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歌頌高樓大廈的詩詞
1、《擬西北有高樓詩》
西晉·陸機
高樓一何峻。迢迢峻而安。
綺窗出塵冥。飛陛躡雲端。
佳人撫琴瑟。纖手清且閑。
芳氣隨風結。哀響馥若蘭。
玉容誰能顧。傾城在一彈。
佇立望日昃。躑躅再三嘆。
不怨佇立久。但願歌者歡。
思駕歸鴻羽。比翼雙飛翰。
2、《西北有高樓》
佚名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
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
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
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
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
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餘哀。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願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貳』 高樓廣告詞:要說明白位置是市中心而且是市內最高的樓
用手掌撫摸城市!首先扎中手心的必定是我們的高樓!!
『叄』 贊美高樓的詩詞
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夜市千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
賴有高樓能聚遠,一時收拾與閑人.
百尺高樓物象雄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肆』 形容高樓大廈的詞語
形容高樓大廈的詞語 :
高樓大廈、
鱗次櫛比、
重巒疊嶂、
富麗堂皇、
金碧輝煌、
古色古香、
別有洞天、
舉世聞名、
不同凡響、
高聳入雲、
雕梁畫棟
『伍』 形容高樓多
鱗次櫛比
【解釋】櫛:梳篦的總稱。像魚鱗和梳子齒那樣有次序地排列著。多用來形容房屋或船隻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
【出處】《詩經·周頌·良耜》:「獲之挃挃。積之粟粟。其崇如墉,其比如櫛,以開百室。」
密密麻麻
【解釋】形容又多又密。
【出處】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一:「南岸和北岸灣著千百艘木船,桅桿好象密密麻麻的、落了葉子的樹林。」
密密層層
【解釋】比喻滿布得沒有空隙。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六回:「見那天羅地網,密密層層,各營門提鈴喝號,將那山圍繞的水泄不通。」
挨挨擠擠
【解釋】擠來擠去。
【出處】《水滸傳》第一○一回:「你是 開封府 一個軍健,你好大膽,如何也在這里挨挨擠擠?」
密不透風
【解釋】形容包圍緊密或防衛嚴密,連風也透不進去。
【出處】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這兩家做下敵頭重,但要訪的孤兒有影蹤,必然把太平莊上兵圍擁,鐵桶般密不通風。」
密密匝匝
【解釋】 形容密集。
【出處】清 洪升 《長生殿·彈詞》:「又只見密密匝匝的兵,惡惡狠狠的語,鬧鬧炒炒、轟轟剨剨四下喳呼,生逼散恩恩愛愛、疼疼熱熱帝王夫婦。」
高樓林立
【解釋】高高的房子,像樹林一樣密集地樹立著。
『陸』 求高樓定位語
身居雲間 俯瞰萬物
居於高處 博覽萬千
『柒』 贊美高樓美景的詞有哪些
內容如下:
1、鷓鴣天·欲上高樓去避愁
宋代:辛棄疾
欲上高樓去避愁,愁還隨我上高樓。經行幾處江山改,多少親朋盡白頭。
歸休去,去歸休。不成人總要封侯?浮雲出處元無定,得似浮雲也自由。
釋義:心想到高樓上觀看美景躲避憂愁,憂愁還是跟著我上了高樓。我走過好幾個地方江山都已面目全非,許許多多親戚好友都已白了頭。回家退休吧,回到家中去休息。難道個個都要到邊塞去立功封侯?浮雲飄去飄來本來沒有固定之處,我能夠像浮雲那樣隨心來去,該有多麼自由。
2、最高樓·吾衰矣
宋代:辛棄疾
吾擬乞歸,犬子以田產未置止我,賦此罵之。
吾衰矣,須富貴何時?富貴是危機。
暫忘設醴抽身去,未曾得米棄官歸。
穆先生,陶縣令,是吾師。
待葺個園兒名「佚老」,更作個亭兒名「亦好」,閑飲酒,醉吟詩。
千年田換八百主,一人口插幾張匙?便休休,更說甚,是和非!
釋義:我請求辭官歸隱,但兒子以田產還沒置辦為由不讓辭官,於是寫了這首詞罵兒子。我已漸漸年老,力盡筋疲,功名富貴的實現要待到何時?何況富貴功名還處處隱伏著危機。穆生因楚王稍懈禮儀便抽身辭去,陶潛尚未得享俸祿就棄官而歸。
穆先生、陶縣令那樣明達的人都是我十分崇敬的老師。歸隱後一定要將荒園修葺,「佚老園」就是個合適的名字。再建個亭兒取名為「亦好」,便能閑時飲酒,醉時吟詩。一塊田地千年之中要換八百主人,一人嘴裡又能插上幾張飯匙。退隱之後便一切作罷,何須再費口舌說什麼是非得失。
3、白帝城最高樓
唐代:杜甫
城尖徑昃旌旆愁,獨立縹緲之飛樓。
峽坼雲霾龍虎卧,江清日抱黿鼉游。
扶桑西枝對斷石,弱水東影隨長流。
杖藜嘆世者誰子,泣血迸空回白頭。
釋義:尖峭的山城,崎嶇的小路,以及插在城頭的旌旗都暗自發愁。就在這樣的地方,孤孤單單、若隱若現地聳立著一座飛騰的高樓。雲霾隔斷連綿的山峽,群山如同龍虎在靜卧;陽光映照著清澈的江水,波光好像黿鼉在浮游。扶桑西端的樹枝遙對山峽的斷石,弱水東來的影子緊接長江的流水。拄著藜杖感嘆世事的人究竟是誰?血淚飄灑空中,就在我滿頭白發回顧的時候。
4.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宋代: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釋義:清晨欄桿外的菊花籠罩著一層愁慘的煙霧,蘭花沾露似乎是飲泣的露珠。羅幕之間透露著縷縷輕寒,一雙燕子飛去。明月不明白離別之苦,斜斜的銀輝直到破曉還穿入朱戶。昨天夜裡西風慘烈,凋零了綠樹。我獨自登上高樓,望盡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給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連綿,碧水無盡,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處。
5、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唐代: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釋義:遠處舒展的樹林煙霧漾瀠,好像紡織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帶,觸目傷心的碧綠。暮色進了高高的閨樓,有人正在樓上獨自憂愁。玉石的台階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鳥兒,在歸心催促下急急飛翔。哪裡是我返回的路程?過了長亭接著短亭。
『捌』 高層住宅宣傳語
腳下銀行為您所用您還猶豫什麼?
『玖』 如何形容高樓大廈
形容高樓大廈的詞語:
1、高堂廣廈
【拼音】: gāo táng guǎng shà
【解釋】: 廈:高大的房屋。指高大豪華的房屋建築。
【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一回:「高堂廣廈,玉宇瓊樓,是墳山上起得的享堂。」
【舉例造句】:登上泰山向下望去,高堂廣廈鱗次櫛比,鬱郁瓊樓錯落有致,登山小道曲徑通幽,遠遠望去,美不勝收。
2、鱗次櫛比
【拼音】: lín cì zhì bǐ
【解釋】: 櫛:梳篦的總稱。象魚鱗和梳子齒那樣有次序地排列著。多用來形容房屋或船隻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
【出處】: 《詩經·周頌·良耜》:「獲之挃挃。積之粟粟。其崇如墉,其比如櫛,以開百室。」南朝宋·鮑照《詠史》詩:「京城十二衢,飛甍各鱗次。」
【舉例造句】: 東關外羊毛衖左右,閩粵遊民群聚於此,賭館煙舍,鱗次櫛比。 ★清·王韜《瀛壖雜志》
3、碧瓦朱甍
【拼音】: bì wǎ zhū méng
【解釋】: 甍:屋脊。形容建築物的華麗美觀。
【出處】: 唐·杜甫《越王樓歌》:「孤城西北起高樓,碧瓦朱甍照城郭。」
【舉例造句】: 光閃閃貝闕珠宮,齊臻臻碧瓦朱甍。 ★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一折
4、錯落有致
【拼音】: cuò luò yǒu zhì
【解釋】: 錯落:參差不齊。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但卻極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出處】: 《晉書·衛恆》:「纖波濃點,錯落其間。」
【舉例造句】: 外湖跟里湖從錯落有致的枝葉間望去,似乎時刻在變換模樣兒。 ★葉聖陶《遊了三個湖》
5、富麗堂皇
【拼音】: fù lì táng huáng
【解釋】: 富麗:華麗;堂皇:盛大,雄偉。形容房屋宏偉豪華。也形容詩文詞藻華麗。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四回:「連忙燈下一看,只見當朝聖人出的是三個富麗堂皇的題目。」
【舉例造句】: 他的這篇文章,可謂是富麗堂皇。
6、金碧輝煌
【拼音】: jīn bì huī huáng
【解釋】: 碧:翠綠色。形容建築物裝飾華麗,光彩奪目。
【出處】: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補遺:「眾以為金碧熒煌,臣以為塗膏釁血。」
【舉例造句】: 他便把門面裝璜得金碧輝煌,把些光怪陸離的洋貨,羅列在外。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七回
7、干雲蔽日
【拼音】: gān yún bì rì
【解釋】: 干:沖;蔽:遮擋。沖上雲霄,擋住太陽。形容樹木或建築物高大。
【出處】: 《後漢書·丁鴻傳》:「干雲蔽日之木,起於蔥青。」
【舉例造句】: 南山落落千尺松,干雲蔽日搖青蔥。 ★宋·洪芻《老圃集·松棚》
8、蔽日干雲
【拼音】: bì rì gān yún
【解釋】: 擋住太陽,直沖雲霄。形容十分高大。
【出處】: 《後漢書·丁鴻傳》:「干雲蔽日之木,起於蔥青。」
【舉例造句】: 於時金台銀闕,蔽日干雲。(唐·張文成《遊仙窟》)
9、雕梁畫棟
【拼音】: diāo liáng huà dòng
【解釋】: 指有彩繪裝飾的十分華麗的房屋。
【出處】: 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二折:「光閃閃貝闕珠宮,齊臻臻碧瓦朱甍,寬綽綽羅幃綉成櫳,郁巍巍畫梁雕棟。」
【舉例造句】: 正面五間上房,皆是雕梁畫棟,兩邊穿山游廊廂房,掛著各色鵡畫眉等雀兒。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回
10、瓊樓玉宇
【拼音】: qióng lóu yù yǔ
【解釋】: 瓊:美玉;宇:房屋。指月中宮殿,仙界樓台。也形容富麗堂皇的建築物。
【出處】: 晉·王嘉《拾遺記》:「翟乾祜於江岸玩月,或問:『此中何有?』翟笑曰:『可隨我觀之。』俄見瓊樓玉宇爛然。」
【舉例造句】: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宋·蘇軾《水調歌頭》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