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聽說中和農信舉辦了一個「+鄉計劃」,有人知道是什麼活動嗎
知道啊~這是中和農信聯合各地大學舉辦的一場大學生下鄉普及金融知識的活動,還蠻有意義的,當時我們學院的學長也去當志願者,我在朋友圈看到他發的照片了。到農村走訪村民,填寫調查問卷,舉辦金融知識宣講會,感覺這種活動不僅能夠豐富大學生活,還能切實了解到農村金融的現狀,比起坐在教室里紙上談兵更有用處,聽說一年舉辦一下,如果明年還有的話,我也想參加。
2. 有人聽說過中和農信嗎他們怎麼樣啊
中和農信深耕農村市場20餘年,通過遍及20個省的400餘家分公司和營業部、近4000位全部來自農村本地的一線員工,建立起了廣覆蓋深深觸達的農村服務網路,更了解農戶的需求,這應該是最大的優勢了。此外,中和農信通過「本地人」模式和陪伴式服務建立起與客戶之間的深度信任,這也是很多金融機構做不到的。
3. 中和農信的鄉助上賣的農資都有啥
聽他們宣傳說的是化肥農葯農機具飼料之類的,我只買過化肥,肥效很好很有後勁兒。。希望我的回答能解決到你的問題,記得給個大大的贊哦
4. 中和農信綜合助農機構主要有哪些業務和服務
年全國的扶貧小額信貸試點機構共有300多家,比中和農信規模更大、起步更早的有很多。但今天,只有中和農信等少數幾家存活了下來,因為只有這幾家實現了商業可持續。汶川地震之後設立的很多扶貧幫扶機構,後來大都陸續撤離了,但中和農信在汶川的機構至今仍在運轉,已經服務當地十幾年。」中和農信董事長、總經理劉冬文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中和農信的前身是中國扶貧基金會小額信貸部。1996年,受到「尤努斯模式」的鼓舞和啟發,為解決貸款到戶難問題,國務院扶貧辦啟動「農戶自立服務中心」試點項目,並移交給扶貧基金會來管理。同時,這也是世界銀行支持的政府扶貧項目,目的是為農村貧困地區農戶提供無需抵押、無需公職人員擔保的小額信貸。通過這個試點項目,希望能夠探索出「開發式扶貧」的新模式。
劉冬文表示,中和農信創立之初就設定了三大目標:一是把錢貸給真正的貧困人口(尤其是女性),二是提高貧困人口的綜合能力,三是實現機構的可持續發展。「應該說前面兩點很多機構都做到了,但是要三點都實現並不容易。在屈指可數的實現者中,中和農信規模最大。即使對比國際,我們的效率和科技水平在全球也是最高的。」他說。
據劉冬文介紹,中和農信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作為政府扶貧試點項目在1996年成立,後移交給扶貧基金會來管理。
第二階段開始於2005年,扶貧基金會決定將該項目做市場化運營改制,並獨立運轉,也開始引進市場資本和商業資金。2008年,扶貧基金會正式把小額信貸項目,連同其非金融服務項目全部剝離出去,成立獨立的公司。
第三階段則是從2009年開始,中和農信正式公司化運營,並以2010年世界銀行的國際金融公司以及紅杉資本開始入資中和農信為契機,開始了商業化轉型。
劉冬文表示,目前,中和農信的主要股東包括TPG(德太投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仁達普惠、天天向上基金等。而對中和農信的投資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影響力投資,二是普通商業投資。「影響力投資有別於對普通商業機構投資,它是對企業的一種支持性投資。現在很多投資機構都在做影響力投資基金,以更好地平衡社會效益和經營效益。」他說。
劉冬文還透露,中和農信的貸款利率之所以比銀行高,是因為其成本也高。而對比其他多家機構可以發現,小額貸款機構普遍具有高利率、高成本的特點,但平均利潤率並不高。「中和農信並沒有獲得暴利,我們目前的經營狀態是保本微利,因為我們的主要目標是把盤子做大,服務更多有需要的人」。
5. 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的我們的理念
「給窮人一個機會,涵養他們的能力」——貧困人群並不缺乏生存和發展的智慧,一旦獲得一定的信貸資金支持和相關服務,他們完全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生活
扶貧不應該成為一種資源消耗,而應將資源轉換成可持續生產力。贈款的確可以救助貧困人群,但往往是一次性的,而且會增加被救助者的依賴性。中和農信通過小額貸款的扶貧方式激發了貧困人群自我發展、自我創造的動力,培養他們的理財觀念與能力,發展信用文化,而從改變他們的一生。與生產方式,並贏得自尊和自強。
中和農信小額信貸的「四」是而非:
1、是扶貧,非傳統扶貧
我們的宗旨是為貧困群體提供貸款支持,幫助窮人樹立信心,提高自立與發展能力,但卻是通過並不優惠的貸款來幫助窮人;而傳統扶貧則往往認為窮人應該獲得贈款或低利率的貸款。
2、是金融,非傳統金融
我們目前所從事的活動當然屬於金融活動,但我們的目標客戶、操作流程和風險控制手段卻與傳統金融機構正好相反,我們不要抵押,只要一定的擔保;傳統金融機構嫌貧愛富,但我們卻愛貧不嫌富。
3、是慈善,非一般慈善
我們強調高效傳遞愛心,對貧困人群提供有償資助,讓受援人有尊嚴地接受幫助;一般慈善活動則往往是無償資助,甚至有附加條件,受援人更多的是一次性資助。
4、是企業,非營利企業
我們的機構是實行企業化管理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我們有產品和流程,但與營利性企業卻有最大的不同:我們不以營利為目的,或者說,營利不是我們追求的主要目的;而營利性企業往往只追求利潤最大化。
6. 中和農信是什麼公司
中和農信是一家綜合助農機 構, 金融服務 方面提供 小額貸款,主要是幫扶中低 收入 群體擴大 生產和創業。還提 供與此相關的農業 服務,像 種養 殖的 化肥飼料農葯等,農技 專家 在 線答 疑和現場指導及土壤監 測等技術服務。有不清楚的,歡迎隨時追問
7. 中和農信是什麼
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和農信」),由中國扶貧基金會於2008年底成立,專門負責管理和實施全資組建,專注於小額信貸扶貧項目的管理和拓展。公司致力於為那些從正規金融服務於商業金融機構無法獲得貸款支持的難以覆蓋的農村(以及城市)的貧困人口(特別是貧困婦女)提供無需抵押的小額信貸,並致力於幫助貧困弱勢群體他們提升自立能力,穩定從而擺脫貧困。
8. 中和農信就是騙人的,害得我家庭破裂,利息和高利差不多,請大家千萬不要相信,國家應該管一管
如果有這樣的情況,你可以去舉報他,因為它違反了法律,作為一個平台,他要堅守國家的法律,超過了法律規定的利息可以不還,你讓國家管一管,你不舉報他怎麼去管。
農信是信用社。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由中國扶貧基金會於2008年底成立,專門負責來管理和實施全資組建,專注於小額信貸扶貧項目的管理和拓展。公司致力於為那些從正規金融服務於商業金融機構無法獲得貸款支持的難以覆蓋的農村(以及城市自)的貧困人口(特別是貧困婦女)提供無需抵百押的小額信貸,並致力於幫助貧困弱勢群體他們提升自立能力,穩定從而擺脫貧困。
中和農信不是國企,也不是個人的,是中外合資的有限責任公司。
中和農信的宗旨是為那些不能充分享受傳統金融機構服務的縣域內中低收入群體,量身定製以小額信貸為主的多元化金融服務產品,幫助他們發展產業,增加收入,早日實現美好生活。
(8)中和農信宣傳擴展閱讀
中和農信的發展歷程:
1996年,世界銀行貸款秦巴山區扶貧項目中創設了小額信貸項目試點。
2000年,中國扶貧基金會全面接管該小額信貸項目,並組建小額信貸項目部。中和農信的前身就此誕生。
2005年,第一家直屬分支機構——康平縣農戶自立服務中心正式成立。
2006年,從國開行進行第一筆銀行貸款,不但是對一直困擾國內小額信貸行業發展的融資瓶頸的突破,也是開啟商業化融資之路的探索。
2008年11月18日,中國扶貧基金會將小額信貸項目部轉製成為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這標志著中和農信正式邁進「公司化」「市場化」階段,為公司接下來的飛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2010年,國際金融公司和紅杉資本先後入股中和農信;同年自主研發的信貸追蹤系統全面上線。
2011年,順利接入央行徵信系統。
2015年1月,資產證券化新規後的首單產品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2015年9月,鄉信金融平台正式上線運營。
2016年4月,海南中和農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注冊成立,是中和農信解決放貸資質問題的重要里程碑。
2016年5月,格萊珉商都小額信貸有限公司交由中和農信全權管理,並入中和農信小額信貸支持平台。
2016年9月,在第五屆中國慈展會的社會企業認證中,中和農信摘得唯一的「金牌社企」榮譽。
2016年11月,在世界銀行集團發起的「全球金融普及倡議2020」中,中和農信、螞蟻金服和網路金融成為首批加入的中國機構。
2016年12月,螞蟻金服以及天天向上基金正式宣布戰略投資中和農信,其中螞蟻金服成為中國扶貧基金會之後的第二大股東,這是繼2010年國際金融公司、紅杉資本投資中和農信後的里程碑事件,標志著中和農信戰略轉型邁入了新的階段。
2017年6月,首屆中國社會企業與社會投資論壇召開,中和農信榮獲首屆「年度社會企業」大獎。
9. 中和農信是怎麼助農的
主要是通過以小額信貸為主的普惠金融支持農戶發展產業,同時提供相匹配的農業服務,例如提供質優價低的大廠化肥、飼料,專家指導田間管理土壤檢測農技培訓,發展訂單農業等等從生產到銷售多個環節助力,積極引導促進農村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在發展產業同時關注農戶的生活服務,開發了多元化的便民服務,讓農村百姓也像城市居民一樣,共享經濟發展成果,早日實現美好生活。
10. 據說中和農信給農戶提供免費的技術支持服務,是真的嗎
中和農信給農民提供免費的技術支持服務,這是真的,因為綜合農信就相當於老百姓辦的銀行,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農村信用社,所以是方便老百姓辦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