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海世博會的手抄報
我們也辦這個手抄報O(∩_∩)O~
這是材料,我這么寫的,自己挑一下吧,希望與幫助
世界博覽會,簡稱世博會,是國際性的博覽會,世界博覽會(Universal Expo,
Expo 是Exposition的縮寫; 也稱World Fair或World's Fair)是一項由主辦國政
府組織或政府委託有關部門舉辦,有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參加,以展現人類在社
會、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取得成就的國際性大型展示會。它是一個富有特色的
講壇,它鼓勵人類發揮創造性和主動參與性,它更鼓勵人類把科學性和情感結合
起來,將種種有助於人類發展的新概念、新觀念、新技術展現在世人面前。因此
,世博會被譽為世界經濟、科技、文化的「奧林匹克」盛會
世界展覽會的會場不單是展示技術和商品,而且伴以異彩紛呈的表演,富有魅力
的壯觀景色,詳細正確的解說,設置成日常生活中無法體驗的、充滿節日氣氛的空
間,成為一般市民娛樂和消費的理想場所。
時 間: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 點: 上海市中心黃浦江兩岸,南浦大橋和盧浦大橋之間的濱江地區
主 題: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副主題: 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經濟的繁榮
城市科技的創新 城市社區的重塑
城市和鄉村的互動
目 標: 吸引2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7000萬人次的參觀者
[編輯本段]【世博的歷史與由來】
◆世界博覽會的由來
在古代農耕社會,人們往往在慶賀豐收、宗教儀式、歡度喜慶的節日里展開交易
活動,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定期的、有固定場所的、以物品交換為目的的大型貿易
及展示的集會。這就是世博會的最早形式。
公元5世紀,波斯舉辦了第一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
18世紀,隨著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不斷出現,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只
展不賣,以宣傳、展出新產品和成果為目的的展覽會。
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舉辦了這樣的展覽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
生產力的發展,展覽會的規模也逐步擴大,參展的地域范圍從一地擴大到全國,
由國內延伸到國外,直至發展成為由許多國家參與的世界性博覽會。
◆世界博覽會的歷史
1851年萬國工業博覽會成為了全世界第一場世界博覽會,在英國首都倫敦的海德
公園舉行,展期是1851年5月01日至10月11日,主要內容是世界文化與工業科技,
其定名中的「Great」在英文有偉大的、很棒的、壯觀的意思,藉此博覽會英國在
當時展現了工業革命後,英國技冠群雄、傲視全球的輝煌成果。
1867年巴黎世博會已經具備了現代世博會的雛形。
二戰後,世界人民在滿目瘡瘓的廢墟上重建家園,並在恢復生產,復甦經濟的基
礎上,於1958年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戰後第一個世界博覽會,主題「科學
、文明和人性」。為了體現科學的這個主題思想,布魯塞爾世博會建造了一座原
子能結構的球型展館,代表著人類進入了科技進步的新世紀的象徵,它獨特新穎
的造形,雖然時隔快半個世紀之久,但仍然歷歷在目。博覽會的輝煌和豐富,幾
乎便以往的所有世博會都默然失色。
1962年美國西雅圖舉辦了一次規模不大的專業性的博覽會 「太空時代的人類」。
博覽會展出全新的先進科技,自動售貨機和單鋼軌鐵路,使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
1964年為了紀念紐約建城300周年,紐約又一歷屆世博會標志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
,雖主題的格調高雅 「通過理解走向和平」。然而這次世博會濃重的商業氣氛,
使觀眾駐足不前,失去了紀念活動的意義。1970年在日本大阪首次舉辦了世界博
覽會,日本人稱之為萬國博覽會,體現「人類的進步與和諧」,向觀眾展示了繼
東京奧運會之後,日本在各方面的發展和成就,得益於這次博覽會,日本在以後
10年的經濟發展中,一直保持強勁的勢頭。
1985年再次舉辦世界博覽會,會址是在新城築波市,一座距東京50多公里的全新
科學文化城。博覽會的主題是:「居住與環境 人類的家居科技」。時隔一年,加
拿大為紀念溫哥華建城100周年,又舉辦了一次以「交通運輸」為主題的博覽會。
1988年是英國人在澳洲建立居住點200周年,為銘記這一日子,澳大利亞在東部黃
金海岸城市布里斯班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這次博覽會的主題「科技時代的休閑生
活」。體現了人類在當今科學技術極其發達的時代中休聞和娛樂。各國都圍繞這
個主題大做文章,以體育、文娛、旅遊、休閑、烹調、園藝等等各種內容來體現
人類生活的豐富多彩。
1990年日本大阪舉辦丁AI類專業性的國際花綠博覽會,主題是:「人類與自然」
。展出以世界園藝為內容,作為慶祝大阪「新的開端」100周年的紀念活動。這次
展覽會共有82個國家參加,55個國際組織與日本各省市和大企業都單獨設了展館
或展台。百次在亞洲實現了大型國際園藝博覽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92年,是哥倫布發現美洲500周年,為此,西班牙政府在塞維利亞舉辦了世博會
,把博覽會歷屆世博會標志的主題命名為「發現的時代」。世博會佔地面積478萬
平方米,有100多個國家參加。觀眾達6000多萬人次,中國館展出四大發明及長征
系列火箭等,被評為「五星級展館」。
1993年韓國大田博覽會,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由發展中國家舉辦的世界博覽會(認可
類)。主題為:「新的起飛之路」。中國館展示了航天科技,三峽工程等,共接待
觀眾350萬人次,為各展館之最,被評為五大最佳展館之一。
1998年在葡萄牙里斯本世界博覽會。1998年是聯合國批準的國際海洋年,博覽會
的主題為:「海洋——未來的財富」。
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會,主題「人類、自然、科技」,參展國家和組織共計
172個,為往屆世博會參展國家、地區和組織最多的一屆。
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主題「自然的睿智」,是最近的一次注冊類世博會,
中國館接待觀眾570萬人次,為接待觀眾最多的展館。
2008年,西班牙薩拉戈薩世博會,水塔是2008年薩拉戈薩世博會的標志性建築,
也是薩拉戈薩城市最高的建築。水塔是世博園中三大主題展館之一,展覽「水,
生命之源」主題的場所,為此也稱水塔館。
◆世界博覽會一覽表
時間 舉辦國/城市 名稱
1851年 英國/倫敦 萬國工業博覽會
1855年 法國/巴黎 巴黎世界博覽會
1862年 英國/倫敦 倫敦世界博覽會
1867年 法國/巴黎 第2屆巴黎世界博覽會
1873年 奧地利/維也納 維也納世界博覽會
1876年 美國/費城 費城美國獨立百年博覽會
1878年 法國/巴黎 第3屆巴黎世界博覽會
1883年 荷蘭/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國際博覽會
1889年 法國/巴黎 世界博覽會(1889)
1893年 美國/芝加哥 芝加哥哥倫布紀念博覽會
1900年 法國/巴黎 第5屆巴黎世界博覽會
1904年 美國/聖路易斯 聖路易斯百周年紀念博覽會
1908年 英國/倫敦 倫敦世界博覽會
1915年 美國/舊金山 舊金山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
1925年 法國/巴黎 巴黎國際裝飾美術博覽會
1926年 美國/費城 費城建國150周年世界博覽會
1933年 美國/芝加哥 芝加哥世界博覽會
1935年 比利時/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
1937年 法國/巴黎 巴黎藝術世界博覽會
1939年 美國/紐約 紐約世界博覽會
1958年 比利時/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
1962年 美國/西雅圖 西雅圖廿一世紀博覽
1964年 美國/紐約 紐約世界博覽會
1967年 加拿大/蒙特利爾 加拿大世界博覽會
1970年 日本/大阪 日本世界博覽會
1971年 匈牙利/布達佩斯 世界狩獵博覽會
1974年 美國/斯波坎 世界博覽會1974
1975年 日本/沖繩 沖繩世界海洋博覽會
1982年 美國/諾克斯維爾 諾克斯維爾世界能源博覽會
1984年 美國/新奧爾良 路易西安納世界博覽
1985年 日本/築波 築波世界博覽會
1986年 加拿大/溫哥華 溫哥華世界運輸博覽會
1988年 澳大利亞/布里斯本 布里斯本世界博覽會
1992年 義大利/熱那亞 熱那亞世界博覽會
1992年 西班牙/塞維利亞 塞維利亞世界博覽會
1993年 韓國/大田 大田世界博覽會
1998年 葡萄牙/里斯本 里斯本博覽會
2000年 德國/漢諾威 漢諾威世界博覽會
2005年 日本/愛知 愛.地球博
2008年 西班牙/薩拉戈薩 薩拉戈薩世界博覽會
2010年 中國/上海 上海世界博覽會
2012年 韓國/麗水 麗水世界博覽會
2015年 義大利/米蘭 米蘭世界博覽會
[編輯本段]【世博管理組的介紹】
負責協調管理世界博覽會的國國際展覽局際組織是國際展覽局,英文簡稱為「BIE
」。國際展覽局成立於1928年,總部設在法國巴黎,其章程為《國際展覽公約》
。該公約由31個國家和政府代表於1928年在巴黎簽署,分別於1948年、1966年、
1972年以及1988年5月31日作過修正。
國際展覽局(BIE)的宗旨是通過協調和舉辦世界博覽會,促進世界各國經濟、文
化和科學技術的交流和發展。國際展覽局的常務辦事機構為秘書處,秘書長為該
處的最高領導,現任秘書長是洛瑟泰爾先生。
[編輯本段]【國際展覽局成員國】
截止2009年3月15日,有154個。名單如下:
◆歐洲地區(30個)
奧地利、比利時、白俄羅斯、保加利亞、捷克共和國、丹麥、芬蘭、法國、德國
、英國、希臘、匈牙利、義大利、摩納哥、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羅馬尼
亞、俄羅斯、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烏克蘭、愛爾蘭、冰島。
◆北美洲地區(18個)
加拿大、美國、安地卡及巴布達、巴哈馬、巴貝多,貝里斯、哥斯大黎加、古
巴、多米尼加、薩爾瓦多、格瑞那達、海地、墨西哥、尼加拉瓜、聖克提斯與內
維斯、聖艾森特和格半提內斯、聖露西亞、特立尼達與多巴哥
◆南美洲地區(8個)
阿根廷、哥倫比亞、蓋亞那、秘魯、蘇利南、烏拉圭、委內瑞拉、巴西
◆非洲地區(11個)
阿爾及利亞、馬達加斯加、摩洛哥、納米比亞、奈及利亞、塞席爾、南非、坦桑
尼亞、剛果、突尼西亞、烏干達
◆亞洲地區(13個)
孟加拉國、柬埔寨、中國、印度尼西亞、以色列、日本、韓國、寮國、黎巴嫩、
馬來西亞、蒙古、阿曼、菲律賓、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
◆大洋洲(3個)
澳大利亞、諾魯、帛琉
[編輯本段]【舉辦城市選舉規則】
世界博覽會是由一個國家的政府主辦,有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參加,以展現人類
在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取得成就的國際性大型展示會。其特點是舉辦時
間長、展出規模大、參展國家多、影響深遠。
自1851年英國倫敦舉辦第一屆展覽會以來,世博會因其發展迅速而享有「經濟、
科技、文化領域內的奧林匹克盛會」的美譽,並已先後舉辦過40屆。按照國際展
覽局的最新規定,世界博覽會按性質、規模、展期分為兩種:一種是注冊類(以
前稱綜合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6個月,每5年舉辦一次;另一類是認可類(以
前稱專業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3個月,在兩屆注冊類世博會之間舉辦一次。注
冊類世界博覽會不同於一般的貿易促銷和經濟招商的展覽會,是全球最高級別的
博覽會。
國際展覽局是專門從事監督和保障《國際展覽公約》的實施、協調和管理舉辦世
博會並保證世博會水平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截至2002年11月,有89個成員國。
1993年5月,國際展覽局正式接納中國為第46個成員國。根據選舉規則,國際展覽
局成員國無論大小,各擁有一票的選舉權。在第一輪投票中,如果某候選國城市
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選票,該城市將成為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舉辦城市。如果第
一輪投票中沒有任何一個候選國城市獲得所需的選票,則將進行第二輪投票,但
在首輪投票中得票最少者將不再參加角逐。在第二輪投票中,獲得三分之二以上
選票的候選國城市當選。如若仍沒有城市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選票,則繼續按照
上述方式進行第三輪投票,直至選舉出2個得票最多的城市。最後的角逐將由這2
個城市進行,其中得票較多的獲舉辦權。
[編輯本段]【世博會的申辦程序】
◆一·申請
按BIE規定,有意舉辦世博會的國家不得早於舉辦日期的九年,向BIE提出正式申
請,並交納10%的注冊費。申請函包括開幕和閉幕日期、主題,以及組委會的法律
地位。BIE將向各成員國政府通報這一申請,並告知他們自通報到達之日起6個月
內提出他們是否參與競爭的意向。
◆二·考察
在提交申請函的6個月後,BIE執行委員會主席將根據規定組織考察,以確保申請
的可行性。考察活動由一位BIE副主席主持,若干名代表、專家及秘書長參加。所
有費用由申辦方承擔。考察內容是:主題及定義、開幕日期與期限、地點、面積
(總面積,可分配給各參展商面積的上限與下限)、預期參觀人數、財政可行性
與財政保證措施、申辦方計算參展成本及財政與物質配置的方法(以降低各參展
國的成本)、對參展國的政策和措施保證、政府和有興趣參與的各類組織的態度
,等等。
◆三·投票
如果申辦國的准備工作獲得考察團各項的支持,全體會議將按常規在舉辦日期之
前八年進行投票選擇。如果申辦國不止一個,全體會議將採取無記名方式投票表
決。
若第一輪投票後,申辦國獲三分之二票數,該國即獲得舉辦權。若任何申請均未
獲三分之二票數,將再次舉行投票,每次投票中票數最少的國家被淘汰,隨後仍
按三分之二票數原則確定主辦國。當只有兩個國家競爭時,根據簡單多數原則確
定主辦國。
◆四·注冊
獲得舉辦權的國家要根據BIE制訂的一般規則與參展合約(草案)所確定的復審與
接納文件,對展覽會進行注冊。注冊申請應在開幕日之前五年提交給BIE。這也是
主辦國政府開始通過外交渠道向其它國家發參展邀請的時間。注冊意味著舉辦國
政府正式承擔其申請時提出的責任,認可BIE提出的標准,以確保世博會的有序發
展,保護各成員國的利益。BIE在收到注冊申請時,將向舉辦國政府收取90%的注
冊費,其金額按BIE全體會議通過的規則確定。
[編輯本段]【世博的分類及級別】
◆世界博覽會分類簡介
按照國際展覽局的規定,世界博覽會按性質、規模、展期分為兩種:一種是注冊
類(也稱綜合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6個月,從2000年開始每5年舉辦一次;另
一類是認可類(也稱專業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3個月,在兩屆注冊類世博會之
間舉辦一次。注冊類世界博覽會不同於一般的貿易促銷和經濟招商的展覽會,是
全球最高級別的博覽會。認可類博覽會分為A1、A2、B1、B2四個級別。A1級是認
可類博覽會的最高級別。中國申請的上海世博會屬於注冊類世博會。
◆A1級世界園藝博覽會主要規定
根據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規章的規定:
①A1博覽會必須包括含園藝業的所有領域;
②最小展出面積:50公項(50萬平方米),其中建築物所佔最大面積為總面積的
10%(不包括用於室內展覽的建築面積);③展覽面積用地面積的至少5%應留給國
際參展者;
④至少有10個不同的國家參展;
⑤財政保證金:20,000瑞士法朗;
⑥A1級博覽會每年不超過一次;
⑦每個國家每10年中不能舉辦一次上A1級博覽會,舉辦時間最短3個月,最長6個
月;
⑧免費提供場館對不發達國家提供資助。
[編輯本段]【中國與世界博覽會】
◆中國加入國際展覽局
經國務院批准,並獲國際展覽局確認,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以國家名義於
1993年5月3日正式申請加入國際展覽局,並於1993年12月被選為該局信息委員會
會員。
◆中國第一次參加世博會
中國第一次參加世界博覽會應該始於1851年的倫敦世博會,中國廣東商人徐榮村
將自己經營的「榮記湖絲」裝成12捆,托運往英國終於質壓群芳,脫穎而出,獨
得金、銀大獎。
中國政府第一次自派代表,以國家身份參加的世界博覽會是1876年的費城世界博
覽會。當時作為中國工商業代表的人叫李圭,他是一個有智、有勇、有謀、有骨
氣的中國人,但淹沒在那個萬馬齊喑的時代。李圭寫了一本書叫《環游地球新錄
》,記錄了1876年的費城世界博覽會,雖然他是中國代表團中唯一的一個中國人
,但畢竟這是中國人第一次正式踏足世界博覽會。
◆新中國參加過的歷屆世博會
從1982年起到現在,受中國政府委託,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以國家名義累計9
次組織中國館參加了世界博覽會。即:
1982年美國諾克斯維爾「能源」世博會;
1984年美國新奧爾良「水源」世博會;
1985年日本築波「科技」世博會;
1986年加拿大溫哥華「交通運輸」世博會;
1988年澳大利亞布里斯班「科技時代的業餘生活」世博會;
1992年義大利熱那亞「船與海洋」世博會;
1992年西班牙塞維利亞「發現的時代」世博會;
1993年韓國大田「新的起飛之路」世博會;
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海洋——未來的財富」世博會。
其中,在1988年布里斯班、1992年塞維利亞和1993年大田世博會上,中國館二次
被評為「五星級展館」,一次被評為「最佳外國館」。
◆中國歷次世博會、世園會
1.1999年昆明世園會;
2.2006年沈陽世園會;
3.2010年上海世博會;
B. 上海世博會的手抄報資料
世界博覽會,簡稱世博會,是國際性的博覽會,世界博覽會(Universal Expo,
Expo 是Exposition的縮寫; 也稱World Fair或World's Fair)是一項由主辦國政
府組織或政府委託有關部門舉辦,有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參加,以展現人類在社
會、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取得成就的國際性大型展示會。它是一個富有特色的
講壇,它鼓勵人類發揮創造性和主動參與性,它更鼓勵人類把科學性和情感結合
起來,將種種有助於人類發展的新概念、新觀念、新技術展現在世人面前。因此
,世博會被譽為世界經濟、科技、文化的「奧林匹克」盛會
世界展覽會的會場不單是展示技術和商品,而且伴以異彩紛呈的表演,富有魅力
的壯觀景色,詳細正確的解說,設置成日常生活中無法體驗的、充滿節日氣氛的空
間,成為一般市民娛樂和消費的理想場所。
時 間: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 點: 上海市中心黃浦江兩岸,南浦大橋和盧浦大橋之間的濱江地區
主 題: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副主題: 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經濟的繁榮
城市科技的創新 城市社區的重塑
城市和鄉村的互動
目 標: 吸引2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7000萬人次的參觀者
[編輯本段]【世博的歷史與由來】
◆世界博覽會的由來
在古代農耕社會,人們往往在慶賀豐收、宗教儀式、歡度喜慶的節日里展開交易
活動,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定期的、有固定場所的、以物品交換為目的的大型貿易
及展示的集會。這就是世博會的最早形式。
公元5世紀,波斯舉辦了第一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
18世紀,隨著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不斷出現,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只
展不賣,以宣傳、展出新產品和成果為目的的展覽會。
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舉辦了這樣的展覽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
生產力的發展,展覽會的規模也逐步擴大,參展的地域范圍從一地擴大到全國,
由國內延伸到國外,直至發展成為由許多國家參與的世界性博覽會。
◆世界博覽會的歷史
1851年萬國工業博覽會成為了全世界第一場世界博覽會,在英國首都倫敦的海德
公園舉行,展期是1851年5月01日至10月11日,主要內容是世界文化與工業科技,
其定名中的「Great」在英文有偉大的、很棒的、壯觀的意思,藉此博覽會英國在
當時展現了工業革命後,英國技冠群雄、傲視全球的輝煌成果。
1867年巴黎世博會已經具備了現代世博會的雛形。
二戰後,世界人民在滿目瘡瘓的廢墟上重建家園,並在恢復生產,復甦經濟的基
礎上,於1958年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戰後第一個世界博覽會,主題「科學
、文明和人性」。為了體現科學的這個主題思想,布魯塞爾世博會建造了一座原
子能結構的球型展館,代表著人類進入了科技進步的新世紀的象徵,它獨特新穎
的造形,雖然時隔快半個世紀之久,但仍然歷歷在目。博覽會的輝煌和豐富,幾
乎便以往的所有世博會都默然失色。
1962年美國西雅圖舉辦了一次規模不大的專業性的博覽會 「太空時代的人類」。
博覽會展出全新的先進科技,自動售貨機和單鋼軌鐵路,使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
1964年為了紀念紐約建城300周年,紐約又一歷屆世博會標志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
,雖主題的格調高雅 「通過理解走向和平」。然而這次世博會濃重的商業氣氛,
使觀眾駐足不前,失去了紀念活動的意義。1970年在日本大阪首次舉辦了世界博
覽會,日本人稱之為萬國博覽會,體現「人類的進步與和諧」,向觀眾展示了繼
東京奧運會之後,日本在各方面的發展和成就,得益於這次博覽會,日本在以後
10年的經濟發展中,一直保持強勁的勢頭。
1985年再次舉辦世界博覽會,會址是在新城築波市,一座距東京50多公里的全新
科學文化城。博覽會的主題是:「居住與環境 人類的家居科技」。時隔一年,加
拿大為紀念溫哥華建城100周年,又舉辦了一次以「交通運輸」為主題的博覽會。
1988年是英國人在澳洲建立居住點200周年,為銘記這一日子,澳大利亞在東部黃
金海岸城市布里斯班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這次博覽會的主題「科技時代的休閑生
活」。體現了人類在當今科學技術極其發達的時代中休聞和娛樂。各國都圍繞這
個主題大做文章,以體育、文娛、旅遊、休閑、烹調、園藝等等各種內容來體現
人類生活的豐富多彩。
1990年日本大阪舉辦丁AI類專業性的國際花綠博覽會,主題是:「人類與自然」
C. 求世博會手抄報,裡面寫的內容。
目的
中國館的構造、最新科技成果,環保理念與城市發展的結合。聚集以低碳為核心元素的中國未來城市發展,展示中國人如何通過「師法自然的現代追求」來應對未來的城市化挑戰。
過程與方式
通過上網調查資料,了解中國館作為世博園區的標志性建築,中國國家館借鑒了大量的傳統元素,同時採用了新的節能、環保技術。通過中國館的環保細節圖,了解大到建築的整體設計,小至外牆中的每個中國印,低碳環保的理念始終與中國館完美融合。通過參觀,發現架空的設計也使得中國館多了許多地下空間,遊客可以在這里休閑等候,這同樣體現了環保概念。
成果
中國館的設計引入了最先進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環保節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廳是東西南北皆可通風的空間,在四季分明的上海,無論展會期間各種氣候如約而至,讓觀眾都能感到有一股股與人體適宜的氣流在撫摩自己的肌膚。外牆材料為無放射、無污染的綠色產品,比如所有的門窗都採用LOW-E玻璃,不僅反射熱量,降低能耗,還可能會噴塗一種塗料,將陽光轉化為電能並儲存起來,為建築外牆照明提供能量。地區館平台上厚達1.5米的覆土層,可為展館節省10%以上的能耗。國家館頂上的觀景台也可能引進最先進的太陽能薄膜,儲藏陽光並轉化為電能。頂層還有雨水收集系統,雨水凈化用於沖洗衛生間和車輛。主體建築的挑出層,構成了自遮陽體型,已經為下層空間遮陰節能了。所有管線甚至地鐵通風口都被巧妙地隱藏在建築體內。所有的窗戶都是使用低耗能的雙層玻璃。中國館的製冰技術的應用將大大降低用電負荷,建築的節能系統將使能耗比傳統模式降低25%以上。在國家館屋頂上設計的雨水收集系統,可以實現雨水的循環利用。據透露,中國館外挑檐口的疊篆文字」東、西、南、北「的「中國印」非常引人注目,而它們實際上是一個個巧妙的通
D. 迎上海世博會手抄報
自己認真思考,我也要做。下面是相關資料:
【世界博覽會的起源】
世博會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公元5世紀,波斯舉辦了一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當時的波斯國王以陳列財務來炫耀本國的財力物力,以威懾鄰國。18世紀末,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只展不賣的展覽會。這一新的想法於1791年在捷克的布拉格首開先河。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科學技術的進步,國際交通的發展,舉辦世界性展覽的條件逐漸成熟。到了19世紀中期,展覽會上的展品和參展商超出了單一國家的范圍。
顧名思義,世界博覽會是一個涉及時間、地域、門類、品種等各方面都有廣泛內容的大型活動,一般情況下,它只分作兩類。一類是綜合性世博會,另一類是專業型世博會。
在過去所舉辦的50多次世博會中,以綜合性世博會為多。綜合性世博會展出的內容包羅萬象,舉辦國無償提供場地,由參展國自己出錢,建立獨立的展出館,在場館內展出反映本國科技、文化、經濟、社會的綜合成就。綜合性博覽會一般5年舉辦一屆。專業性博覽會展出的內容要單調些,它是以某類專業性產品為主要展示內容,下列主題可以視為認可類展覽會:生態、陸路運輸、狩獵、娛樂、原子能、山川、城區規劃、畜牧業、氣象學、海運、垂釣、養魚、化工、森林、棲息地、醫葯、海洋、數據處理、糧食等。參展國在主辦國指定的場館內,自行裝修、自行布展,不用建設專用展館。99昆明世博會就屬於專業性國際博覽會。
【舉辦世博會意義和作用】
舉辦世博會的目的往往是為了慶祝重大的歷史事件或某個國家、地區的重要紀念活動,以展示人類在某一領域中,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舉辦世博會,不僅給參展國家帶來發展的機遇,擴大國際交流和合作,促進經濟的發展,而且給舉辦國家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宣傳和擴大了舉辦國家的知名度和聲譽,促進了社會的繁榮和進步。
【舉辦過世博會的國家和城市】
至2000年,已有英國、法國、美國、德國、比利時、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西班牙、義大利、韓國、葡萄牙和中國13個國家計24個城市舉辦了世博會。
【世博會主題的確立】
社會生產力水平越高,社會化生產的專業性就越強,社會生活的一切活動就變得更加有序。世博會在經歷了近百年的演繹之後,1933年美國在芝加哥舉辦了主題為"一個世紀的進步"的世博會。這是第一次有主題的世博會,要求參展者圍繞一個共同的題目設計和創作自己的展品。會上展出的多是百年科技的成果,引人入勝的當數絢麗的霓虹燈景,而引起轟動的則是航空技術、有空調設施的新建築等科技新成就。使人們看到了一個世紀以來科技的巨大進步,倍受鼓舞。從此以後,每一屆世博會都確定了一個極富意義的主題。
【休閑生活曾經是世博會的主題】
長期以來,人類一直以"人定勝天"的氣概在改造自然,發展科技,以創造"更加富裕的生活","休閑"只是人們的第二位需要。1988年,澳大利亞為紀念歐洲人在澳洲登陸定居二百周年舉辦了布里斯班世博會,並以"科技時代的休閑生活"作為這次世博會的主題。各國都圍繞這個主題大做文章,紛紛以體育、文娛、旅遊、烹調、園藝等各種內容來體現人類生活的豐富多彩。充分顯示了人類在科技極其發達的現代社會中,在經歷了激烈奮斗之後,渴望休閑,休閑生活已得到重視。在美麗的澳大利亞突出"休閑"這個話題,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世博會舉辦國城市選舉的規則】
根據選舉規則,國際展覽局89個成員國無論大小,各擁有一票的選舉權。在第一輪投票中,如果某候選國城市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選票,該城市將成為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舉辦城市。如果第一輪投票中沒有任何一個候選國城市獲得所需的選票,則將進行第二輪投票,但在首輪投票中得票最少者將不再參加角逐。在第二輪投票中,獲得三分之二以上選票的候選國城市當選。如若仍沒有城市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選票,則繼續按照上述方式進行第三輪投票,直至選舉出2個得票最多的城市。最後的角逐將由這2個城市進行,其中得票較多的獲舉辦權。
E. 要做份關於世博會的手抄報
【世界博覽會的起源】
世博會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公元5世紀,波斯舉辦了一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當時的波斯國王以陳列財務來炫耀本國的財力物力,以威懾鄰國。18世紀末,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只展不賣的展覽會。這一新的想法於1791年在捷克的布拉格首開先河。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科學技術的進步,國際交通的發展,舉辦世界性展覽的條件逐漸成熟。到了19世紀中期,展覽會上的展品和參展商超出了單一國家的范圍。
【世博會的類別】
顧名思義,世界博覽會是一個涉及時間、地域、門類、品種等各方面都有廣泛內容的大型活動,一般情況下,它只分作兩類。一類是綜合性世博會,另一類是專業型世博會。
在過去所舉辦的50多次世博會中,以綜合性世博會為多。綜合性世博會展出的內容包羅萬象,舉辦國無償提供場地,由參展國自己出錢,建立獨立的展出館,在場館內展出反映本國科技、文化、經濟、社會的綜合成就。綜合性博覽會一般5年舉辦一屆。專業性博覽會展出的內容要單調些,它是以某類專業性產品為主要展示內容,下列主題可以視為認可類展覽會:生態、陸路運輸、狩獵、娛樂、原子能、山川、城區規劃、畜牧業、氣象學、海運、垂釣、養魚、化工、森林、棲息地、醫葯、海洋、數據處理、糧食等。參展國在主辦國指定的場館內,自行裝修、自行布展,不用建設專用展館。99昆明世博會就屬於專業性國際博覽會。
【舉辦世博會意義和作用】
舉辦世博會的目的往往是為了慶祝重大的歷史事件或某個國家、地區的重要紀念活動,以展示人類在某一領域中,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舉辦世博會,不僅給參展國家帶來發展的機遇,擴大國際交流和合作,促進經濟的發展,而且給舉辦國家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宣傳和擴大了舉辦國家的知名度和聲譽,促進了社會的繁榮和進步。
【舉辦過世博會的國家和城市】
至2000年,已有英國、法國、美國、德國、比利時、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西班牙、義大利、韓國、葡萄牙和中國13個國家計24個城市舉辦了世博會。
【世博會主題的確立】
社會生產力水平越高,社會化生產的專業性就越強,社會生活的一切活動就變得更加有序。世博會在經歷了近百年的演繹之後,1933年美國在芝加哥舉辦了主題為"一個世紀的進步"的世博會。這是第一次有主題的世博會,要求參展者圍繞一個共同的題目設計和創作自己的展品。會上展出的多是百年科技的成果,引人入勝的當數絢麗的霓虹燈景,而引起轟動的則是航空技術、有空調設施的新建築等科技新成就。使人們看到了一個世紀以來科技的巨大進步,倍受鼓舞。從此以後,每一屆世博會都確定了一個極富意義的主題。
休閑生活曾經是世博會的主題】
長期以來,人類一直以"人定勝天"的氣概在改造自然,發展科技,以創造"更加富裕的生活","休閑"只是人們的第二位需要。1988年,澳大利亞為紀念歐洲人在澳洲登陸定居二百周年舉辦了布里斯班世博會,並以"科技時代的休閑生活"作為這次世博會的主題。各國都圍繞這個主題大做文章,紛紛以體育、文娛、旅遊、烹調、園藝等各種內容來體現人類生活的豐富多彩。充分顯示了人類在科技極其發達的現代社會中,在經歷了激烈奮斗之後,渴望休閑,休閑生活已得到重視。在美麗的澳大利亞突出"休閑"這個話題,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世博會舉辦國城市選舉的規則】
根據選舉規則,國際展覽局89個成員國無論大小,各擁有一票的選舉權。在第一輪投票中,如果某候選國城市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選票,該城市將成為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舉辦城市。如果第一輪投票中沒有任何一個候選國城市獲得所需的選票,則將進行第二輪投票,但在首輪投票中得票最少者將不再參加角逐。在第二輪投票中,獲得三分之二以上選票的候選國城市當選。如若仍沒有城市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選票,則繼續按照上述方式進行第三輪投票,直至選舉出2個得票最多的城市。最後的角逐將由這2個城市進行,其中得票較多的獲舉辦權。
世界博覽會的由來
在古代農耕社會,人們往往在慶賀豐收、宗教儀式、歡度喜慶的節日里展開交易活動,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定期的、有固定場所的、以物品交換為目的的大型貿易及展示的集會。這就是世博會的最早形式。
公元5世紀,波斯舉辦了第一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
18世紀,隨著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不斷出現,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只展不賣,以宣傳、展出新產品和成果為目的的展覽會。
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舉辦了這樣的展覽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展覽會的規模也逐步擴大,參展的地域范圍從一地擴大到全國,由國內延伸到國外,直至發展成為由許多國家參與的世界性博覽會。
世界博覽會的歷史
1851年萬國工業博覽會成為了全世界第一場世界博覽會,在英國首都倫敦的海德公園舉行,展期是1851年5月01日至10月11日,主要內容是世界文化與工業科技,其定名中的「Great」在英文有偉大的、很棒的、壯觀的意思,藉此博覽會英國在當時展現了工業革命後,英國技冠群雄、傲視全球的輝煌成果。
1867年巴黎世博會已經具備了現代世博會的雛形。
二戰後,世界人民在滿目瘡瘓的廢墟上重建家園,並在恢復生產,復甦經濟的基礎上,於1958年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戰後第一個世界博覽會,主題「科學、文明和人性」。為了體現科學的這個主題思想,布魯塞爾世博會建造了一座原子能結構的球型展館,代表著人類進入了科技進步的新世紀的象徵,它獨特新穎的造形,雖然時隔快半個世紀之久,但仍然歷歷在目。博覽會的輝煌和豐富,幾乎便以往的所有世博會都默然失色。
1962年美國西雅圖舉辦了一次規模不大的專業性的博覽會 「太空時代的人類」。博覽會展出全新的先進科技,自動售貨機和單鋼軌鐵路,使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1964年為了紀念紐約建城300周年,紐約又一歷屆世博會標志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雖主題的格調高雅 「通過理解走向和平」。然而這次世博會濃重的商業氣氛,使觀眾駐足不前,失去了紀念活動的意義。1970年在日本大阪首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日本人稱之為萬國博覽會,體現「人類的進步與和諧」,向觀眾展示了繼東京奧運會之後,日本在各方面的發展和成就,得益於這次博覽會,日本在以後10年的經濟發展中,一直保持強勁的勢頭。
1985年再次舉辦世界博覽會,會址是在新城築波市,一座距東京50多公里的全新科學文化城。博覽會的主題是:「居住與環境 人類的家居科技」。時隔一年,加拿大為紀念溫哥華建城100周年,又舉辦了一次以「交通運輸」為主題的博覽會。
1988年是英國人在澳洲建立居住點200周年,為銘記這一日子,澳大利亞在東部黃金海岸城市布里斯班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這次博覽會的主題「科技時代的休閑生活」。體現了人類在當今科學技術極其發達的時代中休聞和娛樂。各國都圍繞這個主題大做文章,以體育、文娛、旅遊、休閑、烹調、園藝等等各種內容來體現人類生活的豐富多彩。
1990年日本大阪舉辦丁AI類專業性的國際花綠博覽會,主題是:「人類與自然」。展出以世界園藝為內容,作為慶祝大阪「新的開端」100周年的紀念活動。這次展覽會共有82個國家參加,55個國際組織與日本各省市和大企業都單獨設了展館或展台。百次在亞洲實現了大型國際園藝博覽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92年,是哥倫布發現美洲500周年,為此,西班牙政府在塞維利亞舉辦了世博會,把博覽會歷屆世博會標志的主題命名為「發現的時代」。世博會佔地面積478萬平方米,有100多個國家參加。觀眾達6000多萬人次,中國館展出四大發明及長征系列火箭等,被評為「五星級展館」。
1993年韓國大田博覽會,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由發展中國家舉辦的世界博覽會(認可類)。主題為:「新的起飛之路」。中國館展示了航天科技,三峽工程等,共接待觀眾350萬人次,為各展館之最,被評為五大最佳展館之一。
1998年在葡萄牙里斯本世界博覽會。1998年是聯合國批準的國際海洋年,博覽會的主題為:「海洋——未來的財富」。
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會,主題「人類、自然、科技」,參展國家和組織共計172個,為往屆世博會參展國家、地區和組織最多的一屆。
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主題「自然的睿智」,是最近的一次注冊類世博會,中國館接待觀眾570萬人次,為接待觀眾最多的展館。
2008年,西班牙薩拉戈薩世博會,水塔是2008年薩拉戈薩世博會的標志性建築,也是薩拉戈薩城市最高的建築。水塔是世博園中三大主題展館之一,展覽「水,生命之源」主題的場所,為此也稱水塔館。
F. 我要搞一張關於世博會的手抄報,給點資料。急急急急急
世界博覽會,簡稱世博會,是國際性的博覽會,世界博覽會(Universal Expo,Expo 是Exposition的縮寫; 也稱World Fair或World's Fair)是一項由主辦國政府組織或政府委託有關部門舉辦,有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參加,以展現人類在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取得成就的國際性大型展示會。它是一個富有特色的講壇,它鼓勵人類發揮創造性和主動參與性,它更鼓勵人類把科學性和情感結合起來,將種種有助於人類發展的新概念、新觀念、新技術展現在世人面前。因此,世博會被譽為世界經濟、科技、文化的「奧林匹克」盛會
世界展覽會的會場不單是展示技術和商品,而且伴以異彩紛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壯觀景色,詳細正確的解說,設置成日常生活中無法體驗的、充滿節日氣氛的空間,成為一般市民娛樂和消費的理想場所。
時 間: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 點: 上海市中心黃浦江兩岸,南浦大橋和盧浦大橋之間的濱江地區
主 題: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副主題: 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經濟的繁榮
城市科技的創新 城市社區的重塑
城市和鄉村的互動
目 標: 吸引2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7000萬人次的參觀者
[編輯本段]【世博的歷史與由來】
◆世界博覽會的由來
在古代農耕社會,人們往往在慶賀豐收、宗教儀式、歡度喜慶的節日里展開交易活動,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定期的、有固定場所的、以物品交換為目的的大型貿易及展示的集會。這就是世博會的最早形式。
公元5世紀,波斯舉辦了第一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
18世紀,隨著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不斷出現,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只展不賣,以宣傳、展出新產品和成果為目的的展覽會。
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舉辦了這樣的展覽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展覽會的規模也逐步擴大,參展的地域范圍從一地擴大到全國,由國內延伸到國外,直至發展成為由許多國家參與的世界性博覽會。
◆世界博覽會的歷史
1851年萬國工業博覽會成為了全世界第一場世界博覽會,在英國首都倫敦的海德公園舉行,展期是1851年5月01日至10月11日,主要內容是世界文化與工業科技,其定名中的「Great」在英文有偉大的、很棒的、壯觀的意思,藉此博覽會英國在當時展現了工業革命後,英國技冠群雄、傲視全球的輝煌成果。
1867年巴黎世博會已經具備了現代世博會的雛形。
二戰後,世界人民在滿目瘡瘓的廢墟上重建家園,並在恢復生產,復甦經濟的基礎上,於1958年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戰後第一個世界博覽會,主題「科學、文明和人性」。為了體現科學的這個主題思想,布魯塞爾世博會建造了一座原子能結構的球型展館,代表著人類進入了科技進步的新世紀的象徵,它獨特新穎的造形,雖然時隔快半個世紀之久,但仍然歷歷在目。博覽會的輝煌和豐富,幾乎便以往的所有世博會都默然失色。
1962年美國西雅圖舉辦了一次規模不大的專業性的博覽會 「太空時代的人類」。博覽會展出全新的先進科技,自動售貨機和單鋼軌鐵路,使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1964年為了紀念紐約建城300周年,紐約又一歷屆世博會標志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雖主題的格調高雅 「通過理解走向和平」。然而這次世博會濃重的商業氣氛,使觀眾駐足不前,失去了紀念活動的意義。1970年在日本大阪首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日本人稱之為萬國博覽會,體現「人類的進步與和諧」,向觀眾展示了繼東京奧運會之後,日本在各方面的發展和成就,得益於這次博覽會,日本在以後10年的經濟發展中,一直保持強勁的勢頭。
1985年再次舉辦世界博覽會,會址是在新城築波市,一座距東京50多公里的全新科學文化城。博覽會的主題是:「居住與環境 人類的家居科技」。時隔一年,加拿大為紀念溫哥華建城100周年,又舉辦了一次以「交通運輸」為主題的博覽會。
1988年是英國人在澳洲建立居住點200周年,為銘記這一日子,澳大利亞在東部黃金海岸城市布里斯班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這次博覽會的主題「科技時代的休閑生活」。體現了人類在當今科學技術極其發達的時代中休聞和娛樂。各國都圍繞這個主題大做文章,以體育、文娛、旅遊、休閑、烹調、園藝等等各種內容來體現人類生活的豐富多彩。
1990年日本大阪舉辦丁AI類專業性的國際花綠博覽會,主題是:「人類與自然」。展出以世界園藝為內容,作為慶祝大阪「新的開端」100周年的紀念活動。這次展覽會共有82個國家參加,55個國際組織與日本各省市和大企業都單獨設了展館或展台。百次在亞洲實現了大型國際園藝博覽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92年,是哥倫布發現美洲500周年,為此,西班牙政府在塞維利亞舉辦了世博會,把博覽會歷屆世博會標志的主題命名為「發現的時代」。世博會佔地面積478萬平方米,有100多個國家參加。觀眾達6000多萬人次,中國館展出四大發明及長征系列火箭等,被評為「五星級展館」。
1993年韓國大田博覽會,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由發展中國家舉辦的世界博覽會(認可類)。主題為:「新的起飛之路」。中國館展示了航天科技,三峽工程等,共接待觀眾350萬人次,為各展館之最,被評為五大最佳展館之一。
1998年在葡萄牙里斯本世界博覽會。1998年是聯合國批準的國際海洋年,博覽會的主題為:「海洋——未來的財富」。
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會,主題「人類、自然、科技」,參展國家和組織共計172個,為往屆世博會參展國家、地區和組織最多的一屆。
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主題「自然的睿智」,是最近的一次注冊類世博會,中國館接待觀眾570萬人次,為接待觀眾最多的展館。
2008年,西班牙薩拉戈薩世博會,水塔是2008年薩拉戈薩世博會的標志性建築,也是薩拉戈薩城市最高的建築。水塔是世博園中三大主題展館之一,展覽「水,生命之源」主題的場所,為此也稱水塔館。
◆世界博覽會一覽表
時間 舉辦國/城市 名稱
1851年 英國/倫敦 萬國工業博覽會
1855年 法國/巴黎 巴黎世界博覽會
1862年 英國/倫敦 倫敦世界博覽會
1867年 法國/巴黎 第2屆巴黎世界博覽會
1873年 奧地利/維也納 維也納世界博覽會
1876年 美國/費城 費城美國獨立百年博覽會
1878年 法國/巴黎 第3屆巴黎世界博覽會
1883年 荷蘭/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國際博覽會
1889年 法國/巴黎 世界博覽會(1889)
1893年 美國/芝加哥 芝加哥哥倫布紀念博覽會
1900年 法國/巴黎 第5屆巴黎世界博覽會
1904年 美國/聖路易斯 聖路易斯百周年紀念博覽會
1908年 英國/倫敦 倫敦世界博覽會
1915年 美國/舊金山 舊金山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
1925年 法國/巴黎 巴黎國際裝飾美術博覽會
1926年 美國/費城 費城建國150周年世界博覽會
1933年 美國/芝加哥 芝加哥世界博覽會
1935年 比利時/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
1937年 法國/巴黎 巴黎藝術世界博覽會
1939年 美國/紐約 紐約世界博覽會
1958年 比利時/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
1962年 美國/西雅圖 西雅圖廿一世紀博覽
1964年 美國/紐約 紐約世界博覽會
1967年 加拿大/蒙特利爾 加拿大世界博覽會
1970年 日本/大阪 日本世界博覽會
1971年 匈牙利/布達佩斯 世界狩獵博覽會
1974年 美國/斯波坎 世界博覽會1974
1975年 日本/沖繩 沖繩世界海洋博覽會
1982年 美國/諾克斯維爾 諾克斯維爾世界能源博覽會
1984年 美國/新奧爾良 路易西安納世界博覽
1985年 日本/築波 築波世界博覽會
1986年 加拿大/溫哥華 溫哥華世界運輸博覽會
1988年 澳大利亞/布里斯本 布里斯本世界博覽會
1992年 義大利/熱那亞 熱那亞世界博覽會
1992年 西班牙/塞維利亞 塞維利亞世界博覽會
1993年 韓國/大田 大田世界博覽會
1998年 葡萄牙/里斯本 里斯本博覽會
2000年 德國/漢諾威 漢諾威世界博覽會
2005年 日本/愛知 愛.地球博
2008年 西班牙/薩拉戈薩 薩拉戈薩世界博覽會
2010年 中國/上海 上海世界博覽會
2012年 韓國/麗水 麗水世界博覽會
2015年 義大利/米蘭 米蘭世界博覽會
[編輯本段]【世博管理組的介紹】
負責協調管理世界博覽會的國國際展覽局際組織是國際展覽局,英文簡稱為「BIE」。國際展覽局成立於1928年,總部設在法國巴黎,其章程為《國際展覽公約》。該公約由31個國家和政府代表於1928年在巴黎簽署,分別於1948年、1966年、1972年以及1988年5月31日作過修正。
國際展覽局(BIE)的宗旨是通過協調和舉辦世界博覽會,促進世界各國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的交流和發展。國際展覽局的常務辦事機構為秘書處,秘書長為該處的最高領導,現任秘書長是洛瑟泰爾先生。
[編輯本段]【國際展覽局成員國】
截止2009年3月15日,有154個。名單如下:
◆歐洲地區(30個)
奧地利、比利時、白俄羅斯、保加利亞、捷克共和國、丹麥、芬蘭、法國、德國、英國、希臘、匈牙利、義大利、摩納哥、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俄羅斯、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烏克蘭、愛爾蘭、冰島。
◆北美洲地區(18個)
加拿大、美國、安地卡及巴布達、巴哈馬、巴貝多,貝里斯、哥斯大黎加、古巴、多米尼加、薩爾瓦多、格瑞那達、海地、墨西哥、尼加拉瓜、聖克提斯與內維斯、聖艾森特和格半提內斯、聖露西亞、特立尼達與多巴哥
◆南美洲地區(8個)
阿根廷、哥倫比亞、蓋亞那、秘魯、蘇利南、烏拉圭、委內瑞拉、巴西
◆非洲地區(11個)
阿爾及利亞、馬達加斯加、摩洛哥、納米比亞、奈及利亞、塞席爾、南非、坦尚尼亞、剛果、突尼西亞、烏干達
◆亞洲地區(13個)
孟加拉國、柬埔寨、中國、印度尼西亞、以色列、日本、韓國、寮國、黎巴嫩、馬來西亞、蒙古、阿曼、菲律賓、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
◆大洋洲(3個)
澳大利亞、諾魯、帛琉
[編輯本段]【舉辦城市選舉規則】
世界博覽會是由一個國家的政府主辦,有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參加,以展現人類在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取得成就的國際性大型展示會。其特點是舉辦時間長、展出規模大、參展國家多、影響深遠。
自1851年英國倫敦舉辦第一屆展覽會以來,世博會因其發展迅速而享有「經濟、科技、文化領域內的奧林匹克盛會」的美譽,並已先後舉辦過40屆。按照國際展覽局的最新規定,世界博覽會按性質、規模、展期分為兩種:一種是注冊類(以前稱綜合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6個月,每5年舉辦一次;另一類是認可類(以前稱專業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3個月,在兩屆注冊類世博會之間舉辦一次。注冊類世界博覽會不同於一般的貿易促銷和經濟招商的展覽會,是全球最高級別的博覽會。
國際展覽局是專門從事監督和保障《國際展覽公約》的實施、協調和管理舉辦世博會並保證世博會水平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截至2002年11月,有89個成員國。1993年5月,國際展覽局正式接納中國為第46個成員國。根據選舉規則,國際展覽局成員國無論大小,各擁有一票的選舉權。在第一輪投票中,如果某候選國城市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選票,該城市將成為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舉辦城市。如果第一輪投票中沒有任何一個候選國城市獲得所需的選票,則將進行第二輪投票,但在首輪投票中得票最少者將不再參加角逐。在第二輪投票中,獲得三分之二以上選票的候選國城市當選。如若仍沒有城市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選票,則繼續按照上述方式進行第三輪投票,直至選舉出2個得票最多的城市。最後的角逐將由這2個城市進行,其中得票較多的獲舉辦權。
[編輯本段]【世博會的申辦程序】
◆一·申請
按BIE規定,有意舉辦世博會的國家不得早於舉辦日期的九年,向BIE提出正式申請,並交納10%的注冊費。申請函包括開幕和閉幕日期、主題,以及組委會的法律地位。BIE將向各成員國政府通報這一申請,並告知他們自通報到達之日起6個月內提出他們是否參與競爭的意向。
◆二·考察
在提交申請函的6個月後,BIE執行委員會主席將根據規定組織考察,以確保申請的可行性。考察活動由一位BIE副主席主持,若干名代表、專家及秘書長參加。所有費用由申辦方承擔。考察內容是:主題及定義、開幕日期與期限、地點、面積(總面積,可分配給各參展商面積的上限與下限)、預期參觀人數、財政可行性與財政保證措施、申辦方計算參展成本及財政與物質配置的方法(以降低各參展國的成本)、對參展國的政策和措施保證、政府和有興趣參與的各類組織的態度,等等。
◆三·投票
如果申辦國的准備工作獲得考察團各項的支持,全體會議將按常規在舉辦日期之前八年進行投票選擇。如果申辦國不止一個,全體會議將採取無記名方式投票表決。
若第一輪投票後,申辦國獲三分之二票數,該國即獲得舉辦權。若任何申請均未獲三分之二票數,將再次舉行投票,每次投票中票數最少的國家被淘汰,隨後仍按三分之二票數原則確定主辦國。當只有兩個國家競爭時,根據簡單多數原則確定主辦國。
◆四·注冊
獲得舉辦權的國家要根據BIE制訂的一般規則與參展合約(草案)所確定的復審與接納文件,對展覽會進行注冊。注冊申請應在開幕日之前五年提交給BIE。這也是主辦國政府開始通過外交渠道向其它國家發參展邀請的時間。注冊意味著舉辦國政府正式承擔其申請時提出的責任,認可BIE提出的標准,以確保世博會的有序發展,保護各成員國的利益。BIE在收到注冊申請時,將向舉辦國政府收取90%的注冊費,其金額按BIE全體會議通過的規則確定。
[編輯本段]【世博的分類及級別】
◆世界博覽會分類簡介
按照國際展覽局的規定,世界博覽會按性質、規模、展期分為兩種:一種是注冊類(也稱綜合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6個月,從2000年開始每5年舉辦一次;另一類是認可類(也稱專業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3個月,在兩屆注冊類世博會之間舉辦一次。注冊類世界博覽會不同於一般的貿易促銷和經濟招商的展覽會,是全球最高級別的博覽會。認可類博覽會分為A1、A2、B1、B2四個級別。A1級是認可類博覽會的最高級別。中國申請的上海世博會屬於注冊類世博會。
◆A1級世界園藝博覽會主要規定
根據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規章的規定:
①A1博覽會必須包括含園藝業的所有領域;
②最小展出面積:50公項(50萬平方米),其中建築物所佔最大面積為總面積的10%(不包括用於室內展覽的建築面積);③展覽面積用地面積的至少5%應留給國際參展者;
④至少有10個不同的國家參展;
⑤財政保證金:20,000瑞士法朗;
⑥A1級博覽會每年不超過一次;
⑦每個國家每10年中不能舉辦一次上A1級博覽會,舉辦時間最短3個月,最長6個月;
⑧免費提供場館對不發達國家提供資助。
[編輯本段]【中國與世界博覽會】
◆中國加入國際展覽局
經國務院批准,並獲國際展覽局確認,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以國家名義於1993年5月3日正式申請加入國際展覽局,並於1993年12月被選為該局信息委員會會員。
◆中國第一次參加世博會
中國第一次參加世界博覽會應該始於1851年的倫敦世博會,中國廣東商人徐榮村將自己經營的「榮記湖絲」裝成12捆,托運往英國終於質壓群芳,脫穎而出,獨得金、銀大獎。
中國政府第一次自派代表,以國家身份參加的世界博覽會是1876年的費城世界博覽會。當時作為中國工商業代表的人叫李圭,他是一個有智、有勇、有謀、有骨氣的中國人,但淹沒在那個萬馬齊喑的時代。李圭寫了一本書叫《環游地球新錄》,記錄了1876年的費城世界博覽會,雖然他是中國代表團中唯一的一個中國人,但畢竟這是中國人第一次正式踏足世界博覽會。
◆新中國參加過的歷屆世博會
從1982年起到現在,受中國政府委託,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以國家名義累計9次組織中國館參加了世界博覽會。即:
1982年美國諾克斯維爾「能源」世博會;
1984年美國新奧爾良「水源」世博會;
1985年日本築波「科技」世博會;
1986年加拿大溫哥華「交通運輸」世博會;
1988年澳大利亞布里斯班「科技時代的業餘生活」世博會;
1992年義大利熱那亞「船與海洋」世博會;
1992年西班牙塞維利亞「發現的時代」世博會;
1993年韓國大田「新的起飛之路」世博會;
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海洋——未來的財富」世博會。
其中,在1988年布里斯班、1992年塞維利亞和1993年大田世博會上,中國館二次被評為「五星級展館」,一次被評為「最佳外國館」。
◆中國歷次世博會、世園會
1.1999年昆明世園會;
2.2006年沈陽世園會;
3.2010年上海世博會;
4.2011年西安世園會
或http://www.expo2010.cn/
G. 我要做一張有關上海世博會的手抄報,給我一點資料~!!!
【世界博覽會的起源】
世博會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公元5世紀,波斯舉辦了一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當時的波斯國王以陳列財務來炫耀本國的財力物力,以威懾鄰國。18世紀末,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只展不賣的展覽會。這一新的想法於1791年在捷克的布拉格首開先河。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科學技術的進步,國際交通的發展,舉辦世界性展覽的條件逐漸成熟。到了19世紀中期,展覽會上的展品和參展商超出了單一國家的范圍。
【世博會的類別】
顧名思義,世界博覽會是一個涉及時間、地域、門類、品種等各方面都有廣泛內容的大型活動,一般情況下,它只分作兩類。一類是綜合性世博會,另一類是專業型世博會。
在過去所舉辦的50多次世博會中,以綜合性世博會為多。綜合性世博會展出的內容包羅萬象,舉辦國無償提供場地,由參展國自己出錢,建立獨立的展出館,在場館內展出反映本國科技、文化、經濟、社會的綜合成就。綜合性博覽會一般5年舉辦一屆。專業性博覽會展出的內容要單調些,它是以某類專業性產品為主要展示內容,下列主題可以視為認可類展覽會:生態、陸路運輸、狩獵、娛樂、原子能、山川、城區規劃、畜牧業、氣象學、海運、垂釣、養魚、化工、森林、棲息地、醫葯、海洋、數據處理、糧食等。參展國在主辦國指定的場館內,自行裝修、自行布展,不用建設專用展館。99昆明世博會就屬於專業性國際博覽會。
【舉辦世博會意義和作用】
舉辦世博會的目的往往是為了慶祝重大的歷史事件或某個國家、地區的重要紀念活動,以展示人類在某一領域中,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舉辦世博會,不僅給參展國家帶來發展的機遇,擴大國際交流和合作,促進經濟的發展,而且給舉辦國家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宣傳和擴大了舉辦國家的知名度和聲譽,促進了社會的繁榮和進步。
【舉辦過世博會的國家和城市】
至2000年,已有英國、法國、美國、德國、比利時、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西班牙、義大利、韓國、葡萄牙和中國13個國家計24個城市舉辦了世博會。
【世博會主題的確立】
社會生產力水平越高,社會化生產的專業性就越強,社會生活的一切活動就變得更加有序。世博會在經歷了近百年的演繹之後,1933年美國在芝加哥舉辦了主題為"一個世紀的進步"的世博會。這是第一次有主題的世博會,要求參展者圍繞一個共同的題目設計和創作自己的展品。會上展出的多是百年科技的成果,引人入勝的當數絢麗的霓虹燈景,而引起轟動的則是航空技術、有空調設施的新建築等科技新成就。使人們看到了一個世紀以來科技的巨大進步,倍受鼓舞。從此以後,每一屆世博會都確定了一個極富意義的主題。
【休閑生活曾經是世博會的主題】
長期以來,人類一直以"人定勝天"的氣概在改造自然,發展科技,以創造"更加富裕的生活","休閑"只是人們的第二位需要。1988年,澳大利亞為紀念歐洲人在澳洲登陸定居二百周年舉辦了布里斯班世博會,並以"科技時代的休閑生活"作為這次世博會的主題。各國都圍繞這個主題大做文章,紛紛以體育、文娛、旅遊、烹調、園藝等各種內容來體現人類生活的豐富多彩。充分顯示了人類在科技極其發達的現代社會中,在經歷了激烈奮斗之後,渴望休閑,休閑生活已得到重視。在美麗的澳大利亞突出"休閑"這個話題,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世博會舉辦國城市選舉的規則】
根據選舉規則,國際展覽局89個成員國無論大小,各擁有一票的選舉權。在第一輪投票中,如果某候選國城市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選票,該城市將成為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舉辦城市。如果第一輪投票中沒有任何一個候選國城市獲得所需的選票,則將進行第二輪投票,但在首輪投票中得票最少者將不再參加角逐。在第二輪投票中,獲得三分之二以上選票的候選國城市當選。如若仍沒有城市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選票,則繼續按照上述方式進行第三輪投票,直至選舉出2個得票最多的城市。最後的角逐將由這2個城市進行,其中得票較多的獲舉辦權。
1、』99世博會是什麼類型的博覽會?
答:是一個展示世界各國在園林園藝領域所取得的成就的「奧林匹克」盛會。
2、它由什麼部門批准、注冊?
答:由國際展覽局(BIE)和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批准並經正式注冊的A1類博覽會。
3、它是誰主辦,誰承辦?
答: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辦,雲南省人民政府承辦。
4、它有什麼內容?
答:有各類專題展覽會,如牡丹展,盆景展,雅石展,插花展;有樹林園、葯草園、蔬菜瓜果園、竹園;有中國館,國際館,科技館,大溫室,人與自然館,還有大型斷岩雕塑、貫穿世博園的水系景觀等等。
5、規模有多大?
答:是中國政府在本世紀末主辦的一次最大規模、全球性盛會。世界各個國家都將參加展覽,預計參觀人數將達到1000萬人次。
整個展區佔地218公頃,其中有面積3600多平方匯集世界珍稀植物的大溫室,有面積2700多平方的千人宴會廳,有取形於三葉草的空架建構、面積4900多平方的「人與自然館」等等。
6、為什麼選在昆明?
答:昆明氣候溫和,植物科研力量雄厚,更加風光秀麗,城市建設日臻完善,具備舉辦大型活動的條件。
7、什麼時候正式開幕?
答:1999年5月1日----10月31日,歷時184天。
世紀盛事 昆明世博
建國五十年來,從未由國家主辦過任何形式的博覽會,而此次』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辦,李嵐清副總理出任組委會主任,是最大規模,最高檔次,頂尖級別的一會全球性博覽盛會!
為了這次盛會,目前已有60多個國家和20多個國際組織在昆明世博買了場地建造園林,各顯身手,以充分展示他們的成就和風格。全國三十一個省市、自治區也都正在爭分奪秒搭建展台,修築展園,充分展示著自已的風采。
中央電視台將作專題播放,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向全球不間斷地播發昆明世博會信息。國家旅遊局印製了八種語言文本關通過我國的各外事機構向世界各地進行宣傳。中國旅遊英特網也用多種文字向國際互聯網輸出著世博會建造實景。
博覽會期間,還將舉行文藝演出,聯歡活動,慶典活動,並以世界先進的娛樂,旅遊設施開展文化、旅遊、觀光活動以及各種形式的娛樂活動。
世博會會址位於昆明北郊植被茂密的金殿風景名勝區,佔地218公頃。其中中國館面積17451平方米,主題為「絢麗多彩的中國園林園藝」,信中展示中國悠久的園林歷史和廣博精深的園林文化內涵。國際館面積11000平方米,是流線型的現代建築。展示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園林園藝精品和珍稀植物。
更具特色的大溫室面積3630平方米,為現代功能建築,玻璃外立面,展出內容豐富多彩,有熱帶雨林,高山花卉和溫帶花草等等。人與自然館充分體現此次大會的的主題「人與自然-----邁向二十一世紀」,面積4953平方米,是取形於「三葉草」的空架建築,展示人類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與大自然形成的互動關系,增強人類保護生態環境意識,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邁向二十一世紀。
而融科技與自然為一體的科技館面積3064平方米,是點、線結合的現代建築。主題為「園藝與科技」,展示國內外園藝領域的最新科技與成果。
昆明世博-----旅遊的最新動向
『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為旅遊帶來了勃勃生機。
首先,它本身就可以成為一個巨型旅遊景點,它有218公頃的展地面積,在其中匯萃著世界各 地園林高手的精心之作,它不但會吸引國內的賓客,還將吸引全世界遊人紛至而來。
它除了室 內展館區:中國館,國際館,大溫室,人與自然館,科技館,還有室外展區:中國展區,國際展區,企業展區,專題展園等等。
而世博園內的景觀設施也極具藝術性,園內有三個大型雕塑:刻有「EXPO』99」的斷岩雕塑 、世博會吉詳物舉金絲猴雕塑、象徵「人與自然------邁向二十一世紀」主題的現代雕塑。
還 設有三個廣場:迎賓廣場、花開新世紀廣場、演出廣場。另外還有三個大型噴泉和貫穿世博園的水系景觀。
而在博覽會期間還將定期舉行多次專題園藝展覽:5月的牡丹展、君子蘭展、盆景展、月季展 ;6月的雅石展;7月的球根花卉展、插花展、8月的觀葉植物展;9月的蘭花展;10月的菊花展等,必將吸引所有的各專題愛好者不遠萬里趕來參與盛事。
這一切都為世博園本身成為一個大型旅遊景點墊定了極佳的基礎,而風光秀麗的雲南各著名景點更使來參與盛會的人可以有豐富多彩的旅遊安排。 游覽雲南的旅遊線路組合之多可能是全國之冠.
想看民族風情的可以去昆明、大理線,在那 里有白族的三道茶、三月街為你帶來一陣陣濃郁的民族之風。
想看熱帶風光的可以去昆明、版 納線,這顆綠色明珠會向您充分展示奇異的熱帶植物以及嬌僥的傣家少女。
想探訪西南歷史的 可以去昆明、麗江線,麗江古城那層層疊疊的屋檐將向您講述一個遙遠的故事。
想看雪山風光的可以去昆明、香格里拉線,那處女雪峰也許為你拉開神秘的面紗,一展絕麗的秀色。
高原明珠滇池,天下奇觀石林、熱帶雨林西雙版納、東方日內瓦大理、神秘之國香格里啦、 處女之峰玉龍雪山、花開如海的萬朵山茶王。。。。。。
這一個個響亮的名字都足以讓你的游 程充滿精彩,而雲南的26個少數民族,26種語言,26種文化也一定可以讓喜歡民族風情的遊客留連忘返。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今年旅遊去哪裡?參加昆明世博會!
日本館
主題:心之和、技之和
展館位置:A片區
造型亮點:半圓型的大穹頂,宛如「太空堡壘」
國家館日:2010年6月12日
展館簡介:「紫蠶島」極其形象地表現了日本館的外觀和特點,可以使參觀者在廣闊的世博園內更容易識別。同時,「紫蠶島」這一愛稱也體現了日本館所要傳遞的信息——面向未來,樹立遠大理想,永遠成長與發展下去。
義大利館主題:理想之城,人之城
展館位置:世博園區C片區
造型亮點:功能模塊,方便重組
國家館日:2010年6月2日
展館簡介:義大利國家館是一個佔地面積3600平方米的四方形建築,高度18米,由20個功能模塊組合而成,代表著義大利20個大區,猶如一座微型的義大利城市。從外觀看,整個義大利國家館如同分裂的馬賽克,可以組成多樣的圖案,體現不同地區多元文化和諧共處的關系。
沙特館主題:生命的活力
展館位置:世博園B片區
造型亮點:絲路寶船
國家館日:待定
展館簡介:沙特館的建築設計由中國和沙特的團隊共同完成,「月亮船」的造型將沙漠、綠洲、海洋相間環繞布置,反映出了沙特的風情和地貌特徵,同時寓意城市中人才、資源、財富的匯聚。
詳細介紹
H. 上海世博會手抄報
正常應該是8K的紙吧,素描紙,在店裡可以讓老闆裁,26*36.8厘米
I. 上海世博會手抄報內容
世界博覽會(World's Fair),又稱國際博覽會及世界博覽會,簡稱世博會、世博、世博,是一個具國際規模的集會。參展者向世界各國展示當代的文化、科技和產業上正面影響各種生活范疇的成果。
世界博覽會是由一個國家的政府主辦,有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參加,以展現人類在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取得成就的國際性大型展示會。其特點是舉辦時間長、展出規模大、參展國家多、影響深遠。
自1851年英國倫敦舉辦第一屆展覽會以來,世博會因其發展迅速而享有「經濟、科技、文化領域內的奧林匹克盛會」的美譽,並已先後舉辦過40屆。按照國際展覽局的最新規定,世界博覽會按性質、規模、展期分為兩種:一種是注冊類(以前稱綜合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6個月,每5年舉辦一次;另一類是認可類(以前稱專業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3個月,在兩屆注冊類世博會之間舉辦一次。注冊類世界博覽會不同於一般的貿易促銷和經濟招商的展覽會,是全球最高級別的博覽會。
國際展覽局是專門從事監督和保障《國際展覽公約》的實施、協調和管理舉辦世博會並保證世博會水平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截至2002年11月,有89個成員國。1993年5月,國際展覽局正式接納中國為第46個成員國。根據選舉規則,國際展覽局成員國無論大小,各擁有一票的選舉權。在第一輪投票中,如果某候選國城市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選票,該城市將成為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舉辦城市。如果第一輪投票中沒有任何一個候選國城市獲得所需的選票,則將進行第二輪投票,但在首輪投票中得票最少者將不再參加角逐。在第二輪投票中,獲得三分之二以上選票的候選國城市當選。如若仍沒有城市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選票,則繼續按照上述方式進行第三輪投票,直至選舉出2個得票最多的城市。最後的角逐將由這2個城市進行,其中得票較多的獲舉辦權。
世界博覽會(Universal Expo,Expo 是Exposition的縮寫; 也稱World Fair或World's Fair)它是一個富有特色的講壇,它鼓勵人類發揮創造性和主動參與性,它更鼓勵人類把科學性和情感結合起來,將種種有助於人類發展的新概念、新觀念、新技術展現在世人面前。因此,世博會被譽為世界經濟、科技、文化的「奧林匹克」盛會。
世博會是一項由主辦國政府組織或政府委託有關部門舉辦的有較大影響和悠久歷史的國際性博覽活動。它已經歷了百餘年的歷史,最初以美術品和傳統工藝品的展示為主,後來逐漸變為薈萃科學技術與產業技術的展覽會,成為培育產業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啟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場所。世界展覽會的會場不單是展示技術和商品,而且伴以異彩紛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壯觀景色,設置成日常生活中無法體驗的、充滿節日氣氛的空間,成為一般市民娛樂和消費的理想場所。
2010上海世博會 基本資料編輯本段
時 間: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上海世博會開閉幕式的方案已經敲定,4月30日晚上為開幕慶典,10月31日晚上為閉幕慶典。
地 點: 上海市中心黃浦江兩岸,南浦大橋和盧浦大橋之間的濱江地區,主要為浦東和浦西
主 題: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Better City , Better Life)
副主題: 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經濟的繁榮
城市科技的創新 城市社區的重塑
城市和鄉村的互動
目 標: 吸引2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7000萬人次的參觀者
世界博覽會是人類的聚會,人們從世界各地匯聚一處,展示各自的產品與技藝,誇耀各自的故鄉和祖國。世博會集人類文明之大成,因而具備了無與倫比的感染力,使人心情激盪。這樣的聚會可以上溯至古時,早在公元五世紀,波斯舉辦了第一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十八世紀末,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只展不賣的展覽會。而現代意義的世博會則發源於19世紀中葉工業革命萌芽之際。至今,世博會已經先後舉辦過40多屆,主要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上海世博會吉祥物編輯本段
海寶(HaiBao)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吉祥物。2007年12月18日晚上8點,萬眾矚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海寶」終於掀開了神秘面紗。藍色「人」字的可愛造形讓所有人耳目一新。海寶,以漢字「人」字為核心創意,配以代表生命和活力的海藍色。他的歡笑,展示著中國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他挺胸抬頭的動作和雙手的配合,顯示著包容和熱情;他翹起大拇指,是對來自世界各地的
朋友發出的真誠邀請。設計者:巫永堅。
歷屆世博會標志和形象已經成為獨特的無形資產,成為世界公認的遺產之一。世博會吉祥物,不僅是世博會形象品牌的重要載體,而且體現了世博會舉辦國家、承辦城市獨特的文化魅力,體現了世博會舉辦國家的民族文化和精神風貌,它已經成為世博會最具價值的無形資產之一。
「吉祥物」作為代表東道國特色的標志物,是一個國家文化的象徵。它從各個層面反映了東道國的歷史發展、文化觀念、意識形態以及社會背景,並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領域的傳播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吉祥物在設計理念上,努力實現以下功能:
(1)充分體現主辦國家的文化
2010年上海世博會是由中國舉辦、上海承辦的全球盛會,也是第一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的綜合類世博會。上海世博會吉祥物設計必須包含中國的文化特徵,彰顯中國的文化精神,反映上海世博會中外文化交流的特徵。同時,符合中國法律和社會公序良俗的要求。
(2)充分體現出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應該成為主題演繹的形象載體和視覺標識,與歷屆世博會或其他國際大型活動已有的吉祥物形象在主題表現、造型設計等方面有明顯區別。
吉祥物形象要通過創意提煉、造型設計、理念闡述、性格設定、動作演繹等手段,充分表達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通過吉祥物形象生動演繹城市、城市人之間的互動關系,深刻表達足跡、夢想之間的內在關聯。設計思路和理念要清晰而獨特,契合主題且易於為廣大受眾理解。
(3)具有產品衍生和開發的價值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吉祥物要符合「好看、好懂、好記、好用」的原則,具有產品衍生、市場開發的形象基礎和造型前提,具有認知度高、應用性強等特點,適合各種各類玩具、文具、服裝、禮品、飾品等系列衍生產品的設計與開發。在表現形式和技術手段上,適用於平面、立體和電子媒介的傳播和再創作,適用於不同載體對主題演繹和表現樣式的需要。
(4)與會徽珠聯璧合
3年前,上海世博會誕生了由三人合臂相擁而成、以漢字「世」為原形的會徽。會徽設計者邵宏庚。此次揭曉的吉祥物以漢字「人」作呼應,可謂珠聯璧合,進一步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民本思想,強化了人與地球、人與世界的緊密關聯,深化了上海世博會的主題。
上海世博會的主題告訴世人,構成城市的主體是人,創造美好生活的主體是人,享受美好生活的主體也是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要「以人為本」。人,既是城市的細胞,又是城市的靈魂,人賦予城市文化、性格和創造力。
人、城市和地球三個有機系統環環相扣,這種關系貫穿了城市發展的歷程。記者從上海世博局了解到,吉祥物「海寶」以「人」為基礎,將城市和地球聯系於一身。
意義編輯本段舉辦世界博覽會的目的,是透過一個國際性的展覽平台,使參予的國家在主題上得到廣泛的聯絡與交流。世界博覽會是對當時社會文明的智慧的一種記錄,和對未來的前瞻。
不過並非每一屆世界博覽會都成功地表達強烈的主題色彩,許多世博會都變質成為了大型博物會館的基調,展覽會的一些令人驚嘆的新奇展品,便成為了永久珍藏。
世博會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五年一次,展期通常為六個月的注冊類世博;另一類則是穿插在兩屆注冊類世博會之間,展期通常為三個月的認可類世博。
世博的歷史與由來編輯本段
世界博覽會的由來 在古代農耕社會,人們往往在慶賀豐收、宗教儀式、歡度喜慶的節日里展開交易活動,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定期的、有固定場所的、以物品交換為目的的大型貿易及展示的集會。這就是世博會的最早形式。
公元5世紀,波斯舉辦了第一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
18世紀,隨著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不斷出現,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只展不賣,以宣傳、展出新產品和成果為目的的展覽會。
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舉辦了這樣的展覽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展覽會的規模也逐步擴大,參展的地域范圍從一地擴大到全國,由國內延伸到國外,直至發展成為由許多國家參與的世界性博覽會。
J. 關於世博會的手抄報版面設計圖片及文字資料
【世界博覽會的起源】
世博會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公元5世紀,波斯舉辦了一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當時的波斯國王以陳列財務來炫耀本國的財力物力,以威懾鄰國。18世紀末,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只展不賣的展覽會。這一新的想法於1791年在捷克的布拉格首開先河。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科學技術的進步,國際交通的發展,舉辦世界性展覽的條件逐漸成熟。到了19世紀中期,展覽會上的展品和參展商超出了單一國家的范圍。
【世博會的類別】
顧名思義,世界博覽會是一個涉及時間、地域、門類、品種等各方面都有廣泛內容的大型活動,一般情況下,它只分作兩類。一類是綜合性世博會,另一類是專業型世博會。
在過去所舉辦的50多次世博會中,以綜合性世博會為多。綜合性世博會展出的內容包羅萬象,舉辦國無償提供場地,由參展國自己出錢,建立獨立的展出館,在場館內展出反映本國科技、文化、經濟、社會的綜合成就。綜合性博覽會一般5年舉辦一屆。專業性博覽會展出的內容要單調些,它是以某類專業性產品為主要展示內容,下列主題可以視為認可類展覽會:生態、陸路運輸、狩獵、娛樂、原子能、山川、城區規劃、畜牧業、氣象學、海運、垂釣、養魚、化工、森林、棲息地、醫葯、海洋、數據處理、糧食等。參展國在主辦國指定的場館內,自行裝修、自行布展,不用建設專用展館。99昆明世博會就屬於專業性國際博覽會。
【舉辦世博會意義和作用】
舉辦世博會的目的往往是為了慶祝重大的歷史事件或某個國家、地區的重要紀念活動,以展示人類在某一領域中,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舉辦世博會,不僅給參展國家帶來發展的機遇,擴大國際交流和合作,促進經濟的發展,而且給舉辦國家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宣傳和擴大了舉辦國家的知名度和聲譽,促進了社會的繁榮和進步。
【舉辦過世博會的國家和城市】
至2000年,已有英國、法國、美國、德國、比利時、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西班牙、義大利、韓國、葡萄牙和中國13個國家計24個城市舉辦了世博會。
【世博會主題的確立】
社會生產力水平越高,社會化生產的專業性就越強,社會生活的一切活動就變得更加有序。世博會在經歷了近百年的演繹之後,1933年美國在芝加哥舉辦了主題為"一個世紀的進步"的世博會。這是第一次有主題的世博會,要求參展者圍繞一個共同的題目設計和創作自己的展品。會上展出的多是百年科技的成果,引人入勝的當數絢麗的霓虹燈景,而引起轟動的則是航空技術、有空調設施的新建築等科技新成就。使人們看到了一個世紀以來科技的巨大進步,倍受鼓舞。從此以後,每一屆世博會都確定了一個極富意義的主題。
【休閑生活曾經是世博會的主題】
長期以來,人類一直以"人定勝天"的氣概在改造自然,發展科技,以創造"更加富裕的生活","休閑"只是人們的第二位需要。1988年,澳大利亞為紀念歐洲人在澳洲登陸定居二百周年舉辦了布里斯班世博會,並以"科技時代的休閑生活"作為這次世博會的主題。各國都圍繞這個主題大做文章,紛紛以體育、文娛、旅遊、烹調、園藝等各種內容來體現人類生活的豐富多彩。充分顯示了人類在科技極其發達的現代社會中,在經歷了激烈奮斗之後,渴望休閑,休閑生活已得到重視。在美麗的澳大利亞突出"休閑"這個話題,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世博會舉辦國城市選舉的規則】
根據選舉規則,國際展覽局89個成員國無論大小,各擁有一票的選舉權。在第一輪投票中,如果某候選國城市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選票,該城市將成為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舉辦城市。如果第一輪投票中沒有任何一個候選國城市獲得所需的選票,則將進行第二輪投票,但在首輪投票中得票最少者將不再參加角逐。在第二輪投票中,獲得三分之二以上選票的候選國城市當選。如若仍沒有城市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選票,則繼續按照上述方式進行第三輪投票,直至選舉出2個得票最多的城市。最後的角逐將由這2個城市進行,其中得票較多的獲舉辦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