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戒煙戒酒的手繪宣傳報
記住最後一次喝醉的經驗
一如字面上所示,我們指的是「喝醉」酒而非「喝酒」。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長久以來「喝一杯酒」意味著三五好友把盞言笑的歡樂時光。基於我們每個人不同的年齡以及第一次喝酒時周圍的環境,我們都有過各種回憶和期待(有時是焦慮) 使我們可能回想起一杯沁涼的啤酒、一杯雞尾酒、杜松子酒加奎寧水、威士忌加啤酒、一口紅酒或諸如此類的事物等等。
周而復始,在多數人早期喝酒的過程中,對於酒精的期待總是能夠符合實際需要喝下的酒量。
如果剛好每次都能恰如其分,我們自然認為「喝杯酒」是一件令人愉快的經驗,不僅滿足自己的需求,也不會逾越宗教習俗的規范。同時滿足渴望、迎合社交場合的禮儀,並有助於我們放鬆心情、振奮精神,達到我們各種不同的追求目標。例如以一位55歲的芬蘭人而言,當有人找他喝一杯時,不禁立即使他聯想到年輕時,在寒冷的天氣下喝下一兩杯白蘭地或伏特加烈酒後,所帶來的陣陣暖意。
若是一名年輕的女性,她腦海里可能立即浮現,華麗水晶杯裝著香檳、衣香鬢影、耳鬢廝磨、情意綿綿羅曼蒂克的氣氛,或是搖滾音樂會中蓄鬍、長發牛仔裝裝扮的年輕人,從滿袋瓶裝酒中取出一瓶豪飲,閃光燈不停閃爍,四處煙霧迷漫,每個人都尖聲狂叫,令人興奮不已的景象。有一位A.A.會員說:「喝一杯」幾乎等於是吃比薩、喝啤酒的代名詞。
還有一位78歲的寡婦說,她時常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在療養院時,很喜歡在就寢時來杯雪利酒的習慣。雖說我們腦海中這種對於喝酒的印象極為自然,然而就我們現在的情況而言,卻是一種誤導,這也是我們有些人開始喝酒的方式。
如果我們喝酒的過程僅僅是這樣,那麼我們後來就不太可能會惡化成為嗜酒的問題。然而如果我們毫無畏懼的檢視從前喝酒的過程,就可以看出在我們最後幾年或幾個月的嗜酒期間,不論我們再如何努力的嘗試,未曾再出現如此完美、神奇的時光。
取而代之的是我們一再的發現自己的實際的酒量遠大於此,最後總是導致某種程度的麻煩。也許我們對自己飲酒過度單單只有私下感到些許內疚。
但有時卻會演變為劇烈的爭吵,影響本身工作,甚至導致嚴重的疾病、意外,或法律和財務問題。所以,當一個「喝一杯」的建議出現時,現在我們嘗試著回想從開始喝酒到最後一次可憐的醉酒和宿醉的整個過程。
一般朋友對我們提議喝一杯酒的邀約,一般而言純粹指的是社交應酬、一兩杯淺嘗即止的方式。
但是如果我們認真仔細的回想上次喝醉所給我們帶來的痛苦的全部細節,我們就不會再被長久以來盤據在我們心頭對「喝一杯酒」的印象所蒙蔽。
如今我們可以坦白地承認,就我們生理上的真實反應而言,我們相當確定一杯黃湯下肚,意味著我們遲早又會再喝醉酒,而帶來一連串的麻煩。
喝酒對我們來說已不再意味著音樂、歡樂,而是病痛和悔恨的記憶。有位A.A.會員曾經如此表示:「我知道現在如果去酒吧喝一杯酒,將絕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只是用一點時間、花一些金錢而已。
這一杯酒將會耗盡我的銀行賬戶、我的家庭、我的房屋、汽車、工作、我的理智,甚至於我的人生。這實在是太大的代價太高的風險。」
他記住了他最後一次喝醉的情況,而不是第一次喝酒的經驗。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判斷周圍的人是否對酒精有依賴呢?(醫學版14條) 我們就飲酒模式總結了一些常見的表現: 1.視飲酒為生活中最重要或非常重要的事,在心中占據中心地位,念念不忘。 2.飲酒量較初期飲酒時逐漸增加。 3.飲酒速度增快。 4.經常獨自一個人或者是背著家人偷偷飲酒。 5.以酒當葯,用來解除情緒困擾。 6.有藏酒行為. 7.酒後常常有遺忘表現。 8.無計劃飲酒,常常出現酒後誤事的現象。 9.晨起飲酒,俗稱「睜眼酒」,部分人甚至會在夜間醒來後飲酒。 10.睡前飲酒。 11.喜歡空腹飲酒,飲酒時不吃主食且很少吃菜。 12.在情況允許的時候選擇酒的品牌。 13.因為飲酒與家人爭吵,影響家庭和睦,或因飲酒影響工作。 14.曾經戒過酒,但時間不長又舊病復發,不能控制。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的飲酒行為出現上述表現中的3條以上,即高度懷疑酒依賴。 經常看到一些患有酒精依賴的人因為飲酒給自身的健康、家庭的和睦以及工作帶來很多不良影響,甚至是在酒後出現一些違法的行為。盡管他們對造成這些後果內疚、後悔,但仍不能徹底停止飲酒,反復戒酒,反復復飲。是他們沒有出息還是沒有毅力呢?都不是,這是因為酒精依賴是一種疾病,而且還是一種不斷惡化的疾病,這種疾病像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一樣,是無法徹底根除的。但卻可以被遏制住。復飲的原因與機體對酒精敏感有關,加上在心理上難以擺脫的強制性飲酒慾望,不管復飲會帶來怎樣的不良後果,單靠自身的毅力是無法將其克服的。 就像其他疾病一樣,會出現一些特徵性的臨床表現。一旦對酒精形成依賴後,在突然停止飲酒或驟然減少飲酒量時會出現很多軀體不適症狀,稱之為戒酒綜合征。為方便起見,有人將戒酒綜合征按照出現的時間和嚴重程度分為3個階段:一期戒酒綜合征:一般於飲酒後6~12小時出現,表現為雙手震顫,重者可累計雙側整個上肢,甚至是軀干,病情嚴重者還可出現伸舌震顫,除此外還常見厭食、失眠、煩躁等症狀。二期戒酒綜合征:出現時間為斷酒後24~72小時,除上述症狀外,常出現幻聽,內容常為辱罵性或迫害性的,可繼發沖動行為,興奮相對較輕。三期戒酒綜合征:震顫譫妄,常發生於末次飲酒72小時之後,此時病人意識不清,震顫明顯並伴有行走不穩,可出現各種生動的幻覺,如看到各種小動物,病人表現緊張、焦慮、恐懼。病人的記憶力明顯受損,部分病人可出現癲癇樣抽搐。即使在發達國家,一旦發生震顫譫妄,經治療者總的死亡率仍可達10%~15%,未經治療者則更高。所以說長期飲酒者不能突然停止飲酒。如果高度懷疑對酒精依賴,應該盡早到專科醫院治療。 形成酒精依賴的人不能控制自己的飲酒行為,也不能控制飲酒量,那麼在戒酒一段時間後能否正常的飲酒呢?就目前所知,從來沒有一個人,僅是數月或數年滴酒不沾,就能夠「正常」喝酒或只在社交場合喝酒。一個人一旦從豪飲發展為失去控制且不顧一切地狂飲,再想走回頭路就不可能了。沒有一個酒精依賴患者是故意為製造麻煩才喝酒的,但不可控制地飲酒必然會帶來麻煩。 很多對酒精依賴的人自認在戒酒一段時期以後,喝幾罐啤酒或幾杯淡葡萄酒沒有問題了。一兩瓶啤酒下肚就會喝醉的人不多。所以也就錯誤地認為自己可以控制每天只喝兩、三瓶啤酒就不再喝了。他們偶爾也確實能夠在幾天或幾個星期內照此辦理。於是就會得出結論:即使喝酒也會「游刃有餘」。但是,他們每次喝的啤酒或葡萄酒會越來越多,要不了多久,就會狂飲如初。 另外一種錯誤的觀念就是以低度的酒來替代高度酒。對於酒精依賴者來說,酒精就是酒精,不管含有酒精的是馬爹尼酒、威士忌加蘇打水、香檳,還是一小杯啤酒,對於他們而言,不管喝一杯什麼樣的酒,都會導致飲酒過度,導致復飲。 所以,對於酒精依賴者而言,在戒酒一段時間後,試圖控制飲「自己的酒量」或只飲用較低濃度的酒,都是危險的。但為了保證徹底戒酒,只能是滴酒不沾。如何能夠做到呢?除了在醫生的指導下完成脫酒治療外,還要接受長期的康復治療,包括對相關心理或精神疾病的治療、防復飲葯物的治療、心理治療以及加入一些自助的康復組織。只要有戒酒的願望和不懈的努力,就會成功。
㈡ 戒煙電子小報
那裡有我看看 學習下
㈢ 控煙小報
我不會做小報,而且這里也不允許我上傳我能搜索到的小報或者其他資料的來源鏈接,因此我只能建議你到網上去搜搜看看
輸入b108j或者控煙之聲等與煙有關的關鍵詞,你就能找到許多控煙相關資料,我這里提供從世界衛生組織到部分控煙發達國家衛生部門提供的各種控煙資料,包括部分圖片,招貼畫,還有小報,請在b108j相關的博客中留下您的郵箱,並註明您需要的資料內容,以便我能給你傳遞資料及相關鏈接
㈣ 遠離煙草珍愛生命手抄報素材
當一支煙被點燃,並被一口一口地吸入體內時,你可知道一襲白衣的「妖精」正順著你的呼吸道,慢慢地開始了它的這場身體掠奪之戰。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創建無煙環境」,也是在告訴公眾,吸煙和被動吸煙是人類健康所面臨的最大的但又是可以預防的危險因素。本期專題,將再次向煙民敲響警鍾,為了您和身邊人的健康,請戒煙吧!
煙草可以導致多種疾病,甚至可以因加重疾病而死亡,已經成為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控制吸煙、預防疾病已成為各國政府的共識。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煙草控制工作,簽署了世界衛生組織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並經全國人大批准於2006年1月9日正式予以實施生效。為保護我國青少年免遭煙草的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室、寢室、活動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動的場所吸煙、飲酒」。為履行《煙草控制框架公約》,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有關要求,使青少年遠離煙草危害,現就進一步加強各級各類學校(含專門面向未成年人的校外活動場所)控煙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 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認真履行控煙職責
煙草煙霧中有4000多種化學物質,包含許多有毒有害物質,其中有40多種物質具有致癌性且煙草中的尼古丁具有極強的成癮性,一旦吸煙成癮,很難擺脫。目前,我國吸煙人數超過3億,遭受被動吸煙危害的人數高達5.4億,其中15歲以下兒童有1.8億,每年約有100萬人死於吸煙導致的疾病。各級教育、衛生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充分認識加強學校控煙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強做好控煙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要進一步加強對學校控煙工作的組織領導,將控煙工作納入當地教育、衛生工作規劃,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納入工作計劃,制訂具體的實施計劃和工作目標,將責任落實到人,把創建無煙校園與建設文明校園、優化育人環境、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人才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常抓不懈。
二、明確職責,積極配合,共同推進學校控煙工作
學校控煙工作既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公共衛生的重要內容,教育、衛生等部門必須齊抓共管。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主動與衛生行政部門進行協調,結合當地實際,研究制定本地學校控煙工作的政策措施和推進方案。各地衛生行政部門要積極配合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開展控煙宣傳教育活動,為學校控煙工作提供技術服務和指導,共同推進創建無煙學校工作。各級各類學校要按照國家和當地控煙工作的相關法規和政策要求,結合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認真開展各項控煙工作。
三、加強宣傳,健全制度,努力創建無煙學校
1.加強控煙宣傳教育。各級各類學校應將控煙宣傳教育納入學校健康教育計劃,通過課堂教學、講座、班會、同伴教育、知識競賽、板報等多種形式向師生傳授煙草危害、不嘗試吸煙、勸阻他人吸煙、拒絕吸二手煙等控煙核心知識和技能。要充分利用每年的5月31日世界無煙日,集中開展控煙主題宣傳活動,強化學生的控煙知識、態度和行為,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和習慣。要通過「小手拉大手」等形式,學生向家長宣傳控煙知識,勸阻家人不吸煙和避免被動吸煙。
2.發揮教師控煙的表率作用。教師在學校的禁煙活動中應以身作則、帶頭戒煙,通過自身的戒煙,教育、帶動學生自覺抵制煙草的誘惑。教師不得在學生面前吸煙,並做到相互之間不敬煙,不勸煙,發現學生吸煙,及時勸阻和教育。學校應積極倡導和幫助吸煙的教職員工戒煙,摒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3.建立健全控煙制度。中等職業學校和中小學校及托幼機構室內及校園應全面禁煙,高等學校教學區、辦公區、圖書館等場所室內應全面禁煙。各級各類學校校園內主要區域應設置醒目的禁煙標志,校園內不得張貼或設置煙草廣告或變相煙草廣告並禁止出售煙草製品。
四、加強督導檢查,努力實現無煙學校工作目標
各地教育、衛生行政部門要將控煙工作作為考評學校衛生工作的重要指標之一。各級各類學校應定期開展對本校各部門、各班級控煙工作的檢查。積極鼓勵和推動各級各類學校按照《無煙學校標准》(見附件),開展創建無煙學校活動。
世界無煙日
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World No-Tobacco Day),」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全球范圍內已有大量流行病學研究證實,吸煙是導致肺癌的首要危險因素。為了引起國際社會對煙草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視,世界衛生組織1987年11月建議將每年的4月7日定為「世界無煙日」,並於1988年開始執行。自1989年起,世界無煙日改為每年的5月31日。
【由 來】
煙草是生長在南美洲的一種野生植物,最初印第安人將煙葉口嚼或做成卷煙燃燒吸吮。煙草在全球盛行了200多年,直到20世紀,人類才開始認識到煙草對人類的危害。1977年,美國癌腫協會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煙的一種宣傳教育方式——無煙日。這天,在美國全國范圍內進行「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勸阻吸煙者在當天不吸煙,商店停售煙草製品一天。美國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為本國的無煙日。以後,英國、馬來西亞、中國等國家和地區也相繼制定了無煙日。
1987年11月,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將每年的4月7日定為「世界無煙日」,並於1988年開始執行。但因4月7日是世界衛生組織成立的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衛生組織都要提出一項保健要求的主題。為了不幹擾其衛生主題的提出,世界衛生組織決定從1989年起將每年的5月31日定為世界無煙日,中國也將該日作為中國的無煙日。
【主 題】
1988年:要煙草還是要健康,請您選擇。
1989年:婦女與煙草
1990年:青少年不要吸煙
1991年:在公共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不吸煙
1992年:工作場所不吸煙
1993年:衛生部門和衛生工作者反對吸煙
1994年;大眾傳播媒介宣傳反對吸煙
1995年:煙草與經濟
1996年:無煙的文體活動
1997年:聯合國和有關機構反對吸煙
1998年:在無煙草環境中成長
1999年:戒煙。口號是「放棄香煙」
2000年:不要利用文體活動促銷煙草 口號「吸煙有害勿受誘惑」
2001年:清潔空氣,拒吸二手煙
2002年:無煙體育-清潔的比賽
2003年:無煙草影視及時尚行動
2004年:控制吸煙,減少貧困
2005年:衛生工作者與控煙
2006年:煙草吞噬生命
2007年:創建無煙環境,旨在提醒公眾認識煙草煙霧對被動吸煙者和環境的危害
2008年:無煙青少年[口號:禁止煙草廣告和促銷,確保無煙青春好年華]
2009年:煙草健康警示[口號:「圖形警示揭露煙害真相」]
2010年:性別與煙草——抵制針對女性的市場營銷
全世界關注
現在每年死於吸煙及其相關疾病的人數達500萬,每年支出的醫療費和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美元。煙草造成人的死亡和人患疾病的數量有據可查,但是它在導致貧困增長方面的作用卻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全世界有75%的吸煙者分布在發展中國家,他們用於購買香煙的家庭開支通常非常高,浪費了本該用於營養、教育等必須開支的有限家庭資源。煙草種植還危害環境。煙草作物攫取土壤營養,所使用的化肥和殺蟲劑造成污染,烤煙需大量消耗森林資源等。最新研究表明,各煙草種植國近5%的森林砍伐與煙草加工有關。
《煙草控制框架公約》
煙草問題已經越來越為世界各國所關注。2003年5月21日,在日內瓦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上,世界衛生組織192個成員國一致通過了第一個限制煙草的全球性條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Framework Convention on Tobacco Control —— FCTC),為在全球控制煙草危害、共同維護人類健康提供了法律框架。《公約》要求各國至少應該以法律形式禁止誤導性的煙草廣告,禁止或限制煙草商贊助的國際活動和煙草促銷活動,鎮壓煙草走私,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煙,在香煙盒上用30%至50%的面積標明「吸煙危害健康」的警示,以及禁止使用「低焦油」、「清淡型」之類欺騙性詞語。
2005年2月27日,《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正式生效。它是由世界衛生組織主持達成的第一個具有法律效力的國際公共衛生條約,也是針對煙草的第一個世界范圍多邊協議。截至2007年7月,已有148個締約方,涵蓋了全球80%以上的人口。145個締約國已批准公約生效。2003年11月,中國成為該公約的第77個簽約國。2005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批准了該公約,10月正式向聯合國交存了批准書。
公約生效後,各締約國須嚴格遵守公約的各項條款:提高煙草的價格和稅收,禁止煙草廣告,禁止或限制煙草商進行贊助活動,打擊煙草走私,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煙,在香煙盒上標明「吸煙危害健康」的警示,並採取措施減少公共場所被動吸煙等。
倡導100%禁止煙草製品的廣告、贊助和促銷
全世界只有5%的人生活在有完全禁止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的國家,有一半的兒童生活在不限制煙草製品自由銷售的國家。由於煙草廣告可以轉向其他宣傳媒體,部分禁止對煙草製品需求的影響非常小或者幾乎為零。一個國家可以保護其人民健康的最有效途徑之一就是禁止任何形式的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唯有全面並徹底的禁止才能減少煙草製品的消費。全國性研究發現,禁止煙草廣告後,煙草製品消費量比禁止前下降16%之多。
煙草業的廣告和促銷活動,能誘惑青少年吸煙。青少年一旦嘗試了煙草這一高度成癮的產品,很容易造成終身煙草依賴。廣泛禁止煙草廣告和促銷,杜絕煙草行業對任何賽事或活動的贊助,是保護青少年不嘗試使用煙草的極有效途徑。《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也特別要求各締約國在《公約》生效5年內廣泛禁止煙草廣告和促銷活動。
無煙學校
為青少年學生創造良好的無煙環境,教育培養學生不吸煙,不僅有益於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而且對民族體質的增強和整體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以及社會良好風尚的建立都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為此,我們倡議全體教職員工積極投入「創建無煙學校」的活動中去。學校領導率先垂範帶頭不吸煙,學校的教室、實驗室、圖書館、會議室、辦公室等公共場所嚴禁吸煙,校內任何地方均不設煙具,不向來客敬煙。積極宣傳吸煙有害健康的科學知識,倡導並形成學生主動規勸家長、老師戒煙、禁煙的良好氛圍,把禁煙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軌道。
香煙的危害
有關醫學研究表明,吸煙是心腦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種疾患的行為危害因素,吸煙已成為繼高血壓之後的第二號全球殺手。據統計,全球每年有500萬人死於與吸煙有關的疾病,如果不加控制,這一數字到2020年時將達到1000萬。有資料表明,長期吸煙者的肺癌發病率比不吸煙者高10倍至20倍,喉癌發病率高6至10倍,冠心病發病率高2至3倍,循環系統發病率高3倍,氣管類發病率高2至8倍。被動吸煙的危害更大,每天平均1小時的被動吸煙就足以破壞動脈血管。一些與吸煙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幾率比常人多出6倍。吸煙還是造成多種慢性病的重要因素之一。2000年中國由吸煙導致的死亡人數近100萬,超過因艾滋病、結核、交通事故以及自殺死亡人數的總和,佔全部死亡人數的12%。如不採取控制措施,預計到2020年,該比例將上升至33%,死亡人數將達到200萬,其中有一半人將在35歲至64歲間死亡。
目前,全球有13億煙民,其中9億人在發展中國家。吸煙者的人數,特別是青少年煙民的數量越來越多。中國是煙草生產和消費大國,生產和消費均佔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目前中國約有3.5億吸煙者,男性吸煙率為66%,女性吸煙率為3.08%。且中國煙民正趨於低齡化,青少年吸煙人數高達5000萬。調查還顯示,在中國被動吸煙的主要受害者是婦女和兒童,盡管她們自己並不吸煙,但經常在家庭、公共場所遭受他人吸煙的危害。55%的15歲以上女性每天都遭受被動吸煙的危害。兒童由於缺乏自我保護能力,被動吸煙情況更為嚴重。在學校,男性教師吸煙率高達48.4%,既給兒童青少年造成了不良影響,又為學校控煙工作增加了難度。
雖然煙草業一直聲稱這個行業能夠帶來就業和稅收,對世界經濟有很大貢獻,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數據,煙草業對經濟的貢獻遠遠不夠抵消它對家庭開支、公共健康、環境和國民經濟等所造成的損失。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將煙草流行作為全球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列入重點控制領域。2003年5月,在日內瓦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上,世界衛生組織192個成員國一致通過了第一個限制煙草的全球性條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為在全球控制煙草危害,共同維護人類健康提供了法律框架。
控制煙草危害是一個具有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的公共衛生問題。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創建無煙環境」,也是在告訴公眾,吸煙和被動吸煙是人類健康所面臨的最大的但又是可以預防的危險因素,公眾都有索取享有沒有煙草煙霧污染的清潔空氣的權利。只有「創建並享有100%無煙環境」,才能更好地保護人們免受煙草煙霧的危害。
㈤ 吸煙有害健康小報
看看吸煙什麼危害。
吸煙的危害,盡人皆知。全世界每年因吸煙死亡達250萬人之多,煙是人類第一殺手。自覺養成不吸煙的個人衛生習慣,不僅有益於健康,而且也是一種高尚公共衛生道德的體現。在吸煙的房間里,尤其是冬天門窗緊閉的環境里,室內不僅充滿了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還有吸煙者呼出的一氧化碳,會使人感到頭痛、倦怠,工作效率下降,更為嚴重的是在吸煙者吐出來的冷煙霧中,煙焦油和煙鹼的含量比吸煙者吸入的熱煙含量多1倍,苯並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氨多50倍。
....有資料表明,長期吸煙者的肺癌發病率比不吸煙者高10-20倍,喉癌發病率高6-10倍,冠心病發病率高2-3倍。循環系統發病率高3倍,氣管炎發病率高2-8倍。有人調查了1000個家庭,發現吸煙家庭16歲以下的兒童患呼吸道疾病的比不吸煙家庭為多。5歲以下兒童,在不吸煙家庭,33.5%有呼吸道症狀,而吸煙家庭卻有44.5%有呼吸道症狀。
....此外,吸煙與唇癌、舌癌、口腔癌、食道癌、胃癌、結腸癌、胰腺癌、腎癌和子宮頸癌的發生都有一定關系。臨床研究和動物實驗表明,煙霧中的致癌物質還能通過胎盤影響胎兒,致使其子代的癌症發病率顯著增高。
....吸煙害己害人,應該自覺養成不吸煙的良好衛生習慣。
戒煙歌
⊙勸我民,莫吸煙;
五臟六腑都熬煎。
甘之如飴真鳩毒,想一想,
速死由已不在天。-----
★紙煙紙煙,害人真不淺,精神腦筋損傷勝鴉- 片。勸同胞快快戒掉紙卷煙。紙煙不吸,名譽保全,誰敢輕賤?」------
煙為什麼有毒,有害健康?
煙霧中的尼古丁地,一氧化碳,煙焦油等不僅直接危害呼吸道黏膜,被吸收入血或溶於痰液後咽下,還會進一步加重對人體的危害,是導致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癌,冠心病等的罪魁禍首。吸煙是肺癌發病的第一元兇,超過八成的肺癌患者死亡於吸煙有關, 在中國每年約有100萬人死於與吸煙相關的疾病,全球每分鍾有10人死於與煙草相關的疾病,中國每分鍾有2人死於與煙草相關的疾病,未來30年,由煙草帶來的疾病和死亡會更嚴重。煙草燃燒的煙霧中百分之九十直接散發在空氣中形成二手煙,二手煙中含有幾百種已知的有毒或致癌物質,包括甲醛,苯,氯乙烯,砷,氨等二手煙霧已被國際癌症研究署確定為A類致癌物質,
㈥ 禁煙手抄報內容寫什麼
一、吸煙的危害
每年5月31日是「世界禁煙日」,目的是提醒人們戒煙。現在吸煙人口越來越多,吸煙的年齡層也不斷地下降。吸煙不但危害了自己的健康,對旁人的健康也造成威脅。
香煙含有許多毒素,如:尼古丁、一氧化碳、氨……吸煙者在噴雲吐霧的同時,也應該想想旁人的感受,因為大家都有抗拒二手煙的權利。
香煙里的毒素,不僅會刺激口腔、引起味覺遲鈍、減低腸胃吸收營養物質、使消化系統混亂等,還會損壞中樞神經系統,引發頭痛、失眠、智力減退……吸煙的壞處真是數之不盡。
我們都希望生活的空間能夠越來越清潔,人們的身體越來越健康。這就要靠大家合作,吸煙人士應積極響應戒煙運動。
二、禁煙的措施
1. 從我做起,營造無煙校園環境。嚴禁在宿舍、教室、衛生間、餐廳、操場等校園公眾場所吸煙,自覺遠離煙草,倡導健康生活;
2. 堅決不接受敬煙,並勸阻他人吸煙。自覺維護自身良好形象,坦然拒絕別人的敬煙,如果看到他人吸煙,為了自己和大家的健康,請對其進行友好的`提醒和勸誡。
3. 主動禁煙,做禁煙表率。主動參與禁煙,給身邊同學創造健康、和諧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環境,同時更要積極參與禁煙工作,學習禁煙知識,讓你的家人和同學、朋友明白吸煙的危害,讓更多的人遠離煙草;
4. 樹立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為無煙的和諧社會貢獻力量。學校是文明建設的窗口,師生是文明精神的傳播者,我們肩負著建設祖國的重託,更承載著一個民族振興的光榮使命,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為中華民族的未來,拒絕煙草,珍愛生命,倡導文明,共創一個沒有煙草危害的清新的和諧校園,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㈦ 戒煙小報上寫什麼
首先要意識到戒煙的益處:
僅僅戒煙一天,戒煙給心臟、血壓和血液系統帶來的益處便會顯現出來。戒煙1年,冠心病的超額危險性比繼續吸煙者下降一半。
戒煙5年—15年後,中風的危險性降到從不吸煙者水平。
戒煙10年,患肺癌的危險性比繼續吸煙者降低一半。患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膀胱癌、腎癌、胰腺癌的危險性降低,患胃潰瘍的危險降低。
戒煙15年,患冠心病的危險與從不吸煙者相似。死亡的總體危險度恢復到從不吸煙者水平。因此,任何時間戒煙都不算遲,而且最好在出現嚴重健康損害之前戒煙。
如何戒煙(一):
1.戒煙從現在開始,完全戒煙或逐漸減少吸煙次數的方法,通常3~4個月就可以成功。
2.丟掉所有的香煙、打火機、火柴和煙灰缸。
3.避免參與往常習慣吸煙的場所或活動。
4.餐後喝水、吃水果或散步,擺脫飯後一支煙的想法。
5.煙癮來時,要立即做深呼吸活動,或咀嚼無糖分的口香糖,避免用零食代替香煙,否則會引起血糖升高,身體過胖。
6.堅決拒絕香煙的引誘,經常提醒自己,再吸一支煙足以令戒煙的計劃前功盡棄。
如何度過戒煙最難熬的前5天?提供以下七項戒煙方法(二):
(l)兩餐之間喝6-8杯水,促使尼古丁排出體外。
(2)每天洗溫水浴,忍不住煙癮時可立即淋裕
(3)在戒煙的5日當中要充分休息,生活要有規律。
(4)飯後到戶外散步,做深呼吸15—30分鍾。
(5)不可喝刺激性飲料,改喝牛奶、新鮮果汁和谷類飲料。
(6)要盡量避免吃家禽類食物、油炸食物、糖果和甜點。
(7)可吃多種維生素B群,能安定神經除掉尼古丁
㈧ 鼓勵人們戒煙的小報,簡單的
只要有決心,沒啥戒不了的。
這個世界上除了飯不能戒,剩下的沒有啥都能戒。
㈨ 禁煙小報 圖、文字
這還不簡單啊,到新探控煙上看看,我今天在那裡弄了一些控煙方面的國際資料,圖文並茂,內容詳細,貼合實際,看看就行了
另外教你個技巧,到網上搜索時候可以採用 「內容 pdf」的形式,這樣能搜索到很多圖文並茂的資料,但是在下載的時候你的電腦里邊需要有acrobat reader或者Adobe reader
很多時候你完全可以將外國的漢語版資料改成你的名字然後列印出來就行了
㈩ 戒煙小報
一支煙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隻老鼠!5支煙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頭牛!40——60毫克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個人!
煙草在全球范圍內每年要奪走400萬人的生命。
在與吸煙有關的死亡病例中,慢性肺部疾患佔45%,肺癌佔15%,食道癌 胃癌 肝癌 中風 心臟病 以及肺結核共佔40% 如果現有的吸煙模式持續下去的話,目前的年輕人將有1/3死於煙草,其中一半以上的人將過早死亡,其死亡就發生在35-69歲之間``````
不信的話你可以買本煙民保健直通車我想看過以後你應該想戒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