價格乘以10,也就是賣2000多,照樣賣的出去你信嗎?
這是我之前回老家聽到的事兒,村裡搞了一個類似於公益下鄉活動,每天把村裡好多中老年人聚集在一起,講康知識,只要到場聽課的老人每人都送禮物,今天領一個洗臉盆,明天領兩雙襪子,有時候甚至直接發錢,一人5塊錢,講課期間,只要有人回答老師的問題,就能得到小獎品,所以這些老人都可積極了。
他們這么乾的目的是什麼呢?
通過幾天建立信任,老人們都覺得這個團隊特好,說什麼都相信,這個時候他們的絕招兒來了,賣電解水凈水器!他們有一個檢測當地水質的環節,把一個儀器放入兩杯清水中,經過幾十秒所謂的電解以後,其中一杯水顏色發生很大變化,這幫人開始說發生顏色變化的水裡面含有重金屬和危害元素,而另一杯水顏色沒有發生什麼變化,就是凈水器把有害物質過濾掉了。
然後他們就開始正式推銷這個凈水器,市場售價6000多,現在做公益只要2000多,還送什麼廚房6件套、床上4件套等等,看上去超級劃算,好多老人瘋狂搶購……
我外婆就買了,家人勸都勸不住,必須買!因為買了這個凈水器,也是對全家人的健康負責!實際上同樣的凈水器淘寶也就200左右。
再次強調下哈,這是一個反面案例,這種套路害人害己,更多細節就不分析了,只說兩點,就是他們的定價,和信任加持!信任加持可以理解為,有時候通過一些很小的細節與客戶建立信任,就能大大提高客戶心中的溢價。
看似每天免費送好多禮品、甚至直接發錢,這些所有的成本加起來,跟他們的利潤比起來簡直九牛一毛!再加上他之前先送出去這么多東西,已經和客戶建立了信任關系,有了信任加持,你就能賣的比別人貴。
所以,你看似人家在促銷,實際上人家已經把價格漲了10倍!講這個反面案例的目的並不是讓你也把價格漲10倍去忽悠,而是要思考,你的定價策略是否合理,以及你是否能夠做下信任加持!
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一個相似的產品,你寧願從熟悉的人那裡買。
比如我有個舅舅是做裝修的,我房子裝修的時候就沒找過其他公司,直接讓他來弄,因為我相信他,也放心!即便是被賺錢,我也寧願這個錢讓熟人去賺。
有一個朋友,之前在互聯網公司工作,接觸的很多思維都是積累用戶,戰略性虧損,等到他開店的時候,看到別人賠錢大甩賣,自己也虧錢積累人氣,結果虧了3個月就扛不住了,那個時候他才恍然大悟,原來人家虧本大甩賣已經是在賺錢了,所以人家能常年大甩賣,而自己是傻呵呵的真虧本,客戶要的只是佔便宜的感覺。
沃頓商學院根據一些公司的數據,做過一個分析:當一個公司其他因素不變的時候:如果固定成本消減1%,盈利能力平均會提升2.45%;如果銷量提升1%,盈利能力平均會提升3.28%;而如果價格提升1%,盈利能力平均會提升10.29%。
那麼問題來了,把價格加上去了,還能賣的出去嗎?
這個又涉及到客戶群定位的問題,總有些人願意去買貴的,比如你現在要買化妝品,第一套化妝品售價500塊錢,第二套化妝品售價80塊錢,你敢用80塊錢一套的嗎?但兩套化妝品實際的工業成本很有可能是差不多的。
還有一次朋友帶我去足療,技師問我是不是比較怕冷,說我體寒,我突然想到我媳婦手腳冰涼、體寒、不愛動,尤其是去了一趟西藏整個人精神狀態都不好了,我就問技師,體寒怎麼解決?她說要多出汗,把寒氣排出來,她說自己就是體寒,然後她買過一個家用的汗蒸箱,每周都會在家做兩次汗蒸,後來身體慢慢就好起來了。
我一想,是啊!我們夏天一直在西藏,在西藏從來沒出過汗,買一個汗蒸箱出出汗也挺好!這個時候那個技師告訴我,買汗蒸箱一定要買貴的,1000塊錢以下的都不好!聽她這么一說,我就直接拿起手機在淘寶上找了一個1000多的下單了。
實際這東西買回來蒸了兩次就扔一邊了,有沒有效果也不知道,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我想表達的是,這種汗蒸箱淘寶上100多到1000多不等,但我相信他們的成本相差未必會很大,而且便宜且銷量高的,未必會比賣的貴的賺錢。
小結一下今天的內容:
1、很多時候我們做生意追求的是利潤,定價策略是決定利潤很關鍵的因素;
2、搞促銷的前提是有足夠的利潤,而不是一味的降價賠錢;
3、可以設計一些信任加持的細節,來提高你的溢價,也給促銷留出更多空間。
另外,還記得咱們第6節課的內容嗎?如何讓客戶感覺你的產品更便宜!分別是:引導對比、價格拆分、關聯銷售和利潤轉移!
Ⅱ 海底撈成功地品牌營銷策略 分條概括
海底勞作為抄餐飲界的典型案例,被需求專業人士作為案例分析解讀,歸納一下大多解讀的方向有:以客戶為中心、跨界整合、服務類增值產品、綠色菜品等等。
說到以客戶為中心,開創「微笑服務」的亞細亞商場,可以說這這方面的鼻祖,但亞細亞已經成為歷史。
說到跨界整合,目前花店和咖啡店整合,音樂吧和餐飲店整合,能跨界的都在跨界啦。
說到綠色產品,目前所以的健康產業都在強調綠色。
海底撈的成功核心是,「該出現的時候出現了」,這一點是商業成功的鐵律。什麼時間出現洽到好處?這就需要有前瞻的市場洞察力,還有敢賭的勇氣。
海底撈沒出現之前,遍地火鍋店,各區域都有自己的連鎖品牌,其中也有特色鮮明的,武林主題的、體現地方文化的等等。隨著需求升級,人們不再滿足於嘴巴,對自我價值需求上升,這個階段就需要提供更好的服務,經濟快速發展,人們壓力很大,當海底撈一張張微笑的面孔和細致的關懷出現後,立刻身心舒展、被認同的感覺讓消費者樂在其中,並成為主動傳播者。
這種感覺就像是,你想換零錢,跑了十家店,只有最後一家微笑著換給你,讓人感覺好似一縷春風拂面,樂在心中。
Ⅲ 海底撈火鍋營銷策略分析
海底撈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服務的人性化,如果你去海底撈消費,只要你提的要求不違規違法或違背道德的,海底撈基本都會盡量滿足您的要求。
這么說真的不誇張,有人覺得要求應該是「合情合理的」,說一句很實在的話,其實當前在我們中國的大多數飯店,絕大多數都能滿足各種奇葩顧客的合情合理的要求,特別是在全國性或者區域性的連鎖餐飲企業。
因為足夠真誠,絕大部分的餐飲消費者依舊願意買單的,並且願意接受四川海底撈的充滿誠意的道歉,也願意再次光顧海底撈。
無論是之前四川海底撈的突然漲價還是隨後而來的四川海底撈的恢復原價,幾乎都是很快就上了熱搜,這種超強的流量宣傳幾乎是前所未有的。這無疑在無形中又給了一次海底撈宣傳的機會。就網路指數的標准來測度而言,四川海底撈近兩天的網路指數總體提升了差不多百分之四十,這不得不說是史無前例的,這是海底撈花多少錢做廣告可能都達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