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春天的烏鎮是什麼樣子
江南水鄉的古鎮,如詩如畫,如煙如夢,宛如一顆晶瑩剔透的明珠。小橋、流水、人家,給人以恬淡、清雅的美感。我嚮往烏鎮不僅源於此,還源於一顆對茅盾先生的敬仰之心。烏鎮 行至烏鎮,是在一個初春的早晨。 徜徉在烏鎮的青水古橋和街頭巷尾,沿著它的印花布前行,看它的青磚白瓦;看它的雕花門窗;看它的古色古香;我不得不驚嘆於烏鎮的獨特文化和江南神韻了。在烏鎮,俯拾是詩,仰首是畫,隨意變換一個視角,皆是一幅千年不凋的水墨風景。水令它纏綿;橋令它多彩;巷令它悠長;船令它詩意,千年一嘆里,我感受著它的美麗。 在導游的引導介紹下,我們拐進了文學大師茅盾故居以及先生孩提時的書院——立志書院。室內陳列著先生的著作和遺物,展示了先生極平凡而又極不平凡的一生,在這里書香滿溢,文氣逼人,依稀中我彷彿看到先生奮筆疾書的身影,無聲地告訴我:人生在世不可一味迷醉,還需立志拼搏。 午後,乘著晃悠的農家小船破水向前行去。櫓聲欸乃,小橋彎彎,從指間遺落的繽紛落英中感悲春秋;從綿綿柔柔的流水中領略淡泊和寧靜。夜晚,尋一處茶園,沏壺好茶,聽幾曲吳儂軟語的桐鄉花鼓戲,轉眼又來到西柵的大橋上,枕一個幽幽的水夢,帶著江南的秀麗婉約,安然入睡。 烏鎮雖然不大,但有太多的景點可看;有太多的文化可品。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地方有兩個,一個是宏源泰染坊;一個是三白酒作坊。我國的藍印花布在世界很有名氣,其原產地則是烏鎮,建立於宋元年間的宏源泰染坊是中國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染坊。穿過宅門走進染坊,一下子讓你驚嘆不已,幾十根高達數丈的木桿搭成的架子,懸掛著許多數十米長的藍印花布,隨風飄舞,瀟灑倜儻。曾在明朝被朱元璋欽點為貢品的三白酒,原產地也是烏鎮,在作坊後堂中整整齊齊地堆滿了加蓋封了的酒缸,場地中央旗桿上飄揚著古色古香的「酒」字幡旗,別有一番風韻,空氣中氤氳的酒香,讓遊人如醉如痴。 橋上、船上、茶園里、先生居所;處處留戀,留戀處處。我突然覺得自己像白讀了《林家鋪子》;白看了《似水年華》,也許應在哪天細雨叩窗的夜晚坐在烏鎮的一盞油燈下,再次捧著《子夜》細細品讀。 烏鎮以綿延不斷的方式穿越亘古悠長的歲月來到現在,流暢如行雲流水。它不僅僅是憑吊的古跡,更是心靈的憩園,讓人在千年韶光的底蘊中,拋卻塵世煩擾,重拾安詳與靜謐;也賦予了我馳騁在時空交錯里翩翩的思緒…… 烏鎮是美的,但我認為,最美的烏鎮應當是在春天,在柔柔春陽中;在綿綿春風中;在霏霏春雨中,在小河兩岸柳枝上的茸茸新綠中。
⑵ 烏鎮主要屬於哪種類型的旅遊資源品味高低烏鎮的開發現狀和保護情況
屬於人文旅抄游資源。屬於八大旅襲游資源中的遺址遺跡類。大眾品味,中檔。目前烏鎮有較為完善的開發和利用,宣傳力度也不錯,在全國有較高的知名度。對於景點的保護,基本做到不過度開發,保護其原有形態,不過由於旅遊人數過多而造成對遺跡的破壞時肯定有的,這也是旅遊業發展所不得不觸及到得問題。
⑶ 簡單介紹一下烏鎮
烏鎮作為江南水鄉六大古鎮之一,烏鎮距今已有1300年的建鎮歷史。除了擁有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風情和精巧雅緻的民居建築之外,烏鎮更多地飄逸著一股濃郁的歷史和文化氣息。 烏鎮的東、西、南、北四條老街呈「十」字交叉,構成雙棋盤式河街平行、水陸相鄰的古鎮格局。民居宅屋傍河而築,輔以河上石橋,體現了小橋、流水、古宅的江南古鎮風韻。烏鎮街道上清代的民居建築保存完好,梁、柱、門、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藝精湛。當地的居民至今仍住在這些老房子里。烏鎮旅遊,充滿了文化氣息。在這座小鎮,歷史上曾經出過64個進士,161個舉人。現代中國的文學巨匠——茅盾,也誕生在這個小鎮上。
⑷ 烏鎮景區介紹
東柵區,2001年,烏鎮保護開發東柵工程東柵景區正式對外開放,一期景區面積約0.46平方公里,保護建築面積近6萬平方米,是中國著名的古鎮旅遊勝地。景區遊程達2公里,由東柵老街、觀前街、河邊水閣、廊棚組成,工程全部完工後,東柵景區佔地面積約為1.98平方公里,設有十多個景點。
西柵景區,西柵位於烏鎮西大街,毗鄰古老的京杭大運河,並有公路直通江蘇、蘇州和桐鄉市區,交通十分便利,與東柵以旅遊觀光為主題不同,西柵打造的是商務旅遊、休閑度假為主。西柵景區佔地4.92平方公里,縱橫交叉河道9000多米,需坐渡船出入,有古橋72座,河道密度和石橋數均為全國古鎮之最,景區內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築25萬平方米,橫貫景區東西的西柵老街長度達1.8公里,兩岸臨河水閣綿延1.8公里余。景區北部區域則是五萬多平方米的天然濕地。
江南百床館,江南百床館,是中國第一家專門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館,坐落在烏鎮東大街210號,又稱趙家廳,面積約1200多平方米,內收數十張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館內第一展廳陳列的有:明·馬蹄足大筆管式架子床等,採用木架構造形式,強調傢具形體的線條形象;第二展廳的有清·拔步千工床等床,用料為黃楊木,長217公分,深366公分,高292公分,前後共有三疊,此床歷時3年方才雕成,用工千餘,故有其名。
江浙分府,江浙分府明代稱浙直分署,是烏鎮歷史上特有的一個政府機關。職掌巡鹽捕盜,兼理地方詞訟,俗稱二府衙門。自明朝嘉靖間設立,至民國初撤銷,幾經革復,數易其址,歷時三百七十餘年。
江南民俗館,展示了晚清至民國時期烏鎮民間有關壽慶禮儀、婚育習俗和歲時節令等民俗。蠟像塑出婚喪嫁娶的話劇。衣俗廳以實物、蠟像、照片等不同手段展示百餘年前江南民間穿著習俗。節俗廳通過一年不同節氣中烏鎮人不同的生活習俗,比如春節拜年、元宵走橋、清明香市、立夏秤人、端午吃粽、水龍大會、天貺曬蟲、中元河燈、中秋賞月、重陽登高、冬至祭祖等,展示江南水鄉。婚俗廳以喜堂拜堂為中心,通過新人、媒婆、父母等人物以及花轎、嫁妝等實物展示婚慶的熱鬧場景。壽俗廳以老人祝壽為主題,通過廳堂的吉慶實景和字畫、壽幛、壽桃、壽面等特有的做壽物品。
江南木雕陳列館,這里原是東柵徐家的豪宅,又名百花廳,以其木雕精美而聞名。的正室偏屋內更陳列了豐富的中國古代木雕精品器件。木雕館里的木雕取材豐富,有「八仙過海」、「郭子儀祝壽」等民間傳說,有「打漁」、「鬥蟋蟀」、「敲鑼打鼓」等生活場景,也有「龍鳳呈祥」、「松鼠吃葡萄」、「梅蘭竹菊」等傳統圖樣,刻畫出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民俗風情。
茅盾故居
余榴梁錢幣館,余榴梁,土生土長的烏鎮人,錢幣收藏大家,著有《中國花錢》、《中國鑒賞與收藏》、《錢幣》、《錢幣漫談》、《錢幣學鋼要》、《世界流通鑄幣》等十多部學術專著。他苦心集藏四十年,擁有世界上2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歷代錢幣近26000餘種,其中有金屬流通貨幣、紙幣、花錢等,材質有金、銀、銅、鐵、錫、鋁、鉛、銻、陶、鎳、紙、竹、骨、琉璃、塑料等15種,上起夏商,下至現代。
文昌閣,立志書院門前河埠上有一幢樓閣,名文昌閣。書院與閣之間,僅隔一條不寬的觀前街。舊時讀書人到文昌閣,一般都有下人陪同乘坐小船前來。小船就泊在閣下的河埠邊,讀書人上樓,下人就在過道兩旁的長凳上坐著等候。
修真觀,修真觀在烏鎮中市。北宋咸平元年(998年),道士張洞明在此結廬,修真得道,乃創建「修真觀」。修真觀與蘇州玄妙觀、濮院翔雲觀並稱江南三大道觀,地位極為崇高。修真觀共設三進,一進為山門,二進是東岳大殿,三進為玉皇閣;兩邊分設十殿閻王、瘟元帥、財神等配殿;山門前的廣場也依舊開闊宏暢。修真觀的山門正門上方掛有一特大算盤,下方書對聯一副:人有千算,天則一算,極具警世意味。
茅盾故居,茅盾故居是嘉興市迄今唯一的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烏鎮市河東側的觀前街17號,四開間兩進,層木結構樓房,坐北朝南,總面積約450平方米。故居分東西兩個單元,是茅盾的曾祖父分兩次購買。故居包括卧室、書房、餐廳等建築,其傢具與布置仍是茅盾當初居住時的樣子。
古戲台,修真觀戲台是道觀的附屬建築,建於清乾隆十四年(1749),與修真觀一樣屢遭毀損,但1919年的那次修繕後,便一直保持到今天。戲台佔地204平方米,北隔觀前街與修真觀相對,南臨東市河,東倚興華橋。戲台為歇山式屋頂。台為兩層,底層用磚石圍砌,進出有邊門和前門。邊門通河埠,底層後部有小梯通樓台,亦可通過翻板門從河埠下到船里。樓台分前後兩部分,後部是化妝室;前部是戲台,正對廣場。
匯源當鋪
在應家橋和南花橋之間,五開間的門面,樓上樓下,1.8米高的櫃台。據《烏青鎮志》記載,烏鎮典當行最多時達13家,到了1931年,只有匯源當1家還支撐。當鋪四周有高牆圍護,靠外牆腳均用一人頭高的條石築就,使盜賊無法翻牆、掘洞,更有高出屋頂的更樓有人日夜瞭望。大門用不易著火的厚實的銀杏木製成,外包鐵皮,內有堅實的門閂、落地閂。進門有關帝堂,以示忠義為本,兼有驅除邪惡的企求。頭埭為店廳,是收兌典物的交易場所,除匯源當外都設有高櫃台、木柵欄。當典物者遞上衣物後,聽憑當里朝奉居高臨下吆喝開價,低人一頭。後埭是庫房,為了防火,埭與埭的舍房各不相連,庭院中放了不少挑滿水的七石缸,稱之為「太平缸」。匯源當是徐東號第九世孫徐煥藻(茗香)於道光年間創辦的。
⑸ 烏鎮有哪些特點
http://ke..com/view/10390.htm
烏鎮,中國江南的封面。傳承千年的歷史文化 ; 淳樸秀美的水鄉風景;風味獨特的美食佳餚;繽紛多彩的民俗節日……深厚的人文積淀和亘古不變的生活方式使烏鎮成為了東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智慧的傳承伴隨脈脈書香,在這兒展現一幅迷人的歷史畫卷。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美麗。
烏鎮雖歷經2000多年滄桑,仍完整地保存著原有的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梁、柱、門、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藝精湛。當地的居民至今仍住在這些老房子里。全鎮以河成街,橋街相連,依河築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古色古香,水鎮一體,呈現一派古樸、明潔的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石板小路,古舊木屋,還有清清湖水的氣息,彷彿都在提示著一種情致,一種氛圍。
⑹ 想去烏鎮旅遊,求烏鎮旅遊簡介概括
烏鎮旅遊景點介紹之概況
走進烏鎮,白牆、黛瓦、小橋、流水,攜帶著中國水墨畫的氣息撲面而來,雕梁、畫棟、石巷、老屋,見證著歷史滄桑的風情畫卷映入眼簾。如果你覺得大多數江南水鄉都是這種感覺,那就請欣賞一下素有「水鄉吊腳樓」之稱的烏鎮「水閣」吧。它在江南水鄉中可是獨一無二的。烏鎮的古民居大多是以插入河中的木樁或石柱為支撐,上架橫梁並鋪設木板建成。這樣,房子的一半往往是懸空於水上,看上去頗具動感和美感。這就是烏鎮有名的一景——「人家盡枕河」。茅盾曾這樣描寫自己故鄉的水閣:「……人家的後門外就是河,站在後門口(那就是水閣的門)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夢回,可以聽得櫓聲矣欠乃,飄然而過……」當地人在水閣上飲食起居、品茗觀瀾,沐清風於身,攬明月入懷,枕槳聲入夢……真個是家家魏晉風度,人人東床坦腹。其悠閑自得的境界又有何處能夠比肩?
烏鎮是國家5A級景區,全國二十個黃金周預報景點及江南四大名鎮之一。烏鎮古時候稱為烏墩,春秋時此地為吳疆越界,到唐代咸通年間始稱烏鎮,具有六千餘年悠久歷史。烏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1991年,烏鎮被評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1999年,開始烏鎮保護和旅遊開發工程。在江南水鄉,有不少像烏鎮這樣的古鎮,美麗寧靜得像一顆顆珍珠。烏鎮除了擁有大家都具備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風情和精巧雅緻的民居建築之外,更多地飄逸著一股濃郁的歷史和文化氣息。這可能是烏鎮的歷史最為悠久、文化最為發達的的緣故。
烏鎮位於桐鄉市北部,西臨湖州市,北界江蘇省吳江縣,東南與濮院、龍翔街道等毗連,東北接嘉興市秀洲區。歷史上曾是兩省(浙江、江蘇)三府(嘉興、湖州、蘇州)七縣(桐鄉、石門、秀水、烏程、歸安、吳江、震澤)錯壤之地。今為附近鄉鎮經濟、文化、交通中心。烏鎮地勢平坦,無山丘,河流縱橫交織,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
⑺ 誰介紹一下烏鎮
烏鎮,中國江南的封面。傳承千年的歷史文化 ; 淳樸秀美的水鄉風景;風味獨特的美食佳餚;繽紛多彩的民俗節日……深厚的人文積淀和亘古不變的生活方式使烏鎮成為了東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智慧的傳承伴隨脈脈書香,在這兒展現一幅迷人的歷史畫卷。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美麗。
1991年,烏鎮被評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999年開始古鎮保護和旅遊開發工程,2000年推向市場,獲得巨大成功,現烏鎮景區已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是全國20個黃金周預報景點之一。
建築風格
烏鎮雖歷經2000多年滄桑,仍完整地保存著原有的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梁、柱、門、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藝精湛。當地的居民至今仍住在這些老房子里。全鎮以河成街,橋街相連,依河築屋,深宅大 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古色古香,水鎮一體,呈現一派古樸、明潔的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石板小路,古舊木屋,還有清清湖水的氣息,彷彿都在提示著一種情致,一種氛圍。
當地景點
桐鄉市烏鎮是個水鄉古鎮,鎮上有修真觀、昭明太子讀書處、唐代古銀杏、轉船灣、雙橋等景點,西柵老街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築群之一。烏鎮又是我國現代文學巨匠茅盾故里。鎮上的茅盾故居是茅盾的出生地,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側的立志書院是茅盾少年讀書處,現辟為茅盾紀念館。
閑話烏鎮
崔墨卿
江南四大名鎮之一的烏鎮,位於浙江省桐鄉市,這是個具有六千餘年悠久歷史的古鎮,曾名烏墩和青墩。烏鎮自古名人薈萃學子輩出,自宋至清千年時間里出貢生160人,舉人161人,進士及第64人,另有蔭功襲封者136人。烏鎮古代最大的名人是大分裂南北朝(公元420-589年)時梁朝的昭明太子蕭統,他曾在烏鎮築館讀書多年,並編撰了《昭明文選》,此書對中國文壇影響極大,可與《詩經》、《楚辭》並列。烏鎮最著名的文人就是沈雁冰先生了,他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任文化部長,其小說如《子夜》、《春蠶》、《林家鋪子》等是"五四"以來優秀文學的典範。
烏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一條流水貫穿全鎮,它以水為街,以岸為市,兩岸房屋建築全面向河水,形成了水鄉迷人的風光。水中不時有烏篷船依呀往返;岸邊店鋪林立叫賣聲不絕於耳。烏鎮最著名的產品有三,三白酒系純糧釀造,工藝古樸,酒香醇厚,飲後三日不絕於口。蠟染花布藍白相間,點綴出江南特有風情。姑嫂餅香酥脆甜聲名遠播四海。
烏鎮最具特色的是它的明清以來的木床展覽,它設在鎮頭一間大屋內,從富商大賈到極普通的平民百姓的各式木床無不具備,從一床一室到一床多室(床內備有化妝間、衛生間、僕人間等)。既有貴胄們的奢華,也有普通百姓的儉朴,此展覽是中國床文化的集大成者。
沈雁冰先生的故居在烏鎮的中央部分,據說這里本不是他的祖居,當年的祖居在烏鎮的鄉下。此處房屋是他成名後用稿費自行建造的一個住所,故居包括卧室、書房、餐廳等建築,其傢具與布置仍是先生當初居住時的樣子。離沈雁冰先生故居不足百米的地方,有一處大家的庭院,規模遠遠超過了沈宅,其大廳中高懸一幅官員的畫像,其人身著清朝官服,頂戴花翎一應俱全,儼然當朝一品的樣子。看後使人不解,經詢問方知此人乃是清同光朝的刑部官員夏同善。其宅第為夏同善的外祖父家,其中還有一段與《楊乃武與小白菜》有關的故事。
夏同善本是浙江錢塘人(今杭州市),夏自幼喪母,後其父續娶之女為桐鄉烏鎮人。繼母婚後對夏同善關懷備至如同己出,在夏同善幼年讀書之時,杭州城裡其熱無比,因此年年夏天他便到烏鎮讀書,年深日久烏鎮就成了夏同善的第二個故鄉了。
《楊乃武與小白菜》這個轟動江南的四大奇案之一,發生在杭州府餘杭縣,離烏鎮及杭州都不過百里之遙。此案最後的審判者夏同善又與楊乃武有些瓜葛,一說楊乃武胞姐楊淑英年輕時曾做過夏同善繼母的傭人,通過夏同善的指點,楊淑英才到北京的刑部大堂告御狀,使楊乃武一案終於得以昭雪。其中另一說更為重要,是慈禧太後與慈安太後矛盾日深,而此時主政杭州府及餘杭縣的大小官員俱是慈禧的心腹之人,慈安太後在恭親王的支持下,借《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為把柄,查處了百餘名杭州府的官員,狠狠打擊了慈禧太後在江南的勢力,才使楊乃武和小白菜走出了獄門。
《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昭雪後,楊乃武雖然已是舉人但從此終生不第,以懸壺濟世度過了餘生。而小白菜葛秀姑卻來到了桐鄉的烏鎮,來到了夏同善的外祖母家,為報答夏同善的救命之恩,情願為他疊被鋪床,侍奉晨昏三月有餘,然後到烏鎮的一個尼姑庵削發為尼。今天懸掛夏同善畫像的大廳就是夏同善與小白菜當年交好的地方。
烏鎮名吃
烏鎮名吃
紅燒羊肉:
烏鎮的紅燒羊肉選料十分講究,一定要以當年的「花窠羊」即青年湖羊為原料,這種羊肉肉嫩脂肪少,皮細潔多膏,是烏鎮冬令不可少的進補菜,民間有「一冬羊肉,賽過幾斤人參」的說法。
白水魚:
烏鎮水域的野生魚類,生長在無污染的河流中,其肉嫩味美,屬稀有淡水珍品。無論清蒸、紅燒,都是難得美味。
桐鄉橘李:
檇李是古今稀有的珍果,也是桐鄉一帶的傳統名果,其盛名傳於天下,身價百倍。原因是檇李果大色艷,核小肉厚,漿液甘美,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為群李之冠,成熟之後可一吮而盡。古時檇李是獻給帝王的「貢品」珍果,歷代文人逸士亦為之傾倒,留下許多美麗的傳說和詩篇。
手工醬:
中國是醬油生產起源最早的國家,距今已經有二千多年歷史,均以天然發酵、釀制。清咸豐九年(1859年),鎮人陶敘昌創立了以自己名字為號的敘昌醬園,此為烏鎮有歷史記載以來的最早的醬園。一百多年來,敘昌醬園產品的風格與品質始終如一。
敘昌醬園前店後坊,自產自銷。主要產品有陶敘昌牌豆瓣醬、醬油、醬菜等。醬品採用優質黃豆、蠶豆、小麥等原料,利用竹匾制曲,經過長達半年的自然曬露、發酵,手工精製,古法釀制,不含人工香精、色素、防腐劑,醬香濃郁,天然風味。
三白酒:
三白酒是烏鎮人的美酒,天然原料純手工釀成。何謂三白酒?《烏青鎮志》上說:「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此酒醇厚清純、香甜可口,男女老少皆宜飲用。以其香氣濃郁、酒味醇厚、入口綿甜、回味爽凈、余香不絕而名聲遠揚。幾百年來風靡江南,經久不衰。
三白酒除了55℃的三白酒外,還生產12℃的白糯米酒以及4℃的甜白酒。
姑嫂餅:
烏鎮著名的傳統糕點之一。工藝雖不復雜,卻有獨家配方相傳,是一種老少咸宜的地方小食。它油潤麻香,入口酥、松、糯,咸甜適中,充滿鄉野風味卻又毫不粗礪,有芝麻、花生等各種口味。
定勝糕:
烏鎮自古以讀書為榮,古時讀書人考狀元,親朋好友都要做幾籠香甜糯軟的定勝糕送行,表達金榜題名的良好祝願。用嫩艾、小棘姆草等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色的青團芬芳柔軟,充滿大自然的氣息;泡製20多個小時的臭豆乾或清蒸或油炸,也是烏鎮一絕。
熏豆茶:
又稱烘豆茶,主要原料是薰豆,輔料有桂花、炒芝麻、橙皮、蘿卜絲、蘇子、炒柏子等,故烏鎮人有「吃茶」一說。薰豆茶香氣馥郁,是富有滋補功能的待客上品。
三珍醬雞:
選用本地農民當年放養的土種雌雞作原料。整隻原汁浸燒,三次出湯;再放入上等醬油、黃酒、白糖和香料等佐料燜燒;出鍋後又得塗上一層麻油,外觀醬紅油亮,入口脆嫩鮮美,後味無盡,現已有方便攜帶的真空包裝產品。
杭白菊:
杭白菊其實並不產於杭州。1999年5月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中國杭白菊之鄉」的桐鄉市,杭白菊的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90%以上,是杭白菊的中國原產地,享有「杭白貢菊與龍井名茶」並提的榮耀。杭白菊又稱甘菊,是我國傳統的栽培葯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葯材「浙八味」之一。烏鎮白菊花瓣潔白如玉,花蕊金黃,朵大肉厚,香濃而幽雅,味甘而醇郁。
經現代醫葯理證明:杭白菊具有止痢、消炎、明目、降壓、降脂、強身的作用,用作泡茶,是清涼解渴的好飲料;用作沐浴,則潤滑肌膚,消痱止癢。近年來,杭白菊的製作已由灶蒸日曬發展為微波乾燥,真空包裝,品質尤佳。
⑻ 烏鎮文化節手抄報怎麼畫
在網上搜些哪裡的文化背景知識
再畫些小圖片
版面看你怎麼設計就行了
不難
要再不會
就搜其他手抄報
改改也行
⑼ 西塘和烏鎮比哪個好玩
去過烏鎮,沒去過西塘。烏鎮分東柵和西柵,東柵比較有原滋原味一點,人工開發痕跡比較少,還保留了原有的民風和古韻,大家常見的烏鎮宣傳畫上的景色,就是東柵,但東柵都是民居,沒有住宿;西柵則比較商業化,有民居、酒吧、各個展覽館,並且住宿都在西柵,景區統一管理,價格較貴,但要欣賞烏鎮的夜景,也只能住在西柵。總之,沒去烏鎮心裡會覺得遺憾,去了之後覺得也就是這樣吧。
⑽ 在線坐等請會ps高手在線製作關於 周庄 烏鎮 兩張海報
1265847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