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寧王宣傳照

寧王宣傳照

發布時間:2022-06-03 01:57:40

Ⅰ 明朝王守仁的光榮事跡

童年生活
王陽明於明憲宗成化八年(1472年)九月三十日亥時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官宦世家,其遠祖為東晉權臣王導[1][2]。其父王華,成化十七年(1481年)狀元,為官頗有情操,為明孝宗器用,歷任禮部侍郎。正德年間因得罪劉瑾,被外派南京吏部尚書,又被貶職,之後被罷免[3]。據《年譜》記載,王守仁出生前夕祖母夢見有人從雲中送子來,夢醒時他剛好出生,祖父王倫便為他起名叫王雲,鄉中人亦稱其降生處為「瑞雲樓」。然而,他到了五歲還不會說話,一天一位奇特的人經過,撫摸他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意指他的名字「雲」道破了他出生的秘密。其祖父恍然醒悟,遂更其名為守仁,此後他便開口說話了[4]。和通常的書香門第不同,年輕的王守仁則經常跟從父親出遊居庸關、山海關,並時常出關外,縱覽山川地理[5]。
思想演變
十七歲時,他到南昌與諸養和之女諸氏成婚,可在結婚的當天,大家都找不到他。原來這天他閑逛中進了主奉道教旌陽真君的鐵柱宮,遇見一道士在那裡打坐,他就向道士請教,道士給他講了一回養生術,他便與道士相對靜坐忘歸,直到第二天岳父才把他喚回去。十八歲時,與夫人諸氏歸餘姚,船過廣信,王陽明拜謁婁諒。婁諒向他講授「格物致知」之學,王陽明甚喜。之後他遍讀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謂「物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學說。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從此,王陽明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二十歲時,王守仁第一次參加鄉試,中舉人[6],之後的他更加適才討論軍事,並且善於射箭[7]。然而,二十二歲時考進士不中,內閣首輔李東陽對其笑道:「你這次不中,來科必中狀元,試作來科狀元賦。」王陽明懸筆立就,朝中諸老驚為天才。嫉妒者議論說,這個年輕人若中了上第,必然目中無人。二十五歲再考時被忌者所壓,又未考中。同學中有人以不中舉為恥者,他笑道:「汝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為恥。」二十七歲,他在讀朱熹的《上光宗疏》,讀到講到:「居敬持志為讀書之本,循序致精為讀書之法。」於是王陽明開始懊悔以前讀書雖然勤奮卻無所得,都是因為自己過於貪圖讀書的速度。於是他開始循序以求,但終於認識到「物理吾心,終判為二」,以致舊病又復發,這時見到有道士談養生之說便因之而喜。
弘治十二年,二十八歲的他參加禮部會試,因考試出色,舉南宮第二人,賜二甲進士第七人,觀政工部。出使治葬前威寧伯王越,還朝後上奏談論西北邊疆防備等八件事情,隨後授刑部主事,在江北等地決斷囚獄,隨後因病請求歸鄉。久之,起用授兵部主事[8]。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劉瑾擅政,並逮捕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餘人。王守仁上疏論救,而觸怒劉瑾,被施廷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貴陽西北七十里,修文縣治)當驛丞。他來到中國西南山區,龍場萬山叢勃,苗、僚雜居。王守仁親自勸導當地民眾學習,受到民眾愛戴[9]。在這個時期,他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悟。王守仁認為,心是萬事萬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產物,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他在這段時期寫了「教條示龍場諸生」,史稱龍場悟道。其眾多弟子對於他的「心外無理,心外無物」理論迷惑不解,向他請教說:南山裡的花樹自開自落,與我心有何關系?他回答說:「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
不久,劉瑾被誅殺,王守仁升為廬陵縣令,後升為南京刑部主事,吏部尚書楊一清改其供職於驗封司。此後他屢次升遷,歷任考功司郎中。正德七年,再升南京太僕寺少卿[10]。正德九年,改鴻臚寺卿。
軍事功績
平定江西
正德十二年(1517年),江西南部以及江西、福建、廣東交界的山區爆發民變。山民依靠山地據洞築寨,自建軍隊,方圓近千里。地方官員無可奈何,遂上奏明廷。兵部舉薦時任右僉都御史的王守仁巡撫江西,鎮壓民變。
正德十三年(1518年)正月,王守仁平定池仲容(池大鬢)部,奏請設立和平縣,並興修縣學。三月,守仁抵達江西蒞任。他迅速調集三省兵力,鎮壓了信豐等地的民變。七月,王守仁念戰爭破壞巨大,上奏請求朝廷允准招安。明廷遂賜以節度地方軍政,准其便宜行事。十月,王守仁率兵攻破實力最強的江西崇義縣左溪藍天鳳、謝志山軍寨,並會師於左溪。王守仁並親自前往勸降。十一月,王守仁遣使招安,並攻破藍天鳳部。
擒獲寧王
王守仁一生最大的軍事功績,是平定南昌的寧王宸濠之亂。王守仁將去福建剿匪時(無大量軍隊),所率部隊行軍剛到豐城,寧王朱宸濠突然舉事。因此王守仁積極備戰,調配軍糧,修治器械,然後發出討賊檄文,公布寧王的罪狀,要求各地起兵勤王。
當時,王守仁最為擔心者,就是寧王揮師東下,佔領故都南京金陵。如果南京失守,寧王就有了稱帝的資本,同時也佔了地利,那就不容易消滅了。王守仁虛張聲勢,利用假宣傳假情報,擾亂寧王的視線,逼他做出錯誤的判斷,以為各路大軍已經組成合圍態勢。同時使用反間計,使寧王猜疑自己部下的進攻南京策略。寧王果然上當,有半個月時間猶豫觀望、不知所措,沒敢發兵攻打南京。王守仁利用這一時機,做好了防守南京的准備,使寧王欲攻南京,已無可能。
七月,寧王率六萬士卒,攻下九江、南康,渡長江攻安慶。王守仁這時已經調集了八萬大軍(主要成份為雜牌兵,包含各地民兵,農民及土匪),對外號稱三十萬。有人指出應該急救安慶,王守仁說:「現在九江、南康已經被敵軍佔領,如果我們越過南昌跨江救援安慶,就會腹背受敵。現在南昌空虛,我軍銳氣正盛,可以一舉攻破。敵軍聽說南昌失守,定會回師來救,這時我們在鄱陽湖迎擊他,肯定能取得勝利。」
南昌很快攻破,停了兩日,王守仁便派諸將分五路迎擊回援南昌的寧王大軍。四路分兵迎進,一路設伏。交戰以後,寧王大軍很快腹背受敵,被分割成幾部分,後又中了埋伏,慘遭大敗,潰逃退守八字腦地區。寧王眼觀局勢不妙,急忙調九江、南康的精銳部隊出擊,王守仁派幾路大軍迎戰並取南康。
這一仗打得相當激烈,是關鍵的一戰。官軍一度退卻,王守仁部將吉安太守伍文定立即斬殺了後退之人,命令諸軍一決死戰。最後終於打敗了寧王軍,寧王軍退保樵舍地區,將大船結成方陣,寧王拿出金銀珠寶犒賞將士,要求他們死力一搏。
但寧王軍隊的方陣被王守仁看出破綻,他決定仿效赤壁之戰,放火燒船。第二天,寧王群臣聚集在一起,正在船上召開「早朝」會議,王守仁大軍殺到,用小船裝草,迎風縱火,燒毀了寧王的副船,王妃婁氏以下的宮人以及文武官員們紛紛跳水自殺。寧王的大船擱淺,不能行動,倉促間換乘小船逃命,被王陽明的部下王冕部追上擒獲,寧王的其它文武大臣也成了階下囚。不久,南康、九江也被官軍攻陷,寧王之亂全面平息,前後只有三十五天時間。王守仁因此而獲「大明軍神」之稱 [1]。
後來,明武宗以「威武大將軍朱壽」之化名出征,宦官有意釋放寧王,讓武宗與寧王打一仗並親自俘獲,藉此討好皇上。王陽明對宦官張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明這樣做會死更多人。最後協調結果是:讓明武宗到了南京,再放出寧王讓皇帝俘虜,高興一下。
平寧王《記功碑》全文:
正德己卯,六月乙亥,宸濠以南昌叛,稱兵向闕。破南康、九江,攻安慶,遠近震動。
七月辛亥,臣守仁以列郡之兵復南昌,宸濠擒,余黨悉定。當是時,天子聞變赫怒,親統六師臨討,遂俘宸濠以歸。
於赫皇威,神武不殺。如霆之震,靡擊而折。神器有歸,孰敢窺竊。天鑒於宸濠,式昭皇靈,以嘉靖我邦國。
正德庚辰正月晦,都督軍務都御史,王守仁書。從征官屬列於左方。
軍功封爵
正德十六年正德皇帝朱厚照去世,新皇帝朱厚熜繼帝位,因念王陽明平定寧王之亂,特敕封其為新建伯、奉天翊衛推誠宣力守正文臣、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兼南京兵部尚書、照舊參贊機務,並於嘉靖二年在紹興開建新建伯府。
明朝文官封爵屈指可數,無軍功不得封爵,王陽明是明朝開國以來第二位因軍功封爵的文官,南京兵部尚書掛參贊機務銜與鎮守太監、南京守備共同負責南京軍務。
總督兩廣
明世宗嘉靖六年(1527年),兩廣事變,都御史姚鏌無力解決,嘉靖賜姚鏌致仕,任命王守仁以原職南京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擊潰了瑤族和僮族等少數民族的地方武裝。
病逝歸途
兩廣役後,陽明肺病加疾,上疏乞歸,於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歸途中病逝於江西省南安舟中。在臨終之際,他身邊學生問他有何遺言,他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卒後,朝廷予謚文成,贈光祿大夫、柱國、新建伯,隆慶時追封侯爵,稱新建侯。萬曆十二年從祀於孔廟。

Ⅱ 寧王叛亂過程

正德十四年(1519),朱宸濠借口明武宗荒淫無道,集兵號十萬造反,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率舟師下江,攻安慶。四十三天之後,朱宸濠大敗,與諸子、兄弟一起為王守仁所俘,押赴南京,又引出朱厚照再次平定「叛亂事件」,廢為庶人,伏誅,史稱「寧王之亂」或「宸濠之亂」。自此,寧藩被廢除。

Ⅲ 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里 寧王是由誰扮演的

周星馳 ·飾演· 唐伯虎
陳百祥 ·飾演· 祝枝山
谷德昭 ·飾演· 對穿腸
吳鎮宇 ·飾演·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林威 ·飾演· 寧王
黃霑 ·飾演· 華太師
鞏俐 ·飾演· 秋香
鄭佩佩 ·飾演· 華夫人
梁家仁 ·飾演· 華府護院
藍潔瑛 ·飾演· 唐伯虎的妻子
苑瓊丹 ·飾演· 石榴
劉家輝 ·飾演· 奪命書生

Ⅳ 王守仁為什麼被稱為「大明軍神」

Ⅳ 機靈小不懂中寧王扮演者是誰

是沈曉海飾演的,資料如下:
姓名:沈曉海
籍貫:黑龍江/伊春
身高:179公分
體重:67公斤
血型:O型
星座:天秤座
出生日期:1977年10月5日
學歷: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
愛好:騎馬、游泳、唱歌
第一部作品:《夢在伊林山》
對海迷說的話:
等待吧,我不會令你們失望的!

Ⅵ 那個王守仁打寧王是寧王不禁打還是王守仁太厲害

二者兼有。
王守仁雖然歷史戰績極佳,可見實力不凡。但是他打寧王的時候帶領的是一群烏合之眾,還能打贏,說明對手確實也不夠強。

Ⅶ 雪佛蘭發布聯名戰車宣傳片無寧王,S9又做替補,寧王是要徹底涼了嗎

雪佛蘭發布聯名戰車宣傳片無寧王,S9又做替補,這是對寧王的懲罰,可以說是小懲大誡,並沒有網上說的那麼誇張徹底涼涼,只要寧王不想要自己的位置徹底被代替的話,能夠在接下來可以參加的比賽當中好好的發揮,還是會繼續打比賽,被重用的,畢竟寧王的實力擺在那裡。

如果寧王一直都是這樣的狀態的話,拿也是只能夠一首涼涼送給他,畢竟這是一個殘酷的時代,不論你之前是多麼的厲害,但是一旦影響到了自己的戰隊的話,他們也都不得不去採取一些措施,畢竟這個可是關乎到整個團隊的榮耀問題。希望寧王能吸取教訓,好好調整自己的狀態,不要因為其他原因影響以後比賽,影響自己的競技生涯。相信只要寧王好好的表現,以他的能力肯定可以越走越遠,不會涼涼。

Ⅷ 九藩第一狠人寧王, 是怎麼被朱棣威逼利誘造反的

朱元璋設立了九個藩王,其中有兩個勢力最大,分別是燕王和晉王。燕王朱棣先不說,一定是有勇有謀的,所以之後他發動靖難之戰拿到皇位;晉王略蠢,所以後來被朱元璋削爵,還是太子朱標說了好話才被恢復爵位。但是這兩個藩王不是最生猛的,要說生猛那就是寧王了。

為什麼說寧王生猛?因為他手下又一支當年最為強大的武裝部隊——朵顏三衛。

看名字就覺得這個部隊不是漢人,的確,這支部隊是當時的一支「國際戰隊」,都是由蒙古人組成的,蒙古人善戰是歷史出名,要不然中國元朝時期的版圖也不會那麼大。那麼,當時明朝滅了元朝,趕走蒙古人,為什麼這些蒙古人能心甘情願的給寧王賣命呢?

這就不得不說當時北元的統治了,元朝時期即使是蒙古族人做了最高統治者,但是他們仍然到百姓家去搶東西,而且戰爭前許諾戰利品歸個人所有,可是戰後卻都要上交。可是明朝就不一樣了,明朝軍隊按時發工資,蒙古士兵能穩穩的拿到工資,酒足飯飽後還能聽個小曲兒什麼的,所以這些蒙古士兵為了錢也心甘情願的為寧王賣命。後來這支部隊也同樣是因為錢背叛了寧王。

朱棣造反後,他雖然善於打仗,以少勝多的戰役也不少,可是按照儲備來說他和朱允?苫故遣盍頌?啵??災扉ζ惹鋅釋?約河幸恢С?康牟慷櫻?淮恚?溲杖?衛就是朱棣做夢都想得到的軍隊了。要想得到朵顏三衛,眼前最棘手的就是——寧王。

朱棣帶軍來到了寧王的屬地,寧王雖然在朱允?傻氖稚弦渤粵恕畢鞣?暗目嗤罰?墒撬?暇夠共幌朐旆矗?綣?扉τ惺裁聰敕ǎ????扉σ壞閶丈?純礎?墒茄嗤踔扉Φデ蠱ヂ淼睦吹攪順悄冢?獾故淺齪趿四?王的預料。朱棣和寧王說自己遭到了建文帝的迫害已經無路可去了,來這里是想讓寧王幫忙給朝廷說情,能不能赦免自己,而且自己好幾天都沒好好吃飯了,可不可以在這小住幾天。

寧王聽了朱棣的話,覺得朱棣並沒有傳說的那麼厲害,其實也只不過是一個軟蛋而已,他答應了朱棣的請求。朱棣這時候又小心翼翼的提出了第二個要求,注意「小心翼翼」,不得不佩服奧斯卡欠朱棣一個小金人,朱棣說:我的部下都在城外,多有不便,能不能允許手下部分進城,安排相關事宜,大軍是不會進城的。

寧王本來有所防範,但是聽到朱棣說大軍不進城,而且朱棣楚楚可憐的樣子,讓寧王答應了朱棣的要求。朱棣讓自己的部下進城,同時還有——錢。

過了一段時間,朱棣說要走,寧王心想終於送走了這個瘟神,畢竟朱棣是反賊,接觸的越多朱允?啥宰約壕馱郊臃婪丁D?王很開心要送朱棣出城,到了郊外,寧王說:可惜我沒有幫上老兄什麼。朱棣聽了寧王的話就破下驢:既然如此,那你就和我一起靖難怎麼樣?

在寧王這里住的幾天朱棣從來沒有說服寧王加入自己的隊伍,反而在郊外他這樣說讓寧王和自己一起干,寧王正色回答:如果大哥有什麼需要可以直接說,靖難就算了。這個時候的朱棣終於說了實話,他不但需要寧王,也需要寧王的朵顏三衛。

寧王這個時候才明白朱棣來他這里真正的目的,寧王說,難道你打算在我的管轄范圍內胡來么?朱棣笑:所以才讓你來郊外送我。說時遲那時快,朱棣的伏兵頃刻而出,而寧王卻再也叫不出自己引以為豪的朵顏三衛,因為為了錢的蒙古軍人早已經被買通,他們現在已經是朱棣的人了。

最後寧王只好就範,把自己辛苦培育出來的軍隊拱手讓人,最後踏上了靖難的路途。

Ⅸ 寧王在哪個朝代

寧王,唐、遼、元、明都封有寧王。其中較著名的有兩位,分別為明初代寧王朱權和四代寧王朱宸濠。一般史書、小說、影視劇中提及的寧王,多為後者或以其為原型,如《唐伯虎點秋香等。另外,在《周書.大誥》中,也以寧王來稱呼周文王、武王。
謂開國受命之王。多指周文王�p周武王。《書.大誥》:"用寧王遺我大寶�j,紹天明。"孫星衍注引鄭玄曰:"受命曰寧王。"孫星衍疏:"鄭注見《書》疏,雲'受命曰寧王'者,《君�】》雲'惟寧王德',鄭注雲'寧王者文王也'。又注《洛誥》雲'周公謂文王為寧成王亦謂武王為寧王。此一名而二人兼之。'"一說,寧王指文王,"寧"當作"文"。參閱曾運干《尚書正讀》。

Ⅹ 歷史上明朝寧王是怎麼死的

南昌明代寧王
朱元璋第十七子朱宸濠(1479年—1521年)
南昌明代寧王朱宸濠
資料
朱宸濠(1479-1521),明代藩王,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孫,寧康王的庶子。初封上高王。因寧康王沒有嫡子,他於弘治十二年(1499年)襲封寧王。
經歷
正德十四年(1519),朱宸濠借口明武宗荒淫無道,集兵號十萬造反,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率舟師下江,攻安慶。四十三天之後,朱宸濠大敗,與諸子、兄弟一起為王守仁所俘,押送北京,廢為庶人,伏誅,除其封國。
私下反叛朝廷
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六月,寧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反叛朝廷,成為明代中期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最大一次角逐,也給江西社會帶來了極大的混亂。
朱宸濠生性輕佻無威儀,卻善於以文行自飾;他在南昌巧取豪奪,貪婪地聚斂錢財,又有政治野心。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明武宗朱厚照即位,這個明史上有名的腐朽荒唐的皇帝有兩大帶根本性的缺陷:「嗜酒而荒其志,好勇而輕其身。」其結果是政事不問,大權旁落於以太監劉瑾為首的宦官手中;重用富於勇力的流氓式人物江彬,在其慫恿下,到處巡遊,進行兒戲式的出巡、征討,致使朝政極端腐敗,為寧王朱宸濠反叛朝廷、窺覬帝位提供了便利的條件。而寧夏寘鐇之亂,則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寧王朱宸濠的起兵反叛。為反對劉瑾的專權,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寧夏安化王朱寘鐇率兵發動叛亂,斬殺了劉瑾派往寧夏以「清理屯田」為名進行搜刮的大理寺少卿周東等人,這次叛亂從舉事到失敗,前後雖只歷經19天,但它卻直接導致了劉瑾的倒台、喪生,這無疑給不滿武宗統治的朱宸濠作出了示範。

閱讀全文

與寧王宣傳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鄭州同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靠譜不 瀏覽:329
管理樂園的營銷方案 瀏覽:274
c2c電子商務的現狀 瀏覽:989
電子商務專業找工作 瀏覽:614
支部黨員培訓方案 瀏覽:274
小型酒吧情人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65
蚌埠中恆電子商務 瀏覽:641
建立企業家培訓基地方案 瀏覽:770
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基地 瀏覽:203
杭州希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677
精神類葯品市場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27
前期網店策劃方案 瀏覽:309
營銷部績效管理方案 瀏覽:438
艾滋病宣傳策劃方案 瀏覽:346
517電信日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575
種子促銷活動語 瀏覽:438
南京農紛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8
簡述電子商務安全需求 瀏覽:908
2017年app推廣計劃方案 瀏覽:125
消防施工質量策劃方案 瀏覽: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