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內務管理
內務管理就是企業內部事務管理的簡稱,包括行政\人事等,不含技術方面的管理.
辦公室內務管理辦法
一、校辦電話處理
一接電話
1.接電話時必須問清單位、姓名,重要通話內容應做好記錄,並提出擬辦意見。
2.對上級部門來電,應問清對方單位並記錄部門、姓名、電文,然後及時報告校辦主任,轉有關領導。
二打電話
傳達校領導指示,發布電話通知,要求對方復誦內容、通報姓名,記錄備查。
二、文件、信函、通知、材料的發送
一凡「校字」、「校辦字」文件,均由機要室秘書填寫好文件發送單,送交通訊員,由通訊員按文件發送單的發送范圍和份數下發。對外發送的文件由機要秘書寫好信封,裝好文件交收發室,一般按掛號信寄出。
二校內下發的書面通知、公務信函由秘書填寫好文件發送單後,交通訊員送發。
三通訊員接到發送文件、信函、通知、材料的通知後,按照規定必須及時送出,並請接件人在發文單上簽字,最後將發文單存檔備查。
四外單位寄來的公函,若需有關職能處或系承辦處理的,由校辦通訊員將函件送至相關部門。且必須登記備查。
三、辦公室資產與辦公用品管理
校辦的資產管理包括:行政辦公、旅差經費的使用,固定資產的管理,津貼、補助的發放,特支經費的管理與使用;(包括校領導辦公室的資產)辦公用品管理等。
一行政經費的使用和管理
1.校辦的行政辦公、出差經費控制,由校辦主任負責。
2.校辦添置新設備,購買消耗品,出差借款等,均須由校辦主任事先請示主管校長,徵得同意後,按規定的額度支出。
二固定資產的管理
1.校辦固定資產的管理由校辦行政秘書負責。行政秘書應認真將固定資產登記造冊。凡新添置的設備均須由行政秘書驗收登記,本人簽名並註明領用時間,然後交給領用人員保管和使用。
2.校辦的消耗用品,通訊員應經常清點,發現遺失和損壞,當事人應說明原因,通訊員要及時報告校辦主任消耗品的需求情況。
3.固定資產的添置應由校辦主任請示主管校長後方可購置。
三特支經費的使用和管理
學校特支經費由校辦主任統一管理和審批。各部門因工作需要宴請或對來賓進行伙食補貼的須先行書面報告,提前送交校辦主任審批,然後由主任辦理來賓用餐通知單,送往食堂准備客飯。
四辦公用品的管理
校辦行政秘書和通訊員負責辦公用品的購買和發放。
1.行政秘書和通訊員應注意掌握校領導及校辦各科室辦公用品的需求情況,及時購買。
2.行政秘書和通訊員購買辦公用品後應登記造冊。校辦人員領用時應填寫名稱、數量、領用時間。
3.除打字室用的紙張、打字蠟紙領回交打字室保管外,其餘均存放於辦公室庫房內,通訊員一定要妥為保管,不能自行處理,領用時,需經過主任同意。
4.介紹信由機要秘書保管。
四、小車管理
1.校辦小車是專為校領導服務的工作用車,原則上不向外派車。
2.安排用車范圍:校黨政領導、黨委和行政重大活動用車統一由校辦安排。其它情況用車原則上不予安排。
3.安排用車程序:校領導用車可經校辦主任通知司機,亦可自行通知;學校重大活動涉及到的用車,須經小車班班長通知司機;其它情況用車亦須小車班班長批准。
4.各單位用車直接與後勤服務中心聯系。
五、校辦打字室管理
一學校黨委和校行政文件由校辦秘書統一登記、編號,送打字室安排列印。打字室系機要重地,未經同意請勿進入打字室。
二打字室一般只負責以下材料的打字:
1.以「中共青海大學委員會」「青海大學」名義制發的黨政公文
2.校黨政單位起草的、必須列印的文件文字材料
3.校領導指示列印的各種文字材料
三校對、送印一般由擬文單位負責。
六、催辦
一催辦目的
及時了解各項工作的執行情況和各有關部門的基本工作情況,確保上級下達的各項任務和校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能保質保量地按時完成。
二催辦范圍
1.上級下達的各項任務;
2.黨政領導聯席會以及校長辦公會議決定的工作;
3.校領導交辦的工作。
三催辦單的處理
催辦單(形式如後)由秘書根據領導要求填寫後交校辦主任。校辦主任根據工作性質和每個秘書目前的實際情況,確定催辦人辦理。
四催辦人職責
接到通知後,及時了解情況與承辦單位取得聯系,落實工作項目負責人,在完成期限前進行催辦,及時向領導反映執行中出現的問題並協助解決,填好催辦記錄,工作完成以後向領導匯報。
㈡ 自己行為習慣及內務整理寫心得體會一篇300字
寫作思路:先寫自己整理內務,疊被子的事情,詳細描寫。再寫自己學會了,版很高興權,具體寫寫心得。
一眨眼,到了下午第二課堂活動時間了。 「阿姨在五樓等著你們呢,你們回到宿舍繼續練習整理內務。」老師高聲地對我們說。我們響亮地回答:「OK!」
我們回到宿舍,阿姨馬上開始教我們疊被子。阿姨溫和地說:「疊被子要藍色那一條線對整齊,那一條線要疊花紋的二分之一等於一半,但那一條線一定要對整齊。」
然後阿姨給我們示範了一次,只見阿姨靈巧的手這里一折,那裡一抹,一個方塊的豆腐般的被子就現在我們眼前了。那讓我來試一試吧!怎麼會這樣的呢?
我把全部花紋都反過來,可是被子根本疊不成阿姨說的那樣。我就不信我做不到這樣,我要細心一點,於是我反了一面了再試,學著阿姨輕輕地抹、拉,啊!我疊出跟阿姨教的一摸一樣被子了。阿姨見了,滿意地說:「好,都不錯,」我們開心極了。然後阿姨又教我們掛毛巾、掛蚊帳。我們再次受到阿姨的表楊,大家心裡甜滋滋的。
阿姨!你的辛苦我知道的,我以後一定會再接再厲做得更好,請你放心!
㈢ 怎樣讓學生養成自覺整理內務與良好衛生習慣
衛生習慣的養成關繫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中華民族是一個優秀的民族,自古以來十分看重人的道德品質,歷來注重良好衛生習慣的養成。孔子說: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聘目格。中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教育是什麼?就單方面講只須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第九條明確規定:衣著整潔,經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頭,早晚刷牙,飯前便後要洗手。英國教育家洛克認為:事實一切教育都歸為養成兒童的良好習慣,往往自己的幸福歸於自己的習慣。俄國著名教育家馬申斯基指出:良好習慣乃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入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在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享受著他的利息。因此,良好衛生習慣是青少年健康成長,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素質教育的需要。
小學時期是少年兒童初步走出家庭,接觸社會,開始學校生活的第一階段,同時也是他們的基本道德觀念、基礎心理素質形成的階段,是兒童學習和掌握各種基本技能,掌握科學文化的基礎知識,成為進一步學習打基礎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少年兒童大腦模仿性和記憶性都很強,容易接受外界的影響,對獲得衛生知識的興趣濃厚。這正是逐步養成各種良好衛生習慣的重要階段。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僅是進一步學習與發展的需要,是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更是未來建設者的一項基本素質。一種良好的習慣往往可以產生遷移的作用。如: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對學生的學習,品德的形成,高尚情感的培養方面起到相輔相成的遷移作用。學生在生活中處處愛清潔、講衛生,能遷移到學習上、工作上、生活上,成為一個時時處處比較自覺、辦事細致認真、熱愛集體遵守社會公德、講究精神文明的人。培養少年兒童良好的衛生習慣,使他們從小養成以講衛生為榮,不講衛生為恥的優良品質。
良好的衛生習慣,無論對個人還是整個社會都有無比重要的意義,特別對於個人來講,使你終生受益。小學生由於年齡小,許多好習慣都尚未成型,好象一張白紙,等待著教育者在上面勾勒出豐富的內容。如果教育者沒有用好的健康的內容,一些不好的、不健康的內容就會趁虛而入。到那時再想改變就非常困難了。正因為如此,良好的衛生習慣的養成是小學養成教育的重點之一。
一、為人師表,身正為范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是心靈對心靈的感受,是心靈對心靈的理解,是心靈對心靈的耕耘,是心靈對心靈的創造。在教育中,要了解每一位學生,關愛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賞識每一位學生。對於犯錯的學生,不妨給他一把椅子,聽他一次傾訴,給他一份同情,送他一份寬容,給他一點建議,送他一份期待。
班主任一方面承擔教學任務,另一方面又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管理者,這種工作的雙重角色有利於班主任自覺地履行教書育人的重任。班主任每學期制訂學生生活衛生習慣培養計劃,並付諸實施,通過班隊活動等形式對學生進行生活衛生習慣培養的宣傳教育,並定期開展生活實踐活動。此外,班主任還具有榜樣示範的作用,榜樣的示範作用是巨大的,要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教師本身的示範作用就尤為重要。
①儀表示範:老師隨時隨地都給學生留下端莊的儀表,整潔大方的形象。
②語言示範:臉上的表情寫滿了一個人的情緒。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有生命、會思考的孩子。教師時時以飽滿的情緒,高漲的熱情去感染每一個學生。
③行為示範:教師的行為應充分表現其教育性,每次值日生工作,老師一邊指導他們如何做,一邊身體力行,做示範,和他們一起做好值日生工作。走進教室,看到地上的紙屑,就不動聲色地把它揀起來放到垃圾桶里;地上臟了,主動拿掃帚掃干凈;桌面臟了,自己擦一擦;桌椅歪了,排一排等等,久而久之,學生就在無聲的身教教育下,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二、主題宣講,提高認識
校少先隊大隊部充分利用晨會、紅領巾廣播站等陣地開展以培養學生生活衛生習慣為主題的宣講、督促活動。如定期進行學生個人衛生檢查;設立監督崗監督學生良好生活、衛生習慣的養成;開展雛鷹爭章活動;進行培養學生生活衛生習慣為主題的手抄報比賽等。 每周進行一次衛生專題廣播,內容涵蓋:養成良好衛生習慣,要有正確的睡眠姿勢,生活作息要有規律,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講究衛生,預防各種傳染病,防近視、防齲齒等。 利用廣播站閉路電視在校會時間播放專題錄像片《保護視力》、《做好眼保健操》、《預防齲齒》、《刷牙的正確方法》,並組織五、六年級的女同學觀看《青春期衛生教育》錄像片。
培養學生的衛生習慣是一項耐心細致的工作。班集體的衛生習慣狀況是通過每個學生表現出來的。教師對班裡各種具體情況做具體分析,堅持正面教育,個別衛生習慣差的學生,進行個別談話,了解孩子的思想實際,了解孩子的困難,幫助孩子盡快形成好習慣。同時,讓衛生習慣好的學生成為骨幹,作為榜樣帶動衛生差的學生,當他們有點滴進步時,及時肯定,予以鼓勵。
三、制度約束,規范訓練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生的各種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於健全規章制度和嚴肅的規范訓練。只有形成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嚴格管理的約束氛圍,才會在學生幼小稚朴的心靈中,烙下良好習慣的印痕。如課堂常規的訓練:課前認真做好上課准備,學慣用品要整齊擺放在課桌指定的位置。課間行為的訓練:看到地上的垃圾能及時撿起來,不隨地吐痰、扔垃圾。個人衛生的訓練:要保持指甲、手、臉、衣服要清潔,飯前、便後要洗手等。
從學生的實際和特點出發,符合他們發育成長的規律,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提出不同內容的衛生習慣要求。把培養衛生習慣的目的意義講清楚,由易到難,由少到多,由簡單到復雜,分清輕重緩急,循序漸進地加以培養。如一年級新生入學第一個月著重教給他們正確的看書、寫字姿勢,第二個月著重教會學生能正確地做眼保健操,注意用眼衛生。以後要逐步培養學生不亂扔紙屑、雜物的習慣。
低年級:服裝整潔,書包干凈,不留長發和長指甲,每天刷牙,養成刷牙習慣,不買零食,不喝生水,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
中年級:勤換衣服勤洗澡,紅領巾整潔,學具整齊,保持教室、公共場地衛生清潔,不留長發,經常剪指甲,隨身帶手巾或衛生紙控制鼻涕。
高年級:保護牙齒,注意口腔衛生,保持教室、公共場地衛生清潔,不留長發,勤剪指甲,服裝整潔得體,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學具整齊,學會整理房間。
學校的衛生環境,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也是學校師生素質高低的綜合反映。之前同學們還存在許多不良的衛生習慣,給校園文明帶來不良的影響。經過學生和老師的共同努力,學校環境得到一定的改善。
四、強化活動,促進養成
①開展以衛生知識、保護環境等為主題的班隊活動。主題班隊活動是對學生自我教育的一種好方法。它可以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愉快地接受教育。學校要求各班每月至少開展一次以良好衛生習慣為主題的班隊活動,如愛學校,美化校園、講究衛生,從自己做起,把個人衛生習慣的養成同美化整個校園環境聯系起來,並且通過班隊活動引領學生自覺地實踐。
②學校開展文明學生、文明示範班級評比活動。通過評比活動,有力地調動班級、學生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由衛生認識上升為衛生行為表現。
③開展個人衛生檢查。由學校負責衛生工作的教師和各班衛生委員會檢查組,對各班學生進行逐個檢查,結果記入《日常行為規范競賽記分表》並成為每學年一次的文明示範班級評比的依據。進行個人衛生檢查,使衛生工作細致深入到每一個學生,也利於監督、指導、查漏補缺,最終使學生習慣成自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養成教育需要不斷地優化育人環境,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嚴格進行管理,更需要教師的言傳身教。只有使學生的認識和實踐齊頭並進,才能達到養成教育的目的。
當然,進行衛生習慣的養成教育,還有很多行之有效的辦法。總而言之,良好的衛生習慣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學生長期努力,需要老師不斷地督促引導。對學生進行衛生規范訓練,必須持之以恆,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長年累月,使養成教育真正變成學生的內在需要,促使他們自覺養成各方面的良好衛生習慣。
㈣ 什麼是整理內務
1、指國內事務。
2、集體生活室內的日常事務,如整理床鋪、按規定放置衣物、做清潔衛生等。
3、軍內為維護良好的內部關系和建立正規的秩序而進行的行政工作和日常勤務,或者說是有關軍隊內部行政管理,維護良好內部關系,建立正規秩序販日常活動和勤務。
整理內務:出門看隊列,進門看內務。可見內務的重要性了。內務在部隊,其實就是室內衛生的總稱,主要是指疊被子,室內的各種物品的擺放等。
宿舍內務整理標准
一、地面:
1、室內地面(包括床底下):干凈、無水漬、污跡、口香糖。
2、陽台地面:干凈、無垃圾,衛生工具、鞋擺整齊。
二、床鋪:
1、床上只能放置被子、枕頭,不能放置其它任何雜物(包括衣物)。
2、被子放在靠陽台方向,放在床尾的正中間,不能靠牆,不能靠床邊,被子的開口方向朝著門。
3、枕頭放在靠門的方向,放在床頭的正中間,不能靠牆,不能靠床邊。
4、床單拉平整,包住被褥。
三、物品擺放:
1、鞋統一放在陽台上,靠右邊牆統一放置(不穿的鞋統一帶家或全部收到櫃內)。
2、毛巾、牙缸,放在臉盆內,將臉盆統一放在床底下擺放整齊。
3、桌子、凳子統一放在室內窗戶的右邊。桌上不允許放置任務物品。斗內物品放整齊。
4、行李箱統一放靠桌子的那面牆統一放置。
5、水壺統一放在櫃子和床間的狹小空間內。
1. 國內的政務。
《公羊傳·隱公二年》「二年春,公會 戎 於 潛 」 漢 何休 註:「凡書會者,惡其虛內務恃外好也。」
2. 泛指內部事務。如:他分管內務,不負責對外事務。
3. 皇宮中的事務。
《宋書·恩幸傳·戴法興》:「 法興 等專管內務,權重當時。」
4. 集體生活中室內的日常事務,如整理床鋪、按規定放置衣物、清潔衛生等。
粟裕 《南昌起義前後片斷》:「每天起床號一響,立即跳下床鋪,穿衣漱洗整理內務完畢。」
㈤ 整理內務 從我做起 。演講稿怎麼寫。
把整理內務的重要性,說說就可以了,語言簡練『流暢即可
㈥ 宿舍長管理宿舍計劃書
為創造一個安全、衛生、舒適、文明、安靜的學習環境,提高全體同學的自立、自理能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使我校的宿舍管理進一步規范化,達到一流的管理水平,特製定本計劃:一、管理目標:1、培養學生自立、自理能力,促進學生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2、爭創區級宿舍管理先進單位。二、管理措施(一)協調各班主任統籌安排住宿人員。1、合理分配各宿舍成員,並由各宿舍成員推選宿舍長。2、固定床位,統計各床位人員以信息。(二)加強初一新生住宿管理培訓1、對初一新生在物品擺放、床鋪整理、衛生檢查標准、作息時間安排、晚休要求以及洗手間、走廊樓梯等公共場所秩序進行詳細的講解和演示。2、參觀初三、初四學生宿舍,使學生對各種物品擺放、床鋪整理有正確的認識。(三)加強日常管理,作好每日的衛生、紀律檢查通報,積極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四)定期召開宿舍長會議。作好宿舍管理的指導,對於出現的普遍問題進行就正和指導。(五)搞好精神文明宿舍評選工作。將精神文明宿舍的評選與日常管理結合起來。(六)每月搞一次宿舍大掃除。讓每一個宿舍不留任何衛生死角。三、活動安排九月份1、住宿人員安排2、新生宿舍內務整理培訓3、第一次宿舍長會議十月份1、初一第二次內務整理培訓2、初二、初三、初四內務整理3、全體住宿生內務整理(初級)4、第二次宿舍長會議十一月份1、第二次全體住宿生內務整理(提高)2、精神文明宿舍評選3、期中總結十二月份1、鞏固良好習慣2、第三次宿舍長會議第四次宿舍長會議元月份1、第二次精神文明宿舍評選2、期末總結
㈦ 幼兒園分享活動《內務整理》的教案反思
本課通過整理書包萌發做小學生的願望。並知道整理書包的重要性,學習整理書包,有初步的責任意識。在參觀小學後。孩子們對課程表上寫著什麼、書包內該放些什麼、每天怎樣整理書包等問題產生了興趣。為了幫助孩子了解上述內容,養成自我服務的意識,並進一步激發他們當一名小學生的願望,我設計了「整理小書包」活動。預設活動有三個環節:第一部分是激發幼兒的興趣,說說書包里該放些什麼;第二部分是學看課程表:第三部分是學習整理書包。 在這節課上主要是讓孩子們對書包內該放些什麼、每天怎樣整理書包讓他們產生興趣,並加以了解。為了幫助孩子了解上述內容,養成自我服務的意識,並進一步激發他們當一名小學生的願望,我還讓他們來比賽整理自己的書包活動,並一起討論。在教學設計上,按照書本的教案原則:來上這節課。並對這節課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如有以下幾點不足: 1.在教學中要重視關注全體學生。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要讓學生自己發揮。 2.在孩子們整理書包時,沒有很好的給他們歸類,有些幼兒還特別的迷茫,還不知道該怎麼整理。 3.在課上也沒有讓更多的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書包,也沒能讓幼兒在互相欣賞中了解書包的作用,我只是請了一小部分幼兒來介紹自己的書包。 4.在幼兒自己整理書包時,也沒有也沒有給幼兒講明白書包有很多夾層,具體怎麼來把自己的書包歸類,也沒有講清楚。 5.如果我能在課上給孩子們第二次給書包分類,再次強調物品的分類,那孩子們可能還會更加記住每天應怎樣整理書包,會對這節更加感興趣的。 孩子們通過這節課了解小學生也是有書包的,並會初步的給書包里的東西分出一些簡單的類,這點還是可以的。 >> 幼小銜接活動教案:整理小書包 >> 大班科學活動:背背小書包 >> 大班認知教案:小書包 >> 大班綜合活動:《我的小書包》聽課感想