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派出所貼到我店鋪門口玻璃門上貼的防止詐騙宣傳單我把它撕了,他用威脅的語言
是的,你描繪得對,他用威脅性的語言,就是這么回事。
㈡ 防電信網路詐騙的宣傳內容是什麼
內容有如下:
(一)非法集資的定義和基本特徵
非法集資是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向社會公眾(包括單位和個人)吸收資金的行為。非法集資行為需同時具備非法性、公開性、利誘性、社會性四個特徵要件,具體為:
非法性: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
公開性: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簡訊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
利誘性: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
社會性: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
(二)非法集資人的法律責任
我國《刑法》中,非法集資根據主觀態度、行為方式、危害結果等具體情況的不同,構成相應的罪名,其中最主要的是《刑法》中第176條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和第192條集資詐騙罪。
防電信網路詐騙的自防措施:
1、不要有「貪圖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餡餅」的心理。堅決做到不輕信、不透露、不貪財、不轉賬。
2、注意保護個人資料信息,不可隨意注冊、填寫自己的身份、手機號碼、銀行卡號等私人信息。
3、在做好自身防範的同時,積極向周圍的親人、朋友做好宣傳,特別是平時獨自在家的中老年、離退休人員等易受騙群體要注意提醒。
㈢ 自稱是派出所人員,給我打電話宣傳反詐騙信息
現在各種騙子實在太多,小心一點是對的,一般派出所也不會隨意問身份證信息
㈣ 警察上門宣傳防詐騙為什麼要個人信息和簽字
近日,南昌高新公安分局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反詐宣傳愛民實踐活動,組織分局機關科室、業務大隊警力,下沉至各派出所47個警務網格,聯動派出所警力深入轄區高校、企業、鄉村、社區以及人員密集區,通過發傳單、拉橫幅、擺攤設點、播放音頻等方式廣泛開展反詐宣傳愛民實踐活動。分局共計發放《致廣大居民一封信》1萬余份,發放宣傳彩頁5千餘份,張貼海報2百餘份。
該分局戶政大隊聚焦「60周歲以上老人、行動不便人群、特殊貢獻人員」等三類人員,指導組織各派出所窗口民警對現有的尚未領取的二代身份證進行了全面梳理,民警將二代身份證、居住證直接送到群眾手中,並向群眾宣傳防範電信網路詐騙知識。目前,分局各派出所已將60餘張身份證送到了群眾手中。
㈤ 派出所聯合學校進行防詐騙知識宣傳
犯罪分子多冒充受害人的親戚、同學或朋友,通過套話騙取受害者的信任[1] 。
一般詐騙流程是:先撥通受害者電話,讓受害者「猜猜我是誰?」,如受害者說「真的想不起。」,犯罪嫌疑人就會說「你連我都忘了,那就算了。」;如受害者「恍然大悟」說「哦你是某某」,嫌疑人就會順著說「是呀,你終於想起來了。」,然後就說要去看望對方,獲得好感,次日或稍後兩日編造在去的途中出車禍、遭綁架、嫖妓被抓或包二奶被發現等謊言,向受害人借錢,讓受害者匯錢到指定的帳戶。
這種詐騙主要詐騙公司老總、高級官員,或者隨機撥打的某號碼段電話號碼,一些連號較多或吉數結尾的號碼如888、666、168之類的手機持有人。
警方還介紹,電話詐騙的犯罪分子准備充分,精心編制固定操作流程。在實施詐騙活動前,犯罪分子都會充分收集受害人的資料,還對詐騙過程進行「綵排」。同時,騙子們分工明確,一般以3-5人為一個小團伙,專人負責打電話,專人負責詐騙帳號管理,專人負責現金的提取。每次詐騙數額也不多,在3000-30000元之間。
犯罪分子普遍採用異地作案、異地詐騙、異地跨行取款,假如詐騙市民,一般撥打電話時都在外地,或者用外地手機在本地撥打。犯罪分子多來自於同一地域,相互間「掩護」意識強。
㈥ 防範網路詐騙宣傳內容
1、傳遞網路正能量,弦揚時代主旋律。
2、網路詐騙花樣多,不予理睬准沒錯。
3、飛來大獎莫高興,準是騙錢沒好心。
4、網路詐騙不難防,不貪不給不上當。
5、視頻可造假,認真核對不輕信。
6、一招預防詐騙,堅守匯款底線。
7、家庭情況要保密,陌生詢問多留心。
8、陌生電話先求證,寄錢匯款須謹慎。
9、貪圖小利易禍起,勤勞致富才可行。
10、不明電話及時掛,可疑簡訊莫理他。
11、天上掉餡餅,匯款是陷井。
12、天上不會掉餡餅,中獎退稅是騙局。
13、家庭情況要保密,不明來電多警惕。
14、防範網路詐騙,你我義無返顧。
15、個人資料要保密,不明來電多警惕。
16、天上不會掉餡餅,涉錢信息勿輕信。
17、僥幸心理不可有,勤儉持家創富貴。
18、網上借你錢,電話溝通先。
19、電話信息不涉錢,涉錢必須面對面。
20、匯款之前要問清,小心騙子的頂替。
21、不明來電多警惕,家庭情況要保密。
22、網路購物很便利,支付流程要心細。
23、輕易去見網友面,家庭命運都改變。
24、不明網站別輕信,全面驗證多核實。
25、簡訊詐騙手段多,身份信息需保密
26、平安湖州我的家,防範詐騙靠大家。
27、暢游網路要小心,詐騙手段在翻新
28、陌生來電稱辦案,不聽不信不轉賬。
29、涉錢信息多提防,十條信息九條騙。
30、個人信息很重要,密碼帳號保管好。
31、海外代購需警惕,小心仿品來頂替。
32、陌生鏈接不要入,小心木馬和病毒。
33、親朋之間多提醒,退稅中獎是騙局。
34、網路購票需謹慎,要求匯款不是真。
35、網路中獎多虛假,腳踏實地做實事。
36、防範網路詐騙,從你我做起。
37、陌生電話不牢靠,寄錢匯款是圈套。
38、打擊詐騙全民行,構建和諧新德清。
39、不明來電多警惕,反復查詢很重要。
40、打壓詐騙空間,警務合作控發案。
41、一旦難分假和真,110咨詢最放心。
42、半夜來電需詳辨,莫生號碼不要回。
43、陌生來電需警惕,核實清楚莫大意。
44、社會環境要凈化,防範詐騙靠大家。
45、貪小便宜吃大虧,不貪錢財不傷身
46、好友網路來借錢,千萬多方來核實。
47、刷卡消費莫離言,防止盜刷緊盯點。
48、領獎先要手續費,買個教訓實在貴。
49、防範詐騙擦亮眼,不信不睬不給錢。
50、防範詐騙,促進和諧。
㈦ 派出所在街道發防詐騙宣傳單拿宣傳單的都要拍身份證照片嗎
不用吧,我邊都沒碰到說要拍身份證的
㈧ 防範網路電信詐騙宣傳語
1.不聽,不信,不轉賬。
2.自身信息不外告,守護網路靠大家。
㈨ 如何防範電信網路新型詐騙宣傳資料
最主要的是個人信息的泄露,各大網路平台都要多多少少的漏洞,一些所版謂的黑客通權過這些漏洞搞到用戶個人信息(電話號碼、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家庭住址甚至銀行卡密碼等)然後再以每條幾毛錢的價格買給詐騙罪犯,然後實施詐騙犯罪,也有不少網路公司平台內部通過兜售自己用戶個人信息達成盈利。我國每年都有23億的各類個人信息被掛在網路上售出
㈩ 防電信網路詐騙的宣傳內容怎麼寫
(一)非法集資的定義和基本特徵
非法集資是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向社會公眾(包括單位和個人)吸收資金的行為。非法集資行為需同時具備非法性、公開性、利誘性、社會性四個特徵要件,具體為:
非法性: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
公開性: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簡訊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
利誘性: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
社會性: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
(二)非法集資人的法律責任
我國《刑法》中,非法集資根據主觀態度、行為方式、危害結果等具體情況的不同,構成相應的罪名,其中最主要的是《刑法》中第176條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和第192條集資詐騙罪。
(10)派出所防網路詐騙宣傳資料擴展閱讀:
防電信網路詐騙的自防措施:
1、不要有「貪圖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餡餅」的心理。堅決做到不輕信、不透露、不貪財、不轉賬。
2、注意保護個人資料信息,不可隨意注冊、填寫自己的身份、手機號碼、銀行卡號等私人信息。
3、在做好自身防範的同時,積極向周圍的親人、朋友做好宣傳,特別是平時獨自在家的中老年、離退休人員等易受騙群體要注意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