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鎮政府宣傳部門的職責是什麼
一、負責組織、指導全鎮理論學習、理論宣傳工作。
二、負責規劃本鎮精神文明建設和宣傳思想工作。
三、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負責組織協調好全鎮各類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指導全鎮開展文明鎮、文明單位(村)、文明小區的創建活動。做好文明單位申報、推薦和復查工作。
四、負責全鎮對外宣傳工作的總規劃,組織協調、指導和管理全鎮的宣傳報道工作。
五、加強對文化、體育等部門的指導和管理。負責全鎮企業政工職稱評審的組織工作。
六、負責全鎮黨報黨刊和內刊的征訂發行工作。
七、完成鎮委、鎮政府交辦的其它任務。
(1)鎮科教宣傳擴展閱讀:
鎮政府職能:
執行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的決定、命令和國家制定的法令、法規,接受同級黨委的領導,執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各項決議,並報告執行決議、決定和命令的情況。
制定並落實本行政區域的經濟計劃和措施,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及其他經濟保持平衡協調發展,全面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
承擔國有資產、集體資產管理、監督及增值保值責任;保護公民私人所有合法財產,保障集體經濟組織應有的自主權;監督企業和各種經濟聯合體、個體戶認真執行國家的法律、法令和政策,履行經濟合同。
開展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的宣傳教育,保障公民的權利;制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規劃並組織實施;處理人民來信來訪,調解民間糾紛;打擊違法犯罪,維護社會穩定。
制定社會各項事業發展計劃,發展教育、衛生、科技、民政、廣播電視、文化事業;組織實施義務教育和其他各類教育;加強計劃生育工作;推進社會保障、社會福利事業和養老保險工作;做好勞動管理、科普、老齡等工作。
加強鎮級財政的監督和管理,按計劃組織、管理鎮財政收入和支出,執行國家有關財經紀律和政策,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完成;做好統計工作。
指導、支持、幫助村民委員會的組織制度建設和業務建設,促進村民委員會民主自治。
制定和組織實施鎮村建設規劃;加強公用設施、水利建設和管理以及房屋土地管理和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
協助和支持設置在本行政區域內不隸屬於鎮的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工作,監督其遵守和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承辦縣人民政府交辦的其它事項。
B. 請問鄉鎮科技、科協工作怎麼開展
你可以參考人家的工作計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全面推進創建科普示範陣地工作
創建全國科普示範區是貫徹實施科學素質綱要的重要載體,是提高我區公民科學素質的重要途徑,改善我鎮招商引資環境,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全國科普示範區標准扎實開展工作。
2、全面推進《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實施。一是繼續做好綱要實施的宣傳工作;二是進一步完善組織建設,使綱要貫徹進一步延伸;三是建立健全考核機制。
3、完善新農村科普網站、點建設
一是要進一步完善新農村科普網站、點建設,經常收集、更新網站信息;二是要收集相關技術資料為農村種養殖人員和專業戶提供技術支持;三是向課件和專題製作發展充分發揮網站應有的作用,不斷提升網站質量。
4、進一步完善科普惠農興村「站、欄、員」建設,建立「站、欄、員」管理長效機制,科普員要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加強科普站、科普宣傳欄的管理和維護,確保其內容及時更換,宣傳欄做到無破損、整潔大方,要積極落實科普員的待遇,認真做好科普宣傳欄如何進一步發揮為當地經濟發揮作用的探索,積極開展創建「科普示範社區」工作。
5、繼續實施「百強農技協(科普示範基地)培訓工程」。圍繞我鎮特色農業產業,重點培育「龍馬烏雞」、「生薑發展」、「無公害紅梁」、「稻魚輪作」等一批重點協會和基地,加強對農技協骨乾的培訓,爭取財政對「科普惠農興村計劃」資金扶持。
6、加強科普宣傳活動。充分利用「科普之春宣傳月」、「全國科普日」、「三下鄉」、「科普大篷車」等活動。促進科普工作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學校,積極在機關幹部中開展科普講座,重點提高未成年人、農民、城鎮人口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科學文化素質和科普水平。
7、抓好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提高青少年科技創新能力。認真組織以「體驗、創新、成長」為主題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進一步擴大參賽學校數量,積極組織參加省、市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指導學校搞好省、市科技示範校創建活動.
C. 自然保護站科教宣傳具體指哪些工作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顯示,
1、宣傳、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林業和自然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
2、保護和發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做好護林防火工作,依法查處破壞區內生物資源和自然環境的違法行為及其責任人。
3、編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總體規劃,抓好自然保護區各項建設;制定管理規則和崗位責任制度,統一管理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統一管理和監督區內各項經營活動。
4、定期組織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調查,建立自然資源檔案制度;開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科學研究、科普宣傳教育,擴大對外科技交流,探索自然演變規律及合理利用、開發生物資源的科學途徑。
5、依法開展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和多種經營,增強保護區自我發展能力;扶持區內群眾發展經濟,正確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系,逐步建立自然保護區社區共管體系。
6、做好區內林地管理,完善界樁、界碑,穩定林地權屬。
7、承辦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職責及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它事項。
D. 大河岸鎮的科教文化
大河岸鎮大力實施科技興鎮戰略,通過與高等院教、科研院所開展長期廣泛的技術合作,抓好工業技術創新和農業「十百千示範工程」,促進大河岸鎮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被國務院批准為中國星火小城鎮示範鎮。大河岸鎮有中小學校36所,其中中學4所,在職教職工536人,在校學生1.4萬人。擁有羅田縣一流的影劇院,有1100個座位,曾成功舉辦過多次文體活動。現有建築面積7524平方米的中心衛生院1所,衛生所6所,村級衛生室18個,擁有先進的醫療設備,負責大河岸鎮衛生防疫、疾病治療,推廣新型合作醫療,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鎮,鎮福利院為湖北省一流康復中心,佔地面積2.7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0.56萬平方米。
大河岸中學更名暨縣萬密齋中學掛牌儀式舉行,這是我縣首個以歷史名人命名的學校。縣委委員、宣傳部長童偉民,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閆常,縣政協副主席黃愛平出席掛牌儀式並揭牌。
醫聖萬密齋出生於大河岸鎮楓樹垸村,是明清時期與李時珍齊名的醫學家,也是我縣重要的歷史名人之一,為切實加強名人文化建設,推進我縣萬密齋醫葯文化產業的發展,經縣委決定,將大河岸中學正式更名為縣萬密齋中學。
大河岸中學更名為萬密齋中學既是我縣萬密齋產業文化發展中的一項新舉措,也是學校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萬密齋中學要站在新的起點上,不斷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把傳承歷史名人文化與校園文化、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藉助名人文化效應,努力打造校園文化特色品牌,進一步推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思想道德建設的大提升。 萬密齋中學(原名大河岸中學,於2012年11月30日改名萬密齋中學)。座落於大別山南麓、王葆心故里的大河岸鎮,是羅田縣乃至黃岡市教育界上的一顆璀燦的明珠。在這個面積為四萬多平方米的校園內,經過一批批教職員工的努力耕耘,營造出建築與植被、師生與校園的和諧與統一。
萬密齋中學座落於大別山南麓、王葆心故里,進士河岸邊。始建於1971年,是羅田縣乃至黃岡市教育界上的一顆璀燦的明珠。為社會培出許多優秀人才。佔地面積面積為40000多平方米。環境優美,交通便利。
功能齊全的建築群與大面積綠化帶的互相烘托。四層的教學群屹立於校園中心位置,教學樓20間教室都配備有數碼電視機、音箱、智能控制器、拾音盒等電化設備,教室牆壁做上防塵黑板和仿瓷塗料.每間教室為學生提供一個無塵的、能接受現代信息的學習環境;科技樓位於校園東北角,上層內設有64座的語音室,能接收遠程教育資源網、Internet和有線廣播電視的總控制室,以及配備電子投影儀、電子攝像頭、大屏幕數碼電視屏的多媒體教室和光碟播放屋;中層為圖書室,內藏圖書 3.5萬冊,是學生的知識寶庫;下層則是學生化學實驗室和物理實驗室,每室可供48人同時操作,為實現學生的知識技能轉化提供場所。已經建成的學生宿舍樓和新建的餐飲中心位於校園東南,是學生生活的場所;西南方向是教師宿舍。整個建設樓群簇擁在教學樓的周圍。在這些樓群之間,點綴一片片綠色的地帶,有樹有草,有花有果,有松有竹,高低相見,錯落有致,給人以清新、清爽的感受。校園的道路已全部硬化。
E. 洛塘鎮的科教文化
科教興鎮 大力發展文化教育
治窮先治愚,治愚抓教育,鎮領導班子把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大辦教育作為政府興鎮的路子,把大力發展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當作重中之重來抓,鎮委、鎮政府審時度勢,從可持續和長遠的發展規劃出發,抓好基礎教育,改善辦學條件,借全縣普初、普九的東風,在鎮財力十分緊缺的情況下,擠出資金動員群眾投工投勞,維修校舍使學生家長擺脫危房的困惑,同時鎮上還積極爭取項目,抓住機遇興修學校。該鎮通過教育機構改革,結合實際,立足鎮情對學校布局進行了調整。全鎮共有小學31所,達到一類辦學標準的1所,二類辦學標準的12所,三類辦學標準的18所,通過幾年的艱辛努力,教育硬體設施得到了很大改觀。同時規范了教學管理,提高了教學質量。在致力於硬體建設的同時,洛塘鎮黨委、鎮政府實行了教學管理,制定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隊伍的穩定等目標責任制,以加強教育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鎮上每年拿出2.4萬元對代課教師進行獎勵,鼓勵教學。為了使更多的農民掌握科學技術,鎮委、鎮政府認真組織了農業科技培訓班,培訓農民技術員706人,村組幹部100人,發放花椒科學技術管理手冊3700多冊,為農村培養了一批實用科技人才。
如今的洛塘鎮,尊師重教蔚然成風,黨以重教為先、政以興教為本,民以助教為榮,師以從教為樂的格局已經形成,教育事業已邁上了一個新台階,有力地助推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F. 請問鄉鎮科技宣傳文化信息服務中心是做什麼工作的忙不忙適合女生嗎
就是一個簡單的文職工作,非常輕松適合女孩做但要是想有更高的要求還是去找一些有挑戰有空間的工作這樣的工作是一眼能看到邊的
G. 向農村宣傳一些科普知識,怎麼做比較好
幫助建設農村遠程電教中心
幫助建設農村有線或數字電視網路
送一些農業科技、回種植、養殖方面答的多媒體教材或在農村播放這方面的科教電影
幫助建設農村宣傳陣地,如:固定宣傳欄、刷定宣傳標語口號等
幫助農村外出務工青年學習必要的知識技能
宣傳科普知識,轉變落後的思想觀念
H. 鄉鎮府科教文衛工作主要是做什麼
科教文衛工作主要是指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工作。
鄉鎮府科教文衛工作,主要如下:
1、學習、宣傳、貫徹黨和國家的基本路線和有關方針、政策,推動科教文衛界的委員參政議政,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科教文衛事業貢獻力量;
2、聯系和組織政協委員及有關人士,就科技、教育、文體、衛生等方面的重大問題,通過座談討論、專題調查等方式,及時反映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3、正常與黨政有關部門的對口聯系,圍繞加快發展科教文衛事業,開展各項協商、咨詢、交流和交往活動;
4、做好文史資料的徵集、編輯、發行工作;
5、組織開展委員的理論學習、培訓和對委員優秀事跡的宣傳報道;
6、加強同鄉鎮委員聯絡組的聯系,為政協指導好鄉鎮委員小組的活動和工作提出意見、建議,為鄉鎮委員知情出力創造條件;
7、加強與上級政協和有關縣(市、區)政協科教文衛委員會聯系,溝通情況,交流經驗,促進本委工作開展;
I. 如何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科普教育宣傳工作
一、進一步深化對科普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廣大幹部和群眾加強科普工作的宣傳教育,增強科技意識,把經濟建設逐步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有著深遠的影響。
二、建立和健全群眾性科普服務組織,把專業技術協會的建設放在重要位置
國務院《關於依靠科技進步振興農業加強農業科技成果推廣工作的決定》指出:「積極支持以農民為主體,農民技術員、科技人員為骨乾的各種專業科技協會和技術研究會,逐步形成國家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與群眾性的農村科普組織及農民專業技術服務組織相結合的農業技術推廣網路,以疏通科技流向千家萬戶和各生產環節的渠道。」這個決定給民族地區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認真貫徹「面向」、「依靠」的方針,積極普及實用技術,大力發展立體農業
認真執行「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戰略方針,在各地黨政統一領導和科技部門的密切配合下,充分發揮民委和科協的作用,面向經濟建設,面向基層,面向群眾,圍繞經濟建設,開展多層次、多類型的科普工作,推動以科技為支柱的商品經濟的發展。組織和動員州、縣學會、協會、研究會和廣大科技人員,發揮綜合性、整體性的優勢,圍繞當地經濟建設中的重大問題開展綜合性、專業性和專題性的咨詢,為黨政機關決策提供依據,推動領導機關決策民主化、科學化。
四、注重少數民族地區的智力開發,不斷提高各族人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注重智力開發,提高科學文化素質。把資源開發和智力開發結合起來,在當地的統籌規劃下,充分依託農民文化技術學校和本地的職業中學、農牧校、農廣校等各種教育基地,開展多類型、多層次的科技培訓。貫徹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採取進修、培訓、參觀、學習等方法,重點培訓在鄉知識青年和青壯年農牧民,幫助他們掌握一、二門實用技術和生產致富的門路。重視民族地區縣鄉兩級領導幹部的培訓,省對縣級領導幹部和州、地、縣科協主席、副空席進行培訓,州對鄉鎮幹部和科協幹部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水平、業務水平和領導能力。逐步開展農村技術職稱評定。各級科協要把這項工作列入計劃,統籌安排,抓緊抓好。要培養本民族的科技能手和科技示範戶,建立表彰獎勵制度,逐步形成群眾性技術骨幹,發揮示範作用。
五、開展科普宣傳,做好科技扶貧,推動民族地區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通過各種形式深入開展科普宣傳,在農村牧區樹立起社會主義的政治優勢。開展講文明、比科技致富競賽等活動。提高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破除封建迷信和落後愚昧現象,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
六、加強領導,把民族地區科普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各級領導幹部要做科技人員的知心朋友,經常和他們溝通思想,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推動民族地區的科技進步。民委和科協要同科委、農業、教育等部門密切配合,統一規劃,統一行動,發揮整體優勢。科普是智力投資,要逐步增加投入,州、地、市、縣要根據財力一隋況,盡力給予支持。各級民委和科協要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根據民族地區的自然特點、民族特點和產業特點,做好分類指導。每年扎扎實實地干幾件實事,為振興民族經濟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