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淅川宣傳

淅川宣傳

發布時間:2022-02-06 06:03:35

1. 淅川縣大自然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淅川縣大自然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2014-04-10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淅川縣灌河路168號。

淅川縣大自然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113260967975948,企業法人周成保,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淅川縣大自然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旅遊品牌推廣;旅遊紀念品銷售;文化藝術交流、商務咨詢;市場營銷策劃;演出代理與經紀;會議會展服務;禮儀服務;酒店管理、圖文、廣告的設計、製作、發布;企業文化宣傳;銷售:字畫;工藝品、根雕、奇石、地方土特產。

通過愛企查查看淅川縣大自然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2. 南水北調淅川大移民的作者簡介

王洪連 男,59歲,河南省淅川人。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士,河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1978年參加工作,先後任鎮長、縣文明辦主任、縣文聯主席兼宣傳部副部長等職。 2008年任淅川縣攝影家協會主席 。2007年接觸攝影,主編《潑墨丹江湖》、《淅川版畫》、《祖與國》等畫冊。《童年的記憶》等12幅作品入選河南省移民攝影大展和《永恆的記憶》畫冊。主要拍攝移民遷安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有3萬余幅作品。2012年5月,獲得「南水北調工程」(中線)全國攝影大展十佳攝影師獎。

3. 淅川縣國土資源局

淅川縣位於河南省西南邊陲,豫、鄂、陝三省結合部,屬秦嶺山系東南余脈的延伸地帶,淅川因丹江(淅水)穿境而過,因沖積成百里平川而得名。淅川縣是國家重點扶持縣、河南省首批擴權縣、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分別與3省、7縣(市)接壤,東鄰內鄉縣和鄧州市,南接湖北省丹江口市、老河口市,西連湖北省鄖縣,北靠西峽縣和陝西省的商南縣。地理坐標為北緯32°35′~33°22′,東經110°58′~111°53′;地勢呈西北一東南走向,西北高,東南低,南北狹長150.6公里,東西寬52.5公里。

淅川歷史悠久。1974年,在滔河鄉發現河南省的第一枚恐龍蛋化石,距今已有1.8億年;1971年,在毛堂鄉出土的化石證明,70萬年前就有猿人在此居住;2010年,在淅川倉房鎮發現舊石器時代「博山」石頁類遺存,說明2萬年以前就有人類活動;2008年,在上集鎮發掘的新石期時期下王崗遺址考證,7000年前就有人類在此居住;在淅川發掘的夏墓、周墓、楚墓和漢墓,說明淅川是楚始都所在地,也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南北文化的交匯地。堯舜時為堯兒子丹朱的封地,春秋時為鄀國;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在淅川設丹水縣,東漢置南鄉郡;北魏始設淅川縣,唐朝時提升為淅州;明朝成化六年復設淅川縣;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年)改為淅川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升格為直隸廳;民國時設淅川縣;1948年5月解放至今,仍沿用淅川縣。全縣轄2個街道、15個鄉(鎮)(龍城街道、商聖街道、荊紫關鎮、老城鎮、香花鎮、厚坡鎮、丹陽鎮、盛灣鎮、金河鎮、寺灣鎮、倉房鎮、上集鎮、馬蹬鎮、西簧鄉、毛堂鄉、大石橋鄉、滔河鄉),共有520個村(居)委會。

彭碩 黨委書記、局長

張均祥 副局長、地質公園管理處處長

劉景昌 副局長

李健 主任科員

景占清 副主任科員

周沛江 副主任科員

賈亞峰 地質公園管理處副處長

石寶山 副主任科員

彭碩簡介:淅川縣老城鎮人,1961年出生,回族,中共黨員,大專學歷。1980年參加工作,在淅川縣糧食局工作;1984年,任淅川縣糧食局副書記、副局長;1996年,任淅川縣供銷社黨委書記、理事會主任;2003年,任淅川縣糧食局黨委書記、局長;2007年11月至今,任淅川國土資源局黨委書記、局長。

【機構設置】全系統共有行政事業人員291人(其中,財政全供125人,自收自支166人),企業人員26人。內設辦公室、財務審計股、人事教育股、建設用地股、規劃股、耕保股、地政地籍股、地質環境股、勘查儲量股、礦產開發股、土地利用股、政策法規股、紀檢監察室13個股(室);設土地測繪管理中心、土地儲備中心、年租金徵收辦公室、地產交易所、土地測繪大隊、國土執法監察大隊、土地開發整理中心、礦產資源管理站、土地評估所、金地土地開發整理公司10個二級單位;全縣設商聖、龍城、上集、金河、毛堂、荊紫關、西簧、寺灣、香花、老城、滔河、九重、厚坡、倉房、馬蹬、大石、盛灣17個鄉鎮國土資源所。

【土地資源】淅川國土總面積2820.28平方公里,山地佔64.9%,水域佔14.1%,壟崗平地佔21%。其中,農用地面積221341.88公頃(其中,耕地6730.68公頃,園地3954.75公頃,林地99083.14公頃,草地40547.57公頃,其他農用地10445.74公頃),建設用地52502.86公頃(其中,建制鎮用地1720.38公頃,村莊用地12357公頃,工礦用地1606.67公頃,交通用地432.65公頃,水庫水面36186.06公頃,其他200.1公頃),未利用地8183.26公頃(其中,河流水面3202.62公頃,內陸灘頭2628.58公頃,裸地2352.06公頃)。

【礦產資源】淅川大地構造單元隸屬於南秦嶺分區東秦嶺地槽區。區內地層古老褶皺、斷裂發育,岩漿活動頻繁。火成岩和變質岩均有分布,利於成礦,因此礦產資源豐富。全縣礦產資源分布趨勢明顯,主要有兩條成礦帶,北部為金屬成礦帶,南部為非金屬礦成礦帶;礦產種類較為齊全,全縣已發現有8大類、38種礦產資源、600多個礦點;開發利用20餘種,主要開發礦種有金、鐵、砂金、鉛、鋅、銀、銅、石煤、藍石棉、水晶、白雲岩、石膏、水泥灰岩、大理石、花崗岩、虎睛石、黑綠玉、木紋玉、重晶石、蛇紋石等。藍石棉、虎睛石和松香黃大理石儲量居全國第一。

2010年12月,河南省地礦局第一地質勘查院在淅川縣上集一帶釩礦普查項目中,探明釩礦資源100萬噸,提交超大型礦產地1處,占河南省現有釩資源量的1/4。具有較高開發價值的礦種還有石煤、水泥灰岩、花崗岩、大理石、鐵礦石等12種。全縣共有采礦權56個,其中,省發證5個,市發證8家,縣發非金屬礦證43個,分別為鐵礦3個、鉛鋅礦2個、大理石礦17個、河砂4個、灰岩18個、虎睛石1個、石膏礦1個、方解石礦1個、釩礦9個;共有探礦權14個,其中,鐵礦3個、硫鐵礦1個、鉛鋅礦1個、金礦2個、虎晴石1個、多金屬1個、銅多金屬1個、釩礦4個,勘查面積101.2平方公里。

【地籍管理】進一步完善了土地登記程序和土地登記發證審批程序,發放土地使用權證書57本,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43本,集體土地使用權證書14本;全面完成了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的農村外業調查和內業資料庫建設,調查成果已全部經過了縣級自檢、省市復檢、國家核查確認;大力開展「三項整治」工作,共完成「空心村」、磚瓦窯場、工礦廢棄地整治84.6975公頃;2010年,為提出申請的淅川縣鋁業集團等企業和三門峽至淅川高速公路等公共基礎設施、公益事業項目出具了用地初審意見37個,通過省國土資源廳預審1件,面積220.5公頃。

【耕地保護】不斷完善耕地保護制度,明確鄉鎮政府和相關職能單位監管責任。建立耕地佔補平衡制度、補充耕地儲備制度、基本農田補劃儲備制度,實行國土資源管理「承包」責任制,把全縣2820平方公里國土面積劃分成58個承包區,每個區由縣局機關股室和鄉鎮國土資源所各1名工作人員承包,負責區域內的基本農田保護、土地法律法規宣傳、違法違規巡查等方面工作,切實糾正違法違規佔用基本農田、隨意變更土地用途等突出問題,使耕地保護由數量管護向全面管護轉變,實現了連續11年的耕地佔補平衡。

【保護基本農田】開展基本農田保護區設立、資料歸檔和目標責任制簽訂,將基本農田保護落實到村組、地塊。全縣基本農田保護面積55073.9公頃,劃定15個基本農田保護區,落實保護塊3282個,穩定在市下達55000公頃以上,保護率為85%。

【土地整治】實施了國家投資3029萬元的寺灣、厚坡土地整理項目,以及投資2755.18萬元的九重、厚坡土地整理項目。其中,寺灣、厚坡土地整理項目涉及11個行政村,總面積1897.72公頃,新增耕地2827.5畝;九重、厚坡土地整理項目涉及4個行政村,總面積1124.7公頃,新增耕地34.45公頃。這兩個土地整理項目已竣工,通過省、市驗收。藉助國家向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資金傾斜政策機遇,成功爭取了國家級南水北調渠首40萬畝重大土地整治工程項目,該項目總投資87241.69萬元,建設規模22534.47公頃,可新增耕地2402.06公頃,計劃分5年實施,2010年度任務正在施工建設中,2011年度工程任務規劃設計編制、評審工作業已完成。其中,2010年度項目區位於厚坡、香花兩鎮,涉及厚坡鎮柏扒、饒營、盧咀、後街、前街、唐灣、李寨、前河9個行政村和香花鎮周溝、桑苗場、黃庄、香花4個行政村,項目總投資1.01億元,總規模3504.4公頃,預算投資9840.03萬元,項目實施後可新增耕地369.47公頃;爭取到的2010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移民安置點土地整理項目,省下達項目資金613.6萬元,項目的踏勘、選址、測繪、規劃和預算工作已經完成;上報城鄉建設增減掛鉤入庫141宗、411.52公頃,已立項48宗、100.77公頃,組織實施2批次、131.77公頃的掛鉤項目。省廳已對下批掛鉤規劃作了批復,建新區用地手續正在組織報批之中;上報土地開發整理復耕項目237宗、1656.84公頃,已完成老城項目區386.24,新增耕地324.59公頃,盛灣等3鎮的145宗、810.8公頃項目正在進行規劃設計。

【集約節約用地】嚴格按照縣重點項目聯席辦公會議制度,規劃建設渠首移民安置循環經濟區和縣城機械製造產業聚集區,不斷提高投資強度和土地利用率,引導企業向園區集中,新劃定標准廠房建設區500畝、建設標准廠房4.2萬平方米,有效緩解了用地矛盾,初步破解了發展難題。

【建設用地管理】一是提前介入,主動服務。年初對有用地意向的30餘家重點企業開展摸底調查,全面掌握項目的規模、用地面積及使用方向,為項目下步順利推進、及時報批和順利落地提前謀化、超前服務、及時報批,保證了內鄧高速、鋁業集團技改項目、縣醫院遷建等重點項目能夠「落地」實施。二是用地指標有效保障。在爭取省、市重點項目用地指標匹配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解決用地指標不足。全年已上報掛鉤入庫項目141宗,立項48宗,入庫面積411.52公頃;組織實施2批次、131.77公頃的掛鉤項目。省廳已對淅川縣二批掛鉤規劃做了批復,建新區用地手續正在組織報批之中,基本保障了縣內發展用地需求。三是盤活低效閑置用地。盤活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利用建設用地100多公頃,舊城改造和破產倒閉企業騰地近50公頃,解決了城市發展和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建設用地需求。四是加強土地收儲。堅持市場對資源配製導向,共收購儲備城區黃金地段土地200公頃,對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實施招拍掛出讓,成功掛牌出讓工業用地10宗,為企業建設用地提供了有力保障。五是用地報批快速有效。全年,報省政府批准城市和鄉鎮建設用地11批次、58宗、102.5454公頃,呈報南陽市政府審批村鎮建設農用地轉用4批次、78宗、40.4792公頃。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淅川縣聘請河南大學環境規劃學院作為技術依託單位,投入資金65萬元,在1999年編制第一輪規劃成果的基礎上,著眼於淅川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土地資源實際,按照重點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鎮體系規劃、產業規劃以及重大基礎建設規劃的相互銜接,著重搞好空間布局、用地規模和建設時序的關系,統籌規劃修編。經過多次按照行業技術和指標要求進行修改完善,2010年12月,淅川縣鄉兩級規劃修編全部修編完畢。淅川縣這次修編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劃時間為2006~2020,總體規劃各項指標均達到了科學、合理要求,符合淅川實際,具有很高的前瞻性、引導性和實用性。

【經營性用地】積極探索和規范土地出讓、收儲新機制,嚴格按照土地「招拍掛」出讓程序。2010年,共完成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拍掛」出讓13宗、722.77畝,土地使用權出讓總收益達1.68億元。其中,工業用地出讓10宗,經營性用地出讓3宗。特別是位於淅川中心市場的出讓地塊,早在2004年,淅川縣委、縣政府就提出了規劃和開發中心市場的設想,縣國土資源局曾於2008年4月和6月兩次公開掛牌出讓,起始價3000萬元,後調整為2560萬元,因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無人參加競買而流拍。2010年1月29日,在淅川國土資源局的精心組織運作下,共有縣內外5家企業參與競買,經過現場15輪的激烈競價,最終以4950萬元的價格成交,其單位面積地價創下淅川土地出讓歷史新高。

【土地收儲】對上年度收儲的5宗、445.02畝進行拆遷、凈地處理;經過市場調查、反復論證,以全縣「城建百日會戰」活動為契機,對上集、金河、九重、厚坡、龍城、商聖6個鄉(鎮)街道,17個村組的17宗、1848.97畝土地進行了收儲。全年共徵收國有土地年租金51萬元。

【評估、交易】全年共評估土地32宗,評估總面積948萬平方米,評估總價值3.2億元。分別為企業抵押貸款16宗,「招拍掛」出讓及權益價評估10宗,為南陽市中級法院、縣「雙清辦」、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大隊辦理違法用地提供價格參考5宗,為企業核定資產提供價格參考1宗;完成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11宗,抵押土地面積41400平方米,抵押金額70000萬元;辦理土地使用權租賃、登記2宗,面積1200平方米;辦理土地使用權轉讓1宗。

【測繪工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頒布8周年之際,在淅川縣電視台設立宣傳板塊和滾動字幕,主要街道懸掛50餘幅宣傳橫幅,編發公益簡訊萬余條,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強化地圖市場的日常監管,出動執法人員150餘人次,多次對全縣衛星導航、地理、地圖、測繪等單位進行檢查,建立相互支持配合機制,杜絕和控制了有問題地圖流入市場。淅川共審核申報4家測繪單位,分別是淅川縣丹陽土地測繪隊(丙級)、淅川縣水利工程測繪設計隊(丙級)、淅川縣隆昌房產測繪站(丁級)、淅川縣丹陽勘測規劃服務中心(丁級);2010年,嚴格實行測繪單位測繪任務備案規定,測繪系統共備案26宗,總面積20.9平方公里,總價值116萬元,所備案的產品質量全部符合要求,維護了全縣測繪市場秩序。申報了淅川縣基礎測繪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數字淅川」正在實施,預計2011年竣工。完成了測量掛鉤規劃拆舊區1426畝、建新區925畝,用地報批勘測定界21宗、412畝;配合金地土地開發整理公司涉及3個鄉(鎮)的15000畝荒草地的整治地形測量工作;測量淅川災毀耕地6000畝,為及時上報災毀耕地復墾提供了真實、准確資料。

【金地土地開發整理有限公司】2010年5月19日,南陽市第一家由政府注資的「金地」土地開發整理有限公司在淅川縣揭牌成立。該公司隸屬淅川縣國土資源局,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公司主要職能為「造地,整理,增效」,即負責全縣轄區內荒草地、廢棄地、空心村、荒溝、廢棄磚瓦窯等的土地復墾,以及南水北調淹沒區耕地耕作層移土培肥工作;把未利用地變為可耕作的耕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的土地綜合整治項目;配套道路工程、水利工程、林網工程,提高復耕利用率和產出率,形成新的固定資產和新的生產力。成立後就進行立項、測繪、科研、規劃、招標等工作,實施了老城鎮土地開發復墾項目,該項目涉及老城鎮14個行政村,總投資1265.55萬元、總規模369公頃,項目從10月開工,12月26日順利通過市局專家組終驗,新增耕地324.84公頃,項目受益區人均可增收500餘元。

【非法買賣土地和違法建設專項整治】2010年,為規范城鄉建設秩序,有效遏制違法違規用地,淅川縣出台了《中共淅川縣委淅川縣人民政府關於在全縣開展清理整治非法買賣土地和違法建設工作的通知》,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政委、縣長為指揮長的高規格指揮部,採取打擊開路,集中整治城區和縣域主要公路(上九路、淅西路、金石路、旅遊宋崗路、香嚴寺路等)沿線違法建設整治工作。通過整治,累計處理各類違法建設案件1173起,拆除、制止違法建設活動130餘起,拆除形成事實的違法違規建築37座,處理違法違紀人員132人(其中,處理科級以上幹部6人),刑拘非法買賣土地村組幹部17人,有效凈化了淅川土地利用秩序。

【移民幫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淅川移民工作開展以來,淅川縣共要完成16.3萬人移民搬遷工作,國土資源局出台了一系列幫扶措施,積極服務移民遷安。一是成立以主要領導為組長、5個副職領導為副組長的4個分包移民幫扶隊、1個幫扶搬遷工作隊,先後3次組織人員,100餘人(次),到移民幫扶村,按照每人包5戶,將工作隊員定崗定責,逐戶排查,掌握思想動態,了解移民訴求,幫助即將搬離家遠的移民裝車安全遷安。二是成立協調組,進入移民村,對涉土問題及時進行解決,確保移民安心搬遷。三是對縣內安置的2萬移民用地,提前做好用地規劃、測量、選址、預審;四是積極爭取移民安置點土地整理項目,省下達項目資金613.6萬元,已完成項目的踏勘、選址、測繪、規劃和預算工作。

【南水北調中線渠首乾渠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丹江水庫淅川縣九重鎮陶岔渠首引水,經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方城埡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黃淮海平原西部邊緣開挖渠道,在鄭州市附近通過隧道穿過黃河,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自流到北京、天津,年調水規模130億立方米。輸水總乾渠全長1273公里,開口最大寬度413米,底寬10.5米~22.5米,最大挖深47米,水深7.5米~8米。渠道採用全斷面混凝土襯砌,兩側設計4米~8米綠化帶,右側設置運行維護道路,路面凈寬4米,瀝青路面。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乾渠淅川縣境內全長14.435公里,總投資約24億元,工期為3年。沿線布置的各類建築物84座,包括16座左岸排水建築物、3座渠渠交叉建築物、河渠交叉建築物6座、3座分水口門、2座節制閘、2座退水閘、33座公路橋、19座生產橋。

【礦政管理】為切實做好礦產資源高效利用,嚴格按照國務院令第150號和河南省政府令第13號,把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和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監管有效結合,維護好礦產資源國家權益,2010年,共徵收各類規費130餘萬元。深化推動礦產資源整合,制定了《淅川縣礦產資源整合實施方案》,扶優並小,優化礦業布局,調整礦業結構,解決了淅川縣礦山企業存在的礦權分散,采礦規模小、開采方法落後、回採率低和安全隱患大等突出問題。根據國土資源部《探礦權采礦權招標拍賣掛牌管理辦法(暫行)》及《河南省礦業權出讓暫行規定》的有關規定,積極做好采礦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2010年6月,出讓建築用石灰岩礦采礦權一宗,該宗礦區位於淅川縣上集鎮楊營村村,礦區面積0.09平方千米,資源儲量675300噸,出讓年限3年。

【礦業秩序整治】2010年,按照「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原則,強化礦產資源管理,積極履行職責,堅持治亂、治散、治本一起抓。先後進行了打擊非法采砂、淘金專項治理、全縣礦山區域治安亂點集中整治、礦山安全隱患專項整治、治理非法采釩冶釩集中活動等大型集中整治行動。全年共出動人員400餘人(次)、車輛150餘次,強制拆除採金船8個,強制靠岸4條,炸毀非法開采礦硐7個,查封釩土800餘噸,遣散民工450人,下達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40餘份,行政處罰12人,黨政紀處分2人,移交司法機關處理2宗。

【儲量動態檢測】按照《淅川縣2010年度礦山儲量動態監督管理實施方案》(淅國土資〔2010〕202號)要求,組織礦產開發股、儲量勘查股等相關人員。對淅川縣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領域進行了一次全面排查,對55家礦山企業和14家探礦權進行實地核查,實地檢查率達到100%,建立了2010年礦產資源儲量動用技術檔案和儲量檢測台賬。在對探礦權核查、督查、年檢工作中,沒有發現無證勘查、非法轉讓探礦權、圈而不探、資源浪費和越界開采現象,各礦山企業勘查單位都能按照設計的礦山開發利用方案進行施工,礦業秩序良好。

【地質災害防治】制定了《淅川縣201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預案》,建立了縣、鄉、村、組四級防災網路。積極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對全縣17個鄉(鎮)、街道辦事處,進行了逐一排查,對出現地質災害程度比較嚴重的8個鄉(鎮)、13個行政村的地災點及學校、166戶、1048人,逐戶發放了避險和防災明白卡。編制的《淅川縣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和《淅川縣地質環境保護規劃》已全部完成,已經縣政府批准實施。在汛期積極開展地質災害應急值班,指導群眾開展應急避災,確保地質災害不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損失。

【7·24特大暴雨災害】2010年7月23~24日,淅川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襲擊,為淅川縣有歷史記載以來最高,降雨量達到190毫米,淅川多處發生山體崩裂、泥石流、地裂縫等地質災害。據初步統計,截至7月25日7時,全縣共有49826戶、29.47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40.2萬畝,絕收面積14.9萬畝,其中,基本農田7.4萬畝;倒塌房屋9510間;因災損毀道路233千米、橋涵438座;死亡牲畜1.1萬頭、家禽24萬只,直接經濟損失52726萬元。隨著災害一次又一次的來襲,該縣由縣政府牽頭、國土資源局組織,調動人武部、公安局、武警中隊、消防中隊、移民應急大隊等防災搶險力量,組織專業應急搶險突擊隊600餘人,決戰在每一個地災險段。累計救援被困群眾459人,安全轉移群眾4339人,未發生一起因地災造成人員傷亡事件。

【衛片執法】按照國土資源部對2010年度違法用地的衛星監測情況,淅川縣共監測到圖斑203個,面積355.77公頃。其中,合法用地99宗,實測面積80.4公頃;違法12宗,實測佔地面積4.64公頃;實地未變化43宗,40.27公頃;線性工程15宗,172.9公頃(含內鄧高速、x335改線、移民村建設用道路);南水北調中線渠線工程和移民安置用工程33宗,60.53公頃;外縣的飛地1宗(內鄉縣一宗),實測面積0.51公頃。該局對12宗違法用地進行了依法處理。一是對於符合條件、能夠補辦手續的,抓緊督促相關單位及時補辦用地手續;二是對於養殖業用地、佔用基本農田,以及免燒磚廠、石材廠、停車場等臨時用地的必須拆除到位;三是對於礦山用地,無證的必須關停並復墾到位,有證但佔用耕地的,必須停產並復墾到位,確保了淅川縣衛片執法「零問責、零追究」。

【執法監察】進一步完善了政府牽頭的國土執法監管聯席會議制度,充實了由國土、公安、建設、規劃、電業等部門及有關鄉(鎮)參與的國土資源執法聯動機制,繼續實行國土管理共同責任制度,實現國土資源執法由國土部門「單槍匹馬」管理轉變為多個部門「齊抓共管」,形成了「一家管」為「多家管」的執法監察新格局;結合縣委、縣政府組織開展的非法買賣土地和違法建設活動,出動執法人員800餘人(次)、車輛300餘台(次),查處土地違法違規案件512起,下發處罰決定書471份,申請法院強制執行338起,建議行政處分3人次,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12人(次)。縣政府出台了《淅川縣土地違法警示約談辦法》,建立對各鄉(鎮)違法用地預警機制,引起鄉鎮政府對違法用地和土地利用市場日常監管高度重視。按照衛片執法監測到的違法違規用地情況,抓住河南省政府進行專項整治的機遇,積極對違法違規用地完善補辦手續,確保了淅川衛片執法「零約談、零問責、零追究」。

【信訪工作】建立信訪穩定共同責任機制,積極開展國土信訪司法前置審查,對事實清楚的重大案件引入司法渠道,對一般問題明確責任單位限時辦結,妥善化解和處置國土資源信訪問題。加強動態巡查,實行信訪排查月報制、信訪分析制和限時辦結制,快節奏、高效率解決涉土糾紛,保證了排查、化解、穩控三到位,妥善處理化解了一批涉及群眾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維護了社會穩定。全年共接待群眾上訪288起、320人(次),信訪90封(次),投訴電話128人(次),辦理省、市信訪,以及《市長連線》、《行風熱線》、縣信訪局等交辦案件18起,已全部結案,結案率達100%,群眾滿意率達92%以上,實現了無京、省、市集體上訪和惡性集體、個體上訪事件發生,有力地促進了淅川社會穩定與和諧發展。2010年,淅川縣國土資源局信訪穩定工作先後被省國土資源廳、市國土資源局、淅川縣縣委縣政府授予先進單位稱號。

(章政玉)

4. 淅川退休金怎麼計算

河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
《關於印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宣傳提綱的通知》
豫勞社養老〔2006〕29號
十、新計發辦法基本養老金如何計算
《河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河南省財政廳關於改革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若干問題的通知》(豫勞社養老〔2006〕26號)規定,按照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權利與義務相對應,公平與效率相結合的原則,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各類人員,達到規定的退休年齡,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後,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1、參保人員2006年7月1日以後退休,且無視同繳費年限的,退休後按月計發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滿一年發給1%。用公式表示為: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用公式表示為: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3、參保人員2006年7月1日以後退休,有視同繳費年限,符合按月計發基本養老金的,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為參保人員退休時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視同繳費年限、過渡系數1.3%的乘積。計算公式為:
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x視同繳費年限x1.3%。

5. 淅川縣國稅局共有幾個稅務分局

淅川縣國家稅務局是淅川縣主管國家稅收工作的職能部門,現有在職幹部職工120人。局領導班子成員5人,內設10個科室,6個二級單位。
1、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的稅收法律、法規和規章,並結合淅川的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具體的、切實可行的實施辦法;根據淅川經濟發展規劃,研究制定全縣國稅系統稅收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
2、辦公室負責全局事務管理,研究稅收理論和稅收政策信息,掌握稅收動態,組織稅法宣傳工作。
3、辦稅服務大廳根據經濟稅源和南陽市局和淅川縣政府下達的稅收計劃,編制、分配和下達全縣國稅系統稅收收入計劃並組織落實。負責全縣國稅系統的稅收會計、統計工作。負責制定和落實為納稅人服務的各項措施,規范辦稅程序,完善辦稅服務廳建設,優化納稅服務,保證納稅人享有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降低納稅成本。
4、徵收管理科負責中央稅、中央地方共享稅等稅種的徵收管理;負責增值稅專用發票、普通發票和其他稅收票證的管理工作。
5、政策法科負責監督檢查全縣國稅系統稅收執法情況;負責稅收行政處罰聽證、行政復議和訴訟工作。
6、稽查科負責全縣國稅系統各類納稅人的稅收稽查。
7、財務科負責全縣國稅系統經費、財務、基本建設和資產管理工作。
8、人事教育科負責全縣國稅系統機構、編制和人事管理工作;負責全縣國稅系統的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和基層建設;負責教育培訓管理工作;
9、監察科負責全縣國稅系統的紀檢、監察工作。
10、信息中心負責全縣國稅系統稅收信息化、現

6. 南水北調 淅川搬遷哪裡

不遷啊`~~~還要建設啊還建設旅遊業呢``
請看
東方網4月26日消息:一直"藏在深閨"的淅川旅遊業,近兩年異軍突起,迅速壯大成為該縣的支柱產業,並散發出作為朝陽產業的神奇經濟魅力:2002年該縣各景區累計接待遊客40餘萬人次、綜合經濟收入5000餘萬元;2003年雖經非典疫情沖擊,該縣接待遊客、綜合經濟收入仍分別以比2002年同期增長60%、80%的速度強勢推進。

淅川既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又是我國南北文化的交會地和楚文化的發祥地,擁有眾多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自然景觀。境內有名勝古跡百餘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11處,縣級45處。"一腳踏三省"的荊紫關境內的清代一條街古色古香聞名遐邇,是我國北方13省市中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始建於唐代的香嚴寺,現存古建築144間,院內竹林蔥郁,有"千頃香嚴"之稱,為中州四大名剎之一;在全國引起轟動的下寺春秋楚墓群,規模宏大,風格迥異。同時做為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的丹江口水庫煙波浩渺,景緻迷人,被稱為"中國的阿斯旺"和"流動的黃金海"。

為盡快把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淅川搶抓南水北調帶來的歷史機遇,確立了建設"旅遊名縣、生態示範縣、經濟強縣"的宏偉目標,和以旅遊促開放的發展戰略,把旅遊產業作為淅川經濟新的增長點和第三產業的龍頭去抓。他們在對境內旅遊資源全面普查的基礎上,先後聘請中科院、水利部、北京大學等單位高級專家、教授組成"智囊團",對淅川旅遊進行高起點規劃和科學化定位,繪制出以丹江風景區為中心,以香嚴寺、龍山、荊紫關景區建設為支撐,深入挖掘楚文化、清文化、佛文化內涵,打造集觀光、度假、療養為一體的綜合旅遊勝地的藍圖,並按照"突出重點、培育品牌、梯次開發、生態持續"的思路,在全縣258個景點中挑選出最能代表淅川山水、人文、民俗、區位、生態特點的五大景區,攥指成拳,整合資源,著力打響五張王牌,即一水(丹江庫區)、一都(楚始都丹陽)、一寺(香嚴寺)、一街(清代五里長街)、一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力爭做到開發一個景點、富裕一方百姓,帶活一方經濟。

為迅速把旅遊業培育成為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使丹江真正成為流金淌銀惠及千家萬戶的"黃金海",淅川放開眼界,創新思路,建立起"政府導向投資、企業主體投資、多元化投資、市場化運作"的旅遊開發新機制,著力拓寬融資渠道,做大做強旅遊產業。近年來,該縣旅遊、文化及有關鄉鎮多渠首籌措資金,修繕了荊紫關清代一條街、法海寺、香嚴寺等景點,開發了八仙洞、羅漢洞、丹江小三峽、范蠡公園等景點;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鎮九重自籌資金1800萬元,籌建渠首萬畝生態植物園,將成為調水源頭一大亮麗的生態景觀。同時,該縣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按照"誰投資、誰開發、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出台優惠政策,鼓勵外商、集體、個人,通過獨資、合資、合作股份制等形式投資旅遊開發。目前,已有30餘家民營企業、旅行社、集體競相投資旅遊產業,成為該縣開發旅遊資源的生力軍。海南"興南國"旅行社投資1900萬元建設的"丹江旅遊接待中心"已廣納遊人;縣淅水集團獨具慧眼買斷龍山風景區50年開發經營權,並投資3000萬元對龍山景區景點進行開發整合;南陽廣宇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投資500萬元征地30畝,在雞鳴三省荊紫關境內開發建設"三省友誼廣場",設置宏大的三省石,如今已和清代一條街、法海寺珠聯璧合,交相輝映;河南通大投資有限公司繼開發丹江園夢苑渡假村後,再次投資160萬元買斷坐禪谷風景區50年開發權,設置橋涵,修通絕壁棧道……兩年來,該縣先後通過爭取項目資金、招商引資、吸引民間資金等多渠道融資2.6億元,新增人文景觀、自然景觀100餘處,大大豐富了景區內涵。

淅川旅遊開發在高位啟動的同時,對外宣傳、營銷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為擴大丹江風景名勝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該縣巧打渠首牌,唱活源頭戲,以國內重要媒體為載體,進行全方位、系列化宣傳,努力把丹江風景名勝區培育成精品名牌。

請關注專題:第三屆「網上看河南」

7. 在河南南陽淅川怎樣申請福利彩票

南陽福彩發行中心:中州路291號市政府院內 0377-63137055
河南省福彩發行中心 鄭州市晨旭路8號 0371-65736783 65736832 450003
開辦福/體彩投注站條件:

一、在所申請彩票投注站的地點有一固定鋪面;鋪面面積要求在4平米以上;鋪面內要求干凈整潔。

二、申請辦理彩票投注站的地點與其他彩票投注站的距離,要在500米以上;

三、鋪面內要求安裝有專線程式控制電話,用於取銷售特權與傳送銷售數據,便於聯絡等;
四、投注站需有一到兩名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的銷售員;

五、辦理一個彩票投注站需交納2.3萬元投注設備押金。(注:投注站負責人在結束銷售合同時,將投注設備完好的退回,並結清在銷售當中所欠的銷售款後,福利彩票中心將如數退回2.3萬元設備押金。

8. 河南南陽淅川為什麼要移民許昌

因為南水北調工程啊,丹江口水庫在淅川,可憐基本整個淅川縣都要移民,人們都要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故鄉,背井離鄉去陌生的地方了.家鄉以後就永陳水底了.賠償款也寥寥無幾.可憐的農民都盲目地遵從著國家政策....而國家根本沒有徵得他們的同意.............河南要移民很多人,因為政府不敢宣傳,怕人鬧事,所以很多人還不知道南水北調移民的事,河南人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9. 河南一縣中小學考試為何與鄰縣試卷雷同

2月6日,淅川縣一位小學二年級教師說,自己所教的班級上周五考試,因為西峽縣先兩天考試結束,考試前自己就見到了西峽縣的試卷,並挑選部分題目給學生講解。考試結束後發現試卷竟與此前拿到的西峽縣試卷雷同。隨後向同事了解到本次考試中小學一至九年級所有試卷均與西峽縣試卷大部分題目相同。

淅川縣一位教師提供了一份2月5日發布在淅川縣委宣傳部主辦的淅川網的《情況說明》稱,今年中小學期終考試,淅川縣與西峽縣教研室商議實行聯合考試,由西峽縣命題。為確保試題保密淅川縣教研員不參與試題審核與校對工作,因此試卷中出現少量西峽縣情的試題。本次考試抽查了六年級和九年級,非抽考年級考試時間與西峽縣考試日程沒有協調好,出現了考試時間不同步現象。截止2月6日,這份《情況說明》被淅川網刪除。

當地網信辦回應,淅川縣教體局於2月5日上午召開黨委會,決定對教體局幹部職工開展為期一個月的作風紀律整頓,進一步提升教學管理水平,當天給予教研室主任免職處理。對於工作疏漏導致出現問題,當地教育主管部門「深表歉意」。

天下文章一大抄,現在連試卷也開始抄了。

閱讀全文

與淅川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成達電子商務 瀏覽:881
培訓班3月份招生方案 瀏覽:47
教務處外出培訓方案 瀏覽:404
活動游戲策劃方案 瀏覽:836
華平電子商務招聘 瀏覽:993
電子商務最全面的定義 瀏覽:455
企業繼續教育培訓方案版本 瀏覽:96
廈門網美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579
2015年廣州跨境電子商務規模 瀏覽:453
電子商務專項培訓方案 瀏覽:564
生財有道節目策劃方案 瀏覽:271
電子商務改變世界 瀏覽:784
京東才奧電子商務 瀏覽:128
速食產品營銷方案 瀏覽:81
youer運動會方案策劃 瀏覽:700
銀行與學校的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976
元旦網路主題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7
國慶葯店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388
提升保安服務質量培訓方案 瀏覽:563
美容公司廣告策劃方案範文 瀏覽: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