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政宣傳媒

政宣傳媒

發布時間:2022-07-20 16:23:39

⑴ 公安系統需要傳媒專業嗎

需要,公安系統政宣部門需要,比如電視台政法欄目,交通安全等都需要民警擔任欄目主持人

⑵ 合肥政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怎麼樣

合肥政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是2008-04-09在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長江中路426號金川大廈1312室。

合肥政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40100674204309P,企業法人唐義平,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合肥政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代理設計、製作、發布國內廣告;會展服務;演藝活動及企業形象策劃;市場營銷策劃及咨詢;珠寶首飾、日用百貨、文化用品、辦公用品、工藝禮品、土特產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安徽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460474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100-1000萬 和 5000萬以上 規模的企業中,共1237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合肥政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⑶ 傳媒政治的內容簡介

政治傳播的基本方式:
政治說服:包括政治宣傳、政治廣告、政治辭辯、選取四個主要題材
政治修辭:政治主體圍繞政治利益、利用政治語言的表達技巧所進行的修辭行為。其目的是說服受眾,達到政治主體的政治目標。其作用包括:信息傳輸,情感表達、社會控制、人際協調。
政治溝通:廣義上指一切有關政治的消息、思想和態度的流動和傳播,狹義上政治系統進行輸入——輸出的工具。國家運行的有序狀態主要依賴於正式的政治溝通機制。其作用包括:促進決策科學;整合政治文化、維護系統運作、改善政府形象、保證政治穩定。
政治傳播的功能:
(1) 形成特定的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客觀政治過程在社會成員心理反映上的積累,包括政治認知、信念、感情、態度、價值等。
(2) 政治傳播促進政治民主化
1. 信息的充分流通是政治民主化的前提;
2. 政治民主化強調平等;
3. 政治民主化強調決策的科學性;
4. 政治傳播在促進政治民主化進程中起一定的教化作用。促進政治民主的基礎性建設,促進民主政治的制度性建設,促進公民的民主政治教育;
(3) 政治傳播促進政治社會化
1. 政治社會化與政治傳播具有相似的政治要件,二者都作用於一定的政治文化,都是一種政治實踐過程,二者的顯著特徵都是人們成長為政治人的過程;
2. 政治社會化與政治傳播擁有共同的媒介,即政治符號、大眾傳媒、各種社會、政治、經濟組織;
3. 政治社會化和政治傳播有共同的影響因素,即利益因素、政治權利因素、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文化因素、政治事件。
第二章 傳媒與政治傳播
政治傳播中媒體的作用:
1. 媒體稱為政治傳播的主要渠道
2. 媒體稱為傳播介質的介質;
3. 媒體的發展促進了政治象徵主義的泛化;
4. 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大背景下,媒體在政治傳播中的地位不斷上升,戰爭的地位則下降;
5. 媒體對大眾社會生活有著強大的滲透力和影響力
6. 媒體成為一個國家的「軟力量」
大眾傳媒的政治傳播功能與特點:
1. 書籍:
特點:不受篇幅限制,題材多樣;背景厚重,議題明確;題材豐富,修辭充分;條分縷析,說服深刻
優勢:作用巨大,影響深遠;全方位立體交叉的傳播模式,從引起人的注意和思考到改變人的政治思想,再到堅定人的政治行動;
2. 報刊:
特點:便於攜帶和閱讀;直觀性強;閱讀成本低;便於保存
優勢:在其發展歷程中,全面深入地介入社會政治生活,營造出了適宜政治傳播的氛圍;能夠順應形勢變化,與時俱進;擅長深度傳達信息
3. 電影:
是政治傳播的重要工具;與政治文化相輔相成;是政治傳播、經濟傳播和文化傳播的協奏曲;
4. 廣播:
特點:傳播迅速信息量大,受眾多覆蓋面廣;伴隨性;價格低廉等
優勢:當有重大事件來臨或者非常時期,廣播成為首選的政治傳播工具;充分運用聲音的獨特魅力,增強信譽度、直接感和親切感;緊跟技術更新的步伐,不斷調整政治傳播的切入點
5. 電視:
特點與優勢:視聽兼備,是政治傳播的第一媒體
作用:
可視選舉:為選民傳播政治信息,擴大影響;讓選民了解候選人的背景和主要政見,提升民意;相互抹黑對手,使選情更加激烈,表演性更強,更能打動選民;
直播戰爭;歷史的現場直播——媒介事件;電視議程設置的「熱點化效果」;負面影響較明顯
6. 網路:
優勢:
信息量大,傳播快,政治信息可以得到廣泛流通;
網路的交互性、即時性為公眾的政治參與提供信息平台,提高民眾政治參與度與政治素質;
依託網路媒體提高政治透明度、提高政府執政能力,改善政府形象;
在議程設置過程中處於領頭地位,形成輿論監督和民意表達,促進政治民主化;
可能孕育出新的公共空間;
政治傳播很容易跨越國界,成為國際性政治傳播,產生國際性影響;
具有較強的負面效果
全球化對政治傳播的影響:
一方面,全球化為不同政治文化實現廣泛交流與融通創造了多元化對話渠道,為政治傳播的積極性發展創造了無限可能性;另一方面,兩級分化的現象明顯,強勢媒體集中於主導全球化浪潮的西方強勢國家手中。
政治傳播多元化:
1. 技術角度看,全球范圍各種政治力量都可以瞬時把相關政治信息傳播到全世界;
2. 經濟角度看,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兩極分化不容忽視,國際政治格局的單級化狂想和多極化發展,世界和平正義民主力量與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激烈交鋒使政治傳播空前繁榮;
3. 從政治的角度看,全球化必然促進國際政治和各民族國家國內政治的社會化、民主化,形成新的國際政治格局,促進個民族國家政治文化在相互交流與融合的過程中更新與進步,
4. 從文化的角度看,人類共同利益要求跨文化全球傳播中的政治竄波回歸平等對話、相互融通、多元共存。
第三章 國家形象
國家形象:是一個綜合題,它是國家外部公眾和內部公眾對國家本身、國家行為、國家的各項活動及其成果所給予的總的評價和認定。國家形象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凝聚力,是一個國家整體實力的體現。
構成要素:社會制度、政治體制、外交、內外政策、政治局勢、民族文化、歷史、社會文明、領袖風范、公民素質、綜合國力等;
硬權力:與軍事和經濟力量相關的「影星命令式權利」;
軟權力:與文化訴求、道德訴求、意識形態影響力以及國際機制的規則等抽象資源相關的、決定談人偏好的「軟性同化式權利」,包括內部軟力量和外部軟力量。
國家形象的功能:
1. 政治功能:
主要表現為權力合法化;良好的國家形象會增加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力和最佳吸引力,增強其在國際關系中的對話實力、參與世界政治事務的主導能力和公信力;維護國家在國際上的威信,鞏固其合法地位,增強國家凝聚力;
2. 外交功能
3. 商品經濟功能
媒體塑造國家形象的理念
1. 媒體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社會性機構,有其自身的運作規律的職業規范,以及特定的新聞價值觀;
2. 媒體作為社會獲國家這架大機器上的一個零部件,在與社會其他子系統組織協調運作時,又與社會其他分子保持共有的社會價值觀
媒體塑造國家形象的能力:
1. 媒體自身在國際范圍話語權的大小;
2. 媒體塑造國家形象是唯一定的利益和目標服務的;
3. 取決於媒體與國家關系的親疏程度
媒體塑造國家形象的方法:
自塑法;他塑法;合塑法
第四章 國家形象建設
中國國家形象定位:
1. 獨立自主的形象
2. 安定團結的形象
3. 熱愛和平的形象
4. 改革開放的形象
5. 發展中大國形象
6. 國際社會中負責的大國形象
中國國家形象建設:
1. 政治形象: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擴大民主權利的廣泛性;完善多黨合作制度,;堅持和擴大改革開放;尊重和保障人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依法治國;
2. 商業經濟形象:樹立世界品牌和良好經濟形象;
3. 文化形象:承認和接受多元文化;通過發展創新使中國文化現代化;關注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文化對人類發展有更大貢獻;注意塑造綠色形象,採取積極的環境外交戰略
4. 體育形象
5. 外交形象
6. 政黨形象
7. 政府形象:樹立「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民主政府」形象;改善公務員形象,加強廉政建設
8. 國家領導人形象:
9. 媒體形象:對國際問題的報道,對國家雙邊、多邊關系的輿論表達一要愛國,二要公正;對國內問題的說明,要及時、平衡、全面、深刻;增強社會責任感。
第五章 傳媒與國家形象
國際傳播:超越各國國界的傳播,即在國家之間、不同民族和國家的個人組織之間跨文化的信息交流與溝通現象。在國際傳播領域,西強東弱的態勢非常明顯。
通過傳媒塑造中國形象:
1. 准確塑造中國形象:通過對自然、人文景觀的客觀介紹,樹立良好的「有形形象」;通過對當代中國人的生存環境和生存狀態的客觀報道,樹立中國改革開放、中國人熱愛和平、奮發進取的「無形形象」。一方面要利用當代先進傳播技術,另一方面要利用各種技術提高傳播質量;
2. 認真研究海外受眾:了解海外受眾的思維習慣、接受水平、心理特徵、愛好習慣等等;了解對外傳播的時空條件;加強對外媒體信息收集工作;研究借鑒國外經驗;
3. 藉助國際媒體發布中國信息:互訪互派,「走出去,請進來」,認真組織國外記者在中國境內的采訪活動;繼續全力做好在華外國人的工作,尤其是駐華新聞機構人員的工作;與國內外同行開展各種形式的交流與合作。
4. 培養和訓練我國官員的媒體適應能力,多做新聞發布會,學會和善用國際力量宣傳我們自己。
第六章 傳媒與政黨政治
政黨:一定階級和階層的積極分子基於共同意識、共同利益,未取得政權或影響政權而建立起來的政治組織,室聯系公共政治權利和社會民眾的橋梁和紐帶。
政黨政治:以政黨為政治領導,控制國家政權的一種政治治理模式。即政黨體系及其運行,包括政黨結構、政黨政治運行機制,以及政黨對國家和社會生活的影響及其活動方式等內容。
進步作用:
1. 保證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實施;
2. 政黨在法律范圍內活動,推動了資產階級政治的民主運作;
3. 利用政黨政治有效調節社會政治關系,緩和階級矛盾;
局限性:資產階級政黨政治實際上是金錢政治;是為少數人所操縱的少數人的政治;
傳媒與政黨的關系:
1. 傳媒的發展為政黨產生提供了輿論條件和理論基礎;
2. 傳媒為政黨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思想紐帶和群眾基礎;
3. 傳媒的產生和發展提高了政治表達的普遍性,創造政黨的社會基礎;
4. 傳媒對政黨政治的合理性宣傳或者對民眾反饋意見的報道,緩和了民眾和執政黨的矛盾沖突。
傳媒促進政黨行為模式變遷:
1. 對政黨政治決策及其執行有重大影響:政黨的政治決策要從字面上的決議變為社會民眾的時間行為需要經歷廣泛的深入宣傳,這離不開大眾傳媒的支持和協作;大眾傳媒營造的社會輿論環境對正當所做政治決策的支持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決策執行的成敗;
2. 對各政黨政治權利的制約和監督:
政黨政治傳媒化:隨著大眾傳媒的現代化發展,大眾傳媒對政黨政治的影響越來越大,在很多時候左右著政黨政治的走向。
傳媒意識形態化:各個政黨為了維護自身的統治和所代表的階級利益,也動用了包括國家政權在內的各種手段加強了對傳媒的控制,使得許多傳媒日漸成為政黨政治的附庸,並逐漸介入意識形態斗爭,成為主角。
現代傳媒與政黨政治:
1. 政黨政治對傳媒發展的影響:良好的政黨政治運行帶來大眾傳媒的繁榮,工人們娛樂和消遣的素材增加,媒介能提供的信息增加;政黨對大眾傳媒的過多干預,尤其是意識形態方面的敢於,使大眾傳媒中性化的屬性受到干擾和破壞,從而使大眾傳媒的功能大打折扣,妨礙大眾傳媒自身的健康發展。
2. 大眾傳媒對政黨政治的影響:一方面擴大了政黨與社會民眾溝通的渠道,增加政治透明度,使民眾獲得更多知情權和選擇權;另一方面使民眾對政黨的獨立性大大增強,政黨的橋梁紐帶作用大大降低,對國家政治生活的影響和作用下降。
第七章 傳媒社會中政黨行為模式的變化
傳媒社會:傳媒塑造的一種社會環境,既包括由發達的傳媒傳遞的密集信息構成的信息社會,又包括媒介技術環境。即媒介技術高度發達以後的信息環境。
特徵:
1. 傳媒的受眾以社會大眾為主體,傳播的信息囊括社會生活的多層面,影響到社會中的大多數人;
2. 傳播媒介相當發大兵在社會中普及,媒介傳播的信息和媒介本身在配置閩中心的行為方式的同時悄然改變他們的傳統行為方式;
3. 傳媒稱為社會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種社會力量爭奪利用的資源。
發展階段:印刷媒介主導的階段、視聽媒介主導的階段、網路媒介主導的階段。三者為遞進關系,新老媒介互相影響,整體發展過程與全球化浪潮緊密相連。
政黨行為模式:對正當這種政治組織行為現象的抽象。
政黨行為:政黨受其自身發展或客觀環境的刺激而表現出來的、能被觀察到的一切外顯活動。具有適應性、多樣性、動態性。
發展過程:由單純政治性組織想以政治權力為導向的社會服務型組織轉變;組織結構由垂直型向扁平型網路結構轉變;運行空間由傳統社會領域擴展到虛擬空間;運行由黨內自主控制轉為受內外協同影響。
發展特點:正當行為現代化、科學化;大眾化、社會化;適應性、包容性增強。
傳媒社會中政黨行為的變化:政黨組織活動空間擴大;政黨的運作過程離不開媒體參與;政黨的工作效果受到媒體的極大幹預。
關系:傳媒社會的發展推進了政黨行為的現代化;政黨行為的風險增加;傳媒對政黨的異化現象增強,政黨背離原有職能,行為可能被操縱。
發展趨勢:政黨行為個體化、人格化;政黨活動形象化、公開化;政黨政治傳媒化。
第八章 政治傳媒化過程中政黨政治面臨的問題
大眾傳媒的政治功能:傳遞政治信息;引導政治態度和政治行為;激發政治參與;推動輿論監督;
政治傳媒化:現代政治生活和政治活動中,政治和傳媒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傳媒對政治各個方面的影響越來越重要。
表現為:傳媒設定政治議程;傳媒干預政治決策;傳媒介入政治選舉;傳媒促進政治民主。
發展趨勢:媒介的作用的范圍和程度是有限的;政治積極應對、調整、變革。
政治傳媒化對政黨政治的沖擊:
1. 傳媒削弱政黨功能,政黨聯系民眾的能力下降;
2. 傳媒改變民眾政治參與方式,政黨對民眾的影響力下降;
3. 傳媒影響政黨組織形態;
4. 傳媒影響政黨在政治選舉中的作用,政黨對候選人的控制力弱化,對選民的影響力弱化
政治傳媒化中政黨政治的發展
1. 提高政黨領導人和骨乾的傳媒素養;
2.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政黨運行方式的現代化,遏制政黨功能的衰退,促進與民眾的互動聯系;提高政黨黨務工作效率;
3. 加強政黨民主建設,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和黨員作用;

⑷ 傳媒對政府有何影響

對於中國來說,傳媒對政府的影響沒有西方國家那麼大.因為政府對傳媒管的比較嚴,所以與其問傳媒對政府有什麼影響,不如問問政府對傳媒有什麼樣的影響.
但是一般來說,傳媒對政府,政策制訂和決策者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一般是這樣,傳媒發覺了一些社會問題,這些社會問題首先在百姓當中造成一定影響,然後傳到決策者那裡,決策者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的存在,並做出相應的反應.

⑸ 遼寧政宣信息技術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本公司主要代理美國國際孕產護理研究學會研發的孕產婦化妝品,在全球有幾億母親得到了最專業的嗬護,本公司是該機構在遼寧省指定的代理單位。本公司致力於打造女性健康孕育專家,讓更多女性在備孕時享受專業的護理,懷孕時享受安全的護膚,產後恢復時享受有效的恢復。本公司代理的化妝品得到了國際紅十字會專業認證。經過多年的努力,本公司服務於遼寧地區廣大化妝品銷售商家,發展遼寧地區二級城市品牌代理、品牌推廣、整體市場管理、銷售網路建設維護服務。
法定代表人:於瀚棠
成立日期:2012-09-26
注冊資本:57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遼寧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210112050779040E
經營狀態:存續(在營、開業、在冊)
所屬行業:批發和零售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人員規模:50-99人
企業地址:沈陽市渾南新區金卡路16號(B604門)
經營范圍:信息技術、通信技術、通訊技術、網路技術、計算機軟硬體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轉讓;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策劃;企業營銷策劃;市場營銷策劃;企業形象設計;設計、製作、代理、發布國內外各類廣告;企業管理;演出經紀與代理;攝影、攝像、禮儀慶典、會議及展覽展示服務;化妝品、工藝品、日用百貨、五金交電、一般勞保用品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⑹ 山東政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山東政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坐落在美麗的濱海城市日照,其宣傳語為政通人和報國精忠。《山東政報文化傳媒》把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放在首位,堅持高品位、高格調,把專業性與綜合性相結合,宣傳內容為政治經濟法律人物、新聞、科學文化、書畫藝術知識等方面,達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結合,《山東政報文化傳媒》聯合人民文藝網編輯委員會,合作推動網路發展。人民文藝網內容更加豐富新穎,可讀性更強,得到了海內外網民高度評價。山東政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要是報紙、網站經營、書畫展書畫家策劃包裝、演出服務、市政工程施工等,山東政報以其高度權威、庄嚴、客觀、准確、及時的新聞報道和巨大的發行量、豐富的讀者層次以及廣大讀者極高的認同感構成獨特的廣告傳播優勢。《山東政報》擁有一批高素質高水平的廣告專門人才,能為廣告客戶提供全方位、高效率、多層次的策劃、設計、製作、發布服務。歡迎文藝工作者加入山東政報文化傳媒。
法定代表人:林洪展
成立時間:2015-01-14
注冊資本:2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110220009957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海曲中路76號利華名品商業街南段二樓2C-10號

⑺ 什麼叫政治宣傳

政治宣傳是一種專門為了服務於政治特定議題(議事日程)的訊息表現手法。回
今天中文中的「政治宣傳」,已經答雜糅了東西方對於「宣傳」和「Propaganda」的傳統含義(自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以來),正在形成較為統一的概念。現在最常被放在政治脈絡(環境)中使用,特別是指政府或政治團體支持的運作。
同樣的手法用於企業或產品上時,通常則被稱為公關或廣告。

⑻ 武漢政宣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武漢政宣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03月12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企業管理咨詢等。
法定代表人:李喜嬌
成立時間:2012-03-12
注冊資本:1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2010000029500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武漢市東湖開發區東信路SBI創業街8棟7層02號

⑼ 什麼是政宣品

你好,根據你的提問,應該是政治合適的。

閱讀全文

與政宣傳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5g市場營銷戰略論文 瀏覽:20
文明禮儀培育培訓方案 瀏覽:368
山東影耗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564
旅遊大米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808
運輸公司夏季安全培訓方案 瀏覽:574
服飾促銷活動總結 瀏覽:289
少兒藝術萬聖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53
市場營銷的考題 瀏覽:471
幼兒園中班元旦策劃方案 瀏覽:578
鄉鎮扶貧產業培訓方案 瀏覽:818
山西愛夢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568
網路銷售跟網路營銷 瀏覽:265
市場營銷環境及其特徵 瀏覽:462
大學六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25
破冰大會策劃方案 瀏覽:268
小學教師網路培訓研修方案 瀏覽:963
聯通上市推廣方案 瀏覽:442
紅包裂變推廣方案 瀏覽:967
城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67
年度安全培訓計劃方案表 瀏覽: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