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焉榮竹的人物履歷
1971.09——1973.12,山東省乳山縣下初公社團委書記;
1973.12——1975.08,乳山縣崖子公社黨委副書記;
1975.08——1976.08,乳山縣諸往公社黨委副書記、革委會副主任;
1976.08——1978.05,乳山縣委副書記,諸往公社黨委書記、革委會主任;
1978.05——1980.09,乳山縣委副書記、縣革委會副主任;
1980.09——1986.07,乳山縣委副書記、副縣長(1983.09—1986.07山東省委黨校幹部專修科學員);
1986.07——1988.10,山東省山東省文登縣委書記;
1988.10——1989.12,山東省文登市委書記。
1989.12——1990.05,山東省威海市委宣傳部部長;
1990.05——1991.05,山東省威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兼市社科聯主席(1990.09—1994.07在山東農機化學院投資經濟專業在職學習);
1991.05——1992.08,山東省威海市委常委、市外經貿委主任;
1992.08——1995.12,山東省日照市副市長;
1995.12——1997.12,山東省日照市委副書記、副市長;
1997.12——1998.02,山東省日照市委副書記、代市長;
1998.02——1998.06,山東省日照市委副書記、市長;
1998.06——2001.06,山東省日照市委書記兼市委黨校校長(2001.03—2002.01中共中央黨校中青班學員);
2001.06——2001.09,山東省煙台市委書記;
2001.09——2003.02,山東省煙台市委書記、市委黨校校長;
2003.02——2004.04,山東省煙台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委黨校校長;
2004.04——2006.10,山東省委常委、煙台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委黨校校長(2001.03—2004.01在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班經濟管理專業學習);
2006.10——2007.03,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2007.03——2007.04,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其間,2007年4月11日在中共濟南市第九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當選為中共濟南市委書記);
2007.04——2012.01,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中共濟南市委黨校校長;
2012.01—— 2012.02,山東省委常委
2012.02——2012.05,山東省委常委,省政協黨組副書記、省政協副主席。
2012.05——2016.01,山東省政協黨組副書記、省政協副主席。
中共十七大代表,中共第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八屆、九屆山東省委委員。
B. 請問威海本地的高中美術書是哪個版本的呢 威海本地人答
獨立發行的有這些:《威海晚報》(隸屬於威海日報社)《威海日報》(隸屬於威海日報社)《威海廣播電視報》(隸屬於威海市廣播電視局)《威海法制周刊》(隸屬於威海日報社,因刊號問題,2008年初要停刊並入〈威海晚報〉發行)《威海日報韓文專刊》(隸屬於威海日報社)《編采通訊》(隸屬於威海日報社)《中產者》(DM廣告雜志)《榮成日報》(隸屬榮成市委宣傳部)《文登日報》(隸屬文登市委宣傳部)《乳山時訊》(乳山市委宣傳部與威海日報社共管)
C. 山東乳山公務員向飲用水投毒,被投毒者的身體情況如何
山東乳山公務員向飲用水投毒,被投毒者的身體情況良好,沒有生命危險。
事實上,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10月11日,榮成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的《 2014年榮成市事業單位招考總成績公示》計算機管理職位,於某的名字出現在「進入體檢」的清單中。時間來到,2016年8月9日,乳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的《 2016年乳山市屬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體檢人員名單》「計算機網路管理崗」中也有於某的名字。值得一提的是,也有知情人士表示,於某兩次報考的職位分別為計算機管理職位、乳山市普查辦公室計算機網路管理職位。事實上,在乳山市統計局公開發布的文件中有顯示於某人的聯系方式,不過該手機號碼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的狀態。
總而言之,山東乳山公務員向飲用水投毒,被投毒者的身體情況良好。
D. 姜孟之的詳細簡介.
姜孟之
筆 名: 馬齒莧
性 別: 男
出生年月: 1938
民 族: 漢族
山東乳山人。1981年畢業於黑龍江函授廣播大學中文系。1963年參加工作,歷任烏馬河小學教師,文教科科員、教師進修學校校長,中學校長,宣傳部幹事,伊春市文聯編輯、編輯部主任、副主編、副主席、黨組書記、主席,《綠地》編輯部主編,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二級。伊春市文學工作者協會主席、市作家協會第一屆主席,中國林業文協第一屆副秘書長。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著有長篇小說《馬齒莧苦鬥記》,小說集《黃牌警告》,中篇小說集《飛龍飛飛》,散文報告文學集《綠色的搖籃》等。評論《散文的前途》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黑龍江分會首屆二等獎,《文學投入經濟懷抱以後》獲1993年菊花獎,小說《老跟漿汁館》獲1982年《小說林》優秀作品獎,報告文學《放下大斧也能生存》獲1989年全軍綠化委員會、林業部綠葉二等獎。
姜孟之(1938—),山東省乳山市人氏。中國作協會員,一級作家。曾任小學、中學教員,中學校長。現任伊春市《綠地》雜志主編。已出版長篇小說《馬齒莧苦鬥記》、中篇小說《飛龍飛飛》、短篇小說集《黃牌警告》、《生活里的笑聲》、《借讀生》、散文集《綠色的搖籃》、報告文學集《大山的公僕》、八集電視劇《馬齒莧上任記》等。
《一雙手》是作者所寫的報告文學《烏馬的傳說》中的一部分。
2、關於「報告文學」
「報告文學」這個名詞是從外國翻譯過來的。它是由「報告」和「文學」兩個單詞連綴成的片語。「報告」指內容的真實性而言;「文學」指表現手法的藝術性而言。因此,我們所說 的報告文學,是用文學手段處理新聞題材的一種文體。它敘寫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的先進人物,反映人民群眾多彩多姿的生活。
報告文學與新聞報道、通訊有密切關系,但又有所區別。兩者相同的,是都以真人真事為寫作對象;它們的區別在於:一、新聞通訊依附於某一事件,寫人是以事帶人;而報告文學是 以人帶事,事是背景,甚至是朦朧的遠景。它把人物推向前台,寫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磨擦、矛盾、沖突……。二、它有更多的文學色彩,十分注意形象的刻劃與細節描寫,強調在真 人真事的基礎上注意文學手段的運用。
報告文學與小說有類似之處,但二者又是完全不同的文體。報告文學是作者思想的更直接的表達——不論寫作者所採用的是怎樣的一種表述的手段和風格,但都不是,也不必要,更不允許以創造和綜合人物典型那樣的手段去表述 。這就是小說與報告文學二者之間主要的區別,也就是它們各自的界限。
報告文學有三個特點:鮮明的新聞性、強烈的文學性、深刻的政論性。
綜合起來說,報告文學是一種以文學手法及時反映和評論現實生活中真人真事的新聞文體。作為一種介於通訊和小說之間的文體,它的特點是鮮明的新聞性、強烈的文學性和深刻的政論性。
E. 一雙手 作者簡介生平
姜孟之(1938-- ),男,漢族,筆名馬齒莧。山東乳山人。 1981年畢業於黑龍江函授廣播大學中文系。1963年參加工作,歷任烏馬河小學教師,文教科科員、教師進修學校校長,中學校長,宣傳部幹事,伊春市文聯編輯、編輯部主任、副主編、副主席、黨組書記、主席,《綠地》編輯部主編,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二級。伊春市文學工作者協會主席、市作家協會第一屆主席,中國林業文協第一屆副秘書長。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中文名
姜孟之
別名
筆名馬齒莧
民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38年
畢業院校
黑龍江函授廣播大學中文系
簡介
姜孟之(1938-- ),男,漢族,筆名馬齒莧。山東乳山人。著有長篇小說《馬齒莧苦鬥記》,小說集《黃牌警告》,中篇小說集《飛龍飛飛》,散文報告文學集《綠色的搖籃》等。
F. 姜孟之的簡介
姜孟之的簡介:
1、姜孟之出生於1938年,男,漢族,筆名馬齒莧,山東乳山人。
代表作:長篇小說《馬齒莧苦鬥記》、小說集《黃牌警告》、中篇小說集《飛龍飛飛》、散文報告文學集《綠色的搖籃》等。
2、主要經歷:
1981年畢業於黑龍江函授廣播大學中文系。
1963年參加工作,歷任烏馬河小學教師,文教科科員、教師進修學校校長,中學校長,宣傳部幹事,伊春市文聯編輯、編輯部主任、副主編、副主席、黨組書記、主席,《綠地》編輯部主編,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二級。
伊春市文學工作者協會主席、市作家協會第一屆主席,中國林業文協第一屆副秘書長。
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
評論《散文的前途》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黑龍江分會首屆二等獎,《文學投入經濟懷抱以後》獲1993年菊花獎,小說《老跟漿汁館》獲1982年《小說林》優秀作品獎,報告文學《放下大斧也能生存》獲1989年全軍綠化委員會、林業部綠葉二等獎。
被評為伊春市勞模、市自學成才標兵、市十大文化名人。
199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G. 威海都有什麼本地出版的期刊報紙
獨立發行的有這些:
《威海晚報》(隸屬於威海日報社)
《威海日報》(隸屬於威海日報社)
《威海廣播電視報》(隸屬於威海市廣播電視局)
《威海法制周刊》(隸屬於威海日報社,因刊號問題,2008年初要停刊並入〈威海晚報〉發行)
《威海日報韓文專刊》(隸屬於威海日報社)
《編采通訊》(隸屬於威海日報社)
《中產者》(DM廣告雜志)
《榮成日報》(隸屬榮成市委宣傳部)
《文登日報》(隸屬文登市委宣傳部)
《乳山時訊》(乳山市委宣傳部與威海日報社共管)
H. 姜孟之的資料
姜孟之
筆 名: 馬齒莧
性 別: 男
出生年月: 1938
民 族: 漢族
山東乳山人。1981年畢業於黑龍江函授廣播大學中文系。1963年參加工作,歷任烏馬河小學教師,文教科科員、教師進修學校校長,中學校長,宣傳部幹事,伊春市文聯編輯、編輯部主任、副主編、副主席、黨組書記、主席,《綠地》編輯部主編,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二級。伊春市文學工作者協會主席、市作家協會第一屆主席,中國林業文協第一屆副秘書長。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著有長篇小說《馬齒莧苦鬥記》,小說集《黃牌警告》,中篇小說集《飛龍飛飛》,散文報告文學集《綠色的搖籃》等。評論《散文的前途》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黑龍江分會首屆二等獎,《文學投入經濟懷抱以後》獲1993年菊花獎,小說《老跟漿汁館》獲1982年《小說林》優秀作品獎,報告文學《放下大斧也能生存》獲1989年全軍綠化委員會、林業部綠葉二等獎。
姜孟之(1938—),山東省乳山市人氏。中國作協會員,一級作家。曾任小學、中學教員,中學校長。現任伊春市《綠地》雜志主編。已出版長篇小說《馬齒莧苦鬥記》、中篇小說《飛龍飛飛》、短篇小說集《黃牌警告》、《生活里的笑聲》、《借讀生》、散文集《綠色的搖籃》、報告文學集《大山的公僕》、八集電視劇《馬齒莧上任記》等。
《一雙手》是作者所寫的報告文學《烏馬的傳說》中的一部分。
2、關於「報告文學」
「報告文學」這個名詞是從外國翻譯過來的。它是由「報告」和「文學」兩個單詞連綴成的片語。「報告」指內容的真實性而言;「文學」指表現手法的藝術性而言。因此,我們所說 的報告文學,是用文學手段處理新聞題材的一種文體。它敘寫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的先進人物,反映人民群眾多彩多姿的生活。
報告文學與新聞報道、通訊有密切關系,但又有所區別。兩者相同的,是都以真人真事為寫作對象;它們的區別在於:一、新聞通訊依附於某一事件,寫人是以事帶人;而報告文學是 以人帶事,事是背景,甚至是朦朧的遠景。它把人物推向前台,寫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磨擦、矛盾、沖突……。二、它有更多的文學色彩,十分注意形象的刻劃與細節描寫,強調在真 人真事的基礎上注意文學手段的運用。
報告文學與小說有類似之處,但二者又是完全不同的文體。報告文學是作者思想的更直接的表達——不論寫作者所採用的是怎樣的一種表述的手段和風格,但都不是,也不必要,更不允許以創造和綜合人物典型那樣的手段去表述 。這就是小說與報告文學二者之間主要的區別,也就是它們各自的界限。
報告文學有三個特點:鮮明的新聞性、強烈的文學性、深刻的政論性。
綜合起來說,報告文學是一種以文學手法及時反映和評論現實生活中真人真事的新聞文體。作為一種介於通訊和小說之間的文體,它的特點是鮮明的新聞性、強烈的文學性和深刻的政論性。
I. 李明燦的主要社會活動:
★三年來,策劃、籌備、贊助成立:「北京南安商會在京高校同學聯誼會」、「 中國人民大學泉州同學聯誼會」、「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泉州同學聯誼會」。
★歷年來對家鄉的學校、造路、修廟、老人協會、獎學助學給予資助。
★2006年8月13日,由福建公安邊防總隊組建的中國第四支海地維和警察防暴隊隊員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登機出發,赴海地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前夕,北京南安商會舉行「歡送中國第四支赴海地維和警察防暴隊儀式」李明燦作為此次活動的總策劃。
★2007年7月14日,中國第四支赴海地維和警察防暴隊順利完成了再海地的維和任務,北京南安商會全體會員為之振奮。為此舉行,「北京南安商會熱烈歡迎中國第四支赴海地維和警察防暴隊凱旋歸國」的歡迎儀式,李明燦作為此次活動的總策劃。
★ 2008年5月28日,代表北京泉州商會和北京南安商會與「知心姐姐」盧勤老師組成慰問團親臨四川災區並和當地孩子度過一個快樂的「六一兒童節」。並帶去「六一大禮包」,用於災區孩子急需的日常用品和書刊。此次活動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和教育部部長周濟的肯定和贊許。
★2008年10月12日上午,由全國少工委、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文化扶貧委員會、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共同主辦,北京泉州商會公益協辦的「災區孩子的美麗夢想——少年兒童抗震主題書信繪畫作品捐贈展」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北京泉州商會出資邀請來自四川地震災區30多名優秀少年兒童和全國各地的小朋友一起,共同表達自己的美麗夢想,此次活動受到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羅梅的贊揚。(李明燦代表北京泉州商會到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迎接四川災區的優秀少年兒童並參與此次活動的策劃。)
★2008年7月12日,北京泉州商會在四川德陽與德陽市教育局、德陽文化局、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簽定捐建「5.12特大地震展覽館」,並在2009年5月12日正式開館。李明燦代表北京泉州商會作為此項目的總負責人,並榮獲「5.12大地震展覽館」創意獎。
★2009年11月8日,「世界石材裝飾高峰論壇」在中國水頭隆重舉行,李明燦作為此項活動的總策劃和執行秘書長。
★2009年9月26日,北京泉州商會與公安部邊防局聯合舉行的「警民攜手迎國慶『泉商情』杯乒乓球友誼賽暨慶祝建國60周年聯歡晚會」在北京「邊防之家」隆重舉行,李明燦作為此次活動的總策劃
★2009年10月20日,福建省廈門第一中學與北京市十七中學在北京舉行合作辦學儀式。北京泉州商會以三百萬發起、以三年利息作為「福建省廈門第一中學北京實驗校區」獎教助學金,李明作為此次活動的發起人之一。
★2010年1月23日,與陳水波會長等人組成北京泉州商會慰問團赴公安部以慰問信和八萬元慰問金以表示慰問海地地震遇難的八位英烈家屬,再次體現了泉商擁軍的優良傳統。此次活動受到公安部有關領導的高度評價。
★2010年10月31日,「第十屆世界南安同鄉聯誼懇親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李明燦作為大會的主要策劃者之一。並擔任第十屆世界南安同鄉聯誼會秘書長。來自中央、北京、福建、泉州、南安等各級各部門有關領導,以及來自祖國各地的兄弟工商社團與海外南安社團的領導和代表等共1200多人。蒞臨本次世界南安同鄉聯誼懇親大會。應邀出席盛會的領導和嘉賓有:第九屆、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羅豪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致公黨中央副主席嚴以新,國務院台辦副主任孫亞夫,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香港福建社團聯會主席林樹哲,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庄聰生,福建省原省長胡平、中共泉州市委副書記黃少萍,中共泉州市委常委、南安市委書記駱國清,總裝備部通用裝備保障部副部長李明泉,中共福建省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翁卡,福建省僑辦主任曾曉民,南安市人民政府市長陳榮法,北京泉州商會會長、北京南安商會會長、第十屆世界南安同鄉聯誼會主席陳水波,中國駐聯合國原大使沈國放,中央統戰部三局副局長許光任,第十屆世界南安同鄉聯誼會顧問陳水雙等。
★2010年11月17-19日,中國水博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北京泉州商會作為「生活與水」展區福建館的承辦單位,「天下泉商文化交流專委會」作為水博會協辦單位,北京泉州商會秘書長李明燦被應邀出任中國水博會「生活與水」專區籌委會主任。
★2011年1月26日,接到北京市工商聯(總商會)關於成立「北京市工商聯影視傳媒產業商會」的批復,李明燦作為籌備組執行組長。根據2009年國務院發布《文化產業振興規劃》,2010年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更是明確提出推動文化產業成為過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建議,再一次把文化產業提升到社會發展和國民經濟的戰略地位。於是成立影視傳媒產業商會的意義重大!
★2011年3月8號,由北京泉州商會,北京伯樂聚星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山西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出品留守勵志題材兒童電影《小小擦鞋匠》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大學隆重召開。
發布會上,本片出品人及總製片人高秀雲、總策劃李明燦、山西廣電局長李光明、導演朱正、在片中飾演爺爺角色的朱廣龍老師(83版西遊記如來佛祖扮演者)、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政府宣傳部部長王文光,乳山市銀灘旅遊度假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李亞華發表了精彩講話。出席本次發布會的還有:(87版紅樓夢)編劇周雷,河北省棗強縣副縣長商洪鍾,內蒙古額爾古納市宣傳部部長劉志、中國電影基金會會長薛桂芝,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廠長、中國電影集團副董事長江平,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饒曙光,中央電視台軍事頻道主任製片人張劍,著名表演藝術家王麗媛,六小齡童 劉大剛(沙僧飾演者)著名軍旅歌手金波,軍旅女歌手南欣,青年歌手張藝子,著名演員大狼(袁世凱飾演者),阿根廷歌手娜帝2010星光大道年度分賽季冠軍,青年功夫演員:李淵 功夫演員:李炳雷 。周恩來扮演者趙申秋,林彪扮演者高璽光,毛澤東扮演者施詠之,蔣介石扮演者鄂呈龍等。
本次發布會主持嘉賓由總參青年歌唱家兼主持人趙偉擔當:除此之外,圈中好友著名歌唱家、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李丹陽),廖昌勇,呂薇,白雪,山奇,阿里郎,安虎 ,梁鏡珂,王蓉、廣智、曹軒賓、慕容曉曉,宇桐非,王嘯坤,山野,郭彤,黃楠楠,龔澤藝,劉尊,藍雨等等沒有到場的嘉賓藝人以VCR的形式對發布會送上了祝福,而遠在美國的李小璐及台灣著名歌手許紹洋也以特殊的形式分別為我們送來了祝福,同時著名畫家吳東魁先生在發布會現場為該影片題字。
J. 焉軍和焉榮竹什麼關系
焉軍的爺爺的小舅子是焉榮竹的外公的姐夫,而同時焉榮竹的丈母娘的堂妹嫁給了焉軍的姐姐她舅爺,此外,焉軍老婆的兄弟娶了焉榮竹的大姑家二女兒的表舅的外孫女,所以基本上,他倆算是兄弟吧。
焉軍(1954~1978)海軍烈士,南海艦隊160艦戰士,終年24歲。
焉軍,烈士,天津市人,原籍浙江省舟山縣,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38036部隊南海艦隊160導彈驅逐艦戰士,機電兵,中共黨員,1978年3月9日在湛江犧牲。
焉榮竹,男,漢族。1952年11月生,山東乳山人,1971年9月參加工作。曾任山東省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
焉榮竹早年履歷:
1971.09——1973.12,山東省乳山縣下初公社團委書記;
1973.12——1975.08,乳山縣崖子公社黨委副書記;
1975.08——1976.08,乳山縣諸往公社黨委副書記、革委會副主任;
1976.08——1978.05,乳山縣委副書記,諸往公社黨委書記、革委會主任;
1978.05——1980.09,乳山縣委副書記、縣革委會副主任;
1980.09——1986.07,乳山縣委副書記、副縣長(1983.09—1986.07山東省委黨校幹部專修科學員);
1986.07——1988.10,山東省山東省文登縣委書記;
1988.10——1989.12,山東省文登市委書記。
1989.12——1990.05,山東省威海市委宣傳部部長;
1990.05——1991.05,山東省威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兼市社科聯主席(1990.09—1994.07在山東農機化學院投資經濟專業在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