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初伏宣傳語

初伏宣傳語

發布時間:2022-06-12 01:22:11

Ⅰ 中國的節日都有哪些

1、七夕節

陰歷七月七日的晚上稱「七夕」。中國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此夜在天河鵲橋相會。所謂乞巧,即在月光對著織女星用綵線穿針,如能穿過七枚大小不同的針眼,就算很「巧」了。農諺上說「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鐮割好稻。」這又是磨鐮刀准備收割早稻的時候。

2、寒食節

清明節前一天舊俗中的一個節日,在清明節前一天(一種說法是清明前兩天)(現大多和清明寒食一起過的習俗)。

春秋時已出亡多年的晉國公子重耳回國即位[即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綿山改為「介山」,立祠祭祀介子推,並把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全國禁動煙火,只吃冷食。後來便形成了在這天寒食、掃墓的風俗。

3、中秋節

陰歷八月十五日,這一天正當秋季的正中,故稱「中秋」。到了晚上,月圓桂香,舊俗人們把它看作大團圓的象徵,要備上各種瓜果和熟食品,是賞月的佳節。中秋節還要吃月餅。

據傳說,元朝末年,廣大人民為了推翻殘暴的元朝統治,把發起暴動的日期寫在紙條上,放在月餅餡子里,以便互相秘密傳遞,號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義。終於在這一天爆發了全國規模的農民大起義,推翻了腐朽透頂的元朝統治。此後,中秋吃月餅的風俗就更加廣泛地流傳開來。

4、重陽節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重陽又稱「踏秋」與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幾個傳統節日之一。

5、寒衣節

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鬼頭日」,時間在每年農歷十月初一,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

寒衣節流行於北方,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謂之「送寒衣」。同時,這一天也標志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Ⅱ 廣告詞「三伏天的日頭火辣辣……」 是哪個廣告

聖泉啤酒,「清涼涼的聖泉一口乾了它,再熱、再辣,咱也不怕……」

閱讀全文

與初伏宣傳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呼吸內科進修生培訓方案 瀏覽:890
貧困對象農技培訓方案 瀏覽:598
201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商務部 瀏覽:536
籃球新生杯贊助策劃方案 瀏覽:566
公司處理公關事件的策劃方案 瀏覽:878
互聯網企業新員工培訓方案ppt模板 瀏覽:862
松山湖景區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808
白酒品牌策劃方案 瀏覽:413
自然教育基地規劃設計方案策劃 瀏覽:715
怎樣學好電子商務 瀏覽:213
教工培訓方案 瀏覽:691
上海宜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招聘信息 瀏覽:176
旅遊方案策劃書怎麼寫 瀏覽:935
茶葉五一活動促銷方案 瀏覽:356
校園視頻拍攝策劃方案 瀏覽:938
電網調度培訓方案 瀏覽:802
哪裡有賣電子商務會計書 瀏覽:164
2011年電子商務發生的大事 瀏覽:231
寧波電子商務園區 瀏覽:211
鄉鎮衛生院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實施方案 瀏覽: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