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鐵路科普宣傳

鐵路科普宣傳

發布時間:2021-11-09 18:49:11

Ⅰ 科普知識

概論從科學社會學的角度看,科學普及是一種廣泛的社會現象,必然有其自身的「增長點」。科學普及的生長點就在自然與人、科學與社會的交叉點上。也就是說,自然科學與人類社會的相互作用生成了科學普及,科技與社會又作為科學普及的「土壤」,哺育著它的生長。而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則為科學普及不斷提供新的生長點,使科普工作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和濃厚的社會性、時代性。形象地說,科學普及是以時代為背景,以社會為舞台,以人為主角,以科技為內容,面向廣大公眾的一台「現代文明戲」,在這個舞台上是沒有傳統保留節目的。
從本質上說,科學普及是一種社會教育。作為社會教育它既不同於學校教育,也不同於職業教育,其基本特點是:社會性、群眾性和持續性。科學普及的特點表明,科普工作必須運用社會化、群眾化和經常化的科普方式,充分利用現代社會的多種流通渠道和信息傳播媒體,不失時機地廣泛滲透到各種社會活動之中,才能形成規模宏大、富有生機、社會化的大科普。
現代科學技術是一個極其龐大而復雜的立體結構體系,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多種社會職能。在科普工作中,既要注重科技知識的外在功利,又不可忽視其內在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在知識信息中含有的四個不同層次(即數據、信息、知識和智能)中,占據最高層次的智能,才是構成人們科學文化素質的最具活性的重要素質。而這對身處不同崗位的各級領導幹部和科技工作管理者來說,尤為重要。
編輯本段科普由誰來寫和寫作資格認定
科普書都是一些成為了偉大科學家之後的人才有資格去寫,這是學術界的行業規矩,所以一些科學家不願意或者有些為難情緒去寫科普,這主要是考慮到自己還不是偉大的科學家的原因,因為一旦某某科學家答應寫一本科普作品了,行內人士一般不會說的,心裡都會反感的, 最後就是由一些普通人來寫(但必須是出於對科學的熱愛和崇敬來寫)而且不能署真實姓名只能是筆名,這是行規。
編輯本段中國的特色科普
由於中國人口眾多,教育基礎設施落後,人均受教育水平較低,因此公眾的整體科學素養水平比較低。此外,中國目前是一個經濟社會發展不均衡的國家。公眾的科學素養存在很大的城鄉差別、地區差別、職業差別。因此,中國的科普是一個多層次的立體工程,較之西方的公眾理解科學具有更豐富的內容,包括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科普一直被作為公益事業,受到了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設立了科普管理和協調機構,建設了大量科普場館和設施,並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
編輯本段中國科普立法
2002年6月,中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科普法。
2006年,國務院頒布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
2009年,南京市頒布了《南京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
編輯本段中國科普管理和活動機構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對科普工作一直非常重視。在新中國建立初期,就在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設立了科學技術普及局,負責領導和管理全國的科普工作。其後,在各部門、地方都設立了專門的科普管理機構。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建立了一批國家級科普場館。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設有科普專項經費,以支持科普活動。中國目前的科普經費主要以政府撥款為主。社會各界,包括科技界、媒體出版業、城市社區、企業等等,都積極投身於科普工作之中。
國家科普管理機構
中國政府對科普工作的管理和協調機構是相對集中型的。為統籌管理和協調各部門的科普活動,使各部門都重視科普工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的規定,科技部負責制定全國科普工作規劃,實行政策引導,進行督促檢查。1996年4月成立了以科技部為組長單位,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為副組長單位的國家科普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成員單位由中央、國務院和群眾團體中有關科普工作的部門組成。隨後,中國各地也相應地建立了地方科普聯席會議制度,這對於有效動員各種力量開展科普工作,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證。
在國務院各系統中,各部委的科普職能都是依據其主要職能而展開的。
科技部在政策法規與體制改革司下設立了科普處。該處的職能是:起草國家科普政策法規、組織協調國家重大科普活動、完善和落實科技特派員制度等。
教育部下設機構中,基礎教育司、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科學技術司、師范教育司、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等依據自己的職能,不同程度地參與科技教育和科普工作。
衛生部涉及到的主要職責有:開展全面健康教育、指導初級衛生保健規劃和母嬰保健專項技術的實施、指導醫學科技成果的普及應用工作等。
農業部在農村科普工作中起著重要作用。農業部下設的科技教育司負責農業科技知識的普及和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此外,農業部還積極支持中國農學會的科普工作。
科普活動機構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雖是一個群眾性科技團體,但在中國的科技發展中卻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之一是科學技術普及。建國以來,它通過組織科普活動,為中國的科學普及工作作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中明確規定了科協組織是科普工作主力軍的地位,它擔負著科普工作的組織和實施的任務。
在中國科協機關設立了科學技術普及部,主管科協系統的科普工作。
中國科協所屬167個全國性學會,其中138個成立了科普工作委員會。中國科普創作協會成立於1979年。在22個直屬事業單位中,中國科學技術館、科學普及出版社、中國科普研究所等從事科普事業的有14個。全國已建縣級以上科協2881個,學會65482個,企業科協10674個,大專院校科協328個,街道科協4191個,鄉鎮科協、科普協會32511個。科協機構已經形成從中央到地方有系統的最完善的科普組織。
中國科學院也是中國科普工作活動的重要部門,在科普方面的職責是充分發揮中國科學院高科技人才密集、科研設施先進的優勢,加強各科研機構和科技工作者與社會公眾的聯系;動員和組織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以多種形式宣傳科技知識;推動有條件的科研單位面向社會開放研究實驗室,通過舉辦講座、組織參觀等多種方式進行科普宣傳。為充分發揮自身智力和設施資源的優勢,及時有效地向社會普及中科院最新科技成果,中國科學院成立了科普工作領導小組和中科院科普辦公室,負責中國科學院的科普工作,並積極開展科普活動。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簡稱全國婦聯)下設婦女發展部,其涉及到的科普職能有:指導各地婦聯組織婦女文化科技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動員和組織婦女參與扶貧、西部開發和生態環境建設,促進農村婦女依靠科技致富;指導各地婦聯開展「雙學雙比」(學文化、學技術、比成績、比貢獻)、「巾幗建功」 活動等。兒童工作部涉及科普的職能有:開展女童工作,促進女童發展;參與推進校外教育,協調、推動全社會為兒童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等。
此外,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共青團等部門都有專門的機構設置負責職工和青少年的科學普及工作。
編輯本段科普場館和設施
科普場館和設施是面向社會公眾進行科普宣傳和教育的重要場所。截止到2001年,中國大陸地區共有科學技術博物館240多座,包括科技館 21座,綜合性自然博物館8座,自然保護區建立的博物館6座,專業性自然史博物館115座,農業、航空、航天、郵電、鐵路、中醫葯、煤炭、軍事等專業性技術博物館約50座,水族館38座,另有省級綜合性博物館設立的自然部9座。
科學技術館
科學技術館是指綜合性科學普及場所,其主要功能是:展覽教育、培訓教育、實驗教育。
中國科學技術館一期工程2萬平方米在1988年建成向社會開放;1999年國慶50周年時2萬平方米的二期工程竣工,千年之交向社會正式開放。
中國科學技術館二期工程新展廳的展示內容著重反映了新世紀科技發展的趨勢,反映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大領域,主要包括:航空與航天、生命科學、環境科學、信息技術、能源與交通、材料與製造技術以及基礎科學等各學科不同領域展品300餘項,還有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展品約400項。
中國科技館穹幕廳是世界上最大穹幕影廳之一。
2006年,將有一座建築面積約12萬平方米的中國科技館新館矗立在奧林匹克公園內,更加現代化的設施將使之進入世界三大科技館之列。
上海市科技館是地方政府投入建立的大型科普活動場所。2001年10月在中國上海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就在上海科技館舉行。
海爾科技館是中國第一家由企業出資興建的現代化科技館,創建於1998年並於1999年正式對外納客。海爾科技館是以企業文化為依託,融科技、文化、旅遊、娛樂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展館。
專業自然博物館
目前,中國大陸建有專業性自然史博物館115座,其中包括恐龍等生物博物館30座、天文館15座、地質館70座。
常州中華恐龍園應用的先進技術堪稱中國自然博物館之典範。恐龍園運用情景營造手段,以飛濺的瀑布、冷峭的山岩、無水的海洋、茂密的叢林、洪荒的洞窟等,再現中生代特有的生存環境。化石陳列運用互不雷同的手法,通過高科技手段和聲光電的運用,結合影視成像、卡通動畫、恐龍翻模、網路游戲以及各類科技製作等,使中華恐龍館突破了傳統博物館的觀念,成為具有震撼力的,集博物、科普、觀賞、游樂、參與為一體的現代新型恐龍博物館。
中華恐龍館內設有五個主廳和六個輔助廳。全館總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館體穹頂最高處達36米。各廳通過邏輯路線,有分有合,互為關聯。以生物演變史作為設計背景,重點突出恐龍從生存、繁衍、演化直至毀滅的構思主線,揭示了生命與環境相互依存,人類必須保護生態、保護環境的深刻主題。
科普教育基地
利用已有的科技活動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向公眾開放,也是中國科普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1996年,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確定了第一批對公眾開放的科普教育試點基地,包括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化學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古脊椎動物研究所與古人類研究所、計算機研究中心。
科普大篷車科普列車
「科普大篷車」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根據中國科普工作發展要求而研製生產的,目的在於向偏遠地區開展科學技術普及宣傳、科學技術咨詢,舉辦科普展覽。
科普大篷車具有車載科學技術普及展品展示教育、展板宣傳教育、科學技術影視片播放教育、贈送科學技術普及資料書籍、流動科學技術普及宣傳舞台等五項功能,被譽為「流動的科學技術館」。
科普大篷車於2001年1月投入使用,在中國中西部地區廣大農村開展了大量科普活動,受到了農村居民的熱烈歡迎。2002年,「科普大篷車」在全國17個省、市、區行駛,在各地舉辦了約10萬場科普報告和講座,聽眾數千萬人次。
2002年,中國又推出了面向西部地區和老、少、邊、窮地區的「科普列車」,主要開展科普展覽、報告會、講座、農業技術咨詢、醫療技術培訓、致富經驗傳授、科普電影放映等活動。
2002年5月以「傳播科學文明,服務老區人民」為主題的科普列車從北京出發,沿京九(北京—香港九龍)鐵路在河北、河南、湖北、江西四省的14個縣市開展宣傳服務活動。2002年10月,以「傳播科學文明,促進西部開發」為主題的科普列車則從北京駛向西北,為內蒙古、寧夏、甘肅等3個省、區鐵路沿線9個縣(旗、市)的各族人民提供服務。所到之處,廣受歡迎。
編輯本段大型科普活動
中國的大型科普活動包括科技周、大型科普展覽、科技下鄉等。
科技活動周是目前中國重要的科普活動之一。2003年雖然遭受SARS疫情影響,但全國科技周活動仍如期在網上進行。主題是「依靠科學,戰勝非典」。
國家科技周的活動內容非常豐富,全國各省市有關科普活動的機構都採取行動來宣傳科技,促進公眾與科學的對話。每年的科技周國家科普聯席會議都通過協商形成一個主題,圍繞該主題各部門再來舉辦各種形式的科普活動。
主題為「科技以人為本,全面建設小康」的2004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於5月15-21日在全國展開。2004年的全國科技活動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重點宣傳科學發展觀、強調科技為「三農」(農業、農村、農民)服務、關注未成年人科普教育。主要的活動包括在北京舉辦「科技以人為本,全面建設小康」的大型主題展覽及大型科技游園會、在河北西柏坡舉辦「科技富民」大型科普活動、在黑龍江舉行「振興東北,服務三農,科技列車龍江行」大型活動等。
科技周、科技月等綜合性科普活動雖然時間短暫,但影響卻非常廣泛。通過定期舉辦大型科普活動,調動了科技人員進行科學傳播的積極性,推動了公眾對科技的學習和理解,擴大了社會影響。
同時,配合重大國際和國內節日,國家各科普有關單位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普活動。如國際氣象日、世界衛生日、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日、國際博物館日、全國植樹節、國家節能宣傳周等,各有關單位根據節日的情況,通過報紙、電台、電視、互聯網等宣傳輿論工具,以科普知識競賽、演講或大型文藝演出的方式來宣傳相應的科學知識。
面向農村的科普活動則更加強調實用技術的傳播。自1996年以來,各地在每年的春冬季節廣泛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先後組織了1000多萬科技人員下鄉,幫助農村幹部群眾提高文化科技素質。
在這些活動中,都穿插著科普講座。據統計,僅在2002年,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系統就舉辦講座近9萬次,參加人數達到300多萬人次。
「由於政府部門對科普事業的重視和支持,現在中國已擁有世界上最好的科普環境。」——著名華裔數學家陳省身到過世界許多地方,在比較了中外科普工作的條件後,對中國的科普環境表示由衷的贊嘆
編輯本段科學普及的定義
有了明確的公認的定義,才容易知道論述的基礎,才容易得到一致的結論。
講述自己的論據和結論,讓讀者自行驗證此結論是可重復的規律(科學)的過程,被稱為科普。
迷信是不希望聽者去驗證,只希望聽者接受講述觀點的傳播形式。
不經驗證的接受方式,也是迷信。
對沒有能力理解或驗證的人講科學,應該叫啟蒙教育,多用於在兒童還不知道基本科學驗證方法的時候,講述科學知識。這不適用於理論交鋒之時,此時主要講證據。學校的教材,才是經得起推敲和實驗證明的標準的科普讀物。
由此定義出發,象時間簡史一類,沒有嚴格推理過程,盲目把一些「科學家」結論推給大眾的做法,不是科普,最多算做啟蒙,也就是給不知道相對論,或不理解相對論的人看的,而科普讀物,要象教材那樣,對每一個實驗論據,都要講清前提條件,預計結果,實驗結果,這才能讓讀者去驗證。
我們學校的教材是最常見的科普讀物。用這個科普的定義,才是可驗證,可重復的科學定義。「科學家」是沒有嚴格定義的,科普讀物也不需要科學家去寫!
有人這樣定義科普:「科學技術普及,是指採用公眾易於理解、接受和參與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倡導科學方法,推廣科學技術應用的活動。」愛因斯坦就用這種方法「普及」他的相對論:「一個人坐在火爐旁五分鍾,他感覺象過了一個小時;一個男人與他喜歡的姑娘聊天,一個小時,他感覺過了五分鍾。所以說時間是相對的。」確實採用了公眾易於理解的說法,但這是錯誤的!科學是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科學定義的時間,就是所有參照系都同意的統一時間,否則就不是科學時間。科學精神,就是質疑一切的態度,不論話是誰說的,只有不出現例外情況,我們才承認它是科學的

Ⅱ 科普:高鐵與動車的區別在哪

高鐵的全稱是「高速鐵路」,指的是路,或「路+車」這一系統整體。

高速鐵路泛指運行速度大於200公里的鐵路運輸種類,大多數指的是客運。


動車的全稱是「動車組列車」,指的是車。

動車組是一種帶動力的列車(簡稱動車)和不帶動力的車輛(拖車)組成的、在正常使用壽命周期內始終以固定編組運行、不能隨意更改編組的一組列車。


D字頭列車,全稱是「動車組旅客列車」,可簡稱「動車」。

G字頭列車,全稱是「高速動車組旅客列車」,簡稱「高鐵」是錯誤的,正確的簡稱應是「高速動車」或「高車」。

高鐵與動車的區別:


動車和高鐵本質上都是屬於動車組,只是速度等級不同,動車組的速度在200-250公里左右,高鐵在300-350公里左右。

另外,動車可以在既有線行駛(普通動車組的信號系統與既有線兼容),高鐵則必須在新建的客專上行駛(高速動車組的信號系統不與既有線兼容)。

高鐵就是動車組,只不過在中國將時速300以上的動車組跑的線路叫高鐵,及高速鐵路。

目前中國動車組有CRH1、CRH2、CRH3、CRH5型車,而高鐵用的動車組為CRH2C、CRH3型車。

動車是在已有鐵路線上進行一定的技術改造來提高速度,而開行的高速列車。高鐵所運行的線路都是新建的鐵路,其設計時速一般在250公里/小時以上,屬於專營線路,不運行普通列車。

高鐵用的是動車組高鐵本身使用的就是動車組,在中國將時速300以上的動車組跑的線路叫高鐵,即:高速鐵路,目前中國動車組有CRH1 CRH2 CRH3 CRH5型車,而高鐵用的動車組為CRH2C CRH3型車。

動車組按動力類型分為:內燃動車組和電力動車組。

動車組按動力配置又可分為:

動力集中式:指將整車動力集中在動車組一端或兩端的車輛上,其餘中間車輛不帶動力(即為拖車),與常規意義上的機車牽引若干車輛的列車類似。

動力分布式:指將整個動力分散到動車組的若干車輛上,中間車輛有帶有動力的(即動車),也有不帶動力的(即拖車),也可以全部車輛都帶動力。

Ⅲ 13306鐵路官網訂票

  1. 打開12306網站,點擊右上方的【注冊】,進入注冊頁面。

  2. 填寫用戶名與密碼。

  3. 注冊頁面填寫12306賬號信息,這個賬號用於以後登錄12306網站購票。

  4. 填寫用戶的姓名,身份證信息,以及郵箱、手機等;如果是學生,還需填寫學號等信息。

  5. 此處填寫的信息需要與身份證信息相同,否則使用此用戶購買了火車票後,取不出票。

  6. 驗證郵箱,車票查詢。

  7. 登錄郵箱,點擊驗證網址鏈接即可。用戶驗證郵箱或者不驗證郵箱都可以進行訂票操作,如車票查詢。

Ⅳ 如何做一些鐵路的科普的小實驗,求大佬快解

籌建項目工地試驗室
1.項目工地試驗室的房屋應作為臨建項目優先安排,便於試驗室盡早投入工作。
2.工地試驗室房屋大小可根據工程量大小以及試驗項目參數設置。
3.項目經理首先明確工地試驗室主任,便於開工前的試驗工作,並配備人員。
4.工地試驗室主任應及早組織清點現有試驗儀器,根據需要列出購置清單,報批後立即購買。
5.對計量儀器、試驗設備,應及時同計量部門聯系,組織校驗。
6.清點本工程所需的有關規范、標准、規程,短缺的及早購置,補充齊全。
7.及時配置齊全相關的辦公用品及設施。
二、熟悉設計文件和標書
試驗人員每到一個新的工程項目後,首先要了解本工程的設計要求,認真閱讀有關設計文件、圖紙,了解本工程的總體情況,便於適時、合理地安排相關試驗工作,為工程的全面開工做好准備。
三、開工前的試驗工作
(一)路基工程
1.取原地面土做土工試驗,試驗項目包括天然含水量、液塑限、標准擊實、顆粒分析。
2.取土場土樣做土工試驗,試驗項目包括天然含水量、液塑限、標准擊實。
3.南方地區過濕土較多,不能直接用於填築路堤,一般摻入一定量的石灰或水泥以改良土性,這樣試驗項目就要相應增加。
(二)橋涵結構物工程
1.試驗室應配合材料部門,對設計文件中提供的砂石料場進行考察,並取樣做常規檢驗,結果通知材料部門便於及時定貨。
2.砂子常規試驗。
3.石子常規試驗。
4.水泥常規試驗。
5.鋼筋常規試驗。
6.外委項目須經監理工程師同意。
7.混凝土配合比試驗。
8.砂漿配合比試驗。
9.混凝土拌合水一般無須做特別檢驗,飲用水均可拌制混凝土。

Ⅳ 什麼是鐵路護路工作

鐵路護路工作主要是鐵路治安重點區段整治活動,全面推進安全文明鐵道線建設,維護鐵路治安的持續穩定,確保鐵路安全暢通。

比如在日常監管過程中,特別強調抓重點,不失時機地強化對鐵路途徑重點部位以及重大節日、特殊天氣、重要時段等特殊敏感時期的監管力度。

一是特別加強對鐵路途徑重點廠礦企業的管控,加大對人流、車流大,鐵路公路交匯必經之路和易發生事故道口的管控力度,有效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是有針對性地加強「春運」、「春節、「兩會」、「五一」、「暑期」、「國慶」、「元旦」等重大節日、重要會議(活動)期間護路的安全保障工作。

(5)鐵路科普宣傳擴展閱讀:

鐵路護路工作需要

1、繼續加強對執法人員的培訓教育,進一步提高對鐵路護路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重點要在提高安全執法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安全管理水平等方面下功夫,認真做好執法人員鐵路護路培訓管理工作,確保培訓質量,提高培訓效果,增長鐵路護路知識。

2、切實加大宣傳力度,積極促進鐵路過往鄉鎮人們的安全通行意識不斷提高。一是推行「三進」宣傳方式,切實把鐵路安全通行規定和安全通行常識送進企業、農村、學校。二是積極開展各類主題宣傳活動,切實提高人們遵守護路安全通行的自覺性。三是充分利用新聞媒體作用,切實加強各類典型事例的宣傳,提升人們對監護道口安全管理的認知度。

3、強化監督檢查,積極查改在路外存在的各類問題和隱患。充分發揮安全管理人員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保證大家認真履職盡責,切實做到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重點針對鐵路沿線礦山企業,督促查改隱患,消除隱患,保證安全。

Ⅵ 科普一下什麼是高鐵 什麼是動車

你好,中國國家鐵路局的定義為:新建設計開行250公里/小時(含預留)及以上動車組列車,初期運營速度不小於200公里/小時的客運專線鐵路。特點:新建的,時速不低於250及客專性。區別:歐洲早期組織即國際鐵路聯盟1962年把舊線改造時速達200公里、新建時速達250~300公里的定為高鐵;1985年日內瓦協議做出新規定:新建客貨共線型高鐵時速為250公里以上,新建客運專線型高鐵時速為350公里以上。動車是指的列車,兩個概念不一樣。 希望我回答可以幫助到你,望採納,謝謝。

Ⅶ 鐵路社區的介紹

社區現有工作人員25人,黨員35人。共有居民1552戶,3804人。其中常住人口1432戶,3419人,流動人口374人。社區現有黨支部、居委會、團支部、志願者服務隊、殘疾人協會、老年協會6個組織,居委會、團支部、志願者服務隊、殘疾人協會、老年協會都在黨支部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在市委組織部、區委組織部及區民政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街道、社區加大共駐共建力度經過艱苦努力,先後籌措資金30餘萬元,建成了300多平方米的辦公陣地,配置了服務大廳、綜合辦公室、圖書閱覽室、黨員活動室計生辦公室和警務室,為轄區居民提供快捷、方便服務創造了條件。為進一步推動社區各項工作全面發展,社區積極探索,搭建工作平台。全力凈化美化環境,加強文明建設,進一步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構建和諧富裕新型社區。
搭建學習交流平台。以創建學習型黨支部為契機,進一步整合社區學習資源,以社區圖書室為主學習陣地,在抓好社區黨員幹部學習的基礎上,積極引導居民參與到創建學習型黨組織的活動中來,並充分利用社區工作例會、黨支部會議、專題學習會、組織生活會等會議,注重學習、突出學習、加強學習、全民學習,積極搭建學習交流平台。搭建建言獻策平台。召開社區黨建聯席會議、黨員代表會議、居民代表會議,設立意見箱、電子信箱、留言薄,公布監督電話、服務熱線,讓轄區居民充分參與到社區建設中來,積極搭建建言獻策平台。 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全面開展共駐共建活動,積極與轄區企業、單位及個體工商戶進行溝通,交流黨建信息、科研信息、時政信息、經濟信息、就業信息,積極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搭建文化科技平台。社區圖書室藏有黨建知識、法律法規、中外文學、藝術等書籍千餘冊,配備報刊、雜志、健身器材,並免費向居民開放。經常性地為轄區黨員、育齡婦女、外來務工人員、未成年人等各類人群不定期開展講座,宣傳有關計生、法律、衛生、安全等科普知識,積極搭建文化科技平台。

Ⅷ 科學普及的大型科普

中國的大型科普活動包括科技周、大型科普展覽、科技下鄉等。
科技活動周是中國重要的科普活動之一。2003年雖然遭受SARS疫情影響,但全國科技周活動仍如期在網上進行。主題是「依靠科學,戰勝非典」。
國家科技周的活動內容非常豐富,全國各省市有關科普活動的機構都採取行動來宣傳科技,促進公眾與科學的對話。每年的科技周國家科普聯席會議都通過協商形成一個主題,圍繞該主題各部門再來舉辦各種形式的科普活動。
主題為「科技以人為本,全面建設小康」的2004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於5月15-21日在全國展開。2004年的全國科技活動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重點宣傳科學發展觀、強調科技為「三農」(農業、農村、農民)服務、關注未成年人科普教育。主要的活動包括在北京舉辦「科技以人為本,全面建設小康」的大型主題展覽及大型科技游園會、在河北西柏坡舉辦「科技富民」大型科普活動、在黑龍江舉行「振興東北,服務三農,科技列車龍江行」大型活動等。
科技周、科技月等綜合性科普活動雖然時間短暫,但影響卻非常廣泛。通過定期舉辦大型科普活動,調動了科技人員進行科學傳播的積極性,推動了公眾對科技的學習和理解,擴大了社會影響。
同時,配合重大國際和國內節日,國家各科普有關單位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普活動。如國際氣象日、世界衛生日、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日、國際博物館日、全國植樹節、國家節能宣傳周等,各有關單位根據節日的情況,通過報紙、電台、電視、互聯網等宣傳輿論工具,以科普知識競賽、演講或大型文藝演出的方式來宣傳相應的科學知識。
面向農村的科普活動則更加強調實用技術的傳播。自1996年以來,各地在每年的春冬季節廣泛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先後組織了1000多萬科技人員下鄉,幫助農村幹部群眾提高文化科技素質。
在這些活動中,都穿插著科普講座。據統計,僅在2002年,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系統就舉辦講座近9萬次,參加人數達到300多萬人次。
「由於政府部門對科普事業的重視和支持,現在中國已擁有世界上最好的科普環境。」——著名華裔數學家陳省身到過世界許多地方,在比較了中外科普工作的條件後,對中國的科普環境表示由衷的贊嘆
「科普大篷車」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根據中國科普工作發展要求而研製生產的,目的在於向偏遠地區開展科學技術普及宣傳、科學技術咨詢,舉辦科普展覽。
科普大篷車具有車載科學技術普及展品展示教育、展板宣傳教育、科學技術影視片播放教育、贈送科學技術普及資料書籍、流動科學技術普及宣傳舞台等五項功能,被譽為「流動的科學技術館」。
科普大篷車於2001年1月投入使用,在中國中西部地區廣大農村開展了大量科普活動,受到了農村居民的熱烈歡迎。2002年,「科普大篷車」在全國17個省、市、區行駛,在各地舉辦了約10萬場科普報告和講座,聽眾數千萬人次。
2002年,中國又推出了面向西部地區和老、少、邊、窮地區的「科普列車」,主要開展科普展覽、報告會、講座、農業技術咨詢、醫療技術培訓、致富經驗傳授、科普電影放映等活動。
2002年5月以「傳播科學文明,服務老區人民」為主題的科普列車從北京出發,沿京九(北京—香港九龍)鐵路在河北、河南、湖北、江西四省的14個縣市開展宣傳服務活動。2002年10月,以「傳播科學文明,促進西部開發」為主題的科普列車則從北京駛向西北,為內蒙古、寧夏、甘肅等3個省、區鐵路沿線9個縣(旗、市)的各族人民提供服務。所到之處,廣受歡迎。

Ⅸ 鐵路知識科普,電力機車的電阻制動和空氣制動怎麼配合剎車我不知機車怎麼剎車

樓上胡扯
只要是列車,制動時全列制動力來自通過連在各個車相間的列車管送達的風壓,即你所謂空氣制動
電阻制動在電力動車與一些比較新型的機車(比如和諧電,韶山東風後期車型等)存在,但絕不是主要制動方式
機車連掛以前制動時只拉小閘足夠,空氣制動與電阻制動可能都有
連掛行成完整列車單元後,小閘一般不動,拉大閘制動,通過鼓風制動
純粹手打,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鐵路科普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文化對市場營銷的機會 瀏覽:512
市場營銷技巧對企業的作用 瀏覽:95
電子商務案例是指什麼意思 瀏覽:909
骨幹教師工作培訓方案 瀏覽:676
海爾集團市場營銷案例分析畢業論文 瀏覽:853
小學教師培訓改進方案 瀏覽:537
市場營銷部有什麼證書 瀏覽:139
網路營銷年度總結 瀏覽:626
培訓中心安全防範工作方案 瀏覽:847
校園水果的網路營銷策劃案 瀏覽:386
銀行創意的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46
電子商務專業歸屬 瀏覽:539
電子商務基礎習題 瀏覽:207
酒店餐飲宴會營銷方案 瀏覽:917
2016春節房地產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69
國外的市場營銷理論 瀏覽:850
辦公場所消防培訓方案 瀏覽:435
小學教師安全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547
高中英語骨幹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803
電子商務網上學習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