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平遙古城》這部電影講述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平遙古城的城牆上兩邊各有一道短堵,叫女兒牆,為什麼叫女兒牆呢?宋代官府編寫的《營造法式》上有個書面解釋:「言其卑小。比之於城,若女子與丈夫也。」意思是說城牆高大厚實,保偉丈夫;女牆單薄短小,像弱女子。民間有的地方卻流傳著這樣的故事:早先城上並沒有女兒牆,有一次一個老人被拉來做工,和他相依為命的小孫女也天天隨他來到城上.坐在旁邊觀看。一天,一位累極了的民工昏昏沉沉中競走到城牆邊上,小女孩伯他掉下城去,用力向里推他,不料用力過大,民工雖得救了,小女孩卻摔死了。為了紀念她,工匠們在城上修起了矮牆,並把它叫做女兒牆。這實在是個感人的故事,但確實說明了女兒牆的保護性功能。
⑵ 19日,《時間去哪兒了》上映
前兩天,賈樟柯導演牽頭的,由金磚五國導演聯合拍攝的電影《時間去哪兒了》上映了。5個導演,5個短片,拍了同一個主題的命題作文。
記者看完片子最大的感受還是,這種集合式的電影真的很難有好的表現。首先幾部片子風格不一,讓觀影感受比較難協調,但最大的問題還是《時間去哪兒》5部短片的質量相對參差不齊。雖然5個短片都是藝術片,但有故事讓人看了想叫一聲好,有故事看了讓人想離場。
先來介紹一下這5個短片。5個短片大致按照「BRICS」的順序排序,巴西(B)、俄羅斯(R)、印度(I)、南非(S),賈樟柯自己拍的中國(C)放到壓軸出場。
第一個故事叫《顫抖的大地》,屬於半紀錄片性質,根據真實的事件改編。2015年11月5日,巴西納斯基拉斯州地一家鐵礦公司的水庫大壩坍塌,洶涌的泥石流沖毀了州上的數個小鎮,上萬居民無家可歸。
短片以一個男孩和他的母親為主角,男孩的父親在災難中不知去向,三口之家的平靜被沖毀,男孩卻不相信父親已經離開了自己,每天都在等著父親回來。
如果說滿分是5分的話,我給這個短片打3.5分。導演的鏡頭運用、剪輯都比較成熟,主題也相對嚴肅,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故事使用了紀錄片的手法,情節性相對比較弱,很難讓人長時間注意力集中。
第二個故事是俄羅斯導演拍的,叫《呼吸》,也是5個故事中我個人最喜歡的。
短片的開始就把鏡頭對准了茫茫的雪原,冰川覆蓋,荒無人煙。女主角坐著一輛綠皮火車在雪原中行進,回到那個小屋裡的家。這樣的畫面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韓國情感片《男與女》,主題也很像,講了男與女之間壓抑的關系。
小屋坐落在一個寂靜的山谷里,同樣清冷寂寞。家裡,女主角那位情緒不穩定的酗酒丈夫,正在發脾氣燒掉妻子的內衣。
妻子一回家,就和丈夫起了激烈的沖突。丈夫質問妻子,列車司機為什麼要送他一個手風琴,是不是與列車司機有染?手風琴被丈夫燒壞了一個洞,妻子抱著破掉的手風琴在冰天雪地里獨自坐著,拉著不成聲的音調。
回到屋裡,丈夫賭氣融掉了兩人的結婚戒指。兩人扭打在一起,丈夫一路追著妻子出門,想要狠狠揍妻子一頓,沒想到中途從高處摔下,哮喘發作,無法呼吸。
從這里開始,短片出現了神轉折,妻子沒有逃離丈夫,而是把丈夫拖回家,為他製作了簡單的吸氧裝置維持丈夫的生命;當她發現吸氧裝置不太好用,就在丈夫喉管上輕輕割開了一個洞,插入橡皮管子,接上手風琴,拉著手風琴為丈夫的胸膛輸入氧氣。
不得不說這個情節實在是太腦洞大開了。勉強維持著呼吸的丈夫一頓一頓地問:「我,還能活,多少,時間」的時候,旁邊拉著破手風琴的妻子說:「我就是你活著的時間。」
鏡頭推遠,妻子的小屋依然在風雪裡孤零零地佇立,屋裡傳來斷斷續續的手風琴聲,好像嗚咽。妻子最終有沒有停止拉手風琴?停止拉手風琴了又怎麼辦?這是留在片子最後的懸念,欲說還休。
有觀眾看完這部短片後這樣評論:「聯想起俄羅斯這個民族和國家的歷史與現狀,這部短片可以說是極盡巧妙揭示了一種關系:受虐者長期為施虐者續命,而且這種續命供氧隱藏在演奏風琴這個看似浪漫的行為底下,諷刺的是風琴本是被施虐者禁止的娛樂。現在的問題是,無休無止的演奏到底能持續多久,要知道,一旦停止這種羔羊的彈奏,嗚呼的將是長久的施虐者。」
這個段落也是我個人打分最高的,4.5分,當然,可能有一些個人審美的喜好在裡面。
第三個故事由印度導演拍攝,叫《孟買迷霧》,相對來說是簡單易懂,我個人打3.5分。
第三個故事講了一位老人「錢多」,晚年時候兒女環繞,但沒有人真的關心他的生活,直到他碰到了流浪兒童查理,才真正收獲了關心、童真和快樂。
沒想到,就在老人和查理建立了忘年的友誼之時,查理突然被人販子綁架失蹤了,老人遍尋查理無果,在鬱郁寡歡中去世。
這部短片的優點在於,裡面老人和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很真實,讓銀幕外的觀眾也能感到快樂,且聚焦了印度當地嚴重的兒童失蹤問題,具有現實意義。
但短片的敗筆在於結尾,其實故事停留在老人尋找孩子的情節就可以了,觀眾完全能夠知道怎麼回事了;導演偏偏要安排老人死去,拍了葬禮的鏡頭,念了老人的遺言「只有你給過我開心和快樂的時間」來強行呼應主題,有種結尾還要點題做總結的刻意感,拉低了短片最後的觀感。
第四個短片是南非拍攝的。情節真的幾乎看不懂,也許是文化鴻溝太大了吧。
這部短片的名字叫《重生》,本身是科幻題材,講了未來的一位女工在尋找自我的過程中,進入了時間機器穿越回南非的原始森林的故事。
首先我想說,科幻本身就是非常難拍攝的題材,南非本身電影工業並不發達,導致這部短片里的視覺效果相當慘不忍睹。短片的設定明明是在科技發達的未來,但所有道具都充斥著廉價感,唯一比較值錢的竟然是空中飛舞的無人機,但無人機看上去比較像是西湖街頭到處都能看到的款式……既然是在未來,無人機的樣子應該更時髦一些吧?
第5個短片就是賈科長本人拍攝的短片啦,我個人覺得非常一般,只能打2.5分。這個短片叫《逢春》,更像是平遙古城的宣傳片和國家二胎政策的宣傳片。短片講了「平遙中年夫妻很糾結要不要生二胎」的故事。
電影一開場,男主扮成士兵與俠客過招,平遙古城的遊客們拿著自拍桿欣賞節目(好的好的,我知道平遙古城可以看這樣的節目了),拿著喇叭的導游大聲介紹,「平遙古城有××千年的歷史」(好的好好的我也知道了),趙濤飾演的女主角則打扮成宮女,在景區里表演節目、供遊客欣賞……就這樣強行宣傳了一波平遙古城。
只要故事講好了,這倒沒關系,但賈科長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趙濤飾演的妻子一開始聽了同事的慫恿,想生二胎,回去和丈夫一說,丈夫表示:生二胎太花錢啦,奶粉、尿布都要錢啊。趙濤不太高興,兩人糾結了一會,也不知道丈夫怎麼想通了,回來勸趙濤:「要不咱生一個吧,錢的問題可以解決。」趙濤:「我老了,都38了。」丈夫:「劇組的賈導演說了,38歲在導演里只能算個中年,所以時間是相對的呀,這叫相對論。」觀眾:這個笑話真的不好笑……
有觀眾點出了《逢春》的問題,和印度那部《孟買迷霧》有點類似:「《逢春》在前半段表達得含糊其辭,到末尾,卻彷彿趕場子一樣靠趙濤直接用嘴說了出來。其實導演憑借片中的一些細節,從一開始就在像觀眾傳達一種信息,就是片中的夫妻二人情感的淡化。柴米油鹽醬醋茶,消磨了太多夫妻之間的感情,『過日子』的心態,很容易最終把日子過得寡淡無味,死氣沉沉,但二胎需要的是『生』。夫妻關系處於『死』的狀態,又如何『生』二胎呢?趙濤說:『時間帶走了我太多東西。』『只要我們願意,就能把時間帶走的東西拿回來。』這幾句末尾吐露的心聲,『點名中心、總結全文』的意味太強了,其實靠演員出色的表演和導演穩健的敘事就能表現,難道觀眾看不出來嗎?」
也許,還是篇幅太短了吧。
⑶ 鏡頭下的古鎮太美了,我國有哪些古鎮值得游覽呢
麗江古鎮、大理古鎮,烏鎮、周庄、西塘,都是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古鎮,是最值得人們去游覽的好地方,特別是烏鎮與西塘是江南水鄉文化最好的明片。
⑷ 想要去旅遊有沒有什麼介紹
雲南瀘沽湖
瀘沽湖景點介紹:雲南水資源比較豐富,僅次於西藏和四川,居全國前列。全境有大小湖泊50多個,猶如明珠般鑲嵌在這片紅土高原上。瀘沽湖,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和四川省西南部的兩省交界處,是我國第三大深水湖泊。湖水面積50平方公里,其中雲南境內30平方公里。瀘沽湖,喧囂人世一方難得的凈土,以她美妙絕倫的湖光山色,世所罕見的民族風情,古樸而神秘的風采,成為人們嚮往的世外桃源之鄉!
民族風情:瀘沽湖主要原住民為納西族摩梭人,也有部分普米族、彝族、藏族、漲族。摩梭人當中,男不婚、女不嫁。走婚的習俗和母系社會為瀘沽湖增添了神秘的色彩,隨著旅遊的開發,瀘沽湖摩梭人的習俗受到了挑戰。
摩梭人一般住的都是老房子,不分家,所以也不用費心蓋新房子,因為男的只住自己家,孩子歸女方養育,男人以舅舅的身份養育自己姐妹的孩子,而錢財歸老祖母統一分配管理,大家共同合力維持一個大家庭。
瀘沽湖的周圍,青山纏繞,樹木參天。山茶花、杜鵑花、喇叭花和許多叫不著名的山花,五彩繽紛,摩梭人稱它為「謝納米」,意思是「母湖」母親的湖。在湖的北岸屹立著一座秀麗的「格姆」山,意思是女山。摩梭人把她視為女神化身,從南邊遠遠隔湖望去,格姆女山又像一頭昂首而卧的獅子,人們又叫它為獅子山。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被賦予女性形象的神話,成為我們當代名副其實的女兒國。
瀘沽湖畔有摩梭村寨、高原溫泉、地下迷宮吉意溶洞、土司府、扎美喇嘛寺、忽必烈南征駐軍遺址——日月和、茶馬古道重鎮永寧等人文和自然景點,流傳著許多美麗的傳說。
有網友認為,瀘沽湖雖不如宣傳片、照片和人們想像中的那麼美,環繞著它的山也略顯平淡,既不線條優美、森林蔥郁,也不陡峭峻拔,神威凜凜。然而湖水很清,可清楚地看到深水中幽暗而柔滑的水草,四周是遼闊的寂靜,恣肆絢爛的花草從山尖滑到山腳再蔓延到湖邊,你不能不說它美得不沾染一絲塵埃。
⑸ 《映畫山西》旅遊宣傳片之平遙古城配樂是什麼
平遙古韻
⑹ 黃山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之一,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之稱。
黃山,古稱黟山,唐天寶六年(公元747年)依軒轅黃帝曾在黃山煉丹羽化升天的傳說,唐明皇敕改黟山為黃山。黃山風景區距市府所在地屯溪69公里,位於中國安徽省南部(東經118°09'、北緯30°08'),它地跨市內歙縣、休寧、黟縣和黃山區、徽州區,面積1200平方公里,現劃入黃山風景區的154平方公里,是號稱「五百里黃山」的精華部分。
黃山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中唯一的山嶽風景區,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五絕"著稱於世,與埃及金字塔、百慕大三角洲同處於神秘的北緯30度線上。雄峻瑰奇,奇中見雄、奇中藏幽、奇中懷秀、奇中有險。
⑺ 山西做過哪些宣傳城市的舉措
這樣的抄模式維持了很長一段襲時間,其中也不乏失敗案例。2010年3月,電影《趙氏孤兒》的開機儀式在山西盂縣藏山風景區舉行,當時主演范冰冰、葛優、黃曉明等明星的到來,讓小縣城都沸騰了,因為爭搶看明星,甚至還引發了「塌台事故」。據山晚君了解,為了請《趙氏孤兒》劇組到藏山取景,當地費了很大的勁兒,數次拜訪陳凱歌,在與陝西韓城、河北邯鄲爭搶「藏孤發源地」的口水戰中,盂縣憑借與電影劇組的合作,率先把「山西藏山」宣傳了出去。隨後借著電影上映,旅行社大做生意,推出了「趙孤發源地,山西藏山游」路線。但由於影片沒有預期的火爆,加之當地交通不便、景點單一等現實情況,這次電影營銷操作,可以說是失敗案例;同樣,張紀中的《英雄時代》原本是一部以炎帝、黃帝、蚩尤等人為主線的央視史詩巨片,最終因題材等各種原因被迫剪成一部電影。而該片最初在陝西寶雞、河北涿鹿和山西靈石的石膏山都有取景。因為作品無疾而終,令景區的宣傳就此打了水漂。
⑻ 世界文化遺產最多城市是沈陽嗎
不是沈陽
是北京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列表
截止2010年8月,中國已有40處世界遺產。 世界文化遺產
其中世界文化遺產25處,世界自然遺產7處,文化和自然混合遺產4處,文化景觀2處。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名單(25處) 1.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北京,1987.12 世界文化遺產) 2.長城(北京,1987.12 世界文化遺產) 3.敦煌莫高窟(甘肅,1987.12 世界文化遺產) 4.明清皇宮(北京故宮(北京),1987.12 ;沈陽故宮(遼寧),2004.7 世界文化遺產) 5.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陝西,1987.12 世界文化遺產) 6.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河北,1994.12 世界文化遺產) 7.曲阜孔府、孔廟、孔林(山東,1994.12 世界文化遺產) 8.武當山古建築群(湖北,1994.12 世界文化遺產) 9.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西藏,1994.12 世界文化遺產) 10.廬山(江西,1996.12世界文化景觀) 11.麗江古城(雲南,1997.12 世界文化遺產) 12.平遙古城(山西,1997.12 世界文化遺產) 13.蘇州古典園林(江蘇,1997.12 世界文化遺產) 14.頤和園(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遺產) 15.天壇(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遺產) 16.大足石刻(重慶,1999.12 世界文化遺產) 17.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湖北)、清東陵(河北)、清西陵(河北),2000.11 ;明孝陵(江蘇)、十三陵(北京),2003.7 ;盛京三陵(遼寧),2004.7 世界文化遺產) 18.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安徽,2000.11 世界文化遺產) 19.龍門石窟(河南,2000.11 世界文化遺產) 20.都江堰—青城山(四川,2000.11 世界文化遺產) 21.雲岡石窟(山西,2001.12 世界文化遺產) 22.中國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吉林,2004.7.1 世界文化遺產) 23.澳門歷史城區(澳門,2005 世界文化遺產) 24.安陽殷墟(河南,2006.7.13 世界文化遺產) 25.開平碉樓與古村落(廣東,2007.6.28 世界文化遺產) 26.福建土樓(福建,2008.7.7 世界文化遺產) 27.五台山(山西2009.6.26 世界文化景觀) 28.登封歷史建築群(河南2010.8.2世界文化景觀)
⑼ 春節成入境游增長的新節點了嗎
據報道,隨著中國春節文化在世界的廣泛傳播,「中國年」也成為中國入境游市場的新亮點。
不少國內旅遊目的地還借春節之機在海外進行旅遊推廣。紐約當地時間2月15日,一則展示了張家界獨特峰林、張家界豐澤國際公共保稅倉、東方曼哈頓全球保稅直購中心的宣傳片亮相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的納斯達克大屏幕,向全球華人恭賀新春。
張家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中國首批世界自然遺產和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張家界此前提出,將用3年時間打造「中國第一個年接待人次過億的世界旅遊目的地、實現年旅遊收入1000億元、年接待境外遊客1000萬人次」的目標。此次推介旨在吸引全球的投資商和企業參與張家界旅遊消費的國際平台建設,分享張家界旅遊國際化和外向型經濟帶來的商機。
⑽ 304家5A景區全名單公布,你最想要去哪裡
304家5A景區全名單公布,我最想要去的是平遙古城。
文化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用哪種形式來表達它對自身有很大的影響。適當的形式將最大程度地發揮文化的價值,並延伸文化的價值鏈。相反,這不僅浪費文化資源,而且會對文化本身產生負面影響。對於古城風景區來說,這一點更為重要。文化的表達和表達決定了遊客對風景名勝區的體驗和印象,進而影響風景名勝區的經營。《又見平遙》將平遙古城的特色文化與沉浸式表演相結合,形成了旅遊表演的教科書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