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防癌宣傳教育

防癌宣傳教育

發布時間:2022-05-25 02:28:34

㈠ 原發性肝癌有哪些預防方法

原發性肝癌的預防方法很多,下面介紹一部分,希望對你有幫助。
積極防治病毒性肝炎,對降低肝癌發病率有重要意義。乙肝病毒滅活疫苗預防注射不僅防治肝炎有效果,對肝癌預防也必將起一定作用。避免不必要的輸血和應用血製品。預防糧食霉變、改進飲水水質,戒除飲酒嗜好亦是預防肝癌的重要措施。在肝癌的一級預防尚未完善之際,肝癌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在腫瘤學上被稱為「二級預防」則顯得十分重要。
1.人群預防 肝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每年發病例約11萬例,佔全世界病例40%左右。控制肝癌的發病率、降低死亡率,目前肝癌防治已列入我國預防重點。肝癌的人群預防以一級預防和人口普查或篩檢為重點。
肝癌的一級預防是指以預防肝癌的發生為目標,是使人們避免或盡量少接觸已知的致癌因素和危險因素。根據肝癌的病因學方面的研究,我國在肝癌高發地區採取了「管水、管糧、防肝炎」的戰略措施,或者說實行了「防治肝炎、管糧防霉、適量補硒、改良飲水」的一級預防。具體如下:
(1)治水管水、改善飲水衛生:飲水中有機物污染與肝癌發生有一定關聯。研究提示飲用高度污染的地面水,加氯水、高濃度三氯甲烷水使患癌症的危險性增加,這種危險性可能來自飲用水污染中具有相加和協同作用的多種致癌物。又有研究提示飲水和HBV攜帶狀態在肝癌發病上有明顯的協同作用。
目前已查明肝癌高發區飲水中含有多種致癌劑,雖然這些污染水體中的各單個致癌含量甚微,但全部致癌物的濃度經長期少量攝入後可達到致癌的閾值,因此不少學者認為改水、管水、改善飲水衛生可能有助於降低肝癌的發病率。近年來,啟東縣居民加強飲水管理,大部分居民改飲深井水水質符合衛生標准,調查表明肝癌發病率已大幅度下降。扶綏縣結合農田水利建設,全縣大面積改良飲用水,絕大部分居民飲用深井水和水利水,收到良好效果。
(2)加強糧油食品防霉去毒:減少黃麴黴毒素攝入量,阻斷或抑制黃麴黴毒素的致癌作用。在肝癌高發地區,肝癌的發生率與糧食霉變,特別是玉米的黃麴黴毒素污染呈正相關系。鑒於糧食霉變環節主要在於田間收獲期和收獲後的處理期以及儲存期,不少學者認為加強這些環節的防霉措施極為重要。另外改變種植習慣,以水稻代替玉米,提倡食用大米,也是減少黃麴黴毒素攝入的方法之一。
對於已經霉變又不能拋棄的糧油食品也可用挑選霉粒及加工減除法除去一定的毒素。
(3)阻斷HBV感染,積極防治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目前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肝癌高發區,其乙肝病毒攜帶率也高,80%的肝癌病人均有乙肝病毒感染。在肝癌病人中,發現了乙肝病毒DNA整合到肝細胞的DNA中。因此阻斷HBV感染是預防原發肝癌的重要途徑,而接種乙肝疫苗是控制乙肝最根本和有效的措施。WHO指出在HBV低流行區應選擇性使用疫苗。而在中高流行區,所有嬰兒都應接種疫苗,應把乙肝疫苗的應用納入擴大的計劃免疫中去。實踐證明,對新生兒,特別是HBsAg陽性及(或)HBeAg陽性母親的新生兒進行乙肝疫苗接種,免疫效果可靠。在啟東市,至1990年底,已接種新生兒41717人,疫苗接種率達98.6%,5歲時抗HBS陽性率達82%,目前已觀察到慢性肝炎下降的趨勢。接種乙肝疫苗預防肝癌的遠期效果有待進一步觀察證實。
(4)對肝癌高危人群進行葯物預防:國內外的研究提示,提高硒水平可能有助於降低肝癌的發病率。紐西蘭在低硒的農場使用亞硒酸鈉顆粒施田和丹麥對土地噴硒肥,結果改變了當地貧硒的現象。我國啟東縣在低硒地區38萬人群中進行了預防性試驗,通過向農作物噴霧硒肥,結果使玉米和大麥硒水平提高了6倍,居民血硒水平也大大提高。動物實驗提示,硒能顯著抑制肝炎及癌前病變。硒的防癌作用在早期主要表現為抑制增生灶的形成,在晚期抑制增生灶的癌變。近來中美合作在啟東縣現場居民中干預實驗表明,4年來服硒鹽(15mg/kg)和硒酵母制劑,人群肝癌標化發病率由原來的42/10萬降至30/10萬,對照組發病率未見下降,二者差異顯著。實踐證明在肝癌高發現場補硒安全可行。顯示了硒預防肝癌的價值和意義。
國內外報道的對肝癌有預防作用的化學性葯物還有左旋咪唑、維生素A和維生素C等,我國中葯和天然食物豐富,開發這一寶庫預防肝癌值得探索,最近研究較多的是綠茶。研究表明:綠茶對黃麴黴毒素B1致大鼠肝癌有明顯抑製作用,同時也觀察到綠茶提取物可抑制二乙基亞硝胺誘發的大鼠肝癌前期病變。肝癌高發區的流行病學也提示,綠茶可能有一定的預防作用。此外尚發現一些治療肝炎的中葯,如丹參、五味子、香菇多糖、雲芝多糖等有拮抗黃麴黴毒素致大鼠肝癌形成的作用。
(5)衛生宣傳教育和有關行政法規的實施:一級預防是針對大規模人群的社會工作,范圍廣、花費大、阻力大,又難以在短期內顯示出效果,執行難度大,因此有計劃、有組織、有針對性地實施衛生宣傳教育,增加公共的防癌意識,是保證肝癌一級預防措施實行的重要條件,必要時應採取有關行政手段及法規。
肝癌的一級預防是重要的,在降低肝癌方面有很大的潛力,但當前仍應強調具有實際效果的Ⅱ級預防。在人群預防中,實施肝癌普查或篩檢,早期發現肝癌是二級預防的一個重要方面。
①普查的對象:80年代之前,我國的肝癌普查工作曾出現一個很大的矛盾,即關於「耗費與效益」的矛盾。在自然人群中普查,即使是上海這樣的肝癌高發區,其檢出率也只有14.7/10萬,耗資甚巨,收效不高。80年代以來,根據流行病學的調查結果,對肝癌的高危人群作了劃分,因此肝癌普查從對自然人群普查轉為對高危人群普查,檢出率大大提高,很好地解決了耗資與效益的矛盾,這一概念也為廣大醫務工作者接受。一般認為高危人群指40歲以上,乙肝表面抗原陽性以及慢性肝炎病史5年以上(指5年前曾患肝炎者),特別是男性的及有家族史者。
②普查的方法:作大規模人群的普查必須採用一個法簡便,靈敏度高和准確可靠的檢測方法。甲胎蛋白(AFP)的血凝方法大致符合這一要求。AFP血凝法陽性低限為40µg/L,其假陽性率為30%,對每一例AFP血凝法陽性病例應作放射免疫法復核。AFP確實增高者應建議其到專科診查。
我國原發性肝癌患者中AFP檢測的陽性率約為70%,即約有近1/3的患者難於以AFP檢測獲得早期發現。AFP以外的其他肝癌標志物因種種原因皆不適於普查。B超的臨床應用已經證實是一種簡便易行、准確可靠的影像學診斷方法,近年來已被逐步列入肝癌普查工作中。B超與AFP聯合檢測確實解決了AFP陰性病例的肝癌早期發現問題。
③普查的間隔時間:關於普查的間隔時間,各學者報告基本一致,一般認為對於高危人群,至少每6個月普查一次。
④普查工作的組織:應通過各種渠道廣泛宣傳癌症的防治知識及癌症早期發現的重要性,對高危人群的宣傳工作尤應注意既能使其認真對待,定期接受檢查,又避免不必要的緊張。
要做好普查工作必須調動廠礦企業等基層保健組織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做好動員及檢查對象的組織工作,定期檢查對AFP增高病例督促密切隨訪工作。
2.個人預防
(1)一級預防:個人一級預防應在人群預防的基礎上進行,除了自覺接受人群預防的各項措施外,針對致病因素,採取適當的措施。
(2)二級預防:肝癌的二級預防就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即預防肝癌的臨床發作。對於肝癌高危人群應定期作AFP與B超檢查,至少每半年一次,這樣可使許多肝癌病人得到早期診斷。早期診斷的目的在於早期治療,早期肝癌應盡量爭取作手術切除,以求根治。有學者指出肝癌二級預防的目的在於搶救病人的生命,而不應滿足於診斷後生存期延長,因為這種生存期的延長其中包括了在臨床症狀出現前就因早期發現而帶來的一段生存期。
(3)三級預防:除了早期發現以作根治性手術外,由於肝癌外科臨床的進步,復發性肝癌的二次手術以及「大肝癌變為小肝癌」後二期手術,使大批病人獲得根治。對於根治性手術後的病人,仍應定期密切隨訪,每1~3個月復查一次AFP和B超,早期發現復發性肝癌,用時可服用保肝及提高機體免疫力的葯物,預防肝癌復發,對於姑息性治療後的病人,應採用肝動脈插管栓塞化療,局部酒精注射,放射治療,免疫治療,中醫中葯治療等一系列綜合措施以延緩病人壽命,提高生活質量,對肝癌晚期出現的症狀予以對症處理,減輕病人的痛苦。

㈡ 如何預防宮頸癌

宮頸癌的發病原因主要是HPV感染,第二是吸煙,第三是性生活的頻、早、雜,第四是免疫抑制。HPV感染,在90%的CIN患者和99%的宮頸癌患者的組織里是有找到高危型HPV的,那就考慮有沒有可能通過把HPV的感染阻斷,從而預防宮頸癌的發生。早在2002年的新英格蘭醫學雜志里就發表了一篇令人振奮的報道,就是科學家發現了HPV16型疫苗,時至今日,通過FDA認證的就是宮頸癌二價疫苗、四價疫苗,還有九價疫苗,已經廣泛的使用於臨床上,這是很確切的效果。如果既往沒有HPV16型、HPV18型感染,有效率達到99%,即使是以前感染過HPV16、18型,也有44%的患者是有效的,不是說感染過疫苗就沒效,從而實現了預防宮頸癌的夢想。其他的針對宮頸癌的發病因素,比如性生活的頻、早、雜,盡量去進行宣教,針對性的採取措施,還有吸煙,進行宣教告知盡量不要吸煙,是預防宮頸癌手段之一,還有免疫抑制,就是採取相應的措施提高免疫力。

㈢ 子宮內膜癌的預防

子宮內膜癌的預防 子宮內膜癌又稱為子宮體癌,是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僅次於子宮頸癌。肥胖、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是子宮內膜癌的高危人群。每位女性都應密切關注自己在這些方面的生理指標,將可能的危險降低到零。假如你初潮在12歲以前、月經紊亂量多,或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症、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等病症,最好定期做婦科檢查。極早期患者無明顯症狀,因此,常規的婦科普查是萬萬不可錯過的,它能在第一時間內幫你將癌細胞扼殺在搖籃中。 1、子宮出血與月經失調 對陰道的不規則出血,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是月經惹的禍,尤其是年輕女性和接近絕經期的女性。因為,像宮頸癌一樣,幾乎所有的婦科癌症,在症狀上都有這個表現,而子宮內膜癌的出血量通常較少、一般無接觸性出血,不容易引起你的警覺。 2、有些人每天吃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精力充沛身體,以為不用擔心子宮有什麼毛病。 其實生理上的自然規律是不可逆的。如果人為地扭轉,你有可能獲得一時的青春,但其危害卻是深遠的,其結果有可能得不償失。目前醫學已經證實,依賴外源性雌激素的女性具有高度發生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其危險與劑量大小、服用時間長短,及是否合用孕激素、中間是否停葯、病人的身體素質等因素有直接的關系。所以,如果你有類似花錢找病的舉動,一定別漏掉任何一次婦科檢查。 如何及早發現和預防子宮內膜癌? 1、杜絕誘發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因素 肥胖、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是子宮內膜癌的高危人群。每位女性都應密切關注自己在這些方面的生理指標,將可能的危險降低到零。假如你初潮在12歲以前、月經紊亂量多,或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症、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等病症,最好定期做婦科檢查。 2、從B超中發現可疑點 B超檢查能有效地發現子宮內膜上的可疑點;一旦發現問題,能探明子宮內膜癌在宮腔的大小、位置、肌層浸潤程度、腫瘤是否穿破子宮漿膜或是否累及宮頸管,其診斷正確率較高,而且它對患者無創傷性及放射性損害。 3、刮宮檢查 在B超檢查之後,一個必不可少的程序就是刮宮檢查,它屬於「活檢」的范疇。這項檢查能進一步明確病灶是否為癌。方法是用小刮匙刮取宮內組織。將刮出的組織全部送作病理檢驗,這樣可確診或排除早期子宮內膜癌。 4、櫻花雨進行預防 由日本研發而成的櫻花雨對婦科疾病有著極好的效果及預防作用。櫻花雨,集抑菌消炎、止癢祛味、均衡弱酸、提高免疫等多重功效於一身,有效成分採用真空16層過濾,經過超分子微化處理和超臨界CO2萃取技術提升,獨有的高效雙成分「AU3分子」和 「緩釋平衡因子」可以快速滲透到陰道組織及盆腔宮頸,直達病灶並在潰爛面形成保護膜,迅速止癢、止痛、殺菌、消炎,並有效修復陰道壁及盆腔宮頸。長期使用能夠增強陰道組織正常防禦功能,預防婦科疾病的發生和護陰養巢。

㈣ 肝癌的人群預防是怎樣的

肝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每年新發病例約11萬例,佔全世界病例40%左右。控制肝癌的發病率、降低死亡率,目前肝癌防治已列入我國預防重點。肝癌的人群預防以一級預防和人口普查或篩檢為重點。

肝癌的一級預防是指以預防肝癌的發生為目標,是使人們避免或盡量少接觸已知的致癌因素和危險因素。根據肝癌的病因學方面的研究,我國在肝癌高發地區採取了「管水、管糧、防肝炎」的戰略措施,或者說實行了「防治肝炎、管糧防霉、適量補硒、改良飲水」

的一級預防。具體如下:

(1)治水管水、改善飲水衛生:飲水中有機物污染與肝癌發生有一定關聯。

研究提示飲用高度污染的地面水,加氯水、高濃度三氯甲烷水使患癌症的危險性增加,這種危險性可能來自飲用水污染中具有相加和協同作用的多種致癌物。又有研究提示飲水和HBV攜帶狀態在肝癌發病上有明顯的協同作用。

目前已查明肝癌高發區飲水中含有多種致癌劑,雖然這些污染水體中的各單個致癌含量甚微,但全部致癌物的濃度經長期少量攝入後可達到致癌的閾值,因此不少學者認為改水、管水、改善飲水衛生可能有助於降低肝癌的發病率。近年來,啟東市居民加強飲水管理,大部分居民改飲深井水水質符合衛生標准,調查表明肝癌發病率已大幅度下降。扶綏縣結合農田水利建設,全縣大面積改良飲用水,絕大部分居民飲用深井水和水利水,收到良好效果。

(2)加強糧油食品防霉去毒:減少黃麴黴毒素攝入量,阻斷或抑制黃麴黴毒素的致癌作用。在肝癌高發地區,肝癌的發生率與糧食霉變,特別是玉米的黃麴黴毒素污染呈正相關系。鑒於糧食霉變環節主要在於田間收獲期和收獲後的處理期以及儲存期,不少學者認為加強這些環節的防霉措施極為重要。另外改變種植習慣,以水稻代替玉米,提倡食用大米,也是減少黃麴黴毒素攝入的方法之一。

對於已經霉變又不能拋棄的糧油食品也可用挑選霉粒及加工減除法除去一定的毒素。

(3)阻斷HBV感染,積極防治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目前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肝癌高發區,其乙肝病毒攜帶率也高,80%的肝癌患者均有乙肝病毒感染。在肝癌患者中,發現了乙肝病毒DNA整合到肝細胞的DNA中。因此阻斷HBV感染是預防原發肝癌的重要途徑,而接種乙肝疫苗是控制乙肝最根本和有效的措施。

WHO指出在HBV低流行區應選擇性使用疫苗。而在中高流行區,所有嬰兒都應接種疫苗,應把乙肝疫苗的應用納入擴大的計劃免疫中去。實踐證明,對新生兒,特別是HBsAg陽性及(或)HBeAg陽性母親的新生兒進行乙肝疫苗接種,免疫效果可靠。在啟東市,至1990年底,已接種新生兒41717人,疫苗接種率達98.6%,5歲時抗HBS陽性率達82%,目前已觀察到慢性肝炎下降的趨勢。接種乙肝疫苗預防肝癌的遠期效果有待進一步觀察證實。

(4)對肝癌高危人群進行葯物預防:國內外的研究提示,提高硒水平可能有助於降低肝癌的發病率。紐西蘭在低硒的農場使用亞硒酸鈉顆粒施田和丹麥對土地噴硒肥,結果改變了當地貧硒的現象。

我國啟東市在低硒地區38萬人群中進行了預防性試驗,通過向農作物噴霧硒肥,結果使玉米和大麥硒水平提高了6倍,居民血硒水平也大大提高。動物實驗提示,硒能顯著抑制肝炎及癌前病變。硒的防癌作用在早期主要表現為抑制增生灶的形成,在晚期抑制增生灶的癌變。近來中美合作在啟東市現場居民中干預實驗表明,4年來服硒鹽(15mg/kg)和硒酵母制劑,人群肝癌標化發病率由原來的42/10萬降至30/10萬,對照組發病率未見下降,二者差異顯著。實踐證明在肝癌高發現場補硒安全可行。顯示了硒預防肝癌的價值和意義。

國內外報道的對肝癌有預防作用的化學性葯物還有左旋咪唑、維生素A和維生素C等,我國中葯和天然食物豐富,開發這一寶庫預防肝癌值得探索,最近研究較多的是綠茶。研究表明:綠茶對黃麴黴毒素B1致大鼠肝癌有明顯抑製作用,同時也觀察到綠茶提取物可抑制二乙基亞硝胺誘發的大鼠肝癌前期病變。肝癌高發區的流行病學也提示,綠茶可能有一定的預防作用。此外尚發現一些治療肝炎的中葯,如丹參、五味子、香菇多糖、雲芝多糖等有拮抗黃麴黴毒素致大鼠肝癌形成的作用。

(5)衛生宣傳教育和有關行政法規的實施:一級預防是針對大規模人群的社會工作,范圍廣、花費大、阻力大,又難以在短期內顯示出效果,執行難度大,因此有計劃、有組織、有針對性地實施衛生宣傳教育,增加公共的防癌意識,是保證肝癌一級預防措施實行的重要條件,必要時應採取有關行政手段及法規。

肝癌的一級預防是重要的,在降低肝癌方面有很大的潛力,但當前仍應強調具有實際效果的Ⅱ級預防。在人群預防中,實施肝癌普查或篩檢,早期發現肝癌是二級預防的一個重要方面。

①普查的對象:一般認為高危人群指40歲以上,乙肝表面抗原陽性以及慢性肝炎病史5年以上(指5年前曾患肝炎者),尤其是男性的及有家族史者。

②普查的方法:作大規模人群的普查必須採用一個方法簡便,靈敏度高和准確可靠的檢測方法。甲胎蛋白(AFP)的血凝方法大致符合這一要求。AFP血凝法陽性低限為40μg/L,其假陽性率為30%,對每一例AFP血凝法陽性病例應作放射免疫法復核。AFP確實增高者應建議其到專科診查。

我國原發性肝癌患者中AFP檢測的陽性率約為70%,即約有近1/3的患者難於以AFP檢測獲得早期發現。AFP以外的其他肝癌標志物因種種原因皆不適於普查。B超的臨床應用已經證實是一種簡便易行、准確可靠的影像學診斷方法,近年來已被逐步列入肝癌普查工作中。B超與AFP聯合檢測確實解決了AFP陰性病例的肝癌早期發現問題。

③普查的間隔時間:關於普查的間隔時間,各學者報告基本一致,一般認為對於高危人群,至少每6個月普查一次。

④普查工作的組織:應通過各種渠道廣泛宣傳癌症的防治知識及癌症早期發現的重要性,對高危人群的宣傳工作尤應注意既能使其認真對待,定期接受檢查,又避免不必要的緊張。

要做好普查工作必須調動廠礦企業等基層保健組織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做好動員及檢查對象的組織工作,定期檢查對AFP增高病例督促密切隨訪工作。

㈤ 怎樣預防肺癌

肺癌的主要病因及危險因素:
煙已被公認為引起肺癌的最重要的致癌因素。在歐美各國,肺癌的發
因於吸煙的佔90%左右。80年代,上海市區男性肺癌歸因於吸煙的佔70%~80%;女性肺癌約30%歸因於吸煙與被動吸煙。開始吸煙的年齡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開始吸煙的年齡越早,患肺癌的危險越大。煙齡60年者的肺癌死亡率要比煙齡20年者高出100倍左右。香煙點燃後產生的煙霧中,含有3000多種有毒化學物質,其中最重要的有尼古丁、一氧化碳、氰化物、存在於煙焦油中的多種致癌物質、放射性同位素,以及重金屬元素等。煙草燃燒所產生的致癌物質有苯並芘、亞硝胺、β-萘胺、鎘、放射性釙等。還有酚化合物等促癌物質。不吸煙的婦女因丈夫吸煙所致被動吸煙患肺癌的死亡率,要比丈夫不吸煙的婦女(無被動吸煙)高1~2倍。吸煙與職業的或環境的致癌因素同時對人起致癌作用時,其結果比單獨因素所起的致癌作用相加還要大,稱協同作用。吸煙與飲酒也起協同致癌作用。如果每天平均吸煙20支,吸了20年的煙民患肺癌的危險性比不吸煙者高20倍。年齡小於20歲即開始吸煙者,死於肺癌的人數比不吸煙者高28倍。
職業性致肺癌因素:在70年代,我國有些工業城市,在工廠集中的地區,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特高,當時有的城市已居各種惡性腫瘤的首位。目前認為與下列物質接觸的職業與肺癌的發生有關:石棉、砷化合物、鉻化合物、鎳化合物、二氯甲醚、電離輻射、芥子氣以及煤煙、焦油和石油中的多環芳烴類等。例如石棉工人死於肺癌者7倍於一般人群,而石棉工人中吸煙者患肺癌的危險性是一般人群的50~90倍,這是吸煙與石棉起協同作用所致。
⑶大氣污染等環境污染:工業的廢氣如果處理不當,可污染廠礦內外的環境和大氣。此外城市中每天燃燒的大量煤、柴油、汽油以及柏油馬路的鋪設和機動車輛的使用,均可導致居民密集區空氣的污染。一般城市中的肺癌發病有10%,污染嚴重的城市有25%左右是由大氣污染引起的。近年來,室內裝修所用石材、油漆、地板膠、塑料飾物、粘合劑等帶來了室內污染。
⑷廚房烹調油煙和室內生火污染室內空氣:烹調時,當油鍋里的溫度在攝氏200度以上時,所用油脂即發生化學變化,油煙隨著沸騰的油揮發出來,油煙中含有雜環烴、苯並芘等致癌物質。烹調油煙是非吸煙女性、炊事人員發生肺癌的危險因素,是經常在廚房工作者的一個威脅。室內生火常用的燃料有柴草、木材、煤炭、油類、煤氣、天然氣等,當燃燒時產生的煙霧和氣體是有害的,且具有致癌性。
⑸室內氡污染:氡是一種放射性物質,廣泛的存在於自然界的土壤、岩石、建築材料中。它是鈾、鐳經衰變而成的產物。氡的同位素及其衰變產物被稱為氡子體。只要是有氡的地方就會伴存著子體,氡及其子體危害人的健康。氡可通過地基、建築物的縫隙、建築材料結合處、管道入室部位松動處進入室內,建築材料中也可能有氡逸入室內。我國制定的室內空氣中氡濃度標准為100貝克/立方米。1994年以來,我國調查了14個城市的1524寫字樓和居室,發現氡含量超標者佔6.8%,最高達596貝克/立方米。1990年,北京的地下室監測,有2.5%室內氡濃度超過200貝克/立方米。國際上認為暴露於300~500貝克/立方米氡濃度下的人群,其肺癌的死亡率是正常暴露水平下人群的2倍。有研究估計美國每年約有2.4萬名氡致癌病例。認為在美國氡的危害是僅次於吸煙的第二大致肺癌因素。世界衛生組織推算在各國所有的肺癌患者中,有5%~15%是室內氡暴露造成的。
⑹肺癌的其它危險因素:肺部既往疾病,如肺結核、肺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但比起上述五方面因素,既往疾病史所發生的作用是較小的。某肺癌高發區居民血內硒的含量偏低。國內外研究證明,一定量的硒對於癌症有抑制與預防作用。研究發現我國某錫礦礦工肺癌患者飲食中肉食、蛋、豆製品攝入偏少。
⑺在內外因素的影響下,人體內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的多基因突變,使細胞多階段受損和修復錯誤,最後引起癌變。已知癌基因ras、myc、Rb 等和抑癌基因p53與肺癌的發生有關。
肺癌常見症狀:
①咳嗽,多為刺激性咳嗽。②痰中帶血,多為血絲痰。③胸悶胸痛,一般症狀輕,定位模糊。當癌瘤侵及胸膜、胸壁時,疼痛加劇,定位較前明確、恆定。④氣促,癌瘤阻塞所致的肺炎、肺不張、惡性胸腔積液、彌漫性肺泡病變等均可引起。⑤發熱,阻塞性肺炎或癌性毒素所致。⑥晚期患者可出現較明顯的惡病質。⑦其他。
肺癌的預防:
⑴不吸煙及戒煙:①有組織、有計劃地在群眾中開展吸煙有害健康、防癌就要堅決不吸煙和戒煙的健康教育。從小學開始在課程中加進吸煙危害健康的內容。②醫務人員、學校的教師、文藝體育工作者、新聞工作者、各級領導幹部應該帶頭不吸煙,作為廣大群眾的榜樣。③衛生部門、教育部門、新聞機構和群眾團體要開展吸煙有害的宣傳教育。④採取措施在所有公共場所禁止吸煙。英美等國家自60年代起,大力宣傳吸煙有害健康的活動,使人群的吸煙率每年以1~2%比例下降,這些國家的逐年上升的肺癌發病率到90年代,已開始被遏止或逐漸下降。不論您吸煙已有多少年,不論您是否患了肺癌,不論您年齡多大,請您立即下決心戒煙,對您都是有好處的。戒煙後沉積在你體內的致癌毒素會逐漸減少。如果你是患者,戒煙可以鞏固你的療效。戒煙可以恢復你的免疫功能,增強體力,預防癌症和其他疾病。
⑵預防職業性肺癌:①政府部門對工礦企業要監督管理。②改革生產工藝,減少粉塵、煙霧,降低環境中有害物質濃度,不斷提高生產自動化、機械化、密閉化的程度,生產者避免或減少直接接觸已知致癌因素。③加強個人防護,生產時注意正規操作,生產後換下工作服,洗淋浴,工作服不帶回家。④定期監測環境中有害物質的濃度,不得超過國家允許標准,及時採取有效防護措施。⑤定期查體,如發現與職業有關癌前病變或早期癌,應及時治療,並調離有致癌因素的職業環境。
⑶預防環境污染:1991年,國務院頒布了《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細則》,對於預防肺癌和其他有關疾病,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內容是①人民政府、工礦企業、建設項目應當把防止大氣污染納入生產建設和技術改造計劃,加強監督管理。②大氣污染的防治設施和規章制度經驗收合格,建設項目方能投入生產或使用。③防治煙塵污染。④新建住宅區應當實行熱電聯供,或集中供熱,推廣低污染燃燒技術,逐步限制散煤燃燒。⑤禁止在居民區新建排放含有有毒物質的廢氣和粉塵的建設項目,已投入生產的應當進行凈化處理。⑥因特殊情況,需在人口集中地區焚燒瀝青、油氈、橡膠、塑料、皮革以及其它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的物質,需經當地環境保護部門批准,並設置焚燒爐集中焚燒。建築施工需熔化瀝青,使用固定熔化裝置時,應當採用密閉方式。⑦各級政府環保部門對機動車船排氣污染的防治要統一監督管理。超過國家規定污染排放標準的汽車,不得製造、銷售或進口。⑧對有違反國家規定者負法律責任。
⑷控制室內煙塵等污染:①室內煤爐、煤灶要設有煙囪,保持爐灶的密閉。煙囪要經常清掃,保持通暢。②逐漸以燃氣代替燃煤取暖、做飯。 ③保持廚房通風,廚房要安裝抽油煙機或排鳳扇,點火同時打開抽油煙機或排鳳扇。④烹調時,油鍋溫度不要超過200度,不能讓油鍋冒煙,少用煎炸烹調方式,選用精製油作為食用油。⑤起居室和卧室要與廚房分隔開,避免污染的廚房空氣進入其他居室。⑥室內裝修、裝飾,採用無污染材料,為了防止裝修材料散發有害物質對居民的危害,在裝修完畢後應通風1月後,才開始住人。
⑸控制室內氡污染:①從建築上說,要建造密實的屏障,避免氡向室內滲透,通常沒有裂隙和孔洞的水泥屏障就足以阻擋氡的滲透。良好的通風條件也是控制氡污染的重要環節。②房屋建築前要嚴格進行地基選擇,必要時請有關部門做氡的測試,然後採取降氡措施。注意建築材料的放射性,選擇合格的建材。③從個人來說,購買房屋時先要了解清楚房屋所在地區是否屬於地層氡的含量較高地區,避免在這樣的地區購房。④選擇放射性物質含量低的建築材料做裝修材料。⑤填平、密封地板和牆上的裂縫,⑥將地下室作為居室或工作場所,一定要監測室內氡濃度,氡濃度過高的不宜作為居室或工作場所。
⑹飲食預防與化學預防。美國人馬昌等研究證實多吃各種綠葉蔬菜和番茄(西紅柿)對預防肺癌有明顯保護作用。研究人員觀察到蔬菜中的黃體素(Lutein)、番茄紅色素(Lycopene)和吲哚(Indole)及其它蔬菜成分對人體有抗癌作用。齊勒等發現十字花科蔬菜(如油菜、菜花菜、捲心菜、大白菜、甘藍、花椰菜、蕪青等)對肺癌的防護作用更加突出。美國癌症研究所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在雲錫礦工肺癌的研究中,除發現與上述相同結果外,還發現蔥蒜類對肺癌的防護作用,其有效成分可能是類胡蘿卜素及其復合物。在該礦的研究中,研究發現多吃豆腐,適量吃肉類和蛋類也有防護作用。
增加食物中蔬菜、水果的攝入量,尤其多食富含胡蘿卜素、維生素C、維生素E、葉酸、微量元素硒等食品,可以降低肺癌的發病率。高脂肪、高膽固醇膳食和飲酒會增加患肺癌的危險性。
維生素A能維持細胞膜完整性,維持上皮組織正常代謝,阻斷細胞癌變過程,能加速細胞核DNA修復,對基因表達具有調控作用。格拉漢(Graham)在夏威夷多民族人群中研究發現,每月攝入維生素A少於25000國際單位者,患肺鱗癌的危險性高於每月攝入大於15萬國際單位者。
維生素A的衍化物和胡蘿卜素及類胡蘿卜素預防肺癌更引起注意。湖南腫瘤醫院1989年報告,在湖南兩個礦於1984年應用國產維胺酯(RI)和維胺酸(維生素A的衍化物)治療痰細胞中中度或重度不典型增生者。治療後一般情況改善,血液內免疫球蛋白IgA和IgM升高。治療組與對照組的肺癌發生率為1比4,且增生細胞平均級別下降,提示本品在化學預防上有一定療效。
⑺生活規律,心情愉快,勞逸結合,鍛煉身體,增加防病抗病的能力。
⑻中年以上居民應定期檢查身體:當出現刺激性乾咳、痰中帶血絲等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如家中有人曾患肺癌,其他成員應引起注意,須定期檢查。

㈥ 怎樣預防子宮內膜癌

因病因不明,目前尚不能預防其發生,對可疑患者應做全面細致的檢查。加強衛生宣傳教育,對絕經後出血,更年期月經紊亂應注意排除癌病的可能,對年輕婦女月經過多而治療2~3個月無效者,應做細胞學檢查及子宮內膜和頸管內膜檢查,廣泛開展防癌普查工作。

㈦ 請問如何預防肺癌

1、禁止和控制吸煙:禁止和控制吸煙,首先要著眼於減少吸煙者在人群中的比例,需要制訂一定的法律或條例限制人們,特別是限制青少年吸煙。

2、控制大氣污染:怎樣預防肺癌?做好環境保護工作,有效地控制大氣污染,從而達到預防肺癌的目的。

3、職業防護:對開采放射性礦石的礦區,應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盡量減少工作人員受輻射的量。對暴露於致癌化合物的工人,必須採取各種切實有效的勞動防護措施,避免或減少與致癌因子的接觸。

4、防治慢性支氣管炎:由於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肺癌發病率高於無慢性支氣管炎者,所以積極防治慢性支氣管炎對預防肺癌有一定的意義。怎樣預防肺癌?特別是要勸導患慢性支氣管炎的吸煙者戒煙,因為患慢性支氣管炎又吸煙人群的肺癌發病率更高。

5、早期發現、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高危人群應列為肺癌重點普查人群,每半年至1年檢查1次。中老年人尤其是嗜煙者,如出現上述可疑症狀,應及時去醫院作胸部X
線照片或CT等檢查。值得注意的是,約有15%的肺癌病人早期完全沒有症狀。因此,中老年人每年作一次胸部X線照片檢查,對早期發現肺癌有積極的意義。

以上就是怎樣預防肺癌的介紹,北 京 國 龍 中 醫 腫 瘤 醫 院專家指出,肺癌的預防關鍵在於堅持,同時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到有效預防肺癌。

㈧ 如何在生活中預防癌症

1、改進飲食習慣和方式,過度飲酒、愛吃過咸過熱食物、進食速度過快、囫輪吞棗,三餐不定時,飢飽無度等,會損傷胃粘膜,增加誘發胃癌危險性。
2、避免進食粗糙食物,少吃或不吃鹽淹食品,少吃煙熏、油炸和烘烤食物、飲烈性酒類,以免刺激或損傷胃黏膜。
3、注意不食霉變食物及農葯污染的食品,不飲污染水源。
4、避免或減少攝入鹽腌食品,如咸魚鹹肉、火腿、酸鹹菜及含鹽量過高食品,因其內含大量亞硝酸鹽,極易促進胃癌發生。
5、要控制食用煙熏製成的雞鴨魚肉及油炸、火烤的食品,避免致癌物質攝入體內。
6、長期情緒壓抑、郁悶可導致氣機郁滯,氣滯血瘀、結塊,可形成癌腫。因此注意自身調節、保持樂觀的心態尤為重要。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不生氣進食,不抽煙,使機體免疫及神經系統保持良好的狀態。
7、多進食富含維生素及β胡蘿卜素的新鮮蔬菜、水果,它們參與修復機體的天然防癌屏障,阻止化學致癌物質在體內的合成,能起到防癌作用。還應適當增加蛋、奶、鮮魚、鮮肉和豆製品的攝入量,改進營養情況,做到營養平衡,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有助於保護胃黏膜。

㈨ 怎樣預防惡性腫瘤

第一級預防:加強防癌健康教育,改變不良的行為和生活方式,鼓勵戒煙限酒,以達到減少致癌危險因素的目的。提倡合理膳食,多吃新鮮蔬菜及富含維生素A、E、C和膳食纖維的食物;減少食物中脂肪含量;控制鹽腌、煙熏和亞硝酸鹽處理食物;不食霉變、燒焦或過熱的食物。控制環境污染、加強職業致癌因素的控制與消除。控制感染,對於與生物因素有關的惡性腫瘤,可採取接種疫苗預防感染的措施,例如接種乙肝疫苗,對控制肝癌的發病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級預防:對高危人群進行預防性篩查,國際公認比較有效的篩查包括:宮頸脫落細胞塗片篩查宮頸癌;乳腺自查、臨床檢查及X線攝影檢查乳腺癌;大便潛血、肛門指檢、乙狀結腸鏡和結腸鏡檢查結腸直腸癌;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檢測前列腺癌。開展防癌宣傳,警惕癌前症狀,應注意十大癌症早期症狀:身體任何部位如乳腺、頸部或腹部的腫塊,尤其是逐漸增大的;身體任何部位如舌、頰、皮膚等處沒有外傷而發生的潰瘍,特別是經久不愈的;不正常出血或分泌物,如中年以上婦女出現不規則陰道流血或分泌物增多;進食時胸骨後悶脹、灼痛、異物感或進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難;久治不愈的乾咳、聲音嘶啞或痰中帶血;長期消化不良,進行性食慾減退、消瘦,又未找出明確病因的;大便習慣改變或有便血;鼻堵、鼻血、單側頭痛或伴有復視;贅生物或黑痣突然增大或有破潰、出血,或原有毛發脫落;無痛性血尿。
第三級預防:對於惡性腫瘤病人,要提供規范化診治方案和康復指導,通過綜合治療,防止手術後殘疾和腫瘤細胞的轉移,並盡可能解除患者痛苦,延長病人生命,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質量,對晚期病人施行止痛和臨終關懷。

閱讀全文

與防癌宣傳教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百和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786
軍訓培訓通知方案 瀏覽:557
特百惠水杯的策劃方案 瀏覽:192
電商運營平台策劃方案 瀏覽:242
新進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444
文化志願者培訓評估方案 瀏覽:211
商品流通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瀏覽:3
澡堂促銷活動稿件 瀏覽:468
上海淘趣電子商務公司怎麼樣 瀏覽:456
衣服直通車推廣方案 瀏覽:643
2014浙大遠程電子商務作業答案 瀏覽:694
電站人才培訓工作方案 瀏覽:682
企業聯誼會策劃方案 瀏覽:759
網路專題策劃方案 瀏覽:905
電子商務的虛擬性介紹 瀏覽:526
師資培訓活動方案時間安排 瀏覽:510
網路知識競答策劃方案 瀏覽:936
網路營銷設計方案總結 瀏覽:140
商家大型促銷活動 瀏覽:110
信息學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