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驢的象徵意義
驢在我國一般都是比較懶惰的形象。俗語中有一句「懶驢上磨」,用來形容做事拖拖拉拉,不利索。另外它在童話或寓言故事中,也往往比較愚笨。在成語「黔驢技窮」中,驢子則是沒有本事的代表。
驢,哺乳綱、奇蹄目、馬科、馬屬。馬和驢同屬馬屬,又名二驢,但不同種,它們有共同的起源,體型比馬和斑馬都小,但與馬屬有不少共同特徵:第三趾發達,有蹄,其餘各趾都已退化。
生活習性
奇蹄目馬科馬屬驢亞屬(Asinus)3種獸類的通稱。非洲僅有非洲野驢1種,人們認為它是家驢的祖先,其毛色與家驢相像,呈青灰並沾棕色,鳴聲與家驢一樣,耳殼較長。
亞洲野驢有2種:藏野驢,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亞野驢產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蒙古人民共和國、蘇聯貝加爾湖附近、伊朗、阿富汗,在敘利亞與阿拉伯半島北部,據信已經滅絕。亞洲野驢不是典型的驢,耳殼比非洲野驢短,蹄較大,鳴聲似馬。通常體長200~220厘米,肩高約130厘米;夏毛鮮棕栗、紅棕色,冬毛淡灰色。
2. 關於驢的資料
德州驢原產於山東省濱州市、德州市沿渤海各縣,以無棣為中心產區,又稱「無棣驢」。它是我國大型驢種之一,也是優秀的地方品種,目前已被國家列為地方品種保護名錄。它從外貌來說分「三粉驢」和「烏頭驢」兩大類型。德州驢有很強的適應能力,耐粗飼、抗病力強等特點,深受各地農民的喜愛。德州驢現已被新疆、陝西、遼寧等24個省市引為種畜,同時也給養殖戶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一、體形外貌
德州驢體格高大,結構勻稱,外形美觀,體型方正,頭頸軀干結合良好。毛色分三粉(鼻周圍粉白,眼周圍粉白,腹下粉白,其餘毛為黑色)和烏頭(全身毛為黑色)兩種。 成年種驢體尺:公驢體高在142厘米,體長為143.6厘米,胸圍為152.8厘米,管圍為18.7厘米,母驢相應為140、137、160和16.4厘米。 公驢前軀寬大,頭頸高揚,眼大嘴齊,有悍威,背腰平直,尻稍斜,肋拱圓,四肢有力,關節明顯,蹄圓而質堅。 德州驢平均體高一般為130~135厘米,最高的可達155厘米。
二、生產性能
德州驢生長發育快,12~15月齡性成熟,2.5歲開始配種。1歲駒體高、體長為成年驢的85%以上。母驢一般發情很有規律,終生可產駒10隻左右,25歲好驢仍有產駒的;公驢性慾旺盛,在一般情況下,射精量為70毫升,有時可達180毫升,精液品質好。作為肉用驢飼養屠宰率可高達53%,出肉率較高。為小型毛驢改良的優良父本品種。單驢拉車載重750千克,日行40~45千米,可連續多日。最大挽力占體重的75%。
三、利用價值
驢肉還具有補血、益氣補虛等保健功能。食驢肉之風也在廣東、廣西、陝西、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等地興起,這表明開發飼養肉驢大有潛力。據分析,每100克驢肉中含蛋白質18.6克、脂肪0.7克、鈣10毫克、磷144毫克、鐵13.6毫克,有效營養成分不亞於牛、兔、狗等肉,屬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肉食品。德州驢也有其葯用價值,皮張是熬制阿膠的原料;它的奶用價值也很高,驢奶與人奶極為相近,營養成分比例幾乎占人奶所含成分的99%,是人奶的最佳替代品;且驢奶具有滋潤皮膚,改善面部環境的作用
疆岳驢。它是我國大型驢種之一,也是優秀的地方品種,目前已被國家列為地方品種保護名錄。它從外貌來說分「三粉驢」和「烏頭驢」兩大類型。 疆岳驢有很強的適應能力,耐粗飼,抗病力強等特點,深受各地農民的喜愛。疆岳驢現已被山東、陝西、遼寧等24個省市引為種畜,同時也給養殖戶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體形外貌: 體格高大,結構勻稱,外形美觀,體型方正,頭頸軀干結合良好。毛色分三粉(鼻周圍粉白,眼周圍粉白,腹下粉白,其餘毛為黑色)和烏頭(全身毛為黑色)的兩種。 成年種驢體尺:公驢體高為142厘米,體長為143.6厘米,胸圍為152.8厘米,管圍為18.7厘米,母驢相應為140、137、160和16.4厘米。 公驢前軀寬大,頭頸高揚,眼大嘴齊,有悍威,背腰平直,尻稍斜,肋拱圓,四肢有力,關節明顯,蹄圓而質堅。 其平均體高一般為130~135厘米,最高的可達155厘米。生產性能: 疆岳驢生長發育快,12~15月齡性成熟,2.5歲開始配種。1歲駒體高、體長為成年驢的85%以上。母驢一般發情很有規律,終生可產駒10隻左右,25歲好驢仍有產駒的;公驢性慾旺盛,在一般情況下,射精量為70毫升,有時可達180毫升,精液品質好。作為肉用驢飼養屠宰率可達53%,出肉率較高。為小型毛驢改良的優良父本品種。 單驢拉車載重750千克,日行40~45千米,可連續多日。最大挽力占體重的75%。開發利用: 從新疆毛驢驢的開發和利用方面來說,一是開發它的葯用價值,疆岳驢個體大、皮厚、出膠率高,是熬制阿膠的上等原料。二是開發它的奶用價值,驢奶與人奶極為相近,營養成分比例幾乎占人奶所含成分的99%,是人奶的最佳替代品;且驢奶具有滋潤皮膚,改善面部環境的作用。一公斤成品驢奶在內地銷售的平均價格在35元-40元左右。三是開發它的肉用價值,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下驢肉」。 據分析,每100克驢肉中含蛋白質18.6克、脂肪0.7克、鈣10毫克、磷144毫克、鐵13.6毫克,有效營養成分不亞於牛、兔、狗等肉,屬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肉食品。驢肉還具有補血、益氣補虛等保健功能。食驢肉之風也在廣東、廣西、陝西、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等地興起,這表明開發飼養肉驢大有潛力。加上驢天生特有的對惡劣環境生活條件的忍耐度,是所有家畜中最突出的,一旦改變它的生活條件,施之以較優厚的合適的育肥方法,其效益會有較大幅度的提高,是值得加以關注和開拓的新型飼養業。
3. 娛驢節的相關信息
驢,公元前4000年起就開始訓作為馱畜,以後,驢的子子孫孫、世世代代,一輩子都在辛辛苦苦、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忠心耿耿地為人類服務,幫助人類代步、馱物、推磨、拉車、運輸、參戰,等等。它們總是在沒完沒了地在幹活,即使累得筋疲力竭,仍然不聲不響、無怨無悔,與中國傳統的老黃牛精神異曲同工。在驢子活著的時候,與人無所求取,與世無所紛爭,默默地勞作、忠誠地奉獻。根據我國李時珍、孫思邈等醫葯泰斗的記敘,驢的皮、毛、骨、血、髓、乳,乃至屎、尿、耳垢等皆可入葯。最近的研究發現,驢皮還有抑癌作用。驢子自己只是飲水、嚼草,可是它的肉不僅在自然界的食物鏈中,能讓其他的大型肉食類哺乳動物充飢果腹, 還能為人類下酒送飯;餐館用其肉作美味佳餚;葯界將其皮製補品阿膠;動物園用它飼喂獅子老虎;動亂時期,它也隨軍參戰;在有的國家,驢子還是姑娘的嫁妝;我國古老的地方劇種--唐山驢皮影,曾名震中外;「驢鞠」是盛行於唐代、與現代馬球相似的一項體育運動;在人類生活中,有些與驢本身毫無干係的事,也常與驢搭上了關系。例如: 在漢語和英語的句型中,就有一種「驢句」;「電驢edonkey」 這種下載軟體的推出,被認為是開創了文件搜索的新時代;《北京申奧成功報告》中特別提到山西有個「驢驢隊」趕著毛驢進北京支持北京申奧;最難能可貴的是毛驢自古以來總是與平民百姓為伴,用它一生的真情,竭心盡力地效忠於它的主人。
不管從那個角度看,驢子都是人類的好朋友。 驢和馬在生物學分類系統中同屬哺乳綱、奇蹄目、馬科,驢的學名是 Equus asinus;英文名字叫donkey;在我國古代,驢的別名叫「衛」,因「晉衛玠好乘之,故以為名」。與馬相比,驢體型較小,耳殼較長,所以古時也曾有人把驢叫做「長耳公」。驢性情溫順,不易激怒、富忍耐力,堪粗食,又能耐熱, 抗病力好,極少生病,壽命也比馬長。雖然驢的速度比馬慢,但腳步穩健,民間常說:「騎著毛驢看唱本--走著瞧」,正是對毛驢便於乘騎、行走平穩的最好說明。驢子,既能在磨房度春秋,又能負重走險路,特別是能載重行走於不平坦的地面。
驢和馬一樣,也會嘶叫,驢的叫聲,說實話,不說難聽,至少也不悅耳。但在我國古代,偏偏有人酷愛驢鳴。魏晉時代上流社會里的帝王將相、文人雅士,聞驢叫聲,就像聽到仙樂般的如痴如醉。漢末建安時期(公元196~220)「建安七子」之一的詩人王粲生前愛聽驢叫,他死後,曹丕(187~226)去吊喪時,建議大家都學一聲驢叫以送別。元朝末年,浦江(今屬浙江)詩人戴良(公元1317~1383)因他母親愛聽驢叫,故戴良常學驢叫,為的是讓老媽開心。
驢最大的不足之處是頗為執拗。此外,驢又沒有馬那樣的英俊、威猛、力量、速度和靈性,而人們也許受到「以貌取人」的影響,在「以貌取驢」吧!長期以來,人們把臉長、耳大、皮黑、個小的驢,作為馬的對立面,變成了愚鈍和丑惡的化身。古希臘的《伊索寓言》把驢子看著是色厲內荏、冒充智者的蠢貨;我國《齊民要術·爾雅翼》說:驢是「遲鈍之畜」,較長時期把驢定格為外強中干、怯弱無能之輩,對驢當然就沒有好言善語了。什麼倔驢、蠢驢、笨驢、犟驢、禿驢、驢臉、驢叫、驢性不改、驢頭驢腦、好心變成驢肝肺等等,以驢為詞根的一系列片語,使人一目瞭然其中的意味。我國民間把高利貸叫做「驢打滾」;《聊齋》作者蒲松齡說:「古今中外,凡貪官污吏皆驢子也」。只是到了現代,人類語言流行「酷」字時,才偶爾帶貶帶褒地將個別吃苦耐勞的人叫做「酷驢」。 在衣索比亞,驢是「聖物」,人們不能虐待驢,更不能吃驢肉。據說,以前曾有外國人在那裡偷吃驢肉,被當地人圍攻,不得不連夜出逃。我國的藏族和維吾爾族也是絕對禁止吃驢肉的,也不能用驢皮做皮具, 這些地方的驢可以放心大膽地活到老,順其自然地「壽終正寢」了。
在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附近的克孜爾石窟1000多年前的壁畫中,就畫有驢背馱著絲織品之類的貨物,奔走在古絲綢之路上。直到如今,在庫車,每逢趕集日,只有驢,跟主人一起出去,又一起回家。其它的豬、羊之類,到了集市,就會被宰殺、皮肉分家了。
在德國不萊梅市(Bremen)的市政大廈不遠處有《不萊梅音樂家》青銅塑像。塑像並不是人,而是由驢子、狗、貓和公雞由下往上、疊羅漢般地疊在一起,面朝同一方向,張著大嘴在唱歌的樣子(圖一)。這是1953年由德國著名雕塑家Gerhard Marks根據《格林童話》中 「當音樂家去」的故事雕塑而成的!傳說握住驢子的兩條前腿,閉眼祈禱,便能心想事成,使得來往遊人都會在此駐足,為自己祈福。
在義大利首都羅馬,為表彰驢的功績建了一座《驢紀念碑》, 驢背上馱著一尊大炮的炮筒。這是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驢是義大利軍隊的主要運輸工具,冒著槍林彈雨,奔波於前線和後方,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德國的比伯拉赫市(biberach)廣場上有一座驢的塑像(圖二),以此來紀念德國詩人維蘭德(Vieland,Christph Martin 1733~1813)的創作精神。
有資料說,在美國、瑞士、都有驢的紀念碑。另外,在瑞士的國家博物館就收藏著一座耶穌騎在驢身上的雕塑。 至於驢子入畫,中外皆有。2004年2月,巴黎國立現代藝術畫廊舉行畢加索畫展,在300多幅令人眼花繚亂的作品中,展出的第一張作品就是畢加索創作於1894年的《小驢與母驢》。我國北宋畫家張擇端(公元960~1127)所作的稀世奇珍《清明上河圖》,在圖之首段就有兩個腳夫趕著五匹馱炭的毛驢,向城市走來;近代著名畫家黃胄(1925-1997)以畫驢聞名,曾出版《百驢圖》,對驢大加贊賞。篆刻家劉劍華,曾受黃胄生前指導,用了6年時間在一幅長卷畫了158頭驢,意在贊揚的驢的奉獻精神。這是目前世界上驢數量最多的一幅畫, 長25米,寬46厘米,豎起來比六層居民樓還要高。在我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陝北的毛驢也做出了巨大貢獻,那時,毛驢還被寫進了歌曲《行軍小唱》。只是我國在何處為驢立了碑?還未見資料。 驢子,是非常古老的動物,所以在許多世界有名的兒童文學中,都少不了驢。如:《阿凡提的故事》(中國)、《伊索寓言》(古希臘)、《格林童話》(德國)、《安徒生童話》(丹麥)、《克雷洛夫寓言》(俄國)、《木偶奇遇記》(義大利)、《世界童話集》等。
例如,我國新疆維吾爾族的阿凡提,總是騎著或牽著那頭心愛的親密拍檔、聰明又神氣的小毛驢(圖三)。俄國傑出的寓言作家克雷洛夫的《四重奏》就是以驢子為首(圖四);《當音樂家去》 就是出自《格林童話》;在古希臘的伊索寓言中,驢子多次出場,並且總是扮演最笨拙、愚蠢、自負的可憐角色,只有在「驢和狼」這一篇中,驢借口腿上扎了刺,讓想吃它的狼先替它拔出刺來,乘機踢掉了狼的牙齒,好不容易才算是聰明了一回。 我國的古代無驢,據古文獻記載,驢從塞外西域輸入到中原,是戰國後期(公元前220年前後)的事。物以稀為貴,在漢代之初,驢子確實還曾風光過一陣子。漢武帝時(公元前141年),它被視為「奇獸」,放養在皇帝的花園--上林苑。司馬相如的《上林賦》對此有過如實的記述。到了東漢靈帝時(公元167年),驢更成為王公貴族的寵物,價與馬齊。更出奇的是,靈帝別出心裁,挑選4匹白驢拉車,親自操駕,在宮中馳驅周旋,「以為大樂」。上行下效,皇帝愛驢,公卿貴戚轉相仿效,如此這般,當時竟在朝廷上下掀起了一股「驢熱」,一時間引得驢子倍受青睞,身價百倍。
從什麼時候開始、又是什麼原因,驢子在中國的古代 「失寵」,不得而知。南北朝時(公元420年),「驢」字就和人的某些惡劣品性聯系在一起了,將品性狠劣的人稱為「驢王」。在《後漢書·五行志一》中,就將靈帝的「駕驢為樂」視為「國且大亂,賢愚倒置,凡執政者皆如驢也」。再往後,驢成了譏諷他人的話柄,以驢嘲人、罵人,花樣翻新,不一而足。雖然其間,在文人寒士的抬舉下,驢的身價有所回升,如詩仙李白騎驢華陽縣;李賀、賈島等詩人,其詩情也多在驢背上得之;杜甫有騎驢三十載的經歷,那時,驢彷彿成了詩人特有的坐騎,伴隨著詩人,輾轉漂泊,飽嘗人間辛酸。神仙張果老,常倒騎白驢,這頭白驢似乎也得到了點仙氣,可日行數萬里不說,在張果老休息或不騎時,還可將驢折疊如紙,藏於箱中,再騎時噴以水,立成活驢,使現代任何一種交通工具都望塵莫及。唐朝武則天時代(624~705),騎驢是一種時髦的風尚,不少官員騎著驢上朝,等等。唐代大文學家柳宗元(773~819)妙筆生花,寫下了一篇流傳千古的《黔之驢》。由於影響深遠,驢子又大大地掉了身價。由此文產生的「黔驢之技」、「黔驢技窮」 則作為成語常見於書面或口頭。這位柳先生真是「害驢不淺」,從此,驢子在我國幾乎成為愚蠢、無能的代名詞,家喻戶曉、老幼皆知。
驢跟馬一樣,同宗同族、供人使役。與馬相比,驢性憨厚,更能吃苦耐勞,對於人的使喚,俯首帖耳、言聽計從。但在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卻有天淵之別。驢,何其冤哉! 可喜的是,近些年來已有不少文章在為包括「黔驢」在內的驢的家族鳴冤叫屈、評功擺好,甚至還有人在 發揚「驢」精神、提倡「驢」文化哩。 驢是奇蹄目馬科下的一個屬,驢屬共有三個種:非洲野驢、亞洲藏野驢、中亞野驢。不久前在尼羅河上游衣索比亞、索馬里一帶,還能看到非洲野驢,可是,當前蹄印都找不到了,非洲野驢得算是滅絕的品種了。非洲野驢一樣,中亞野驢如今也已不見蹤影。就剩下亞洲藏野驢,在我國青藏高原和新疆還有點兒,但是也快與那兩門親戚命運差不多了。亞洲的兩種野驢與家驢相差很遠,當今世界上的諸多驢的祖宗,全是非洲野驢。
非洲野驢老家就是乾燥地區,它們生活在熱帶亞熱帶草原、草原荒漠和沙漠的開闊地帶,所以喜歡乾燥、溫暖,害怕潮濕、寒冷。柳宗元時的黔,就是現在湖南西部、四川東南加上貴州東北,這地方是我國陰雨最多的地區,驢大哥哪受得了這份罪,所以也就「黔無驢」了。那頭「黔之驢」即使不讓老虎吃掉,也是沒有好日子過的。豈止是黔無驢,我國的江南地區都是少驢或無驢。驢在我國的分布線正好與南方、北方的分界線差不多,秦嶺、淮河以北有驢,以南無驢,例外的是雲南、四川西部是驢還是不少的。南北美洲、大洋洲、歐洲本來都是無驢的,也是後來有人「載入」的,當今有許多國家還是無驢的,有許多民族的語言中原本就沒有「驢」這么個單詞。
我國的古生物化石中未見驢,甲骨文中無「驢」,金文中也無「驢」,中國的「六畜」無驢,十二生肖也無驢。我國的規模養驢始於漢代,驢是經絲綢之路從中亞走入中國的。驢一入關,就至則有可用,迅速地發展了起來。渭河流域、黃河中下游平原的關中驢、德州驢、渤海驢,華北、豫西北、陝北、隴東的佳米驢、泌陽驢,都是名驢。據統計,1985年全球有驢約4051萬頭,有馬6463萬頭,1986年我國有驢約1069萬頭,有馬1099萬頭。驢的數量,我國居世界之首,次為衣索比亞、墨西哥、巴基斯坦、伊朗。我國的驢與馬數量不相上下。我國之所以養驢多,是因為驢使起來靈活、方便,驢又有耐粗飼,抗病力強,使用年限長等優點。 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文化中,驢的形象是大相徑庭的。
古埃及視驢為神靈,特別是白驢地位極高,凡是國王出行,必有驢為先導,迎送貴賓必有驢參加,國王死後,身邊也少不了驢陪著。古羅馬人認為驢性慾旺盛,繁殖能力強,所以在新婚洞房中要掛驢頭飾物。公元一世紀國王尼羅還專門養了500頭驢,取驢奶給王後洗澡。
拿破崙有句名言:讓驢同學者走在隊伍中間。有人以此為重視知識分子的證據。馬拉的是大炮輜重,驢馱的是軍中細軟和重要圖書文件,所以驢要走在隊伍中間,所以驢要與學者並行。本來無驢的墨西哥,如今成了驢的大國,這是個特別敬驢的國家,
在奧托巴這地方,「五一節」這天,要給毛驢過節,驢球、驢賽、人驢合舞,以示對辛苦勞作了一年的驢兒的崇敬。
我國西藏的澤當縣,交通非常不便,驢是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為了感謝驢,每年春耕之後,藏民都要舉行「娛驢節」,這天誰家的驢也不準幹活,還得給它們吃酥油糍粑,甚至可以喝上青稞酒。 自從有了汽車,驢的身價就看跌不看漲。日新月異的現代化進程,對於驢看說卻是災難。推輾子拉磨不用驢了,小媳婦回娘家也不用驢了,這年頭了,誰還騎驢看唱本?驢正在大批大批地下崗。同是役用牲口,它可不如人家馬、牛:老黃牛是沒用了,可是人還得吃牛肉,喝牛奶,奶牛、菜牛還是少不了;馬車不用了,騎兵也取消了,可是賽馬場火了,千里馬仍有用武之地。驢可就不行了,沒人賽驢,沒人喝驢奶,驢肉也沒香起來。新世紀,驢的日子實在是不好過。
亞非兩洲驢多的地區多是信仰伊斯蘭教地區,那裡一般是不吃驢的,歐美地區也沒人考慮吃驢問題,吃驢主要是在中國。當前,真正的肉驢養殖、肉驢研究開發,還沒有成為產業。較之牛肉,驢肉粗纖維少,所以口感好,易消化;驢肉營養全面,脂肪少,在豬牛羊吃得過多時,吃吃驢肉是別有一番滋味的;驢皮、驢肉中還含有特別的膠質,是補益強腎的葯材。從我這兒說,是想替驢說幾句,別讓它退出地球。從您那兒說,我看搞驢,開發肉驢,是條來錢道兒。關中驢、德州驢、渤海驢都是著名的大型驢種,這些驢體高130厘米以上,成熟早,抗力強,可以向肉用方向培育。六。21世紀的驢
驢子和人類一起進入到了21世紀。看來,驢子並沒有什麼「失落」或「跟不上形勢」的感覺。仍然一如既往地、有滋有味地、讓人乘著、馱著、挽著、拉著。盡管社會如此進步、科技這樣發達,但是,驢子和人類照舊相依相伴、相互支撐,甚至還參與一些重大的政治活動哩!
不信,您瞧。大家都知道,在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是兩個輪流執政的主要政黨,而民主黨的徽記標志就是驢(共和黨的標志是象)。因為民主黨人相信這個動物代表了謙虛,能乾和勇氣,這使得驢從1870年開始,逐漸在政治傳統上象徵著美國的民主黨,並堂而皇之地獲得了體面與尊嚴。直到現在,每逢美國總統選舉,或重大問題的爭論,媒體都會稱之為「驢象之爭」。
2003年,俄北高加索軍區為了滿足軍區山地作戰的需要,命令購買150頭驢子,作為高山地區的貨物運輸工具。每10頭軍驢還要配備一名獸醫。
2003年,伊拉克游擊隊利用「驢車戰術」對伊境內的三座目標(巴勒斯坦飯店、喜來登飯店和伊拉克石油部大樓)發動襲擊,事件發生後,駐伊美軍在感到吃驚的同時,採取對應措施,對伊拉克境內的所有驢車進行嚴格檢查,使駕馭驢車的人受到了牽連,驢子也跟著遭殃。
阿富汗的地形只能用窮山惡水來形容,不是高聳的山地,就是深狹窄的河谷。在羊腸般的崎嶇小路上,毛驢就成為當地最為重要的交通和運輸工具。正是由於這些原因,2001年,聯合國在對阿富汗的人道主義援助中,把向阿富汗山區運送220噸救援物資的艱巨任務交給了4000頭毛驢。
英國人伊麗莎白·斯文德森十年之前在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 Addis Ababa)附近創建了一所驢醫院,這是全世界惟一一所對驢進行全面健康檢查和提供治療服務的機構。2001年,在驢醫院舉辦了「世界驢子研討會」。來自埃及、印度、希臘和墨西哥的驢子專家和愛好者聚集一堂,討論驢在各國社會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它們的健康狀況和喜怒哀樂。當前,衣索比亞還成立了「驢權利保護者組織」。
最有戲劇性的是2004年8月29日在北京西北四環路附近,3頭毛驢拉著一輛「寶馬」高檔進口轎車,在街頭投訴汽車的質量問題(圖五)!
「驢友」,這是2000年以來,在網上使用頻率頗高的一個時尚詞語,2004年9月,在「網路搜索網」0.001秒搜索到的網頁竟達155,000 篇;在「 google搜索網」 0.28 秒搜索到的網頁有81,200篇;「驢友」的網頁五花八門,如:驢友網站、驢友公社、驢友之家、驢友樂園、驢友沙龍、驢友紀行、驢友快報、驢友雜志、驢友俱樂部、驢友同盟會、驢友文化論壇,多得很!這些中國和外國的「驢友」們,是具有愛好自助旅遊,特別是喜歡親近自然、徒步旅行這種共同興趣的人群。而國外還有另外一類「驢子之友」,這是以國際知名建築學家和環保專家組成的民間社團,通過各種媒體,宣傳驢子已經為人類工作了幾千年,至今仍勤勞不怠、服務人類,以喚醒人們對驢的尊重與同情。 墨西哥的一些城市和鄉村,在每年的五一勞動節前後,都會舉辦驢子節,因為在當地,驢子是重要勞動力。當地人便用這樣一個熱熱鬧鬧的特殊方式來向這些辛勤工作了一年的朋友表示慰問。驢節的內容豐富,有驢賽跑、騎驢足球賽、馴驢表演、驢兒化妝表演等多項活動。
在蘇丹紅海省的驢節定在每年4月的最後一天。每逢節日,城鄉各處均張貼有驢的宣傳畫和護驢標語,各家主人還將自家的驢披紅掛綠地打扮一番後,牽到集鎮上去參加驢子大遊行。
驢是我國藏民主要的傳統馱運工具。澤當藏民每年在秋收、打場、送肥結束後的藏歷十一月間,都要舉行「娛驢節」。節日時的毛驢,主人為它卸下了脖套和木鞍,並在鬃毛或尾上繫上紅色布條,不作吆喝鞭打,任其在村頭田間悠閑自得地隨意行走,吃著人們為它們准備的平時很少吃到的食物,儼然是一位貴賓,享受著人們對毛驢一年的辛勤勞作的感激之情。
我國陝北視驢為掌上明珠,陝北農村母驢生仔是大喜,和嬰兒滿月一樣替驢駒操辦「滿月」。
2003年12月21日,巴基斯坦南部海港城市卡拉奇,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驢車競跑大賽,挑戰10公里長的賽程。
2004年9月,山西省晉中市將承辦第六屆中國民間藝術節,在開幕式上,將有100輛驢車參加演出。
4. 毛驢的毛驢的品種
外貌體形:新疆驢體格矮小,體質乾燥結實,頭略偏大,耳直立,額寬,鼻短,耳殼內生滿短毛;頸薄,背平腰短,尻短斜,胸寬深不足,肋扁平;四肢較短,關節乾燥結實,蹄小質堅;毛多為灰色、黑色。
生產性能:新疆驢1周歲就有性慾,公驢2~3歲,母驢2歲就開始配種,在粗放的飼養和重役情況下很少發生營養不良和流產。幼駒成活率在90%以上。新疆兵團農八師150團曾引種關中驢與當地小毛驢雜交,其後代的體高達到120~125 厘米。吐魯番改良驢體高可達到125~130厘米。由此可引入大型驢種對新疆驢進行雜交改良,提高當地驢的體尺、體重、是肉驢飼養提高肉產量的重要途徑。 體形外貌:頭顯粗重,額寬隆,耳大長;胸淺窄,背腰短直,尻斜短,腹稍大;前肢端正,後肢稍外向,蹄小而尖堅;被毛厚密,毛以灰色為主,並有鷹膀,背淺,虎斑;其它部分為紅褐色。
生產性能:雲南驢性成熟早,2~3歲即可配種繁殖,一般3年2胎,如專門作肉驢飼養也可1年1胎,屠宰率45%~50%,凈肉率32%~37%, 每頭凈肉量為35千克左右。 體形外貌:各地的驢因產區不同,各有特點,但其共同點為:體高在 110厘米以下(較前兩種驢大)。結構良好,體軀短小,腹部稍大,被毛粗剛。頭大而長,額寬突,背腰平,胸窄淺,四肢結實,蹄小而圓。有青、灰、黑等多種毛色。其平均體尺也各不相同,滾沙驢107厘米,體重140~195千克,太行驢102.4厘米,內蒙古庫倉驢110厘米,沂蒙、蘇北、淮北的驢108厘米。
生產性能:繁殖性能好,適應性強,體重在140~170千克,屠宰率在52%。 體形外貌:關中驢體格高大,結構勻稱,體型略呈長方型。頭頸高揚,眼大而有神,前胸寬廣,肋弓開張良好,尻短斜,體態優美。90%以上為黑毛,少數為栗毛和青毛。
生產性能:在正常飼養情況下,幼驢生長發育很快。1.5 歲能達到成年驢體高的93.4%,並表現性成熟。3歲時候公母驢均可配種。公驢4~12歲配種能力最強,母驢終生產5~8胎。多年來關中驢一直是小型驢改良的重要父本驢種。特別對慶陽驢種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 恆遠德州驢驢
體型外貌:體格高大,結構勻稱,體型方正,頭頸軀干結構良好。公驢前軀寬大,頭頸高揚,眼大嘴齊,有悍威,背腰平直,尻稍斜,肋拱圓,四肢有力,關節明顯,蹄圓而質堅。毛色分三粉(鼻周圍粉白,眼周圍粉白,腹下粉白)的黑色和烏頭(全身毛為黑色)的兩種。其體高一般為128~130厘米,最高的可達 155厘米。
生產性能:生長發育快,12~15月齡性成熟,2.5歲開始配種。 母驢一般發情很有規律,終生可產駒10隻左右,25歲好驢仍有產駒的;公驢性慾旺盛,在一般情況下,射精量為70毫升,有時可達180毫升,精液品質好。 作為肉用驢飼養屠宰率可達53%,出肉率較高。為小型毛驢改良的優良父本品種。
5. 驢驢驢驢驢,驢驢驢驢驢,驢驢驢驢驢驢驢。一部動畫的主題曲
應該是花仙子的主題曲吧~堀江美都子 - 花の子ルンルン
下面是羅馬音,你對比一下吧~
RU RU RU N RU N RU N
SHI A WA SE O MO TA RA SU TO I WA RE TE RU
DO KO KA DE HI SO RI SA I TE I RU
HA NA O SA GA SHI TE HA NA O SA GA SHI TE I MA SU
KO SU MO SU WA BO U SHI NI NI A U
TA N PO PO WA O HI RU NE MA KU RA
A KA SHI A NO A-CHI O NE KE TE
A RU I TE I KI MA XIO U
WA TA SHI WA HA NA NO KO DE SU NA MA E WA RU N RU N DE SU
I TSU KA WA A NA TA NO SU MU MA CHI HE
I KU KA MO SHI RE MA SE N
RU RU RU N RU N RU N
NA NA I RO O ME JI RU SHI NI KIO U MO MA DA
SHI RA NA I MA CHI KA RU O I KU
HA NA O SA GA SHI TE HA NA O SA GA SHI TE I MA SU
KA TO RE A WA O XIA RE NA HU ZI N
HI MA WA RI WA I TA ZU RA ZA KA RI
BO DA I JIU NI I NO RI O KO ME TE
A RU I TE I KI MA XIO U
WA TA SHI WA HA NA NO KO DE SU NA MA E WA RU N RU N DE SU
DO KO KA DE A NA TA TO SU RE CHI GA U
SO U I U KI GA SHI MA SU
RU RU RU N RU N RU N
SHI RA BA RA WA YA SA SHI I A KU MA
HI NA GE SHI WA O XIA BE RI SU KI
NA MU NO KI NI O YA SU MI TSU GE TE
A RU I TE I KI MA XIO U
WA TA SHI WA HA NA NO KO DE SU NA MA E WA RU N RU N DE SU
MO U SU GU A NA TA TO TO MO DA CHI NI
NA RE RU TO O MO I MA SU
RU RU RU N RU N RU N
6. 關於贊美驢肉的廣告宣傳語,謝謝
天上飛禽地上驢
我們可以不吃魚
卻不可以不吃驢
驢肉不僅僅是
最好的滋補
還是最好的健康
7. 驢的拼音和組詞
[lǘ]。
部首:馬。
筆畫:7。
五筆:cynt。
五行:火。
解釋:(名)哺乳動物;比馬小;耳朵長;多用做力畜。
驢組詞
1、驢打滾[lǘ dǎ gǔn]
一種高利貸款。按約所定之期已到,都仍未還,則利息加倍計算,於是利上加利,越滾越多,如驢子翻身打滾一般,故稱為「驢打滾」。
2、野驢[yě lǘ]
一種體形似騾的群棲於草原、沙漠的野生哺乳動物。毛深棕色,背中央有一條褐色細線,腹部毛白色。
3、卸磨殺驢[xiè mò shā lǘ]
比喻達到目的以後,就殺掉曾經為自己出過力的人。
4、驢子[lǘ zi]
動物名。哺乳綱奇蹄目馬科。
8. 有一首歌的高潮是 驢驢驢驢 叫什麼名字 貌似是鳳凰傳奇唱的
那麼叫驢之歌好了。
9. 找一首歌 驢驢驢的
不是吧,應該是一首日本歌吧,哪有那麼多驢啊,應該是花仙子的主題歌吧,那裡有幾頭驢,一開始就有十多個然後就是日文了
10. 驢驢組詞有哪些
驢 lǘ
組詞
1、毛驢[ máo lǘ ]
一種矮小的驢。
2、驢王[ lǘ wáng ]
對凡劣王公的蔑稱。
3、驢頭[ lǘ tóu ]
亦作「 驢馬頭 」。詈詞。
4、驢車[ lǘ chē ]
驢拉的車。
5、走驢[ zǒu lǘ ]
1.騎驢疾行。2.供坐騎的驢子。
基本釋義
〈名〉
1.
(形聲。從馬,盧聲。本義:驢子。家畜名)
2.
同本義
驢,似馬,長耳。——《說文》。段注:「按,『驢、騾、駃騠』 太史公皆謂為 匈奴奇畜,本中國所不用,故字皆不見經傳,蓋 秦人造之耳。」
騰駕罷牛,驂蹇驢兮。——賈誼《吊屈原文》
騏驥不能與罷驢為駟。——《史記·日者列傳》
黔無驢。—— 唐· 柳宗元《三戒》
3.
又
主將適螻而麓不聞。——《國語·晉語》
驢不勝怒。
又如:驢頭(驢馬頭。罵人的話);驢王(指兇殘惡狠的人);驢年(古代以生肖紀年,十二肖中沒有驢。比喻沒有期限);驢券(比喻為文或說話不得要領);驢頹(罵男子的粗話。指公驢的生殖器);驢輦(用驢駕引的車子);驢生戟角(比喻不可能發生的事);驢鳴犬吠(比喻文章的鄙俗);驢前馬後(賤稱僕役、隨從。飢笑人自甘落後)
4.
詈詞。
如:驢鳥(罵男人的粗話);驢熊(孬種);驢頹(驢鳥)
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