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黃梅戲宣傳報

黃梅戲宣傳報

發布時間:2021-11-20 06:26:56

宣傳黃梅戲主色調用什麼顏色

時尚的咖啡色

屬於中性暖色色調,它優雅、樸素、莊重而不失雅緻,是一種比較含蓄的顏色。

咖啡色往往令人難於界定,看似杏色也帶淺啡的身份。

它的出現總是給人一種圓潤、舒爽,難以捕捉的魅力。

② 黃梅戲宗師傳奇的相關報道

《黃梅戲》將播 曹曦文首入梨園行接地氣
由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中共黃梅縣委員會·黃梅縣人民政府、東莞市天辰宏業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江西創意文化藝術產業有限公司、上海雍有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北京東方全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中視精彩影視[微博]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25集古裝傳奇大戲《黃梅戲宗師傳奇》即將登陸中央電視台電視劇頻道。該劇還匯集了曹曦文、馬躍、張大禮、黃海、韓東、張鐵林、劉德凱、吳辰君、趙亮、李陽、王瀅、楊琪等眾多實力派明星演員,既有當紅明星傾情主演、又有眾多老戲骨甘當綠葉襯紅花,是一部難得的精彩傳奇大戲。在電視劇《黃梅戲宗師傳奇》裡面,曹曦文扮演女一號邢綉娘。
曹曦文飾演的邢綉娘這個形象更接地氣,不但形象而且神似,受到了許多黃梅戲名家和戲迷的大力支持和擁護。邢綉娘作為黃梅戲的開山鼻祖,成為萬千女性心中的偶像。青年演員曹曦文運用自己獨特而嫻熟的演技,深刻的詮釋了邢綉娘富有傳奇色彩和勵志的人生。這與曹曦文的演藝之路也較為相似,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演員成長為一個觀眾喜愛的實力派明星,有人說灰姑娘的故事和愛情是值得人羨慕的,然而曹曦文卻用自己的實力是可以從「野鴨子」變身成為「金鳳凰」的。曹曦文面對媒體的時候說:邢綉娘這個人物非常難以把握,又要唱又要跳,還有非常痛徹心扉的感情經歷,當我拿到這個劇本的時候淚流滿面,她身上的那種對於黃梅戲藝術執著的追求是我值得學習的,歡迎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黃梅劇宗師傳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成,劇中曹曦文飾演的主角邢綉娘,生於黃梅縣孔壟鎮邢大墩,清乾隆黃梅縣平民。在該劇中,黃梅戲的精髓和多樣性將被體現的淋漓盡致,而黃梅戲的熱潮也會伴隨著這些黃梅經典劇目的傳唱而持續更久。
這次出演一代宗師,曹曦文坦言壓力非常大,提前半個月進組跟隨專業老師苦練黃梅戲的身段和唱腔,但難度非常大,不經過幾年系統學習,很難像模像樣。出於尊重藝術的考慮,曹曦文依舊廢寢忘食苦練,雖然曹曦文是舞蹈演員出身,但是在戲班子中每天練身段,還是練到幾乎不能走路。本來還要又記台詞又記身段,再加上對人物本身的塑造,可謂一心三用。但是曹曦文認為,只要能演好這位梨園中的「大長今」,吃點兒苦也不算什麼,只要觀眾喜歡和接受就是對一個演員最大的肯定。發布會現場,馬躍、張大禮、黃海分別演唱了「美聲版」、「京劇版」和「正宗版」黃梅戲,而曹曦文卻選擇了保留懸念,希望到時大家觀看該劇的時候再來點評自己唱的到底好不好。
馬躍挑大樑飾演「湖北第一才子」
馬躍此次在《黃梅戲宗師傳奇》中出演男一號「湖北第一才子」鄧文濱,坦言此次與以往的古裝扮相大有不同。劇中的邢綉娘與鄧文濱自小就相知相愛,可謂兩小無猜,雖然兩人深愛著對方,但是由於封建禮教和父母的反對,最終兩人無法廝守終生。
雖然不是第一次演古裝戲,但卻是第一次剃了光頭。提到自己的「處女剃」,馬躍表示剃光頭之前心情一直很忐忑:「因為從來沒剃過,不知道自己的頭型是圓的、扁的還是坑坑窪窪的,很沒自信」。結果剃完之後,造型師贊效果還不錯。本來在《貞觀之治》後就發誓再也不接拍古裝戲了,但了解了鄧文濱這個人物之後覺得這個人物不演太可惜!鄧文濱貴為湖北第一才子,不入仕途,只愛寫戲,是一位傑出的黃梅戲編劇,也可以稱得上是黃梅戲的另一位宗師,就是他把黃梅調變成了如今的黃梅戲。而最被觀眾所熟知的黃梅戲經典唱段《天仙配》的創始人就是鄧文濱。馬躍在現場還講述了拍攝該劇時的一段傳奇經歷,黃梅縣的五祖寺方丈有一天將馬躍帶到五祖寺,給馬躍看了鄧文濱的墨寶真跡,因此要求馬躍也寫一幅一樣的字掛在一起,不善寫字的馬躍居然幾天內就練成了八九年才能練成的書法功力,連書法家都嘖嘖稱奇。張大禮還藉此事調侃馬躍,說他除了演戲、主持和唱歌又多了一項騙錢的本事。
據史料記載,邢綉娘與鄧文濱兩人實則相差整整62歲,原著周灈街用手中的妙筆將兩位並不生活在同一年代的才子佳人「捆綁」在一起發生了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穿越時空的愛戀」,可見為了賦予黃梅戲更多的情感內容,周老先生可謂用心良苦。曹曦文笑稱她此次扮演的是一個為事業犧牲愛情的「名女人」,戲里邢綉娘的愛情命運很坎坷,因而才成就了黃梅戲。

③ 上央視的反詐黃梅戲看著好有意思啊,還有哪些比較新穎的反詐宣傳

反正我認為守護者計劃還是不錯的

④ 為黃梅戲寫一句宣傳廣告語

黃梅之戲自古傳,傳之不易且珍惜

⑤ 黃梅戲調查報告

黃梅戲起源有了新說——起源於安慶地區

湖北人怎麼和韓國人一樣喜歡偷文化然後說是自己的。黃梅戲起源於安徽省安慶市,一代黃梅戲大師嚴鳳英就是安徽省安慶人,黃梅戲與湖北省黃梅縣並無關聯,並且黃梅戲一直用安徽省安慶市地方方言歌唱,起源於安慶地方黃梅時節採茶歌曲,大部分黃梅戲演員都是安徽人,而湖北省方言與安徽方言差異很大,湖北省只是借黃梅縣地名虛構起源歷史以爭奪黃梅戲文化遺產,黃梅戲在湖北並沒有太大知名度。
黃梅戲是深受群眾喜愛的地方戲曲劇種,也是安徽省重要的文化名片,從孕育、成形、發展、壯大,至今已走過兩百年的時光。但是,對於這一重要的地方戲曲劇種的起源,一直眾說紛紜。最近安徽省專家通過田野考察和資料研究,提出了新說法,認為黃梅戲起源於安慶地區。此說推翻了流傳較廣的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縣的傳統說法。
2015年11月,在安徽省市兩級宣傳部門的支持下,安慶市黃梅戲劇院以《黃梅戲的起源與發展》作為學術課題,聘請多位多年從事黃梅戲藝術研究的專家學者,對黃梅戲起源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調查研究。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通過7個月的田野調查,對民歌、時調、鼓書、燈戲、佛道音樂、青陽腔、高腔、彈腔等音樂進行調查和取樣錄制,調查地域涉及安徽、湖北、江西、江蘇、陝西五個省區,采訪對象達413人,收集民歌3000餘首,錄制音像達900多分鍾。
參與此項調查的安徽黃梅戲研究者王秋貴說,黃梅戲的語言以安慶方言為基礎,聲腔以安慶民歌為基調,黃梅戲吸收的不少民歌早在黃梅戲誕生之前就已經在安慶地區流行。此次田野調查的一個重要發現是,遠在千里之外的陝西省南部商洛地區,居住著許多清朝康、雍、乾時期從安慶各縣遷過去的移民。他們早就失去了與家鄉的聯系,直到近年各家族才陸續尋宗認祖。盡管遠隔千里,但他們至今還操持著安慶方言,還傳唱著200多年前從老家帶過去的民歌,其中不少民歌已經成為黃梅戲的聲腔。比如商南《十二時會姐歌》無論是音樂還是唱詞與安慶的《探姐》如出一轍。此外,商南的《偷情歌》與安慶的《玉美郎》,商南的《姐的心思娘難猜》與安慶的《手拉槐樹望郎來》等也存在明顯的對應關系。王秋貴說,這說明黃梅戲的聲腔不是外來的,而是起源於安慶本地。
據課題組成員介紹,通過調查,他們發現黃梅戲的音樂95%來自安慶地區已經流傳的民歌、花鼓戲、道情、彈詞、高腔和徽調,而安慶地區當時又是民間戲曲的中心,這也佐證了黃梅戲起源於安慶地區。
此外,課題組通過對安慶方言與黃梅戲音樂的關系進行考察也發現,安慶方言與湖北黃梅方言的平仄關系存在明顯差異,這種差異也直接反映到唱腔之中。課題組在報告中認為,安慶方言的特色之一,就是語音平緩,很少出現高低陡峭的跳度音律,因此決定了黃梅戲唱腔的波紋形狀流暢,黃梅戲被觀眾稱道的特色:易懂、易學、易唱,和安慶方言存在因果關系。
此前戲曲學術界一般都認為黃梅戲是清末湖北黃梅縣水災難民在流浪過程中帶入安慶地區的,災民傳唱的湖北採茶調與安慶民間小調和其他戲曲形式融合形成了黃梅戲。但安徽戲曲研究者在查閱目前可見的所有關於黃梅戲的文史資料和田野調查中,都沒有發現有關湖北採茶調在安慶傳播的過程和事件。在調查報告中,安徽學者認為,湖北黃梅縣發大水的時候,地處下游、地勢更為低窪的安慶地區也是汪洋一片,難民想經過皖河流域各縣進入安慶城內是不可能的,因此假定災民沿途傳播採茶音樂的路線圖不能成立。
也有專家指出,當前能夠證明黃梅戲起源的文獻證據還很缺乏,此次調研中能找到的最早的記載黃梅戲的資料是1879年10月14日上海《申報》上的一則報道,證明在1879年之前,在安慶北門集賢關一帶每年都有「黃梅調小戲」上演。戲曲史專家廖奔說,缺乏文獻記載是地方戲曲普遍面臨的共性問題,因此建議下一步要擴大文獻的搜尋范圍。
安慶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愛軍表示,黃梅戲是安徽省的一張文化名片,弄清楚黃梅戲的起源對於更好地研究地方戲曲的誕生、發展的規律,更好地傳承和發揚這一民族藝術瑰寶都具有重要意義。
---人民日報《黃梅戲起源有了新說——起源於安慶地區》

⑥ 黃梅戲紅樓夢150字宣傳語

一部含情悲劇。特寫了一個封建貴族賈家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如華美的煙花最終會消失於浩瀚夜空。它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偽、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

⑦ 安慶黃梅戲宣傳招貼畫畢業論文設計 本人想做關於安慶黃梅戲宣傳的招貼畫不知道怎麼做,求解答

其實論文任何一個課題的研究或開發都是有學科基礎或技術基礎的。綜述部分主要闡述選題在相應學科領域中的發展進程和研究方向,特別是近年來的發展趨勢和最新成果。可以幫你寫個提綱或者開題要嗎?

⑧ 黃梅戲簡介

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原名黃梅調、採茶戲等,現流布於安徽省安慶市、湖北省黃梅縣等地。

黃梅戲的唱腔屬板式變化體,有花腔、彩腔、主調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戲為主,曲調健康朴實,優美歡快,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民歌小調色彩;彩腔曲調歡暢,曾在花腔小戲中廣泛使用;

主調是黃梅戲傳統正本大戲常用的唱腔,有平詞、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詞是正本戲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調嚴肅莊重,優美大方。

在音樂伴奏上,早期黃梅戲由三人演奏堂鼓、鈸、小鑼、大鑼等打擊樂器,同時參加幫腔,號稱「三打七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黃梅戲正式確立了以高胡為主奏樂器的伴奏體系。

黃梅戲的腳色行當體制是在「二小戲」、「三小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包括正旦、正生、小旦、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老生、花臉、刀馬旦、武二花等行。雖有分工,但並無嚴格限制,演員常可兼扮他行。

黃梅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影響十分深遠。黃梅戲流行區域正在萎縮,各級黃梅戲劇團特別是縣級劇團的生存日益艱難,需要政府和全社會的關心與扶植。

黃梅戲的優秀劇目:

解放以後,先後整理改編了《天仙配》《女駙馬》《羅帕記》《趙桂英》《慈母淚》《三搜國丈府》等一批大小傳統劇目,創作了神話劇《牛郎織女》、歷史劇《失刑斬》和《玉堂春》、現代戲《春暖花開》《小店春早》《蓓蕾初開》。其中《天仙配》《女駙馬》《玉堂春》和《牛郎織女》相繼搬上銀幕,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

黃梅戲的優秀劇目有《天仙配》《牛郎織女》《槐蔭記》《女駙馬》《孟麗君》《夫妻觀燈》《打豬草》《柳樹井》《藍橋會》《路遇》《王小六打豆腐》《小辭店》《玉堂春》等。

⑨ 擬寫一句宣傳廣告語,為黃梅戲吶喊助威

梨園春里花一朵,占盡風流黃梅戲!

閱讀全文

與黃梅戲宣傳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做標書水機維護培訓方案 瀏覽:946
電子商務創新產業園區可行性立項報告 瀏覽:795
銷售人員培訓設計方案 瀏覽:324
農業公司推廣策劃方案 瀏覽:502
農村小學校本班主任培訓方案 瀏覽:664
長沙電子商務大專學校 瀏覽:242
對教師進行軟體培訓方案 瀏覽:279
紀委教育培訓方案 瀏覽:393
市場營銷學期末考試試題 瀏覽:234
市場營銷試題及其答案吳建安 瀏覽:525
小型開盤策劃方案 瀏覽:802
重陽節活動策劃方案學校 瀏覽:970
房產全年節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89
2018電大市場營銷性考 瀏覽:484
博愛電子商務官網 瀏覽:880
參觀大學策劃方案 瀏覽:39
暑假閱讀推廣活動方案 瀏覽:519
市場營銷模擬比賽總結報告 瀏覽:356
學校語文新課標培訓方案 瀏覽:601
瑜伽培訓班方案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