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尋一則家電以舊換新廣播稿 謝謝
小心碰頭。
小心地滑。
在我們的超市中,廣播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商品促銷工具,是顧客在進入我們商場時的第一印象。遺憾的是,很多管理層都不能夠意識到或讓其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如果在我們的日常營運中能夠非常恰當地運用了廣播進行促銷商品的話,我認為至少要比沒用廣播進行促銷地銷售高二倍以上。當顧客在商場中不但能夠聽到優美的背景音樂,各種安全購物的提示,而且經常能夠聽到各種誘人的商品促銷信息,我想顧客這時心理肯定是非常舒暢的,是一次美妙的享受購物旅;相反,如果我們的廣播雜亂無章,促銷信息多得讓人耳不暇接,這就是一次痛苦的購物,顧客可能會爭先恐後地跑出商場了,這當然是很誇張,但我們難道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我想廣播的內容要想能吸引到觀眾的注意,首先需要的是廣播員的素質。我以前在沃爾瑪深圳蛇口分店就聽到過一個播音員的廣播,簡直是完美!我還以為是預先錄好音的呢,聲線甜美、吐字清晰、發音準確、語氣輕松自然、促銷的內容就跟在電台里聽到的廣告一樣,聽了以後你不但會對這個商品感興趣,你甚至還會想去見識一下這個人是不是跟她的聲音一樣的甜美,後來我聽說這個播音員是當時總經理從競爭對手那裡專門挖過來的。而相反,如果這個播音員廣播的內容粘粘糊糊、生澀僵硬、吞吞吐吐、言語還帶有嚴重的方言,我想顧客在這個時候肯定會大皺眉頭,對這個超市的信心也會降低,超市的整體形象我估計在他心目中也會扣分。
其次在廣播時的商品內容,也很重要。不要只廣播一些乾巴巴的商品價格信息,「從XX元降到XX元」。內容豐富一點,多元化一點。比如在南方地區潮濕陰冷的季節,就可以向顧客廣播:「顧客朋友們,每年的這個時候,就是陰雨紛紛的梅雨季節了,我們家裡的衣服、地板等總是濕漉漉的,如果時間一長,甚至會長出毛來,孳生細菌,對於我們的身心健康極為有害。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這個問題,在我們商場X樓的XX號通道有各種品牌的抽濕劑,價錢非常合適,請各位顧客前往選購。」這樣就能使顧客產生一種親切感,一種非常人性化的關懷,而非僅僅是商品的售買的關系了。我們應該盡量多一些高毛利的商品促銷信息,當然一些直接的降價信息,也應該偶爾的插播,尤其是降幅很大的,包括是讓利和清倉商品,要提醒顧客及時購買,否則就是沒貨了。而各個部門交給廣播員廣播的稿子,管理層事先就應該仔細地審核,千萬字跡要工整,文理通順口語化(書面語言越少越好),能使廣播員一口氣就廣播下去,難道她在念稿子的時候,還要一個字一個字地辨認而讀得結結巴巴嗎?在廣播時對廣播員的綜合素質要求也應該高,邏輯能力、文字組織能力等等,我經常在超市聽到如此的廣播:哪位顧客丟失了一位小孩,請到XX地方認領。小孩搞得像一個東西一樣「丟失」了,而非「走失」,弄得人是啼笑皆非。
再有就是我們在每一天的超市營運中,應該注意各個時間段的顧客群,從而進行針對性的廣播。如在上午,我們的顧客基本上都是一些參加晨練的老頭老太太,或者一些家庭主婦,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多一些食品的促銷,包括一些寵物食品,如果蔬、雞蛋、油米、麵包、牛奶等等;在中午和下午用餐時間就應該多廣播一些熟食、快餐、麵包、方便食品、飲料等等;下午時候,在超市裡的顧客則是一些休閑的、無所事事的,或者是一些外地來的人,我們就應該多廣播一些飲料、圖書、影碟、家電、玩具、本地土特產等等;而晚上的時間,從七點到九點,應該來說是在超市中一天最繁忙的時候了,這個時候通常是一家老小齊齊出動,他們多會購買一些明天的早餐,方便食品,家裡用的著的非食品,如五金、家居、玩具、體育用品、家電、日用品、清潔用品等等,我們這時就應該多廣播一些這方面的內容,投顧客所好。
除了這些之外,我們也可以在特別的節日里能夠提供點歌的服務,如母親節、父親節、情人節、六一節等,供顧客點播給親愛的人;在一些特別或傳統的節日里,我們又可將這些節日的由來,有哪些民間傳說,有那些慶祝的活動,需要購買什麼物品,有什麼特別的意義等等,比如情人節是如何來的,需要買多少的玫瑰和巧克力,玫瑰的多少都代表什麼含義。尤其是在少數民族較多或有很多本地節日的,像在廈門,就有什麼「博餅節」,廣東有「荔枝節」,還有像少數民族的「潑水節」等等,這些節日的宣傳,一來勾起了老顧客的回憶和感情,二來可使年輕人更加了解我們的民族傳統,三是使一些外來的遊客能感覺到新鮮;又可以在一
Ⅱ 參加博餅抽獎,中了最大的獎(300幣),可是第二天一樣的活動,商量把獎勵設置成1000幣,合理嗎
可以,是合理的,商家做什麼活動都由他們自己策劃,就像商家昨天打5折,今天就打3折了,這是他們的自由,只是在不是最優惠的力度下購買會有些心裡不平衡,這也正常,但是只能承受,沒有權益申訴。
Ⅲ 中秋博餅1500元一桌, 獎品該怎麼設
分6個等級,從上到下,獎品一直變多,價值變小就是了。
每桌需要:
狀元 1個
對堂 2個
三紅 4個
四進 8個
二舉 16個
一秀 32個
可以購買些小家電,床單被單三件套,空調被等,還有衛浴以及日用洗滌用品。
至於去哪采購,可以直接打移動的12 580,連獎品怎麼設都省了,他們直接有博餅套餐的,送貨上門,或者可以搜「飛購商城」看看,跟移動合作的,也有博餅套餐。
Ⅳ 廈門民間習俗中秋博餅活動將在哪裡舉行
廈門特有的民抄間習俗――中秋博餅,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廈門將在線上舉行「海外十五城博餅民俗活動」,在全球范圍內甄選15個重點客源國城市,推介這項傳統民俗文化活動。
廈門市旅發委相關人士介紹說,以往,博餅民俗活動主要以廈門市民為主,從今年開始該市將加大面向遊客和旅行商的宣傳,引導他們在農歷八月到廈門參加博餅活動,以口碑營銷和體驗營銷,吸引更多的境內外遊客知曉和參與體驗廈門中秋博餅民俗活動。
Ⅳ 中秋博餅。。五個一帶一個四。那叫什麼。比4個四大嗎
六粒骰子有五粒相同(除四點外),就叫五子帶另外那個點數
只要是五粒相同的,一定比四個四大,當然,除了四個四加兩個一,那個是狀元插金花
Ⅵ 廈門中秋節博餅的來歷
中秋,是廈門最隆重最熱鬧最有特色的一個節日,就是春節也無法和中秋相比。在廈門,甚至有"小春節、大中秋"之說。中秋的大,源於中秋有一個民俗活動――博餅。說到博餅,那話就多了。
先說它的起源。傳說是三百多年前,民族英雄鄭成功以廈門為根據地,驅逐荷夷收復台灣。鄭成功的士兵基本上來自福建、廣東各地,到中秋節前後,士兵們思念親人。鄭成功的部將洪旭,為了撫慰士兵離鄉背井、思親想家之念,激勵士兵先國後家,克敵制勝的鬥志,便與兵部衙堂的屬員,經過一番籌謀,巧設"中秋會餅", 通過"擲骰子"活動讓士兵們賞月玩餅、品茗談天。
中秋會餅每會有63塊餅,隱含七九六十三之數,因為三、九是我國民間的吉利數。會餅模仿科舉制,設狀元l個,直徑20厘米,宛似一輪明月,餅上雕印有"嫦娥奔月"、"桂樹玉兔"等圖案;對堂(榜眼)2個,直徑13厘米左右;另外還有三紅(探花)4個,四進(進士)8個,二舉(舉人)16個,一秀(秀才)32個,會餅的直徑依次減少,最小的大約1.7厘米。它們分別代表文或武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由於博狀元寓教於樂,活潑有趣,所以鄭成功特別批准從八月十三日至十八日,軍中按單雙日分批輪流賞月博餅。
每當中秋佳節,明月高懸,海風習習,濤聲陣陣,勇士們就圍著中秋會餅博狀元。後來,這種游戲從軍旅傳入民間,成為廈門特有的民間習俗,流傳至今。
雖說中秋是農歷的八月十五,但八月初五以後,廈門的大街小巷"克啷啷"的擲骰子聲,就日復一日地喧鬧起來。到了八月十五前後,不用任何人發動、組織、宣傳,也不在乎是拜上帝的、信佛祖的,家家戶戶都在博餅。可以說博餅在廈門是中秋節家庭團圓、友人相聚的一種休閑娛樂活動。
現在就來說說博餅到底有哪些規則。
博餅的瓷碗一個,越大越好;骰子六粒。推薦一位長者用兩粒骰子擲出第一位投擲者,然後大家依次向碗中投擲。
四粒紅四點,二粒紅一點,叫狀元插金花;五粒紅四點,叫五王;五粒一點(或二點、三點、五點、六點),叫五子;四粒紅四點,叫狀元。以上四種都可以得狀元,就看誰擲的大。狀元插金花是最最大的,很少見,後面三種依次大小。如果是同一種,比如都是五王或五子或四個紅四,就看誰的另外的骰子加起來的點數大。如果點數相同,先擲出的得狀元。有時會有人擲出六粒六點(或二點、三點、五點),叫勃黑六,這時會餅有大家平分或哄搶。風俗認為這是不好的數字。同時出現一、二、三、四、五、六點,叫對堂;三粒紅四點,叫三紅;四粒一點(或二點、三點、五點、六點),叫四進;兩粒紅四點,叫二舉;一粒紅四點,叫一秀。
如果沒有出現上述排列組合中的任何一種情形,則投擲者什麼也得不到;如果投擲過程中有骰子溢出瓷碗,則投擲者不僅什麼也得不到,下一輪還要輪空。
博的過程中,一秀、二舉、四進、狀元插金花,誰先博到誰先拿,直到拿完為止。三紅、對堂分配完後,後面博出的三紅、對堂可依次追繳前面的三紅、對堂。不過,這個追繳規則現在很少用了,基本上是誰先誰得,少了幾分熱鬧,多了幾分人情味。不過,狀元的爭奪還是很激烈的。只要東西沒博完,誰的狀元都不算數。只要後面的狀元超過你,狀元就是別人的了。有時,會有人博出幾個狀元,那就看你最後那個狀元了。有可能比前面的大,也有可能比前面的小,狀元也是搖擺不定的。
博餅也可以兼得,當五子得主的另1粒骰子是紅四點時,他還可以得一秀一個;當四進得主的另2粒骰子均為紅四點時,他還可以得二舉一個;當四進得主的另2粒骰子中只有一粒紅四點時,他還可以得一秀一個;如果一個排列組合可以符合多種情形時,按最大者算。如兩粒紅四點,得二舉一個,而不能得一秀兩個。如果狀元是狀元插金花,則可以兼得對堂。一般不追繳,只把沒有博走的對堂拿去。
中秋博餅,博的是一個開心,博的是一個好兆頭,大多數人都願意相信,博中狀元的人,一年運氣總是會特別好。即使博出狀元沒有拿到,也說明你一年的運氣不會很差。現在這種游戲活動不僅深受廈門人的喜愛,周邊地區也深受影響,逐漸開拓出閩南人一種獨特的月餅文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會餅中的月餅早就被其它的物品所取代。比如:牙膏、香皂、洗發水、沐浴露、床罩什麼的,只是基本規則沒有改變。
Ⅶ 鄭成功與博餅
鄭成功文化節分別—在台灣台南市辦了九屆。
在福建廈門市辦了二屆。
在福建泉州市辦了一屆。
各有各主題。
一、台灣台南市—2002年鄭成功文化節-鄭成功的一生。
2003年鄭成功文化節-國姓爺的事跡。
2004年鄭成功文化節-邁向成功之路。
2005年鄭成功文化節-蓽路藍縷。
2006年鄭成功文化節-王城氣度。
2007年鄭成功文化節-海洋台灣。
2008年鄭成功文化節-王者再臨。
2009年鄭成功文化節-成功領航。
2010年鄭成功文化節-揚帆再起。
二、福建廈門市—2009年鄭成功文化節-成功在思明。
2010年鄭成功文化節-攜手成功。
三、福建泉州市— 2010年鄭成功文化節-以「成功故里情兩岸一家親」為主題的首屆泉州鄭成功文化旅遊節在鄭成功故鄉南安市石井鎮舉行。同時舉行鄭成功文化主題公園奠基儀式。
廣泛宣傳英雄鄭成功的豐功偉績並傳承英雄鄭成功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