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放心糧油宣傳

放心糧油宣傳

發布時間:2022-05-29 16:40:40

『壹』 世界糧食日的活動內容(2009年)

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在挨餓?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自創立以來,不定期地進行了5次「世界糧食調查」。從這些調查的數據得出的結論是:飢餓不但沒有消除,反而在不斷擴大。1946年的「第一次世界糧食調查」,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1935~1939年的70個國家(佔世界總人口的90%)為對象,按「每日平均攝取熱量低於2250卡界定營養不良,得出的結論是:世界人口的大約半數處於營養不良狀態。1952年的「第二次世界糧食調查」,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6~1948年的70個國家為對象,所得出的結論是:總的營養水平比戰前降低,除北美、歐洲、大洋洲外的所有地區均未達到基準水平。1963年的「第三次世界糧食調查」,以1957~1959年的80個國家為對象,得出的結論是:發展中國家60%的人口處於營養不良狀態。1977年的第四次世界糧食調查統計分析了1972~1974年的數據,調查范圍擴大到162個國家。結論是全世界有4.55億人處於營養不良狀態,發展中國家人口的1/4都屬於這個范圍,尤其是兒童和婦女的營養不良更加嚴重。從世界性糧食情況惡化的角度來看,這無疑是一個警告。
1986年的第五次世界糧食調查的結果是:112個發展中國家(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除外)1979~1981年有3.35~4.49億人口處於營養不良狀態。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組織80年代初宣稱,世界穀物產量可以養活60億人口。但就在同一時期,全世界人口只有45億左右,可是卻有4.5億人挨餓。1995年,世界人口增長到57億,挨餓人口數字增加到10億。1972年,由於連續兩年氣候異常造成的世界性糧食歉收,加上前蘇聯大量搶購穀物,出現了世界性糧食危機,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於1973年和1974年,相繼召開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糧食會議,以喚起世界、特別是第三世界注意糧食及農業生產問題。但是,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世界糧食形勢反而更趨嚴重。據預測,在80年代世界糧食仍將趨向短缺。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關於世界糧食日的決議,正是在世界糧食供求矛盾日趨尖銳的背景下作出的。
聯合國糧農組織把1996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確定為「同飢餓與營養不良作斗爭」,1997年定為「投資糧食安全」,目的是動員世界力量,增加農業投入,增強糧食有效供給能力。許多國家政府對於舉辦「世界糧食日」的活動都很重視。有的國家首腦在這一天發表演講,有的國家舉行紀念會和發表紀念文章,有的國家科研機構發表糧食和農業科研成果,舉辦科學討論會等,以提高人們對糧食和農業重要性的認識,從而促進糧食及林業、牧業和漁業的發展。
2009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確定為「應對危機,實現糧食安全」,它強調了全球10.2億人營養不良的嚴重困境以及在當前蕭條的經濟環境下幫助飢餓人口的必要性。 20世紀以來,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不斷加快,特別是二戰以來,每37年世界人口就增加一倍,再加上經濟高速增長的需要,糧食供應受到前所未有的沉重壓力。1955-1985年間,世界的糧食產量翻了一番多,但在同一時期耕地面積只增加了15%。這些數據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糧食增產不僅僅由於耕地的增加,更多的是通過對土地的過分使用實現的;二是由於對耕地的過分使用,造成了土壤侵蝕和荒漠化等,最後不得不放棄一部分耕地。
土地的肥力主要是通過土地間歇休閑以再生養分來維持的。由於人口壓力的增加,必須生產更多的糧食,休耕地的面積必須縮減,久而久之使土壤變得越來越貧瘠,甚至完全喪失了生產能力。為了增加土地肥力,施用大量無機化肥是當今世界糧食增產的主要技術手段之一。然而,化肥對環境的危害卻被人們所忽視。農田所施用的任何種類的化肥,都不能全部被植物吸收利用。各種農作物對化肥的平均利用率為:氮40%~50%;磷10%~20%;鉀30%~50%。過剩的化肥對人類生存的環境構成很大的威脅。
1、化肥對水體的污染
氮、磷等營養物質過多,引起最嚴重的後果之一是水體的富營養化。水體的富營養化是水體衰老的自然過程,但化肥大大加速了這一過程。另一個嚴重後果是污染地下水。化肥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隨土壤中的水流移動,或透過土層進入地下水。
2、化肥對土壤的污染
長期過量而單純地施用化肥,會使土壤酸化或鹼化;另外,製造化肥的礦物原料及化工原料中,有的含有多種重金屬、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害成分,它們隨施肥進入農田,造成土壤污染。例如,施用磷肥不可避免地給土壤帶來鎘、鍶、氟、鈾、鐳、釷等有害物質。施用磷肥過多,會使土壤含鎘量比一般土壤高數十甚至上百倍。有些化肥中還含有有機污染物,如氨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酚,特別是用煉焦廠廢氣生產的氨水,含酚類超過千分之一,施用後造成土壤酚污染。
3、化肥對大氣的污染
化肥對大氣污染主要是氮肥分解成氨氣與反硝化過程中生成的 N2O 所造成的。氮氧化物氣體進入大氣使大氣質量變壞。特別是氧化二氮氣體在對流層內穩定,可上升至同溫層,在光化學作用下,與臭氧發生雙重反應:
N2O + O3-->NO + O2
NO + 02-->NO2 + O2
該反應消耗臭氧,破壞臭氧層。有人推測,到2000年時,臭氧將應氮肥的施用而減少2%。
4、近海生物受到化肥威脅
大量化肥的流失為「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豐富的營養條件,已成為海洋赤潮發生的主要誘發原因之一。赤潮的發生,使海域生態系統遭到破壞,魚類、貝類中毒或死亡。
5、化肥也會危害森林
西歐不少國家發現,一些遠離工業區和交通干線的農業種植區內,大量樹木不斷死亡。調查證實,使用的大量氮肥釋放出的刺激性氨氣,是除酸雨之外造成森林死亡的的另一個「禍首」。
氨氣被植物葉片吸收後就會形成鹼性的氨離子,並在植物體內積累起來,干擾重要的新陳代謝過程,損傷植物葉片細胞,阻礙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長,輕者植物葉片受氨氣的熏灼傷害,重者出現「氨中毒」和大面積葉片枯死。氨氣與氮氧化物共存是,二者對植物的損害具有協同效應,毒性更為強烈。
6、農葯對環境的影響
為了保證糧食生產,防治病蟲害的發生,農葯的使用已十分廣泛。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調查,如果不使用農葯,全世界糧食總收成的一半,將會被各種病、蟲、草害所吞嚼。使用了農葯,卻只挽回15%左右的損失。農葯既有對人類有利的一面,也有給環境帶來污染和危害的一面。
世界上農葯的品種約有500種以上。隨著各種農葯的大量使用,結果往往是害蟲、益蟲一起消滅,而害蟲的抗葯性越來越強,最後只好不斷加大葯量。真正作用與農業害蟲的農葯僅有10-30%左右,進入大氣、水體的部分約為20-30%,殘留在土壤中的約有50-60%。
大量使用農葯,或長期使用同一類農葯,能夠使許多害蟲產生抗葯性,連續使用農葯還會殺死益蟲、益鳥。所以,不合理的使用農葯不但不能徹底解決農業病蟲害問題,相反還會使許多原來危害不大或不難防治的蟲害變得不易防治。這樣就有可能使農葯用量越來越多,形成惡性循環,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污染也將逐漸加重。
7、農業灌溉對土壤的影響
農業灌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眾所周知的。我們來看看灌溉的負面影響。農業灌溉加速了水沖蝕,致使土壤板結,鹽鹼化。
8、農業灌溉對水環境的影響
灌溉水通過對農田土壤的沖蝕、淋溶,將夾帶泥土顆粒、礦物質、鹼分和鹽分、細菌、病毒、農葯和化肥、還有灌區周圍的生活污水等,經排水渠排入河流或湖泊而污染地表水,增加水的礦化度、混濁度、影響水的氣味、PH值、溫度、氮磷等營養物質的含量。灌溉水經土壤入滲後也會使地下水受污染。
9、灌溉水對地質環境的影響
由於灌溉水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地下水,而地下水的補給又很緩慢,深層地下水通常被認為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過量開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大面積漏斗區,造成地面沉降、塌陷,大量機井報廢,沿海地區海水入侵。
人類為了提高糧食產量絞盡了腦汁。從20世紀70年代起,世界上出現了地膜覆蓋栽培技術,促進了糧食增產。然而卻又引發了稱之為農業生態環境的「白色污染」。如今所用的塑料薄膜,大多是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為原料的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中極難分解。在土壤中的殘膜碎片,可存在400年之久。太多的殘膜降低了土壤的透氣性及肥力。
一切辦法想盡之後,為了得到生活所必須的糧食,人們不斷燒墾森林,開辟耕地和牧場。世界上大約有2億公頃森林被開墾為耕地,大約3億以上的人以此為生。由森林支撐的大生態環境受到嚴重威脅。 日期 活動 地點 時間 10月12日 星期一
10月13日 星期二 「2050年如何養活世界」高級別專家論壇 紅廳 09:30 10月12日 星期一 戰勝飢餓國際聯盟(IAAH)主辦的世界糧食日展覽開幕 中庭 13:00 10月12日 星期一 戰勝飢餓國際聯盟舉辦的「世界糧食日」活動:履行承諾,到2025年消除飢餓和營養不良。 伊朗廳 15:00 10月13日 星期二
10月14日 星期三 千年發展目標高級別外部委員會第4屆會議 墨西哥廳 09:00 10月14日 星期三 世界糧食安全委員會第35屆會議開幕 全會廳 10:00 10月14日,星期三 糧食安全委員會(糧安委)會外活動,題為「民間社會與聯合國論壇:現狀與未來挑戰」 伊朗廳 12:45 10月15日 星期四 啟動第4屆「為糧食賽跑」活動新聞發布會 羅馬Campidoglio,Pietro da Cortona廳 11:30 10月15日 星期四 關於「危機時期再看糧食政治」研討會 奧地利廳 10:00 10月15日 星期四 發布「食物權方法工具箱」 黎巴嫩廳 14:30 10月15日 星期四 希臘非洲基金會主辦的世界糧食日古典音樂會 羅馬Brancaccio歌劇院 19:00 10月16日 星期五 糧農組織親善大使任命儀式 穆罕邁德五世廳 09:00 10月16日 星期五 與阿拉伯國家廣播聯盟(ASBU),國際法語廣播電視理事會(CIRTEF)及地中海視聽經營者常務會議(COPEAM)的合作協定簽字儀式 穆罕邁德五世廳 10:00 10月16日 星期五 世界糧食日正式慶祝儀式 全會廳 10:30 10月16日 星期五 頒發 「糧食安全與氣候變化挑戰徽章」:「青年兒童在行動」 伊朗廳 12:45 10月16日 星期五 千年發展目標/站起來「1.02」行動 中庭 下午 10月16日 星期五 拯救查德湖:受到威脅的水系 德國廳 14:30 10月16日 星期五 「食物權在解決全球糧食危機中的作用」專家會議 奧地利廳 14:30 10月16日 星期五 關於世界糧食日主題的民間社會組織圓桌會議 伊朗廳 14:30 10月16日 星期五 美國駐羅馬聯合國機構使團主辦的
第六屆喬治·麥克高文世界糧食日年度演講:「糧食的未來」及記錄片《新鮮》的放映 綠廳 14:30 10月16日 星期五 糧農組織/羅馬國際電影節主辦的由糧農組織親善大使參與的
「聯合起來,一切皆有可能」紅地毯活動及 記錄片「The cove」 (《海灣》)的放映 羅馬音樂廳Sinopoli廳 15:00 10月17日 星期六 世界糧食安全委員會會議閉幕 紅廳 09:30 10月22日 星期四 羅馬聯合國婦女協會主辦的世界糧食日宣傳畫年度競賽頒獎儀式 伊朗廳 10:00 10月24日 星期六 第4屆「為糧食賽跑」及糧農組織職工合作社組織的音樂表演和「食品展銷會」 體育場 (Terme di Caracalla) 18:00 10月25日星期日 第2屆「青年為糧食賽跑」 體育場 (Terme di Caracalla) 9:00 10月29日 星期四 聯合國世界糧食日特別儀式 聯合國託管理事會會議廳
(紐約) 活動日期:2009年10月16日。
具體時間:
10:15 來賓聚集全會廳
10:30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總幹事宣布慶祝儀式開始
10:35 放映2008年世界糧食日/電視糧食集資主題世界糧食安全:「氣候變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戰」錄像片
10:40 總幹事致詞
10:55 總幹事宣讀有關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第一夫人蘇珊娜穆巴拉克閣下的任命並向她頒發世界糧食日紀念章、榮譽證書和徽章
11:00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第一夫人蘇珊娜·穆巴拉克閣下接受任命並作主旨演講
11:15義大利外交部副部長、文森佐·斯科蒂 閣下
11:25羅馬教廷常駐糧農組織觀察員Renato Volante閣下宣讀教皇本篤十六世陛下的致詞
11:35 總幹事向聯合國婦女協會主辦的世界糧食日宣傳畫競賽的四名一等獎獲得者頒發2008年世界糧食日獎章
11:45 放映關於糧農組織親善大使計劃的錄像片
11:50 音樂演出:小提琴手 Anyla Kraja (鋼琴 Fabiana Biasini)
11:55 總幹事宣布慶祝儀式結束 應對危機,實現糧食安全(2009年10月16日,羅馬糧農組織總部全會廳)
諸位閣下,各位貴賓,女士們、先生們:
如今的情況表明,全球糧食系統十分脆弱。全世界營養不足人口有史以來第一次超過10億,即增加大約1.05億,這意味著全世界每六個人中間就有一個人每天挨餓。飢餓人口增加,這並非全球歉收的後果,而是如今的世界經濟危機造成貧困者收入和就業機會減少,獲取糧食的能力明顯下降所致。
正因如此,世界糧食日和電視糧食集資活動選擇「應對危機,實現糧食安全」作為主題。
從幾個方面來看,如今的危機史無前例。
首先,這次危機是繼2007-08年全球主糧價格瀑漲之後發生的。
國際糧食商品價格最近的回落趨勢不應視為糧食危機的終結。到2009年7月,在糧農組織監測的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27個國家所有的穀物價格中,80%-90%仍然比糧價飈升前的水平高25%以上。在亞洲和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對31個國家的價格進行了監測,在所有穀物價格中,仍有40%-80%比糧價危機前的水平高出25%以上。在一些國家中,某些產品的價格依然處於2007年達到最高水平,例如,斯里蘭卡、緬甸、肯亞和厄瓜多的大米,布吉納法索、馬里和尼日的小米和高粱,以及玻利維亞和巴基斯坦的小麥等。
而且,生產仍然受到投入物成本上漲的影響,如化肥成本上漲176%,畜飼料成本上漲75%,種子成本上漲70%,農業投資更加困難。
其次,這次危機史無前例,是因為隨著發展中國家在金融和商業上與世界經濟更加融為一體,全球需求或供應以及信貸可供量的下降,都將對發展中國家產生直接影響。
第三,由於這次危機的普遍性,政府和家庭用於對付經濟沖擊的正常機制已經不堪負荷。通貨貶值不再是一種可行的手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告誡我們,外來直接投資將於2009年下降32%。城市地區就業減少,可能迫使求職者返回農村地區。
2008年移民匯款為大約3000億美元,但2009年可能下降5%至8%。向最貧困的71個國家提供的外來援助預計下降25%左右。農村家庭因許多資產已經出售,又不能再借款,已無法靠出售資產來緩沖消費的下降。在此慘淡景象中,國際貿易量又預計下降5%至9%,發展中國家2009年的出口價格預期下跌。
諸位閣下,女士們、先生們,
造成2007-08年第一次危機的結構性因素依然存在。農業生產率低下。糧食最不安全的許多國家人口增長率居高不下。水資源供應和土地權屬提出了重大問題。水災和旱災頻率高於長期平均值。
我們需要立即採取行動。
在短期內,必須建立或改善安全網和社會保護計劃才能惠及最易受害群體。備選手段包括確定對象的糧食分配計劃、現金轉移計劃、學校供膳和母嬰營養計劃以及就業計劃。小農必須獲得優質種子、化肥、農具和農機。這將有助於改善無足夠自產自供糧食而必須從市場上購買才能滿足其糧食需要的多數小農的糧食安全。
在中長期內,必須增加農業投資,因為20年來投資一直不足,這正是在需要增加生產時,發展中國家無力作出適當反應的主要原因。
發展中國家的農業每年需要440億美元的官方發展援助用於幫助農民。
農業占官方發展援助總額的比重從1980年的17%,下降到2006年的3.8%,現為5%左右。農業投資不足是爆發全球糧食危機的根源之一,也是多數發展中國家有效應對危機時遇到的困難之一。
17%的官方發展援助這一投資水平曾在上世紀70年代將亞洲和拉丁美洲挽救於飢荒邊緣。如今需要相同的資源水平來為10億多飢餓民眾提供食糧,並確保到2050年全球人口超過90億時,還能有足夠的糧食。同樣,發展中國家需要按照農業對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就業和出口創收的貢獻,將其國家預算的一定比例用於農業和農村發展投資。
與2007年富國用3650億美元支持農業,全世界每年軍備開支達13400億美元, 2008-2009年為支撐金融行業立即投入數萬億美元的情況相比,我們需要投入農業發展的440億美元的官方發展援助實屬很小的數額。
諸位閣下,女士們、先生們,
給人以希望的是已經出現令人鼓舞的信號。首先是缺糧的發展中國家的政策重點轉向增加小農的生產。在拉奎拉八國集團會議上發表的《全球糧食安全聯合聲明》,包括了三年內籌集200億美元的決定,用於執行一項著眼於小農的全面戰略。著眼於小農這一點確實令人欣喜,這是糧農組織多年來的一貫主張,希望這一認捐真正變成實際行動。令人鼓舞的第二個跡象是許多國家在根除飢餓方面取得進展。迦納、馬拉維、莫三比克、烏干達、越南、泰國和土耳其國內的營養不足人口大大減少。這意味著我們知道該做什麼和該怎麼去做。一般來說,我們有方案、項目和計劃,只是在等待下定政治決心和獲得資源才能去執行。
自2007年12月發起「應對糧價高漲計劃」以來,糧農組織為93個國家的項目籌集了共3.89億美元。大約2.85億美元由歐洲聯盟在糧食基金計劃中提供。
諸位閣下,女士們、先生們,
除官方發展援助之外,我們還要找到創新型供資機制,如移民匯款就應得到國際社會重視。我早先提到2008年匯款總額達3000億美元,而農發基金預測,其中每年有300億到600億美元的匯款是正式和非正式形式的儲蓄和投資,主要用於農村地區,包括非農活動。因此,即便出現削減,也應制定適當的政策和制度機制來加強資源規模如此之大的投資成果,促進糧食安全、農業和農村發展。
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內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應支持並補充此類私營部門投資。鑒於世界一半以上人口都已生活在城市地區,因此有必要建立地方政府之間的夥伴關系。到2020年,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其人口的75%都將落戶在城市;而預計未來人口超過2000萬的九個大都市中,八個都坐落在這三大洲。
因此,我們要不斷強調在城市內部和城市周邊的都市農業和近郊農業活動,這些活動引發了對土地、水、能源和勞力的競爭,其目的主要是通過園藝、畜牧、飼料和乳業生產、水產養殖和林業的發展來滿足城市人口的需求。
諸位閣下,女士們、先生們,
還有一系列包括治理在內的根本問題亟待解決。世界糧食安全治理體系缺乏效率、協調不力,難以解決糧食危機,難以應對我們未來必然要面對的新挑戰。世界糧食安全委員會的當前改革是個難得的機會,可用以加強糧安委並使之更為高效、實效,成為「全球農業和糧食安全夥伴關系」的基礎。
諸位閣下,女士們、先生們,
危機能帶來機遇,讓我們調整國民經濟並觸發積極且持久的發展進程。
2009年「世界糧食周」和「世界糧食日」,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機會來一起反思糧食不安全和發展不足的情況,以及背後那些遭受苦難折磨的民眾。我們擁有相應的專門技能來解決飢餓問題。我們也有能力找到資金來解決我們認為重要的問題,全球金融危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我希望在召開的「世界糧食安全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會議」中,能夠就全面、迅速消除全球飢餓達成廣泛一致意見,並同意將發展援助總額中用於農業的份額提高到1980年17%的水平,同時實行世界糧食安全的有效治理。
感謝諸位留意。

『貳』 消費者如何通過食品標簽找到安全放心的食品

你這個適用的有QS質量安全認證,綠色食品標志(比如在祖名豆漿包裝袋上就有),無公害食品標志 ,HACCP標志

資料簡介:

綠色食品標志

標志介紹:綠色食品是指在無污染的條件下種植、養殖,施有機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殘留農葯,在標准環境、生產技術、衛生標准下加工生產,經權威機構認定並使用專門標志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的統稱。

適用范圍:在崇尚健康生活的今天,綠色食品已成人們消費首選。如今不少消費者到商店購買食品,倘若見到有綠色標志,那也許會放心多了。綠色食品品種主要有糧食、油類、肉類、奶製品、蛋、飲料、酒類、咖啡、可可、茶葉等。

溫馨提醒:如今,有些商家在利益驅使下,擴大了綠標的使用范圍、過期使用綠色標志以及濫用綠色標志。消費者在購買綠色食品時,要認清綠色食品標志和注冊時間是否已過期,以防上當。

「QS」標志

標志介紹:帶有「QS」標志的產品,說明此產品經過強制性的檢驗合格,准許進入市場銷售。這就是依託食品生產許可制度的食品質量安全市場准入制度。「QS」標志由「質量安全」英文(Quality Safety)字頭「QS」和「質量安全」中文字樣組成。

適用范圍:根據國家規定,國內從事米、面、油、醬油、醋的加工食品,肉製品、乳製品、飲料、調味品、方便麵、餅干、罐頭等必須有「QS」標志方可出廠銷售。

溫馨提醒:在買東西的時候除了要看食品包裝上是否加貼QS,還要注意留心注冊號碼和認證日期。

有機食品標志

標志介紹:有機食品是一種國際通稱,是從英文Organic Food直譯過來的。而這里所說的「有機」不是化學上的概念,而是指採取一種有機的耕作和加工方式,產品符合國際或國家有機食品要求和標准,並通過國家認證機構認證的一切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

適用范圍:目前經認證的有機食品主要包括普通的有機農作物產品(例如糧食、水果、蔬菜等)、有機茶產品、有機食用菌產品、有機畜禽產品、有機水產品、有機蜂產品、採集的野生產品以及用上述產品為原料的加工產品。如今有機食品的產量在我國還非常少。在泉州市場主要銷售的有機食品主要是蔬菜、大米、茶葉、蜂蜜等。

溫馨提醒:「有機」並不意味著某種食物富有營養或者有益於心臟健康。實際上,即使是有機食物也可能含有較高熱量、鹽分或者其他一些人應當禁忌的成分。

無公害農產品標志

標志介紹:無公害農產品是指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符合相關標准,有毒有害物質殘留量控制在安全質量范圍內,經農業部認可並可使用相關標志的農產品,每三年認證一次。

適用范圍:廣義的無公害農產品包括有機農產品、自然食品、生態食品、綠色食品、無污染食品等。現在市場上獲得無公害農產品標志認證的有蔬菜、畜、水、乳、蛋產品。在泉州市場上,無公害農產品水果和蔬菜類品種較多。

溫馨提醒:無公害農產品標志是加施於獲得全國統一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產品或產品包裝上的證明性標志。印製在包裝、標簽、廣告、說明書上的無公害農產品標志圖案不能當做是無公害農產品標志。

中飲標志

標志介紹:凡通過「安全飲品」認證的飲品,都可以在其產品的包裝、標簽、廣告、宣傳、說明書中使用「安全飲品」標志,為消費者提供真實、可靠的飲品安全信息。

適用范圍:中飲標志多用於通過檢測的安全飲品方面,有果蔬飲料、酒類、軟飲料以及功能性飲料等。

溫馨提醒:在泉州市場多見於功能性飲料包裝上加貼此標志。

HACCP標志

標志介紹:HACCP表示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確保食品在消費的生產、加工、製造、准備和食用等過程中的安全,在危害識別、評價和控制方面是一種科學、合理和系統的方法。

適用范圍:近年來,隨著全世界人們對食品安全衛生的日益關注,食品工業和其消費者已經成為企業申請HACCP體系認證的主要推動力。此項標志一般都加貼在進口食品包裝上(包括進口飲品、生鮮食品以及進口奶製品)。在泉州,在大型賣場以及進口食品商店能買到加貼了HACCP標志的產品。

溫馨提醒:一般加貼了HACCP標志的食品是可以放心食用的,因為在檢測過程中引用HACCP體系檢測可以有效鑒別食品添加劑是否過量,可以控制食品在加工過程中的潛在危害。

保健食品標志

標志介紹:保健食品是指已取得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保健食品批文、具有保健功能的產品。它又被稱為「帶有小藍帽的食品」。

適用范圍:顧名思義,保健食品標志主要是用於保健品方面,例如:保健飲品(飲料類和茶類)、營養補充劑等。

溫馨提醒:現在有部分商家為了牟利,對於一些普通食品大肆宣傳保健功能,這些食品的包裝標簽與保健食品標簽相似,但沒有保健食品的「小藍帽」標志,它的功效得不到保證,因此在購買時一定要認清「小藍帽」標志。

放心糧油標志

標志介紹:放心糧油是指糧油加工企業嚴格按照大米、麵粉、食用油的國家標准組織生產出來的糧油產品。

適用范圍:「放心糧油」產品包括「放心大米」、「放心麵粉」和「放心油」等三大系列產品。

溫馨提醒:購買糧油時要注意其廠家、廠址、產品名稱、執行標准、生產日期、保質期等,要到正規商店、廠家購買,並保留購買憑證。

有機轉換標志

標志介紹:根據國際慣例,所有有機農業基地都必須經過1-3年的轉換期,即在申請認證1-2年內,農業基地生產的產品叫有機轉換產品。

適用范圍:由於中國的有機農業還不成熟,許多農場才剛開始進入有機轉換過程,所以無法立即向市場提供完成了農田和管理體系有機轉換過程的有機食品,只能按規定向市場提供有機轉換產品。目前市面上有銷售的有機轉換食品有紅棗、蜂蜜、調味品等。

溫馨提醒:購買有機類食品時一定要認清兩個標志,一個是國家標志即國環圖案,二是認證機構標志。

『叄』 糧食安全的觀點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主題是「齊成長、同繁榮、共持續。行動造就未來」。10月16日所在周是我國糧食安全宣傳周,主題是「端牢中國飯碗 共築全球糧安」。最近,全國多地都舉辦了相關宣傳和紀念活動,浙江也不例外。據報道,在浦江,各中小學積極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學生爭做「光碟一族」;在瑞安,舉辦放心糧油產品展銷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

專門設立這個節日和宣傳周,就是為了提醒糧食安全的極端重要性。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我們這么大的國家,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今年,盡管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南方洪澇、東北乾旱、台風、重大病蟲等嚴重災害,但全國夏糧產量創出歷史新高,秋糧豐收已成定局,糧食安全得到保障。這為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為脫貧攻堅、全面小康奠定了堅實基礎。成績來之不易,值得每個人認真珍惜。

維護糧食安全,人人可以出一份力。一方面,我們需要繼續努力「開源」,用好科技,抓好耕地保護,繼續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穩住糧食安全這塊壓艙石,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深刻反思和改進在「節流」上的不足。反觀現實,浪費糧食的不良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據統計,我國每年浪費的糧食約3500萬噸,這個數字接近我國糧食總產量的6%。如此巨大的浪費令人瞠目。對此,每個人都該守護一顆「糧」心,從節約每一粒糧食做起。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世界糧食日來臨之際,每個人都不妨問問自己:是否有過在飯店點餐時的鋪張?是否有過在家中浪費米面糧油?「否」則加勉,「是」則改之。有句歌唱到,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倘若每個人、每個家庭都躬身入局,踐行勤儉節約的理念,必然能凝聚起14億人的綠色健康生活,把糧食安全的底線護得更好、守得更牢。

『肆』 為何說糧油產品加工是一個戰略問題

2006年度山東省糧油工業統計分析報告 食品商務網 2007-09-04 16:43:00 2006年,在國家局和中國糧食行業協會的指導下,在省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嚴格按照《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山東省糧食流通統計制度》要求,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創新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各項統計工作任務。在上報程序、上報辦法上,有了新的突破;在數據質量、統計分析上有了很大提高;在工作考核、表彰獎勵上,有了明確規定;各市縣糧食局和基層企業,在認識程度和重視程度上有了明顯提高。各項經濟指標和生產指標較上年又有很大增長。其中多數指標名列全國前茅。具體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管理情況。2006年度糧油加工業統計報表匯總工作仍按照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制定的《2005年度糧油加工業統計報表填報匯總辦法》執行,省局將工作任務布置到市局,市局再層層布置到下級匯總單位和基層填報單位。所有納入統計范圍的企業都按照屬地原則,向所在縣、市糧油工業統計匯總單位報送本企業糧油加工能力和產量等數據,縣、市層層匯總,逐級上報。對年生產量10萬噸以上(含10萬噸)的大型糧油加工企業集團,在其成員企業按屬地原則單獨向所在縣、市糧油工業統計匯總單位報送統計報表的同時,集團另行匯總一套全集團的合並報表(按「國糧14表」格式),並連同各成員企業(包括母公司、全資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不包括未控股的參股企業和協作企業)的單獨報表,報送省局。中央企業(集團)的合並報表和各成員企業的單獨報表直接報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合並報表的數據與成員企業單獨報表匯總數完全相符。多數市縣局,對糧油工業統計工作非常重視,能夠嚴格按照省局規定進行管理、指導、監督、審核、匯總上報。特別是2005年度對各地統計工作進行表彰以來,各市縣局重視程度普遍提高。特別是報表質量、上報速度、分析水平等有了較大提高。2006年度全省各市全部採用微機匯總、電子郵件傳遞上報,提高了報表質量。部分市縣局新上或更換了微機,硬體設施大大改善。 (二)指標情況。根據2006年度全省糧油工業統計年報數字顯示,全省納入統計(以下簡稱入統)的糧油加工企業541家,比去年增加101家,其中:大米加工企業22家,比去年減少5家,年生產能力45.06萬噸;小麥粉加工企業451家,比去年增加110家,年生產能力1827.10萬噸;食用植物油加工企業68家,比去年減少4家,年生產能力868.95萬噸,精煉能力227.98萬噸。 1.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2006年,完成大米總產量13.23萬噸,其中:特等米4.48萬噸,標准一等米7.38萬噸;小麥粉總產量886.68萬噸,其中:特一粉389.23萬噸,佔43.9%,特二粉256.23萬噸,佔28.9%,標准粉88.72萬噸,佔10%,專用粉91.74萬噸,佔10.4%;食用植物油總產量224.50萬噸,從食用植物油的品種看,大豆油126.88萬噸,佔56.5%;花生油46.52萬噸,佔20.7%,其他51.1萬噸,佔22.8%。從食用油的等級結構看,一級油150.95萬噸,佔67.2%,二級油21.5萬噸,佔9.6%,其他52.05萬噸,佔23.2%。 2006年,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545.53億元,其中:大米加工業2.05億元,小麥粉加工業185.06億元,食用植物油加工業358.42億元;產品銷售收入542.91億元,其中:大米加工業2.05億元,小麥粉加工業180.69億元,食用植物油加工業360.16億元;利潤總額15.94億元,其中:小麥粉加工業2.66億元,食用植物油加工業13.20億元;出口交貨值12.82億元,其中:小麥粉加工業2.14億元,食用植物油加工業10.66億元。 2006年,糧油加工企業資產總計320.58億元,其中:大米加工業1.0億元,小麥粉加工業84.60億元,食用植物油加工業235.00億元;負債合計197.64億元,資產負債率61.7%,其中:大米加工業0.58億元,資產負債率58%;小麥粉加工業49.75億元,資產負債率58.8%;食用植物油加工業147.31元,資產負債率62.7%;年末從業人數57033人,其中:大米加工業728人,小麥粉加工業32983人,食用植物油加工業23322人。 2.指標分析 2006年,全省糧油工業總體發展平穩,呈上升趨勢。從糧油工業統計企業數量來看,同比增加101家。從行業來看,小麥粉增長較快,同比增加122.89萬噸;油脂加工比較平穩,沒有多大變化,其產量與去年基本持平。從收入、利潤效益指標看,均有增長,其中收入增長5.9%,利潤增長35.9%。增長的主要原因,一是物價升高。同比,特一粉價格升高了0.28元/公斤,豆油價格升高了近1元/公斤。二是產品產量提高。從生產能力來看,產能過剩現象仍比較突出。小麥產能利用率48.5%,食用植物油產能利用率25.8%。從發展形勢來看, 2006年,受小麥漲價因素影響,部分小規模麵粉企業,受資金、工藝、規模限制,已處於強力支撐階段。預計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期間,麵粉企業在地域布局、規模建設、產品結構上,將會有一次大的整合。受國家政策、金融政策和市場影響,一批小企業將會被市場淘汰、關閉;部分強勢企業,將會進一步擴大規模,搶占市場,發展成為當地龍頭企業。大豆加工,受大豆市場和沿海企業發展影響,內陸企業將不再占據優勢。特別是低檔次產品加工企業,以及非深加工企業,在將來的1—2年內,極有可能出現滑坡。 2006年度山東省糧油工業統計分析報告 食品商務網 2007-09-04 16:43:00 3.主要特點 一是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品種不斷增加。各類糧油產品在質量、檔次、品種、功能以及包裝等方面基本上適應了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不同消費層次的需要。小麥粉產品從以標准粉為主,發展到以特製粉、專用粉為主,小麥粉總產量中,特等粉(含特一粉和特二粉)所佔比重達到72.8%。食用植物油總產量中,一級油、二級油所佔比重達到76.8%。二是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有日處理小麥1000噸以上的大型小麥粉加工企業9家;日處理油料1000噸以上的大型植物油加工企業16家,產業規模化程度進一步提高。三是糧油加工企業產權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企業活力和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對糧油工業,採取改組聯合、整體轉制、股份合作、分離重組、國有民營等多種形式,優化產權結構,形成了多種所有制形式共同發展的局面。特別是民營企業、港澳台商企業的快速發展,已成為糧油加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省541家糧油加工企業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民營企業數佔93.2%。四是「放心糧油」和名牌產品不斷增多。在糧油產品中,青島白櫻花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白櫻花牌小麥粉、德州巨嘴鳥工貿有限公司生產的巨嘴鳥牌小麥粉榮獲國家名牌稱號;山東魯花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魯花」牌花生油、青島嘉里植物油有限公司生產的「胡姬花」牌花生油榮獲國家名牌產品稱號。有36個糧油產品榮獲山東名牌,有26個糧油產品獲國家質量免檢。我省共有82家企業、131個品種獲國家「放心糧油」命名、9個單位獲國家「糧油(食品)銷售放心店」命名。有55家企業、97個品種獲省「放心糧油」命名、17個單位獲省「糧油(食品)銷售放心店」命名。 二、加快糧油工業發展的建議 1.大力推廣高新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步伐,推進糧油工業的科技進步。一是積極採用現代高新技術,開發生產優質糧油名牌產品、專用產品、高附加值產品。二是加速技術和設備更新改造。鼓勵引導企業走技術挖潛和內涵擴大再生產的路子,消化吸收,開發研製一批新的先進技術裝備,提高企業技術水平,限制低水平重復建設。三是加強產學研聯合協作。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要建立企業技術研究中心,加強與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的技術合作關系,充分利用現有科技成果,大力開發新技術、新產品,加速科技創新和產業化步伐。四是廣泛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把自主研究與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相結合。五是充分發揮行業學會、協會在學術交流和科技成果推廣中的作用,積極開展技術培訓、科技咨詢、科技成果推廣服務。 2.延長產業鏈,實施糧油加工產業化經營。一是向上游的種植業延伸,優化糧油品種,建立糧食標准化生產示範區和無公害生產示範基地,形成基地化、規模化、良種化、專用化。二是與廣大農民聯合起來,推廣公司加農戶、訂單農業等多種方法,實行貿工農一體化經營,培育一批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提高糧食生產經營的市場化和組織化程度。三是向糧油精深加工領域延伸,提高產品附加值。四是向運銷領域延伸,開展產業化經營,形成從田間到餐桌的完整的產業鏈。 3.優化企業組織結構,提高糧油生產加工的規模化和集約化程度。鼓勵和引導糧油加工企業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原則,通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進行企業的改造和重組,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培育有競爭優勢的產品、產業和企業。支持骨幹糧油加工企業實行優質糧油基地建設、科研開發、生產加工、營銷服務一體化經營。重點培育一批資本結構多元化、各項經濟指標名列前茅、產品科技含量高、具有名牌產品和已形成技術創新體系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實現規模效益。 4.實施名牌戰略,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糧油加工業要以中國名牌產品評價為契機,在全行業大力推進名牌戰略,實施「糧油名牌工程」。一是做好名牌培育的基礎工作,制定名牌培育計劃,選擇一批規模較大、產品質量較好、市場佔有率較高、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和產品作為重點培育對象,加大服務力度和宣傳力度;二是幫助企業搞好產品開發和市場開發,使之逐步發展成為國家級名牌或省級名牌,從而帶動全行業整體水平的提高。 5.建立和完善質量標准體系和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確保糧油製品質量和安全。一是抓緊建立和完善糧油質量標准體系。積極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研究和借鑒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安全監管的模式和措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質量安全控制體系,從生產加工源頭上確保糧油食品質量安全。二是嚴格執行《產品質量法》、《食品衛生法》等法律法規,從生產加工各個環節上嚴格質量把關,嚴禁不合格產品出廠銷售。三是進一步加強監督檢查,整頓和規范糧油生產加工經營秩序,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的違法犯罪行為。 6.積極落實有關政策,促進糧油加工業發展。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制定的關於農產品加工業的稅收、金融、財政、出口、土地、培訓教育等方面的政策。積極爭取各級財政支農資金重點投向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基地建設、科研開發、技術服務、質量標准和信息網路體系建設;積極爭取商業銀行對農產品加工企業的貸款支持;積極爭取國家各級政府對糧食科技的投入;積極落實稅收支持政策,農產品加工企業引進技術和進口農產品加工設備,符合國家有關稅收政策規定的,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繼續加強對各市糧油工業統計工作的管理和考核,調動統計人員的積極性,樹立爭先創優意識,狠抓數據全面性,准確性,真實性,時效性,為各級領導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爭取使2007年的全省糧油工業統計工作再上新台階,繼續保持全國領先位置。 2.狠抓吸收社會糧油加工企業納入全省統計范圍工作,使全省糧油加工業不斷壯大,不斷增加全省糧油工業的經濟總量,以保持全省各項指標在全國的領先位置。 3.積極引導企業向產權多元化、產品系列化、企業規模化、加工精深化發展,以增強企業抗市場風險,抗資金風險,抗結構風險,抗規模風險的能力,努力保持全省糧油加工業發展的穩定性。

『伍』 急需糧油食品行業都有哪些銷售方式

所謂糧食產業化經營,就是集糧食生產、收購、銷售、運輸、加工、儲存等環節於一體,用現代科學方式組成的有機產業鏈。糧食產業化經營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傳統糧食經營向現代糧食經營轉化的關鍵環節,是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舉措,也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在糧食流通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和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全面完成的情況下,作為糧食部門,應加快產業化經營步伐,做大做強糧食產業,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

一、發展糧食產業化經營對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意義

穩定發展糧食生產,推進糧食產業化經營,促進糧食加工轉化增值,是貫徹實施「十一五」規劃確立的現代農業發展戰略,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內容,是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泰安市糧食產業化經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培育發展了山東雪菱澱粉有限公司、山東巨龍食品有限公司、寧陽鑫晶陽麵粉有限公司等9家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國家級、省級、市級分別2家,縣級3家),打造了富世康、鑫晶陽、恆潔等著名晶牌,新上了技術密集型企業——東平澤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對全市糧食經濟發展起到了較好的帶動和促進作用。但從總體上講,與先進地區相比,仍然存在著發展不平衡、亮點少、典型少、帶動力不強以及知名品牌少、產品科技水平低等問題。這不僅不利於糧食安全和糧食經濟的全面協調發展,而且制約著糧食企業的發展和農民收入的提高,影響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培育和發展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促進糧食產業化經營,有利於將農民和市場緊密聯系起來,加快糧食科技開發、推廣和應用,實施優質糧食產業工程,『提高糧食的精深加工和轉化能力,促進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民收入不斷提高,實現糧食安全和糧食經濟協調快速發展,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新形勢下發展糧食產業化經營的途徑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在十六屆五中全會上做出的偉大戰略部署。糧食部門直接服務「三農」,與三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是黨和政府引導農民發展農業生產、搞活農村流通、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依託力量。糧食部門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行業特點,積極參與和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結合「放心糧油進農村」、「居民廚房工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農村糧食產後減損安全保障工程」,積極探索發展糧食產業化經營的途徑。

1、培植壯大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一方面,糧食企業經營網點遍布城鄉,可以利用的土地和資產很多,另一方面,糧食經濟發展薄弱,骨幹龍頭企業較少。糧食企業發展的關鍵,取決於是否有一批對糧食經濟有強勁帶動力的骨幹龍頭企業,應把做大做強龍頭企業作為開展糧食產業化經營的立足點,從而帶動糧食經濟的全面發展。一是結合糧食企業布局結構調整,通過產權制度改革和企業兼並重組,採取內涵改造、低成本擴張等辦法,重點培育一批糧食加工和購銷龍頭企業。二是支持龍頭企業運用高新技術嫁接改造傳統糧食產業,向「專、新、特、精」方向發展,促進龍頭企業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三是充分發揮糧食加工企業在設備、技術、產品、市場方面的優勢和糧食購銷企業在倉容、資金、網點方面的優勢,實現加工企業與購銷企業的聯合,優勢互補,不斷把糧食企業做大做強。四是研究優化分配機制和規避企業風險的辦法,合理優化組合勞動力資源,不斷增強抗禦市場風險的能力。

2、搞好經營網路建設,鞏固發展兩個主渠道。著眼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立和完善糧食購銷網路和城鄉主食社會化供應網路。一方面,建立新型糧食購銷網路,培育以糧食購銷公司和骨幹糧食企業為龍頭,以基層購銷企業為依託,以農村糧食經紀人為積極力量的糧食購銷網路。大力推廣連鎖經營等現代營銷方式,通過新建、改造、租賃等方式,擴大經營網點的覆蓋面,拓展服務領域,增強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水平。重視糧食中介組織和經紀人組織建設,引導糧食企業與中介組織和經紀人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用市場經濟的手段,最大限度的掌握糧源。努力探索「物流配送、連鎖經營』』的路子,大力發展農村糧油食品連鎖店,將基層購銷企業改造成糧油超市和連鎖店,以糧油經營為主業,開展農業生產資料、農民生活用品銷售以及農業技術服務等多種經營,鞏固和發展農村糧食流通網路,充分發揮糧食購銷的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建立城鄉主食供應網路,實施分類指導的原則,以構建「居民大廚房」為目標,大力發展食品供應網點,佔領城鎮主食供應陣地。按照合理定位、科學規劃、嚴格管理的原則,引用現代營銷方式和理念,大力發展快餐連鎖經營,通過承包學校、企業、機關和部隊食堂,不斷充實服務內容,擴大經營規模,加快推進城鎮主食供應社會化進程。圍繞居民一日三餐動腦筋作文章,努力使城鎮居民主食社會化供應延伸到千家萬戶,充分發揮居民主食供應主渠道作用。

3、大力推廣訂單收購,建立糧食產購銷利益鏈。當前,我國農業產業結構正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由重數量向重質量轉變,由重生產輕經營向根據市場需求組織生產轉變,這就為糧食訂單收購奠定了基礎和前提。糧食部門應把糧食訂單收購作為開展糧食產業化經營的切人點,進一步完善「企業+農戶」、「公司+基地」等生產經營模式,探索通過「二次結算」、股份制合作等方式,建立糧食訂單收購的利益分配機制,充分調動農民參與糧食訂單收購的主動性、積極性。採取政府推動、市場拉動、部門聯動、利益驅動等相結合的做法,緊緊依靠當地黨委、政府,以市場為導向,加強與農業、科技、種子、農資、農機等部門的聯合,共同推進糧食訂單收購的開展。不斷完善訂單收購的形式和內容,充分利用行政、經濟和法律等手段,規范完善訂單收購合同,明確訂單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履約方式、違約責任等,合同要詳細、嚴密、操作性強。嚴格履行合同,切實做到以質論價,優質優價,取信於民,提高糧食訂單收購合同履約率。

4.依靠科技創新,推動糧油加工向精深發展。科技創新是企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寶,糧食企業應把糧油精深加工作為開展糧食產業化經營的著力點,積極與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搞好定向協作,引進新技術,嫁接改造老企業,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不斷提高糧食產品的科技含量和糧食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在延伸生產鏈條上做文章,向糧食精深加工要效益,向糧食轉化和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的研製開發要效益。高度重視糧油產品的質量檢測、監督,實現從生產、加工、儲藏、運輸到檢驗、包裝、市場准人等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做到安全生產、優質高效。

5、抓好招商引資和開發建設,用增量盤活存量。招商引資和開發建設是開展糧食產業化經營的重要途徑,應把招商引資和開發建設作為開展糧食產業化經營的增長點,樹立糧食以外就是外的開放觀念,充分利用糧食企業現有資產、土地等優勢,制定鼓勵政策,多形式招商引資,多渠道吸收資金和項目。通過業主招商、委託招商、網上招商、以商招商等不同形式,打破地區、行業和所有制界限,吸收更多的社會資金參與糧食產業化經營重點項目建設。積極創造條件,通過「騰籠換鳥」、「退城進郊」等模式,盤活城區存量資產,在經濟開發區或城郊結合部興建糧食產業園區,使之成為集收購、銷售、倉儲、加工、運輸為一體的糧食產業集群。

6、發展現代物流,降低糧食流通成本。高效的物流體系是確保糧食安全的關鍵,為適應糧食流通體制和糧食市場化改革的新形勢。圍繞建設現代化糧食物流業的發展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科技為支撐,加快糧食物流基礎設施、信息網路和商貿流通三大糧食物流平台建設,依託、整合、優化現有物流資源,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化糧食物流體系,推動糧食現代物流業健康快速發展。依託現有大型糧油倉庫和鐵路線及加工設施,提高現有設施功能,增加完善新的糧食物流設施,重點放在「四散」設施上,增加和改造散糧自動接卸、計量設備和專用運輸工具,提高集裝箱運糧份額。發展糧食流通信息平台,採集分析糧食市場信息,優化糧食儲運調度流程,增強決策的科學性,為糧食倉儲、運輸、經營、加工企業以及學校、部隊等搞好物流配送,使糧食的產、購、銷、加、儲、運有機結合起來,實行一條龍服務,降低糧食運營成本。

7、完善糧食質量檢測體系,加強糧食質量監管。國務院頒布的《糧食流通管理條例》明確了各級糧食行政部門在糧食收購、儲存、運輸活動和政策性用糧購銷活動中,糧食質量及原糧衛生的監管職責。國家發改委、糧食局等七部門出台的《糧食質量監管實施辦法》,進一步明確了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特別是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管職責和許可權。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建立健全糧食質檢體系,通過對糧食收購經營者檢驗能力的認定、儲備糧和政策性用糧的質量監管以及糧食質量和原糧衛生的安全檢查,認真履行職責,切實加強糧食質量監管。

8、開展放心糧油工程,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一是建立各類糧食經濟組織。由當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牽頭,糧食骨幹企業為發起人,農科、財政、銀行等部門為後盾,建立糧食專業協會或合作社,廣泛吸收糧食經營者和種糧農民人會,會員間互通糧食信息,實現信息共享,結成經濟利益共同體,防止糧食價格大起大落、谷賤傷農,共同維護糧食價格的穩定和糧食市場的供求平衡。二是開展「放心糧油」工程。把糧食行業協會辦成會員之家、企業之家、百姓之家,充分發揮其中介機構和行業自律作用。圍繞「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開展「放心糧油」進城鄉及品牌認定活動,增強品牌認知度,加快培植行業知名品牌和著名商標,提高糧食產品市場競爭力。

9、立足行業優勢,指導農民科學儲糧。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同時也是一個儲糧大國,有近一半的糧食儲存在農民手中。由於農民儲存設施簡陋,保管技術低下,糧食在儲存保管過程中損失十分嚴重。糧食部門應切實轉變工作職能,強化服務意識,立足自身優勢,積極探討指導農民科學儲糧的新途徑。一是充分利用糧食部門點多面廣、倉容充足的優勢,抓好「代農儲糧、代農加工、品種兌換」等業務。二是成立儲糧技術服務隊伍,定期向農民傳授科學保糧技術和儲糧知識,提供簡便、安全的保糧設備和保糧葯劑。三是積極開展農戶科學儲糧示範活動,泰安市糧食局在去年發展科學儲糧示範戶115家的基礎上,又確定1000家農產進行科學儲糧示範,指導農產建設家庭小糧倉,在資金、技術等方面進行扶持,積累經驗,以點帶面,全面提高農民科學儲糧水平,大力開發無形糧田。

三、推進糧食產業化發展進程的保障措施

開展糧食產業化經營,事關糧食生產、農民收入、糧食安全的大局,也是糧食企業發展的潛力所在、後勁所在、希望所在。作為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加強對糧食產業化經營工作的領導,把發展糧食產業作為服務「三農」、支持「三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來抓,擺上重要議程。深入企業開展調查研究,分析產業發展規律,及時掌握工作動態,幫助企業解決在糧食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制定糧食產業化發展規劃,明確糧食產業化經營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政策措施和組織領導。在具體工作中,一方面,細化糧食產業化經營指標,層層簽訂目標任務責任書,將任務目標分解落實到具體單位,實行目標管理,並落實責任,嚴格獎懲。另一方面,定期進行調度,全面、准確、及時了解工作開展情況,認真分析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及時研究解決的辦法和措施,有針對性的進行督促指導。

(二)因企制宜,分類指導。在糧食產業化發展上,因地制宜,因企制宜,不搞「一刀切」。對有一定基礎的糧食企業,應不斷總結產業化經營的經驗和教訓,大力加強產業化體系建設,不斷提高產業化經營的檔次和水平;對剛剛起步或尚未開展產業化經營的糧食企業,應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產業化經營發展規劃,盡快開展糧食產業化經營工作。糧食企業要本著「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原則,互通信息,資源共享,加強合作,搞好聯合,共同推動糧食產業化經營全面協調持續發展。堅持政策引導、行政推動和市場運作相結合,保護和調動糧食企業開展產業化經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並通過適當方式,推廣先進單位的經驗和做法,以點帶面,全面發展,充分發揮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

(三)重視人才培養,加大宣傳力度。一方面,在對現有員工進行教育培訓的基礎上,不惜重金聘用高層次的科技、管理人才,加強產、學、研聯合,切實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通過各種宣傳媒體,採取多種有效形式,加大對糧食產業化經營的宣傳力度,大力宣傳開展糧食產業化經營的重大意義和積極作用,營造發展糧食產業化經營的良好社會氛圍。

(四)用足用好政策,增強發展後勁。為促進糧食產業化經營工作的發展,特別是糧食龍頭企業的建設,各級政府在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糧食部門應針對糧食產業化經營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認真研究相關政策,向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提出實實在在的建議,積極爭取優惠政策,為糧食企業開展產業化經營創造條件、提供支持。

『陸』 如何推進糧食品牌化建設

在江西省新建縣聯圩鎮,南昌豐和農業有限公司的烘乾塔為農民搶收早稻提供烘乾服務。 新華社記者 萬 象攝
我國糧食品牌建設總體上還很落後,糧食品牌沒有形成合力,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少。糧食產業正在進入大流通、大融合時代,培育大糧商,需要大魄力,我國應從戰略高度支持現代糧食加工企業發展,引導企業通過內部加強整合,外部加強聯合,推動產業重構,培育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大糧商
在我國糧食連續豐收的大好基礎上,如何解決糧食數量增長、質量安全水平提高與消費者需求升級之間的矛盾?推進糧食品牌化建設為我們找到了一條切實可行的途徑。
區域性糧食品牌涌現
通過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等模式,推進品牌培育和整合,一批區域性糧食品牌涌現出來
通過多年的糧食品牌化建設,我國已形成一些區域性的糧食品牌,如黑龍江的北大荒大米、五常大米,吉林公主嶺市玉米、遼寧盤錦大米、湖北荊州大米、河北優質小麥等,這種糧食品牌已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
在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區孤店子鎮大荒地村東福米業有限責任公司,用地板磚鋪就的生產車間一塵不染,兩條大米加工生產線實行全封閉運作。東福米業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以水稻種植、稻米加工為主業的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生產的「大荒地」是吉林省知名品牌大米。公司總經理劉延峰告訴《經濟日報》記者,他們公司擁有綠色水稻種植基地4500公頃,有機水稻種植基地600公頃。為了保證大米的質量,公司從源頭上確保稻穀質量。當很多企業都在為稻穀最低收購價高而抱怨時,東福米業公司卻以遠高於最低收購價的價格收購稻穀。「我們生產的有機大米、綠色大米很好賣,稻穀價格雖高,但利潤還是很可觀的,因為我們有品牌。」
走品牌化道路,已成為糧食行業的共識。吉林省是重要的糧食主產區,近年來,吉林省推動大米品牌建設,整合區域內大米品牌,以「梅河大米」、「延邊大米」、「榆樹大米」等為代表的大米品牌在北京、上海、福建等主銷區表現十分搶眼。如今,藉助「互聯網+」,吉林大米成功登錄淘寶網。據了解,目前吉林省正在加緊制定大米品牌建設建設規劃,通過地理商標的認定,提高吉林大米美譽度。
同樣,老牌糧食主產區湖北省正在改變有質量、有數量卻沒有品牌的狀況。通過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等模式,推進品牌培育和整合,福娃、橋米等知名品牌不斷涌現,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目前湖北糧食正向品牌化邁進,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湖北人吃湖北糧,讓全國更多的消費者吃湖北糧。」湖北省糧食局副局長熊貴斌說。
糧食質量是核心競爭力
建立糧食品牌,關鍵是要把好糧食質量關,把來自糧食生產、儲藏、加工、銷售每一個環節的質量安全風險降到最低
「北大荒」品牌的建立,得益於北大荒集團對質量嚴苛的控制。記者曾經到北大荒糧食基地、加工企業、科研機構和產品直銷店采訪,他們對從田間到餐桌漫長的產業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都嚴把質量關。在糧食生產環節,他們通過發展訂單農業,為農民統一提供種子、化肥、農葯,嚴格控制化肥、農葯的使用。在加工環節,從原糧收購、加工到大米入庫出庫,都要進行嚴格的質檢,確保入庫產品、出庫產品100%合格。北大荒集團迎春制米公司負責人說,公司大米從種植到加工的檢驗項目多達100多項,比國家標准多出60多項。在銷售環節,公司成立了市場監察部,在市場上定期、不定期進行明察暗訪。
建立糧食品牌,關鍵是要把好糧食質量關,把來自糧食生產、儲藏、加工、銷售每一個環節的質量安全風險降到最低。
為了控制糧食質量,許多企業紛紛選擇向上游延伸產業鏈,建立糧源基地。湖北福娃集團目前已經建成1萬多畝有機稻生產基地,未來3至5年時間生態水稻種植面積將擴大到10萬畝。生態農業基地建設是福娃公司確保大米加工品質和保持核心競爭力的基礎。
近年來,國內糧食行業全面實施「放心糧油」工程,糧食質量安全科技創新方興未艾,全國糧食質量檢驗監測體系全面建立。國家糧食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所有糧油生產經營企業必須承擔起質量安全的主體責任,牢牢守住糧食質量安全底線。
亟待培育中國大糧商
推動糧食品牌建設,要加強糧食品牌整體統籌規劃,以優勢產業為依託,以優勢產品為核心,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糧食品牌
作為糧食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我國糧食品牌在世界上的影響力還很小,與國際知名品牌差距較大。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於我國糧食品牌建設總體上還很落後。比如,糧食品牌沒有形成合力,缺乏糧食品牌的統籌規劃和政策支持,市場監管機制不健全,假冒偽劣產品嚴重損害知名糧食品牌,糧食品牌營銷體系不健全,渠道環節過多、渠道主體過多、渠道組織化程度低等。
因此,推動糧食品牌建設,要發揮企業的市場主體作用和政府的監督引導作用,形成品牌建設合力。比如整合糧食品牌,目前國內糧食品牌「多而雜」,但是對內競爭力不強,對外影響力較小。每個糧食企業品牌的市場佔有率都比較低,既不成規模也不利於宣傳推廣。對此,相關部門應當加強糧食品牌整體統籌規劃,以優勢產業為依託,以優勢產品為核心,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糧食品牌。
一些糧食主產區依託當地糧食市場建設,積極宣傳本地糧食品牌,拓寬糧食產品的銷售渠道,以先進的理念和模式提供批發交易、展示直銷、物流配送、電子商務、信息發布等全方位服務,促進了糧食品牌的升值。
當前,糧食產業正在進入大流通、大融合時代,國際上四大糧商控制著全球80%的糧食貿易量。國內來看,中糧集團、京糧集團、上海糧油等大型糧食企業競爭力雖然越來越強,但總體上我國糧食加工企業規模小,布局分散,具有影響力的品牌少。我國應從戰略高度支持現代糧食加工企業發展,引導企業通過內部加強整合,外部加強聯合,推動產業重構;支持有條件的糧食企業「走出去」,培育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大糧商。

『柒』 關於節約糧食的國家政策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0〕7號)精神,指導糧食行業切實做好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1、廣泛開展愛糧節糧宣傳活動,增強愛糧節糧意識;
2、切實做好糧食收購和倉儲管理工作,降低收儲環節的損失;
3、加快糧食現代物流設施建設,減少糧食運輸損失;
4、科學制定糧油產品標准,提高糧油加工和轉化利用率;
5、加強科技支撐,大力研發和推廣節糧減損新技術;
6、大力推進放心糧油工程,引導糧油企業愛糧節糧和做好相關服務。
應答時間:2020-11-3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捌』 有工程局半年經濟分析會領導的講話及相關材料嗎

朋友這些資料你去參考參考!
一、上半年工作總結

上半年,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下,認真貫徹執行《糧食流通管理條例》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繼續利用糧食訂單抓好糧食生產服務,積極開拓外購外銷業務,擴大企業經營規模,充分利用市內、市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千方百計組織糧源,保障糧食市場供需平衡,努力構建糧食安全保障體系,確保我市的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我們主要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學習貫徹黨章,開展「五個一」專題教育活動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和胡錦濤總書記在中紀委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精神,我們把學習黨章、遵守黨章、貫徹黨章、維護黨章作為今年糧食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抓緊抓好,切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保持黨組織、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黨的宗旨,增強黨的觀念,發揚優良傳統,嚴明政治紀律,增強黨員幹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為加快糧食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治和組織保證。這次學習教育活動主要以各支部為單位組織學習,聯系實際開展「五個一」專題教育活動:一是組織一次黨章專題學習活動。各支部認組織黨員真學習黨章原文,學習胡錦濤總書記在中紀委六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學習的形式主要採取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二是進行一次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各支部組織黨員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的重要論述,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與學習黨章結合起來,引導廣大機關黨員自覺對照「八榮八恥」要求,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三是召開一次專題組織生活會。以學習貫徹黨章、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永葆黨員先進性為主題,以支部為單位過一次組織生活;四是組織一次黨員奉獻日活動。各支部結合本單位實際,組織黨員開展了以「黨員奉獻日永葆先進性」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利用休息時間組織黨員到農村、到企業進行宣傳教育活動,幫助解決他們生產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五是組織一次敬崗愛業大討論。結合黨章和黨員先進性學習教育活動,各支部分別組織了敬崗愛業大討論,提高黨員幹部的思想認識,樹立爭先創優意識、大局意識、團隊意識,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倡導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找到思想上、工作中的差距。

(二)分解落實指標,抓好市內糧食訂單工作

為做好今年的訂單落實工作,2月份市政府就印發了2006年糧食生產指導性意見,將糧食生產面積、產量目標和訂單計劃下達給鄉鎮;3月初又專題召開信息發布會,及時發布糧食產銷、政策信息,讓農民吃下定心丸,農民可以按照指導性意見組織糧食生產,做到早計劃、早安排、早落實;我們糧食部門集中時間、人員、精力,與有關鄉鎮、部門密切配合抓好儲備訂單落實工作,做到「五到位」:一是領導責任到位。我們把訂單任務落實作為促進農民增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要內容抓實抓好,並根據鄉鎮區域,分四組幫助指導鄉鎮、村落實訂單工作,由局領導擔任組長,實行訂單指標落實、訂單收購分片責任包干。並組織開展「五送一推廣」活動支持春耕備耕,「五送」即在農戶中開展「送政策、送信息、送農資、送訂單、送定金」服務活動,「一推廣」是向規模種糧大戶推廣龍游縣種糧大戶傅獻軍承包耕地的經驗和做法,拓展承包耕地農民的視野,探索適應土地承包新模式,培養造就一批新的規模種植大戶,提高種糧效益;二是宣傳發動到位。我們利用電視、廣播、走家串戶等宣傳形式,把糧食購銷政策交給群眾,做到家喻戶曉,並將糧食購銷政策、大田栽培技術等印製成 "糧農連心卡」發放到種糧農民;三是政策執行到位。在分配訂單時,我們優先安排種植早稻20畝以上種糧大戶的訂單計劃,並對訂單數量分解落實到戶等情況實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四是監督檢查到位。在訂單落實過程中,我們對訂單分配落實情況進行跟蹤督查,防止和杜絕違規套取政府補貼,確保訂單工作規范有序;五是服務工作到位。我們加強與鄉鎮、部門的聯系,密切配合做好訂單工作,主動、熱情、耐心做好訂單落實工作,對種植早稻20畝以上的,由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直接簽訂合同,並將預購定金送到種植大戶手中。到4月25日止,全市已全面完成落實儲備訂單糧食2200萬公斤,其中省級儲備訂單1800萬公斤,市級及代省內采購儲備訂單400萬公斤;落實早稻訂單面積13.53萬畝比去年增加1.23萬畝、增幅為10%,佔全市早稻種植面積的75.17%;儲備訂單落實到18個產糧鄉鎮、376個行政村、6.85萬戶農民,其中種植早稻2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36戶比去年增加18戶、增幅為100%,發放糧食預購定金14.47萬元比去年增199.86%;種植早稻10畝以上的117戶比去年增32.95%。

(三)、強化內部管理,繼續完善責任考核制度

我們繼續補充完善機關管理和經濟責任考核制度。一是制訂2006年機關經濟責任制考核辦法。我們及時將市委市政府、上級業務主管部門下達的各項經濟工作考核目標細化分解到各科室,按照責任分工和工作任務完成情況評價幹部職工的工作業績;二是繼續完善國有企業的員工分配製度。國有企業實行經濟效益與員工工資總額相掛鉤,按照責任分工、崗位及工作業務量等對企業的貢獻大小進行量化考核分配。

(四)、做大邊界貿易,積極組織省外調控糧源

今年5月31日至6月1日,我們成功承辦了2006年糧食產銷形勢分析暨早稻訂貨會議,全省11個地市糧食行政主管部門領導、業務處長,以及對口簽約單位縣(市、區)糧食行政主管部門領導、業務科長,簽約單位的負責人等130餘名代表參加會議。會上,衢州市4個糧食企業與省內19個用糧企業簽訂了5.9萬噸早稻穀購銷合同,其中我市糧食收儲公司與8個用糧企業簽訂了2.5萬噸的早稻穀購銷合同,加強了省內糧食購銷企業間的合作,促進了邊界糧食貿易,我們將充分利用區域優勢,主動與糧食產銷區建立了長期的協作關系,理清思路,廣交朋友,建立更加廣泛的糧食貿易網路同盟,努力為省內外企業采購提供更多的優質糧源。

(五)、細化完善預案,組織開展「放心糧油進農村」活動

為應對可能出現的糧食供應非常狀況,我們按照市政府出台的《江山市糧食安全預案》要求,我們結合糧食部門的實際,對預案進行了認真的分解落實。同時,按照市政府對食品葯品放心工程工作的總體要求,今年要在全市重點鄉鎮建立10至12個放心糧油連鎖超市(店),推進「放心糧油進農村」工作,保障農民糧油食品安全。

(六)、推廣科學儲糧,開展星級糧庫創建活動

根據省糧食局《關於開展星級糧庫創建活動的通知》(浙糧發〔2006〕18號)及衢州市貿易與糧食局有關文件精神,為切實加強對中心糧庫和儲備糧的管理,今年要進行「倉儲建設管理規范年」創建活動,以提高我市糧食倉儲管理和科學保糧技術,並採取切實有效措施推進創建星級糧庫活動,江山國家糧食儲備庫年內要確保達到 "二星級」糧庫的標准。一是建立創建星級糧庫組織機構。市局成立由局長擔任組長、分管局長擔任副組長的創建領導小組,並在中心糧庫建立創建星級糧庫工作機構,具體實施創建工作;二是制訂創建工作目標和考核責任制。要加強對宏觀調控、保障糧食安全及創建星級糧庫重要性的認識,統一思想,制訂星級糧庫的考評內容與工作目標;三是完善制度加強業務培訓學習。以開展創建星級糧庫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完善倉儲管理制度,加強保糧知識、環流熏蒸技術等培訓學習,提高保糧人員的業務素質,提高科學保糧技術和水平;四是加強制度完善、環境整治等軟體建設。在原有基礎上,對管理制度進行補充完善。同時要加大整治環境、整頓庫容庫貌力度,創造和諧的儲糧自然環境條件;五是加大投入,添置倉儲設施。今年計劃投資50多萬元,添置電腦測溫儀等設施,實現與全省糧食倉儲管理系統聯網,改善糧庫硬體條件,保障儲糧安全。

(七)、加大招商力度,抓好重點項目建設工作

為確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達的招商引資任務,我們加強對招商引資工作的領導,落實責任,明確工作任務,分解考核指標。同時要做好今年的重點項目建設工作:一是抓好中心糧庫的倉容擴建和軍供站的維修。其中儲備庫倉容擴建項目要力爭在7月底開工,年內完成土建工程,軍供站的維修工作要力爭在7月底前完成;二是做好糧食批發市場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三是配合做好浙江雲海葯業公司的中葯材加工生產線和新建年產500噸功能性紅麴生產線技改等招商引資項目。

(八)、加強廉政建設,部署整治商業賄賂工作

根據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安排,今年初,我們在全系統內部署開展整治商業賄賂工作。為做好這項工作,市局專門成立了治理商業賄賂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對系統內整治商業賄賂工作的領導。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浙江省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意見》和有關法律法規,統一部署、分類指導,突出重點、穩步推進。堅決糾正本系統內在經營活動中違反商業道德和市場規則,影響公平競爭的不正當交易行為;堅決依法查處違反法律法規的商業賄賂案件;堅決遏制商業賄賂蔓延的勢頭,規范糧食市場經濟秩序。同時,按照上級要求,我們建立了對話平台,將網上「對話平台」作為民情信息台,政策宣講台,機關中層以上幹部作出廉潔自律承諾,並簽訂廉潔自律責任書,局領導在網上公開作出承諾。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時,我們的消防內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計劃生育、信訪紀檢等各項工作也按上級要求,及時簽訂了責任書,落實崗位責任,確保一方平安。上半年我們雖然做了一些工作,但離上級要求還有一定差距,我們將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加倍努力,切實抓實做好糧食工作。

二、下半年工作要點

根據年初提出的工作目標,下半年我們的主要工作是:

(一)、認真執行政策,抓好訂單糧食收購。今年是中央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第一年,做好糧食收購工作,是適應農村生產生活方式新變化的要求,我們要繼續開展「四好」優質服務活動,全力以赴做好訂單糧食的收購工作,敞開收購農民的余糧,當場兌現各項糧食補貼政策,確保完成2200萬公斤儲備糧的訂單收購任務,在此基礎上抓好中晚稻的收購工作,切實掌握儲備糧源,確保完成市級儲備晚秈谷1650噸輪換補庫任務。

(二)、發揮邊界優勢,擴大購銷經營規模。加強省際間糧食購銷合作,年內要在糧食主產區建立相對穩定的糧食訂單生產基地1-2個,基地規模達到1萬畝以上;年內組織采購市外糧食不小於5萬噸,銷售糧食5萬噸,完成市外糧食銷售收入7500萬元,掌握充足的糧源,繼續為省內外用糧企業采購儲備糧源。

(三)、堅持以糧為本,抓好項目建設工作。繼續做好招商引資等重點項目建設工作,確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達的協議引進資金1600萬元、實際到位800萬元的招商引資任務;完成軍供站的維修任務;抓好中心糧庫的倉容擴建項目,確保年內完成土建工程;做好糧食批發市場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配合做好浙江雲海葯業公司的中葯材加工生產線和新建年產500噸功能性紅麴生產線技改等招商引資項目。

(四)、加強倉儲管理,確保糧油儲備安全。按照儲備糧的管理要求做好各級儲備糧的保管工作,提高糧食倉儲管理水平,確保「一符四無」100%達標;積極開展星級倉庫創建活動,確保通過省局組織的「二星級」標准倉庫驗收;按時完成安裝台帳管理系統,確保正常運行;加強軍糧供應糧源的組織管理,確保滿足部隊的糧食需要;採取切實有效措施,進一步抓好糧食儲備和安全工作,繼續細化完善糧食安全預案,提高預案的可操作性,年內組織一次糧食應急預案演練;落實應急周轉糧和成品糧規模,確保我市的糧食安全。

(五)、發揮協會作用,實施「放心糧油」工程。我們要繼續發揮糧食行業作用,組織會員走訪社區、走訪農戶,充分發揮「放心糧油生產企業」和 "放心糧店」的示範作用,年內要完成農村集鎮所在地不小於12個放心糧油連鎖超市(店)的建設工作。

(六)、強化安全意識,確保糧食一方平安。加強對糧食企業的管理和指導,確保完成市政府下達的工業銷售收入9500萬元、工業增加值1040萬元的考核指標,完成技改投資和固定資產投入260萬元;加強對糧食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確保儲糧、綜治、消防安全無事故,計劃生育無違規違紀現象,確保糧食系統的一方平安。

(七)、加強效能建設,促進機關作風轉變。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整治商業賄賂行為,繼續抓好機關效能建設,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以優良的工作業績和飽滿的工作熱情,重塑糧食部門的新形象,使糧食工作再上一個新台階。

(八)、抓好隊伍建設,提高幹部職工素質。加強對在崗人員的學習和業務培訓,學習胡錦濤總書記「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論述,通過適當引進專業人才等方法,努力培養一支高素質的糧食幹部職工隊伍,以適應科學保糧和現代化儲糧的發展要求。

『玖』 世界糧食日宣傳標語

放心糧油

一、保障食物權利,愛糧節糧,共創節約型社會

二、提倡科學儲糧,確保儲糧安全

三、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

四、食物權是人人享有的一種生命權利

五、糧食來之不易,大家共同珍惜

六、食用放心糧油,保障人民健康

七、加強糧食行政執法,提高服務人民質量

八、慶祝十月十六日「世界糧食日」

九、隆重紀念「世界糧食日」

『拾』 今年糧食節約的主題是什麼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0〕7號)精神,指導糧食行業切實做好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廣泛開展愛糧節糧宣傳活動,增強愛糧節糧意識

近年來,國家不斷完善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措施,糧食生產連續6年獲得豐收,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打下了堅實基礎,但長期保持我國糧食供需基本平衡仍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同時,目前我國糧食(含食用油,下同)在生產、儲存、運輸、加工、消費等環節的損失浪費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和各類糧食企業要從實踐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愛糧節糧的重要意義,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強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努力降低糧食損失損耗,提高糧食綜合利用率,抑制不合理的消費需求,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要結合糧食行業實際,發揮自身優勢,採取多種形式,加大對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的宣傳力度。大力宣傳糧食系統幹部職工儲糧保糧工作先進典型和優秀事跡,發揚「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的好傳統,樹立糧食部門帶頭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的良好社會形象。要充分利用「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世界糧食日」、「放心糧油宣傳日」、「糧食科技活動周」等平台,廣泛開展愛糧節糧科普宣傳活動,進一步擴大活動影響,增強全社會愛糧節糧的意識。要積極組織開展徵文比賽、研討會、愛糧節糧公益展覽等主題宣傳活動,營造「愛惜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濃厚氛圍。

二、切實做好糧食收購和倉儲管理工作,降低收儲環節的損失

(一)認真執行國家政策,及時收購農民余糧。各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對糧食收購工作的組織領導,指導企業及時做好各項收購准備工作,認真執行國家糧食收購政策,發揮國有糧食企業主渠道作用,滿足農民售糧需要,減輕農戶家庭儲糧壓力。要大力發揮糧食質量檢驗檢測體系的作用,定期開展收獲糧食質量監測與調查工作,准確掌握糧食質量狀況,及時發現糧食質量安全隱患,避免因質量問題造成的糧食損失。各類糧食企業要加強精細化管理,努力做到糧食顆粒歸倉。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儲糧條件。各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和各類糧食企業要切實做好糧食倉儲設施建設和倉房維修改造工作,積極拓展投融資渠道,加大資金投入和指導管理力度,加強中央補助投資項目建設管理,進一步擴大倉儲能力,改善儲糧條件。在倉儲設施建設中,要嚴格設計標准和技術規范,積極採用先進儲糧技術和設施設備,保證工程質量,滿足安全儲糧和降低糧食損耗等要求。

(三)提高科學儲糧水平,防止儲糧安全事故,積極推進農戶科學儲糧。一是積極推廣糧食流通各環節低能耗、高產出、高效率、高附加值和綜合利用技術,全面提高科學儲糧水平。二是嚴格規范倉儲管理。積極開展「四無」糧庫創建活動,規范企業倉儲行為,努力實現倉儲管理的規范化,降低糧油儲存過程中的損失損耗,延緩糧油儲存品質劣變速度。定期開展儲糧質量安全的檢驗鑒定,確保糧油儲存安全。落實倉儲管理責任制,防止儲糧安全事故的發生。三是積極推進農戶科學儲糧工作。針對農戶儲糧分散、面廣、裝具落後的狀況,加強宣傳和技術指導,進一步普及科學儲糧知識,建立糧食產後技術服務體系,提高農戶儲糧技能。要加大農戶科學儲糧資金支持力度,積極推進農戶科學儲糧專項,大力推廣先進適用的新裝具、新技術,努力改善農戶儲糧條件,減少儲糧損失。

三、加快糧食現代物流設施建設,減少糧食運輸損失

各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按照《糧食現代物流發展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加強組織協調和行業指導,加快散糧裝卸、運輸、中轉、接收、發放設施及檢驗檢測等配套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散糧火車、散糧汽車、散糧船舶、散糧集裝箱等新型糧食運輸裝備,嚴格執行糧食裝卸作業標准和糧食運輸管理規則,避免糧食灑漏、受潮、霉變、污染等問題的發生。要大力推廣糧食「四散」(散裝、散運、散卸、散儲)技術,提高糧食物流技術裝備水平,簡化運輸環節,縮短運輸周期,減少糧食運輸損失。

四、科學制定糧油產品標准,提高糧油加工和轉化利用率

一是積極做好糧油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增強加工產品標準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要注重將國際標准、發達國家先進管理經驗與我國的實際相結合,以糧食的最終用途和最佳品質為指導,科學制修訂糧油產品標准,完善加工技術標准體系,提高糧食加工出品率和綜合利用率,有效節約糧食資源。二是積極推廣使用糧油加工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裝備,加快淘汰高耗糧、高耗能的落後產能,實現加工技術改造升級,提高糧食加工出品率。三是加強糧油資源的高效利用,尤其是米糠、胚芽、稻殼等副產物的高效轉化。引導和推進加工業規模化和集約化經營,發展糧食循環經濟,延長產業鏈條,促進加工轉化增值,發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加工用糧模式,有效利用糧食資源。四是以大力發展糧油食品加工業為重點,按照「安全、優質、營養、方便」的要求,推進傳統主食品工業化生產,樹立健康消費觀念,鼓勵發展全穀物食品,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大力倡導適度加工,改變片面追求「精」、「細」、「白」的消費傾向。五是加強產業政策指導,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科學布局,逐步建立現代糧油加工體系。

五、加強科技支撐,大力研發和推廣節糧減損新技術

一是加大儲運科技投入,推進綠色儲糧新技術的發展。加大對新型儲糧技術研發的投入,加大生態儲糧技術、綠色(生物)殺蟲劑、節能乾燥技術、信息監測監控技術的研發力度。推廣以充氮、二氧化碳氣調為代表的綠色儲糧新技術。研究運輸環節減少糧食損失的工藝技術和裝備。二是加大糧食加工高效節糧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的研發力度。加強糧油綜合利用及高效轉化技術研究,推動加工過程減少損失及高效加工技術的發展。研究開發碾米、制粉、食用油加工、發酵、釀造等提高產出效率的新技術、新裝備,研究玉米和大豆深加工新技術,提高糧食綜合利用效率。三是加強糧食營養健康基礎性研究,加大糧食科技宣傳引導力度,倡導合理、科學消費糧食理念。

六、大力推進放心糧油工程,引導糧油企業愛糧節糧和做好相關服務

(一)加強管理,提高質量,改善服務。各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糧油加工企業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建設,支持企業增加原料檢驗、生產過程動態監測、產品出廠檢測等檢測設備,特別是快速檢驗和在線檢測設備,健全企業內部質量控制和產品質量追溯體系。糧食企業要增強質量意識、安全意識、誠信意識、服務意識,建立和完善質量保證體系,落實質量安全責任,嚴格按照國家標准組織生產,確保產品質量合格、衛生安全。要改善經營方式,提升服務功能,增設服務網點,積極開展「兩代一換」、連鎖配送等形式多樣、行之有效的經營業務,為消費者和種糧農民提供優質周到的服務。

(二)大力抓好放心糧油示範企業,引導和帶動全行業健康發展。要發展一大批放心糧油示範企業,包括加工廠、糧店、配送中心、主食廚房、種植基地等,發揮示範帶動作用。示範企業要嚴格執行國家標准和有關規范,強化管理基礎,優化經營模式,規范服務行為,實行產業化經營、規范化管理、標准化服務,使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再上一個新台階,使放心糧油工程成為深受各方面歡迎的名副其實的「民心工程」。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愛糧節糧是人之美德。各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切實發揮表率作用,帶頭做好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全國糧食行業幹部職工要繼續發揚「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的光榮傳統,忠於職守、以身作則、厲行節約,做愛糧節糧的榜樣和模範。

二〇一〇年四月六日

閱讀全文

與放心糧油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銀源亞太北京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69
員工生日會外出方案策劃書怎麼寫 瀏覽:643
培訓間的合作方案 瀏覽:448
甘肅文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149
三創校園電子商務策劃 瀏覽:761
中小學教職工大會培訓方案 瀏覽:35
經典誦讀活動策劃方案流程 瀏覽:998
測繪售後服務方案及培訓計劃 瀏覽:160
教師硬筆字培訓方案 瀏覽:958
唯品會珠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928
畢業答辯策劃方案 瀏覽:214
線上會員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21
文具的營銷方案 瀏覽:102
前程無憂青島電子商務 瀏覽:739
婦產醫院營銷方案 瀏覽:563
藝人宣傳策劃方案新浪博客 瀏覽:934
房地產項目微信營銷方案 瀏覽:174
內部培訓師的培訓方案 瀏覽:836
鄭州同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靠譜不 瀏覽:329
管理樂園的營銷方案 瀏覽: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