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扛肺宣傳

扛肺宣傳

發布時間:2022-05-12 22:17:34

A. ____________留在我的記憶深處

雨後的夏日,驕陽格外刺眼,浮躁的感覺悄悄襲來,帶來一絲不安的回憶,彷彿一石激起千層浪,打破我寧靜的生活,盪起陣陣漣漪;又如迷路的孩子,抬頭四處張望。隱約間,縷縷淡雅的清香隨風飄來,頓覺神情清爽,放眼望處,原來是那梔子花。翠綠的花枝鋪滿一叢叢、一簇簇花骨朵,三三兩兩的張開優雅的花瓣,潔白如雪,層次分明地鑲嵌在淡黃色花蕊的四周,柔和安靜,盛情綻放!

花開的瞬間承載美好,猶如那純真潔白的友誼,深存記憶,銘刻心底,定格成永遠!潔白的花開在青澀的少年歲月里,沁人心脾,滿是記憶,滿是芬芳,味道香甜,成為我喜歡它的唯一理由!

記得同伴,清晨從自家小院采來一束清新潔白的梔子花,放在我的課桌里,花香,雖淡雅,可我覺得甚是濃郁。他說:「送給你,你是我的朋友。」花兒的芳香再次飄起,嗅覺的感測,蔓延至五臟六腑,沉澱心底,溫暖我心。

漸漸喜歡上梔子花,喜歡上那飄香的友誼,喜歡上記憶里那濃郁的香甜。我想,淡淡的花香,和那純真的友誼不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消失,相反,值得在我心底深深珍藏,讓我銘刻於心,快樂著感動著,期待著這友誼地久天長!

歲月更替,年齡增長,沉澱在記憶里的回憶讓我對生命中的感恩和對愛的感悟多了一些理解,多了一些寬容,少了一些猜忌;多了一些內斂,少了一些浮躁;多了一些深思,少了一些膚淺。

梔子花,潔白如雪,毫不張揚,靜靜的綻放,透出獨有的氣質和魅力。如陣陣夏風般涼爽,如朵朵白雲般悠遠,如蝴蝶翩翩起舞般纏綿,韻味十足,阿娜多姿,沁人心脾。雨後的梔子花,花瓣上流動的雨滴,晶瑩剔透,襯托出花瓣的嬌艷欲滴,嫵媚動人,沁入心扉,讓人心醉,而心,溫婉清雅,超凡脫俗。

花開花落是自然的規律,然而看到成片成片凋謝的花朵時,仍不禁心痛。花瓣逐漸乾枯變黃,慢慢凋零,彷彿會丟失什麼似的。於是,一片一片的拾起,夾在書本中,雖不及花開時香濃,但花香常駐我心。

終究,我會明白,歲月的飄逝,容顏的更改,記憶的模糊,都不會淡化生命中的某些記憶,那純真的友情,如同心底盛開的梔子花,永遠溫暖著我,感動著我

B. 危難時刻見真情,在搶險救災行動中,處處都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救死扶傷的身影,這樣的動人故事有很多寫出來

接受緊急搶救的是該縣寨安鄉政府48歲職工王謝江。原來,7月19日上午,王謝江趕往自己所包的村——連罡村枯罡屯組織指導群眾開展抗洪救災工作。王謝江到村後,連續三天帶領村幹部挨家挨戶,排查安全隱患,動員群眾轉移到安全地方,每天僅休息3個多小時。由於日夜奮戰,過度勞累,加上多次被雨淋,21日下午18時,王謝江感到身體極為不適,就找村民幫忙刮刮痧,但最終他還是昏迷過去。村幹部見狀一邊匯報鄉政府一邊撥打120電話,同時急忙找船將王謝江送到對岸的江逢村,晚上10時許,王謝江被送到縣人民醫院緊急救治。經檢查,被診斷為高血壓、暈厥、心絞痛及肺部感染。經搶救,22日上午8時,王謝江已脫離生命危險。
這是寧明縣萬名幹部眾志成城,抗擊 「威馬遜」強台風,全力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一個縮影,也是該縣今年以來加強幹部作風建設,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一個真實寫照。
受「威馬遜」強台風影響,寧明縣最大風力達12級,全縣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最大降雨量出現在城中鎮,過程累積降雨量達359.4毫米;縣城最高水位120.48米,超警戒水位4.48米。據初步統計,截止7月22日下午18時,全縣受災人口達36.26萬人,民房倒塌237間,直接經濟損失達3.98億元。
「威馬遜」強台風到來之前,寧明縣組織10000多名幹部和部隊官兵奔赴前線,指導群眾開展抗洪救災工作,彰顯幹部愛民為民情懷。
黨政領導:坐鎮指揮 忙而不亂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寧明縣及時成立抗擊「威馬遜」台風工作指揮部,縣委書記劉勇、縣長黃劍克擔任總指揮長。18—19日,縣委書記劉勇馬不停蹄深入海淵鎮、那堪鎮指導抗洪救災工作;18—21日,縣長黃劍克連續四天坐鎮台風襲擊的第一站——那堪鎮指揮作戰;縣四家班子領導奔赴全縣抗災一線指導抗洪救災工作。
「報告領導,我有困難,請求援助。」7月21日14時許,縣城橋東路的救援工作站來了一位神色緊張的年輕姑娘。在場指揮救災工作的縣領導黎志華、趙新顏熱情接待了她,並認真傾聽她的訴求:原來,姑娘叫黃彩蘭,其姐姐黃雪蘭懷孕7個月,被困在橋東路三巷自家裡,現在感覺到肚子痛。了解情況後,黎志華、趙新顏兩位領導立即電話指示外出救援的沖鋒舟前去救援孕婦黃雪蘭。然而,沖鋒舟已遠離黃雪蘭家。
「時間就是生命。不能再等了。」黎志華、趙新顏兩位領導果斷決定,火速另調派一艘沖鋒舟火速趕往救助黃雪蘭,由其妹妹黃彩蘭帶路,並派兩名幹部隨船協助。20分鍾後,沖鋒舟終於將黃雪蘭救出並及時送往醫院治療。傍晚,病情穩定的黃雪蘭輕輕撫摸著大肚子說:「孩子,是這些好人救了娘和你呀!」
在短短的一個小時采訪時間里,筆者發現,橋東工作站就已經安全轉移群眾將近100人,其中兒童20多人,孕婦5人。
駐軍官兵:救助災民 譜愛民曲
駐地是第二故鄉,老百姓的困難就是子弟兵的困難。寧明縣的災情牽動著廣大駐軍官兵的心,駐軍官兵們紛紛主動請纓,迫切加入抗災救災隊伍,轉移被困群眾,運送救災物資。抗災一線,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官兵們的身影。
7月20日下午4點,縣防汛指揮部打來電話,稱馱龍松香廠宿舍區內有3個正在發高燒的小孩,因洪水圍困無法出來就醫,請求救援。前來參戰的駐軍某部副團長黃泰峰立即帶領官兵跳上沖鋒艇向目標進發。半個小時後,他們來到松香廠外圍。官兵們一邊繞著廠區圍牆尋找,一邊詢問救援對象的確切位置。經過幾番周折,沖鋒艇終於來到這家人樓下,大家又是喊話,又是打手機。由於水深堵住了樓梯口,官兵轉了好幾圈都無法進入。「涉水徒步進去救人!」一聲令下,官兵們紛紛下船,頂著齊胸洪水涉水徒步上樓,連扛帶抱加扶,成功救出被困的一家四口,並及時送往醫院治療。
截至7月22日下午18時,駐軍部隊、武警官兵以及民兵應急分隊,出動搶險人員7572人次,及時救助860多人,共轉移安置群眾12800人。
公安民警:沖鋒在前 保民平安
守護人民平安是人民警察的天職。「威馬遜」襲擊寧明後,該縣200多名警察在維持抗災救災社會治安的同時,積極加入搶險救災隊伍中,使警徽在滔滔洪水中閃閃發光。
7月20日晚10時50分,明江派出所接到一男子緊急求救:其叔叔黃某因急事冒險蹚水回明江老家,被困在離岸邊100多米的洪水中,情況危急,急需救援。
接到報警後,派出所所長鄭德權立即將情況向現場防汛指揮部報告。由於救援路段路況復雜,水流湍急,萬分危險,黃某生命面臨嚴重威脅。
為及時救出黃某,派出所民警迅速找來四個輪胎紮成了簡易的「輪胎救生舟」。夜晚11時,民警何力君、吳宇打著手電筒,頂著狂風暴雨,奮力推著「輪胎救生舟」投入湍急洪流中,一步步艱難地向被困者黃某所在位置挺進。半個小時後,救援隊伍才找到黃某。救援人員讓黃某躺在「輪胎救生舟」上,所長鄭德權與鎮政府幹部滕廣林也趕到一起拉著救生舟往岸邊拖。凌晨0時05分,黃某終於安全獲救。

C. 吸肺病該如何治療

對已確診為矽肺患者,應採取綜合措施,包括調離矽塵作業,加強營養,堅持醫療體育,增加機體抗感染能力。同時針對患者病況,對症處理。 臨床應用的漢防己甲素、羥基磷酸哌喹、克矽平和檸檬酸鋁四種葯物,它們分別作用於矽肺發生、發展的不同環節,但治療矽肺的確切機制尚未完全明了。 (一)克矽平(聚2-乙烯吡啶氮氧化合物)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約10萬左右。它具有保護吞噬功能,並可和矽塵形成氫鍵而吸附,從而使矽塵致纖維化作用降低。臨床應用以4%水溶液8ml(320mg)霧化吸入,每周6次。以3個月為一療程,每個療程間隔1個月。可治療2~3年。治療後可改善呼吸道症狀和減少呼吸道感染,延緩或穩定病變的發展。 (二)檸檬酸鋁 檸檬酸鋁能緊密復蓋於石英塵粒表面,保護巨噬細胞,減弱石英致纖維化作用。用法:針劑10mg(Al)每周一次肌注,或水溶液每周50mg(Al),分次霧化吸入,連治6個月,停2月,為一療程。 (三)羥基磷酸哌喹(抗矽1號)實驗表明具有抑制膠原蛋白合成,保護和激活巨噬細胞的作用,提高機體免疫狀態。片劑口服,每周2次,每次0.5g,首劑加倍。連服6月,停1~3月,為一療程。應用後50%患者症狀改善,X胸片病灶大部分穩定,少數病例陰影變淡或變小。 (四)漢防己甲素(漢甲素)本品可與膠原大分子蛋白質結合,並將其分解;提高巨噬細胞活力;促進對降解的膠原蛋白大分子和蛋白多糖的吞噬,影響膠原纖維的聚合;還具有保護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作用。臨床應用每日300mg口服,每周6天,連服3月,停1月,為一療程,經治療2~3年,呼吸道症狀減少,X胸片病灶穩定,少數病變變淡縮小。副作用為皮膚色素沉著和瘙癢,約有1/5患者納差腹脹,約9.8%出現肝功能異常。 為提高葯物療效和降低毒作用,提出葯物聯合使用。例如:漢甲素100mg,每日2次,每周6天,加抗矽1號0.5g,每周一次,3個月為一療程共6療程;漢甲素加1%克矽平144ml在纖維支氣管鏡導入下滴注,每年1次,共2次;檸檬酸鋁每周肌注20mg,加抗矽1號0.25g,每周2次口服,共6個療程。治療結果表明呼吸道症狀和感染均明顯改善。X線片示好轉率和病情穩定率均高於對照組;且病變進展快的病例效果明顯,與工種性質也有關。聯合用葯減少了葯量,從而降低了副反應。 【並發症】 (一)肺結核 是矽肺常見的合並症,約在20%~50%之間。屍檢較生前X線片上發現的更多,約36%~75%。隨矽肺病情加重,合並率增加。合並肺結核常促使矽肺患者死亡。據國內外報道,矽肺患者死於合並結核者佔46.3%~50.8%。 矽肺患者所以容易合並結核,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①矽肺患者抵抗力降低,易受結核菌感染;②肺間質廣泛纖維化,造成血液淋巴循環障礙,降低肺組織對結核菌的防禦機能;③矽塵對巨噬細胞有一定毒性,削弱巨噬細胞吞噬和滅菌能力,促使結核菌在組織中生長及播散。 實驗室檢查有紅細胞沉降率加速,痰中可找到結核桿菌。結核空洞常較大,形態不規則,多為偏心,內壁有乳頭狀凸起,形如岩洞。結核病變周圍胸膜增厚。因兩肺廣泛纖維化,影響血供,抗結核葯物療效很差。 (二)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源性心臟病 由於機體抵抗力降低以及兩肺彌漫性纖維化,使支氣管狹窄,引流不暢,易繼發細菌和病毒感染,並發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肺功能減退,導致嚴重缺氧和二氧化碳瀦留,發生呼吸衰竭。重度矽肺可伴有肺動脈高壓,導致肺源性心臟病。嚴重感染可引起右心衰竭。 (三)自發性氣胸 用力憋氣或劇咳後,肺大泡破裂,造成張力性自發性氣胸。因胸膜粘連,氣胸多為局限性,並常被原有呼吸困難症狀所掩蓋,有時經X線檢查,才被發現。氣胸可反復發生或兩側交替出現。因肺組織和胸膜纖維化,破口常難以癒合,氣體吸收緩慢。 【預防說明】 要控制矽肺病,關鍵在預防。我國各地廠礦採用了濕式作業,密閉塵源,通風除塵,設備維護檢修等綜合性防塵措施,加上個人防護,定期監測空氣中粉塵濃度和加強宣傳教育,使矽肺病的發生率大大減少,發病工齡延長,病變進展延緩。 各廠礦對於新參加粉塵作業的工人要做好就業前體格檢查,包括X線胸片。凡有活動性肺內外結核、各種呼吸道疾患(慢性鼻炎、哮喘、支氣管擴張、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者,都不宜參加矽塵工作。在廠(礦)工人應作定期體格檢查,包括X線胸片,檢查間隔時間根據接觸二氧化硅含量和空氣中粉塵濃度而定,一年至二、三年一次。如發現有疑似矽肺,應重點密切觀察和定期復查;如確診矽肺,應即調離矽塵作業,根據勞動能力鑒定,安排適當工作,並作綜合治療。有矽塵的廠礦要做好預防結核工作,以降低矽肺合並結核的發病。

D. 在預防肺結核病上學校應該向學生宣傳哪些知識

結核病的防治知識

一、什麼是結核病?

結核病是一種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結核病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分,最常見的是肺結核。肺結核的主要症狀是咳嗽、咳痰、痰中帶血、午後低燒、胸痛、食慾不振、疲乏和消瘦。

二、肺結核的危害?

肺結核是傳染性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對您個人而言會造成肺的損傷,影響您的工作、生活,嚴重的甚至會危及您的生命;同時還有可能會傳染您的親人和朋友。如果得了肺結核沒有按療程完成正規治療,極有可能轉化為難治的耐葯結核。

三、肺結核是如何傳播的?

肺結核患者在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時,會把帶有結核菌的飛沫播散到空氣中,周圍人群吸入帶有結核菌的飛沫即可能受到傳染。健康人可能通過吸入傳染性肺結核患者噴出的飛沫而被感染。但是,一般人感染結核菌後不會發病,只有身體抵抗力低的時候才會發病。感染結核菌的人群一生中發生結核病的概率約為10%。感染結核菌但不發病的人不會傳染他人。

四、國家主要免費政策

我國對初診的肺結核可疑症狀者或疑似肺結核患者免費提供胸片和痰塗片檢查,對治療期間隨訪的肺結核患者免費進行痰塗片檢查,對活動性肺結核患者免費提供治療期間的主要抗結核葯物。

五、如何預防傳染家人及朋友?

肺結核患者在傳染期間主要注意和家人隔離,最好要有單獨的卧室,光線要充足。如果沒有條件,則分床和分頭睡,保證通風良好。患者所在房間可用紫外線照射消毒,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2小時。患者用過的食具、衣物等耐熱物煮沸消毒,煮沸時間為10~15分鍾。患者用過的衣物要經常清洗並在太陽下曝曬,以達到殺死結核菌的目的。

患者要避免對著別人大聲說話,咳嗽、打噴嚏等要捂住口鼻,痰要用紙包好焚燒,不要隨地吐痰。

特別要注意保護兒童,大部分兒童結核病是由家庭成員傳染的。

六、肺結核患者怎樣對待戀愛和婚姻?

肺結核病如果能堅持吃完6-8個月的葯,是可以治好的;但如果不堅持吃葯,就不能治癒或變成耐葯的病人,很難再完全治好。

因此患了肺結核的年輕患者,應首先集中精力把病治好;如果尚未有戀愛對象,在未完全康復以前應該把戀愛之事暫時擱一下;如果已有戀愛對象,則應該把病情如實向對方講清楚,當前要集中精力治病,待肺結核治癒後再考慮結婚,千萬不能病情海不穩定就匆匆結婚,以免婚後的夫妻生活、生兒育女、優生優育、家務等等一系列問題。給治療帶來不利影響。

比方說,一旦結婚,對家庭就負有一定的責任,家裡家外都需要更辛苦地工作,這對於結核病的恢復是不利。同時,結婚後,很可能女方會懷孕,由於抗結核葯對孩子有不好的影響,容易造成畸胎,因此還得流產,會對女性患者造成更大的損傷。

關愛提示:為了更好的享受戀愛的甜蜜和婚姻的幸福,一旦確診為結核病一定要先治病。

七、卡介苗能預防結核病嗎?

卡介苗能夠預防結核病,特別是預防兒童結核性腦膜炎和粟粒性肺結核病。新生兒是主要的接種對象,一般出生後盡早在接生單位(如醫院、婦幼保健院等)進行接種,未及時接種的在計劃免疫單位進行補種。

關愛提示:卡介苗能預防結核病,接種對象主要的新生兒,接種的地點在接生單位(醫院或婦幼保健院);未及時接種者到當地計劃免疫單位進行補種。

E. 《悟空傳》中哪些點打動了你

多年以前,曾聽過一句特別霸氣的話,讓我驚為天人。「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我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全都煙消雲散。」

這源自《悟空傳》原文的霸氣語錄,最終竟成我去影院觀影的因緣。

「是誰輕狂年少不枉,誰給我個信仰,春未了月相照,有心打擾,可惜風相見不巧……」歌里歌外,好似當年。

願你加班十年,有夢仍是少年。

F. 關於肺結核

肺結核
結核俗稱「癆病」,是結核桿菌侵入體內引起的感染,是青年人容易發生的一種慢性和緩發的傳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病,15歲到35歲的青少年是結核病的高發峰年齡。潛伏期4~8周。其中80%發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頸淋巴、腦膜、腹膜、腸、皮膚、骨骼)也可繼發感染。主要經呼吸道傳播,傳染源是接觸排菌的肺結核患者。解放後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結核已基本控制,但近年來,隨著環境污染和艾滋病的傳播,結核病又卷土重來,發病率欲演欲烈。
「面色蒼白、身體消瘦、一陣陣撕心裂肺的咳嗽……」在19世紀的小說和戲劇中不乏這樣的描寫,而造成這些人如此狀況的就是當時被稱為「白色瘟疫」的肺結核,也即「癆病」。

19世紀,不知有多少人曾被這種無情的烈性傳染病奪去了親人或朋友,雖然20世紀多種有效抗生素和預防葯物的產生使肺結核病例在世界范圍內迅速減少,但因此放鬆警惕就大錯特錯了。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近年來肺結核在全球有卷土重來之勢,對這種傳染病的防治不容懈怠。

1882年,德國科學家羅伯特·科赫宣布發現了結核桿菌,並將其分為人型、牛型、鳥型和鼠型4型,其中人型菌是人類結核病的主要病原體。肺結核就是主要由人型結核桿菌侵入肺臟後引起的一種具有強烈傳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常見臨床表現為咳嗽、咯痰、咯血、胸痛、發熱、乏力、食慾減退等局部及全身症狀。肺結核90%以上是通過呼吸道傳染的,病人通過咳嗽、打噴嚏、高聲喧嘩等使帶菌液體噴出體外,健康人吸入後就會被感染。

1945年,特效葯鏈黴素的問世使肺結核不再是不治之症。此後,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葯物的相繼合成,更令全球肺結核患者的人數大幅減少。在預防方面,主要以卡介苗(BCG)接種和化學預防為主。其中1952年異煙肼的問世,使化學葯物預防獲得成功。異煙肼的殺菌力強,副作用少,且又經濟,所以便於服用,服用6至12個月,10年內可減少發病50%至60%。

抗生素、卡介苗和化療葯物的問世是人類在與肺結核抗爭史上里程碑式的勝利,為此,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初甚至認為20世紀末即可消滅肺結核。然而,這種頑固的「癆病」又向人類發起了新一輪的挑戰。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近年來肺結核在全球各地死灰復燃,1995年全世界有300萬人死於此病,是該病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大大超過了肺結核流行的1900年。在2003年3月24日「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之際,「制止結核病」世界行動組織公布的數字顯示,目前全球每天仍有5000人死於結核病,而每年罹患結核病的人數超過800萬。

造成上述情況的原因主要是近20年世界許多地區政策上的忽視,致使肺結核防治系統遭到破壞甚至消失;艾滋病人感染肺結核的幾率是常人的30倍,大部分艾滋病患者都死於肺結核,隨著艾滋病在全球蔓延,肺結核病人也在快速增加;多種抗葯性結核病菌株的產生,增加了肺結核防治的難度等。

為此,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全球處於結核病緊急狀態」。為進一步推動全球預防與控制結核病的宣傳活動,該組織於1995年底決定把每年的3月24日定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並於1997年宣布了一項被稱為「直接觀察短期療程」的行動計劃,其目標是治癒95%的肺結核患者。這項計劃的核心是醫務工作者直接監督患者服葯,以免患者延誤治療,造成疾病的大面積傳播。

結核病分原發和繼發性,初染時多為原發(Ⅰ型);而原發性感染後遺留的病灶,在人抵抗力下降時,可能重新感染,通過血循環播散或直接蔓延而致繼發感染(Ⅱ型~Ⅳ型)。

(1)原發性肺結核(Ⅰ型):常見於小兒,多無症狀,有時表現為低熱、輕咳、出汗、心跳快、食慾差等;少數有呼吸音減弱,偶可聞及乾性或濕性羅音。

(2)血行播散型肺結核(Ⅱ型):急性粟粒型肺結核起病急劇,有寒戰、高熱,體溫可達40℃以上,多呈弛張熱或稽留熱,血白細胞可減少,血沉加速。亞急性與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結核病程較緩慢。

(3)浸潤型肺結核(Ⅲ型):肺部有滲出、浸潤及不同程度的干酷樣病變。多數發病緩慢,早期無明顯症狀,後漸出現發熱、咳嗽、盜汗、胸痛、消瘦、咳痰及咯血。血常規檢查可見血沉增快,痰結核菌培養為陽性。

(4)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Ⅳ型):反復出現發熱、咳嗽、咯血、胸痛、盜汗、食慾減退等,胸廓變形,病側胸廓下陷,肋間隙變窄,呼吸運動受限,氣管向患側移位,呼吸減弱。血常規檢查可見血沉值增快,痰結核菌培養為陽性,X線顯示空洞、纖維化、支氣管播散三大特徵。

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人與人之間呼吸道傳播是本病傳染的主要方式。其主要臨床表現有全身疲乏、失眠、盜汗、午後潮熱、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難等。
養生指南:
一.兒童應按時接種卡介苗。接種後可增加免疫能力,能避免被結核桿菌感染而患病。
二.肺結核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染。開放性肺結核病人在咳嗽、噴嚏、大聲談笑時噴射出帶菌的飛沫而傳染給健康人。病人如隨地吐痰,待痰液乾燥後痰菌隨灰塵在空氣中飛播而傳染。凡痰中找到結核桿菌的病人外出應戴口罩,不要對著別人面部講話,不可隨地吐痰,應吐在手帕或廢紙內,集中消毒或用火焚燒滅菌。痰液可用5~12%的來蘇溶液浸泡2~12小時消毒。病人應養成分食制習慣,與病人共餐或食入被結核桿菌污染的食物可引起消化道感染。
三.痰菌陽性病人應隔離。若家庭隔離,病人居室應獨住,飲食、食具、器皿均應分開。被褥、衣服等可在陽光下曝曬2小時消毒,食具等煮沸1分鍾即能殺滅結核桿菌。
居室應保持空氣流通、陽光充足,每日應打開門窗3次,每次20~30分鍾。一般在痰菌陰性時,可取消隔離。
四.對肺結核應有正確的認識,目前肺結核有特效葯物治療,療效十分滿意。肺結核不再是不治之症了。應有樂觀精神和積極態度,做到堅持按時按量服葯,完成規定的療程,否則容易復發。
五.可選擇氣功、保健功、太極拳等項目進行鍛煉,能使機體的生理機能恢復正常,
逐漸恢復健康,增強抗病能力。平時注意防寒保暖,節制房事。
六.飲食以高蛋白、糖類、維生素類為主,宜食新鮮蔬菜、水果及豆類。應戒煙禁酒。
近年來研究證明,吸煙會使抗癆葯物的血濃度降低,對治療肺結核不利,又能增加支氣管痰液的分泌,使咳嗽加劇,結核病灶擴散,加重潮熱、咯血、盜汗等症狀。飲酒能增加抗癆葯物對肝臟的毒性作用,導致葯物性肝炎,又能使機體血管擴張,容易產生咯血症狀。

肺結核
概念: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累及全身多個器官,但以肺結核最為常見。
本病病理特點是結核結節和干酷壞死,易形成空洞。臨床上多呈慢性過程,少數可急起發病。常有低熱、乏力等全身症狀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統表現。
病因和發病機理:
一、結核菌
屬於分支桿菌,塗片染色具有抗酸性,亦稱抗酸桿菌。對外抵抗力強,在陰濕處能生存5個有以上,但在烈日曝曬下2小時,5-12%來蘇水接觸2-12小時,70%酒精接觸2分鍾,或煮沸1分鍾,能被殺死。而最簡單的殺菌方法是將痰吐在紙上直接燒掉。
二、感染途徑
結核菌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傳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結核病人的痰。傳染的次要途徑是經消化道進入體內。
三、人體的反應性
結核病的免疫主要是細胞免疫,表現在淋巴細胞的致敏和細胞吞噬作用的增強。入侵的結核菌被吞噬後,經處理加工,將抗原信息傳遞給T淋巴細胞,使之致敏。當致敏的T淋巴細胞再次遇到結核菌時,便釋放出一系列的淋巴。因子使巨噬細胞聚集在細菌周圍,吞噬殺死細菌,然後變為類上皮細胞和郎罕巨細胞,最後形成結核結節。
病理:結核菌侵入人體後引起炎症反應,細菌與人體抵抗力之間的較量互有消長,病變過程復雜,但其基本病變主要有滲出、增生、變質。
臨床表現:
典型肺結核起病緩漸,病程經過較長,有低熱、乏力、食慾不振、咳嗽和少量咯血。但多數病人病灶輕微,常無明顯症狀,經X線健康檢查始被發現,有些病人認突然咯血表現發現,但在病程中常可追溯到輕微的毒性症狀。
一、全身症狀:
全身毒性症狀表現為午後低熱、乏力、食慾減退,體重減輕、盜汗等。當肺部病灶急劇進展播散時,可有高熱,婦女可有月經失調或閉經。
二、呼吸系統:
一般有乾咳或只有少量粘液。伴繼發感染時,痰呈粘液性或膿性。約1/3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咯血。當炎症波及壁層胸膜時,相應胸壁有刺痛,一般並不劇烈,隨呼吸和咳嗽而加重。慢性重症肺結核,呼吸功能減慢,出現呼吸困難。

實驗室和其他檢查:
一、結核菌檢查
痰中找到結核菌是確診肺結核的主要依據。
二、X線檢查
肺部X線檢查不但可早期發現肺結核,而且可對病灶的部位、范圍、性質、發展情況和效果作出診斷。
三、結核菌素試驗
陽性:表示結核感染,但並不一定患病。稀釋度一作皮試呈陽性者,常提示體內有活動性結核灶。
陰性:提示沒有結核菌感染。但仍要排除下列情況。
A、結核菌感染後需4-8周變態反應才能充分建立;所以在變態反應前期,結素試驗可為陰性。
B、應用糖皮質激素等免疫抑制劑者,營養不良以及麻疹、百日咳病人,結素反應可暫時消失。
C、嚴重結核病和各種危重病人對結素無反應。
D、其它如淋巴免疫系統缺陷(白血病、結節病)病人和老年人的結素反應也常為陰性。
診斷:
1、痰結核菌檢查
2、X線健康檢查
3、臨床症狀
治療:
抗結核化學葯物治療對結核的控制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合理的化療可使病灶全部滅菌、痊癒。傳統的休息和營養起著輔助作用。

(疾病診斷和分型分期標准)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累及全身多個臟器;但以肺結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最為常見。排菌病人是社會傳染源。人體感染結核菌後不一定發病,僅於抵抗力低落時方始發病。本病病理特點是結核結節和乾酪樣壞死,易於形成空洞。除少數可急起發病外,臨床上多呈慢性過程。常有低熱、乏力等全身症狀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統表現。五十年代以來,我國結核病總的疫情雖有下降,但由於人口眾多,各地區控制疫情不均衡,它仍為當前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是全國十大死亡病因之一,應引起我們嚴重關注。
診斷要點
一、乏力、體重減輕、發熱、盜汗。
二、咳痰,X線胸片示肺部浸潤性改變。
三、結核菌素試驗陽性。
四、痰液塗片抗酸染色陽性。
五、痰培養結核桿菌陽性。
診斷標准 (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會議制訂,1978年6月·柳州)
肺結核類型
一、原發型肺結核(Ⅰ型):為原發結核感染引起的臨床病徵。包括原發綜合征及胸內淋巴結結核。並發淋巴結支氣管瘺時,如淋巴結腫大比較顯著,兩肺內只有較少的播散性病變時,仍歸本型。
二、血行播散型肺結核(Ⅱ型):包括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急性粟粒型結核)及亞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
三、浸潤型肺結核(Ⅲ型):是繼發型肺結核的主要類型。肺部有滲出、浸潤及/或不同程度的乾酪樣病變。可見空洞形成。乾酪性肺炎和結核球也屬於本型。
四、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Ⅳ型):是繼發型肺結核的慢性類型。常伴有較廣泛的支氣管播散性病變及明顯的胸膜增厚。肺組織破壞常較顯著,伴有纖維組織明顯增生而造成患處肺部組織收縮和縱隔、肺內的牽拉移位,鄰近肺組織常呈代償性肺氣腫。
五、結核性胸膜炎(Ⅴ型):臨床上已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膜炎。

六:傳播途徑:結核病的傳播途徑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膚和子宮,但主要是通過呼吸道。
消化道對結核菌有較大的抵抗力,結核菌一進入胃內,很容易被大量胃酸殺死,除非吃了大量結核菌,否則不容易被感染,但呼吸道則不一樣,只要有1~2個結核菌吸人到肺泡,一旦機體抵抗力低下,即可引起發病。消化道結核多數由於飲用未經煮沸的牛奶引起。我國內蒙古有項調查,發現農牧民肺結核病人中10.6%為牛型結核,他們有喝生牛奶的習慣。結核病是一個人畜共患的疾病,許多動物如豬、貓、狗、牛、羊、鹿、猴等均可患結核病。人類和這些動物經常接觸,既可被患有結核病的動物所傳染,也可將自身結核病傳給所飼養的動物。北京動物園曾有觀賞的動物犀牛被確診為肺結核,它的痰菌經鑒定為人型結核桿菌,說明是觀眾傳染給它們的。
肺結核是通過呼吸道傳播與傳染的,傳統的觀點偏重於塵埃帶菌傳染,現稱菌塵氣溶膠傳染,即指因肺結核排菌病人隨地吐痰,乾燥後細菌隨塵土飛揚,被他人吸人而引起感染發病。因此過去在結核病防治措施中,特別強調肺結核病人痰的消毒,主張肺結核病人的痰不論在醫院或家庭,都要求吐在一個痰瓶內經煮沸以後再倒掉,在農村可以把痰深埋等,在群眾中廣泛持久地開展宣傳,禁止隨地吐痰。此外,也強調病人要和健康人隔離,能分房的分房,不能分的可分床或分頭睡,注意病人的食具消毒,防止消化道傳染。
以上的傳染方式固然應該注意,但對排菌病人說話、咳嗽、打噴嚏排至空氣中的微滴核的傳染性也應該引起重視。因為現代研究關於呼吸道傳播的機理認為,排菌病人平時大聲談笑、唱歌、咳嗽、打噴嚏把帶傳染性的唾沫飛沫(微滴核);散播於空氣中,它的顆粒在4微米以下可以直接通過呼吸道進入肺泡引起感染。如果微滴核大於5~10微米;吸入支氣管後進不了肺泡,最終可經支氣管管壁纖毛運動和病人的咳嗽而排出體外、不致引起傳染。結核菌的傳播主要在夜間,和排菌病人同住在一個房間內的兒童和青年最容易受感染。
肺結核病人在呼吸時所散布的具有潛在傳染性的微滴核數量與呼出氣體的速度有關系。正常呼吸時,病人向周圍呼出的微滴核數目較少,但一次咳嗽可使具有傳染性的微滴核增加到3000個,這相當於大聲說話5分鍾內撂放出的微滿核顆粒數,而一次噴嚏排放出的微滴核數目可高達100萬個。咳嗽次數多少與傳染性大小有密切關系,有人曾觀察過病人夜間咳嗽情況及同屋唾覺小兒結核菌素陽轉率,結果咳嗽次數多者小兒結核菌素的陽轉率就高。除咳嗽次數外,有痰咳嗽和無痰咳嗽的傳染情況也不一樣,排菌病人有痰咳嗽者,家庭密切接觸的小兒結核菌素陽轉率較之乾咳無痰者密切接觸的小兒明顯增高。當肺結核病人經過化學葯物治療後咳嗽症狀會隨之好轉,有調查發現;治療1個月時半數以上的病人咳嗽症狀消失,治療3個月則全部消失,同時化療後痰中結核菌數量也隨之減少,說明合理治療後的病人可減少傳染性,也即減少了傳播機會。

七:預防常識:
進入90年代後,本來已經得到控制的肺結核病,又在世界范圍內出現廣泛流行趨勢。人們對結核病的斗爭進入了新時期。有一定抗葯性的結核菌,治療更為困難,故而對肺結核的預防十分重要。當你有原因不明的低燒、消瘦、乏力、咳嗽、盜汗,又沒有查到其他病因,應迅速到醫院查檢、確診。在專科醫生指導下規律、全程用葯,療程不得短於半年,患者要有足夠的耐心。休息、充分營養、適當戶外活動、增強全身抵抗力,仍是戰勝疾病的重要條件。病人在排菌期間應適當隔離,保護家庭成員和集體人群的健康十分重要,特別是保護兒童。

說明圖解:http://ke..com/pic/1/11471652162425638_small.jpg

G. 在生活中怎麼去預防肺結核呢

結核俗稱「癆病」,是結核桿菌侵入體內引起的感染,是青年人容易發生的一種慢性和緩發的傳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病,15歲到35歲的青少年是結核病的高發峰年齡。潛伏期4~8周。其中80%發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頸淋巴、腦膜、腹膜、腸、皮膚、骨骼)也可繼發感染。主要經呼吸道傳播,傳染源是接觸排菌的肺結核患者。解放後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結核已基本控制,但近年來,隨著環境污染和艾滋病的傳播,結核病又卷土重來,發病率欲演欲烈。
「面色蒼白、身體消瘦、一陣陣撕心裂肺的咳嗽……」在19世紀的小說和戲劇中不乏這樣的描寫,而造成這些人如此狀況的就是當時被稱為「白色瘟疫」的肺結核,也即「癆病」。

19世紀,不知有多少人曾被這種無情的烈性傳染病奪去了親人或朋友,雖然20世紀多種有效抗生素和預防葯物的產生使肺結核病例在世界范圍內迅速減少,但因此放鬆警惕就大錯特錯了。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近年來肺結核在全球有卷土重來之勢,對這種傳染病的防治不容懈怠。

1882年,德國科學家羅伯特·科赫宣布發現了結核桿菌,並將其分為人型、牛型、鳥型和鼠型4型,其中人型菌是人類結核病的主要病原體。肺結核就是主要由人型結核桿菌侵入肺臟後引起的一種具有強烈傳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常見臨床表現為咳嗽、咯痰、咯血、胸痛、發熱、乏力、食慾減退等局部及全身症狀。肺結核90%以上是通過呼吸道傳染的,病人通過咳嗽、打噴嚏、高聲喧嘩等使帶菌液體噴出體外,健康人吸入後就會被感染。

1945年,特效葯鏈黴素的問世使肺結核不再是不治之症。此後,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葯物的相繼合成,更令全球肺結核患者的人數大幅減少。在預防方面,主要以卡介苗(BCG)接種和化學預防為主。其中1952年異煙肼的問世,使化學葯物預防獲得成功。異煙肼的殺菌力強,副作用少,且又經濟,所以便於服用,服用6至12個月,10年內可減少發病50%至60%。

抗生素、卡介苗和化療葯物的問世是人類在與肺結核抗爭史上里程碑式的勝利,為此,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初甚至認為20世紀末即可消滅肺結核。然而,這種頑固的「癆病」又向人類發起了新一輪的挑戰。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近年來肺結核在全球各地死灰復燃,1995年全世界有300萬人死於此病,是該病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大大超過了肺結核流行的1900年。在2003年3月24日「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之際,「制止結核病」世界行動組織公布的數字顯示,目前全球每天仍有5000人死於結核病,而每年罹患結核病的人數超過800萬。

造成上述情況的原因主要是近20年世界許多地區政策上的忽視,致使肺結核防治系統遭到破壞甚至消失;艾滋病人感染肺結核的幾率是常人的30倍,大部分艾滋病患者都死於肺結核,隨著艾滋病在全球蔓延,肺結核病人也在快速增加;多種抗葯性結核病菌株的產生,增加了肺結核防治的難度等。

為此,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全球處於結核病緊急狀態」。為進一步推動全球預防與控制結核病的宣傳活動,該組織於1995年底決定把每年的3月24日定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並於1997年宣布了一項被稱為「直接觀察短期療程」的行動計劃,其目標是治癒95%的肺結核患者。這項計劃的核心是醫務工作者直接監督患者服葯,以免患者延誤治療,造成疾病的大面積傳播。

結核病分原發和繼發性,初染時多為原發(Ⅰ型);而原發性感染後遺留的病兆,在人抵抗力下降時,可能重新感染,通過血循環播散或直接蔓延而致繼發感染(Ⅱ型~Ⅳ型)。

(1)原發性肺結核(Ⅰ型):常見於小兒,多無症狀,有時表現為低熱、輕咳、出汗、心跳快、食慾差等;少數有呼吸音減弱,偶可聞及乾性或濕性羅音。

(2)血行播散型肺結核(Ⅱ型):急性粟粒型肺結核起病急劇,有寒戰、高熱,體溫可達40℃以上,多呈弛張熱或稽留熱,血白細胞可減少,血沉加速。亞急性與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結核病程較緩慢。

(3)浸潤型肺結核(Ⅲ型):肺部有滲出、浸潤及不同程度的干酷樣病變。多數發病緩慢,早期無明顯症狀,後漸出現發熱、咳嗽、盜汗、胸痛、消瘦、咳痰及咯血。血常規檢查可見血沉增快,痰結核菌培養為陽性。

(4)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Ⅳ型):反復出現發熱、咳嗽、咯血、胸痛、盜汗、食慾減退等,胸廓變形,病側胸廓下陷,肋間隙變窄,呼吸運動受限,氣管向患側移位,呼吸減弱。血常規檢查可見血沉值增快,痰結核菌培養為陽性,X線顯示空洞、纖維化、支氣管播散三大特徵。

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人與人之間呼吸道傳播是本病傳染的主要方式。其主要臨床表現有全身疲乏、失眠、盜汗、午後潮熱、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難等。
養生指南:
一.兒童應按時接種卡介苗。接種後可增加免疫能力,能避免被結核桿菌感染而患病。
二.肺結核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染。開放性肺結核病人在咳嗽、噴嚏、大聲談笑時噴射出帶菌的飛沫而傳染給健康人。病人如隨地吐痰,待痰液乾燥後痰菌隨灰塵在空氣中飛播而傳染。凡痰中找到結核桿菌的病人外出應戴口罩,不要對著別人面部講話,不可隨地吐痰,應吐在手帕或廢紙內,集中消毒或用火焚燒滅菌。痰液可用5~12%的來蘇溶液浸泡2~12小時消毒。病人應養成分食制習慣,與病人共餐或食入被結核桿菌污染的食物可引起消化道感染。
三.痰菌陽性病人應隔離。若家庭隔離,病人居室應獨住,飲食、食具、器皿均應分開。被褥、衣服等可在陽光下曝曬2小時消毒,食具等煮沸1分鍾即能殺滅結核桿菌。
居室應保持空氣流通、陽光充足,每日應打開門窗3次,每次20~30分鍾。一般在痰菌陰性時,可取消隔離。
四.對肺結核應有正確的認識,目前肺結核有特效葯物治療,療效十分滿意。肺結核不再是不治之症了。應有樂觀精神和積極態度,做到堅持按時按量服葯,完成規定的療程,否則容易復發。
五.可選擇氣功、保健功、太極拳等項目進行鍛煉,能使機體的生理機能恢復正常,
逐漸恢復健康,增強抗病能力。平時注意防寒保暖,節制房事。
六.飲食以高蛋白、糖類、維生素類為主,宜食新鮮蔬菜、水果及豆類。應戒煙禁酒。
近年來研究證明,吸煙會使抗癆葯物的血濃度降低,對治療肺結核不利,又能增加支氣管痰液的分泌,使咳嗽加劇,結核病兆擴散,加重潮熱、咯血、盜汗等症狀。飲酒能增加抗癆葯物對肝臟的毒性作用,導致葯物性肝炎,又能使機體血管擴張,容易產生咯血症狀。

肺結核
概念: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累及全身多個器官,但以肺結核最為常見。
本病病理特點是結核結節和干酷壞死,易形成空洞。臨床上多呈慢性過程,少數可急起發病。常有低熱、乏力等全身症狀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統表現。
病因和發病機理:
一、結核菌
屬於分支桿菌,塗片染色具有抗酸性,亦稱抗酸桿菌。對外抵抗力強,在陰濕處能生存5個有以上,但在烈日曝曬下2小時,5-12%來蘇水接觸2-12小時,70%酒精接觸2分鍾,或煮沸1分鍾,能被殺死。而最簡單的殺菌方法是將痰吐在紙上直接燒掉。
二、感染途徑
結核菌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傳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結核病人的痰。傳染的次要途徑是經消化道進入體內。
三、人體的反應性
結核病的免疫主要是細胞免疫,表現在淋巴細胞的致敏和細胞吞噬作用的增強。入侵的結核菌被吞噬後,經處理加工,將抗原信息傳遞給T淋巴細胞,使之致敏。當致敏的T淋巴細胞再次遇到結核菌時,便釋放出一系列的淋巴。因子使巨噬細胞聚集在細菌周圍,吞噬殺死細菌,然後變為類上皮細胞和郎罕巨細胞,最後形成結核結節。
病理:結核菌侵入人體後引起炎症反應,細菌與人體抵抗力之間的較量互有消長,病變過程復雜,但其基本病變主要有滲出、增生、變質。
臨床表現:
典型肺結核起病緩漸,病程經過較長,有低熱、乏力、食慾不振、咳嗽和少量咯血。但多數病人病兆輕微,常無明顯症狀,經X線健康檢查始被發現,有些病人認突然咯血表現發現,但在病程中常可追溯到輕微的毒性症狀。
一、全身症狀:
全身毒性症狀表現為午後低熱、乏力、食慾減退,體重減輕、盜汗等。當肺部病兆急劇進展播散時,可有高熱,婦女可有月經失調或閉經。
二、呼吸系統:
一般有乾咳或只有少量粘液。伴繼發感染時,痰呈粘液性或膿性。約1/3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咯血。當炎症波及壁層胸膜時,相應胸壁有刺痛,一般並不劇烈,隨呼吸和咳嗽而加重。慢性重症肺結核,呼吸功能減慢,出現呼吸困難。

實驗室和其他檢查:
一、結核菌檢查
痰中找到結核菌是確診肺結核的主要依據。
二、X線檢查
肺部X線檢查不但可早期發現肺結核,而且可對病兆的部位、范圍、性質、發展情況和效果作出診斷。
三、結核菌素試驗
陽性:表示結核感染,但並不一定患病。稀釋度一作皮試呈陽性者,常提示體內有活動性結核灶。
陰性:提示沒有結核菌感染。但仍要排除下列情況。
A、結核菌感染後需4-8周變態反應才能充分建立;所以在變態反應前期,結素試驗可為陰性。
B、應用糖皮質激素等免疫抑制劑者,營養不良以及麻疹、百日咳病人,結素反應可暫時消失。
C、嚴重結核病和各種危重病人對結素無反應。
D、其它如淋巴免疫系統缺陷(白血病、結節病)病人和老年人的結素反應也常為陰性。
診斷:
1、痰結核菌檢查
2、X線健康檢查
3、臨床症狀

治療:
主要是化學葯物治療,常用的葯物有異煙肼、利福平、鏈黴素、吡嗪醯晦、乙胺丁醇和氨硫脲。應用化療應遵照以下 5 條原則:①早期。一旦確診立即用葯;②聯用 。聯合應用2種或2種以上抗結核葯物以保證療效和防止產生耐葯性,減少毒副作用;③適量。④規律。切忌遺漏和中斷 ;⑤全程。一般均需服葯一年以上方可停葯。

抗結核化學葯物治療對結核的控制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合理的化療可使病兆全部滅菌、痊癒。傳統的休息和營養起著輔助作用。
(疾病診斷和分型分期標准)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累及全身多個臟器;但以肺結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最為常見。排菌病人是社會傳染源。人體感染結核菌後不一定發病,僅於抵抗力低落時方始發病。本病病理特點是結核結節和乾酪樣壞死,易於形成空洞。除少數可急起發病外,臨床上多呈慢性過程。常有低熱、乏力等全身症狀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統表現。五十年代以來,我國結核病總的疫情雖有下降,但由於人口眾多,各地區控制疫情不均衡,它仍為當前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是全國十大死亡病因之一,應引起我們嚴重關注。
診斷要點
一、乏力、體重減輕、發熱、盜汗。
二、咳痰,X線胸片示肺部浸潤性改變。
三、結核菌素試驗陽性。
四、痰液塗片抗酸染色陽性。
五、痰培養結核桿菌陽性。
診斷標准 (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會議制訂,1978年6月·柳州)
肺結核類型
一、原發型肺結核(Ⅰ型):為原發結核感染引起的臨床病徵。包括原發綜合征及胸內淋巴結結核。並發淋巴結支氣管瘺時,如淋巴結腫大比較顯著,兩肺內只有較少的播散性病變時,仍歸本型。
二、血行播散型肺結核(Ⅱ型):包括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急性粟粒型結核)及亞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
三、浸潤型肺結核(Ⅲ型):是繼發型肺結核的主要類型。肺部有滲出、浸潤及/或不同程度的乾酪樣病變。可見空洞形成。乾酪性肺炎和結核球也屬於本型。
四、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Ⅳ型):是繼發型肺結核的慢性類型。常伴有較廣泛的支氣管播散性病變及明顯的胸膜增厚。肺組織破壞常較顯著,伴有纖維組織明顯增生而造成患處肺部組織收縮和縱隔、肺內的牽拉移位,鄰近肺組織常呈代償性肺氣腫。
五、結核性胸膜炎(Ⅴ型):臨床上已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膜炎。

六:傳播途徑:結核病的傳播途徑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膚和子宮,但主要是通過呼吸道。
消化道對結核菌有較大的抵抗力,結核菌一進入胃內,很容易被大量胃酸殺死,除非吃了大量結核菌,否則不容易被感染,但呼吸道則不一樣,只要有1~2個結核菌吸人到肺泡,一旦機體抵抗力低下,即可引起發病。消化道結核多數由於飲用未經煮沸的牛奶引起。我國內蒙古有項調查,發現農牧民肺結核病人中10.6%為牛型結核,他們有喝生牛奶的習慣。結核病是一個人畜共患的疾病,許多動物如豬、貓、狗、牛、羊、鹿、猴等均可患結核病。人類和這些動物經常接觸,既可被患有結核病的動物所傳染,也可將自身結核病傳給所飼養的動物。北京動物園曾有觀賞的動物犀牛被確診為肺結核,它的痰菌經鑒定為人型結核桿菌,說明是觀眾傳染給它們的。
肺結核是通過呼吸道傳播與傳染的,傳統的觀點偏重於塵埃帶菌傳染,現稱菌塵氣溶膠傳染,即指因肺結核排菌病人隨地吐痰,乾燥後細菌隨塵土飛揚,被他人吸人而引起感染發病。因此過去在結核病防治措施中,特別強調肺結核病人痰的消毒,主張肺結核病人的痰不論在醫院或家庭,都要求吐在一個痰瓶內經煮沸以後再倒掉,在農村可以把痰深埋等,在群眾中廣泛持久地開展宣傳,禁止隨地吐痰。此外,也強調病人要和健康人隔離,能分房的分房,不能分的可分床或分頭睡,注意病人的食具消毒,防止消化道傳染。
以上的傳染方式固然應該注意,但對排菌病人說話、咳嗽、打噴嚏排至空氣中的微滴核的傳染性也應該引起重視。因為現代研究關於呼吸道傳播的機理認為,排菌病人平時大聲談笑、唱歌、咳嗽、打噴嚏把帶傳染性的唾沫飛沫(微滴核);散播於空氣中,它的顆粒在4微米以下可以直接通過呼吸道進入肺泡引起感染。如果微滴核大於5~10微米;吸入支氣管後進不了肺泡,最終可經支氣管管壁纖毛運動和病人的咳嗽而排出體外、不致引起傳染。結核菌的傳播主要在夜間,和排菌病人同住在一個房間內的兒童和青年最容易受感染。
肺結核病人在呼吸時所散布的具有潛在傳染性的微滴核數量與呼出氣體的速度有關系。正常呼吸時,病人向周圍呼出的微滴核數目較少,但一次咳嗽可使具有傳染性的微滴核增加到3000個,這相當於大聲說話5分鍾內撂放出的微滿核顆粒數,而一次噴嚏排放出的微滴核數目可高達100萬個。咳嗽次數多少與傳染性大小有密切關系,有人曾觀察過病人夜間咳嗽情況及同屋唾覺小兒結核菌素陽轉率,結果咳嗽次數多者小兒結核菌素的陽轉率就高。除咳嗽次數外,有痰咳嗽和無痰咳嗽的傳染情況也不一樣,排菌病人有痰咳嗽者,家庭密切接觸的小兒結核菌素陽轉率較之乾咳無痰者密切接觸的小兒明顯增高。當肺結核病人經過化學葯物治療後咳嗽症狀會隨之好轉,有調查發現;治療1個月時半數以上的病人咳嗽症狀消失,治療3個月則全部消失,同時化療後痰中結核菌數量也隨之減少,說明合理治療後的病人可減少傳染性,也即減少了傳播機會。

七:預防常識:
進入90年代後,本來已經得到控制的肺結核病,又在世界范圍內出現廣泛流行趨勢。人們對結核病的斗爭進入了新時期。有一定抗葯性的結核菌,治療更為困難,故而對肺結核的預防十分重要。當你有原因不明的低燒、消瘦、乏力、咳嗽、盜汗,又沒有查到其他病因,應迅速到醫院查檢、確診。在專科醫生指導下規律、全程用葯,療程不得短於半年,患者要有足夠的耐心。休息、充分營養、適當戶外活動、增強全身抵抗力,仍是戰勝疾病的重要條件。病人在排菌期間應適當隔離,保護家庭成員和集體人群的健康十分重要,特別是保護兒童。

結核診斷和分型分期標准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累及全身多個臟器;但以肺結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最為常見。排菌病人是社會傳染源。人體感染結核菌後不一定發病,僅於抵抗力低落時方始發病。本病病理特點是結核結節和乾酪樣壞死,易於形成空洞。除少數可急起發病外,臨床上多呈慢性過程。常有低熱、乏力等全身症狀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統表現。五十年代以來,我國結核病總的疫情雖有下降,但由於人口眾多,各地區控制疫情不均衡,它仍為當前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是全國十大死亡病因之一,應引起我們嚴重關注。
診斷要點
一、乏力、體重減輕、發熱、盜汗。
二、咳痰,X線胸片示肺部浸潤性改變。
三、結核菌素試驗陽性。
四、痰液塗片抗酸染色陽性。
五、痰培養結核桿菌陽性。
診斷標准 (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會議制訂,1978年6月·柳州)
肺結核類型
一、原發型肺結核(Ⅰ型):為原發結核感染引起的臨床病徵。包括原發綜合征及胸內淋巴結結核。並發淋巴結支氣管瘺時,如淋巴結腫大比較顯著,兩肺內只有較少的播散性病變時,仍歸本型。
二、血行播散型肺結核(Ⅱ型):包括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急性粟粒型結核)及亞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
三、浸潤型肺結核(Ⅲ型):是繼發型肺結核的主要類型。肺部有滲出、浸潤及/或不同程度的乾酪樣病變。可見空洞形成。乾酪性肺炎和結核球也屬於本型。
四、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Ⅳ型):是繼發型肺結核的慢性類型。常伴有較廣泛的支氣管播散性病變及明顯的胸膜增厚。肺組織破壞常較顯著,伴有纖維組織明顯增生而造成患處肺部組織收縮和縱隔、肺內的牽拉移位,鄰近肺組織常呈代償性肺氣腫。
五、結核性胸膜炎(Ⅴ型):臨床上已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膜炎。

H. 關於肺結核的問題!急!高分獎

1)結核處於活動期必須治療,要積極治療
一定要密切檢測肝功能
一定要積極保護肝臟 ,很多抗結核葯(最常見的: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醯胺、乙胺丁醇)都有損害肝臟的副作用·
2)我的建議:
1、抗結核治療不主張在一開始抗結核的時候,就同時給予護肝葯物治療,原因如下:(1)抗結核葯物中對肝損害的葯物主要是利福平與吡嗪醯胺,其他葯物對肝臟的損害要小一些,一般我們常用的抗癆方案是2ERHZ/4RH或2SRHZ/4RH有的把4RH改為4R2H2的短療程方案。它的優點是轉陰快,副作用小。當讓也可選擇其他的方案如2SRHZ/6TH或6EH等。但利福平及吡嗪醯胺的副作用是偶發的,並不是必然發生的。並且當有肝損害時,停葯後保肝治療後肝功能可以好轉。以後視情況調整抗癆葯物。(2)大部分葯物須經過肝臟代謝,如果在抗結核的時候,就同時給予護肝葯物,這樣可能會加重肝臟的負擔。(3)所有的葯物都有其副作用,但我們並不能用某種葯物預防其副作用的發生,並且沒有大規模的臨床試驗證明給予抗結核葯物的同時,就同時給予護肝葯物治療可以減少肝損害。
2、抗結核對肝的損害勿容置疑,必須引起臨床醫生的重視,在開始用葯的前2個月需要每2周查一次肝功能,如無異常可一個月查一次肝功能。一旦出現肝損害,立即停葯,進行護肝治療。
3、有過肝炎的病人建議如下:(1)有肝炎病史,肝功能早已正常,可以按上訴方案進行治療,不需要一開始抗結核的時候,就同時給予護肝葯物治療。應密切注意肝功能的變化,開始每一周查肝功能一次,共一個月,以後每兩周一次,共兩個月,後每月一次。(2)慢性肝炎的患者,肝肝功能一直較差並且須經治療後好轉,或時好時壞。可以直接用2HZES或2HZEP/10HE治療,可考慮同時護肝治療,一般主張給予維生素類葯物。(3)慢性肝炎的患者,如肝功能一直較差,有黃疸、腹水等或有明顯的肝硬化者,建議給予乙胺丁醇、對胺水楊酸、及奎諾酮類聯合治療,但應以護肝為主。

請求加分!!!

I. 假如讓你講中國抗疫故事你會怎麼講

寫作點撥:可以從疫情期間自己所看到的東西,具體哪些地方受到了疫情的重大的影響,中國哪些地方發生了變化,涌現了一種什麼精神,例文如下:

2020年庚子新春,新型冠狀病毒從武漢三鎮蔓延至全國,牽動著14億中國人民的心。病
毒來勢洶洶,令人猝不及防;疫情事關你我,無人置身事外。1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強
調:「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總書記鏗鏘有力的話語撥雲見
日,給我們注入抗擊疫情的信心和力量。多難興邦,眾志成城,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已
經在神州大地打響!疫情就是命令,「你我他」都是並肩前行的戰士,戰「疫」集結號響,我
們出征!
「疫」往無前,沖鋒一線的黨員挺起中國脊樑。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
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每一次歷經苦難,都會挺立起一批民族英雄,他們幾乎有著一
個相同的名字:共產黨員。今天面對疫情,奔赴救治一線、勇敢接近「死神」的,同樣是共
產黨員。

「我是黨員,我先來」「請組織批准我上一線」,他們的志願書、決心書、請戰書
讓人動容,更讓人敬佩。這些沖鋒在一線的黨員是當之無愧的中國脊樑。

歷史證明,中國共
產黨總能帶領人民創造奇跡。今天,我們更加相信,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定能帶領
廣大人民繼續創造抗擊病毒的偉大奇跡!
「疫」無反顧,逆行而上的醫者弘揚中國精神。在這次戰「疫」中,我們看到在艱難困
苦中熠熠生輝的「中國精神」。

這是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民族精神,這是英勇無畏、敢為
人先的時代精神。這樣的中國精神,讓數千名醫療工作者在舉國團圓的日子裡與家人道別,
向著最危險的地方行進。他們不計得失,不論生死,秉持「逆行而上」的堅守與擔當,義無
反顧沖在第一線,懸壺濟世,扶危渡厄。

他們只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中國人。這世
上,哪有什麼天生的英雄。只是因為有人需要,才有人願意犧牲自己成為英雄。這個世界如
果真有天使,那一定就是這般模樣。
萬眾「疫」心,無堅不摧的人民彰顯中國力量。

無論是1998年迎戰特大洪水,還是
2003年抗擊「非典」,廣大人民群眾眾志成城、共御困境的決心和意志最終讓災難「落荒而
逃」。在這次戰「疫」中,我們看到中國人民一如既往團結一心。

武漢人民堅決遵守「封
城」安排,自覺有序采購商品;家家戶戶響應號召,停止聚會,積極配合相關檢查;無數企業、
個體戶恢復生產,為武漢目前緊張的資源「雪中送炭」……盡管疫情來勢洶洶,勇敢、智
慧、團結的中國人民早已用自己溫暖的舉動匯聚成巨大的中國力量。

萬眾一心、同舟共濟、
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一定能贏!
全面抗疫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除了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堅決勝利,我們別無選擇。
疾風知勁草,苦難鑄輝煌。

讓我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看到溫暖,看到力量,看到希
望,我們更要看到黨和國家的關切目光、人民至上的深沉情懷。

我們要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
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下,在舉國上下、
各行各業的中國人民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取得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後勝利。

(9)扛肺宣傳擴展閱讀:

可摘選以下段落內容:

戰「疫」,他們放眼全局、堅持思想「高度」,做到「只升不降」。「一個有希望的民
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面對疫情,醫護人員寫下的志願書、
決心書、請戰書讓我們為之動容、讓我們敬佩不已、讓我們飽含淚水、讓我們感動萬分,他
們中的許多人在這個春節無法與家人團聚。

在這性命攸關的生死關頭,是他們扛起責任,把
救援工作沖在前、防控工作干在前、宣傳工作做在前,他們用信仰和力量讓黨旗在防控疫情
斗爭一線高高飄揚,他們用初心和使命讓先鋒模範作用在救援一線充分展現,他們以沖一
線、站前沿、當先鋒、做表率的姿態,畫下一抹閃亮的中國紅。

面對疫情,一聲號召,數千
名醫務人員趕赴疫區;一聲令下,數千張床位的火神山醫院10日建成;一聲呼籲,數億中國人
民眾志成城積極做好防控工作,這是有大局意識的中國人民,是中國制度的偉大力量,更是
共產黨的偉大威望,也是打贏這場戰「疫」的秘方。

閱讀全文

與扛肺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堂市農村電子商務協會 瀏覽:742
培訓樓方案範文 瀏覽:392
軟體項目培訓計劃實施方案 瀏覽:229
網路營銷的創業方向 瀏覽:304
酒店營銷促銷方案 瀏覽:293
電子商務物聯網 瀏覽:746
培訓項目與培訓方案 瀏覽:613
泰州龍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161
市場營銷有哪些變數 瀏覽:763
宣傳片的策劃方案 瀏覽:160
市場營銷專業就業所需要的能力 瀏覽:428
優鯊電子商務 瀏覽:522
電子支付與電子商務的關系 瀏覽:661
校園保安培訓方案 瀏覽:843
優衣庫市場營銷策略的發現 瀏覽:329
最重要的網路營銷工具 瀏覽:578
美的產品促銷活動總結 瀏覽:453
產品售後技術培訓方案 瀏覽:322
試用期員工培訓及考核方案 瀏覽:57
銀行開業活動存款營銷方案 瀏覽: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