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疫情期間志願者主要工作內容有哪些
1、醫療救護。組織有醫學專業知識、應急救援技能志願者,協助參與醫療救治、救助救護等。
2、便民服務。協助社區及時掌握群眾需求,做好人員登記、體溫測量、信息收集、人員隔離、秩序引導、分類篩查、物資代購等。
3、秩序維護。協助醫療機構維護醫療秩序,協助開展信息咨詢、方位指引等基礎服務,幫助調解一般性糾紛和矛盾。
4、心理援助。參與湖北武漢12355青少年服務台疫情防控心理援助熱線記錄、接聽、回復等,為廣大市民群眾開展疫情心理疏導和援助服務。
5、宣傳引導。參與網路文明志願行動,運用武漢微鄰里、青春武漢等網路新媒體平台,正面積極傳播疫情防控政策、科學防控知識等,協助做好信息溝通、輿論引導和氛圍營造工作。
6、關愛幫扶。配合採取電話詢問、網路聯系、上門走訪慰問等方式,關心關愛獨居老人、困難群眾、留校大學生等,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7、交通運輸。協助醫療機構運輸醫護物資,為疫情防控一線醫護人員和有就醫需要的群眾提供力所能及的交通接送服務。
Ⅱ 社工在疫情發揮的作用
疫情當下,作為社會工作者,我們都在做些什麼呢?社會工作者又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呢?作為社會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從事專門性社會服務工作的專業人員,為了戰「疫」的勝利,我們正在盡己所能,懷抱熱情和真誠,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為戰「疫」的勝利貢獻一份力量。在這個過程中,社會工作者承擔了多樣的工作內容,扮演著多樣的角色,與大家一起,打贏這場攻堅戰。
1、官方信息的傳遞者、防疫知識的宣傳者、社會秩序穩定的維護者
疫情初期,網路上各種信息駁雜,疫情報道也不近詳實,居民對疫情的了解也不夠准確,在這個情況下,社工通過篩選官方信息,及時向居民傳達疫情現狀,並向居民宣傳如何做好防疫准備,向居民傳達我們的黨和政府所採取的措施,讓居民正確認識此次疫情,避免引起居民心理恐慌,並倡導居民積極響應防疫工作。
2、服務對象的守護者
疫情中期,社會工作者的角色又有所不同。在這個階段,有一部分社工在一線崗位工作,需要居家隔離的社會工作者進行的是線上服務。康寧社區黨群項目共有四名社工,在疫情擴散需要社工返崗支持的情況下,康寧項目兩名社工積極響應號召,返回一線工作,另兩名社工處於居家隔離期,主要承擔的是線上服務提供。在社區的統一安排下,返崗的兩名社工主要承擔了外來人員信息統計以及隔離人員的相關事宜。她們每天奔波在社區內不同的樓宇間,隔離外來人員,驗證解除隔離人員,更多的是查看隔離人員是否在隔離期間有外出行為。不排除會有人覺得這份工作內容很簡單,但是在疫情中,她們和一線社區工作者們只是帶著一個口罩,每天馬拉松式的工作,就是為了能夠給社區居民們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他們是當之無愧的安守護者。
3、溝通平台的搭建者、服務對象的的陪伴者和支持者
為了防止疫情擴散,在黨和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復工、復學的日期也在調整,因此有許多人員留在家中,且不能在外隨意走動。一天天過去,居民們漸漸感到無聊和煩躁,在這種情況下,鄭東新區社會事業管理局組織120餘名東區社工投入到線上服務。針對不同人群、領域和主要需求,在經過細致的討論分析後,東區社工在一天時間內成立了美食群、音樂群、舞蹈群等多個群聊
Ⅲ 做好服務群眾的同時,如何做好社會面防控工作
摘要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最前線。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400多萬名社區工作者堅守一線,在65萬個城鄉社區從事著疫情監測、出入管理、宣傳教育、環境整治、困難幫扶等工作,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保障群眾生活作出了重要貢獻。
Ⅳ 疫情期間社區志願者服務內容是什麼
內容大概如下:
1、醫療救護。組織有醫學專業知識、應急救援技能志願者,協助參與醫療救治、救助救護等。
2、便民服務。協助社區及時掌握群眾需求,做好人員登記、體溫測量、信息收集、人員隔離、秩序引導、分類篩查、物資代購等。
3、秩序維護。協助醫療機構維護醫療秩序,協助開展信息咨詢、方位指引等基礎服務,幫助調解一般性糾紛和矛盾。
4、宣傳引導。參與網路文明志願行動,運用武漢微鄰里、青春武漢等網路新媒體平台,正面積極傳播疫情防控政策、科學防控知識等,協助做好信息溝通、輿論引導和氛圍營造工作。
5、關愛幫扶。配合採取電話詢問、網路聯系、上門走訪慰問等方式,關心關愛獨居老人、困難群眾、留校大學生等,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簡介:
志願者是這樣定義的:「在自身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參加相關團體,在不謀求任何物質、金錢及相關利益回報的前提下,在非本職職責范圍內,合理運用社會現有的資源,服務於社會公益事業,為幫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開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實際的,具一定專業性、技能性、長期性服務活動的人。"
Ⅳ 社會工作者在疫情中做了什麼貢獻發揮了什麼優勢
【導讀】2020年荊楚大地撞上天災,新冠病毒從天而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是對全國人民的一個大挑戰,全國的醫務工作者前赴後繼,奔赴向疫情最嚴峻的地方;全國各地的基層工作者連續多日奮戰在防控疫情一線;全國各地的同胞捐款捐物捐力,共同為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貢獻自己的力量,那麼社會工作者在疫情中做了什麼貢獻?社會工作者優勢如何體現?
1、專業優勢
社會工作作為一種支持性的專業力量,是為貧弱群體、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群體和社區提供專業社會服務的職業,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社會危機事件中社會工作憑借其專業的敏感性和責任感,在疫情防控中發揮著專業優勢。
2、知識層面
社會工作的專業優勢首先表現在知識層面。疫情防控前期一方面我們根據社會需要努力做出回應,自上而下獲取政府信息,向廣大居民傳遞關於疫情防控的各項政策和信息,及時解決居民的抱怨和不滿。另一方面自下而上從居民的需求出發,實現跨學科、跨部門、跨地域的線上線下聯動,動員基層幹部解決基層問題。
3、資源整合
社會工作的專業優勢是整合資源。自疫情爆發以來,全國各地的志願者捐贈的醫療物資以及生活物資,在社會工作的組織與安排下利用多種渠道,對接各家醫院和超市。同時組織志願者對居家產生逆反心理的居民、被隔離人員及家人、病患及病患家屬進行線上的情緒疏導和心理支持,向他們提供外部信息。同時聯合政府部門、醫療團隊、心理咨詢專業團隊以及基層社區委員會等多部門相互合作,有效鏈接資源,分享信息。
4、及時回應社會需要
另外社會工作的專業優勢是及時回應社會需要。在武漢1月23日封城時,面對毫無准備、毫無經驗的社區防疫之戰,一群湖北社工憑借其專業敏感性走上了充滿著各種未知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抗疫之路。自此全國的社會工作組織積極響應防疫號召,充分發揮其專業優勢參與到防疫工作中。在這次危機事件中一部分鄉鎮地區防疫意識不高,社工聯合基層工作人員挨家挨戶上門進行宣傳。
社工的重要性每次在遭遇重大變故的時候立顯,在中國512汶川地震以及天津爆炸等國家重大突發事件中,社會工作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形成了一支有力量的工作隊伍。社會工作的職責就是回應社會的需要,群眾的福利就是社會工作的最大目標。在此次疫情中黨和國家領導對社會工作寄予了厚望,相信社會工作在全社會的支持下及社會工作行業內充分發揮專業優勢,自覺履行專業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定會為社會治理和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Ⅵ 在我國疫情期間,社會工作者將其專業方法應用在了哪些領域
疫情當下,作為社會工作者,我們都在做些什麼呢?社會工作者又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呢?作為社會
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從事專門性社會服務工作的專業人員,為了戰「疫」的勝利,我們正在盡己所能,懷抱熱情和真誠,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為戰「疫」的勝
利貢獻一份力量。在這個過程中,社會工作者承擔了多樣的工作內容,扮演著多樣的角色,與大家一起,打贏這場攻堅戰。
1、官方信息的傳遞者、防疫知識的宣傳者、社會秩序穩定的維護者
疫情初期,網路上各種信息駁雜,疫情報道也不近詳實,居民對疫情的了解也不夠准確,在這個情況
下,社工通過篩選官方信息,及時向居民傳達疫情現狀,並向居民宣傳如何做好防疫准備,向居民傳達我們的黨和政府所採取的措施,讓居民正確認識此次疫情,避
免引起居民心理恐慌,並倡導居民積極響應防疫工作。
2、服務對象的守護者
疫情中期,社會工作者的角色又有所不同。在這個階段,有一部分社工在一線崗位工作,需要居家隔
離的社會工作者進行的是線上服務。康寧社區黨群項目共有四名社工,在疫情擴散需要社工返崗支持的情況下,康寧項目兩名社工積極響應號召,返回一線工作,另
兩名社工處於居家隔離期,主要承擔的是線上服務提供。在社區的統一安排下,返崗的兩名社工主要承擔了外來人員信息統計以及隔離人員的相關事宜。她們每天奔
波在社區內不同的樓宇間,隔離外來人員,驗證解除隔離人員,更多的是查看隔離人員是否在隔離期間有外出行為。不排除會有人覺得這份工作內容很簡單,但是在
疫情中,她們和一線社區工作者們只是帶著一個口罩,每天馬拉松式的工作,就是為了能夠給社區居民們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他們是當之無愧的安守護者。
3、溝通平台的搭建者、服務對象的的陪伴者和支持者
為了防止疫情擴散,在黨和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復工、復學的日期也在調整,因此有許多人員留在家
中,且不能在外隨意走動。一天天過去,居民們漸漸感到無聊和煩躁,在這種情況下,鄭東新區社會事業管理局組織120餘名東區社工投入到線上服務。針對不同
人群、領域和主要需求,在經過細致的討論分析後,東區社工在一天時間內成立了美食群、音樂群、舞蹈群等多個群聊,且線上服務對象涉及面較廣,適合各類群體
的參與。以下以舞蹈群為例,在舞蹈群成立當天,工作小組社工立即根據分工進行線上服務的開展。服務的最初就是鼓勵居民勇敢面對疫情,以及成立舞蹈群的原
因,鼓勵居民在居家隔離期間多參與線上活動,既可以充實生活,又可以增強自身技能,在疫情隔離中,打破空間和地域的限制,形成相互的情感支持者。舞蹈群將
愛好舞蹈的居民聚集在一起,居民既可以定期學習由專業舞蹈老師的線上教學課程,在群內分享自己喜愛的舞蹈,也可以參與群內組織的打卡活動。通過這個平台,
舞蹈群的居民可以在這里相互交流、溝通和學習,也可以相互加油和助威。在這個過程中,社工始終與居民一起,共同學習和成長,給予彼此理解和支持雖然線上服
務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我們也在摸索著前進,不斷改進,完善服務,為更多的人送去溫暖和歡樂。
我們不難發現,社會工作者在整個疫情期都扮演著正能量精神傳遞者的角色。面對突發疫情,居民們
的工作和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一定程度上也對其心理或生理造成了影響。此時,社會工作者除了在線上提供專業服務外,也會定期向居民宣傳防護措施等科普知
識,不信謠,不傳謠,提醒居民要多關注疫情期間出現的正能量事件,關注黨和政府以及所有防疫防控人員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良好成效鼓勵居民們要勇敢地面
對疫情,增強其自信心,相信我們戰「疫」必勝。
4、情緒疏導和情感支持者,正能量精神宣傳者,線上平台的維護者
此次疫情雖然給我們帶來了無法抹去的傷痛,但生活仍在繼續,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堅強的站起來。
在疫情末期,社會工作者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例如實地探訪,網路等方式為經歷苦難的人送去情感支持,通過不同的形式宣揚疫情期各個正能量事件,讓居民了解
到我們的黨和政府還有奮戰在防疫戰線上的工作人員們給予民眾的保護和支持,增強居民開啟新生活的信心和自信。由社會工作者成立的線上群聊也應繼續維護下
去,通過這個平台,社會工作者能夠更直觀地了解到居民的需求點和生活狀態,也可以嘗試著在其中發現資源,挖掘資源,從而運用到日常的服務中去,並探索提供
服務的新形式。
當然,除了以上的角色,還有一部分社會工作者也承擔了資源籌措者、協調者、倡導者等角色。雖然角色不同,但每一位社會工作者都在認真履行自己的工作內容,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提供服務,在疫情之戰中建立一方堅固堡壘。
疫情雖在,但人在,信念亦在!我們始終相信,只要大家團結起來,朝著一個目標前進,勝利就屬於我們!最後,向所有參與防疫防控工作的工作人員們致敬!
Ⅶ 疫情防控志願者工作內容有哪些
疫情防控志願者工作內容:配合相關部門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引導、卡點執勤、測量體溫、人員排查、防疫消毒等防疫工作。紅馬甲是共青團組織青年加入疫情防控志願的隊伍。
「紅馬甲」志願者活動充分發揮了廣大青年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為疫情防控工作築起一道青春屏障。在自身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參加相關團體,在不謀求任何物質、金錢及相關利益回報的前提下,在非本職職責范圍內,合理運用社會現有的資源,服務於社會公益事業,為幫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開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實際的,具一定專業性、技能性、長期性服務活動的人。
疫情防控志願者的意義:
志願者在產於疫情防控之後首先國家與地方會給予補貼其次志願者自身的價值觀會得到升華,志願者在日後求職等各方面會被給予優先待遇原因是因為志願者本身是一份崇高的職位。
疫情期間當志願者可以為疫情防控做出貢獻,增加社會經驗,同時可以結交更多的朋友,擴大交際圈。志願者聯合國定義為「自願進行社會公共利益服務而不獲取任何利益、金錢、名利的活動者。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 紅馬甲
Ⅷ 疫情發生之後,社區幹部都做了什麼事情
疫情發生之後,社區幹部做了很多工作,對遏制疫情控制疫情作出了重大貢獻。針對社區幹部在疫情發生後開展的工作,我們做如下簡單匯總:
疫情發生後,我們的社區幹部就是社區疫情防控的堅實護盾,因為有了社區幹部的默默付出和無私奉獻,我們才能安心在家靜待春暖花開。
Ⅸ 疫情防控活動內容有哪些
1、社區疫情防控宣傳活動
社區網格員利用社區大屏幕,滾動播出「戴口罩、勤洗手」「保持一米線距離」「不握手、用公筷」等宣傳圖片。通過滾動播放宣傳片及宣傳口號,讓來辦事的群眾強化提高疫情防控意識,從自身做起,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清潔工作,阻斷病毒傳染渠道,維護身心健康。
2、家庭情防控宣傳活動
通過適當的形式對家長進行宣傳,提醒家長不外出、不參加聚集性活動、不參加校外培訓、不與疫情暴發區歸來人員接觸,一旦發現孩子有發熱、咳嗽症狀,應盡早帶孩子到醫院就診治療,並及時向班主任報告,讓學校了解掌握情況。
3、校園衛生活動
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大對校園環境的整治力度,保持學校教學和生活場所空氣流通、清潔衛生。對餐廳、教室、走廊、廁所等重點場所進行日消毒,教室等重點場所保持通風,保證空氣流通。
疫情防控動員策略
社區要建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組織體系,以街道和社區幹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家庭醫生為主,鼓勵居民和志願者參與,組成專兼職結合的工作隊伍,實施網格化、地毯式管理,責任落實到人,對社區、樓棟、家庭進行全覆蓋,落實防控措施。
充分利用多種手段,有針對性地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識宣傳,積極倡導講衛生、除陋習,摒棄亂扔、亂吐等不文明行為,營造「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我的健康我做主」的良好氛圍。
使群眾充分了解健康知識,掌握防護要點,養成手衛生、多通風、保持清潔的良好習慣,減少出行,避免參加集會、聚會,乘坐公共交通或前往人群密集場所時做好防護,戴口罩,避免接觸動物(尤其是野生動物)、禽類或其糞便。
Ⅹ 社區工作者的工作職責是什麼
社區工作者,是指經過一定選拔程序被各街鎮社區工作者服務站錄用的,並在以自然居住小區為基本服務區域,為居住在小區內的各類人群提供各類公共服務(協同治理)與其他公益服務的專職工作人員。
社區工作者主要工作職責有:
1、管理職能:在政府部門的指導下,在社區黨組織的領導下,組織社區成員進行自治管理,搞好社區衛生、社會保障、文化、計生和治安等各項管理,完成社區成員代表大會及確定的管理目標。
2、服務職能:組織社區成員進行便民服務,動員和組織社區成員共駐共建,資源共享,辦理社區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組織志願者隊伍,辦好社區服務業;協助政府落實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介紹就業和開展優撫救濟工作。
3、教育職能:組織引導社區成員開展法制教育、公德教育、青少年教育和「兩勞」人員教育,開展職業培訓,文化娛樂和體育活動。開展五好文明創評活動,形成具有本社區特色的文化氛圍,增強社區成員的歸屬感和凝聚力。
4、監督職能:受社區成員代表大會成員指派,及時將監督意見向上級機關及部門反饋,對社區內的物業管理履行其工作職責的情況進行監督。
5、配合協助政府及其派出機構完成有關任務。
【社區工作者的工作內容】
社區工作者的職責主要為:協助政府及有關部門做好與社區居民利益相關的社會治安、公共衛生、社會保障、就業服務、幫扶救助等工作。工作涉及范圍廣,在社會發展中不可或缺。
社區專職工作者崗位職責
辦理社區居民的公共事務,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組織、協調駐社區單位開展區域性共建活動,組織開展社區協商工作,協助做好與社區居民利益有關的社會治安、社區矯正、公共衛生、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扶貧濟困等工作。服從接受街道或開發區、社區黨組織和居委會的領導、管理和監督。
社區服務站崗位職責
社區服務站是面向社區居民的辦事窗口。執行黨組織的決定、決議和社區居民會議的決定、意見,辦理本社區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協助政府及有關部門做好與社區居民利益相關的社會治安、公共衛生、社會保障、就業服務、幫扶救助等工作;組織、協調社區單位開展區域性共建活動;反映社區居民的意見和建議,做好社區居民的思想疏導工作。
社區專職黨務崗位職責
社區專職黨務工作者在鎮(街)黨(工)委領導下,按照「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和黨支部規范化建設工作要求,協助社區黨組織開展工作,完成鎮(街)黨(工)委、鎮政府(辦事處)交辦的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