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醫療急救演練宣傳

醫療急救演練宣傳

發布時間:2022-07-10 20:17:31

Ⅰ 醫療急救社可以舉辦那些活動,社團文化節,醫療急救社可以表演什麼

對於像你們這樣一個社團,平時最主要還是應該組織急救知識普及宣教之類的活動,包括可以在自己的學校和附近的社區進行急救知識普及的小講座。而你們自己出於交流學習的目的,則可以請包括紅十字會救護培訓中心等機構的專業培訓人員前來給你們社團上課指導。對於社團文化節,你們還是需要表演略帶有些娛樂性而不能與急救主題分離的內容,可以考慮搜索一下是否有包含急救相關內容的幽默短劇或小品劇本,到時可以用來表演。

Ⅱ 23歲學醫學生跪地救人,急救知識如何應該普及大眾

最近醫護人員在街邊救人的新聞相信大家都已經聽說過了,他們那種無私奉獻,到處救死扶傷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但是,我們假想一下,如果有人在街邊暈倒,而附近沒有醫生,這種情況下病人就會處於危險的狀態,這時,要是每個人都掌握一點急救知識的話,或許會挽救一個人的生命。而急救知識的宣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就需要我們每個人發揮自己的力量。我想到的有以下幾點:

1. 利用網路宣傳急救知識。

在這個智能化的時代,每個人都擁有一部智能的手機,他可以通過網路傳播一些只是,我們就可以藉助網路,大力的宣傳,在人們經常玩的游戲里或者軟體里,插播幾條急救知識,讓他們對此有深刻的印象,這樣,既不會耽誤他們上網,同時也大力的傳播了急救知識。

總之,我們一定要掌握一些急救知識,以防不測。

Ⅲ 國外是如何進行急救知識普及教育的

據統計,我國應急救護技能普及率僅有不到1%,而在德國能達到80%,法國40%。國外的急救技能普及率為什麼這么高?是如何進行急救知識的普及教育的?
先來看美國。有數據顯示,在美國接受過CPR技術,即心肺復甦技術培訓的人數超過7000萬,接近總人口的四分之一,掌握急救技術成為很多人的一項基本技能。在急救技術的普及方面,美國是怎麼做的?
據紐約華爾街多媒體記者介紹,美國急救措施普及教育力度比較大,在美國的很多公共場合,特別是人流較大的地方都會配備自動體外除顫機AED,確保突發的病人可以在第一時間內得到有效救援。美國很多高中和大學里都會有關於急救知識的必備課程。在很多美國的健康課上老師會手把手的教同學,在不同的情況下應該如何急救。比如有人在進餐時被食物噎到,有人暈倒等。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搶救方法不同。面對需要心臟急救的病人時,對於成年人、兒童或嬰兒採取的措施不一樣。
老師為了讓學生記的更清楚,會帶不同的人體模型來上課。在進行所有的場景訓練之前,老師首先會教一些理論的知識。例如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幫助,當事人是否清醒等。所有的理論知識結束之後,學生會進行考核,只有通過的同學才能夠進行下一步學習,而同學會在課程結束之後進行筆試以及模擬場景。通過的同學便可以拿到一張帶有美國紅十字會標識的小卡片,上面會有他們的名字。證明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學生可以對當事人進行搶救。在美國差不多有50%的人,都有接受過這樣緊急搶救的課本。在面對突發情況時,往往旁邊的路人就能夠把握住最佳的搶救時機。
再來看德國。德國是世界上應急管理體系高度發達的國家之一,除了專業醫療系統擁有完善而高效的急救體系,志願者是應急救援的主力軍,是專業救援隊伍的龐大後盾。「急救從娃娃抓起」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而在急救知識同樣從娃娃抓起的澳大利亞,約有40%的人口具有基礎的急救知識,25%的家庭有常備急救箱。據澳大利亞華人胡方介紹,澳大利亞法律強制規定一部分群體中至少要有一人具備急救知識。根據澳大利亞職業與安全法的規定,一般一個超過25人的公司必須至少一人以上進行過專業的急救培訓和擁有急救證書。一些特殊的行業,比如教育行業、社工類或其他服務類行業,對於員工有硬性急救證、持證上崗的要求。急救證書通常需要進行正規的為期一至兩天的培訓才能獲得,培訓主要以實際操作的演練和考核為主,這種證書的獲得後並不是終身有效,更不是走過場,需要定期重新學習來更新自己的證書。按照規定,急救證書需要每三年更新一次,而心肺復甦證書需要每兩年更新並且重新學習一次。
再來看日本。在日本,急救通常要求專業的人員來操作。《全球華語廣播網》日本觀察員黃學清表示,311大地震之後,日本也開始重視呼籲民眾學會自救。近年來,日本的急救醫療存在著嚴重的人員不足的現象,日本政府非常提倡自救、共救和公救的理念。特別是在大地震以後,政府製作了一些急救措施的網路視頻講座,其中介紹了人工呼吸法,正確使用心臟除顫器的方法,正確撥打急救電話的方法等,目的是讓更多人掌握自救的方法。民眾還可以通過參加全國各地的消防總署舉辦的急救實際操作講座等多種途徑掌握急救技術,民間組織和媒體不斷做著普及急救知識的工作。比如每年一進入夏季各大媒體,尤其是電視媒體會經常以各種形式宣傳防暑降溫的知識,講解一些中暑的急救方法等。此外,各個街道、公寓、企業、學校等每年都會組織消防演習,活動中會教授人們自救和救助他人的基本方法。

Ⅳ 如何普及醫療急救常識

啟動復「120服務進社區」活制動,不僅可以貼近群眾、貼近百姓,而且對於大力宣傳普及急救常識,進一步提高市民遇到突發緊急情況應急救護處理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充分利用「社區衛生服務模式」經驗及現有的社區服務網路,制定120急救進社區的服務措施。根據不同人群、重點對象制定院前急救幫扶措施,為社區百姓辦實事,努力達到社區急救網路社會化、搶救技能普及化、現場急救全民化的最終目標。同時,急救中心還將每周中一天定為「科普日」,面向社會公布初級急救常識和技能免費培訓電話(24329710),接受市民培訓預約,急救中心醫療專家將免費對市民進行急救常識和技能培訓。

Ⅳ 應急救護培訓知識和技能重要性序號

對於應急救護培訓最重要的就是要清楚通過什麼樣的手段,可以保證受傷人的正常生命特徵。

Ⅵ 徐州火車站醫學生黃金四分鍾拯救一條生命,急救知識的宣傳有多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誰都遇到突發情況,我們盡量提前做好事情的安排避免意外發生,可是當身體突發意外情況的時候,來不應對甚至立馬來一場與生命的賽跑,是祈禱不要面對在面對時一定要盡最大努力去爭取的一場斗爭。生活中有太多的人突然暈倒喪失意識或者心臟病發作,在如今醫療水平逐漸不斷提高的狀態,除了知道緊急情況撥打120求救以外,我們還是要提升自身應急能力,以防一切突發事況,都說是時間是黃金,可這“黃金4分鍾”卻是無價之寶,它承載著別人的一條生命。

在這里還要提醒大家,如果病人發生外傷造成胸部骨折發生挫傷或者胸部畸形,這是心肺復甦的禁忌症,還是要掌握這些急求知識,一定會在關鍵時刻發揮著重要作用。

Ⅶ 應急救援預案演練

****醫院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救援預案

為規范醫院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能力,保證在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中有組織、有秩序、及時有效地救治傷病員,做好防病滅病工作,立足抗大災、防大疫,切實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的各項准備工作,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衛生局應急預案》、《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有關內容,結合醫院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健全組織、明確責任。為切實加強醫院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醫院成立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領導小組,領導醫院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協調、指揮醫療救治和疫情的調查與處理,研究制定緊急應急方案。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醫務科,具體負責醫院的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督促檢查有關科室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市救災應急預案》《衛生局應急預案》和上級有關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要求,並認真抓好落實。
各科室要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黨委、政府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的指示精神,提高對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的認識,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向人民負責的高度,積極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工作。
二、為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工作,醫院抽調政治思想和業務技術水平高,有獨立的工作能力、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有獻身精神的醫護人員成立現場醫療救護隊和臨床醫療救護組織,後勤物質供應小組、信息通訊小組其主要職責是開展對傷病員的現場救護、分辨傷員病情等級和臨床診斷、治療和危重病人急救。保障車輛、葯品、急救所需物質的共給、及時向上級報告、報道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狀況和防病、醫療救治工作中的有關情況。
搶救物資和葯品的配備由葯局、後勤科、急診負責,符合上級規定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要求,確實保證醫療救治工作的順利進行。急診要加強對急救物資和葯品的保管,及時對葯品進行清查,確保用葯的安全有效。
加強對救護車的管理,及時保養與維修,做到隨時出車並保證救護車的正常運轉和路途平安。救護車司機要嚴格執行值班制度,隨時出診。遇有緊急情況時,司機開展急診急救工作,隨時出車、及時出診。
同時醫院成立醫療救護專家組,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臨床診斷、治療和危重病人急救,指導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急救工作。各科室要按照預案要求,配備相應的葯品和物資,做好接受成批傷員的准備。
三、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遵循的原則:
1、迅速報告原則。事件發生後,應及時向上級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狀況和防病、醫療救治工作中的有關情況。
2、主要搶險原則。事件發生後,醫院和醫務人員具有盡職盡則搶救傷病員及公共財產的責任和義務。
3、生命第一原則。事件發生後,醫院要把搶救傷病員、確保群眾生命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最大限度的實施醫療救護和防病滅病工作。
4、科學施救、預防為主,防止疫情擴散的原則。事件發生後,要迅速判明事件現場狀況,採取有效措施及時開展醫療救護,控制疫情的擴散和蔓延,避免搶險過程中的人員傷亡。
5、控制傳染病發生和蔓延的原則。在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後採取及時有效的消毒方式,對疫區進行控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傳染病蔓延。
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
醫院接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後,應立即組織醫療救護隊伍,同時上報上級衛生主管部門;
對傳染病疫情,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及時上報。
五、接到關於相應醫療衛生救援事件的有關指示、通報或報告後,立即啟動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工作,組織醫療衛生救援隊開展突發公共事件的現場處理工作,對傷病員及救治情況進行調查、確認和評估,同時向本級人民政府和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機構報告有關處理情況。
1、現場醫療衛生救援及指揮
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隊伍在接到救援指令後要及時趕赴現場,並根據現場情況全力開展醫療衛生救援工作。在實施醫療衛生救援的過程中,既要積極開展救治,又要注重自我防護,確保安全。
為了及時准確掌握現場情況,做好現場醫療衛生救援指揮工作,使醫療衛生救援工作緊張有序地進行,主要或分管領導同志要親臨現場,靠前指揮,減少中間環節,提高決策效率,加快搶救進程。現場醫療衛生救援指揮部要接受突發公共事件現場處置指揮機構的領導,加強與現場各救援部門的溝通與協調。
2、現場搶救
到達現場的醫療衛生救援應急小分隊,迅速將傷員轉送出危險區,本著「先救命後治傷、先救重後救輕」的原則開展工作,按照國際統一的標准對傷病員進行檢傷分類,分別用藍、黃、紅、黑四種顏色,對輕、重、危重傷病員和死亡人員作出標志(分類標記用塑料材料製成腕帶),扣系在傷病員或死亡人員的手腕或腳踝部位,以便後續救治辨認或採取相應的措施。
3、轉送傷員
當現場環境處於危險或在傷病員情況允許時,要盡快將傷病員轉送並做好以下工作:
(1)對已經檢傷分類待送的傷病員進行復檢。對有活動性大出血或轉運途中有生命危險的急危重症者,應就地先予搶救、治療,做必要的處理後再進行監護下轉運。
(2)認真填寫轉運卡提交接納的醫療機構,並報現場醫療衛生救援指揮部匯總。
(3)在轉運中,醫護人員必須在醫療倉內密切觀察傷病員病情變化,並確保治療持續進行。
(4)在轉運過程中要科學搬運,避免造成二次損傷。
(5)合理分流傷病員或按現場醫療衛生救援指揮部指定的地點轉送,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診、拒收傷病員。
4、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響應的終止
突發公共事件現場醫療衛生救援工作完成,傷病員在醫療機構得到救治,經本級人民政府或同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機構批准,或經同級衛生行政部門批准,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可宣布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響應終止,並將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響應終止的信息報告上級衛生行政部門。
六、加強對醫務人員的思想和業務培訓,提高素質。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按照醫院管理的有關要求搞好對醫護人員的培訓,教育他們,愛祖國、愛人民,勇於獻身,並積極投身到救治傷病員工作中。醫務科、護理部要加強對醫護人員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培訓,開展技術練兵活動,熟練掌握診療技術操作常規,做到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圓滿完成醫療救治任務
七、責任與獎懲
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工作實行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對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工作做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要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失職、瀆職的有關責任人,要依據有關規定嚴肅追究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附件1:
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
副 組 長:***
成 員:**************
二、現場醫療救護隊:
隊 長:***
副隊長:***
隊 員:**************
三、臨床醫療救護組織:
組 長:***
副 組 長:***
成 員:**************
(一)外科
組長:***
組員:**************
1分隊:隊長:***
隊員:*************
2分隊:隊長:***
隊員:**************
(二)內科
組長:***
組員;*************
1分隊:隊長:***
隊員:************
2分隊:隊長:***
隊員:***************
(三)兒科
組長:***
組員;************
(四)婦產科
組長:***
組員:**************
(五)門診
組長:***
組員:*****************
(六)檢驗組
組長:***
組員:*******************
(七)放射組
組長:***
組員:*******************
四、後勤物質供應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組 員:******************
五、信息通訊小組:
組長:***
組員:*****************
六、醫療救護專家組
組長:***
成員:***************************************

附件2:通訊錄

姓名 辦公電話 宅電 手機 小號 小靈通

Ⅷ 領導觀摩急診急救模擬操作演練後的講話稿

急救大演練觀感
這一切,均被立於一旁的由主任、護長組成的評分小組盡收眼底,並不時地記錄各個環節的得分情況。它用嚴峻的現場條件進行模擬訓練,是院前院內急救過程的生動再現。2004年起,中山市的急救網路納入全市個醫院同意調配指揮,這樣,中醫院急診科既要服務患者直接的求救,又要接受全市「120」的調配。尤其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交通工具的頻繁增加,隨之發生的交通事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日益增多。為切實做好群眾生命保護神,急診科的急救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面對這樣的形勢與要求,中醫院急診科迎難而上,強練基本功。特別是現場氣管插管的應用,有一定的操作難度,崗位培訓顯得更加重要。
近年來,科室對每位醫護人員進行各種急救技能的培訓,如:單人(雙人)的心肺腦復甦術、呼吸機的操作、深靜脈置管術、胸腔閉式引流術;與ICU共同就急救有關專題進行授課,講述心肺復甦、呼吸支持、循環支持等理論進展;對我院收治的某些疑難病例、特殊病例組織醫護人員進行學習和討論,讓大家在學習中得到提高,在實踐中加以完善。而且,科室並將上述措施制度化,讓每位醫護人員保持理論過硬、實踐過關的備戰狀態,從而有力地保證急救隊伍的戰鬥力、穩定性。這次演練,就是我院急診科急救能力的綜合反映。
急救培訓,尤其是院前急救的成功率一直是世界醫學界的努力方向,以往美國大范圍的統計心跳驟停成功率是1.2-1.8%,近年不斷攀升,最高達54%,這有賴於患者現場救助認識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專門交通工具(直升飛機、急救車)運送急救醫生迅速到位和以往只能在醫院內使用的急救設備小型化,廣泛投入到現場應用中去的緣故,這對急救醫生的現場急救技能和操作儀器水平要求更高。中醫院急診科堅持以人為本,強化對院前的救治工作,對臨床死亡患者不輕言放棄,去年現場進行心肺復甦超過30分鍾的11例,最長的達2小時,心跳復甦成功3例。如2005年10.10日22:40分第一城的一位80歲老人在家中突然卒死呼叫我們出車,22:50分鍾福幫醫生到位並進行現場心肺復甦、除顫,氣管插管,使用呼吸機和葯物急救,23:09分心跳恢復,在呼吸機支持下運回醫院繼續救治,23:50分呼吸恢復,轉入ICU繼續治療並康復出院。這體現現代醫學的發展,無論對中醫、西醫都提出更高的要求。迅速適應急救醫學的要求,以人為本,提高搶救成效,將日益彰顯現代中醫人的新形象。

開展急救模擬演練,提高應急服務效能
為全面檢驗和考查我院急診科院前急救工作的規范性和及時性,進一步提升我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3月7日下午,我院特邀市120指揮中心主任張國立,市衛生局醫政科副科長秦獻普,縣衛生局副局長侯建惠、醫政科長紀在亮,及院領導吳利軍、鄭培錄、馮文學和醫務科、護理科、急診科等科負責人組成急診急救演練考核小組,分別到達靈山景區附近以模擬「車禍病人」和「心肌梗塞病人」的形式對急診科醫護人員的現場急救能力進行了實地演練和嚴格考核。同時,下午4時,還專門模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院急救專家組成員的及時到位情況進行了演練。
本次演練主要考查急診科、院急救專家組、及各臨床科室等科室工作人員的急救出診速度;急救葯品配備、記錄情況;徙手心肺復甦操作情況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急救應急情況。
15:00,在第一模擬地點,市120指揮中心張主任打通了我院急診科120急救電話,「這兒有一個車禍病人,請速到靈山景區的紅衛水庫下面路邊來」。15:15,一輛閃著警笛的救護車急馳而至,隨即,車上的醫護人員迅速投入了緊急的「救治傷員」中。
15:30,第二模擬地點,「在靈山景區紫光閣有一遊客突然暈倒,請速來救治」。15:53,急救車迅速趕到,並投入了「救治病員」中。
16:00,院辦公室,「某化工廠發生毒氣泄露,請速到急診科待命」,隨即,一道緊急的「突發事件」通知,在院各搶救專家組成員中傳達著。正在上班的耳鼻喉科主任閆仲德第一個趕到急診科,僅用了1分多鍾。最晚趕到醫院的用了9分鍾。各專家組成員平均到位時間為4分鍾。(其中劉玉忠在鶴壁開會,王本禎、谷寶琴手機處於關機狀態,未能及時到位)
與此同時,急診科護士長臧明霞接到「突發事件」通知後,立即打電話通知所有在家休息的工作人員全部到崗。最早的用了4分鍾,離醫院最遠的用了9分多鍾,所有人員均在10分鍾內到崗。
演練結束後,我院及時組織參與此次演練的相關科室人員召開了總結會,對此次演練情況進行反饋總結。副院長馮文學代表考核組進行了總結:1、急診科「120」出診均能在規定時間內及時出診到位;2、「120」出診所帶搶救物品齊全、性能良好,急救葯品配備齊全;3、醫護人員、司機配合到位,應急處置程序較清楚,搶救操作步驟較熟悉;4、遇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各急救專家組成員及相關科室接通知後,均能及時到位。此外,演練中也發現了部分問題與不足:1、部分醫護人員、司機配合仍不協調;2、心肺復甦程序仍需進一步熟練;3、專家組成員個別存在關閉手機情況,甚至有聯系不上情況。
總結發言中,縣衛生局副局長侯建惠認為:細節決定成敗,此次縣醫院進行的急診急救演練,從接到急救電話出車、人員到崗情況及現場救治程序都比較到位、規范,細節方面做得比較到位。同時要求,今後工作中,要通過此次演練,注重細節,強化效率,進一步做好急診急救工作,為全縣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提供優質、快捷服務。
院黨總支書記、院長吳利軍認為,通過模擬場景和現場「救治病人」,對我院醫護人員、專家組成員及各相關科室進行了一次急診急救和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實戰演習,強化了急救意識,鍛煉了急救技能,此次演練總體上是好的,比較成功的。同時,吳院長對演練中出現的醫護人員配合不太協調、搶救程序不太熟練及個別專家組成員的到位等情況進行了強調,要求醫護人員平時加強急診急救基本功訓練,強化協調配合,一旦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確保急救隊伍拉得出,拿得下。
此次演練,收到了預期目的,檢驗了急診急救隊伍,得到了考核組的一致認可,特別是市「120」指揮中心張國立主任全程監督演練後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通過此次演練,進一步檢驗了淇縣人民醫院醫務人員的整體應急反應能力和現場急救水平,強化了現場急救意識,也全面展示了縣醫院的急診急救能力、整體反應速度及科室配合效率。

Ⅸ 應急救援演練計劃

一、總則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為適應突發事故應急救援的需要,通過演練,進一步加強我公司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之間的協同配合,提高應對突發事故的組織指揮、快速響應及處置能力,營造安全穩定的氛圍,制定公司()年應急救援預案演練計劃。
二、應急演練目的
1、檢驗預案。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查找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急預案的可用性和可操作性。
2、完善准備。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檢查應對突發事件所需應急隊伍、物資、裝備、技術等方面的准備情況,發現不足及時予以調整補充,做好應急准備工作。
3、鍛煉隊伍。通過開展應急演練,增強演練組織單位、參與單位和人員對應急預案的熟悉程序,提高其應急處置能力。
4、磨合機制。通過開展應急演練,進一步明確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職責任務,完善應急機制。
5、科普宣傳。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普及應急知識,提高職工風險防範意識和應對突發事故時自救互救的能力。
三、應急演練要求
1、結合實際,合理定位。緊密結合應急管理工作實際,明確演練目的,根據資源條件確定演練方式和規模。
2、著眼實戰,講求實效。以提高應急指揮人員的指揮協調能力、應急隊伍的實戰能力為著重點,重視對演練效果及組織工作的評估,總結推廣好經驗,及時整改存在的問題。
3、精心組織,確保安全。圍繞演練目的,精心策劃演練內容,周密組織演練活動,嚴格遵守相關安全措施,確保演練參與人員及演練裝備設施的安全。
4、要制定出應急演練方案交安全環保部審核,演練方案應包括演練單位、時間、地點、演練步驟等。
5、預案演練完成後應對此次演練內容進行評估,填寫應急預案評審記錄表和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演練登記表後交安全環保部備案。
6、每年對應急預案本身進行一次評審。

閱讀全文

與醫療急救演練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企業市場營銷調研成功案例 瀏覽:558
2013年1月自考電子商務安全導論答案 瀏覽:149
鄉鎮幹部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81
房產微信公眾平台策劃方案 瀏覽:350
公司爬山特色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65
網路營銷房地產策劃書 瀏覽:620
銀行營銷方案競賽 瀏覽:877
教師參加培訓表現考核方案 瀏覽:905
幼兒園聯歡晚會策劃方案 瀏覽:647
itmc市場營銷沙盤書籍 瀏覽:553
市場營銷創業計劃前期宣傳 瀏覽:276
保安形體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45
肯德基的市場營銷 瀏覽:705
網路產品推廣方案範例 瀏覽:425
網路營銷的卷子 瀏覽:292
學校保安二級培訓方案 瀏覽:688
主題旅遊策劃方案 瀏覽:129
學雷鋒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07
合肥開業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19
售後服務措施培訓方案 瀏覽: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