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冠肺炎安全知識內容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知識有隔離病人或疑似者、做好個人防護、保持健康的生活狀態、懷疑自己患病及時就醫並避免傳染他人。
1.隔離病人或疑似者:不要去有病人或疑似者的地區、社區,盡量不要接觸從這些地方來的人。避免接觸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病人或疑似者。
2.做好個人防護:出門佩戴口罩,雙手避免接觸自己的口、眼、鼻等部位。如需要觸碰,應用含75%的酒精對雙手進行消毒後再觸碰。
3.保持健康的生活狀態:三餐按時、按量,保證營養充足,避免暴飲暴食;烹飪時將食物煮熟,避免生食;可在人少的戶外或家中進行適量的運動。保持心情愉悅,避免緊張、焦慮。
4.及時就醫:如果懷疑自己接觸了病人、疑似者,路過有病人的區域,或出現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症狀,應及時前往當地指定醫院就診。前往醫院時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全程佩戴口罩,避免接觸他人。如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遵醫囑進行治療。
Ⅱ 新冠肺炎的知識及預防
什麼是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是在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因其形態在電鏡下觀察類似王冠而得名,主要引起呼吸系統疾病。
目前已發現感染人的冠狀病毒有7種,其中SARS病毒、MERS病毒(中東呼吸綜合征病毒)和新型冠狀病毒等可引起較為嚴重的人類疾病。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
主要傳播方式是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包括手污染導致的自我接種)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氣溶膠近距離傳播。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症狀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臨床症狀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狀少見。
約半數患者在一周後會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可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
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如何區分普通感冒、流感
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並會出現肺炎。但值得關注的是,早期患者可能不發熱,僅有畏寒和呼吸道感染症狀,但CT會顯示有肺炎現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重症病例症狀與SARS類似。
流感的臨床表現為高熱、咳嗽、咽痛及肌肉疼痛等,有時也可引起肺炎,但是並不常見。
普通感冒的症狀為鼻塞、流鼻涕等,多數患者症狀較輕,一般不引起肺炎症狀。
預防措施
1、避免去疫情高發區。
2、避免到人流密集的場所。避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和人多聚集的地方,特別是兒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外出要佩戴口罩。
3、加強開窗通風。居家每天都應該開窗通風一段時間,加強空氣流通,以有效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4、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用肥皂和清水搓洗20秒以上。打噴嚏或咳嗽時注意用紙巾或肘部捂住口鼻,不宜直接用雙手捂住口鼻。
5、及時觀察就醫。如果出現發熱(特別是高熱不退)、咳嗽氣促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應佩戴口罩及時就醫。
Ⅲ 2021疫情防控宣傳標語有哪些
2021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傳標語
1、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
2、病毒預防很重要,防護意識要增強,出門記得戴口罩,人多不要湊熱鬧,如果發燒又咳嗽,快到醫院去檢查。
3、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
4、不能迷信板藍根和熏醋,一定要聽聽醫生的話!
5、科學宣傳疫情防護知識,提高公眾自我保護意識。
6、吸煙喝酒,不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7、戴口罩、勤洗手,測體溫、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風。
8、科學預防疾病,不信謠、不傳謠。
9、清淡飲食,居家休息,戴好口罩,不去聚集。
10、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勤洗手,多通風,少揉眼。
11、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12、動員起來,科學預防,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
13、全省動員、全民行動,集中力量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
14、放假期間盡量減少外出,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
15、吃維生素C、抗生素不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16、新型冠狀病毒存在人傳人,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
17、群防群控,眾志成城,遏制疫情,我們一定能贏!
18、如有不適,盡快就醫,沉著冷靜,謹遵醫囑!
19、疫點返鄉回到家、居家觀察14天、出現症狀要報告!
20、自己是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請自覺做好自我防護。
21、保持手衛生,用流水洗手,或使用含消毒成份的洗手液。
22、注意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23、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決遏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勢頭。
24、生熟食品要分開處理,肉類蛋類要徹底煮熟。
25、放假期間盡量減少外出,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
26、發熱症狀患者,請及時到指定發熱門診就醫。
27、積極防護,保護自己,戴口罩勤洗手,噴嚏咳嗽捂口鼻!
Ⅳ 十個新冠防疫小知識有哪些
一、處理食物時注意生熟分開,近期,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頻頻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因此在處理生鮮/冷凍食物時要特別注意生熟分開,防止交叉污染。
二、排隊等候時保持一米距離,新冠病毒可通過近距離飛沫噴濺傳播,排隊等候時人員容易聚集,應注意保持1米以上距離。
三、清潔時別忘手機等小物件,新冠病毒可通過接觸傳播,手機、滑鼠、鍵盤等高頻接觸的小物件尤其要注意清潔,定期消毒。
四、使用公廁期間全程佩戴口罩,公共廁所容易藏污納垢,加上人員流動較大,若消毒不及時,環境中容易殘留病毒。進入公共廁所時應先戴好口罩。
五、在電梯、電影院等密閉場所時注意個人防護,在狹小的空間,人與人之間距離小,環境密閉、空氣不流通,更利於新冠病毒傳播。
六、戴口罩時要正確佩戴,口罩是預防新冠病毒的重要防線,正確佩戴口罩除了能預防新冠肺炎,還能預防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疾病。
七、上班途中需謹慎,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盡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議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班車上班。如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盡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物品。
八、入樓工作、進入辦公樓前自覺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常可入樓工作,並到衛生間洗手;若體溫超過37.2℃,請,勿入樓工作,並回家觀察休息,必要時到醫院就診。
九、上下班路上,洗手後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後首先洗手消毒。手機和鑰匙使用消毒濕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風和衛生清潔,避免多人聚會。
十、公務出差須佩戴口罩出行,避開密集人群。與人接觸保持1米以上距離,避免在公共場所長時間停留。乘坐的車輛內部及門把手建議每日用75%酒精擦拭1次。乘車須佩戴口罩。
Ⅳ 新冠疫情防控基本常識有哪些
防疫科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小知識如下。
上班途中
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盡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議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班車上班。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盡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物品。
入樓工作
進入辦公樓前自覺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常可入樓工作,並到衛生間洗手。若體溫超過37.3℃,請勿入樓工作,並到發熱門診就診,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
入室辦公
保持辦公區環境清潔,建議每日通風3次,每次30分鍾,通風時注意保暖。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距離,多人辦公時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飲水,堅持在進食前、如廁後按照六步法嚴格洗手。接待外來人員,雙方佩戴口罩。
參加會議
必須佩戴口罩,進入會議室前進行手衛生。開會人員間隔1米以上。減少集中開會,控制會議時間,若天氣允許,保持會議室通風,若不允許,會議時間超過一小時,則開窗通風1次,每次30分鍾。會議結束後,場地、傢具須進行消毒。茶具用品建議煮沸消毒。
食堂進餐
採用分餐進食,避免人員密集。餐廳每日至少消毒2次,餐桌椅使用後進行消毒。餐具用品須高溫消毒。操作間保持清潔乾燥,嚴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類生食。建議營養配餐,清淡適口。
Ⅵ 預防新冠肺炎宣傳知識 1.講衛生,勤洗手。咳嗽、飯前便後、接觸或處理動物排泄物後,要用肥皂
1.講衛生,勤洗手。咳嗽、飯前便後、接觸或處理動物排泄物後,要用肥皂和流水洗手, 或者使用含酒精成份的免洗洗手液。
Ⅶ 小學生防疫知識宣傳內容有哪些
小學生防疫知識宣傳內容:
1、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
2、病毒預防很重要,防護意識要增強,出門記得戴口罩,人多不要湊熱鬧,如果發燒又咳嗽,快到醫院去檢查。
3、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
4、不能迷信板藍根和熏醋,一定要聽聽醫生的話!
5、科學宣傳疫情防護知識,提高公眾自我保護意識。
6、吸煙喝酒,不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7、戴口罩、勤洗手,測體溫、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風。
8、科學預防疾病,不信謠、不傳謠。
9、清淡飲食,居家休息,戴好口罩,不去聚集。
10、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勤洗手,多通風,少揉眼。
11、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12、動員起來,科學預防,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
13、全省動員、全民行動,集中力量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
14、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
Ⅷ 新冠防疫知識宣傳內容有哪些
新冠防疫知識宣傳內容有如下:
1、為更好地發揮口罩的防護作用,在佩戴口罩時盡量收緊口罩的松緊帶,壓緊鼻兩側的鋁片,以減少四周的泄漏,且最好緩慢呼吸。
2、佩戴的時間要適宜。醫用無紡布口罩可以持續應用6-8h,遇以下情況應及時更換:呼吸困難、口罩有破損或毀壞;口罩與面部無法密合、口罩受污染(如染有血漬或飛沫等異物時)、曾使用於隔離病房或病患接觸、有異味。
3、佩戴後絕對不要用手去擠壓口罩。各種口罩包括N95口罩,都只能把病毒隔離在口罩表層,如果用手擠壓口罩,使得病毒隨飛沫濕透口罩,還是有機會感染病毒。
4、廢棄的口罩不要隨意丟棄,否則會造成二次污染。一般環境下用過的口罩要放入垃圾箱,污染環境用過的口罩要按危險廢物進行無害化處理。
5、盡量避免孩子接觸野生動物或其糞便,更不要讓孩子吃野味,並確保食物煮熟透了再食用。
6、在室內,務必確保空氣保持流通狀態。並告訴孩子打噴嚏或咳嗽時,不要直接用手捂住口鼻,正確做法是使用紙巾或彎曲手肘掩蓋口鼻。用過的紙巾應丟棄在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洗雙手。
Ⅸ 新冠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內容有哪些
新冠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內容有:
1、科學戴口罩
佩戴口罩,是預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有效方法,既保護自己,又保護他人。應根據不同疫情風險等級和所處環境選擇適宜防護級別的口罩,如處於人員密集場所、乘坐廂式電梯和公共交通工具等時,需配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2、勤洗手
洗手是預防傳染病最簡便有效的措施之一。呼吸道傳染病除了通過飛沫傳播,也會經手接觸傳播,如果不能及時正確洗手,手上的病毒、細菌可以通過手觸摸口、眼、鼻進入人體。通過洗手可以簡單有效地切斷這一途徑,保持個人手部的清潔衛生可以有效降低患呼吸道傳染病的風險。
3、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
公共場所人員多,流動量大,感染風險未知,且人與人之間難以保持1米距離,一旦有病毒感染者,在沒有有效防護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傳播,空氣流動性差的公共場所病毒傳播的風險更大。
4、室內經常開窗通風
室內環境密閉,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增加人體感染疾病的風險。勤開窗通風可有效減少室內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此外,陽光中的紫外線還有殺菌的作用。每天早、中、晚均應開窗通風,每次通風時間不短於15分鍾。寒冷季節開窗通風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5、遵守1米線社交距離
呼吸道傳染病大多通過飛沫近距離傳播,為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在排隊、付款、交談、運動、參觀時要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離。
6、注意呼吸道禮儀
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捂住口鼻,無紙巾時用手肘代替,注意紙巾不要亂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